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毕业论文

谈《生药学》教学中职业素质的渗透

时间:2022-10-08 06:28:18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生药学》教学中职业素质的渗透

  谈《生药学》教学中职业素质的渗透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谈《生药学》教学中职业素质的渗透

  摘要:中职《生药学》的课堂教学应与其应用紧密结合,结合职业特征,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帮助学生提高职业兴趣。

  文章对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渗透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药学教学;职业素质;课堂教学;渗透

  《生药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对中药材鉴定和使用有较高要求,同时,强调专业技能学习的课程。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所培养的学生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即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在《生药学》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的培养,是培养药学管理应用与服务技能型人才的必需。

  《生药学》是药剂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药店或者医药企业等工作的特殊性与服务性,要求学生在掌握药材鉴定和使用的各种理论与基本服务程序基础上应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而且,必须具有极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社会实践经验。

  这就使我们在《生药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把理论教学、专业技能教学、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等统一起来,避免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由于专业知识或者职业道德缺失而导致工作行为失误,以至于造成严重的后果。

  目前,很多中职学生专业基础相当薄弱,对《生药学》学习有畏难心理。

  从历年、历次的课程考核结果可以发现,学生对生药的综合理论知识和实践鉴定应用掌控能力都不甚理想,实践技能尤其弱。

  而造成这个结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到位。

  在学习、交流以及实验中,学生普遍表现出对中药材知识的缺失和记忆混乱。

  掌握中药材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对于从事医药营销或者生产企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来说,对今后的工作有重要影响,也是未来工作中必备的职业技能,这是衡量学生职业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面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专业教师往往很难提高要求,虽然课程本身是必修课,但是学生仅仅把它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学习,教师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少,课堂教学单调呆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所以,简单地把《生药学》作为一门纯粹的药学理论课程进行教学,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职业素质在《生药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一)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其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

  因此,在进行《生药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与各种兴趣的切入点。

  针对目前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以及职业岗位的要求,教师应牢牢把握职业特征。

  进入卫校学习药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对本专业都有一定了解,对职业前景充满想象。

  《生药学》的课堂教学不应将其孤立地看作一门专门讲授药学专有词汇与术语的课程。

  要根据学生对专业的期望与向往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设计好教学步骤、环节及内容。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生药学》课程的职业兴趣,以学生职业兴趣促进其对中药材知识的掌握,促进鉴定药材能力的提高。

  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所以,在《生药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须注意教学内容的调整,不应孤立地、千篇一律地讲授每个教学章节,要注意教材内容的整合和延伸拓展。

  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介绍各种药材的典故、历史以及当今的应用现况,要求学生对《生药学》中药材的鉴定要点、各种伪品、混淆品必须牢记与掌握。

  为避免枯燥,要结合教材,运用形象化的专业化语言引导学生对药材的兴趣。

  如野山参的经验鉴别要求“五形”,即芦、、体、皮纹、须,其要诀是:体要横灵,八字分开;皮结色润,纹细而深;芦如雁脖,不超主;须长而疏,多珍珠瘤。

  上述特征亦可在讲课时用“芦长碗密枣核,紧皮细纹珍珠须”来描述它,同样,“铜皮、铁骨、狮子头”的三七,贝母类生药的“大贝单瓣似元宝,珠贝元宝瓣合抱,松贝粒小怀抱月,青贝扁圆开口笑,炉贝锥圆有黄斑,平贝上下两头凹,贝母鳞茎皆分瓣,若不分瓣是假冒”,“天麻长圆扁稍弯,点状环纹十余圈,头顶茎基鹦哥嘴,底部疤痕似脐圆”形象描述天麻的主要性状特征等等。

  这些形象化的描述,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也可以在介绍药材鉴定的过程中融入药材区域性(道地药材)的讲解,或者在教学中穿插中药材传统工艺,如通过视频了解贡品阿胶以及东阿阿胶具体加工和生产过程、观看麝香的活体取香和鹿茸的采收视频、现代西红花的种植、野山参的传统采收和现代种植采收等等,让学生对《生药学》的学习有立体、形象且全面的认识,使这门课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讲解而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中药文化瑰宝的叙述。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枯燥的中药材的鉴定产生兴趣,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了解各种伪品、混淆品的特征,避免由对知识的掌握不足造成的药材鉴定出错以及由此引起的损失,也可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促进学生自觉提高职业素质。

  (二)强化实践技能培养

  在《生药学》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要注意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如网络、课件、声像资料的巧妙运用,以及合理利用生药学实训室进行多种混合药材的分类鉴定。

  如药材的粉末混合进行显微鉴定,具体分辨出有哪几种药材,并说出相应的鉴定依据。

  药材断面的鉴定可讲解蒙眼识药,通过掌握药材的气、味、质地、表面等进行辨别等等,这些将会与学生日后工作紧密相关,都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

  《生药学》是一门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

  教师在传授药材基础理论知识时,要精练讲解,不必面面俱到,要讲重点,讲疑点,讲难点。

  对给出药材的主要鉴定特征要典型、实用,以便学生记忆和掌握,灵活运用。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验课的步骤,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

  所设计的实验要贴近实际工作,要生动、有趣,富于吸引力,这样,到实际鉴定场合,学生才能够应用自如,自信满满。

  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教学要协调进行。

  在实验课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正确掌握中药材的主要鉴定特点与实践应用,还要要求学生用生药学专业术语表达完全,这在职业技能培养中显得尤其重要。

  笔者曾在教学中布置班级学生分四组分别进行中药材的鉴定和现场认药比赛,用摄像机记录下学生的各种实时表现,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请全班的学生进行讨论,指出学生的正确表述以及不当的实践操作。

  几轮播放后,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点评。

  这样,学生对自己的鉴定步骤和理论知识掌握得是否正确到位与不足就能做到记忆深刻,不仅不会再混淆药材的主要鉴定特征,还能更好地表述药材的特征,条理清晰,思路明朗,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大方、细心的能力,慢慢养成学生谨慎细心的做事方式。

  在这样的点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正确药材的鉴别特征、鉴别方法、正确的专业术语表述,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本门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养成了学生做事严谨、认真、勤奋的优良品质,实践技能准确到位,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三)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点,是职业行为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由于药学专业和《生药学》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知识讲解和职业行为操作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授课教师在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同时,应关注课程对于学生品德、情操、价值观的渗透与引导,同时,应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摆正心态,正确面对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生药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且与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活动紧密相关。

  课堂教学在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应将“职业”与“技能应用”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将职业兴趣、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培养与《生药学》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成为和谐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林晓亮.以人才市场为导向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2]姜阵剑,牟永善.高职高专物业管理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研究[J].成人教育,2005,(2).

  [3]甄凯玉.综合职业能力的特征[J].机械职业教育,2003,(11).

  [4]高秀兰,刘春梅.职业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7,(3).

  [5]蒋乃平,杜爱玲.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谈《生药学》教学中职业素质的渗透】相关文章:

物理教学中物理文化的渗透10-08

从企业需求谈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10-05

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10-10

小学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渗透论文10-12

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精神与思想论文10-09

绿色化学思想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10-08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10-12

多媒体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渗透研究论文10-10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探索论文10-10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渗透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