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

培育泡桐高干壮苗综合技术

时间:2022-10-05 21:24:56 研究生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培育泡桐高干壮苗综合技术

  培育泡桐高干壮苗综合技术【1】

  摘要:根据河南省国有泌阳马道林场种植区不同立地、不同林分、不同密度等林分的调查资料,阐述了泡桐在该种植区的适生性及其与生长土壤、气候、造林密度、造林措施等因素的关系。

  关键词:泡桐;培育;高干;壮苗;综合技术;对策

  1泡桐高干壮苗生育规律

  根据多年来的探索,掌握泡桐高干壮苗生长规律是制定育苗技术的依据,泡桐高干壮苗生育规律,可分为5大时期。

  1.1愈合生根发芽期

  一般从埋根到幼芽出土长约30~48d,这个时期提高土温是关键,生产上选择埋根时期一般不浇水,可以松土。

  1.2缓慢生长期

  从发1对真叶到8对叶片,一般是4月中旬到6月中旬,地上生长缓慢,日平均高生长1.0~1.5cm,根系生长较快,也可以施少量人烘尿。

  1.3高速生长期

  一般从6月下旬至9月上旬,高、粗、叶、根系相当旺盛,高生长日平均5~7cm,特殊天气日平均生长11?0~12?5cm,这时期要保证水肥供应,大水大肥,让桐苗吃饱喝足,严防伏旱,注意排涝,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1.4生长后期

  一般在9月上旬高生长结束,地径生长10月上旬基本停止,如土壤温度在12℃时,根系生长一直延伸到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此期停止施氮肥,也不浇水(除特别干旱外),可以出圃栽植(即所谓带叶栽泡桐),成活率高。

  1.5落叶休眠期

  桐苗落叶休眠,根系也停止生长。

  2培育泡桐高干壮苗综合技术

  2.1选好圃地,轮作换茬

  泡桐苗圃地选用两合土。沙壤土为宜(粘土较差),地下水位1.5m以下,前茬以玉米、红薯茬为好,切忌用泡桐重茬地。重茬地病虫害多,地力衰退,同样水肥供应,相同管理措施,重茬与新茬苗木高粗生长相差20%~30%,所以生产上实行泡桐与作物换茬是培育高干壮苗的首要关键。

  2.2深耕细整,科学床式

  河南省在培育泡桐高干壮苗的过程中,借鉴农业种烟和小麦丰产精耕细作的经验,结合泡桐根深的特点,实行春节前深耕60~80cm,不打乱土层,年前不耙年后耙,结合施底肥进行土壤消毒,每亩施可施性六六六粉1.5~5.0kg,硫酸亚铁5.0~7.5kg,并浇好踏地水,做到“早、深、透、细、净、实、平”(早是指冬季整地,深是整地60~80cm,透是通风性能好,细是无土块,净是无草根和石块,实是上虚下实,不吊空,平是地块要平,利于灌溉)。

  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为苗木速生创造了条件。同时变平床为垄床,垄高15~20cm,上宽35cm,底宽40~80cm,这样能提高早春土温,利于生根。有的做向阳穴“土温室”,效果也很好。

  2.3施足底肥,巧妙施肥

  底肥要足,每亩施农家肥5000~7500kg(视土壤肥力、肥料质量而定),磷肥25kg。在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上旬每亩施尿素20kg,或分别提前5~7d施人粪尿3次,每亩用量500~750kg。

  2.4良种壮根,注意分级

  选用1年生无丛枝病、无机械损伤的桐根(2.0~3?5cm),最好用二棚根,截成长15~17cm根节,挖穴直埋,大头朝上,小头朝下,注意根的顺序,粗细分开。埋后封成碗口大小的土丘或做向阳穴,藉以提高地温和防止冻害。

  2.5掌握季节,适时埋根

  埋根时间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晚霜、地形和育苗技术。河南省一般在3月上中旬,这时埋根,先生根后发芽,苗木粗壮,过晚则先发芽后生根,影响养分供应,很难达到高干壮苗的标准,如遇天旱,就会回芽死亡。

  2.6密度适宜,结构合理

  泡桐是强阳性树种,光全作用饱合点为6.0~6.5万勒克斯(勒克斯为光量的计算单位,1支腊烛在1m远处的亮度为一个勒克斯),株行距为:1m×1m,1m×1?2m,1m×1.5m,每亩444~667株为宜,本着肥田宜稀、瘦田宜密的原则,在上述幅度内掌握具体密度。

  2.7除虫防病,精心管理

  泡桐苗期要认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病害方面,要特别注意炭疽病、黑痘病的防治,否则会蔓延成灾;在虫害方面,要及时防治泡桐金花虫、蛴螬、地老虎的危害。在泡桐苗生育的前三个时期,加强管理,精心抚育,把促进与控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泡桐速生的潜力。2012年11月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11期魏桂兰,等:紫椴育苗种子处理技术植物研究。

  泡桐高干壮苗的培育【2】

  摘要:介绍了泡桐种根的选择、圃地的选择和作床、埋根、盖膜、苗期管理等育苗技术。

  关键词:泡桐;壮苗;培育

  长期以来,泡桐作为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农桐间作、农田林网及“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在改善生态条件、保证农业增产、提高木材产量方面起到极其明显的效益。

  但泡桐生长具有假二叉分枝的特点,主干不能直接向上延续生长,往往所植苗高即决定了第一段干材的利用价值,而且树下及其周围透光量减少,形成死光区影响间作物的产量,因此,泡桐造林采用高干壮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干壮苗的标准一般为:苗高4.5m以上,地径6cm以上,通直、圆满、尖削度大,组织充实、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泡桐高干壮苗的培育方法很多,其中以催芽育苗法、地膜覆盖法、营养钵育苗移植法等最为常见。但以地膜覆盖法最为简单易行、省工、省时,经济效益高。

  1种根的选择

  采集种根的时间从苗木落叶到第2年春发芽前均可进行,以2月底~3月初为最佳。种根最好采用1~2年生幼树的根,粗度以1.0~2.5cm为宜,长度剪成15~20cm的根段,并要保证剪口平滑,上端平、下端斜马耳形,晾晒1~2天即可育苗。

  2圃地的选择和作床

  2.1选好圃地.整地施肥

  2.1.1圃地选择。育苗地选择肥力中等以上,土层深厚,通气条件好的壤土和沙壤土。泡桐喜湿怕涝,圃地必须排水良好,地势平坦,一般不要重茬育苗。

  2.1.2整地施肥。细致整地是培育壮苗的重要途径之一。秋冬应深翻土壤40cm以上,春季育苗前施足基肥,一般用二胺40kg、尿素50kg、饼肥100kg。春季干旱时应浇1次透水,以土壤含水量在15%~20%为宜。

  2.1.3科学筑床。泡桐高干壮苗培育以高垄为主,按1m行距作埂,埂的规格要求顶宽40cm、底宽60cm、高20cm,然后在埂上按设计好的株距进行埋根。其优点是提高地温、加厚活土层、肥料集中、苗根发达、生长旺盛。

  2.2良种育苗

  选生长迅速、干形通直、适应性强的抗病品种,不宜选用泡桐丛枝病发病率极高地区的苗根。

  3埋根、盖膜

  埋根时间在春季2月下旬~3月上中旬为宜,株行距以1.0m×1.0m~1.0m×1.2m为宜。盖膜可在埋根前7~10天进行,所盖苗垄要求土壤细碎、垄面平整,采用厚0.0015mm的透明地膜,顺垄铺在垄面上,接紧、铺平,四周封严、压实、不漏气。

  埋根时按设计株行距开口埋根,埋根后要用湿土封堆,把开口四周封严、压实。盖膜也可在埋根后进行,但必须注意幼苗出土后及时破膜,使幼苗露于膜外,破膜的同时,在幼苗周围覆上湿土,以减少水分和热量的散失。

  4苗期管理

  在培育泡桐苗木过程中,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不同的管理措施。

  4.1自养期

  指从埋根起至幼苗出土,其主要管理措施是及时破膜,特别是干旱时采用小水侧灌,不能大水浸灌;配制糖液(敌百虫、红糖、醋、麦)防治地下害虫。

  4.2生长初期

  5月中下旬~6月底,继续防治地下害虫;当幼苗长到10~20cm时定苗,在一个根上保留一个健壮的幼芽,其余全部除掉;5月底,追施稀释的人粪尿,每株1.5kg或硫酸铵每30kg/667m2。第2次追肥在6月中、下旬,施硫酸铵50kg/667m2,施肥后封土浇水。

  4.3速生期

  7月初~8月下旬为桐苗速生阶段,其高生长量占苗木全部高的75%,是决定苗木质量的关键时期。7月中旬追施尿素或硫酸铵1次,每667m2施30~50kg,天干旱时适当浇水;8月上旬施1次磷、钾肥,每667m2施50kg,以促苗木质化;5~8月,及时使用0.7:1:100波乐液或波乐液+0.1%五氯硝基苯喷雾2~4次,防治泡桐炭疽病,旱浇涝排,及时扶直风倒苗木。

  4.4生长后期

  9月上旬以后,停止施肥等一切田间管理活动,以免后期徒长,促其木质化程度。

  培育蔬菜壮苗技术【3】

  1 种子处理

  1.1 选种 选种包括筛选、风选、拣选、水选等,通过选种可剔除破损、虫咬或成熟度较差的瘪籽,或带有病毒的种子。

  1.2 晒种 播前晒种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促进种子后熟。

  1.3 温汤浸种 将种子放入容器内,用15℃的冷水浸泡10分钟,使病菌活化,再用45~50℃的热水烫种10~15分钟,陈种子和外皮较薄的种子烫种时间要短些,如菜花、白菜、萝卜用15~20分钟;新种子和种皮较厚的烫种时间可长些,如番茄、黄瓜、辣椒、茄子浸种25-30分钟,同时要不断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

  1.4 低、变温处理 将开始萌动也就是裂嘴的种子,放在0℃的低温条件下5~7天进行低温处理;把萌动的种子放在0℃的低温条件下处理16小时,再放到15~18℃室温条件下处理8小时,如此高、低温交替处理5~7天即为种子变温处理,低变温处理能够提高幼苗抗坏血酸和干物质含量,加速叶绿素合成,从而提高幼苗的抗寒力,提高蔬菜的早熟性和早期产量。

  1.5 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的用药量一般为种子干重的0.1~0.5%,把种子放到干燥的瓶内,加入药粉,盖好盖子反复摇,使药粉充分、均匀的沾到种子上,一般防治番茄、茄子、辣椒的立枯病可用70%敌克松拌种;防治黄瓜猝倒病可用氧化亚铜拌种,防菜豆炭疽病、叶烧病可分别用70%敌克松、50%福美双拌种。

  1.6 微量元素浸种 用万分之二的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锰溶液浸泡瓜类种子,有促进早熟、增产的作用。

  2 床土配制

  2.1 床土要求

  一是疏松透气;二是营养丰富;三是酸碱度适宜,不含有对秧苗有害的物质;四是较少含有危及秧苗的病原菌和害虫。

  床土由园田土、堆肥、炉渣等配制而成。园田土必须从一、二年内没有种过茄果类、瓜类、马铃薯和烟草等的菜地中取,以防土壤传播苗期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茄果类疫病、瓜类枯萎病等。最好从大田、豆类、葱蒜类等地取土,豆类作物有根瘤菌可以固氮,因此土质疏松、肥沃;葱蒜类的土含有硫化物,可杀菌。一般园田土占50~60%,腐熟有机肥占30~40%,细沙或炉渣占10%,(可增加透气性)。

  2.2 床土消毒

  床土消毒可选用福尔马林进行,能防猝倒病和菌核病,一般1000公斤床土用福尔马林200~300毫升加水25~30公斤。也可用70%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或65%代森锌等量混合,1平方米苗床用上述药剂4~5克,与半干细土混匀,一半用于苗床做底土,另一半做播种后覆土,可防猝倒病、立枯病。

  3 适时播种

  播种时期主要根据栽培方式、蔬菜种类、品种及当地气候条件、育苗设备和育苗技术等具体情况而定。如塑料大棚早春栽培,在温室内育苗,大棚内定植,幼苗长出5片真叶即可定植,也就是4月20日左右,那么,播种期也就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

  4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培育壮苗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管理幼苗的原则是:有促有控,促控结合。

  4.1 播种后出苗前的管理

  播种后主要管理是保温保湿,加快出苗,温度保持在25~30℃,如床土过干,可浇25℃左右的温水,但不能浇太多,避免烂种,有70%-80%出苗后,应适当降温,以保持小苗稳健生长,防止出现徒长苗和高脚苗。

  4.2 出苗至移苗前的管理

  一是温度管理。出苗后要逐渐降温,气温20℃,土温15~18℃,如床土过干,可在上午浇水。防止低地温的出现,持续性的低地温极易引起沤根。

  二是适时移苗。移苗也叫分苗,通过移苗可扩大营养面积,增加根群,培育壮苗,因此移苗不能太迟,并且移苗次数不宜太多。如番茄、茄子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移苗,也就是一叶一心时;辣椒在第二片真叶展开也就是二叶一心时移苗;叶菜类在二到三片真叶时移苗,移苗后应提高温度,促进缓苗。

  4.3 成苗期管理

  花芽分化到定植阶段

  这一时期的管理,以促进花芽分化为目标,防止徒长,使昼夜温差保持在10℃左右,床土温度不低于15℃,这一时期管理不当易出现徒长苗和老化苗。

  在促进花芽分化的同时要适当进行炼苗,在定植前7~10天,应逐渐锻炼幼苗,以提高幼苗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为幼苗定植进入新的生活环境做好准备。

  可逐渐降低育苗场所内的温度,控制水分,逐渐加大通风量,定植前3~4天将覆盖物大部分或全部撤掉,最终使育苗场所的温湿度条件接近栽培场所的条件。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夜间保持在5~10℃,一般不浇水。但是发现个别秧苗缺水萎蔫可适量浇水,防止湿度过大,幼苗徒长。

  4.4 苗期病害防治

  猝倒病:从种子发芽到幼苗出土前染病,造成烂芽。苗期发病,幼茎多在近地表处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病部迅速发展绕茎一周,逐渐湿软缢缩成线状,表皮脱落,幼苗倒伏时仍保持绿色,因此称为猝倒病。最后病苗腐烂或干枯。苗床湿度高时,病苗或临近土表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

  立枯病:在幼苗刚出土或未出土前即可感病,但一般多发生于幼苗出土以后,且多发生于幼苗中后期。幼苗感病在近地表的茎基部呈水渍状,以后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出现褐纹或长有稀疏蛛丝状菌丝,灰褐色。

  但是病苗直立并不倒伏。病部或临近土表菌丝体不明显,这是同猝倒病的区别之处。防治方法:除了配制床土时注意选土和做好床土消毒之外,如出苗后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视病情防治2~3次。

  沤根主要是由苗床内湿度大、温度低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主要防治方法是加强苗床管理,少浇水,保持适当的温度。

【培育泡桐高干壮苗综合技术】相关文章:

泡桐树作文02-07

水产养殖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10-26

泡桐树下中考满分记叙文作文10-08

科技金融及其培育论文10-08

学校管理文化培育与建构论文10-12

妈妈培育我长大的教案范文10-08

青少儿素养的培育与引导征文06-18

培育民族精神的活动方案03-08

浅论强化中职学员哲学培育的意义12-21

中学美教文化素养的培育论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