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2023-04-01 09:41:56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小学教育事业,顾名思义一个“小”字,但是它并不代表低水平教育专业,有异于综合化的教育专业,当然也不同于中等教育专业,以及不同于教育学专业。教师和父母的行为和思想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细节,都会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篇一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 要: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作为我们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在小学中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习惯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能力。

  学生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树立榜样,以身作则,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师和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

  教师和父母的行为和思想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细节,都会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而习惯的养成和父母平时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父母本身就要做到勤奋好学,以实际行动来教育和影响孩子。

  老师、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

  以榜样示范教导学生,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首先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教师率先垂范,才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其次、学生示范。

  在班级活动中,教师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班宣传,这样的榜样更具有模仿性。

  平时多注意发现并赞赏那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班队会中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等,作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以此达到示范目的。

  在评比“班级之星”时,让学生陈述自己和同学做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发现并看到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同时意识到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使他们有目标、有动力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

  最后、名人示范。

  名人是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人故事的课文,如《梅兰芳学艺》《这个规矩不能有》《闻鸡起舞》等,能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许多名人的故事,学习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激励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以名人为榜样,明确奋斗目标,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捕捉生活事例适时引导,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好奇心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一些言行往往会出人意料,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捕捉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他们的一言一行加以规范。

  比如,在课外活动中,发现学生手里拿着树叶、树枝在玩,于是我在上课时,拿着光秃秃的树枝告诉学生,我听到树枝在“呜呜”地哭,你们听到了吗?那么,树枝为什在哭?学生十分好奇,树枝还会哭呀?“是的,它哭着告诉我,她离开了妈妈。

  他还告诉我,它再也不能为我们挡风遮雨、乘凉了,它非常的伤心。

  同学们,摘叶子,折枝条使它们受到伤害,它们能不难过吗?那你们摘过树叶、折过枝条吗?”一阵沉默后,我让学生就这一件事件进行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去做?”讨论中,学生明白了花草也是有生命的,大家要爱护它们,从而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抓住机遇,适时引导,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循序渐进,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

  如低年级一般要求学生服装整洁,书包干净,不留长发和长指甲,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买零食,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把培养卫生习惯的目的意义讲清楚,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习惯的培养也如此,正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逐步形成。

  在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进程受挫的情况,如有的学生一直原地踏步,进步甚微,有的学生有点进步后又有些回头的迹象,但教师要看到学生身上一天天、一点点的进步,不断进行鼓励,不可稍有不慎,先劈头盖脸一顿批评,这样才能最终养成良德的习惯。

  四、家校合作,深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

  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

  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

  对此,我利用电话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把“做人、做事、学习”的正确习惯的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生活中。

  持之以恒,自然成习惯。

  我始终坚信: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

  五、表扬激励,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及鼓励,这对好习惯的形成和形成良好风气具有重要作用。

  而班级、学校、社会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就会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实践证明,表扬激励道德行为比抓住缺点以及批评效果要好得多。

  但当学生违反了公德,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如其分地批评或惩罚。

  它可以起到规劝后烧法生活不发生不道德行为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让我们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感到“学习的快乐!”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篇二

  《素质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语言》

  摘要: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数学教学是一种语言,语言就是需要学习者不断的运用,在运用中不断接收新信息,数学语言与认知活动的结合是获得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语言;数学能力

  引言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

  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

  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这也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迫任务。

  经过多年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以及西方教学理论的吸收和借鉴,中国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改革逐步向前推进。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要改变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构建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具体目标。

  然而,在中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还没有得到普遍落实,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普遍低下。

  因此,本文将从中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素质教育与数学语言的结合,以便有利于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发展和普及。

  一、克服旧模式的制约,构建新的教学新思维

  1.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创新。

  科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而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不断抛弃旧的、不适应当今教学和学生需求的教学观念和数学教学语言,同时不断归纳、综合所了解的国内外教学理论和教学新动向,以先进的数学教学语言代替落后的语言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小学数学教学之路。

  可持续发展就要科学发展,因为数学教学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专业要发展、知识要提高,离开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由此可见,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加强观念和语言的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语言,语言就是需要学习者不断的运用,在运用中不断接收新信息。

  而当今中国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低效率、高投入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根源何在?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教学理论的探讨与研究以及对当今各类学校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观摩,发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很少能够以培养学生数学技能为原则去备课和教学,课堂教学完全以教师的讲述占据了课堂绝大多数、甚至整个课堂教学的时间,学生只好成为被动的听课者和只是接受者,因此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在条件较好的学校,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这应该说是教学设施的一个很大改进,但是,多数教师利用多媒体并没有把多媒体的应用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数学技能相结合。

  媒体只不过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试题,观看那么多的试题,学生是无法运用和理解的,因为学习游泳的人必须下水,不下水永远都学不会游泳,学习开车的人必须亲自掌握方向盘才能学会开车,那么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的人必须亲自动手去做、去尝试,亲自动手才能够学会小学数学技能的表达及语用方式。

  而在无条件配备多媒体的学校里,我们发现教师太辛苦,经常会听到教师的喉咙都讲的嘶哑,一黑板一黑板的写,写了擦,擦了写,这是很多学校存在的现象。

  所以这便构成当今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2.加强课堂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结合。

  课堂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结合是获得数学技能的必经之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概念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learner readiness)和数学语言意识程度(math language awareness)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或质量。

  数学教学是一种概念理解、信息传递和言语交际的行为,从数学教学研究的规律性出发,数学语言应当与社会语言、思维、世界观与文化生态环境相互联系,因为这样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直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使学生从小学就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真正用途和价值。

  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小学生的语言理解和概念理解能力还不够成熟,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尽量避免形式分析和抽象语言,应尽量展示直观的形象,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未知到已知,突出主体的参与作用,以主体为中心,培养学生主体思维的能力,情感思维,从实际出发,注重主客体融合。

  数学教学与语言意识密切相关,因为数学是语言的一种形式,是关于认知与人的个体、集体、道德和认识论等相关的一门学问。

  在论及语言时,Silverstein强调了语言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把语言意识形态定义为几组由使用者完全表达出来的关于语言的信念,作为感知的语言结构和使用的解释。

  Heath (1998)则强调语言意识形态的社会层面,认为它是一个组织所持有的关于语言在其社会成员的社会经验中的一些显而易见的观点和目标。

  Irvine(1989)也指出语言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和语言关系的文化系统,同时还包括道德和 政治的利益(洪艳青、张辉,2002)。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语言、社会、道德和环境等等方面。

  二、素质 教育应体现学生能力的 发展

  1.以任务型教学引领课堂活动过程。

  典型的强调学习过程的教学途径是任务型教学。

  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又一具有国际影响的教学途径,它基本上反映了教育专家和心 理学家对教育和教学的最新认识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学习者完成某些任务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

  任务型教学大纲就是基于以任务为主的教学思想的教学大纲。

  任务型教学大纲不再以知识点的教学为主要内容,也不根据数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而是罗列学习者在学习中应该能够执行或完成的各种任务,比如通过运算信息、根据指令操作、通过讨论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就某一事情进行决策等(程晓堂,2004)。

  任务是实现有效学习的主要目的。

  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理念并根据需要设计任务与活动。

  任务型教学大纲不仅使学生更加明确所接受信息的实际用途,而且更有利于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而更能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小学数学教学应体现个体需要的发展。

  任何学习都必然处于某一具体的环境之中,是通过和他人的互动来完成的。

  互动的性质和意义是成功学习的关键。

  小学数学教学尤其如此,因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加德纳等人对人的智商和多元智力进行测验的基础上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

  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根据教育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顾明远、孟繁华,2003);《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选择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新课程标准》提倡灵活性,倡导学生的个体发展、主体作用和参与意识。

  随着当今小学数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也从如何教到学生如何学的方面来。

  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课堂转变到以学生参与和发展学生能力为重点的方面来,把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的培养放在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位置。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学的发展,而落后的教学理念阻碍教学实践的发展;同时教学实践又为教学理念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依据和证实。

  换句话说,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教学一方面依照教学大纲来实施教学的,教学大纲是教育者依据某种教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为某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所做的规划,但是在教学中决不能机械地理解教学大纲,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理论,最大程度地给学生提供知识运用的机会,创造更多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方面来,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小学数学能力和水平,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成晓光.对中国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标准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洪艳青,张辉.认知语言学与意识形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6]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7.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0-09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大全10-01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10-08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09-30

小学教育方向毕业论文10-07

小学教育专科精选毕业论文10-01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模板09-30

幼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0-08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毕业论文范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