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4-10-22 11:18:38 随笔 我要投稿

幼儿教育随笔经典[15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育随笔经典[15篇]

幼儿教育随笔1

  尧尧长得又高又大,他常常以自己的力气大而自豪,总是说“我吃饭多,我睡觉好,你们都不如我”,以致于他在与同伴相处时有些“傲慢”,认为自己什么事都能做,不需要别人帮助。

  一天自主游戏时间,有几个男孩子来到室外的石磨边,想转动石磨,这时,尧尧站了出来,说:“我一个人可以转动石磨。”听他这么说,大家就站在一旁观看。

  只见尧尧叉开双腿,弯下腰,两只手紧紧扶住磨盘的两边,用力,用力,再用力,但石磨没有动。他不停地换着姿势,用尽全身的力气推动着石磨,可石磨还是没有动。瑞瑞看不下去了,他要上前帮尧尧,被尧尧拒绝了:“你那点力气,不用你帮!”过了一会儿,瑞瑞忍不住又去帮尧尧,这次尧尧没有拒绝。在尧尧和瑞瑞的共同努力下,石磨终于移动了一点点。这时站在一旁的其他几个孩子纷纷说道:“石磨移动这么一点点不算,要转起来才算。”“我们大家一起推吧,石磨才能转起来。”……尧尧轻声地说了一句:“好吧,大家一起来推吧。”我想,尧尧这时应该已经认识到有些事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于是大家上前和尧尧一起推石磨,石磨终于转动起来了,大家兴奋地欢呼着……石磨转得越来越快,尧尧也越来越高兴与同伴一起游戏了。

  游戏结束后,我问尧尧:“今天的推磨游戏玩得开心吗?”“开心!”尧尧爽快地答道。“一个人推和大家一起推有什么不同?”“一个人不行,需要小朋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合作的力量大。”这时,尧尧说出来的可都是我们平时常对他说的'话。显然,通过“推磨游戏”的亲身体验,尧尧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以及小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幼儿教育随笔2

  这天,俊楷妈妈来送他,走在路上还好好的,可刚一进教室的门口,俊楷“哇”的一声便哭了,拉着妈妈的手不放,无论他妈妈说什么,他就是张着嘴大哭,什么也不说,他妈妈看了一下表,我没有时间了,要迟到了,把俊楷往我怀里一放,挣开俊楷的手走了。我把他抱到小椅子上坐下,让梦涵过来和他玩了一会,等他不哭了,我走过去问他:俊楷,你妈妈来送你,你为什么哭呀!俊楷笑了笑没吱声,我又说:你爷爷和奶奶来送你从不哭,妈妈一送你就哭,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俊楷停了一会儿说:妈妈来送我,我一哭妈妈就给我买好东西吃,爷爷奶奶不给我买,听了俊楷的话,我对他说:上学是不能买东西的.,再说你长大了,应该做大哥哥,让别的小朋友像你学,俊楷点了点头。

  再次见到俊楷妈妈时,我对她说了俊楷的话,她说:真的是这样,我以后注意吧!不过,从这天起,无论谁来送俊楷,他都不哭了,而是微笑着和家长再见后高兴地跑进教室。

幼儿教育随笔3

  1.什么是多元教学?

  多元智能教学模式,是来源于美国多彩光谱项目,这一项目主要针对幼儿,用来评估幼儿的智力状况和表现方式,并实施相应的教育。

  多彩光谱项目研究开始于1984年,基本信念是: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智力组合,材料、活动丰富的环境与教育机会,能加强而不是决定儿童的这些智力。一旦确认了儿童的智力强项,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为儿童设计个别化的教育方案,

  加德纳的观点,“多元”不仅相过于单一而言,智力的组合也是千差万别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智力结构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加德纳提出了八种智力:

  1、语言智力

  语言智力被认为是最有用的智力之一。

  定义:语言智力指对单词意义和字母组合的感觉。

  语言智力的组成元素包括阅读、书写、写诗、演讲、听力和对其他语言的熟悉程度。

  2、数理逻辑智力

  与语言一样,数理逻辑智力也是被认为最有价值的智力之一。

  定义:数理逻辑智力是指处理一连串的推理,识别模式和顺序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

  定义:指准确地感知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东西表现出来的能力。

  4、身体运动智力

  定义: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

  5、音乐智力

  定义:指对音高、音调、节奏和声调的敏感性。

  6、人际关系智力

  定义:指理解他人和自己的关系、与人交往的能力。

  7、内省智力

  指触及一个人的情感生活,作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一种手段,简而言之,即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知道自己的需要和才能。

  8、自然智力

  指在环境中,对多种植物和动物的一种认识和分类能力

  智力总是以组合方式共同发挥作用的,独立运用某种智力是不可能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的。

  2.为什么要发展多元化智能教学呢?

  教育观念的改变,直接影响实际教学。

  传统智力理论下,一般用智商来衡量儿童的聪明程度,但是有特殊才能的人不一定有很高的智商,却取得了特殊的业绩,富有创造力的人未必都是智商高的。用智商这一把尺子去衡量人的发展似乎显得片面和不公平.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具有八方面的智力,智力是发展的,是可以培养的。正是它关注了传统智力理论智商掩盖下的“才,”提倡“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儿童都是潜在的天才,”在教育中更提倡“扬长、”“补短”。好处:1.为儿童提供多领域并存的环境,2、识别和培育儿童的智力强项,3、带动儿童全面发展.

  所以,我们应该把关注儿童“智力有多高”转变为关注儿童“智力是什么类型的。”关注儿童之间的差异,建立个别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在是单纯关注儿童的智商测试或复习成绩,而是有效观察不同儿童的不同智力.试图采用多种方法让儿童在用自己的强项带动弱项发展。教师也开始和家长合作,了解儿童在家中的表现,从多个层面挖掘儿童的多元智力。

  2.幼儿年龄特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涉及不同年龄的发展、不同阶段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0~1岁,1~3岁,3~6岁

  1~3岁儿童学习使用工具大致经历四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

  开始他把拿到手里的物品简单地当作之间的手的延续,如把勺子与拳头一起送进嘴里。他们不断的改变运用物体的方式,但并不十分有效。

  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

  偶尔碰到一种有效的方式,

  他们会将一个动作做完,如他们尽量用勺子将食物放入嘴里。

  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

  固执、反复地尝试某一有效的动作方式。

  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能够根据使用的条件改变动作方式。如果有不同的动作,很快就改正。

  所以这一时期的儿童的动作有反复,但学习的劲头十足。他们能够学会多种动作,能使全身和四肢的动作协调起来,出现独立性.儿童进入到2岁以后,对父母就不那么顺从,而有了自己的主意。如不愿让父母牵着走,而是自己在旁边跑跑跳跳,在地上捡拾一些东西。这就是独立性的表现。

  3至4岁是学前初期,也是幼儿园小班的年龄。

  这时期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一)生活范围扩大

  3岁以后,儿童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上幼儿园。这意味着他们的接触范围扩大到更多的成人和同伴。而那些没有进入幼儿园的儿童也开始与更多的人接近。

  3、4岁的儿童还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自己穿衣、自己进餐、自己控制大小便等,这都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心理能力。

  (二)认识依靠行动

  这一时期的小孩主要以行动(动作)来认识和反映外部世界,即以行动思维为主。他们通常是先做后想,做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有等到做完之后才能发现自己做的是什么。幼儿的一切行为,包括看书、讲故事等都要借助于手的动作参与。这说明他的认识活动是非常具体的。而且这一时期的儿童还不能听懂反话,教师和成人只能用正面的引导。

  (三)情绪作用大

  学前期儿童的情绪变化大,小班幼儿的情绪变化尤其快,他们很容易激动,成人要用爱抚的'声调说话让其感到亲切才能使其安静下来。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对成人有强烈的依恋,对成人给予的评价非常在意。

  小班幼儿的认识过程的无意性占压倒性优势。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所支配,而不受理智所支配。他们的无意想象、无意注意和无意活动占优势。情绪活动容易受刺激物特点影响,如鲜艳的颜色和生动的形象等。

  (四)爱模仿

  3岁前的幼儿由于受能力的限制,模仿的对象少。进入小班以后,随着模仿能力的提高,他们变得非常喜欢模仿,看见什么就模仿什么。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模仿心理提供即使的和优秀的模仿对象,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4~5岁的儿童

  这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4岁以后儿童心理发展出现了较大的飞跃。主要在于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的开始发展。具体表现为:

  (一)活泼好动

  正常儿童都好动。幼儿单一的姿势或活动容易疲劳,但他们在只有活动中,可以长时间持续的跑跑跳跳,却不感到疲倦。幼儿总是不停地看、停、摸、跑、跳、爬等活动,这是他们在积极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幼儿活泼好动与他的身体发育特点有密切关系。因为他们的肌肉骨骼等正处于发育期,需要通过活动来发展。而且幼儿大脑的成熟程度不足,兴奋过程的活动胜于抑制过程。而且中班幼儿较小班和大班幼儿都好动。

  (二)思维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是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小班幼儿主要靠行动进行思维,中班幼儿主要依靠表象进行思维。他们能离开具体的事物而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形象,并以此进行思维。

  (三)开始接受任务

  对小班幼儿布置任务一般需要结合他的兴趣。中班幼儿开始能够接受严肃的任务,比如实验室实验的阳性(肯定)反应和阴性(否定)反应。4岁意义的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和理解力发展,产生了初步的责任感,因此能够接受任务。

  (四)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学前儿童都喜欢玩。小班幼儿有游戏活动,但需要成人领着玩。中班幼儿能自己组织游戏活动,规定主题、安排角色和情节等。

  中班幼儿在游戏中还逐渐结成同龄人伙伴关系。可见其人际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冲破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优势,开始向同龄人关系过渡。但其同伴关系仍是最初级的。

  5到6岁是幼儿园大班的年龄,

  [一)好学、好问

  5岁的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喜欢问“为什么”,且要追根究底。成年人回答他们的问题时要有足够的知识,又需要一定的技巧。大班幼儿的淘气,很多时候也是求知欲的表现。

  这一年龄的儿童喜欢学习,愿意上课。他们喜欢各种新课,喜欢动脑筋的智力活动。他们喜欢拆开一些玩具和物品,了解其工作原理。

  (二)抽象能力明显发展

  大班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的,但是明显地表现出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他们能够根据概念进行分类,已经掌握了部分与整体的包涵关系,即具有逻辑思维的基本成分。5岁以后的幼儿已经掌握了“左右”等比较抽象的概念。能够把具体事物进行分类记忆。

  6岁以前的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初步的,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推理的事情,他们还是力不能及的。

  所以,研究表明发现,3岁的幼儿还不能很好地区别各种颜色的色调;从4岁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才逐渐发展;5岁儿童不仅注意到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

  (一)观察的目的性

  3岁以前的幼儿大多数不能接受观察任务,他们东张西望,任意乱指。4岁以后观察能力有所发展,开始出现有目的克服困难或干扰的细致观察。

  (二)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在教育影响下,幼儿逐渐学会持续地观察某一事物。研究发现,从6岁开始,幼儿观察的持续时间明显增加。而且观察的持续性于目的性联系密切。

幼儿教育随笔4

  托班娃娃初次入园,对老师是陌生的,对小朋友是陌生的,这些因素加重了幼儿的分离焦虑。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彼此相互熟悉了,与教师、小朋友相互接纳了,分离焦虑也就会消失了。可是,怎样才能让老师与小朋友、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早日熟悉起来、互相接纳呢?幼儿有喜欢游戏的天性,让游戏作为友谊的桥梁,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刚入园时,大家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游戏《猜猜谁不见了》最适合了。教师请全班小朋友闭上眼睛,悄悄地把刘敬泽等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藏到幼儿看不见的地方,然后让幼儿睁开眼睛,猜猜谁不见了,幼儿说出名字后,我再把“藏好”的小朋友叫出来,验证一下,看看小朋友猜的是否正确。

  在《筛箩箩》游戏中,谁分离焦虑严重,教师就先筛谁的箩箩,让谁首先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关爱,从而早日熟悉环境,喜欢幼儿园。在《捡豆豆》游戏中,“红豆豆,绿豆豆,颗颗捡进篮里头。”念完儿歌,谁分离焦虑严重,教师就先“摸”谁的头,让谁先跟在老师后面走,然后,老师再摸其他小朋友的头,直到全体幼儿都跟着老师走。

  幼儿最喜欢的是《摸眼》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老师故意“摸”到刘敬泽等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然后让他“摸眼”,老师站在离他不远处,轻轻地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引导他慢慢向前走。并找机会,在离他最近的小朋友身边喊:“来这儿,来这儿,”以引导他“摸”到其他小朋友,以活跃游戏的气氛。在我的带动下,全班小朋友都学会了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来这儿,来这儿。”使游戏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现在,老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彼此相互熟悉了、接纳了,象刘敬泽等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已不再是只有“我”这一个朋友的孩子了,他已经成了一个拥有二十多个朋友的、快乐的孩子了。

幼儿教育随笔5

  当前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是一件好事情。但笔者觉得,现在许多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正在步入一个误区,严重违背了幼儿的成长发育特点,让笔者忍不住想说道说道。

  笔者认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使幼儿身心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所以,幼儿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以“寓教于乐”的游戏为主。

  可是,目前一些幼儿园却以识字写字、简单运算这些本该小学生才学的知识为重点教育内容。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幼儿园还打出了“双语教学”等招牌,对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也订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游戏相比之下反倒成了“辅助活动”,且模式化现象十分普遍,游戏本身的乐趣大打折扣。可叹的是,这种显然不顾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既违背教育规律,也损害孩子个性发展的做法,还被相当多的家长所认同。家长们争着为孩子选择这样的幼儿园,似乎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起跑线上先人一步,将来上学才能取得好成绩……这种“望子成龙”甚至“拔苗助长”的心态实质上正反映出幼儿教育也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它不仅“小学化”,而且“应试化”了。

  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又以基础教育为重点,而幼儿教育正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笔者呼吁,别让幼儿教育成为被素质教育遗忘的角落,幼儿园不是“小学预科班”,还那些只有三四岁的孩子们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吧!

幼儿教育随笔6

  “老师好!”“老师好!”在孩子们的声声问候中,我班的宝宝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幼儿园。外面呼呼的刮着北风,可是屋里却暖阳阳的,孩子们穿了厚厚的衣服,来到幼儿园后孩子们开始脱衣服叠衣服,我也在他们之中指导孩子们脱衣服叠衣服,叠好衣服的小朋友就开始自由选择角区进行活动。8:20孩子们都来齐了,我开始巡视在各个区域中。当我走到美工区的时候,突然发现平时最调皮的琪琪却趴在座位上没精打采的,我感到很纳闷于是我就走到他跟前问:“你怎么了琪琪,不舒服吗?”琪琪忽然大哭了起来,我急忙安慰他并问他为什么这么伤心。他说:“老师你骗人。”他的一句话把我说的不知所措,我说:“怎么了琪琪为什么忽然说这么一句话。”他说完趴到座位上又哭了起来,我赶紧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哭着和我说:“我刚才和你说可可撕我的画,你说一会儿你会批评他的,可是你说完后就忘了,都不想着批评他。你没批评他他又欺负我,他还说你不喜欢我。”听琪琪说完,我回想了刚才发生的事情。早晨孩子们陆陆续续的来到幼儿园,有几个孩子不会叠衣服我正在指导孩子们叠衣服的时候琪琪就跑过来说:“老师可可欺负我撕我的画纸。”于是我就说:“等一会儿老师会批评他的'。”等我指导完孩子叠衣服孩子们就开始了区域活动我也就忘记了这件事情,所以就发生了刚才的事情。

  我赶紧和琪琪说:“老师不是不喜欢琪琪,老师喜欢每一个小朋友,只不过刚才老师真的忘记了,老师和琪琪道歉,你能原谅老师吗?”看着他渐渐的抬起了头,于是我把可可叫道跟前认真的了解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琪琪正在美工区绘画的时候可可就横冲直撞的跑进来把琪琪的画纸推到了桌子下面,他不仅不给他捡还给他撕了画纸。于是在了解完事情的经过以后,我问可可:“可可,如果别人撕了你的画纸,你心里会觉得怎么样?”“不高兴。”“刚才你把琪琪的画纸撕碎了,你觉得自己做得对吗?”可可低下了头,没说话。“琪琪现在心里很难过,你应该怎么做?”只见可可走到了琪琪的面前,小声地说:“琪琪,对不起……”“没关系!”琪琪大声说。他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了,拉着小手玩去了。

  看到两个孩子快乐地玩着,我欣慰地笑了。通过这件事情,也让我再一次告诫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老师要真正地做到细心、耐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孩子们的朋友,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

幼儿教育随笔7

  折纸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孩子在折纸过程中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可每次折纸活动后都让我“疲惫不堪”,除了满地的碎纸之外还要面对到处乱飞的纸飞机。今天的折纸活动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今天的折纸活动是学习折叠小青蛙,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在我教孩子们折叠的过程中,孩子们观察的很仔细、很认真,所以在他们自己折叠时很容易就折叠好了。

  他们互相欣赏、介绍着自己的“杰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脸。可没过一会儿,我发现有几个男孩子把本来就折叠好的小青蛙拆掉又折成了纸飞机,“再过一会儿就会出现纸飞机到处乱飞的情景了吧?”我心里想着。我本想去批评那几个小男孩,可静心一想:“我的批评起作用吗?每次折纸活动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是不是应该满足他们呢?”孩子喜欢玩纸飞机,就让他们玩个够吧,最后我决定。我对孩子们说:“你们还想玩纸飞机吗?”,“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顺势说道:“那好吧,不过你们得把地上的碎纸收拾干净”。“好”,孩子爽快的答应了。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孩子把地上的碎纸收拾的`非常干净。之后,我带领孩子们来到户外玩纸飞机,他们拿着自己亲手折叠的纸飞机跑来跑去,高兴极了。看到孩子满足的样子,我心里也暗自欣喜,因为自己的举动,让孩子得到了满足和发展。

  通过这次玩纸活动我感觉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并能给予支持,让孩子的求知欲、好奇欲得到满足,是何等的重要啊!

幼儿教育随笔8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我们班王清泉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他们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责他人。

  他们更强烈的希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同欣航相反,我们班心仪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很差。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失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老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幼儿教育随笔9

  熟悉我们幼儿教师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工作环境是非常吵闹的。所以,为了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为了让孩子们成为我眼中的乖宝宝,我常常以威严的目光教育孩子们“不许打人、不许闹。这样,多数孩子都成一个个守纪律,听话的孩子。工作了这么多年,发现这样的高压政策并不是对所有的孩子都管用,它只换来了片刻的安静和孩子们无措的眼神,从根本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不,一连几天,浩浩都成了孩子们告状的对象,刚批评了没多久,又有小朋友哭哭啼啼的.来告状了。唉!怎么办?刚才他也承认错误了,也说过不再打人了,可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后来,我通过游戏《找朋友》等教学活动,让他明白当小霸王是不对的,以后就没有伙伴一起玩了;这样,慢慢的我发现他不那么霸道了,不再打别人了。

幼儿教育随笔10

  对于刚入幼儿园的小班孩子来说,中午能离开自己的妈妈,在幼儿园自己的小床上,通过自己克服心理防线,自己睡觉已经相当不错了,即便是有几个还是适应不了,那也无所谓,因为宝宝们还小。

  今天,就有两三个孩子在床上翻过来翻过去,就是睡不着。欣宇是个小姑娘,长的很可爱也很漂亮,可就是中午睡不着,昨天中午就是我搂着她才睡着的。今天中午所有的孩子都睡着了,就只有壮壮(今天刚转来的)和欣宇了。我走到欣宇跟前说:“欣宇,怎么还不睡呀?”“老师,你搂着我睡吧!”我一听,原来是自己睡不着啊,我说:“可是今天刚转来小弟弟壮壮很小,自己睡不着,老师是不是应该先照顾他呀?”欣宇很懂事,说:“嗯,老师,我等着你,一会你再来搂着我睡觉!”我跟她约定好,她必须闭起眼睛不睁开才可以,她同意了。看她很乖的样子,我笑了笑,走了。

  把壮壮哄着睡着了,以为这么长时间了,欣宇肯定睡着了,走到那一看,眼镜睁得大大的,哪是睡着啊!我说:“怎么还没睡啊?”“老师,你还没搂着我睡觉呢?”我真是无语了!

  两人挤一张床上,虽然还可以,但毕竟不舒服。好不容易把她哄着睡着了,我的胳膊,我的脖子那个酸疼哦。

  幼儿教师在外人看起来很轻松,但实质上是相反的。幼儿教师的大工作虽然少,但零零碎碎的小事却多的数不清。孩子从离开妈妈走进幼儿园大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对他们负起了看管兼教育的责任。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关怀和帮助,我们把同样的情感投入到每个孩子身上,让他们在幼儿园里同样得到像爸爸妈妈一样的爱。人类最伟大的爱是母爱,我们把自己当作每个孩子的母亲,把所有的`爱平等的分割,分给每个孩子,并把这每一份爱放大再放大,用这些放大的爱包围着每个孩子。

  “老师,你搂着我睡”!看起来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对于孩子来说,在幼儿园里,让“老师妈妈”搂着睡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希望我们的每个孩子都幸福快乐!更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睡觉,那才是最棒的乖宝宝!

幼儿教育随笔11

  放学后,望着满地的纸屑,我不禁皱起了眉头。自从接任中班以来,班里的卫生总是….也曾不止一次的说过要保持好班里的卫生,但效果总是不尽人意。

  一天,无意中在书上看到了一个不爱护公物的`小白兔的故事,灵机一动。于是在周一的教育活动课中,便和小朋友们一同分享了这个故事。在随后的班会上,我又一次次提起了爱护环境这一话题。希望能够每个小朋友都爱“班级”这个家,不乱扔果皮纸屑,维护班里的卫生。并以此来作为评选优秀小组的标准之一。当天下午放学前,我检查了一下教室的卫生,发现地上干干净净的。我很开心,随即就为每个小组奖励了一朵小红花。从那以后,每个小组的幼儿都相互监督,争创班里最优秀的小队。

  现在,班里的环境好了,小朋友也不再乱扔果皮纸屑了,小组间的相处也更加和谐了,从此孩子们懂得爱护环境了。

幼儿教育随笔12

  春天来到了,小朋友们迫不及待的要去找春天,要去哪里找春天呢?对了,带孩子们去采摘园。

  大自然是最好的学习地点,来到了采摘园里,宝贝们就开始行动起来了。瞧!他们找得多仔细。

  语语说:“伙伴们!伙伴们!快来看,果树下面一片白色的小野花,我找到了春天的秘密,春天是白色的`。”紧接着彤彤也嚷了起来。彤彤说:“我看到梨树发芽了,长出了绿绿的叶子,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春天是绿色的。快瞧!苹果树也长出了绿色的叶子。我找到了春天的秘密。”

  孩子们在采摘园里寻找着春天,其实在美丽的大自然里,孩子们就是那自由自在小鸟,需要宽广的世界,需要任由他们飞翔的权利。

  生态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自己亲身去体验,亲身去经历。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由的去探索。

幼儿教育随笔13

  刘允熙小朋友是一个不喜欢和老师、同伴交往、对老师和同伴有不良情绪的孩子,记得在小班时,别的孩子都从幼儿园门口独自进入活动室,他却非要大人送进去,别的孩子都不哭了,他却还哭着上幼儿园,并且,还借故感冒,好多天不来上幼儿园……在家休息了一个暑假,刚升入中班,小班时的那些“本领”就又使出来了。

  一天,刘允熙哭哭啼啼的进入活动室,老师和小朋友跟他打招呼,他也不理,坐在座位上不停地哭,我问他为什么哭,他也不说,引导他去区角活动,他也不去。集体课上,经过耐心劝说,才勉强止住哭声,我关注着他的`一行一动,以便采取恰当措施,积极引导,使他早日快乐起来。“刘允熙,我看到你的嘴巴动了,如果你用一点力,你的歌声会很好听的。”刘允熙果真唱出了声,我立即表扬了他,并奖给他一个小红圆点。离园时,我蹲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和蔼的对他说:“刘允熙,今天上午表现不错,还得了小红圆点,下午来幼儿园还哭吗?”刘允熙也做出了让人满意的回答。可是,下午入园时又哭着来了,不过,能跟老师交谈了:“我奶奶不来接我怎没办?我奶奶不来接我怎么办?”我一边领他进入结构区,一边微笑着对他说:“这个好办,如果你奶奶不来接你,我就把你送回家,只要你不哭。”“真的?”“真的!”

  几天以后,我正在幼儿园门口接孩子,刘允熙的奶奶拍拍我的肩膀,高兴地对我说:“李老师,刘允熙现在可好了,不到入园时间就急着上幼儿园,在家里就告诉我,老师、小朋友和他玩什么游戏,他们多么高兴,早点上幼儿园,他要找XX小朋友玩。还说,今天下午一定要积极表现,争取再挣一个小红圆点回来!”

  一个微笑,一句温馨的话,一片爱心,一份关注,就会改变一个孩子。个别儿童、特殊儿童,才更需要我们关心照顾,把我们的爱心献给所有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快乐、茁壮的成长,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望!

幼儿教育随笔14

  春节后开学的第一天,孩子们似乎比以前更懂事了,他们穿戴整齐,高高兴兴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了幼儿园,接待幼儿入园时,孩子们主动的跟我打着招呼,高高兴兴地走进了教室。最后一名入园的是张靖涵小朋友,她来到幼儿园门口,哭闹着不肯入园,这时妈妈对她大声训斥,我对她进行了耐心地劝说,她很不情愿的走进了教室,整个上午闷闷不乐,下午入园时的表现仍跟早晨一样,看到这些我跟她妈妈进行了交谈,通过谈话了解到,原来寒假期间,孩子每天跟妈妈在一起,并经常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她的要求,就会哭闹不止,所以,她妈妈尽量按她的要求做,所以造成了今天这样任性、以及对母亲的过分依恋。并且入园、离园时,还必须由妈妈接送,否则又会哭闹一场。妈妈对此感到很无奈,让我来帮助她,改变孩子这种行为。

  我首先指出了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能过分迁就孩子,只能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对于孩子不和理的要求,即使孩子哭闹也不能答应。又向她妈妈提出了要求:接送孩子的任务可以交给爷爷、奶奶。你可以放心地去工作,到晚上时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用这种短时间的分离,来打消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她妈妈表示愿意接受我的建议,改变以前的错误做法。

  每天我热情的接待她入园,并主动跟她打招呼,去亲近她,给她过多的关注,这样拉近了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并要求其他小朋友跟她交往,和她一起分享玩具,让她感到与小朋友在一起是快乐的,在教育活动时,鼓励她回答问题,只要发现她有进步,我就及时对她进行表扬、鼓励。让她坚信自己是很棒的,这样逐渐的她又跟小朋友友好的相处了,不在依恋妈妈了。

  现在她又快乐起来了,每天都能高高兴兴的入园,看到她的这些进步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

幼儿教育随笔15

  今日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李明小朋友的母亲跑来对我说:“教师,你把李明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李明在哪?他怎样不进来?”妈妈着急地说:“他今日早上不愿来幼儿园,此刻在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来。”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李明的妈妈来到幼儿园门口,只见李明在车上边哭边喊:“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痛地哭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哄他来到活动室,让他坐下,等他母亲走后,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说:“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诉教师,你为什么哭吗?”他满眼泪水地说:“教师,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教师说一声,让我跳舞吗?”我一听,最终明白了,原先舞蹈教师在排节目时,嫌他动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来。我说:“咱们不跟舞蹈教师练舞蹈了,教师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参加咱们班的节目吧!”他说:“教师,我能行吗?你会不会又不用我了?”我说:“不会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说:“教师你真好!”

  从这件事上,我们能够看出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那我期望各位教师在处理孩子们每件事情上,能多研究以下孩子们的感受!

  在一次区域游戏活动中,有两个小朋友为了争抢新投放的材料,发生了争执,由于活动就要结束了,所以我并没有出面干涉,在活动结束后的讲评时间,我把刚才看到的情况讲给小朋友们听,并组织幼儿讨论。“如果有一样东西你和另外一个小朋友都很喜欢都想要,你会怎么做?”孩子们的反应很积极,都举起了小手。然而他们的回答都大同小异:“我会谦让,让别人先玩”。虽然我进行了引导,但仍然没有孩子说出别的办法。我诧异:这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吗?要知道,他们还只是4、五岁的孩子啊!当我再次审视孩子们时,发现了那双本应天真无邪的眼睛中流露出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顺从。无可否认,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它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能使孩子违心的'谦让,这也不会是我们成功的教育。

  于是,我开展了一次谈话讨论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他人。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以两个人一起玩、轮流玩、也可以交换、竞赛等方法确定玩者。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与实践。再一次的观察中我发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都能够使用自己想得办法解决问题,在发生类似情况时及没有违心的谦让也没有争抢,使大家都得到了满足。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抛出问题让幼儿自己讨论解决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这远比老师直接告诉答案教他怎么做要好得多。

【幼儿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优秀幼儿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感言02-20

幼儿教育的随笔07-25

幼儿教育的随笔06-12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07-09

幼儿教育随笔06-26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07-18

【精选】幼儿教育随笔07-15

幼儿教育随笔(经典)07-31

(精选)幼儿教育随笔07-18

幼儿教育随笔(经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