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育故事随笔

时间:2024-09-12 11:42:34 随笔 我要投稿

(推荐)教育故事随笔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故事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教育故事随笔15篇

教育故事随笔1

  在饭前的过渡环节中,我邀请了储子涵小朋友为大家讲故事。她高兴的走到前面,大声的说道:“有一只小鸭子,它要去采蘑菇……。”刚讲了一句,话音未落,其他小朋友就叫了起来:“不对,不对,怎么是小鸭子去采蘑菇,它不会采蘑菇,应该是小白兔去采蘑菇。”储子涵听了,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只好用求助的眼光望着我。

  看到了储子涵脸上的不好意思,我觉得这正是打破幼儿以往听故事的定式思维,启发孩子们创造力的好机会,便启发幼儿:“好好想一想,为什么小鸭子就不能去采蘑菇呢?小鸭子会游泳,会捉鱼,它也可以去采蘑菇。我们来试一试,根据这些条件,请小朋友们共同来编一个新的故事。”孩子们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想象力,有的.说:“小鸭子最喜欢吃鱼,但它每天都吃,吃腻了,想换换口味,就决定去采蘑菇了。”有的说:“小鸭子和小白兔是一对好朋友,小鸭子知道小白兔最爱吃蘑菇了,所以要去采蘑菇送给小白兔。”还有的说:“小兔子种的蘑菇丰收了,它邀请了好朋友去做客,其中就有小鸭子。”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编故事的积极性很高。储子涵也自然地参与进来,脸上的愁云消失了。

  听了小朋友的精彩发言,我非常高兴,对他们能够积极开动脑筋并大胆表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接着,我将大家的发言内容串了起来,编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初步体会到了大家合作创编故事的乐趣。

  幼儿的想法是丰富多彩的。对于孩子的天真,不能用成人的目光来看待、判断,而是要尊重幼儿的想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条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孩子的表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加以适当的引导,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参与表达的兴趣,让幼儿越来越聪明。

教育故事随笔2

  一直以来,建构区都是小朋友喜欢选择的区域。上大班以后,我们在原来建构区的基础上更改了一些内容。幼儿在5-6岁这个年龄段,他们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想法更加大胆。我们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替换之前孩子玩得较少的桌面玩具,投放了一些新的桌面玩具,还投放了一些大型地面玩具。

  今天,我们进行每周两次的区域游戏。在进行区域游戏时,我看建构区的小朋友在拼搭玩具,嘴上还念念有词。我想到每次区域游戏时,孩子们都是自己搭自己的,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交流。偶尔有时候交流时,还会遭到老师的制止。我想换一种方式,不能扼杀孩子的天性。

  我看他们完成得差不多了,走到他们旁边说:“我的好朋友要过生日了,今天我想要买一个玩具送给她。你们可以跟我介绍你的玩具吗?”孩子听了我的话,显得有点兴奋。“它是一辆货车。这里装的是物品,这里装的是坏人,这个地方可以吊起很重的东西,还可以变形……”睿睿边指着玩具边说。听完他滔滔不绝地介绍以后,我表达了一些想法。他也一一给出回答。当我问他:“这个玩具有名字吗?”他就沉默了,显然是没有想玩具的名字。我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结果:无敌战车。

  和孩子有了互动以后,其他的小朋友也跃跃欲试。争着要和我说他们的作品。再看看地面的成果,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用泡沫垫拼成了一个船,还有可以打开的门。在听了他们的介绍以后,我马上用手机记录下来。在评价区域游戏时,我也通过照片的形式,给孩子们介绍建构区的作品。不仅让玩建构区的孩子有成就感,还让其他没有进建构区的孩子更加了解区域游戏。

教育故事随笔3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抓住孩子的心里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孩子注意力集中,课堂效果达到最好。每一个孩子在出生后,妈妈都会为他们讲着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来哄孩子入睡。孩子也已经习惯了,对故事很熟悉,很容易吸引他们。因此在课堂中运用故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拼音声调》一节的教学中,我运用故事进行教学。如:今天小动物们邀请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游玩,你们愿意参加吗?我们要走一条山路才能到达目的地,请你扶好,坐稳了。好!让我们乘上汽车出发吧!现在由导游啊姨为我们解说:我们先走一条平平的马路,汽车很平稳。小朋友们扶好了,我们要过山路了,汽车先从山下往山上开。汽车要从山上往山下再开往山上了。好险呀!汽车又要从山上往山下开了。现在到达目的地了,请小朋友们下车呼吸新鲜空气吧!看一看这里的景色美不美?欣赏欣赏吧!让我们想一想刚才走了几条路?(平平的.马路---从山下走到山上---从山上到山下再到山上---从山上走到山下)一共是四条。这么美丽的景色,让我们一同把这个路线图画下来。山路崎岖不平,但在说话也有高有低,让我们把它用1、2、3、4、顺序排成。(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变、四声降)这就是声调。让我们伴着乐乘上汽车沿着路线图再去一趟这美丽的地方吧!汽车到了,小朋友快看一片大海,许多小蝌蚪a游来了,它们要同我们一同去旅游。小蝌蚪a带上声调应该怎样用声音来表达呢?请你试着与老师读一读。

  这节课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了好的效果。让老师也感到很轻松,孩子也在其中感到了学习的乐趣。我从中体会到合理的运用故事教学,课堂后气氛会更好。

教育故事随笔4

  妈妈,快来给我报名呀!我要讲《小女巫》的故事!”

  “爸爸,我要讲《超音速喷嚏》!”……这是发生在离园活动时的一幕,孩子们纷纷拉着家长的手来到了我班门口的主题版面前。门口一下子人头攒动,显得活跃了起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孩子们的提示下,家长们纷纷朝版面望去,只见几个色彩鲜艳的大字赫然映入眼帘:“中三班小青蛙故事赛开始报名啦!”而孩子们所说的《小女巫》、《超音速喷嚏》等十来个故事也榜上有名,连同故事内容一起分别张贴于旁。家长们一眼就看出了老师的用意:每个孩子机会均等,人人都有自主选择参加比赛的机会。

  “好啊!那你可得好好讲,争取得到第一名。”有的家长笑着嘱咐孩子,并果断地在孩子的名字旁写上参赛故事的编号。

  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表示怀疑:“你行吗?”但终究拗不过孩子的请求:“好吧,试试看吧!”

  也有的家长把孩子悄悄拉到一旁,蹲下身子轻轻地鼓励孩子:“我们也去试一试好吗?”

  家长们心态不一,但从报名情况来看,他们都很愿意让孩子有这样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班中有超过的幼儿都报了名。

  孩子的发展是活动的最终目标。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展现自己、锻炼自己,我们又出新招:邀请家长来园做评委,给每个小故事员打分。对于孩子来说,要独立面对这么多家长,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挑战。此外,这次家长来园参与活动也是一次锻炼孩子的好机会,于是我们问孩子:“我们是幼儿园的小主人,爸爸妈妈是客人,客人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孩子的讨论和我们的提议下,小主持、小接待、小记者、小摄影师就应运而生了。

  第一个小接待员的声音是怯怯的、小小的:“阿姨好,欢迎您参加中三班小青蛙故事比赛,我带您到多功能厅去好吗?”渐渐地,在家长老师鼓励的`目光和由衷的赞扬声中,孩子们由拘谨变得放松了。

  随着节目小主持的“中三班小青蛙故事比赛现在开始。”“Now,let ’s begin.”故事赛正式开始。

  “大家好,我是中三班的怡怡,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女巫》。……”首先上台的是怡怡,她是一个天真可爱、活泼大方的小女孩儿,平时喜爱表演,动作优美,乐意与人交往,但语言表达得不是很清楚完整,为了参加这次比赛,她可是认真地练了又练,终于,她生动流利地讲完了整个故事。

  “我是20号选手文文。”呀!文文上台了,她可是我班的小画家,她的作品常常把我们带入美妙的童话小世界,但平时的她却怯于用语言表达,这不,讲着讲着,文文的声音越来越细,越来越轻……突然,她“咚咚咚”地跑下了台,一个人躲进了教室,再也不肯出来。这下,可急坏了老师和家长。这时,文文妈妈赶紧跟了过去,蹲下身,耐心的询问、鼓励。终于,文文又鼓起了勇气,回到台上,继续把没讲完的故事讲完……

  台下的家长们面对孩子的种种表现,眼中始终充满着欣赏和鼓励,每个孩子讲完故事,迎接他的都是热烈的掌声。

  我们的小摄影师呢?“咔嚓嚓”,手持照相机穿梭于赛场之中,还真有摄影家的风范呢!

  比赛结束后,孩子们又胸挂记者证,仰着头,向家长采访:“爸爸妈妈,你们觉得我们表演得怎么样?请你们给我们提提建议好吗?”?;

  孩子们用“图夹文”这一独特的方式记录下家长的回答,那模样真让爸爸妈妈们感到自豪。

  有比赛就有结果,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发奖时刻终于来到了。几十双闪闪发亮的小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们,多功能厅里一下子鸦雀无声。我们宣布:获得大大方方奖的小朋友是——玮玮、蕾蕾、慧慧、滔滔、安安……“耶!”获奖的孩子一下子跳了起来,活动室里立时成了欢腾的海洋。

  “猜猜我们的文文得到的是什么奖?”孩子们没想到文文也能得奖,开始猜测起来,当我们宣布:“文文,得到的是——坚持不懈奖”时,文文露出了腼腆的微笑。

  接着,我们又宣布了“最佳主持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接待奖”,我们给每个孩子都颁发了奖状,因为我们觉得每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的成功。

  奖状是一种肯定,奖状是一种鼓励、奖状更是一种鞭策。我们相信,孩子在接过奖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更重要的东西:文明礼貌、自信大方、坚持不懈。而它们不正是人生中不可获缺的财富和品质吗?

教育故事随笔5

  不久前,幼儿园在操场边的草地上安置了7个涂了不同颜色的油桶,作为幼儿的游戏器材。色彩鲜艳的油桶很快引发了幼儿的玩兴,他们爬的爬,骑的骑,有的还玩起了躲猫猫游戏。一天,孩子们突然发现油桶变热了,还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在观察幼儿讨论“油桶变热”这一话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幼儿自主的观察与探究中,教师该如何恰当地呼应才能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故事描述

  片段一:油桶不能玩了

  晨间锻炼时,我发现原来人气最旺的油桶处有点冷清,只有几个孩子在玩跨越油桶的游戏。正在疑惑之际,益铭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油桶不能玩了。”“为什么?”“因为油桶太烫了,我的屁股快冒火了!”“是吗?”看我半信半疑的样子,益铭便拉着我往油桶边走:“不信,你去摸摸!”我随手摸向黄色油桶,“还好,只是有些热。”“不是,你要摸黑色的!”当我摸向黑色油桶的一刹那,我感觉到黑色油桶确实很烫。

  看见我的举动,又有几个孩子发话道,“老师,我早就发现油桶变热了。”“告诉你吧,黑色油桶最烫。”“对,我发现只有白色油桶不烫。”听了同伴的谈论,有些幼儿又自发地去摸油桶了…… 看着幼儿自发探究的认真劲儿,我克制住内心的喜悦,脑子不自觉地飞速运转:是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证明黑色油桶的温度最高?还是引导幼儿发现无论什么材质只要是深色的就容易吸热?或是……可转念一想,我过早介入也许会干扰孩子们的探索。于是,我克制住自己想立即“引导”孩子的冲动,耐心观察。

  片段二:颜色越深的油桶越烫

  第二天,我发现昨天关注油桶的那些孩子依然在玩油桶,有的还拉下衣袖垫在手下翻越黑色油桶。我忍不住问:“康恒,你的手为什么要藏在袖子里?”“油桶太烫了。这样我就不烫了。”“是每个油桶都很烫吗?”听我这么一问,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不是的,是黑色最烫,浅色油桶有一点点烫。”“我还发现黑色油桶一边热,一边不热。”我好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他边说边用手指着油桶说:“这边太阳照着它就热,另一边太阳照不到它就不热。”……

  很显然,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孩子们观察得更加细致,不仅总结出了油桶颜色与温度的关系,还发现了太阳照射方向对油桶温度的影响。看来,我昨天没有急于将孩子们引到对温度的验证及深色材质吸热的问题上是对的,孩子们有自己的关注点。

  片段三:我知道的秘密

  经过3天的观察,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幼儿开始关注油桶的变化,对油桶的感知也越来越丰富,我觉得是开展集体交流的时候了,希望借此了解幼儿到底有多少发现,对哪些内容感兴趣,也希望幼儿通过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我从中获取可以呼应他们的方向与内容。

  师:你们在玩油桶的时候都有什么发现?

  康恒:黑色和蓝色油桶都很烫,因为它们吸太阳光,太阳光是热的。

  益铭:黑色油桶对着太阳的地方就热,不对着太阳的地方就不热。

  恩源:我知道油桶是铁做的,容易发烫,里面没有油,所以更容易热,如果有油就不容易烫了。跷跷板的下面和扶手都是铁的,所以也很烫。

  大卫:颜色不同就不一样,颜色越深越吸太阳光。

  一冰:那轮胎也是黑色的呀,可是它就没有黑色油桶热。

  益铭:那是因为轮胎是橡胶做的.不是铁做的。

  可亲:对呀,铁才会热。我玩的平衡木就不热,它是木头做的。

  珺奇:老师,为什么黑色油桶会最烫呢?

  师:是呀,我也觉得奇怪哦。为什么黑色油桶会很烫呢?

  可亲:因为黑色油桶离太阳最近。

  益铭:可是,蓝色油桶也很烫啊。我告诉你,是因为深色的东西吸热。我家汽车是黑色的,也是铁做的,在太阳下面就会很热很热!

  大卫:太阳的颜色就是很红很深的.所以深色的东西就吸热。

  恩源:白色油桶可能生锈了,太阳光就晒不进去了。

  师:你们有这么多发现,能不能把它记录下来呢?

  在短短的几天里,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表达自己的发现,还能提出自己的疑惑以及对问题的看法,看来提供同伴间相互学习的机会是必要的。在记录表征方面,他们的创意表现也出入意料,有的运用数字,有的运用长短曲线,有的运用红蓝两色,以表达自己对温度的'感知。而所有这一切都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与探索去发现、感知周围世界的秘密,教师“不能将幼儿看作是有待观点强加给幼儿。

  片段四:蓝色油桶不烫了

  前几次和油桶亲密接触都是在上午,为此,有幼儿认为早上的太阳离黑色油桶最近,所以黑色油桶最烫。我想,也许换个时间段观察,幼儿会有不同的感受。于是,一天下午,我带幼儿来到油桶区。

  曹晨:老师,黑色油桶要着火了!比早上还烫呢!

  恩源:对呀,中午的太阳最厉害了!

  可亲:白色油桶还是不烫呢,只有一点温。

  康恒:老师,快来呀,蓝色油桶不烫了! 师:怎么回事?

  益铭:蓝色油桶晒不到太阳了,有大树挡着了。

  师:可是上午怎么能晒到太阳的呢?

  康恒:可能是中午我们睡觉的时候大树往油桶这儿长长了一点吧?

  蒋品:树是不会动的,也不可能长这么快啊!

  曹晨:我知道,早晨的太阳是在这个房顶上的,现在到了那个房顶,太阳光被树叶挡住了。

  益铭:太阳从东边升起,中午会在我们头顶上,下午从西边下山。

  师:是吗?现在太阳在哪个方向?早上的太阳在哪个方向?看来,我们明天早上要看一下太阳的位置了。

  师:现在白色油桶比黑色油桶离太阳更近,为什么它还是不烫呢?

  可亲:白色就是不容易吸热的,深色的才很会吸热呢!

  师:是吗?白色的东西都不容吸热,深色的东西才很会吸热吗?

  众幼:对呀/当然了……

  师:下次我们来试试看。

  换个时间观察后,幼儿不仅能修正自己的认识误区,而且有了新的发现。看来,在构建呼应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只要突破常规,开拓思路,就能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片段五:果然黑色的东西最吸热

  在上次的交流之后,孩子们开始收集各种材料来验证深色物品最吸热的想法。他们有的带来了各色纸袋,有的带来了各色玩具,有的还带来了黑色与白色衣服……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在午睡前把这些材料放在油桶旁,下午起床后再去查看结果。最终,孩子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想法:黑色的物品在阳光下最吸热!

  二、启示

  “油桶的故事”已告一段落。观察、参与幼儿探究的过程,让我有机会了解幼儿、欣赏幼儿,也促使我不断反思并调适自己的教育行为,努力尝试呼应幼儿。

  1.从观察与等待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都要快速抓住这些契机并设计课程加以引导。教师需要做的应该是静心观察、理智分析、适当呼应。

  在“油桶的故事”中,面对教育契机,我产生了设计课程并引导幼儿学习的冲动,但随着幼儿探索的不断深入,我发现预设的那些内容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与幼儿自主探索的方向并不一致。如果教师仅凭幼儿一开始表现出来的片段信息就预设课程,很可能浇灭幼儿刚刚萌发的探究热情。因此,教师应该放慢脚步,仔细观察,给予幼儿自主开展活动的时间,了解他们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理性地分析他们的需求与兴趣,“把他们当成教学过程的合作者”[2],共同完成课程的设计。

  2.适时退后

  教师常常不自觉地将幼儿看作是需要教育、等待引领的入,总是试图让他们在设计好的教学活动中获得我们认为的有价值的经验,而忽略了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是有能力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索并获得经验的。

  在“油桶的故事”中,我一开始并不相信幼儿的能力,曾试图依靠设计好的课程来帮助幼儿获得经验。值得庆幸的是,我最终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幼儿,而是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空间和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一次次地丰富与调整自己的经验。事实证明,幼儿是有能力的,他们不仅发现了颜色、材质对物体吸热程度的影响,还发现了物体朝向对温度的影响、太阳的运动轨迹、物体影子的产生等。由此可见,教师要坚信“幼儿是强大的、有能力的个体”,不要试图用各种框架去影响、干预他们,要尊重他们的观点与能力。

  3.支持幼儿的合作学习

  在幼儿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时机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幼儿经常与处于相同‘最近发展区’但水平更高的同伴一起,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3]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理解事物的方式相似,交流时更容易让对方理解与接受。

  在“油桶的故事”中,我组织幼儿相互交流,幼儿在向同伴传递自己经验的同时,也接受来自同伴的提问与质疑,“在与同伴的争论中逐渐接纳适应或重新组织自己的认知架构,以融入不同的讯息。”[4]

  4.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细节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学习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集体教学,也不能只在集体教学中呼应幼儿,而要站在更高处,放眼幼儿生活与游戏的各个环节,在那些看似琐碎与重复的活动中呼应幼儿的奇思妙想与精彩发现。

  在“油桶的故事”中,幼儿每天面对油桶重复着同样的游戏,可依然会有各种不同的发现。因此,教师需要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聆听的耳朵、善于思考的大脑,随时捕捉幼儿的思维火花,给予最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2][3]德布-柯蒂斯,玛吉·卡特.和儿童一起学习:促进反思性教学的课程框架[M].周欣,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4]劳拉·贝尔克,亚当·温斯勒.鹰架儿童的学习[M].谷瑞勉,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教育故事随笔6

  我刚刚入职的时候,年轻气盛,耐性极为缺乏,火气也比较大,班内一个屡屡捣乱的学生又再课堂上说话,被我逮个正着,气头上,我让他站了出去,而且一站就是一下午。最后,我和他之间起了言语冲突,影响很不好。

  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锋利的棱角已经慢慢圆润起来,想起最近教学过程中的两件小事儿,忍俊不禁,写下来,偶尔回味一下。

  有次上课,当时是讲卷子,课堂气氛很好,但是,当我提问一个平时上课比较积极,但是有点儿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他站起来就用嘻嘻哈哈的语气和我说:“老师,为啥要我回答啊?!”。我当时挺生气的,但是,我控制自己,压下火气说:“那好,老师换个人回答,你别后悔啊!”然后我就让他坐下了。学生说那句话的时候,大概是没想很多的,就是平时自认为的俏皮话说多了,一时没刹住嘴,说完就知道自己错了。等到我再讲下面的题,再想请同学回答问题时,他的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叫我回答吧,我知道错了,让我弥补下吧!”当然,我微笑着说:“好的。”

  还有一次,讲过一道题后,由于题目有一定难度,我让学生再自己回味一下刚刚讲过的题目,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我一动不动站着,突然有个学生说:“看,老师睡着了!”接着另外一个学生说:“老师又不是属驴的,怎么会站着睡觉!”接着班里哄堂大笑。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发脾气,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俩。很快,班里静了下来,我说:“题目都订正好了吧,我们来看下面的题。”而对于刚才的'事,只字不提。很快,下课了,我拿起课本走出教室,在后门处,两个学生拦住了我:“老师,我们错了,你别生气。”说着,两人还鞠了个躬。我忍不住笑了出来:“行了,以后注意啊,要不以后我可不喜欢你俩了。”

  写下这些的时候,我的心情是灿烂的,我想,每位读到我的小故事的老师,心情也会灿烂吧!

教育故事随笔7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名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教师对学生爱是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的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教师对后进生应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我班有个男生,小周,中等个子,细长的眼睛,品行散漫,贪玩,爱打架。课堂上总是做小动作,作业拖拖拉拉、偷工减料,每次别人的作业都交了,总差他的没交上来,非要老师一个劲地催着,盯着他做作业才能完成。课间总有同学来告他的状,而他也总有一大堆理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面对这样的孩子,的确让我很头疼。我能改变他吗?这不禁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打了一个问号。面对这样一个孩子,如果就让他这样放纵下去,不就是等于让一根上等的木材变成了朽木吗?“绝不能放弃他”,我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于是,我开始了解他的情况:他的爸爸妈妈在他五岁时就离了婚,妈妈又成了新家,他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工作繁忙又无文化,学习方面就无暇督促及辅导。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使他变成了一个自由散漫、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坏”学生。了解情况后,我深知要想转化他并非一朝一夕,一言一行能做到,我必须给他更多的爱与宽容。

  于是,我开始利用课间,放学后的时间,主动和他亲近,找他谈心,并努力去发现他的闪光点。一天,我把他叫到身边,让他坐在我的对面,轻轻地对他说:“你知道吗?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一点,老师非常非常地喜欢你。”说到这里,他不禁抬头看了看我,不过那眼神带着怀疑和不解。“真的,老师是很爱你的。你不信吗?”我又强调了一遍。“不过,要是你能把你的聪明用在学习上,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老师相信你会比其他同学成绩更好;还有,如果你能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不和同学打架,老师就更喜欢你。妈妈也会觉得拥有你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起先,他对我的关心,保持沉默,我想,只要多一些耐心,他会愿意亲近我的。

  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也会抓住他坐好的一瞬间,马上表扬他:“呀,今天,小周多乖呀,坐得多好呀!”听我这么一表扬,他的脸上有了笑容,坐得更端正。这使我想起心理学家所说的:“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一个有信心的人,就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表扬就是一种赏识,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我们老师不仅要学会表扬学生,还要努力创造使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及时表扬,渐渐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所以,我又立马给了他一个“大拇指向上”的手势。我也会在课堂中经常请他回答问题并及时夸奖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的心思没有白费,我的付出有了回报。我真诚的爱已感动了他,从他的眼睛里读出了自信之火已被点燃。本来就灵活的他,学习成绩很快就赶上来了。我又给了他一个小组长的职务。

教育故事随笔8

  在故事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幼儿在第一遍欣赏故事时特别认真、特别投入,能聚精会神地很安静地倾听,表现出较好的倾听习惯。而我们往往还会有第二遍以至第三遍完整欣赏的要求,这时,幼儿就会表现出一些疲态,有的幼儿精神就不会很集中了。当然,我们也许会运用一些不一样的教学手段,在每次欣赏时提出不一样的要求,采用不一样的方法,但是,我们无法否认,还是会感觉幼儿的专注性不如第一遍了。这就是专家所说的“故事教学疲态”现象。一些对故事教学有研究的特级教师或有经验的教师,他们往往就采用一遍式的故事教学法。

  通过观摩分析实践,我觉得一遍式故事教学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能保持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防止故事教学疲态现象的发生。

  采用一遍式故事教学方法,幼儿就可以不会欣赏到重复的`第二遍以至第三遍。当然,过一段时间,我们还是可以让幼儿再次欣赏,但不是在连续的一个时间段里。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防止幼儿在倾听时出现疲态现象。

  2、能更好地保证在一个活动时间内时间的充足性。

  一个活动时间小班只有15—20分钟,中班20—25,大班25—30分钟。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要安排比较丰富的内容,有时,常常觉得时间会来不及。一遍式故事教学就可以更好地给我们留有发挥的充足时间。

  为了达到故事教学的一些必要的目标,我们在进行一遍式故事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在故事欣赏前,提出欣赏的重点要求。这样,可以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欣赏,在接下来的帮助幼儿提升对故事的理解的一些提问时,幼儿就可以更好地回答了。也就不用再次重复地欣赏了。

  2、边提问边欣赏的教学法。在教师讲故事的同时,把一些需要幼儿重点理解和体验的问题,随着故事的展开进行随即性的提问,以达到帮助幼儿加深记忆和发散思维的作用。如,在讲故事时,让幼儿猜测“下面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情节?”或者换位思考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等。

  3、在故事教学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围绕故事欣赏开展一些辅助性的活动。如故事表演、故事创编等。这样,我们就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这些幼儿更感兴趣的活动。

教育故事随笔9

  小区门口旁边有两家卖串串的,一家在左边,一家在右边。起初我并没有留意这两家有什么不同之处,只是时间长了,每次下班到小区门口,左边的那家生意总是如火如荼,人流不息,右边的那家时常门可罗雀,稀稀疏疏。我不是好奇心很重的女生,只是每次看到右边的一位阿姨,微笑着望着来往的人群,并且时刻准备迎接,我便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停下来,坐一坐。

  虽然我有过无数次的想法,独自一人去右边阿姨的摊位坐坐,尝尝那边的口味,但每次见到左边熙熙嚷嚷的人群,脚步都很难移动半步。我怎么不知道路边摊不卫生,不能经常当做晚饭,但是串串仿佛有一股莫名的诱惑,虽然比不得香飘四溢,但是入口便能刺激味蕾的过程,令我只能事后自责!

  终于有一次,我鼓起勇气走向右边的阿姨,也或许是阿姨的微笑太美的缘故。尚未坐好,阿姨嘘寒问暖,瞬间“贵宾”待遇,但我毕竟是来填饱肚子的,便开始满足自己的胃。起初涮前几串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感觉,渐渐往后发觉串串的种类和锅底的温度都很令人难以满足。更重要的是,我猜想:在路边吃串串的大多都是懒得做晚饭的人,并且大多数都是年轻的单个人。

  在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呆久了,一个人做饭、吃饭也会变得无趣起来,与其挖空心思想晚饭的食材和做法,不如不急不慢的坐下来听听四周人的话语。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渐渐开始打招呼。这个城市始终还是有温度的。右边阿姨的'生意冷淡,与其说食材种类和火候的温度不够,不如说这个城市需要温度。

  吃串串的时候,我是不喜欢说话的,但我喜欢听他们讲。有位姑娘喜欢和老板聊天,姑娘看起来和老板很熟,后来老板告诉我,姑娘是周口师范二本毕业的,毕业没有选择对口专业,在房地产卖起了房子。郑州房价不高的时候,姑娘原本打算买房来着,后来犹豫犹豫又没有买成,房价反而提升不少。我和姑娘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选得最多的是茼蒿、油麦菜、菠菜等等青菜,我想姑娘大概不是来吃串串,而是习惯了这几年的生活方式,又仿佛是给自己一个短暂的歇脚点。姑娘来去较我匆匆,“咚咚咚”的细高跟发出的清脆的声音连同远处汽车的鸣笛一同消失。

  喜欢穿红色上衣的一位中年阿姨也经常光顾左边的摊位,她最喜欢说的是她家的小狗。话里话外传递给我的是,她有一个女儿现在外出学习,自己一个人也可冷清,怪只怪当时政策比不得现在,毕竟多生一个孩子年老多份温馨。为了打发无聊,消遣时光经常带着狗狗外出,说话间,这宠物已不是单单的动物,而是她的孩子了。若不是畏惧摊位老板拒绝和周边人的眼光,她大概会和狗狗共进晚饭吧。

  一次,深夜接博博回来,我和傻丫头一起吃起了串串。已经是接近凌晨,右边的摊位和左边的摊位都还在。一样的坚守,不一样的收益,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心情,一样的微笑,不一样的回馈。我想,这个世界是不需要怜悯的,我同样能够对右边的阿姨报之以微笑,但却仍然选择左者。不仅仅因为味道,还有温度。这温度中有成长,有芬芳,也有辛酸。

  路边串串故事多,你愿意听,给我一壶酒,我们边吃边聊可好?

教育故事随笔10

  图书角是孩子喜欢的区域,孩子们在里面能看到好多喜欢的图书,随着一天一天的翻看,许多图书出现了少页、老旧、破损现象,像这样的图书积攒了不少,被我摞起来放置在图书区的一个角落里。这一天,几个孩子发现了这一摞图书,就来询问我:“老师,这儿的书都烂了,怎么办呀?”我想这正是一个可以锻炼孩子的机会。就对小朋友们说:“这些图书是一些破损的图书,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怎么处理这些书。”小朋友开始了认真的讨论,有的人提议把旧书搬出去送到仓库,有的认为可以用来剪纸、折纸,有的人认为修补一下还能继续看……最后大部分的小朋友认为,我们来修补图书。但怎样修补图书呢?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办法,讨论了各种需要的工具与材料,于是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双面胶、透明胶带、胶棒、剪刀、白纸、订书机等修补图书的工具。

  孩子们开始了修补图书的探索工作。高宇小朋友首先选择了一本封面脱落、且有几页已被撕裂的图书,他想把脱落的封面用订书机重新订好,却发现订书钉用完了。就对我说:“老师订书钉用完了,你能帮我放上吗?”以前都是我帮小朋友订本子的,但这次我想让他尝试一下,于是我说“来老师教你放”。我给他示范了一遍装订书钉的方法,他高兴的说:“老师,我会了”高宇很快装好了订书钉,并把图书的封面放好,我提示他用力摁,他使劲摁下订书机,把图书订好了。其他小朋友兴致勃勃的看着。

  接下来,高宇和其他小朋友尝试去修补破裂的图书,他撕了一条双面胶粘在图书破损处,很快就补好了。他对自己的做法很满意,开始如法炮制,粘第二张。我有意边欣赏他补的图书边称赞他补得快。听了我的话,他会心地笑了。接着我自言自语道:“快是快,就是小兔的头怎么看不见了?”他收住了笑容,马上发现双面胶上的`白纸遮住了书上的图画。他立即揭掉了那层白纸,透过双面胶小兔的头已隐约可见。他端详了一会儿,试探性地看着我,期望得到我的认可。我笑了笑,不置可否。可是当他想再翻开看时,结果如我所料,书页被双面胶粘在了一起。他花了好长时间才把两页书分开,之后便再也不敢将书合拢了。我鼓励他想办法解决双面胶会将书页粘合的问题,他想了想说可以在双面胶上再盖一个东西,比如纸。我建议道:“你先把纸轻轻地放在上面,看看会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他试了试,有些失望:“画又被遮住了,小兔的头又看不见了。”我又问:“到底用什么材料不会遮住画面呢?”这个问题似乎难住了他,他犹豫着,迟迟没有动手。我继续鼓励他想一想、试一试。只见他时而观察同伴操作,时而摆弄材料,最后终于找到了办法:改用透明胶带。

  最后剩下了几本破的实在无法修补的图书时,小朋友为难了。我提议小朋友,“我们将书上那些美丽的图画剪下来,再创造一本新的图书怎么样?”小朋友都赞成,并马上动手制作。将剪下来的图画粘到装订成册的白纸上,并进行添画和装饰,做成了一本新的图画书。小朋友都饶有兴趣的欣赏着自己的新作品。从此以后,每当图书区有了破损的图书,小朋友总能帮老师修补好,而且知道了修补图书的不容易后,大家更爱护图书了。

  经过这件事后,我更加明白,对幼儿能完成的事情不能包办代替,对幼儿放手,让幼儿去实践去创造是多么的重要。幼儿是在主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教育故事随笔11

  今天风和日丽,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可是我的心情却是灰色而阴晦的。

  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来到幼儿园,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午后,细心的瑶瑶发现了我的心事。她跑到我的身后,双臂轻轻从身后圈住了我,靠着我,对我说:"老师,你很累,是吗?""不,老师不累。"我转过身对她说。"那你为什么不开心?""你怎么知道老师不开心呢?""因为,每次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你总是笑眯眯的,可今天你没有。"多细心的哈兹!我一把搂住她。"是的,老师今天不开心,因为遇到了一点烦恼的事情。"突然,她挣脱了我的怀抱,向储藏间跑去,一会儿又探出个脑袋扼秘地对我说:"老师,你等着,我来帮你解决烦恼。"这小家伙不知道搞什么鬼。我正不解的时候,她举着一个风筝已经来到我的跟前。"老师,你把烦恼写在这个风筝上,然后我们让风筝飞的远远的,把你的烦恼统统带走。"小家伙帮我找来了笔,硬是拉着我写。在她的软磨硬泡下我真地在风筝上写下了我的烦恼。然后跟着孩子们来到了草地上。

  于是我举着风筝迎风而跑,孩子们也跑着,叫着,大声的'喊着"赵老师加油!赵老师加油!"终于,风筝飞上了天。看着风筝在天空摇曳,离我们越来越远,离我们越来越小,我嘴角不禁泛起了笑容。"老师,你笑了!"瑶瑶说完就哈哈哈的笑开了,我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顿时草地上一片欢乐。

  "瑶瑶,谢谢你,老师的烦恼真的飞走了。"听了我的话,小家伙只是傻傻地笑着。

  许久,瑶瑶说了一句话:"故事书里的白胡子爷爷没有骗人,原来这个方法真的有用。"说完就飞跑起来。

  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教育故事随笔12

  “对学生应该凶一些呢还是不凶呢?”这是一个困扰与矛盾。曾经让我苦苦思索,经过一段时间的亲身体验,我想谈一下我的感受。

  勿庸置疑,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前提,如果能够与学生以心换心,以诚对诚,用爱滋润学生心田,一定能赢得学生永远的尊敬和爱戴。有时班主任一句细心的话语就能改变学生的一生,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一个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材。这都突出了严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性。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曾经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中,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对于学生苛求有加,包容不足。同时,也把严误解成体罚和变相体罚,让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到创伤,心里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老师为仇人,谈老师而色变”的尴尬局面。

  因此,唯有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当的严,做到爱中有言,严中有爱,真正让班主任成为一个“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

  首先,我要说的是,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爱学生,才能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有耐心去雕塑每一个学生。刚当班主任时,对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我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学习,直到有一天,一位老教师告诉我,对这一部分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心。于是刻意的,我开始经常当众表扬他们。慢慢地,让人们惊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上课认真了,不再病恹恹了,违纪现象少了,并且主动问我问题了。一段时间后,成绩自然而然提高不少,看到他们的进步,我才发现,主动关心和爱护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事实上,对某些总是受漠视的学生,如果我们班主任老师特别关照他,他会感激涕零,发奋读书,这时我们可以持续关照他,而当他表现不好时,我们就可以适当疏远他,并且让他感觉到老师这是对他的惩罚,对他再次违纪的愤怒。这时我相信大部分学生都会主动向你道歉,只有让学生时时感到你的关心,你的存在,让他们觉得做得不好有可能失去你的友好。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是真心爱护它,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地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在现实中,我们见过为救学生奋不顾身地牺牲自己,为接济学生甘愿苦守清贫的伟大师爱。但我们在座各位的爱,更多的是体现在看似琐碎的平凡小事中,在学生成功时,一个赞许的目光,失败时一个鼓励的眼神,有困难时及时帮助,有困惑时细心开导,这都是班主任对学生爱的体现。我相信,有了爱,便会有一切。但爱的同时必须用严做保障。前面提到过,严师出高徒,自然,教师有威信,学生便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劝导,令工作事半功倍。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去征服学生,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真正的威信不是简单的凶而应该是:

  第一:班主任管理学生要严而有方。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

  第二:班主任管理学生要严而有度。现在的学生接受的新鲜事物多,观点充满时代气息,班主任一方面要规范他们在学校的文明行为,另一方面,不能过多要求他们墨守成规,制定很多他们无法做到的清规戒律,如果严而无度,乱严一气,甚至胡乱批评,势必引起不好的结果。

  第三、班主任管理学生要严而有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在成长中的学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如果一犯错误就批评,表面上看是教师恨铁不成钢,但实际却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的真爱应体现在既对学生严格要求,又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做到以理服人。比如,每班都有打架事件发生,学生去打架,绝大多数心里不平衡,认为受到了别人的欺负,在同学面前丢了这个面子,必须挽回这个面子。如班主任不及时疏导,势必酿成第二次打架,但如果教育他们时没有抓住关键所在,就无法说服他们,他们就会反感,继而反抗。我常给打架学生讲韩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然后问学生:韩信厉害,还是市井无赖厉害。学生回答:韩信。我又问:“如韩信杀了无赖,历史上还有韩信吗?”他们回答:“没有”。然后我说:韩信没有杀无赖,是因为他认为他的生命比无赖值钱,所以如果你认为你比对手强,你就不要同他打架,打架没有赢家,不打才是赢家。这样学生们心里疏通了,握紧的拳头也放下了。

  第四,班主任管理要严中有细。平时多听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多到教室,遇到问题多想一想,要善于从细节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同时我们注意严与爱的把握必须恰到好处。先严后宽者,人感其恩;先宽后严者,人怒其酷。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严,严格管理,有利于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使班级的各项工作及早走上正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管理中对学生所犯的一些小错误,可适当宽容一些。天底下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学生认识到错误后,处罚可以适当轻些,这样,既能保证纪律的严肃性,又能让学生对老师放他一马心存感激之情,以后再也不好意思犯同样的错误了。

  没有爱也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理才能有你这个班主任。但光爱不严,甚至和学生打闹,就丧失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因为学生认为反正我和班主任关系好,我不做不听,班主任又不会对我怎么样。这样良好的班风是无法形成的。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要坚持严管而不死,爱护而不乱的原则。无论是严与爱都应该饱含深情,严是责任,严而不酷使其认识和改正错误,爱是智慧。只有把严和爱辩证统一到班级管理中,我相信,就没有过不去的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育故事随笔13

  请耐心等待一会,花儿就要开了。——教师要学会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就应用心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个性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缺陷。学校强调学生不准迟到,我平时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但有的学生就是犯__,有一次,预备铃都响过了,班里的孙_没来,我焦急的站在楼上往下看,也没看到人影儿,同学们都在专心的读课文,“报告”,同学们听到声音都停止了朗读,看到他,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经常迟到,我昨日找他谈话时,他保证说再也不迟到了。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师,我在路上……”

  “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几点了。”我没等他说完,便接过他的话头训斥了他一顿,然后就让他站在门口,再也不理会他了,课后才了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给奶奶拿药,所以才来晚了。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我后悔自己没有听完他说的`话,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诚恳地说:“老师,这没什么,谁让我以前老爱迟到呢。”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决定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就应,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教育故事随笔14

  中午11点50分,是我给孩子们讲睡前故事的时间。今天讲什么题材的故事呢?我想:何不自编一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呢?和他们天天在一起,各种各样的事情还真不少。乐丞一直很乖,而且近来喜欢助人为乐,就让他来当童话故事的主角吧!故事讲述了乐丞和小动物们在大森林了玩时所发生的事情,其中很多情节是根据乐丞平时帮助老师、小朋友的事改编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乐丞那圆圆的脸蛋上满是兴奋的表情,两只眼睛眯成了两道弯弯的小月牙。起床后孩子们纷纷问我:“陈老师,你故事里的乐乐是不是乐丞呀?”我点点头:“对呀!以后我会把你们都编进故事里,你们认真听,看故事里讲的是不是你。”当然,有些不乖的孩子我也把他编到故事了,孩子很敏感,听出了故事里的自己,他们会偷偷的对我说,以后不这样了,有些孩子还因此把不好的习惯改掉了。从此,我经常找孩子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把它编进故事里,因为是息息相关的事例,孩子们听起来很亲切,孩子们养成了睡前听故事的习惯,每天都期待着讲故事的时间,我也多了个很牛的名称,叫“故事大王”!

教育故事随笔15

  午餐后的散步时间,小朋友排着队伍走在幼儿园的走廊里,塑胶跑道上,这是孩子们比较自由的集体活动时间,小朋友两两拉手,轻声地说着什么。

  来到六角平台上,走在队伍最后面的轩轩、京京,不停地一跳一跳往前走,嘴巴里还在说着什么“炸弹”“陷阱”之类的话。慢慢的,队伍里更多的孩子在平台上跳着,“红的是炸弹”“红的是陷阱”弥漫着整个队伍。

  回到教室,老师有些生气,“刚吃完饭怎能跳来跳去?”“大家都讲话,队伍变成什么样子了”。

  可是第二天散步,声音依旧,跳法依旧。

  第三天,老师做了个有心人,仔细观察了孩子的所作所为,哦,原来孩子们把红颜色的塑胶格子当陷阱呢,谁走到红颜色的格子上就算被炸弹炸到。所以,孩子们都尽量避免走到红色格子里,都往绿色格子里跳着走着!

  这好办,下午的户外活动,就和孩子玩起了跳格子的游戏。红颜色的格子里有炸弹,是陷阱。孩子们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跳格子:只能跳在绿色格子里,谁跳到红格子上就算被炸弹炸到,就要取消一次游戏资格。

  双脚并拢跳,单脚跳,分合跳,两人手拉手合作跳,孩子的眼睛紧紧盯着地上的方格,“千万别跳到红格子上”一会儿,孩子的额头上渗出了小小的汗珠,但孩子们依旧认认真真,高高兴兴完成了任务。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游戏是孩子最快乐的活动,让孩子玩自己创编出来的游戏,不仅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也能让孩子们玩起来更投入、更快乐。

【教育故事随笔】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故事05-16

教育故事随笔09-11

教育故事随笔(热)09-12

教育随笔故事15篇05-16

教育随笔故事(20篇)07-11

宋明的故事教育随笔10-04

教育故事随笔(经典15篇)09-12

教育随笔故事(合集15篇)05-16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800字10-07

教育故事随笔15篇(合集)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