随笔

与励志相关的文章

时间:2022-10-26 04:26:29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与励志相关的文章

  你若不坚强,谁替你勇敢。我们的生活很多时候缺少的东西往往积极向上,你知道有哪些关于励志的文章吗?接下来随小编一同欣赏吧!

与励志相关的文章

  《梦想很远,生活很近》【1】

  有时候,我会想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直在苦心经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我听到的有关这么年龄种种的梦想,无非是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能在多少岁之前成家立业,能在什么时候买车买房过上安稳的生活。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能想到的东西全都变成了这些物质的不能再物质的东西。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只能靠“体面”这两个字来衡量。

  听到大家在谈论这些东西的时候,心里虽然不愿附和,但却似乎不想变成异类,于是拼命的点头称道。

  其实,到底是自己觉得自己清高,还是自己从心底里就是一个物质的人,有时候自己也分不清楚。

  我常提醒自己,年轻的时候总要为梦想做些什么,做些当自己老了的时候会觉得人生没白活的事,可是却又常常担心这些很物质很物质的东西。

  担心自己找不到一份好工作,担心自己找不到一个好对象,担心自己将来过得不够“体面”。

  我常常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让自己无所适从。

  想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又忍不住与别人不停的比较,不愿落后别人一丝一毫。

  在这样无止境的比较中常常忘了自己要什么,总是怕一个不经意别人就超过自己好远好远。

  自己让自己不得安生。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你真的有梦想麽,你真的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麽。

  当我从心底问自己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去拿那些房子车子当作梦想,其实我不知道我要的是什么。

  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去告诉你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于是,一旦没有人告诉你应该怎么样生活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变得局促不安。

  把那些所有人都在盲目追求着的东西当作我们渴望的生活。

  小时候,家里人希望我能考上大学,上大学之后你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了麽?

  毕业了,我以为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就能过上我想要的生活,我又因为一份工作过上想要的生活麽?

  大家又说,等一切稳定了,等有车有房了,就可以有想要的生活了。

  我不知道那还要过多少年,我更不知道那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我曾经和一个朋友去看新房,一套房一套房的看,听着售房小姐不停得介绍,户型,采光有多好多好。

  当我看着白花花的四面墙,想着如果我们辛辛苦苦工作了十几年,为的只是冰冷的混泥土和钢精堆砌起来的几面墙,我就恨不得立马逃离那里。

  似乎我们换来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而是一个巨大的牢笼。

  其实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从来都是别人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过,于是我们把那些其他人认为是想要的生活当成是我们想要的东西。

  想象着当我四十岁,五十岁站在一套富丽堂皇的大房子前,其实我想我不会快乐,因为人生从来都没有为自己活过。

  活了一辈子,为的都是那些生不带去,死不带去的东西,那种感觉是有多凄惨。

  可是,慢慢长大了的我们是不是总要被现实攻击的遍体凌伤。

  因为要生存,所以必须努力让所有人都羡慕,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过的体面,因为不想在这个功利的社会上站不住脚。

  不停的追赶,生怕让自己落后,仿佛成为了处在这个社会中的一种常态。

  然而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会过上他们自己所谓的想要的生活。

  至少现在的我从来没有看见有谁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再大的成功也有失落的时候,再体面的生活也有不为人知的落寞。

  其实,会不会,我只是假设,根本就没有什么我们想要的生活。

  因为我们想要的是衣食无忧,我们想要的是无忧无虑,而其实我们想的东西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根本就不会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

  其实生活就是生活,它总会有好的时候,有坏的时候。

  没有什么样的生活能让我们不用为生活烦恼。

  或许就是因为生活有它不如意的时候,所以它才更值得我们有所期待,它才能让我们去期待我们想要的生活,让我们带着希望的活下去。

  其实,这才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道理。

  不是因为生活太现实,而对生活失望;而是知道生活太现实,所以更要用心的活下去。

  给自己一个拥抱。

  现在问自己,你该坚持些什么?【2】

  有一天上网,收到这样一份短消息,标题是:“现实中,我们该怎样权衡放弃与坚持?”

  正文是这样的:“老师,在我看得许多有关励志方面的书中,有些里面提到要学会坚持,而且举了很多因为坚持最后取得成功人。

  而在一些书中,里面也会告诉你要学会放弃,学会转身另辟蹊径,然后重新寻找适合你的道路。

  可在现实中,我们身处其中,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很难分辨我们到底是该继续坚持还是重新回到起点,做出新的选择。

  在此,还请老师帮助指点迷津。”

  看到这份留言,我也深有感触,毕竟这也是很多人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我想更详尽地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谈一下。

  人的一生当中要面临很多选择,这并不是问题,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而变得成熟。

  问题是正如文中这位朋友所言,到底什么选择才是对的,什么才是错的;哪些是应该放弃的,而哪些又是应该坚持的?

  励志方面的书籍,大家并不陌生。

  他给了普通人一个伟大的梦想,并告诉你,在遇到难时,一定要坚持。

  同时书中还会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案例告诉你:他们都是通过坚持,最终达到了成功的彼岸。

  现在回到现实,我们身处其中,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到底是该坚持还是放弃?我想,这无非要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们为什么坚持?

  目标是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源自内心的最原始的驱动力。

  有了目标,我们才不会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

  唐僧能够坚持不懈19年,行程5万余里而不放弃,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普渡众生,把佛教发扬光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生活的激情全部来自于目标的追求:有的人是为了成就事业而坚持,在商场上忘我地打拼;也有的人是为了让女儿上学能够背上一个新书包,起早贪黑卖茶叶蛋。

  不管目标是什么,也不管目标的大小,但只要目标存在,就足以在很大程度上支撑我们前行。

  对于大多数在校学生而言,也同样要问一下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很多人迷茫、困惑、没有动力,到了职场上依然是这种状态,其根源便在于目标的缺失。

  而目标,则是支撑我们前行的最高信仰。

  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有这样一篇调查似乎也说明了什么: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

  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

  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穿越玉米地。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故事到此完结,具体到底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看到的时候就是不具名的,不知道是何人所写。

  不过,在这里,我们的确看到了人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将这个规划细细拆分,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发呆。

  而对于那些还在困惑、迷茫、郁闷、无聊中虚度光阴的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呢?

  如果是我们生命中追求的东西,我们无疑要坚持。

  而对于那些无所谓的东西来说,过度坚持,则会更多地浪费我们的时间。

  所以,把精力花在你认为该做的、值得做的事情上,才更有意义。

  如果方向本身就是错的,一味坚持,只会把我们推向深渊。

  第二,我们凭什么坚持?

  一旦遇到困难坚持不下去,我们常常会听到来自亲朋好友的劝慰,“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

  对于坚持,我同样深信不疑。

  因为坚持的过程,是对我们毅力的一种考验,也是我们成功的必经历程。

  “磨杵成针”的典故,更是说明了这样一种道理。

  我们都渴望“平步青云”,但那种几率,还不如买彩票中500万更为现实。

  回头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个典故:“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铁杵”之所以能够磨成“针”,是因为“功夫深”。

  这个道理,世人皆知。

  但大家却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前提,那就是“铁杵”。

  要想磨成针,只有“功夫深”是不够的,还需要“料”——铁杵。

  如果是一根木棍,到最后只能磨成一根棒槌。

  所以,在强调“坚持”的重要性的时候,我们还要问一句自己:“我到底是不是这块料?”如果不是这块“料”,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你到底是哪块料?如果放对了地方,木头也会有他不可替代的作用;否则,钻石也可能一文不值。

  那么,决定“料”的性质的因素又是什么呢?主要有两个:一是性格,二是优势。

  首先来看性格。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顾问罗杰安德生有一个惊人的发现: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相反,失败者们则总是想在自己性格不适宜的领域获得成功。

  上帝是公平的,他对每一个人都寄予了厚望,他给了别人那样的天性,就一定会给你这样的天性,他让别人在这个领域成功,就一定会让你在那个领域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种性格都有其擅长的职业,有的人擅长这一行,有的人擅长那一行。

  无论是哪一种性格,你都应该接受它,并按照这一性格去寻找适合的职业。

  然而,遗憾的是,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的职业。

  性格无好坏优劣,只有合适与否。

  如果找对职业,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本人一直信奉一个观点:天下无不可用之人,关键是用在什么地方。

  这种用人观念,在一些优秀的外企,比如IBM,应用得非常成功,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也异常地高。

  而国内的企业,在这方面则连是起码的认识都不具备。

  他们更多地相信“磨杵成针”,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由此造成本土企业效率低下、员工积极性不高,根源之一也就在这里。

  所以,一定要认清楚自己的性格是哪种类型。

  有人向我求助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时,我通常第一步就是要看看他们的性格类型。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我在第一职场论坛常用的《DISC性格测评》,一是因为这个工具比较实用,分析起来相对简单,容易掌握;二是因为大多数的世界500强都在使用这个工具进行人才测评。

  许多想进世界500强的朋友们,一定要想清楚应聘的职位是否与性格相吻合。

  这样录用的可能性也会更高一些。

  同时这也为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定要认识自我,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其次看优势。

  盖洛普将其称为“才干”。

  而中国人更习惯将其称为天赋。

  我们常常会发现,做同样一件事,有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轻而易举地完成,而且相当优秀;而有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则仍然不能达到要求。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在于后者不努力,而在于后者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如果你从事的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你的天赋,那么,你极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成功率。

  同样,中国与此相反却非常盛行的则是“木桶理论”:更强调补短的重要性,而忘记了长处的发挥。

  不是说补短不重要。

  相比较而言,补短能够使我们达到“及格”,而发挥优势则能使我们达到“优秀”。

  在现实工作中,“及格”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一个起码要求,让我们不被淘汰;而“优秀”则会为我们的事业成功贡献更多的砝码。

  奥托·瓦拉赫是19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

  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

  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

  老师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在绘画艺术上是不可造就之才。

  ”面对如此“笨拙”的同学,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

  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质,建议他试学化学。

  于是,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在同学当中,这位在文学和绘画艺术上的不可造就之才竟然成为公认的在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找准属于自己的道路,踏踏实实干适合自己的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就是奥托·瓦拉赫给我们的启示。

  如果你看不到自己的优势,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是你今生最大的缺憾。

  自尊和自信来源于对自己优势的确认,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确认自己的优势是人的“精神生长点”。

  你必须独具慧眼,善于发现自我,把握你的这一最重要的“精神生长点”。

  切记:即使是智商很低的人也有自己的天赋。

  在中国,有一位无师自通的指挥天才——舟舟。

  这位重型先天愚患者,500万分之一的发病概率,却在音乐指挥方面取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成绩,这足以说明天赋的重要性。

  所以,对于坚持还是放弃,我的观点是:如果你所做的事符合自己的目标,并且符合自己的性格、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困难对你而言只是暂时的,坚持下去,你会取得比普通人更大的成功。

  如果目标本身不符合自己的性格,也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建议你放弃,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目标、性格、优势三者吻合,才是最佳的选择。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标,那就做你适合的,同样会获得成功。

  我们失败,只是因为我们不再坚持【3】

  最让人丧气的是功败垂成的事。

  经过长时间的奋斗努力,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可就在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天塌了下来。

  遭到了这样的挫折,谁都会灰心丧气,当初实在是花了太大的心血,费了太多的精力!可静心想想,我们真的就前功尽弃了吗,我们所有的汗水真的就完全付诸东流了吗?

  我想也不见得如此。

  犹如开路,我们要在一片荆棘中开辟一条出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开辟出了一条长长的路来,注目一望,却发现前面横的是一道峭壁悬崖,这一场努力算是白费了。

  许多人就这样放弃了,可有的人不一样,有了这一回的经验,他调转了另一个方向,另外开辟一条道路,经过了上一回的锻炼,他更加懂得如何去劈荆斩棘,而且臂膀也更有力量,进度远远比上一回快。

  终于,他开辟出了另一条路,通往的是成功的地方。

  我们失败,只是因为我们不再坚持。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失败之后失去了坚持的勇气。

  谁都懂得没有一步登天的道理,可就是有那么多人因为不能一步登天,而放弃了登天的努力。

  很多人都渴望能当一名作家,笔耕天下,写一篇不朽的文章,流传后世,成为百世之师。

  可在所有职业当中,作家是最为艰难的一种。

  作家不仅面对生活的压力,还要面对精神上的折磨。

  在一篇篇文章被拒后,他就会质疑自己文章的价值和写作的意义,结婚生子后,孩子在面前哭闹,妻子在背后抱怨,内外交迫,真是烦不胜烦,无法再静下心来写作,不得不出去找个工作养家糊口,从而放弃了写作。

  然后心中愤愤不平,整天怨天尤人,空发怀才不遇的感叹,于是与世浮沉,卒入庸流。

  年老时,回想起年轻时的梦想,已经恍如隔世。

  这是大多数怀过作家梦者的轨迹。

  我相信必定有那么些人,除了写作,他觉得做其它任何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他似乎只有通过笔管才能得到呼吸的氧气,他们写作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存。

  “人无信不立”,对这些人来说,其中的信就是信仰,写作是他们的信仰,不写作,他们就无法活下去。

  对这样的一些人,我想说:“若能用一生去坚持一种东西,那东西必将是不菲之硕果;若能在一生里只坚持一种东西,那一生必将是辉煌之人生。

  我们失败,只是因为我们不再坚持;只要我们坚持,我们就必定会成功!”

【与励志相关的文章】相关文章:

与青春相关的文章10-01

励志文章10-26

励志的文章10-26

正能量文章励志文章10-26

七夕情人节相关文章10-26

励志文章作文10-02

经典优秀励志文章10-26

励志文章精选短文09-30

唯美励志文章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