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4-08-17 17:48:40 随笔 我要投稿

【经典】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

  我是王淑洁,是海德幼儿园的一名普通幼儿教师。在常人眼里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是平凡的,的确幼儿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平凡而又琐碎的小事,但我认为有一种成功,来自平凡。有一种赞许,来自始终如一。脚踏实地服务好每一位家长诱饵使我对工作的追求。有求必应,关注好每一个细节是我的工作态度。在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始终把工作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我工作的每一天是简单的。

  清晨我微笑着迎接的是那一个个兴冲冲走进幼儿园的孩子,孩子们看到我都会礼貌地说一句:“老师早上好。”这一句问候就是我开始一天工作的动力。现在我任教的是小班,刚开学的时候会有不想和妈妈分开的小朋友,有不肯留在幼儿园不停的哭闹的小宝贝,我总是耐心安慰抱抱他们疏导他们的焦虑情绪。在吃早饭时有挑食的小朋友,情绪不稳定的小朋友还有在家被家长喂饭的小朋友,我也会给这些宝宝们喂饭给他们讲不挑食出蔬菜会变漂亮,学习善导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然后带着小朋友们喝水漱口保持干净的口腔卫生。孩子们也会在闲暇时跟我一起分享他们生活中的趣事和小成就,有时候会有好几个小朋友在吃完早饭后围着我说各种事情,可能他们的.问题,有时候令人忍俊不禁,但是我愿意去倾听就像对待同龄的朋友一样,跟他们相处。

  听到幼儿园里响起轻快的音乐,我会拉着孩子们去操场上做操。我会觉得眼前的这些孩子就像手里拿着的摇摇棒一样充满朝气。早操结束后带着孩子们小便、洗手,给孩子们讲解六步洗手法,之后会带着孩子们喝水组织上课。有的时候孩子们会亲切地对我说,老师你嗓子怎么了?别看他们小小的年纪观察能力可是特别强,我总会温柔地对他们说:“老师只是嗓子不舒服,喝点水就好了。”我最喜欢带孩子们唱歌,因为歌声表达我们的愉悦心情,每次音乐动之后,孩子们都会投入到音乐的场景里,在音乐里表达他们的情绪。在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也会走到每个孩子身边耐心的给予指导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户外活动时,我会带领宝贝们去进行户外自主运动游戏,这个游戏能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自主性和勇气。但他有时也存在一些风险,每到这个时候,其实我也有些矛盾,我既希望自己带的宝贝们能通过每一次的活动获得成长,也担心他们受伤,所以每次我都会在旁边保护着孩子,让他们可以勇往直前。户外活动结束带领着孩子们回到教室稍作调整再等待开饭餐前准备时间会带孩子们唱诗词给他们讲故事。午饭时也会有很多的小插曲。,为了叫孩子们吃饭,避免浪费就有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妙招。“你不是说老师漂亮吗,老师就是吃甜椒吃的呀,所以你把碗里的三片吃掉也会变漂亮呀”我也会记住班里每个宝贝的健康状况,以免他们发生身体不适的情况。

  吃完午餐,带着孩子们到园里散步,走在挂满小葫芦的连廊,孩子们会唱起葫芦兄弟的歌,看着他们自己之前亲手种植的小蔬菜,看看水池里生气勃勃的小鱼其乐融融。孩子们午休啦,我也终于可以吃上午饭了。但是简单吃完饭之后会拿起材料做起明天需要用的用具教玩具,有时我会备课,有时会制作区域材料还有时会准备主题活动的材料和布置主题墙面孩子们午休的这两个小时也是我忙碌与其他工作的时候。孩子们陆续陆续起床后,会给孩子们整理衣服帮小女生扎辫子,还必须不时督促小天使们喝水吃水果。下午的阅读活动会经常给孩子们进行故事会,把好听的绘本故事带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从绘本里得到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晚放时候会跟班上的另一个老师,站在教室门口,轻轻的跟孩子的家长打招呼等确认孩子被各自家长接走后就找个别家长单独沟通孩子最近的表现,争取在教育理念和行为上让家长老师达成一致,从而做到家园一致,推动孩子的健康发展。之前刚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因为家长各种不理解,受了委屈,我会哭,但是后来我想作为一名幼师,我有责任和义务,为了每位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付出我最大的努力,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须做好它,所以在遇到不理解的家长,我会耐心地一遍遍沟通,毕竟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现在我已经完全能与家长有效沟通送走办理所有的孩子和家长今天班里的工作才会结束。

  未来的路上我会带着一颗温暖的爱心走下去,把快乐教育、快乐人生,践行在每一天的每一个小细节中。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

  一向主动自信的王一文,突然变的退缩起来,即使自己很熟悉的问题,回答起来也结结巴巴的,活动区游戏时,看着其他小朋友玩的热火朝天,他却躲的远远的。原来,一文最近胃不舒服,不断的倒气。一文是"打嗝"大王,小朋友的取笑,伤了一文自尊心,使他远离伙伴,封闭自己,产生了胆怯、自卑的不良心态。 为帮助这个孩子找回自信,我采取了如下方法:

  首先亲近他,消除他的心理压力。我比以前更多地抚摸他,亲近他对他微笑,使他觉得老师欣赏他,喜欢他。其次,调整同伴关系,树立一文的威信,为了使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我组织了"小朋友生病了,我们该怎么办"主题谈话。教育幼儿换位体谅他人的痛苦,并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对一文的点滴进步,及时的在集体面前肯定表扬,并利用他善讲故事的`优点,经常让一文在大家面前讲,使一文在同伴的赞扬和教师肯定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样,一文的朋友逐渐多了,他的性格变的活泼、开朗自信起来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3

  去年的九月,我们班新插班了几个孩子,有个叫东文的男孩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因为他的日常表现明显有些异常。我想与他交流,他却一再回避我的目光,对于我的问话,也只限于一点鹦鹉学舌似的回答。对于班里的活动,他几乎不介入,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我试过好多次,想进入他的那个世界,都以失败告终。我脑子里闪过以前看过的一个关于“孤独症”孩子的电视节目,联想到东文来插班之前,东文妈妈就来找过我们多次,一副很不放心的样子,一再强调自己的孩子在家很娇惯,自理能力很差,希望老师多照顾。带着疑虑,我查阅了很多关于“孤独症”的资料,了解的信息越多,心情就越沉重,因为东文的表现与这些孩子太像了!其中有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孤独症”的`十八个表现,我暗暗给东文做了一个比照,他符合其中的好多条:难于介入同龄人、鹦鹉学舌、莫名其妙地发笑、缺乏与别人的目光对视、特别好动、拒绝拥抱、用动作表达需求等,根据后边的测试结论,我感觉东文孤独症的倾向太明显了。

  从此,我特别关注东文,每天的入园、离园时间,我都主动与东文妈妈交谈,想多了解一些东文的情况。东文妈妈很关心东文在园里的表现,但对于我小心翼翼的关于东文其他情况的询问,却都尽量回避。看着这个矛盾又辛苦的母亲,再每天面对孤独的东文,我真的很心痛,如果就这样继续下去,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都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于是,我们班的老师和东文妈妈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我们向她敞开心扉,让她感觉到我们的真诚,同时策略地提出了我们的看法和感觉。看到我们是真心为孩子着想,东文妈妈哭了,经过交流,我们终于了解到了东文的情况。他们家经济状况不是很好,这几年虽然觉得孩子有异常,却从没有带孩子去看过医生,家人也都回避和别人谈起孩子的情况。我们告诉她,会和她一起承担起对孩子的那份责任,因为许多资料上都谈到,对于患孤独症的孩子,干预越早效果会越好。我们一定会在幼儿园里多照顾、关心孩子,请她放心,同时也希望她克服困难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去,听听专家的意见,以便我们共同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干预,配合好对东文的训练与治疗。

  从此,我们班的老师都积极配合着对东文进行训练,都用全副身心接纳东文,从心理上给他温暖,让他慢慢接受我们。东文开始时排斥我的接近,不让我碰他,我就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和他说话,从生活上照顾他,常常有意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让他感觉到老师的爱意。我们还调动班里其他孩子,用孩子们的热情感染他,在一些活动中让其他孩子给他做示范。以往分点心时,东文都是一把抢过去就走,这天孩子们喝酸奶,我就在班里宣布,每个孩子都要走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我要喝酸奶”,老师才会给他。在一种游戏的气氛中,孩子们大都愉快地拿到了酸奶,最后只剩下东文了,他又想一把把酸奶抢走,我就把酸奶举得高高的,对他说:“东文,看着老师,像小朋友一样说‘老师,我要喝酸奶’”他不说话,又要抢,我就再次向他重复我的要求。他非常喜欢喝酸奶,在我的一次次引导下,他终于说了一句:“老师,我要喝酸奶。”虽然声音很小,虽然他的头一直扭向一边,眼睛也不看我,但我的眼睛还是湿润了,第一次啊!下午离园时,我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妈妈,他妈妈也激动得哭了。

  这件事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我让东文妈妈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我。一次,东文妈妈说,东文最近经常在家嘟囔一些话,什么“哪里来的信呀,青岛来的信呀”。我一听,这不是我们平时做的一个语言游戏“小小邮递员”吗?是不是我们做游戏时,东文看似心不在焉,其实却已经学会了呢?这个游戏是模拟邮递员送信的过程,一名幼儿和其他孩子进行问答交流,循环进行。在又一次游戏时,我就让一个孩子有意把“信”送给了东文,让他继续进行,可东文怎么也不参加。我把他拉到身边,鼓励他:“老师知道东文会做这个游戏,说得可好了,来吧,咱们一起来说。”在我一遍遍地引导下,东文终于开口了,虽然还是声音很小,但他一字不漏地完成了游戏,而且把“信”顺利地送给了另一个小朋友。我们都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他自己也偷偷地笑了。

  还有一次,妈妈说东文在家经常自己唱歌,经过仔细询问,原来都是我们在班里学的歌曲。于是,我就在适当的时间,让东文唱歌给小朋友听,经过多次引导,他也能小声唱歌了。看到东文的进步,我们心里的兴奋是别人无法体会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把自己查到的一些资料推荐给东文妈妈,也让她把需要我们配合的事情及时告诉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共同放大东文的优点,及时肯定鼓励他;在家在园都有意降低对他的要求和标准,为他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从不难获得的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我们还指导东文妈妈,关注孩子的兴趣点,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在家中借助游戏提升与东文互动的质量……

  经过我们和家长近一年的共同努力,东文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毕业典礼时,东文的笑脸,东文妈妈的眼泪,已经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肯定,也使我更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有些孩子晚些拥抱我们罢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4

  我班有一个叫文琪的女孩子,平时总是默不作声地,看着很不合群。我心里也是暗暗着急,心里总是在寻找着帮助他的办法。

  一天,文琪的辫子散了,自己在那里扎呀扎呀的,总是扎不好。我走过去:“琪琪,老师给你梳好不好?”她点了点头。我轻轻地把她拉到了我的跟前,让她坐在我的怀里给她梳了起来。

  我边梳边问:“琪琪,谁给你在家梳头啊?”“奶奶!”琪琪怯怯地答道。“妈妈呢?”我疑惑了。“妈妈......”琪琪欲言又止。我心生疑惑,没有再问。

  下班后,我去了琪琪家,才了解到,琪琪家很穷,爸爸是个残疾人,妈妈是四川人,有点智障,孩子的起居生活都是奶奶照顾。

  了解到琪琪的家庭状况后,我第二天又把琪琪拉到我的怀中,亲切地对孩子说道:“琪琪,以后,老师每天都给你梳头好不好?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琪琪红着眼睛点了点头。

  从此,每天午睡起床后,我就搬把椅子给琪琪梳头。后来,其他孩子也都想让我梳头,我就让每个孩子都围坐在我的身边,挨个梳理一遍。

  现在坐在孩子们中间孩子们梳辫子,已成为我生活的一种享受。其实我并不太会梳理头发,每次给孩子们扎的辫子总是歪歪扭扭的,但孩子们喜欢,我就沉迷不醒。而且它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孩子,触摸孩子的心灵,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因人施教,适时指点;让我和孩子们之间更加信托、感情好、和谐。

  每当这时,我们之间的距离拉的更近了。孩子们总是唧唧喳喳的和我说个不停 。

  “老师,我妈刚给我买了电子琴!老师,那首歌我会了!老师,我敢走独木桥了......”当然,此时也是我了解他们生活、心理和举行适时指点、鼓励的'好时候。“你最喜欢老师啥子?你不喜欢老师啥子?你最愿意参与哪个活动?你现在睡觉还用妈妈陪吗?......”这些他们日常平凡避而不答的问题,这时就会都争着回答,而且绝没有谎言。就这样,我把每天起床后给孩子梳理头发作为一种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把梳个漂亮的发式作为对孩子的一种赏封,二孩子们也总是高兴地叫我:“刘妈妈!”

  看到梳好小辫的孩子一个个满意的回到座位上,脸上洋溢着无以言表的欢愉,此时,我内心里也与孩子们一样幸福。我的幸福也就是在这日复一日泛泛、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发明新奇、新鲜、新意中积攒起来的。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5

  从我第一天当幼儿教师,我就知道做老师的义务,不仅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这么简单,通过这些年的工作,我感觉,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用心去感悟他们,让他们懂得老师的爱。人都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对待幼小的孩子,他们的感情总是会毫无保留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没有虚伪,没有做作,有的只是真挚。

  这几天天气变化多端,我终于经不起"天气"的打击,得了重感冒。我教的是情景数学,在上课的时候,嗓子难受的要命,小朋友们都不约而同地出来看我,一双双小眼睛都关切的望着我,下课了这个跑过来问"老师,你好一点了没有?"那个问"老师你是怎么啦?"……关切之意溢于言表,不禁令我激动而感动。看着孩子们关心我的'样子,听着一句一句亲切的话语,我突然明白"当你把孩子时时记在心里,同样孩子也会把你时时记在心里。"我们班的孩子就是这样。今年的苹果价钱特别贵,我们班有好几个孩子家里种着苹果,每次有哪个孩子拿来苹果,总是不忘我的份。记得班中的调皮蛋东东也给我拿了一个苹果,我看着他说:"还是你自己吃吧!你有这份心老师已经很开心了。"可是他仍然坚持要给我,并且表现出一脸的失望,于是我也不忍心推辞:"那好吧!我们分一下,一起吃好吗?"他这才欣然接受,拿着苹果一蹦一跳地走开了。而此时的我,心里总是不平静的,看着手里的苹果,不禁自问:"这难道仅仅是苹果吗?这分明是孩子沉甸甸的感情呀!"东东聪明又活泼,长得也不错,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过得很快乐,心眼也不错,挺有爱心的。可是他却是我们班中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喜欢和同伴追闹。经常在老师面会做出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或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争抢玩具或是跟小朋友吵架什么的,每次坏事他总是脱不了身,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有的小朋友甚至害怕和他一起玩。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一时也不知所措,曾经反思了好几天,并且翻阅有关的书籍,在我的观察中我发现,他那么调皮并不是他的本意,就是希望别人关心他,只是表达的方式错了而已。于是我开始试着慢慢了解他,当他一调皮的时候,不在像以前那样的批评孩子,而是换一种方式,用婉转的语言来教育孩子、感化孩子,让他明白真正的道理,不到两周的时间,东东真的有变化了,和同伴之间的相处比以前友好了,老师的话也开始听了,变的比以前懂事、听话了,也能和同伴一起愉快地游戏了,小朋友也愿意和东东交朋友了。

  工作中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有时一个个在教育中困扰我的难题随之出现,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孩子们的无知犯下了许多的错误,我更加明白幼儿教师这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而是要求我们耐心、细心,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才会有成效。所以我们做老师的要用心去感悟孩子,才能使孩子拥有美好的明天!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6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叫阳阳,她长得很漂亮,也很讨老师的喜欢,就是有一个缺点--少言寡语的。

  这天,孩子们陆陆续续地都回家了,留下了阳阳和亮亮,我拿出了自己喜欢的零食说:"我饿了,我要吃好吃的了,你们要吃吗?"亮亮小朋友还没等我说完就要从我的`手里那吃的了,而阳阳小朋友在一旁站着不动,瞪着眼睛看着我手里的零食,我又问"阳阳要吃吗?"她没有表情低下头,默默地点点了头。我装傻到:"你到底吃不吃啊?"她用低的近乎我听不到的声音说:"要吃""哦!要吃啊!快给你吃吧!"我夸张的口气也感染了她,她嘀咕了一句"谢谢老师"

  我一阵欢喜,便和她交谈起来,他终于说话了,"我也喜欢看吃饼干"并且脸上有了笑容,我又连续和她说了好久的话,聊了好多的问题,聊着聊着他家人来接她走了,她大声的和我道别走了。

  我想每个孩子都会很开朗,只是要有一个环境,一个和家一样的环境!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7

  在班级中总有这样一些幼儿,他们课堂上比较安静,发言声音小,不够自信;游戏中相对活泼,但是一旦发现被老师关注会感到不自然;交往时稍显退缩,在与同伴交往方面显得不够主动。服从居多;生活中不添麻烦,大部分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从不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被忽视.我们将之称为“中间区”孩子。让“中间区”孩子重塑自信、阳光的积极品格,需要教师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启动信任引擎。建立安全依恋

  梓涵——对老师持怀疑态度的选择性缄默

  梓涵看上去很文静.平时面对老师经常一言不发,喜欢用眼神或手势等肢体语言来回答老师的提问。但是,和小朋友们自由活动时,却显得很活泼。

  梓涵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是很强的,和老师进行交流时的反应是一种选择性缄默,这往往是幼儿因为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沉默不语的现象。像梓涵这样的孩子大多在幼儿园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这样的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一旦有了信任感,他们就能将爱的感受从父母身上延伸到老师身上。

  我开始每天和她保持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多看她几眼,多和她微笑,多说几句鼓励的话,最重要的是坚持每天如此,并表现出真诚。渐渐的,我发现梓涵会有意无意地走到我身边,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我说说话。信任的引擎开始启动,这正是孩子形成安全依恋的起点。

  二、运用“期待效应”,促成发展质变

  心宇——害怕展示自己,又让人充满惊喜

  处于“中间区”的幼儿不太会展示自己,可一旦给机会让他们站上舞台,带给你的往往是惊喜。一次科学课提问:“袜子口有弹性有什么用呢?”平时不爱举手的心宇怯怯地举起了小手。他的回答尽管声音很小但非常准确:“这样袜子就不会往下滑了。”我没有提醒他要放大声音而是连忙夸奖并走过去,给了他一个热烈的拥抱。第二天我照例打开班级网站。忽然发现了一篇“感谢褚老师”的新帖子,是心宇的家人写的,字里行间充满感激,说孩子回家兴奋极了,告诉家人褚老师抱他了,而且把他抱起来了,他开心极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给了心宇更多的关注.只要发现他举手了就请他回答问题,而我发现他回答问题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并常有与众不同的观点。某天午睡起床,他居然将被子折叠得和保育老师不相上下。其实我在不经意间做了一个期待效应的实验:孩子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所以,作为教师用充满肯定和期待的影响和暗示给“中间区”孩子带去灿烂的阳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给予持续关注,点燃表现热情

  木子——自主自理.却缺乏展现热情

  “中间区”的幼儿很多都是自主性强的孩子,不给老师添乱,以至于容易被人忽视。木子就是这样一个不用人操心的孩子。她从进幼儿园开始似乎就不曾麻烦过老师:入厕后会自己将衣裤整理好,午饭从不挑食,午睡时能很快睡着……她几乎从不举手发言,每次又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果不在意,你几乎会忽视她的存在。

  我觉得木子就像一支美丽的烟火,等待有人将她点燃。但是,对于我表现出的热情,木子似乎不太领情,对我的鼓励和表扬很少表现出高兴的样子。我并不气馁,始终对她保持积极的关注,注意她每天的'活动,将她的良好表现记录下来,时常在集体面前展示,并了解她喜欢吃什么、玩什么……这种持之以恒的热情关注逐渐拉近了木子与我之间的距离,渐渐地她会主动要求做一些事情了,小手也开始举起来了……这支美丽的烟火终于被点燃了。

  四、发挥同伴互动,实现个人价值

  小鑫一从不主动交朋友.始终处于被动位置

  要让一个幼儿觉得他是集体中有价值的成员,就要让他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感到被他人需要。“中间区”幼儿在集体中显得相对较安静.他们在被需要这一点上明显感觉不足。这就有赖于教师创造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小鑫很安静。从不主动与人交往,游戏时,他也总是跟随者,从不主动提出要求,他似乎没有在集体中的主动意识。儿童心理学曾揭示:同伴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我决定找一个能带动他的同伴。我观察到他比较喜欢艺木,艺木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于是我安排他们坐在一桌,经常鼓励他们玩同一份材料或参与同一项活动,为他们提供充足的互动机会。取得一定进展后,我将两人的活动范围扩展为小组合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小鑫逐渐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发现了自己有价值的一面,笑容也渐渐地在他脸庞绽放。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8

  一天离园时段,小睿的妈妈把我拉到一旁说:“许老师,跟你商量一件事,午睡室里能不能创设一个更衣室?小睿说午睡前换睡衣时总有男孩子看,女孩子都不敢换衣服了。”听了小睿妈妈的一番话,我恍然大悟。以前总觉得幼儿园的孩子还小,所以就让他们在午睡室直接换衣服,也不分男女。现在看来,孩子已有性别意识,知道男女有别了,但班里的'午睡室空间较小,要再设一个独立的更衣室很困难。

  集体活动时,我先让大家观看视频短片《男生女生大不同》,然后就更衣问题和孩子们展开讨论,男孩们说自己是觉得“好玩”才去看女孩换衣服的。经过讨论和引导,大家明白了男生女生要互相尊重,不能随意看别人的身体,也不能随意让别人看自己的身体,尤其是私密处。接着,大家通过讨论决定利用大黑板和布帘解决“更衣室”的问题。午睡前,我们把活动室的大黑板搬到午睡室一角,男生可以站在黑板后面更衣。我们在午睡室的另一角拉一块布帘,变成供女生使用的简易的更衣室。过后,我还和家长在QQ群上讨论这件事情,希望家长利用一些绘本、视频短片等对幼儿进行相关的教育。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心理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所谓“人大心也大”,所以除了关注幼儿的生理健康外,我们还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创设适宜的环境,使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9

  凯凯是新小班的一名男孩.父母由外地来沪务工,自从凯凯出生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好孩子,母亲便辞去工作担当起了全职太太,照顾起凯凯全部的饮食起居。因此自从凯凯第一天入学,凯凯对母亲的依恋行为就显得尤为突出,而妈妈对儿子凯凯的“恋子”行为也让我们深有体会,我们发现凯凯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所表现的依赖性、自我性与妈妈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决定改变凯凯从凯凯妈妈人手……

  一、喝牛奶风波

  早点时间,幼儿陆陆续续吃完饼干、喝完牛奶回到教室。可正当我转身想观察回教室幼儿情况时,听到了“哇”的大哭声,回头一看是凯凯。我急忙走过去,询问他哭的原因,可他闭着眼一个劲儿哭,对我不理不睬!我“连哄带骗”说服他喝好牛奶我们就可以去外面玩了,在“滑滑梯”的诱惑下,凯凯拿起杯子把牛奶一口气倒进嘴里,由于速度太快牛奶淌进脖子,洒在了凯凯衣服上。接着几天我发现凯凯喝牛奶都是闭着眼、狠命喝。

  是凯凯不喜欢喝牛奶吗?带着疑问我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在和凯凯妈妈的交流中知道,原来凯凯在家里喝的牛奶都是妈妈加温过的,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不例外,因此凯凯养成了喝常温牛奶的习惯。同时我也了解到凯凯在家的一切生活都有妈妈照顾,妈妈口口声声说“他不会的”也反映出凯凯生活的琐事都有妈妈包办。于是,我开始“对症下药”。我向凯凯妈妈说明在幼儿园,天气热的时候园部提供给幼儿的牛奶是常温的,等天气转冷,才会把牛奶加热。我建议凯凯妈妈在家配合,夏天时让凯凯尝试喝常温牛奶。但第一次的沟通效果并不理想,凯凯妈妈竟然提出凯凯不喜欢在幼儿园喝牛奶就别让他喝了。面对家长的不理解,咨询了保健老师,并请求保健老师一起与凯凯妈妈沟通,保健老师的专业讲解:“加热牛奶的时候需要掌握好适宜的温度,否则就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使凯凯妈妈对牛奶加温有了重新认识。在家园配合下,凯凯在幼儿园不再排斥喝常温牛奶了,我也通过各种表扬、鼓励的形式转变他的习惯。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凯凯不仅爱喝牛奶了而且还会和同伴比赛谁喝得快。

  部分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做法只会使幼儿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作为教师要用专业的知识、有效的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养育观,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统一。

  二、一次失败的操作之后

  一次学习活动,凯凯由于不会操作不能完成作品而大发脾气,他把操作纸撕碎,边撕边满教室奔跑,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自己发脾气,其他幼儿都被凯凯的举动吓了一跳。在我的引导和帮助下凯凯渐渐平复了心情,再次完成作品。其实凯凯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他渴望有自己的作品、渴望被老师肯定、渴望成功,但母亲的事事包办没有给凯凯创设锻炼的机会,让他失去了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和操作能力。因此我再一次和凯凯妈妈进行了沟通。在沟通中,发现妈妈对凯凯在生活上很重视,但在能力培养上很忽视,我建议妈妈买些手工操作材料,妈妈却说:“老师,我家里有的,孩子不喜欢玩。”我追问她:“那你觉得你买的材料凯凯有兴趣吗?你是否陪伴凯凯一起完成?”凯凯妈妈尴尬地说:“这些我倒没想过。”于是我建议她多陪孩子搭积木、画画、做手工,让凯凯体验到操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孩子的自信,使他在幼儿园也能独立完成作品。凯凯妈妈听了我的建议非常配合,并恳请我帮助选择适合的材料。经过努力,凯凯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进步,在幼儿动手操作中,也能逐渐看到他展现的快乐笑容。妈妈看到凯凯的进步,也由衷地高兴,对老师的信任在增强,对幼儿园的配合也由被动转为主动了。

  家庭养育方式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的学历、家庭环境、教育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当幼儿步入集体生活时,教师一定要用专业的眼光分析幼儿的行为,寻找问题的原因,从而解决问题。在家园共育中,为幼儿的成长架起通向美好未来的阶梯。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0

  给老师摆的"床"早晨区域活动时,忽然发现娃娃家、小医院、理发店的"墙"(用啤酒盒连接的)移到了门口,且横七竖八的排列着,上面还摆着个枕头。我顿生气愤,但又觉得肯定有原因。于是,便很惊讶得问:"这是怎么回事啊?"姜欣宇说:"这是同余给老师摆的!""给老师摆的?"我更奇怪了,这时同余走过来了。

  "同余,这是怎么回事呀?"我问道。

  "这是给你和赵老师摆的!"同余得意地说。

  "做什么用的'呀?"

  "这是你和赵老师值班时用的床。我们小朋友中午躺着睡觉,你和赵老师以后就不用坐着了,可以躺在上面值班呀啊!"望着他面脸认真的样子,我感动了。多可爱的孩子,多么纯洁美好的心灵!

  尽管这"床"摆得歪七扭八,还被枕头压得有点塌了,但这时孩子在关心别人的逻辑和行为方式。我们要理解、宽容、接纳幼儿的"出格"行为,这意味着我们教师要废除绝对性和单一性的价值观,而对许多问题持多元的、相对的、多角度的理解。幼儿的"出格"行为是他们各自不同的,甚至是充满想象力的、创造性的行为方式,是令我们感动不已的真挚情感。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1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尊重孩子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每天早上孩子来园时段,我们大多会安排孩子玩桌面积木游戏。游戏结束时,教师总会拿起自认为搭得比较好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其他没有完成或教师认为搭得不大好的作品则会让孩子拆散,把积木归放到篮子里。或许教师对这种做法已习以为常,但仔细想来,这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教师从所有孩子的作品中挑选出好的作品,从表面上看是关注到了全体,但其实是对孩子的不公平,对此我们能否做得更深入一些呢。比如,教师可以把孩子未搭完的作品先存放起来,告诉孩子可以在另外时段去完成;对那些看上去搭得不好的作品,教师可以听听孩子的设想,需要时提供一点建议,以帮助孩子完成自己的设想。可以说对待孩子作品的态度反映了教师对孩子的尊重程度。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让尊重孩子的教育观念落到行动中。

  大多数教师会将纸、剪刀和各种颜色的橡皮泥等投放到美工区里,但在一次观摩活动中,我惊喜地看到以上材料出现在了“美味餐厅”。游戏中,孩子们用剪刀剪出各种菜,用橡皮泥捏出饺子、面条和各式点心,始终沉浸在小厨师的角色之中,也自然地练习了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锻炼了剪、捏等精细动作。这位教师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

  虽然我们口头上时时说着要尊重孩子,但实际上做得还不够。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孩子不想吃饭时,教师是否能把孩子的一份饭菜暂时保温留着,到孩子想吃时再给他吃;孩子特别不想睡觉时,教师是否可以允许他不睡,让他做些想做的事……虽然这样做可能会给幼儿园管理工作带来一些不便,也会给教师增加工作量,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我想,尊重孩子,需要从小事做起。让我们记住“尊重是教育学生的第一道阳光”,时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们应该做得更好

  我曾经看到一则短文《乌龟与男孩》,它引起了我的共鸣。

  小男孩很想和乌龟一起玩耍,但乌龟却把头脚缩进了壳里,任男孩用棍子捅它,敲它的壳,把它掀翻在地上……也不见一点效果。爷爷看见了,便说:“不要用这种方法,来,我教你一个更好的办法。”他让男孩把乌龟带进屋内,放在暖和的壁炉旁,几分钟后乌龟觉得热了,伸出了它的头和脚,主动向男孩爬去。“有时候人也像乌龟一样,”爷爷说,“不要用强硬的手段逼迫他。只要以善意、亲切、诚挚和热情,使他觉得温暖,他就一定会去做你想要他做的事。”

  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与我们的教育很相似。如果我们居高临下地以权威自居,去指责和批评孩子,或命令孩子去做一些事,那么孩子就不会理会你,即使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然而,如果你真诚地对待孩子,给予尊重、关爱、肯定,使孩子感觉到温暖,那么孩子就会去做你想要他做的事。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要求孩子饭后要擦嘴巴。一天午饭后,南南没有擦嘴巴就来到我的身边。我习惯性地用命令的口吻大声说:“赶紧回去擦嘴巴!”原本快乐的南南情绪一下子低落了,怏怏地转身去擦嘴巴。看到这一情形,我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于是,在南南擦干净嘴巴后,我亲切地抱住他,并亲了他一下:“南南的嘴巴擦得好干净,让老师亲亲你!”没想到,其他孩子见状都纷纷擦干净嘴巴争着来亲我,那场面很温馨,令我感动!我只是改变一点点,孩子的回应就截然不同。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我正讲得兴致勃勃,孩子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昊昊却开始坐不住了。这时,我伸出手朝昊昊做了个“ok”的手势。没想到,昊昊好像领悟到了什么,马上坐好了。几分钟后,昊昊又坐不住了,我又朝他做了那个手势,果真很灵。活动结束后,我表扬了昊昊。傍晚,妈妈来接昊昊,昊昊高兴地拉住妈妈的手:“妈妈,今天我听讲很认真,老师表扬我了,还朝我说ok呢!”没有指责、命令,只是一个小小的手势,传达了教师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让孩子感到了温暖,并由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孩子的行为也就变得积极了。

  因此,每一天,每件事,我们都应该做得更好。我们做得更好,孩子就会发展得更好。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尊重孩子的劳动

  春天悄悄地来了,为了把春天请进我们的教室,我和孩子们商量着以“春来了”为主题,布置教室里那一面大大的主题墙。为了进一步增强大班孩子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我让他们自己出主意、自己来布置。孩子们兴致盎然,立刻热烈地讨论起来,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上溢满激动的喜悦,他们七嘴八舌,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最终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墙壁下面用小花小草来布置,而草地上的内容则由他们自己发挥,每个孩子画一幅画来装饰。

  虽然这个想法比较传统、单一,欠缺点新意,但我还是尊重孩子们,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大胆地做。小花小草由我们老师来制作、装饰。我给每一位孩子发了一张白纸,让他们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孩子们立即投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这一次绘画,他们比以往更加认真。

  等到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交上来,当我们尝试将一幅幅画贴上墙时,孩子们自己也发现墙面显得杂乱,并不好看。于是,我引导他们再次讨论,哪些是春天的特色,可以把画作上的内容迁移到墙壁上。这时候,孩子们的想法不再单一,而是充满了创意,说可以放飞风筝,可以悬挂柳条,可以用手掌印小动物的脚印……

  有了这个新的创意,刚才孩子们画的画就暂时没有用了。晚上放学之后,我逐一收好他们的画,用一个红色塑料袋扎好放在一边,可是下班的时候忘了带走,遗落在洗漱间里了。

  第二天早晨,一个细心的孩子看到了。他没有直接找我,而是叫了几个孩子立刻打开塑料袋,就像发现重大文件一样,互相交流着:“快,我们一起来拯救这些画!”“把这些画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怎么样?” “老师是收在这里的,还是故意扎好要扔掉啊?”……

  就在他们激烈争论时,有个孩子看到了我,立刻跑过来拉着我的手,急急地说:“老师,我们的画是怎么回事啊?怎么会放在地上?”我被他拉着走近“事故现场”,刚准备说话却又被其他小朋友的嘟哝声打断。“这些画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怎么可以扔掉呢?” “为什么要扔掉呢?”……孩子们脸上的委屈不满还有无措,我全都看在心里,那个包着画稿的红色塑料袋,刹那间在我眼里变得特别刺眼。

  我第一时间拿起塑料袋,整理好里面的所有画作,接着,一边安慰着孩子们并把他们送回教室,一边思考着该怎样和孩子们解释。我意识到,如果这件事没有处理好,不能让孩子们消除刚才的事情给他们所带来的阴影,会严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对他们的情绪肯定会有影响,甚至可能涉及他们的将来。

  我决定,还是和孩子们坦诚相对。于是当着孩子的面,我说:“‘春来了’主题墙的设计是我们小朋友自己设计的,并且经过实践,发现了更有创意更新颖的方式,那么这些画作老师就觉得没有用处了。所以,昨晚老师是想趁着你们都回家了,把它们带走扔掉的,可临走的时候忘记了,你们今天看到的,是老师想扔掉的,老师跟你们说声对不起!”孩子们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似乎难以置信。可能他们觉得老师真像小孩子一样跟他们赔礼道歉,有点惊讶了。然后我又对他们说:“能原谅老师一次吗?”一阵短暂的寂静后,孩子们天真地、异口同声地大声说:“原谅呢!画还在呢……下次我们画得更漂亮一点,老师就不扔了,对吗?”听着这样的话,我的心里像注入一股暖流,为孩子们的可爱,为孩子们的理解,为孩子们的宽容。谢谢你们,我亲爱的孩子们!

  最后,我们商量着这么优美的.作品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再次自己商量,决定做一个以春天为主题的展牌,将小朋友的一部分画作布置在上面;还可以挑选一些画作送给小小班的小朋友们,让他们装饰自己的教室;也可以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布置自己房间的春天!

  每一个孩子的劳动成果都应该得到应有的珍惜,因为这是他们各有特点且独一无二的思想结晶,也是幼小的儿童对这个如万花筒一般的世界的最初梦想。而我们,更应该义不容辞地去保护、去善待孩子们每一次的劳动成果。学会珍惜体会孩子们的心情,才能真正感悟到与孩子们一同成长的快乐。老师做错事情及时道歉,也让孩子学会了勇于认错、诚实坦白、宽容大度。

  ——学前教育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应该做得更好

  每天下午孩子们起床后,老师都会给一些睡觉时弄乱了头发的女孩梳头。最近几天,我发现弄乱头发的孩子增多了。一天下午,我一边给孩子梳头发,一边问午睡时值班的保育老师:“孩子们最近睡得不好吗?怎么那么多孩子的头发都弄乱了?”保育老师用手指了指远处,说:“你看。”我顺着她示意的方向看过去,发现佳佳正在悄悄地故意弄乱自己的头发。我有点奇怪,便脱口而出:“佳佳,你干吗把头发弄乱啊?”佳佳轻声地说:“我想让你给我梳头发。”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是我平时冷落了孩子,孩子才会这么做的,我赶紧说:“来,老师给你梳个漂亮的发型。”佳佳很乖地配合我帮她梳头发,表情甜蜜蜜的。梳完后,佳佳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很满意地跑回自己的座位。我发现,孩子们喜欢我帮她们梳头,并不是因为我梳的发型有多好看,而是因为喜欢在我怀里和我亲密接触,喜欢我在帮她们梳头时和她们说话,会夸她们,会抱她们。我不由得反思自己平时的言行,由于大班班额较大,我平时都比较忙,很少会像在中小班时那样蹲下来拥抱他们,亲亲他们的脸蛋,等等。这件事让我明白孩子虽然到了大班,但还是渴望与教师亲近,渴望教师的爱,而我却忽略了孩子们的需要。

  还有一件事对我的触动也很大。那天午饭时分,配班的老师因临时有会议没回班,我只能一个人到食堂去打饭,等我把满满两桶饭菜提到三楼活动室时,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而这时,我看到有几个孩子还没回座位做好开饭的准备,其中就有平时特别淘气的小杰。我说:“你们怎么这么不懂事啊,老师的腰都要累断了,你们还乱跑,不准备吃饭了?”说完,我就去消毒柜里拿餐具,等我拿回餐具一看,别人都回座位了,只有小杰提着小椅子还在那里晃悠。我特别生气,大声说道:“小杰,你怎么回事啊,为什么还不回座位?”小杰怯怯地说:“老师,你说你腰疼,我给你搬椅子呢。”听到孩子的话,我很内疚。我接过椅子,摸了一下小杰的头,“谢谢你,小杰。”“不用谢,老师。”多么可爱纯洁的孩子啊。

  这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意识到,平时在空闲的时候,在心情好的时候,我们或许能做到亲切地对待孩子,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但当忙碌的时候、劳累的时候、烦躁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冷落甚至伤害孩子。孩子的言行提醒了我:孩子们需要我,我应该做得更好。

  摘自:《幼儿教育》20xx.05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和谐的班级,将孩子培育得更棒

  今年是我第一年当班主任,在开学初有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告诉过我,班主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轻松,虽然我作了十足的准备,但是说实话心里还是很担忧的。

  开学后的两个星期,有些幼儿哭闹、有些幼儿沉闷、有些幼儿因为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所以几乎每位家长都会来询问幼儿的情况,这也是正常的,但是在询问中不免会出现这样的话语,“老师,我们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我们很宝贝的,不能说重话”、“老师,你们这里会不会给孩子晒被子,我们敏感的”、“我们的孩子吃饭乖吗?你们喂不喂?”……一系列一系列的话,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一切地显得那么自然,但是我隐隐地感受到了无比大的压力,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当初别人对我的提醒。

  可是摆在眼前的是不能逃避的事实,我只有解决不能退缩,除了在幼儿园给孩子培养常规,还要给他们像妈妈的爱,面对家长,我建立了班级QQ和班级博客,把孩子吃饭、游戏、睡觉的照片录像呈现给家长看,将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呈现给他们,让他们在幼儿园之外也能随时了解到我们班里的情况,让他们能放心地将幼儿交到我们手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长的配合下,开学这一个月来,我们班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孩子们爱老师,爱幼儿园,家长和我们也像朋友那样交流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和谐自然。我想这样的和谐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工作,将我们班搞出特色,将孩子培育得更棒!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们是孩子的榜样

  今天,我们开展了音乐活动“看朋友”,在活动中,我们尝试了音乐游戏,开轻轨进行节奏走路,我用情景性的语言告诉幼儿开轻轨时小脚要站稳,这样才能刹车刹住,不会撞车。孩子们沉浸在游戏中。游戏结束后,我和孩子们自由活动,孩子可以自主休息。我看到宇杰孩子“刹车”,而且在做错误的动作,我便和他练习“刹车”,有点累了,我把双脚倘出去,宇杰就说:“赵老师,这样危险。”我说:“我现在不在开车啊。”他说:“你这样我们也要学的。”我只能把脚收进来,端正的坐着。

  看着孩子半懂事的样子,不禁心头一动。这些幼儿在班级虽然才第二学期,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哭哭闹闹,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我们,就像我们关爱他们一样。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吗?

  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我们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父母都来学学。学学我们的发型、衣服,甚至举止言行等。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们就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不友善。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我们要学习三思而行!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2

  跟踪中班的绘画活动“小白兔”,有一个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画得很认真,连自己的小手上也画上了线条。再看画面,线条很是丰富,最中央的线条部分尤其突出,像马路又或是像楼梯,可没有主人公一兔子。在他抬头张望的时候,我问:“小兔子在哪里呢?”他看了看画面,然后说了一句:“在这里呢!”便在画纸右边上下两个连接的圆的小圆上面添画了两个耳朵,在下面的大圆上添画上腿,一只小兔子便立刻在纷杂的线条中活灵活现地显现了。

  他很是自豪地拿起他的杰作给我看。我猜想,这只小兔子是要过马路,还是要爬楼呢? “你的小兔子是要去干嘛呢?”“老师,我的小兔子要去摘苹果呢!”他的回答着实让我惊讶,我疑惑地问:“中间的是什么?苹果在哪里呢?”“这是梯子,好踩着摘苹果的。”他边说边在画面的左边又添画上了几个绿色的带着长把的圆苹果。无树怎么长果呀?我启发引导着说:“苹果长在什么地方呀?为什么这么矮呀?”(心中想引导他画上苹果树。)他不紧不慢地指着画面说:“我不想让苹果长在树上,那就太高了,小兔子踩着梯子去摘会摔倒的。”好像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他在画面的左边画了一道绿色的竖线,又画上一道绿色横线与梯子连起来,然后喜滋滋地看着自己的画作,看来是大功告成了。“这两道线是什么呢?”我好奇地问。他很是认真地边指线边解释道:“这(竖线)是树,这(横线)是绑梯子的绳子,梯子绑在树上就不会乱跑了,小兔子就不会摔下来了。”我朝着他竖起大拇指赞赏道:“你真有爱心,想得很周到,苹果长得又矮,梯子又牢固,这样小兔子摘苹果真的会很安全了。”

  脑子里突然出现一个想法:在画面的外面,是不是还会有他没有说出的故事呢?我试探地问道:“你踩梯子摘过苹果?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他的眼睛瞪得圆圆地直点头,说道:“对呀,我在奶奶家摘苹果的时候,苹果太高了,我踩的梯子没有绑,把我摔了下来,可疼了。”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这就是他的生活经验再现,大梯子、绑梯子的`线、没有长在树上的苹果——那些与生活经验相关的部分被他突出夸大,这些稚嫩的线条、形象在他的讲述的过程中“活”了起来,这才是“孩子自己的声音”啊。生活就是教育的现场,这次被摔的生活经验已经深刻地烙印在了孩子的心里,并被他迁移绘到了自己的画作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从看不懂到读懂孩子的绘画故事,这一过程让我深深反思,也颇有感触:孩子的每一幅作品都会有一个充满灵性的故事。作为教师,在绘画活动中,我们不能只在乎孩子绘画技能的习得,不能以成人的审美自觉高明地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诱导、猜测、评价,而应按照《指南》精神,用充满童真的心去静静欣赏孩子们绘出的线条、色彩,耐心倾听孩子对自己作品的畅想与解读,从而适时引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绘出自己的生活体验、绘出自己的情感、绘出自己的灵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3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蛋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细细想想,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表扬。

  傅银涛是我们班性格开朗,能力很强的孩子,喜欢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他又是个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我的观察中,傅银涛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游戏活动时,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和表扬。

  有一次在自主阅读小图书时,我突然发现他用清脆的响声认真地看着书边指边念。于是等念完之后,我乘机在集体面前表扬了他一下。他听到了我的表扬之后,眼睛愣了一下,其他小朋友也睁大眼睛看着我,似乎不可思议:傅银涛今天受到了表扬?于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他更加认真阅读了。

  虽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傅银涛并没有把好的行为坚持下来。这还需在日后加强指导帮助才行。但从那一次后,相信他也能明白老师是关心他,关注他的。只要他能改掉某些坏毛病,他还是老师和小朋友喜欢的小朋友。

  因此在今后我要对调皮的孩子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点表扬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4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专业化成长

  摘要: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已经成为当前幼教界乃至全社会探讨的焦点话题。教育随笔是展示幼儿教师风采的窗口和舞台,也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根据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做简要的阐述,探讨其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并为幼儿教师写好教育随笔提出若干具有可借鉴的意见。

  幼儿园的教育生活色彩斑斓,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可以从中感受初掀“人生幕帘”幼儿的童真与童趣,但这些特殊的感受与经历如果没有给予及时的记录与梳理,就会在忙碌中稍纵即逝。教育随笔即是一种适合幼儿教师珍存这些经历的记载方式,借助于这一载体幼儿教师可以对触动心灵的点滴教育感悟加以记载、梳理、提炼与反思,帮助幼儿教师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方式,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科研素养,教育随笔也就成为教师职业生涯中自我专业成长的同行伴侣。

  一、教育随笔与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教育随笔的内涵与特征

  教育随笔就是谈教育感受、思想观点的随笔,主要是一种教育叙事研究方式,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挖掘或揭示隐藏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进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教育随笔的选材丰富,内容广泛,不拘一格,感性与理性并用,而其核心特点在于一个“随”字,即有感而发,随心而发,自由的描绘心灵、讲述生活、表达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教育随笔最早的倡导者,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

  (二)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内容的选择

  撰写教育随笔内容的选择可以是多角度的,无论素材的琐碎与否,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痛苦,只要对自己有所启示,对自身的成长有所帮助,都可以成为随笔的内容。只要幼儿教师做个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写起随笔来也该是得心应手的。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以下四方面选材:

  1.对自身及他人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失的斟酌与反思

  于成功处斟酌:一个精彩成功的教学活动,一个教育契机的成功把握,一个教育难题的成功解决等等,都值得幼儿教师斟酌与思索:为什么会成功?对幼儿、对自身的收获又是什么?于失败处反思:教学中教法设计的失误、教育目标定位不当等失败的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重要”,正是通过对这些失败经验的反思,教师才能发现问题并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才能促进自身不断走向成熟。

  2.观摩、学习、借鉴他人课程的体会

  在听课及赏析课例时,可以对其他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进行分析,记录其对自己影响深刻的经验,并谈谈这堂课对自己的启示与思考,同时对自己认为不妥之处给与适当的分析与评价,试问自己“假如是我,这节课我会怎样去上?”既吸取他人的精华,也及时分析不足,从中总结经验与教训以使其成为日后教学的“前车之鉴”。

  3.读书、读报获得的点滴感悟

  古语曰:“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作为一名迈向专业化成长道路的幼儿教师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教师在阅读儿童读物、教学杂志、教育经典著作时就可以把自己从中获取的新教育理念、、科研方法给予及时地记载,并附上自己的感悟,以随笔的形式将这些“精神食粮”与同仁分享。

  4.对来自幼儿与家长的相关经历的梳理与分析

  人们常说:幼儿教师的双眼如同摄像头扫视并记录下幼儿在幼儿园的成长轨迹。一线幼儿教师能捕捉到大量幼儿学习生活的素材,这些现实素材往往隐含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与研究价值,幼儿教师可以以随笔的形式记录并分析各类现象产生的原因,从中挖掘所蕴含的教育机理。此外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幼儿教师能获得大量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及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建议,这些都可以成为教育随笔中的内容。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所谓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指使幼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学习培训和专业训练,熟练掌握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幼儿教育专业工作者。全美幼教协会(NAFYC)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专业发展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师教育制度的安排、外部条件的扶持,但最重要的是作为个体的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自主追求。由此观之,透过反思去理解与体悟教育与儿童成长的真谛,能使幼儿教师将这份理解与感受提升为教育智慧,帮助其成长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与教育思想的专业人员,可以说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种自我反思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教育随笔对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

  在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背景下,写教育随笔是一种有价值的基础性的研究。这种研究可以让幼儿教师通过自我剖析、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建构、提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评价、修正与改进,在随笔中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一)可以促进幼儿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提升专业化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的研究表明,促使一个教师专业化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和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强化和学会自省。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研究的过程,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不断优化教育工作,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与素养,从而促进自我专业化的发展。在回顾、记录一段教学经历的同时就是在扪心自问:我做对了吗?问题出在哪儿?该如何解决呢?……正是这一个个“小问题”构成了幼儿教师反思的过程。这些反思为幼儿教师建构鲜活的教育理念,强化热忱的职业情感,在教育随笔中反思,在教育随笔中走向成熟。撰写教育随笔是促使幼儿教师反思的一个既简捷又实用的策略,是幼儿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的途径。

  (二)可以为幼儿教师撰文立说奠定良好的基础,拓宽科研平台

  幼儿教师撰写教育随笔,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特定教育情境、事件及其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进行记录、梳理、研究与分析,从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无形中激励了广大幼儿教师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营造“我乐我写,我写我乐”的学习氛围。通过写教育随笔,幼儿教师的写作素材得到不断的更新,写作经验得到不断的积累,写作技能不断提升。这些无疑为幼儿教师日后写教学计划、科研论文,乃至著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其专业化成长拓宽科研平台。 (三)可以培养幼儿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共享教育资源。

  读书使人明理,读诗使人聪慧,读史使人深刻。读书与写作是分不开的,要想写出好的教育随笔就需要幼儿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从阅读中获取写作所需的精髓,让自己在书香中成长,在读书中反思自我。幼儿教师把读书的心得体会记录在随笔中,与同仁分享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共享资源,共求成长。在阅读中一篇篇教育随笔悄然“诞生”,心中那亩知识的麦田也不断在辛勤播种中喜获丰硕的“粮食”。

  (四)可以提供经验分享的素材,激发教师之间的专业对话

  教育工作不仅体现为一种教师个体化的劳动过程,同时也存在着群体性效应。幼儿教师以教育随笔的方式描述、记录下极富个人色彩体验的教学经历,这份经历也就是其他教师共享的教育经验:通过教育随笔,教师可以了解周围其他同事最近所经历的教学事件、阅读了那些优秀书籍、在教学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思考的视角是什么,解决的对策又有哪些等等。通过小组间的交流、研讨,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对话,使教师间“不同的声音”在这里相互碰撞。可以使幼儿教师将教育在叙述与学习借鉴中加深对显性知识的理解,进而挖掘教育行为背后的默会知识,获得共同的发展。

  三、幼儿教师写好教育随笔的策略

  (一)多思考,勤动笔

  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曾在“教育在线”网站中提出“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广大一线教师在平常的实践中多反思自我,思有所得,并用记录下这些对教育的点滴感悟,不仅自勉自己而且能与他人共享资源,共求进步。写教育教学随笔是不少幼儿园教学常规的一项基本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写教育随笔作为自己工作与成长所必需的,把它视为一个促进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平台,把外部需求转化为自我的内部需求。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事如果没有用文字记载下来,时间久了也就慢慢淡忘了,写教育随笔即是教育教学思考的结晶与创造。熟能生巧,动笔多了,想的东西也会多了,随笔中无形就会有自己教育思想的闪现,便会推动自己对幼儿教育本质的领悟;动笔多了,驾驭文字的能力就会自然提高,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二)用心发现,有感而作

  当前虽然不少幼儿教师意识到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意义,但是一动笔仍觉得无处着手,这些教师就是少了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对经历过的教学活动缺乏质疑与思索。“研究始于问题。”幼儿教师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对经历过的事多个质疑“为什么会这样呢?”,养成问题意识,而非熟视无睹,见怪不怪。多关注自己周围的孩子,多与幼儿嬉戏,从中发现令人惊叹的成长秘密;多与同事交流,一起分析遇上的教育难题与自身感悟,体验教育的真谛。做到“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留心身边的细节,反思自身经历,在平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捕捉教育的“意义瞬间”。

  (三)“叙且悟”,写有所得

  写教育教学随笔可以把自己印象和感受深刻的事件记录下来,详细地描述精彩的细节部分一定不能忽视。但是切忌记流水账,把教育随笔单纯的视为简单的叙事,误认为把一件事描述清楚就万事大吉。要写好教育随笔幼儿教师必须明白写教育随笔的最终目的:对自己做的事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更新转变观念,把新知识、新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因此,幼儿教师写教育随笔的出发点应该是为用而写,而非为完成任务而写。在叙述完事件后,应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去解析这些教育现象,找出这些教育现象潜藏的教育本质,在“本”上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在“标”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要把事件记录与事件分析结合起来,要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从实质能够理解教育的真谛,能从根本上促进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娟.教育随笔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xx.

  [2]迟佳明.浅谈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报,20xx,(5).

  [3]张燕.在反思中成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出版,20xx.

  [4]刘宝根,宋武.如何写好幼教随笔[J].教育导刊,20xx,(1).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

  小朋友们年纪小,自制力自然也不会特别好,尤其是这段时间,总和孩子接触,我发现他们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开始叽叽喳喳吵个不听,即使你不停的提醒,哪怕是你因此生气了,嗓子喊破了,小朋友也只会安静一小会,也许不到一分钟就开始窃窃私语。

  我想如果他们吵闹的行为会影响他们接下来的利益,那他们必然会有所收敛,于是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约定五分钟。我和宝贝们约定安静的休息五分钟,如果他们做到了,我就会让他们看电视,但是如果我一再的提醒却无效的话,那就不能看电视了,遗憾的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约定,很多孩子不放在心上,仍然控制不住自己嘴巴,时间到了之后,我问小朋友“现在五分钟到了,我刚刚答应了小朋友,五分钟之内你很安静的话,我就会让你们看电视,可是,你们刚刚一直保持安静吗?”这时小朋友开始保持沉默,不吭声了,有一个小女孩小声的说“说话了……”“对了,我们说好了安静五分钟的,但是你们没有做到哦!我不能让你们看电视哦!”小朋友们开始有点垂头丧气了,也许从来没有人这样和他们约定,也从来没有人这样严格的执行约定。

  我答应小朋友只要你们上课很乖,待会老师还会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你们做到了,就可以看电视了,如果做不到,还是不能看电视哦!

  第二次约定孩子们吸取了教训,大部分孩子在五分钟之内一声不响,少数几个自控力实在是太差的,在老师的提醒下也能安静下来,从一分钟,到五分钟,不断的提醒,不断的`鼓励,孩子们做到了!

  约定好的五分钟,如果孩子们在这五分钟内能够保持安静,那我答应小朋友的事就会兑现,如果做不到,就要让孩子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将幼儿园一日生活细化,事先约定的方法,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8-05

(经典)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1-02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6-26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7-30

幼儿教师教育的随笔04-18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5-24

幼儿教师的教育随笔04-28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6-12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7-16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