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高一如何学习好化学

时间:2022-10-08 18:08:00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如何学习好化学

  高一如何学习好化学,化学是高一的其中一个学科,那么高一如何学习好化学呢,下面带来高一如何学习好化学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高一如何学习好化学

  高一如何学习好化学【1】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要求的差别

  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

  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科研方面的某些应用。

  其知识层次只要求学生认识表面现象及结果即可。

  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要求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内部联系的同时,还要学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应用。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差别

  高一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如:

  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不做要求,高中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

  2、初中阶段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只需掌握简单的规律,但高中阶段的化学反应,需从本质上理解,通过离子反应掌握反应的本质。

  3、在弄清楚物质微粒之间的个数关系后,要学会利用“关系式”法,即在多个化学反应的计算中,找出相应物质的微粒关系,直接计算。

  此外,对于实验课,初中重视的是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而高中化学实验要逐步锻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并根据实验得出相应结论。

  初、高中课程的过渡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识的过渡,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一)要科学地阅读教材和资料书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到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1、课前预习

  预习主要是对知识的准备。

  具体地讲,就是学生要在老师讲解新课之前,有计划地独立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对下一节课老师要讲内容的初步了解。

  这样就不会局限于老师的讲课速度,超前自学。

  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而且会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超前学习时肯定会存在不少疑问,或者是对一些问题存在比较肤浅的理解,当老师在课堂上讲到这部分的内容时,你就可以带着疑问去听课,并比较老师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与自己的理解有何不同。

  这样一疑一思,一对比一求证,会在课堂上将知识真正地掌握。

  2、认真听讲

  听课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学生在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听课中度过的。

  听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听老师的讲解来获得的。

  因此,要想学习好就必须学会听课。

  在课堂上只有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抓住知识的重点,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听课时,眼睛要盯着老师的板书,老师讲解时,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动作与表情,思想上与老师保持一致,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集中精神听讲的同时还要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有的同学认为,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

  他们把学习比作送货进仓,认为只要自己打开了“仓门”,就可以等着老师把货物送进去。

  这种想法是把自己放在学习被动的地位上,是不对的。

  要提高听课效率,重要的是要对老师的讲解进行思考、提问,主动地去吸收老师所讲的内容,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

  3、做好作业

  如果说听课这一环节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那么作业就是侧重于知识的消化与巩固。

  对于为什么要做作业的问题,一些同学缺乏正确的认识。

  他们认为这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是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这种观点是没有认识到做作业的真正意义。

  做作业时应该先复习,认真回想一下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最好能理出一个简要的提纲,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开始做作业。

  4、复习

  复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复习指把新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复习方法。

  a、总结规律法

  知识都是有章可循的。

  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总结,来巩固和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联系,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把各个知识碎片理成线、织成网,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拓宽思路。

  然后仔细听老师的复习课,把老师的复习课与自己的相比较,肯定自己正确的地方,修正自己不准确的地方。

  b、反复阅读法。

  在复习的时候,有时会遇到一些重、难点的内容还未掌握,对于这部分的内容,应该反复阅读,直到理解为止。

  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既读懂了新的内容,又联系了旧的知识,新旧结合,加强理解。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反复阅读并不是形式上的走过场,而是细细咀嚼、消化和吸收。

  c、由厚到薄法。

  常听到有同学这样说,“越学越多,越多越乱”。

  产生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善于进行综合和归纳,不善于在复习时去粗取精、提取精华。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认为读书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由薄到厚”,另一个是“由厚到薄”。

  由薄到厚的过程是知识的不断丰富、积累的过程。

  而由厚到薄是则是质的飞跃。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由厚到薄呢?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纲目,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不管知识有多么的多,千丝万缕,必有主线。

  其实每堂课后的小结,就是这样的主线。

  掌握要领、抓住纲目,这是由厚到薄的一把钥匙。

  在复习的过程中,只要你善于归纳、总结,就能把整个的知识串成一条线,做到前后相联,融会贯通。

  当然,总结提纲,必须是自己动手,开动脑筋,不要求助于别人。

  只有这样,才可能够使书“由厚到薄”。

  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上面这几个方面,我们一定能学好化学。

  高一如何学习好化学【2】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教育阶段后的高中高一层次的教育。

  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同学们是否能继续深造。

  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在化学的学习上一蹶不振,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

  作为学生和老师都有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素质。

  造成高一新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学习困难的原因

  2.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

  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有的内容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初中教材变化频繁,与高中教材在知识体系与能力要求上脱节,造成高中教师未及时了解初中教材特征与学生能力水平,未能很好处理初三与高一衔接,出现高估学生能力水平,开快车,抓进度,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部分学生由于畏难情绪而产生厌学情绪。

  2.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竟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

  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

  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

  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有的学生抵御不住社会精神环境的种种诱惑,人云亦云,东施效颦,模仿社会不良习气。

  等等诸多因素影响限制了同学们的学习上的发展。

  三、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我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如果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学习,也就具备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将让我们终身受益。

  化学课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课前前习;(2)听课;(3)复习;(4)完成作业等几个阶段。

  预习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

  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

  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同学们能提出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求同学们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听课阶段: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同学们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

  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

  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同学们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还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

  主要精力放在听和讲上,必要时也可标一标,划一划或写一写。

  听好课的三要素:(1)恭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严肃的学习态度,全神贯注,做到眼、耳、手、脑并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听讲的效率。

  (2)思维: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

  思索老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的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或操作过程、装置原理。

  其关键是要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只记结论。

  (3)记忆:思维的同时也在进行记忆。

  记忆要及时,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听讲的方法:听讲方法主要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和总结巩固这三个环节的学习。

  和其它学科一样,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通所学内容,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这四到各有其特点。

  对于眼到,除以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分清主次现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现象不够突出和不够明显,而又属于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

  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要记住这些现象。

  不论好看有趣与否,都有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自觉提高和发展观察能力。

  关于耳到、心到,着重点是开动思维器官,听清和思索教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和操作及装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属于理解的内容。

  切实克服和改变不注意听和想的过程,而只记住结论的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耳到、心到的关键是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

  当然,在此前提下该记住的内容,还是要记住的。

  手到,主要的是按要求和规范,认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至于笔记,再把老师讲课的板书条文、重点问题的思考方法,分析思路等简单记下来。

  有的学生课堂上忙于记笔记,课后忙于对笔记,课上听得不真切;有学生在课堂上只听不记,课后复习没有依据,遗忘得快。

  这两种听课方法效果都不好。

  要学会记要点、记提纲,不要因记笔记而影响看、听和想。

  在检查复习时,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听同学的回答,看同学的操作。

  不要因没有检查到自己而不认真想、不注意听和看。

  当同学的回答、操作与自己的认识不一样时,更要想一想有无道理。

  总结巩固阶段,主要是会小结归纳,使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条理分明有个系统,同时回忆看或所做的实验。

  复习阶段: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

  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复习的种类:复习的种类、方法各一,但复习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三种。

  (1)新课中的复习:这种复习是把新课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

  目的是“温故知新”。

  从已知引出未知,由旧导新,降低新课的难度。

  这可根据老师的课前提问回顾旧知识,或边预习新内容边复习旧知识的方法。

  (2)阶段复习。

  这种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

  ①单元复习就是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后复习一次。

  如第一章可分为一至三节三个单元。

  ②每章复习是在上完了一章内容后进行的。

  它的作用是把整章进行归纳、综合,整理该章知识提纲。

  其方法可根据每章后面的“内容提要”有所侧重地进行,并结合实际,做每章后面的复习题或选做适量的课外练习题进行消化、巩固。

  ③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期未考试前集中两周时间,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复习。

  通过复习及学期考试检查,将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寒暑假作业弥补,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好基础。

  以上各阶段复习,按课本的顺序进行为宜。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便于同学们掌握。

  复习的基本步骤:(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

  例如,一个晚上自学两小时,就应根据一天学习的学科和学科的性质,做科学安排,即内容相似的不要前后相连复习,应间隔复习。

  这是因为从心理学上讲,相似的学科相连复习往往引起干扰,降低复习效果。

  (2)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

  然后再复习课文。

  在这个时候,可根据回忆,有困难或不明确的地方多复习,理解了没有问题的少复习,这样既可节省时间,而且可集中力量来弄通困难教材,掌握重点。

  最后,再合上书本思考一遍,特别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然后才做作业。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因此,在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

  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

  同时,在复习时必须对所做过的实验已观察到的变化,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回忆、复习,并且还要注意实验装置及操作手续。

  复习的操作方法: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

  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方法:(1)实例法:对物质的性质、制法、存在、用途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复习。

  通过实例,认识物质的制法、用途、存在决定于它的性质,它们之间是有机的内在联系的。

  因此,在复习某一物质的性质的同时,应根据此性质认识它的制法与用途,联系它的存在。

  同样,复习用途与制法,也必须充分了解它们所根据的是该物质的哪些性质。

  如复习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的特性时,便应注意联系氨的实验室制法。

  因为氨的实验室制法,就是根据铵盐这一特性。

  (2)对比法: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复习时若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记忆。

  元素间、化合物间、同族元素与异族元素间,以及一些概念不同,复习时均可进行对比。

  对比的方法不仅加深、扩大、巩固新旧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概括能力的过程。

  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对比分析,找到联系与区别,以便灵活运用。

  (3)联想法:复习时要善于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使之系统化如复习H2的性质时,可联想到H2的制法、用途,有关的实验现象、装置,注意事项等。

  联想法是复习化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归纳法: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

  如氧化物、酸、碱、盐之间,通过学习就可摸索出它们相互间的转化规律,归纳成图表,成为全章及全书的知识概括和小结。

  (5)联系实际法:要反复通过实例,联系实际,究竟联系什么和如何联系,逐步学会联系实际。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视复习实验,对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要结合教学加以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联系。

  作业阶段: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及解题过程也有其自己的规律:(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首先要认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

  (2)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等化学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

  (3)正确解题,完美答案。

  把解题的思路一步步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4)展开思路寻找规律。

  这是最后一环,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而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

  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己做好的题目联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悟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来,就会事半功倍。

  反之就是做无数道练习题,也达不到巩固知识、训练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化学学习的过程是由一系列阶段组成的,阶段与阶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在学习时应掌握好各阶段和各层次间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学好化学,用好书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将化学学习好,为我所用。

  四、强化记忆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内容需要记忆,而且很多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对记忆进行大量的研究,“记忆与遗忘”恰好相反,艾滨浩斯给出人们遗忘曲线,它反映了人脑的活动规律。

  1、实际操作的遗忘量最少,两天内反遗忘10%左右,记忆量90%左右。

  2、知识学习在学完后的第一、二、三天内遗忘量最大,此后,逐渐减少。

  3、一些押韵的诗歌和抒情散文遗量也少。

  4、最不容易记忆的是无意义联系的字母、符号和孤立的性质,如,化学元素符号,数学上使用的字母,物质溶解性、酸碱的强弱等虽然学会了,三天内遗忘80%。

  上述这一遗忘规律,为我们巩固学习成果提供了依据,首先是每学完新的化学知识以后一定要当天看书复习,完成当天的作业,一定要把复习工作安排在遗忘之前。

  化学上常用的几种记忆方法:

  1、把必须记忆的概念,规律和理论编写成顺口溜等便于记忆。

  (1)对化合价的记忆: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二三铁,二四六硫三五磷。

  碳氮硫氯多价态,物质类别细分清。

  (2)对酸碱盐溶解性表的记忆:

  2、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理解记忆

  感性的记忆只是使我们停留在表面的、个别的、外部的认识上,这种记忆虽然重要,但只能是初始的记忆,只有真正的理解,把它提高到理性分析能力这一水平,才会获得清晰、持久、牢固的记忆。

  例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在理解氧化还原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一个十分熟悉而又具体的实例:如H2还原CuO中,对于氧化与还原,被氧化与被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概念就只需要记住其中的一方就行了,另一方概念便迎刃而解了。

  3、将相关的概念列成关联图进行记忆──图式记忆

  很多知识用图式表示出来,既能便于我们理解物质间的内在联系,又能够对一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例如学习《物质的量》一章时,就抓隹物质的量这条主线,将该章中各个概念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图梳理清楚,对全章内容都理解清楚了。

  其图示如下:

  反应热气体体积

  徽粒数==========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

  离子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

  由上图是了解物质的量的核心,围绕它有许多概念及有关计算,而桥梁是物质的量。

  4、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记忆━━对比记忆

  对比记忆就是分析联系各种物质、各种概念之间相似相异比较的记忆,在比较过程中,分析判断加工,信号多次强化,各事物在大脑中建立联系,使记忆的事物持久。

  另外,有关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小结记忆包括串联知识记忆、列表记忆、总结问题记忆等等。

  五、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现象,反应式等,碎、散、多、繁,枯燥乏味,记忆困难,不易掌握等。

  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应从下述关系入手:

  结构制法用途

  性质

  位置存在鉴别

  即元素在周期表里的位置,可判断出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决定它的存在、鉴别方法及其单质的制法、用途等。

  总之,化学知识虽然有"碎、散、多、繁、难“等特点,但其中却存在很多规律,在学习中只要学会总结归纳,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能做到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学科所涉及的领域实在是太广泛了。

  如:飞船上天,登临月球,星球大战,核能,原子能,石油,各种矿产开发利用,各种新物质的合成等都离不开化学学科的知识。

  化学在下个世纪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将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高一如何学习好化学【3】

  一、预习时认真阅读化学课本

  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去理解。

  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因为它能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

  看教材的程序一般分三步。

  1.全面看 全面看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的问题。

  2.抓关键 在全面看的基础上,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语重点看,认真反复琢磨。

  3.理思路 每一节内容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都有一定的线索,看书时要积极思考,重点知识要掌握,难点知识要逐步突破。

  总之,看书的程序可概括为:“整体、部分、整体”,即整体感知,部分探索,整体理解。

  二、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1)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实验是化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实验是教学过程中刺激感官、深刻记忆、引发思考的必要手段。

  你在实验学习中学会观察与思考了吗?观察什么?有什么现象?你能解释吗?若不能,有追问到底的兴趣吗?要亲自动手去操作,体现“做中学”。

  (2)观察实验要与思考相结合

  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

  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

  实验过程中,手、脑的结合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态度、意识、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重视实验过程,把它在科学教育中的思想作用充分挖掘出来,将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能真正体现在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如在新教材第四章氯气一节中铜和氯气的反应装置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存在三点不足:一是实验过程中有氯气的残留和逸出,将污染环境;二是所用氯气需课前制取,不仅不方便,还会影响实验效果;三是铜丝用量不当或操作不慎会引起反应容器破裂。

  根据以上不足,学生参与开展实验的改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分析,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堂上听讲、读书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地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课上要听教师对物质性质和物质结构间关系的解释,要听物质性质的前后联系,要听预习时不得其解的弱点、难点,边听边记,力争耳手合拍。

  看书要细致,不能走马观花。

  在读书过程中要归纳总结,化繁为简。

  要回忆老师讲课的细节,参照笔记,学会深化知识,做到举一反三。

  要知道,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老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悟”更是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条件。

  在碱金属一章中,关于进行焰色反应的操作较长的一段文字叙述,能否用几个字就把焰色反应关键操作给概括出来?(烧→蘸→烧→看→蘸)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你是否注意到教材引出新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

  得氧→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偏移)→氧化反应→还原剂

  失氧→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偏移)→还原反应→氧化剂,这也是本节的线索,只有注意用心体会,才能深化知识,才能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抓住规律,联想归纳,强化记忆

  化学,相对于数学、物理来说,偏重记忆的东西较多,特殊性质多一些,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如何把貌似零乱的知识系统起来,这是学好化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要强调指出的是: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需要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

  学习中只强调提高能力,忽略基础知识的记忆是错误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但如何强化记忆,总体说:要归纳、概括,使其尽可能条理化,抓规律性的知识。

  比如对常见气体的物理性质的学习,可归纳为:常温下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点、沸点、毒性等。

  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可归纳为:与非金属反应、与水反应、与酸反应、与盐溶液反应等。

  常见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可归纳为:与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与盐溶液反应等。

  因此只要你用“心”去发现,不断归纳总结,就会把纷杂的知识梳理整齐。

  在梳理过程中要注意联想,不会联想的同学是不会把知识学“活”的。

  我们在学习中不去联想归纳,所学知识就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单就局部而言,可能优秀;如果综合考查,就会失去优势。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

  久而久之,你的知识就不再零散,而是网络化、立体化了,形成了你自己的知识网络,就用起来便会得心应手。

  五、发现规律,注意总结

  我们在学校学习一般要遵从:听讲,看书→思考→练习→思考(归纳.总结,深化知识)这一条路线进行。

  上课听讲,阅读教材接受知识,通过思索,掌握知识,这仅是停留在“理性”阶段。

  通过练习检验自己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程度。

  在练习中思考,归类,总结知识,做到触类旁通,跳出题海。

  比如,在溶液中各离子组可否大量共存问题,离子的组合方式可以随意变化,但当离子间生成难溶物、气体、弱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时,就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

  掌握了这一原则,这类题目尽管不断变换“面孔”,但处理方法是相同的。

  只要在解题过程中用心体会,总结规律,练习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经过你的努力、亲身体验、不断总结,会发现学习化学原来这么有味道。

【高一如何学习好化学】相关文章:

初中如何学习好化学10-08

高中如何学习好化学10-08

高三如何学习好化学10-08

高二如何学习好化学10-08

高一如何学习好生物10-08

如何复习好政治09-30

如何学好高一化学11-15

如何学习好普通话10-09

如何将PPT学习好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