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范文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注重实用知识传授的高等教育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大学教育呈现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重科学教育轻人文素养,重专业技能轻思想引导,重知识传授轻道德培养成为不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缺陷。
第1篇:大学生人文素养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关联性
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而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世界的一体化,人文素养也越发显现出积极和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文素养的界定
关于人文的含义,存在多种解释。
陈清硕认为:“人文,意思就是人性、教化,是克服落后事物达到先进地步的表现。
”吴国盛认为:“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人’与‘文’,一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观念;二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
”综上,人文的含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明,广义上人文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可以是一种有关人性的精神,也可以是一种有关人的社会的知识;狭义上人文则包括文学、历史、艺术、法律、哲学等。
所谓素养,一般意义上就是指素质,指个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的内在的、稳定的、基本的品质,是人的价值、培养、使用和衡量的重要概念。
然而,素养不仅包含素质的要求,还有修养的程度。
修养指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和自我塑造的过程。
修养可以使一个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或水平,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人文素养可以界定为,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人们在长期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将人类的优秀社会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包括很多方面,如语言文化的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等。
大学生人文素养不仅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高尚的道德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帮互助的精神升华
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墨子说:“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互帮互助的精神,就是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是人与人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集体活动中形成互帮互助的精神,可以塑造自身的良好品格,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目标。
2.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已成为中国国民性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们对社会中老弱群体的关爱,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仪礼》和《礼记》中就有记述养老尊老的篇章。
朱熹在《朱子家训》中对子孙进行教诲:“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当今时代,尊老爱幼不仅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活动,更有了法律的约束力,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保证社会和谐稳固、民族繁衍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为大学生,尊老爱幼是个人自我修养的重要表现。
3.勤劳实干的优良传统
勤劳实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勤劳,即不怕辛苦,努力劳动;实干,即踏踏实实去做。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始终保持着勤劳实干这一传统美德,在中国这片广袤而古老的土地上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
”寄予执政党更高的期望。
作为新时期大学生,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有勤劳实干的精神,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培育和提高勤劳实干的精神。
勤劳实干,是一种促使人向上的精神美德,使大学生能够对学习和工作抱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杜绝自私自利之心和形式主义的干扰,以认真、一丝不苟、埋头苦干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
4.纯洁真挚的爱情传统
爱情一直是哲学、宗教、心理学、美学、文学与社会学中引起激烈争议的话题。
对于大学生而言,宽松的校园环境、大学浪漫的人文氛围,以及社会开放的文化渗透和道德伦理规范的约束,是大学生恋爱的环境动因。
经历爱情、体味爱情也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生未来婚姻生活的前奏和经验。
对于大学生来说,爱情是纯净而美丽的,纯洁真挚的爱情是不掺杂世俗偏见的,两个相爱的人彼此真诚的沟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并在对方遇到困难时给予最大的心灵上的帮助和守护。
大学生只有用纯洁真挚的感情专心经营,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体验,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修养和品质。
三、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既可以在学校中进行,也可以在社会中进行,还可以采用自我提升的方法。
而学校是进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方式。
1.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传统文化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典籍、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民间节日、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社会发展的光明历程,同时又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艺术修养、文明行为等信息,展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息、勤劳智慧的优良品质以及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世界古老文明中孕育出来的四大文化体系中,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是目前尚存的文化体系,它有着独特的价值体系和思维系统,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实现文化强国这一重任,既需要有一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发挥其支撑引领的作用,更需要不断提升全社会的,尤其是大学生的文明素质。
公德教育关系到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良好品质的塑造,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问题。
高校以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有利于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完善学生的养成教育。
3.构建人文科学课程,提升人文素养教育
人文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是在课堂上进行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手段,因而构建合理的人文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法。
大学中的人文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如对学生加强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及音乐、美术等人文学科的教育。
对理、工、农、医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注重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相互影响,促进文理的结合等。
4.构筑心理教育平台,实现自我完善
身心健康是合格人才的基础条件。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
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德育教育中积极构筑心理教育平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而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是预防和矫正各种心理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自我心理教育能力,实现自我完善的内部动力。
5.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自我能力
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把课堂教育延伸到社会基层,开展社会调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以及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效果。
四、大学生人文素养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
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结合。
1.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不能只重视智育的发展,还应担负起向学生系统传授道德知识、灌输道德观念、培养道德素质的任务。
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的不同,使得当今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处于不同的层次。
对于理性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的学生,道德教育的重心应放在提高其道德认知能力方面,教育的方式方法应当灵活多样。
而对于理性思维能力基本成熟的学生,道德教育应侧重于道德规范和道德责任的教育,应适当引入说教的方法。
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2.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宗旨和方向,培养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题中应有之意。
高校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3.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相结合是提升高校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为目标,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模式。
高校深化对素质培养的认识,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符合教育的一般要求,是落实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
高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两者的结合。
学校应充分挖掘可以进行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提升的内容,把积极、主动、科学的学习理念传递给学生,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文素养。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成为提升高校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总之,人文素养是一个很难量化的抽象概念,我们无法用测试的方法对其进行考量。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离不开家庭的责任、社会的义务,更需要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促进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使之成为当今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第2篇: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思考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提高育人针对性、实效性,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创校起坚持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的香港科技大学(TheHongK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在建校20余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在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Symonds(QS)编制的《QS亚洲大学排名》上,连续三年位列亚洲第一。
法国人力资源顾问公司Emerging和德国就业顾问公司Trendence通过调查世界5000家公司而排出的全球大学就业能力中,港科大名列全球第18位、亚洲第2位。
港科大EMBA课程项目连续5年位列《金融时报》EMBA全球排名第一。
学习借鉴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经验,可以为内地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供新的视角和有益借鉴。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历史演进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注重实用知识传授的高等教育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大学教育呈现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重科学教育轻人文素养,重专业技能轻思想引导,重知识传授轻道德培养成为不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缺陷。
大学教育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能否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文化渊源。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容。
在我国,人文一词源远流长,最早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在这里指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规范准则。
北宋教育家程颐在《伊川易传》中指出:“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
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查四时之速改也。
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般将人文与天文相对,人文反映了古圣先贤在探索天道的同时,对于自身的关切。
在西方,人文最早起源于拉丁文humanitas,原意指人性,主要是突出人与动植物的不同属性,体现人文是人的内在本质属性。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对上帝的关注转移到现实世界,通过关注世俗生活,重视人的价值和尊重人的权利,赋予人文基本内涵。
素养,是个人与外界做合理而有效的沟通及互动所需具备的条件,当知识内化到人的生活和行为中,才能称其为素养。
在古代汉语中,素养指人平素的修养,我国古代对于人的素养就十分重视,《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后汉书刘表传》,“越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素养的重要性。
在研究和实践中,素养常常与素质通用。
在辞典中,素养和素质是一对词义相近却略有差异的词语,素质强调事物的原本属性,侧重于先天资质和条件。
素养则突出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特质。
现代社会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素养的内涵也大为扩展。
至于人文素养,目前学界主要围绕一个人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彰显人文行为等方面来界定,但并没有一个明确或公认的定义,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理解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认为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习得人文知识,逐步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在实际生活中彰显人文行为的总和。
人文知识首先内化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进而引导着人文行为。
人文素养以人文精神为核心,既反映一个人外在的日常行为与个人基本涵养,也展现其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精神品质。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具体实践。
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各类实践,缘于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探索。
新中国初期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概念,但国家却通过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思想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来体现人文素养培育的某些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应试教育及专业分科过细过窄等弊端的逐步显现,素质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
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文化素质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
此后各高校围绕大学生人文素养进行了不少探索与实践。
在内地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中,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有两种代表性的模式,一种是以杨叔子等人为代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杨叔子针对高等教育中急功近利、轻做人重做事、轻成人重成才、忽视人文教育的现象,以课程设置、第二课堂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切入点,在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了文化素质教育的诸多实践。
文化素质教育从华中科技大学的自发探索到全国范围内的逐渐推广,诸多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各地高校建立,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种种预期效果并未实现的现实。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还未达到素质教育的初衷。
杨叔子所总结的“五精五荒”和“五重五轻”———“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1](p67-68)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另一种以甘阳等人为代表,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借鉴西方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经验直接在我国开展通识教育,通过在中山大学建立博雅学院等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甘阳甚至一度认为,“一开始热闹了几年,最后就无声无息。
每次开会老是原地踏步,通识教育没有进入操作的层面,老是停留在理念上”。
[2]更有不少高校在实践中,将单一的“读经读典”、“国学学习”等同于人文素养培育,存在一定片面性。
二、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习借鉴中西方先进办学理念的港科大,创校二十余载迅速崛起为世界级学府,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史上的传奇。
港科大在办学理念上以全人教育为指导,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过硬专业知识的领袖人才。
正如现任校长陈繁昌在《训练全人打造领袖人才》中所提出,“只有推行全人教育才能训练全才,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要求”。
全人可以形象理解为大写的英文字母“T”,下面一竖代表专业知识,上面一横指对各领域知识的广泛学习和融会贯通。
笔者曾在港科大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对于香港高等教育和香港社会大环境有着直接感受,对于港科大全人教育更有着切身的体会。
港科大全人教育的做法和特点值得深思。
(一)什么是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美国学者隆米勒(RonMiller)是正式提出全人教育(holisticeducation)概念的第一人,他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HolisticEducationPress)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HolisticEducationReview),从历史和制度文化的角度检视美国全人教育的发展脉络,揭示教育应回归人的本质,重新找回教育的灵魂。
[3]1990年80名支持全人教育的学者在芝加哥签署文件“教育2000:全人教育观点”(Education2000:AHolisticPerspective),提出了全人教育的十大原则。
自此全人教育逐渐由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发展为影响全球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
在全人教育发源地的美国,这一理念与各州的教育改革实践合流,在基础教育阶段得以普遍实践,对诸多文理学院的学生培养也影响深远。
我国高等教育也吸纳借鉴了全人教育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思想,传播到我国的全人教育思想,对港澳台地区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港澳台地区全人教育把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与全人教育理念相互交融,逐渐开创了一种以培养完全的人为宗旨的现代大学教育模式。
全人教育是在大学人文精神逐渐缺失以及大学教育日益功利主义倾向的背景下提出的,在现代教育过度强调专业技术导致科学与人文分离,技术与价值分离的情况下,全人教育一改教育以做事为目的导向,倡导以育人为本,强调以开发人的理智、情感、身心、美感、创造力和精神潜能为教育目的。
全人教育不仅仅在于专业成才,更在于精神成人。
注重的是价值理性而不是工具理性,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处于全人教育的核心地位,强调人的整体发展。
主张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个体潜能得到自由、全面、充分、可持续的发展。
全人教育将所有学生都视为有潜力发展成为全人的个体,主张通过对学生这一充满无限发展潜能的有机体进行充分挖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人教育是用人文教育的方法,达到全人发展的目标。
(二)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特点及做法。
港科大教育理念强调开放性,重视国际化项目建设。
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推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国际化合作项目。
港科大的非香港生源占整体学生人数比例超过18%。
本科生以学院招生而不是按学科招生,学生进校后可以按兴趣选择主修课目。
本科生毕业要求的120个学分中有四分之一学分必须是来自通识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科学与科技、社会分析、数量推理、中文和英文。
鼓励学生关注文化、艺术、音乐、语言、沟通技巧和体育。
港科大99%的课程均以英文教授,授课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且来自于世界一流学府,每门课程的阅读量较大,课上提供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较多。
通过讨论课(seminar)或课上讲演(presentation)环节,学生有多次机会锻炼口才和答辩技巧。
港科大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强调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通过设立新的跨学科学院(In-terdisciplinaryProgramsOffice)统筹跨学科学习的规划和发展,把内在联系的学科有机整合,使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开拓新知识的学习和研究问题视野。
港科大本科生的海外交流比例高达50%,近年来,与美国的南加州大学和意大利的博科尼大学合作,在全球首创横跨欧美亚三大洲的全球工商管理学士学位等国际化项目更进一步促使学生开放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公民意识的提升。
港科大的国际声誉也与日俱增,在短时间内获得国际上的普遍认同。
港科大育人体系突出整体性,构建立体化的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
通过着力强化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进了学校行政系统的高效运转。
学生事务处(StudentAffairsOffice)在教育目的、导向、学生参与等方面都强调全人教育的落实,从重视学生发展培训、主动提升学生发展潜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等多方面入手,合理设置负责学生活动、体育运动设施、学生辅导以及就业服务的工作部门。
学生事务处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自主、自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业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尽力提供覆盖学生全方位生活的个性化项目。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项目设计,吸引学生广泛参与。
隶属于学生事务处的就业服务中心(CareerCenter)开展一系列活动,从就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到提供学生就业的参考数据,从举办学生就业实习计划到制定雇主招聘活动,从举办各种学生就业的专题讲座到学生应聘面试技巧咨询,都紧紧围绕为学生服务、做学生朋辈的主线,帮助学生拓宽就业空间,增强竞争实力,提高就业能力,促使毕业生就业单位对学校全人教育模式的认同。
港科大的全人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服务辅导,学生成长得到了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的专业化的长期系统支持,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并不局限于简单解决问题,而是着眼于对学生潜力挖掘的长期跟踪关注。
学生事务处提供专业心理辅导服务,也致力于推广预防及教育性的身心健康活动。
对于新生的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尤为重视,加上学校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服务辅导当中,新生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方便预约服务辅导或一对一咨询。
港科大校园设施注重复合性,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使用感受为出发点来规划布局。
全校每一栋建筑和房间均有高速的无线网络覆盖,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便,为学校各类型设施运行提供保障。
健身房、室内外游泳池、琴房等文体设施均对学生免费开放。
港科大宿舍全部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学校聘请教授、副教授担任舍监,引导组织楼栋内学生的自我管理与集体活动。
港科大最好的建筑是学生宿舍楼,宿舍楼均处于校园的黄金位置,面朝大海、采光良好,从宿舍楼走出步行可达海边。
宿舍楼实行男女混住,同一楼栋内男女生分住楼栋两侧或不同楼层。
宿舍刷电子房卡进入,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每层都设有宽敞的公共活动区(CommonRoom),内有公共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电视等设施,每栋宿舍楼均有公共洗衣房,内置的烘干机、电熨斗、洗衣机等一应俱全,方便学生娱乐、生活。
宿舍生活成为大学期间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中提升素养,舍监定期组织活动,让学生和社会成功人士以及校友见面畅谈和共进晚餐,给学生提供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接触社会精英人士的机会。
港科大校园文化呈现多元性,注重营造包容创新的文化氛围。
港科大的全人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当代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让学生主动发展,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潜质,尊重他们的个性,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给予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帮助学生将内在潜能激发出来,发挥大学生在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和发展自我中的自主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港科大的全人教育及时回应了时代新问题。
港科大的“卓贤行”(卓尔不群、贤德汇聚、知行合一)特色活动,通过社会导师的指导,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
除了学习之外,港科大还注重培养学生待人处世的态度,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能力和方法,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打破了中国教育中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
通过港科大“侍学行”社会服务计划鼓励学生投身公益事业,通过“红鸟计划”鼓励学生在导师和教授引导下制定个人发展计划,逐步实现个人理想。
邀请世界级艺术家进校园,演奏家和作曲家在校园内公开排练、现场创作,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艺术创作过程和亲身体验艺术的机会,进而培育学生的创意。
但是相比内地高校而言,港科大的学生管理呈现松散化的趋势,这与香港高校普遍重服务轻管理的倾向是分不开的。
由于独立自治的大学学生会并未受到学生事务处的严格管理,以学生会为代表的学生组织的活动内容、经费使用、成员结构等没有合理约束,因而在实践中容易形成监管的空白地带。
对于这一点,应当客观看待。
三、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几点启示
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4](p85)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求把人当作主体,使人在世界当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以达到自由生存、自主活动和自我实现。
全人教育强调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意蕴相通。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全人教育实质上是殊途同归,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港科大全人教育有针对性地回应了现代教育偏重知识技术传授、缺乏人文关怀、价值观错位、迷失生命意义等问题,使大学生不仅学到文化知识,人文素养也能得到提升,在社会上真正体现人的价值。
对于个人潜能挖掘,形成良知、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
对于内地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国际化教育理念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灵魂。
理念是育人的灵魂,开放是大学的方向。
港科大原学术副校长孔宪铎认为,任何一所好的大学,一定要着眼世界,才能学无止境、学无国界,才能和世界一流大学相竞争,而达到在世界平台上与他们平起平坐。
只有着眼世界,才不会变成井底之蛙。
[5](p13)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故步自封就会迅速落后。
港科大围绕国际化办学理念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来指导育人实践。
[6](p55)内地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一个不断改革和适应的发展过程,既有儒家传统的教育思想,又有对苏联教育方法的模仿,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又开始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要面向世界”,大学生人文素养也要面向世界,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牢固树立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和世界眼光。
人文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但人文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人文知识的逐步积累与内化的结果。
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开展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用正确的价值导向来培养大学生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因此开展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胆借鉴港科大国际化教育理念的成功经验,帮助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同时思考人的核心价值,迈上全面发展的成人之路。
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规范有序的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积极与国外同类型高校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
促进文化交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在公共课程体系中传播国际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当下的国际背景,紧跟世界前沿动态和趋势,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二)多元的文化融合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支撑。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人文素养培育需要丰富人文知识内容的支持。
港科大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教育文化以及香港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实现了多元文化充分碰撞融合。
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有效支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港科大学生通晓两文三语(中文、英文和粤语、普通话、英语),增强了对不同文化兼容并蓄的能力。
人文素养较高的学生不仅要对全球性的文化、文明成果有所了解,更应该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入的学习。
其中传统经典的阅读等人文知识的传播必不可少。
传统文化一向重视个人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反映了中国古人重视修身的传统。
修身是人的主动完善,是一种自觉的道德要求,这正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所需的内在动力。
当前不少大学生盲目追求西方流行文化,却对其中的内涵不甚了解,只是一味盲目追逐。
沉下心来阅读传统典籍的为数甚少,从而造成一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祖国历史文化知之甚少。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传统文化中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
港科大的全人教育正是吸收西方教育先进思想和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养分的产物,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仁爱精神、礼仪之道等精神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
(三)复合型校园设施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保障。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高校校园设施除了营造美感外,还可以有效发挥育人功能。
硬件设施要上一个台阶,与社会发展相匹配,港科大校园设施既具有现代功能又具有人文气息,让身在其中的大学生能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当今高校中,学生在校园内共同生活、学习、交流。
理想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
高校校园建筑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反映当地特色,就地取材,不拘一格。
使高校的建设设施与当地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体现出人、建筑和环境的协调统一。
不能把钱用于建设楼堂馆所和形象工程,也不能让校园设施千校一面。
人文素养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承载教育功能的地点不能仅限于课堂,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复合型的校园设施作为学生成长的必要平台,也能对学生行为养成、价值取向、思想认同等多方面逐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生活区是教育场所的一部分,但内地高校学生宿舍区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只重硬件轻视软件的误区中,管理上以纪律和安全的考虑为主,较少关注学生的其他需求。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硬件状况与大学生丰富生活的发展极不协调,只能满足学生最低程度的生存需要。
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学生宿舍区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载体,是大学生进行课余学习、思想交流、生活体验和情感互动的重要场所。
大学生在宿舍呆的时间较长,高校学生宿舍区应逐渐加入相应的复合功能设施,朝着学生生活社区的方向发展,从而满足大学生在课堂外的住宿、学习、娱乐等活动的需要。
学生宿舍区也可以“寓教于住”,举行小型讲座、小组讨论。
通过复合型校园设施的营造,在润物细无声中间接达到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
(四)和谐的育人氛围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关键。
人文精神是现代大学的精髓,大学作为培养人文素养的场所,其特有的校风、校训实际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港科大服务学生,并不是包办,而是引导学生培养独立自主能力。
包括校长在内的学校领导和专家教授居住在校园内,同吃一个食堂,常和学生一起运动、娱乐,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和谐。
港科大的全人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性做法,而不是指向大学教育某一方面,全校的育人工作形成了和谐的统一体。
港科大的实践证明,营造浓厚的校园育人氛围至关重要。
人文素养的培育来源于教化,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气质修养等言行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不能把教育过程简单看作是知识的单向传播,忽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全人教育需要所有教职工的全员参与才能达成目标,可以通过新进教职工培训、学生工作研讨坊等多种形式鼓励教师渗透人文素养培育于教学活动和学生工作中。
[7](p112)包括行政、教学、后勤等部门在内的管理人员都应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把人文关怀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去。
教育者首先要将学生视为一个主体性的人,一个有智慧和情感的人,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教养和智慧的人。
人文素养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高校单方面的力量无法完成,要树立“大人文”的观念,调动多种手段和因素,依靠高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形成一个相互作用、不断协调、目标一致的立体化人文素养培育体系。
将大学的学生家长、报考考生、毕业校友等都视作学校人文素养培育工作的推广对象,借助学校的学术活动、媒体宣传、家校联合会、校友活动、毕业典礼来分享人文素养培育理念,营造出人人都是人文素养培育之人、事事都是人文素养培育之事、处处都是人文素养培育之地的良好育人氛围。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10-01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模板10-01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论文10-01
职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思路论文模板10-01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论文模板10-01
有关人文素养的论文10-01
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论文10-09
中职学生人文素养论文10-01
高职生人文素养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