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8:27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模板

  人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人文素养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人文素质。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模板

  第1篇:医学生人文素养一体化培养思考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高度结合的科学;医学以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承担着拯救人的生命,维系人的健康的特殊使命,医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医学生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双重任务。

  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不尽如人意,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人文、人文素养及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人文”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易传》的《贲•传》中,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人文标志着人类与野蛮时代的告别,魏晋时代,王弼提出“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

  这里,人文是指通过教化,建立有序的文明社会。

  人文是“人”与“文”的统一。

  “人”是核心,强调以“人”为本;“文”强调“以文化人”,就是通过文化的方式提高人的素养,实现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

  所谓“人文素养”,即个体通过学习伦理道德、文学、历史、哲学、法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个性、人格、气质、风度、理想、情感、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化的素养和品格。

  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是由医学的本质、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决定的。

  从医学的学科性质来看,医学是科学和人文高度统一的学科。

  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医生要具备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

  从医学的发展要求来看,进入21世纪,随着基因医学的出现、干细胞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深入研究,现代医学的发展呈现出过度技术化和商业化的倾向,人文因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张扬,医德医风下降,医患关系紧张,

  医学本身无法回答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医学呼唤人文精神纠正医学发展的偏差。

  近三十来,人类的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以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已经被慢性病以及与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所替代。

  1977年,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观点。

  医学不仅要探寻人的机体病变的生物学原因,而且在疾病的治疗上,也要充分考虑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

  所有这一切,对医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医生人文素养状况不容乐观”,[1]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

  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反映的是医患双方在价值取向、文化修养、心理状态、道德水平、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的矛盾与冲突。

  因此,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

  从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入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业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在《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中指出,要加强医学生专业价值观、态度、职业行为和职业伦理教育。

  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深化高校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效果来看,医学生整体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但不尽如人意。

  当下,高等医学教育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教学理念上,只强调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略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只注意课堂教育,忽视了实践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把学生当成单纯的教育对象,忽视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医生的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我们培养出来的医生,缺乏人文素养,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缺少职业操守和对患者关爱、同情、负责的情感教育,不会处理医患关系。

  因此,医学院校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树立危机意识,科学修订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创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和手段,建构规范的医学人文教育培养模式。

  二、构建医学生人文素养“四位一体”培养模式

  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等医学教育目标定位进行战略性调整。

  所谓战略性调整,就是大学为完成其本质使命,在对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所处环境,以及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等的主客观因素全面分析基础上,明确大学的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各种规划和决策,进而依靠内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

  将这种规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进行评估、反馈与控制,摒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强化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个方面。

  (一)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标。

  医学人文教育目标是涵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目标必须具体,每一阶段都有那个阶段的特定目标。

  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包括八个方面:思想政治素养、伦理道德素养、法律素养、文学艺术素养、心理素养、沟通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依赖以专业为主,忽视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传统模式是难以实现的。

  学校要加强对人文教育的领导,积极引导全校师生深刻领会人文教育对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建立沟通医学院校和社会的教育需求反馈机制;加强对人文教育教学改革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指导,按照总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段的教育内容,

  不仅形成目标层次递进,而且要有针对性,把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摒弃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旧观念,狠抓教学、管理、服务,把人文教育渗透到办学活动各个环节,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二)构建医学生人文素养“四位一体”培养模式

  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目的。

  人文知识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方式传授给医学生,但人文素养的养成,都必须经过体验才能完成。

  大连医科大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经过全校师生多年的探索实践、科学论证,在人文课程设置、文化氛围营造、以体验为主的社会实践、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构建了医学生人文素养“四位一体”培养模式,人文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

  途径一:整合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创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课程是学生获得学位而必须参加的一系列学术计划,课程传达的是一所大学对教育本质和教育目标的诠释,课程改革成为大学教育体现学术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良机。

  通识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或完人的一种成功教育方式。

  通识课程为医学生开设了广博的人文课程,涉及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医学与人文交叉学科三类。

  通识课程为专业学习提供了一个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广泛接触新领域,有更多的机会发现自己的特殊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长。

  学校将国家规定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外语课、计算机课程等,纳入通识教育体系。

  通识课程所占课程的总学时比例为15%,接近英国、法国、日本大学人文课程的水平。

  [3]途径二:营造高雅的人文环境,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医科大学的文化格调和晶位是由以校训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包括办学方向、学术氛围、学术水平、管理水平、校园文化、校风校规校纪等聚合而成的。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要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让校园内的楼、路、馆、所等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赋予他们特定的人文内涵,发挥润物无声的熏陶和教育作用。

  学生处、团委、人文教学部门开展丰富的人文活动,包括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作用是独特的。

  学术活动如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辩论赛、科技创新活动、学术问题研讨会;文体活动如举办校园文化节,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纪念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途径三:开展多层次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人文教育涵养人文精神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心灵觉解、人性境界提升的内在生长和文化化成的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开展以体验为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达到自我熏陶、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

  大连医科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以理念先进、系统完整、功能多样、资源丰富为特色,围绕素质、能力提高的目标,努力构建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互动、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的培养。

  1.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的实践教学。

  通过社会调查与考察、参观革命教育基地、文化古迹、文化艺术参观学习等活动,把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体验教育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2.结合医学专业开展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加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情况的调查、健康教育宣传、社会福利院义工、卫生法和卫生知识宣传、参加纪念遗体捐献志愿者活动等,让医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加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思考,增进对患者和生命的尊重、敬畏和关爱。

  3.结合专业技能训练,提升综合素质。

  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培养学生主动配合、协调默契的团队精神,敢于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

  2013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总决赛在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举行。

  经过两天激烈角逐,大连医科大学参赛队以出色、稳健、娴熟的临场发挥获得总决赛特等奖。

  4.结合就业与创业开展的实践活动。

  通过建立学生创业园,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提供多种条件支持学生创业实践,把学生初步具有的创新勇气、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体现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提升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能力,将人文教育内化为人文素养,升华为人文精神。

  途径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人文教育的关键因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大学不在于有无大楼,而在于有无大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德性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培养;教师的学术水平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水平。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在专业课教学的同时,把人文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环节。

  目前,医学院校缺乏既是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又是医学专家的教师。

  医学人文教学上的诸多理念、理想与临床脱节,致使医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束手无策。

  国外大学的做法值得学习,哈佛大学的医学伦理课程的任课教师,50%为内科医师,22%为精神科医师,19.5%为儿科医师,2.4%为外科医师。

  [4]学院教学与临床教学必须深度对接,建设一支有医师参加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是加强人文教育的要求。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将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过程,促进医学生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的形成,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三、结语

  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评价方式需要在实验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需要征求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意见,需要一线教师的数据调查和论证,需要听从学生的反馈和社会的反响。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要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文化氛围的熏陶,能力培养和实践体验,加强教师人文素质“四管齐下”使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5年修业期内人文素质“步步高”。

  第2篇:高校人文素养类课程教学改革

  人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

  人文素养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养课旨在培育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文学素养、应用文写作等人文素养类课程是重积累,讲究“慢工出细活”的一类课程,而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文化转型的重要改革时期,凡事追求快节奏,讲实效,重利轻文,因此,人文素养类课程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边缘境地,无法登堂入室,和各门专业技能课相媲美。

  当学生在进一步学习深造、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往往缺失的正是这一类知识,而出现了做得出实验,写不出论文;干得好工作,写不了报告;设想的完美,写不出计划等等窘况,纵使胸中有丘壑,奈何笔下无华章。

  而这些正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严重缺失表现的一个侧面。

  因此,无论从学生本身,还是高校教师,均应重新认识人文素养类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分量、地位与作用,还这类课程该受到的重视和应有的社会地位。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现状

  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当代大学生乃至当代中国很大一部分人缺少的正是这种气质。

  由于这种气质———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当代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以下种种令人叹惜的情况。

  (一)人文知识匮乏

  现代大学生人文基础知识相当匮乏,提笔忘字、错字连篇、写作思路混乱、表述前后逻辑不符、词不达意等等,以至于在工作中无法将内心想法付诸笔端或准确表达出来,知识结构不完整,无法满足工作岗位需求、接受社会检验。

  (二)理想信念薄弱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薄弱,对国家、社会、家庭与个人发展,缺少必要的责任感,做事全凭热情,三分钟热度过后,便抛诸脑后。

  内心缺乏一种永恒的信念与坚定的价值观导向,而在走向社会之前普遍呈现出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的精神状态,坚信毕业就是失业,给自己一个所谓“充分”的理由,而出现大量走出校园依旧啃老一族。

  (三)人格不够健全

  当代大学生对于集体主义和公共秩序毫不关心,盲目追求个性自由,人格不够健全,抗击打能力差。

  做事之前不能正确预判可能产生的消极结果,以至于遇到挫折无法正确面对,动则轻生,或刑事犯罪,这类例子在原本应该纯洁健康、朝气蓬勃的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

  (四)民族精神流失

  当代大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薄弱,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普遍不强,而对西方的文化盲目追风,凡事认为国外的好,连买东西都要代购,这些群体将成为甚至已经成为了欧美日韩文化侵略的主要对象。

  以上种种表现,根源在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底蕴薄弱,这就给高校提出了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警钟,时刻提醒高校人文素养类课程教师不得不摒心思考如何能加强这类课程的授课效果,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力争培养出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高校人文素养类课程开设情况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为例,我们进行了调查统计,依据统计结果来看,学院目前8个系,28个专业,上述人文素养类课程,除中文系之外,其他专业目前只有计算机应用技术(速录方向)专业、英语(旅游英语方向)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课,

  学时分别为48课时与30课时,其他专业均无涉及;传统文化课目前只作为公共选修课,隔学期开设一次,一个班容量,学时为30课时,而选课机制又存在着喜欢的学生可能选不上,不喜欢的学生单纯为了学分而选课的问题;其他专业均未开设文学素养课,

  即使是中文系,也只作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专业限选课开设,学时68课时;只有应用文写作课,目前全院各专业(除艺术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均作为公共课开设,学时先后从30课时,调整为48课时,目前调整为52课时,考核方式也从随堂开卷考试,

  改革为全院统考,目前又更改为提前闭卷考试,课程性质也先后变更为全院统考课、公共必修课,可见我院在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但就目前学院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第一,人文素养类课程开设面不广,大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作时,未考虑到此类课程的重要性,因此,课程设置均未涉及;第二,人文素养类课程开设学时不足以完成此类课程的教学目标,

  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三,即使开设的课程,由于课程性质的定位,缺乏有效的课程考核模式与评价机制。

  因此,对于学院来说,人文素养类课程依然有巨大的发展与研读空间。

  除了中文专业之外,其他专业在保证必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既是目前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抉择,也是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和个人充分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前提,因为增强人文素养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人才竞争的需要。

  因此,作为高校教育者的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担负起这个神圣的使命,并不懈地努力和探索。

  三、课程改革措施探析

  英国教育家纽曼说过,真正的大学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不是技术教育,而是博雅教育,大学的理想在于把每个学生的精神和品行升华到博雅的高度。

  笔者认为虽然今天的高校,绝大部分承担着专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重任,但大学的理想依然应该定位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和品行,而这一理想的实现将最终取决于人文素养类课程。

  因此,我们今天需要重新来认识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还它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地位与面目。

  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振臂一呼,全国高校均开设大学语文等人文素养类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及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而今天,在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之下,我国大部分高校早已将先生的初衷抛之脑后,纷纷停开大学语文、传统文化、人文素养等课程,即使开设的院校,课时也一再精简,这不得不令人担忧。

  (一)人文素养课程的设置

  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润物无声的品味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涵养过程,对高校来说,不应该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而忽视人文素养类课程,在高考新政提高了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地位的趋势下,大学就必须做好接力工作,

  要勇于扛起这杆文化传承的大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给大学语文、传统文化、人文素养、公文写作等课程以应该有的课程定位。

  2000年时,东南大学王步高先生曾指出,高校的课程应该由基础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人文素质课三部分构成。

  因此,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准确定位应该是———人文素养教育基础课。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必须给这类课程应有的重视,而不是一味的削减课时。

  同时,各专业均应开设这类课程,越好大学,名牌大学,越应该重视这类课程。

  因为这些大学培养的都是未来各行各业的“领袖”,没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是很难胜任未来的社会需要的。

  (二)教师地位与待遇的改善

  目前,高校即使开设了人文素养类课程,也始终是边缘学科,学校不重视,学生更不重视,因此,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就在教师队伍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即使满腔热情的备课、授课,依然得不到应用的重视。

  长此以往,这些教师的热情也被消磨殆尽。

  故而,要想真正提高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授课效果,切实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要在地位、待遇等方面,给人文素养类课程教师以适当倾斜,给他们以应有的尊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教学质量也将随之提高。

  (三)学生的硬性考核体系的建立

  由于人文素养类课程一直以公共课的身份出现,因此,学生完全没有给予和专业课同等的重视,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下降的现状,我们还缺少自觉,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对母语的轻视最终会带来的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在高校模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形式,设立汉语人文素养等级测试,并与毕业证、学位证挂钩。

  有了有效的课程考核模式或测评机制,必将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高校进行人文素养类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而改革必将带来阵痛,这就需要上至学校,下至教师和学生,都为之做出积极地努力,待学生接受社会和岗位的检验之时,必将证明阵痛的有效代价。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10-01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范文10-01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论文10-01

职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思路论文模板10-01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论文模板10-01

有关人文素养的论文10-01

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论文10-09

中职学生人文素养论文10-01

高职生人文素养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