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多民族当代文学史

时间:2022-10-08 09:56:07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多民族当代文学史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多民族当代文学史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多民族当代文学史

  摘要:从多民族文学史观到多民族当代文学史建构,需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是:厘清少数民族当代作家的身份问题与多民族文学史观念关系,与多民族文学史写作策略关系,与多民族文学史价值评价标准关系。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史观;文学史建构;文化身份

  多民族文学史观作为一种文学史观念,学界通过讨论明确了“多民族文学史观” 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创建两个基本问题。

  然而,作为一种文学史写作的实践策略,因为少数民族作家文化身份的复杂性,“中国多民族当代文学史”写作并未获得学界广泛认可的进展。

  一“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兴起并成为当前的学术热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学说的创建,势必会提供一方坚实的思想基石,积极地作用以至有效地垫高包括中国文学研究在内的诸多相关人文学科的学术建设基准”,[1](P5)它是20世纪哲学思想转向的结果——“20世纪人类思想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历史领先原则向相互作用原则的转变,反映在辩证法领域,则是黑格尔对立统一原则受到质疑和挑战并提出平行统一的概念。

  这一概念用之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编纂工作时可以提供有效的借鉴,同时对于国学观念的现代转型和文学的平行本质比较提供了方法论指导”[2](P5)。

  同时不应忽视的是,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兴起是多民族文学史建构实践与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反思所获得的文献积累的结果。

  首先,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兴起离不开学界进行多民族文学史的建构尝试所做的铺垫。

  自20世纪90年代学界就开始了多民族文学史的理论梳理和多民族文学史的建构尝试,1995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邓敏文的《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该书以宽泛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文学史学史和文学史原理相关理论,讨论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建设历程、各种文学史观、各民族文学史常见体例、各族文学关系、民族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问题、民族文学史的分期问题,这是一部较早从文学史理论方面审视多民族文学关系的著作,为多民族文学史建构进行了准备。

  1997年华艺出版社出版了张炯、邓绍基、樊骏的《中华文学通史》十卷(新版增补为十二卷),该书延续了1949年以来中国文学史编写的总体框架,在保留了余冠英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和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新观点新内容,特别是立足于中国历史上多民族交流融汇的事实,增加了以往主流文学史忽视掉的各少数民族文学,尽管因文学史观的问题此部分内容并未真正有机融入国别文学史,但是其在多民族文学史编纂方面的开辟作用是积极的。

  2001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刘亚虎的《中国南方各民族文学关系史》,该书基于探讨中国南方各民族文学的关系、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目的,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证明了中国各民族文学相互影响的文学史事实,对于形成多民族文学是互渗交流结果的文学史观具有重要启示。

  2003年杨义的《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杨义学术讲演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以其跨界研究的宏大视野提出大文学观“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强调了应该形成包括少数民族文学在内的整体文学观念,该书所提出的观念与基本概念成为多民族史观的主要理论支撑之一。

  2005年郎樱、扎拉嘎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该书从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侧重分析了从先秦到清朝整个古代文学不同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2006年关纪新的《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十六名撰稿人分别从文学先驱的倡导、代表作家的实践、地域和族际的交流、语境背景的影响等不同角度,以评论的方式解读了多民族文学在20世纪的交流互动。

  这些成果的产生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成为近年学界热点奠定了基础。

  其次,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兴起得益于连续八届的“多民族文学论坛”对相关论题的推进。

  分析历次论坛综述可以看出,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创建经历了学科反思、内涵问题探讨、形成学术热点、理论深化的过程。

  2004年,“多民族文学论坛”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发起,联合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共同创办,首届论坛围绕“中国少数民族当代作家文学的理论建设”中心问题,指出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缺失,强调了“多民族文学”概念提出的重要性。

  2005年在南宁举行的第二届“多民族文学论坛”所涉及的“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批评及其学科理论探讨”、“民族作家身份认同问题”等核心议题,已经开始从学科反思到内涵探讨层面指向多民族文学史观。

  2006年在西宁召开了第三届“多民族文学论坛”,会议讨论了“民族文学批评理论”、“跨学科学术视野中的民间文学生态”、“西部开发与民族文学书写”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隔年后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的李晓峰在本次会上提出了多民族文学史观与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2007年在西南民族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多民族文学论坛”将核心议题确立为“多民族文学史观与文化多样性”,并且设置了“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建构与思考”、“多民族文学史观维系下的民族母语写作”等论题,多民族文学史观相关问题成为了这一年的学术热点。

  2008年在乌鲁木齐召开的第五届“多民族文学论坛”则通过“创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思考延伸与理论拓展”的主要议题,从人类学、文艺学、比较文学等学科视角深化了多民族文学史理论。

  此后2009至2011年分别在昆明召开的第六届“多民族文学论坛”、 在桂林召开的第七届“多民族文学论坛”、 在赤峰召开的第八届“多民族文学论坛”继续了对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思考,并且将视角延伸到多民族文学史建构及高校教学方面,深化讨论了“多民族文学及多民族文学史的现状与发展”、“ 如何在综合性高校推进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 多民族当代文学研究”、“多民族史观的发端、发展和展望”等议题。

  再次,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兴起是各学术期刊深化理论讨论的结果。

  自2007年开始,由《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陆续编发了“创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笔谈”的讨论文章,与此同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广西民族研究》、《甘肃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也加入到讨论中,对“多民族文学史观”进行了理论的提升和丰富,取得了三方面的成效:一是明确了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内涵及意义,如关纪新的《创建并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扎拉嘎的《20世纪哲学转向与多民族文学史观问题》、刘大先的《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兴起》等文章对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基础、哲学背景的分析。

  二是进行了多民族文学史实践编撰的理论思考,如曹顺庆的《多民族文学史的编写问题》强调通过交流和融通达到重新建立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目标,姚新勇的《关于“多民族文学史”研究的断想》、李光荣的《文学史观:<中华多民族文学史>建构的困境和出路》在理论审视的基础上细致分析了编写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现实难度,杨曦、周建江等学者也对编写的相关具体问题发表了观点。

  三是促进了部分学者围绕多民族文学史观展开系统研究,如李晓峰的《多民族文学:中国文学史观的缺失》、《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下中国文学史之结构》等系列文章。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多民族当代文学史】相关文章: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普及与强化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10-09

现当代道教文学史研究论文10-08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对象问题探析论文10-08

探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对象问题论文10-08

日本文学史简历模板10-09

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研究10-26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教学方案10-08

试论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研究10-08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2-13

中国当代经典文学作品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