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毕业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发展趋势

时间:2023-04-01 09:27:17 物理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教学发展趋势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去发现和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发展趋势

  第一篇: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伴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同。

  为此,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初中物理教师都在不断摸索和将其用于实践中。

  本文阐述了分层教学的含义以及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在开展分层教学之前应该做的准备事项,分析了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高效的学习物理。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以及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便在同一个班级,由同一名教师授课,最终却出现成绩不同结果。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学习的能力也不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成绩就相对好。

  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成绩就相对的落后。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在给一个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授课时只能按照中等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授课,最终使得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进步,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不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我们将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并将其用到初中物理的教学中。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是为了解决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而得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

  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办法,使其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匹配,进而让学生做到高效学习,使其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分层教学法相较于其他的教学方法来说还比较的新颖,也更加的科学化。

  因为其在最根本上认同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这一事实,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朝着对自己对有益的方向发展,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激发。

  进而会影响学生的其他方面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使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二、实行物理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当然也就没有相同的两个人,即使双胞胎也有不同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每个人学习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若是教师教学的方法千篇一律,就一定会出现有的学生很好地掌握有的学生理解的不够透彻。

  在古代,人们就提倡因材施教,而物理这一学科具有的特点就是容易引起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因此,实行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随着物理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物理理念不断被更新,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人才,就必须改进甚至是打破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其能够从容的应对不断变化的物理技术。

  三、开展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前的预备事项

  (一)调查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1.智力和智慧的调查。

  其包含了记忆力、思维的协调性、语言等。

  为使物理的分层教学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成果,就一定要全面地了解学生,学生本身的能力教师也要做一个大致的掌握。

  2.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经过对不同学校学生的观察后发现,学校教学水平高的学校的学生的自学的能力要稍强于教学水平低的学校,学习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教师就应该了解自己学校的学生最常用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习惯等,为了能够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对症下药。

  3.实践动手能力的调查。

  由于个性的不同,大部分那男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好于女生,女生理论计算等方面的能力要稍好。

  所以,在此处也是值得引起教师的注意。

  4.数学成绩的调查。

  语言以及数学都是学习物理的基础。

  物理中有很多概念需要学生们准确的理解,在物理的教学中还会涉及大量的计算。

  所以,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非常的关键。

  5.心理问题的调查。

  心理问题不仅出现在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身上,在每个人都可能存在。

  心理问题不会表现在表面,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的了解学生心理,作为学生分层教学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在调查学生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分层

  经过大致的调查,教师对学生们的基本情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综合上述条件把学生分层三个层次,即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为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分层后不在班级或校内公布具体的分层名单。

  教师还应该向学生解释,其实学生的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会了解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并对分层做出适当的、灵活的调整。

  四、分层教学法中几个分层内容

  决定采用分层教学法后应该知道从哪几方面进行分层,这将决定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效率。

  一般将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实验分层、作业分层以及辅导和考评分层。

  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既不让学生觉得过于简单也不让学生答不上来。

  当教师在讲压强部分的知识时,要求后进生只需掌握基本的概念公式和一些简单的计算即可,对于中等生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应该能回答上难度中等偏上的问题。

  对于优等生来说就应要求其掌握有一定难度且综合性较强的问题。

  物理实验的教学就要求教师按照动手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或者给学生分配匹配自己能力的试验。

  因为物理试验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串并联电路的有关内容时就涉及到需要做物理试验。

  在试验中,对于优等生,教师不应过多干预,可以让他们自主的完成试验,对于中等生来说教师只需要在关键的部分做出指导即可。

  对于后进生,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最好全程都同学生共同完成,遇到重点以及难点再做出细致的讲解。

  学生作业的分层次布置,后进生留的作业应该更加偏向于基础知识的巩固,让学生不至于对于作业产生过多的厌烦心理。

  对于中等生,物理教师应该留一些具有一定难度但是难度不高的作业,使其基础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让学生做一定的拓展。

  优等生,完全可以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作业,让优等生不断的实现自我的突破。

  作业本就起到巩固和突破的作用,因此,在精不在多。

  辅导分层次,现在的中学生几乎都有课外辅导班,校内的辅导也不容忽视,针对后进生的辅导重点在于基础知识和常见题型的巩固。

  中等生就在于辅导基础和一些稍微难的物理题目的理解。

  对于优等生,可以把辅导重点放在创新题以及难题上面。

  对考评进行分层,对于不同层次上的学生考评的要求也不同,而学生也相当看重教师给自己的评价。

  其实,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总结和鼓励,总结上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表现。

  在此阶段无论是哪一个层次上的学生只要自己在不断地努力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也应该不断的激励他们,使其更加努力地学习物理知识。

  五、分层教学法在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使分层教学法的特点以及优势被显现出。

  在开展分层教学法之前,教师应该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提升后进生成绩中发挥的作用尤其显著。

  教师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语言对逐渐引导后进生不断的努力学习。

  教师应该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怀,对于其在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的解决。

  在物理分层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多多关注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正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们。

  对于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应该经常鼓励和安慰,防止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

  对于优等生则是要教导他们不要自满、骄傲,使其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来应对接下来的学习。

  值得重视的是分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应该跟随学生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态度,做到一视同仁,不因为学生的成绩就看中一个学生或者看清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是不可估量的。

  让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健康的发展才是根本。

  最后,教师的分层次教学应该科学、严谨、客观合理。

  在教师的分层教学中,有时因为后进生成绩不佳而过于害怕教师,在教师讲课或者是辅导的时候学习效率过低。

  这时,教师应该主动地找学生谈心,通过交流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教师也可以找到优等生让优等生为后进生进行辅导,不仅实现了促进后进生学习的目的,还锻炼了优等生的思维以及表达能力。

  总之,分层教学方法的本质就是因材施教,用于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人都完成自己的目标,做一个有用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朱艳萍.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以《光的折射》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0)。

  [2]王京玉.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

  [35]陈春梅.“留白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去发现和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那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物理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探究活动中,教师更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因此,教师就应借助演示实验、多媒体、挂图及教师的神态、手势、语言等抓住教学的导入,环节间的过渡与衔接,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有效地利用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特强这一特点,从而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安全用电时,将一个用插头接好的电灯插亮,故意在线上留下一个很松的接头,轻轻一拉就不断的冒出火花,然后问学生谁敢用手直接把这个线头接牢,再用手轻轻拉动电线,使接头不断的冒出火花,增加紧张气氛,过一会看看没有人回答再说:“老师敢”。

  然后,故意装做很害怕的样子,手要触到电线又立刻缩回来,反复两次,最后很自然地把线头用手直接接牢,用胶布包好,再学习安全用电,效果倍增。

  再如:在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先点燃一支蜡烛,让一个同学用以下两种方式吹烛焰,观察效果:

  1.直接用口对着火焰吹;

  2.用口衔着漏斗下口通过漏斗对着火焰吹。

  学生会发现用漏斗吹时不但没把火焰吹灭,火焰反而向漏斗里倾斜。

  这些实验的可见度大,学生便于观察,现象出人意料,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人要善于动脑,善于思考,就会不断的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在物理知识的获取过程中还需要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善于提出探究性问题,这也是现在物理老师越来越重视的物理兴趣培养教学。

  物理探究性问题来源何处?怎样来提?这些都是指导老师首先要弄清楚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类是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物理情景,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讲解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我就演示了一个不用加热,也能使水沸腾的实验,先用烧瓶将水烧沸腾,然后停止加热,迅速用橡皮塞塞紧,再用事先准备好的注射器用力向外抽气,水又会重新沸腾,学生就感觉很奇怪,教师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另一类就是为了深化物理学习,探究物理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对物理学习中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从而对物理概念、规律加深理解。

  例如,在讲解完杠杆原理后,为加深学生对杠杆原理的理解,我就找来胡萝卜和小刀进行了如下演示:把胡萝卜轻放在刀口上,调节好位置,使胡萝卜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引导学生猜想:沿刀口的位置把胡萝卜切成两部分,两段是否一样重?当然,学生会异口同声的回答:“一样重。

  ”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当他们发现两段胡萝卜不一样重时,就非常奇怪,接着引导他们自主分析寻找原因。

  从而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再如,我在讲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就给每组同学准备了额定电压相同但电阻相差较大的两只小灯泡。

  先让两灯并联在电路中,观察两灯亮度的关系;然后,又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观察两灯亮度的关系。

  同学们会发现两只灯泡在不同电路中的亮度关系不同了,从而引发好奇。

  这时,再把电压表、电流表发给他们,由他们自己去探究所发现的问题,找出原因,从而加深对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理解。

  第三类就是为拓展学生的视野,锻炼其动手动脑的能力。

  例如,我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后,让学生把小孔剪成三角形的,正对太阳,调节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观察光屏上的像的形状变化情况,看看光斑是否都是圆形的。

  在讲解光的折射后,让学生下去把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让入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观察折射光线的有无和反射光线亮度的变化情况。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应巧用语言因势利导。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指明了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点拨,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这要求教师的讲课语言要跟当时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尽量贴近。

  如在讲“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巧设导语:“耳朵的功能是能够听到各种声音,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中的呢?廖廖数语,就将学生引入了知识的殿堂。

  再如,在讲解“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时,在学生了解了有益摩擦、有害摩擦后,问:如何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的摩擦呢?让学生思考。

  教师再举例启发:鞋底为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要使行驶的自行车尽快停下来,你是怎么办的?就这样,教师的话语轻松地敲开了疑惑之门,引出了思维之路,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

  三、做好各种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培养学生做探究性实验上应作好以下几点:

  1.重视演示实验。

  让学生在演示实验中学会实验的基本操作,熟悉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培养其基本的实验操作、处理突发事故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在这里,教师的语言、操作必须要慢并做到规范、清楚、可视度高。

  必要时,在细节处要借助投影仪放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整个操作过程。

  2.指导学生做好课本上的探究实验。

  课本中的探究实验目标明确、步骤清楚,现象也很直观,是学生在演示实验中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实验,实验前教师应作好各种准备,对学生进行较合理的分组: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情况、男女进行搭配,如有可能,还可以考虑学生间关系的亲疏进行分组。

  学生实验时,教师还应作重点巡视指导与普遍关照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排除故障。

  特别是电学实验中,故障常会出现,千万不要帮忙排除,应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仪器自行检查排除,实验结束时,要做好小结,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指出问题所在,又要表扬优秀,并指导学生填写好较完整的实验报告,巩固实验成果。

  3.鼓励学生积极做好课外一些探究小实验和课本中的迷你实验。

  这些实验是完全脱离了教师的直接指导,是学生完全独立的完成的,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实验的结果也有可能不是唯一的。

  这样,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也弥补了课堂实验结果的单一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能力。

  最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的思想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四、做好各种调查报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真完成各种调查报告,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兴趣的重要途径。

  比如学习完声、光现象之后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噪声污染和光污染;学习完物质的结构和电阻之后让学生上网查阅反物质的相关知识以及超导体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前景等;在学习了信息的传递后,给他们讲解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和可见光通信技术上的成就及意义。

  参考文献:

  [1]《兴趣、创新、实践》.杜敏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师的教学技能》.严先元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初中物理教学发展趋势】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学发展趋势论文10-01

初中物理的物理现象教学10-08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11-12

初中物理教学随笔05-17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10-05

初中物理教学现状10-01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10-01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09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图景的构建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