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探究范文
民歌的起源,基于国家的传统民俗风貌,传于民间的百姓之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形式,通过口口相传的传输形式将劳动人民对生活感受进行传递。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这一艺术行式也不断发展、完善。伴随着中国悠久传统历史的发展,其中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都为我国的特色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1篇: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趋向分析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具有民族性、科学性、时代性的艺术特点。
分析声乐的表现形式独具一格的审美趋势需要对其文化的发源进行探究。
本文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角度对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趋向进行全面的解析。
关键字: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趋向
随着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声乐艺术的发展模式,呈现出了独具一格的特色审美趋向。
而对于这些民族性的声乐艺术审美特色,主要集中在下面几方面。
一、民族声乐的起源
民歌的起源,基于国家的传统民俗风貌,传于民间的百姓之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形式,通过口口相传的传输形式将劳动人民对生活感受进行传递。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这一艺术行式也不断发展、完善。
伴随着中国悠久传统历史的发展,其中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都为我国的特色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不同区域的民歌之间,有着鲜明的区别。
而区别的根本就是当地民风与民俗对审美角度的区别。
民歌的审美特色,是人们对生活斗争的一种自我愿望的展现,是通过歌声表达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憧憬生活的愿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领域内所涉及的范围也逐渐的广阔起来,从而形成了我国形形色色的区域声乐文化。
二、审美发展的规律
在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中,其审美的发展模式主要通过下面两种形式来进行表达。
第一,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发展形式及传统审美观点,并伴随着现代声乐观念的发展而不断精益求精。
第二,要创造更具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就需要传承传统的艺术形态,提高新的审美意识。
以此来打破原有的框架,从而实现对民族声乐的全面发展。
民族声乐的发展模式在进行审美角度的选择上,应当从实际的审美需求出发,借鉴国外的声乐发展形式以及表现形式,在原有传统的艺术上提高审美,立足于传统,实现民族声乐的发展。
三、声乐审美的运动性心理发展
不同民族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都存在不同的运动性心理,因此在表达上,都有各自的不同方式。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步实现了对实际审美的全面发展。
如,在我国的现代民族声乐发展中,其唱法继承了戏曲、民歌、等传统演唱方法的精髓,同时借鉴了西洋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演唱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从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形式来看,这种改革模式下的声乐发展模式,是建立在结构心理上的一种变化形态。
民族声乐的审美观点,从上面的心理角度来看,体现了在稳定的发展中,应用运动惯性,通过民族的发展模式完成对心理的运动性发展,这样在人们的大脑内部能够更好的唤起对形态美的赏析,实现对美的快感支配。
这是由群众文化沉淀不断积累发展而来的,是十分珍贵的宝藏。
在审美的思想活动中,如若审美的对象总是那么的单调,那么这种演绎活动在人们反反复复的赏析中,就会逐渐变得乏味,缺乏了新鲜感,出现审美上的疲劳。
听众的审美在不断提高,因此为满足听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就需要站在新的审美角度上去审视现有的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让人们能够在声乐的表演中,看到民族声乐得不断发展。
四、声乐艺术表演中所受到的审美影响
纵观我国艺术的发展历史,民族声乐的成长离不开人们对审美角度上的转变。
而这与我国自有的生生不息的自然地理生存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出于人文心理的审美区别,这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都极大的影响到了社会的发展。
在审美态度的转变过程中,通过对现有的审美角度的改变,人们在对原始的自然情怀上的转变,也出现了一定的转机,这种形式,对于排他性现象的出现,也能够很好的体现。
只有真正的应用其他的理论认知,才能够确保理论形式上的艺术改变,并通过这样的现象,实现对基本民风文化的保留。
在这样的审美心理改变的情况下,实现对已知因素的分析,从审美的心理角度上实现对精神上的解脱,最终实现对民族艺术的审美趋势调整,使民族声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艺术的演绎不分民族,因此在表现的形式上,应当建立在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展现出艺术无国界的特点。
艺术在演绎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建立在相互感染相互学习的多样化环境下的。
因此做好相互借鉴,就成为了对艺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从这种形式中实现对自身艺术展现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实现对民族声乐在艺术展现上的发展。
五、声乐艺术在表现方法上的转变发展
任何的声乐艺术在对美的展现发展上,都是从原生态的行为唱腔到现代化艺术化的美感唱腔发展的。
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中,主要有以下的发展历程。
最开始,声乐的表现从原生态唱法中逐渐脱颖而出,并以一种特殊的表现特点体现出当地的生活习俗。
这种表演,建立在人们对生活丰收的喜悦,因此其审美是建立在最朴实的生活上的。
这种唱法,就是最原始的唱法,通过简单的鼓点配乐,从而完成对声乐的配合处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在原生态的美学表现上,也展现出了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丰富多彩。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并不意味着耕种养殖,因此随着人们生活形态的逐渐转变,人们更热衷于次生态的艺术表演。
这一形态的出现,建立在对原生态表演形式的一种升华。
通过对现代文明的赞扬,并以剧情的发展模式来进行演绎表演。
再或者通过一种自嘲或者讽刺的形式将社会中所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展现,其审美的角度也逐渐发生了偏离。
而这一类的声乐艺术的转变,就造就了新的时尚形态,伴随着社会流行音乐的迅速发展,成为了代替原有原生态形式的另外一种民族声乐。
表现的形式上,还站在原有的声乐歌唱艺术上,通过新的演绎形式进行文化的传播演绎。
再往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认知,人们对异种族文化的探求的步伐逐渐加快。
在这种发展中,有的借助异民族的声乐表现形式来展现本土特色,也有的借助本土的声乐特色来对异民族文化进行宣传。
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形式是必然的。
因此需要以此来增加人们对新型审美角度的认知,通过新风格的技巧展现认知,从根本上完成对同发展行为的有效学习,并实现对新型美感的贯彻。
在这些转变的过程中,是从民间到学院的转变。
最早的表演人员均为基层的农户,而后期的表演人员则变成了相关学院毕业的学院派。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影响的根本就在于人们对美的审视度的转变。
并因为这一转变导致艺术展现形式上的全面调整。
从原本的基层民风直面展现到后期的借用全新艺术体系的新发展,这不仅能展现出民族特色,同时也从审美的高度上进行了提升。
对于不同民族的唱腔形式上,也通过区域化的调整,从固有的民俗特色展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学声乐艺术。
这一转变,是我国民族声乐在艺术审美趋势上的华丽转身,是代表着我国声乐艺术实现了时代性转折的重要变化。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出现了从衣食到精神需求的转变。
声乐表演,通过一种艺术形态的技艺演奏,让听众接受到更加纯美的艺术演绎,在丰富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也陶冶了人们日常的生活情操。
声乐艺术的表演,其本质在于为人们展现一种艺术的美感。
因此只有人们能够欣赏到其中的美,才能肯定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民族声乐的审美角度,已经不能够满足已有的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审美提高的探求,从而有效的改变人们以往的审美形式,促进声乐艺术趋向于人们的大众审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玲.中国民族声乐审美心理的发展[J].华章,2014,(10):120-120.
[2]朴荟霖.声乐演唱风格的趋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3]吴妮妮.文化转型中的中国民族声乐现代性历程[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王卓.论传统民歌创编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J].艺海,2014,(12):40-44.
[5]孙艳丽.中国当代民族唱法发展趋向研究[D].聊城大学,2007.
[6]李欣鑫.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再认识———以习惯性思维为切入点[D].曲阜师范大学,2014.
第2篇:科学性及民族性需求下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欣赏
摘要:我国声乐艺术的美学欣赏体现在多方面,并且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
基于科学性及民族性需求探索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欣赏,在促进中国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训练体系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本文站在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欣赏的角度,简单从科学性和民族性两个视角探讨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倾向,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科学性;民族性;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欣赏
基于音乐的发展角度来看,随着声乐艺术的进步,研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知识以及“学派”与“唱法”的学者越来越多,不同研究者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对此问题的争论也逐渐延伸。
在此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不同深度的观点逐渐现于各种文献之中。
对此,笔者也基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视角,站在科学性及民族性需求的角度,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欣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基于科学性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探讨
1.声音训练中撷取美声唱法的精髓
由音乐的基本常识可以得知,歌唱需要以语言的传递为基础,对歌唱语言风格的界定不会以民族音乐的差别为原则,而是基于语言的特色。
20世纪上半叶,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西学东渐”的思潮兴起。
受此影响,源于西方的一些歌唱艺术开始在中国流传,其中尤为明显的是“起源于意大利歌剧的美声唱法”的流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到了1942年初,重庆上演了《秋子》,其中就蕴含了美声的唱法,但是却引起当时人们对此剧褒贬不一的看法,其中最主要的分歧点在于:这种源于西方的唱法与汉语发音之间的差异性矛盾。
针对意大利语和汉语来说,是两种差别很大的语言体系,每个语言体系有着自己的特色和发音特点。
并且在与歌唱发声进行结合的过程中,它们还会呈现出各自的个性特征。
①拿汉语来说,单音节表意文字是其基内涵,发音的时候,不考虑因素的数量,最后的结果都是要切成单一音节。
因此,基于汉字的发音的这类表现方式,“横咬字、宽咬字”等汉字发音规律特征得以形成。
利用汉语语言进行发音的时候,运用较多的是口腔前部的动作,而在此基础上,“基音发音管”就会偏短,这些又会进一步对共鸣的释放和形成造成不利影响。
基于汉语发音的这些特色,以声音为方式来深化情感的手段就难以在中国传统的唱法中得到完全应用。
但是意大利语则不同,这种语言属拼音的多音节文字,相对汉语的发音来讲,意大利语的发音要简洁很多,并且语音因素也更容易把握。
在这种语言的发音过程中,口腔的后部多是形成元音的最佳部位,并且具有很强的“竖向感”。
而在这种发音特色的引领下,“基因发音管”的形成就会较长,而且重要的是,歌唱共鸣的形成与释放也会更加便捷化。
意大利语的这种发音特色正为“美声唱法”中对声音表情性的注重提供了有利条件。
美声唱法中,较为重视的是声音的连贯性,致力于表达的是美妙的歌声,正是这种极致的追求,在美声唱法的影响下,各种科学的发声以及训练方法才得以形成,且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中,对声音的训练积极撷取了美声唱法的精华。
例如金铁霖教授在此过程中所坚持的美学原则:“科学唱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不论是西洋唱法,还是中国的传统唱法,其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发展这种唱法的关键是怎样去识别、借鉴,并有效继承。
而中国声乐教学的任务是要以科学唱法中的普适性为基础,并将其应用到本国民族声乐演唱的特殊性中。
”简单一点来说,其最终体现出的美学原则是“求同求异,以同为主”。
②在他看来,一切“母音”都要以科学歌唱的共性为基础,具体的发声训练中,“母音着色”和“母音变形”方式的运用,体现的也是对美声唱法的一种借鉴。
2.基于民族性的视角,彰显民族唱法的优势
中国有56个民族,在这些众多的民族中,其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地理环境、民族语言、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呈现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国民族声乐的形式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也形成了多样化的特色。
例如藏族的歌曲:豪迈奔放;江南小调:清新秀丽;蒙古长调:悠扬宽畅。
从这些不同民族的歌曲特色中,不只能看到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同时也体现了多样化的发声方法,但是,基于这些民族发声方法的研究来看,普遍运用到了“混合声”。
基于金铁霖教授声乐教学的美学观点来看,在中国传统声乐的唱法中,“混合声”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在运用的基础上得到完善和丰富。
基于科学的观点来理解混合声,简单说就是真声和假声两种不同性质声音的一种混合,例如真声:明亮、具有力度。
结实;假声:柔和、高位置、圆润等,真假结合,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他认为,歌唱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先忽视自己原来的声音基础;即真声、假声、混合声,然后接受严格的声音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声乐学习中,能够学会多种声音的唱法。
在这里,金教授欣赏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性特征的时候,将真声和假声的混合作为了具体的展现内容。
③从本质上来讲,声乐学习中对声音进行训练的时候,不管是混合声的运用,还是“U”母音通道的建立,都要明确要实现的目标:以科学为原则,力求尽善尽美,充分激发人体的发声潜力,并努力寻求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
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进一步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进步,使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趋势。
二、基于民族性需求下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欣赏
1.情动于中,“以情带声”
基于民族声乐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歌唱是情感的产物。
针对这种观点,中国的古书中早有记载,例如“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
细细品味,中国的先哲们早已将歌唱视为一种情感寄托的方式。
纵观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不论是兴盛于唐的唐诗,还是繁荣于宋的宋词,又或者后来的元曲、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的创新,其中都是以情感的表达为主线,并牵引着声乐艺术的发展。
在中国传统的声乐理论中,对音乐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这样描述道:“情是气之本,气是情之身,情动气则生,气动声则响”。
对这段文字进行理解可以发现:声乐演唱中,不论是运气行腔,还是发声吐字,始终需要伴随的是情感的表达。
声乐演唱者在进行歌唱表演的过程中,要想充分调动声乐技巧,并加强表演手段的利用,演唱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感情”作为依据。
这里的“情”不是通常情况下的情感,它是基于演唱者对音乐作品内涵深刻体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来的“情”,所以,这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情感。
对此,演唱者要想进行完美的演唱,就要具备较强的艺术敏感度和艺术感悟力,同时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为只有基于这些条件,演唱者才能更好地领会声乐作品的意境和主题,然后在演唱中将作品创作者所蕴育的情感给有力地传达出来。
很多情况下,自己被作品感动了,演唱者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感受注入到作品的表现中,最大程度地实现“心灵的歌唱”,从而进一步感染声乐欣赏者。
2.以字行腔,“以声传情”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声乐演唱者在表达感情的过程中,运用到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语言。
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民族语言对音乐语言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针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而言,“字正腔圆、以字带声”是其基本传统。
相对而言,中国传统的声乐唱法与美声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从中国声乐演唱的角度来看,其对语言表达的清晰度比较重视,具有很强的语言性。
针对字与声的关系来看,北宋的沈括曾经就此作了较为精辟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将其记录在自己的名著《梦溪笔谈》中,例如其中这样一句话“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
④从声乐艺术实际发展的角度来看,“字中有声”只是一个局部的要求,它所指的是:在实际的演唱中,演唱者的发音要做到使每一个字都饱满,并且有悦耳声音的支撑。
另外,鉴于声乐演唱的角度,“声中无字”是对其所做的整体性要求,在这种要求的指导下,演唱者在演唱中所发出的声音要婉转、流畅,富有圆润之美,并且以此为基础,还要进一步实现与行腔的对应。
在这种形式的声乐唱法中,不是要求演唱者将字给取消,或者是忽略咬字的发音,而是要实现以字套腔,在流畅的歌声传达中,进一步创造出富有感染力和音乐色彩的意境,并将字融入到这个创造的意境之中,
3.声情并举,意蕴深厚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影响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中国传统的戏曲、经常提到的经典儒家文化。
在各种传统文化因子的作用下,中国声乐艺术的美学追求是“达意之情”,而与此相对应,中国声乐艺术的审美核心变为“声情并举的韵味”,简单来说就是“字、声、情”的有效融合。
另外,这里的“韵味”具有深刻的内涵,具体来讲,就是演唱者对情感的抒发、声音的表现、语言的应用。
同时,这种韵味也是对艺术创造境界的一种追求,并在过程中体现出感情的深刻,意味的深远。
从一些文学家的观点来看,例如唐代的白居易,他认为:“诗歌的最高意境在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从这句话来审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发展,其中体现的就是其韵味之美的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
从其他的角度来看,韵味之美在情韵、字韵、声韵的表现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这些不同的表现方面实则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在民族声乐艺术韵味之美的表达中,要想进一步使这种韵味美得以丰富和完善,就要为字韵和声韵注入一定的活力,在对此进行选择的基础上,情韵是最具有活力的源泉。
古人作乐喜欢以情感人,这也是中国声乐艺术韵味之美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才有这么一句话:“唱曲之法,不但声宜讲,而得曲之情尤为重。
三、结语
综合来说,从科学性和民族性的需求角度来看,我国声乐艺术也有着不同层面的美学欣赏意识:基于科学性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的表现来看,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体现:声音训练中撷取美声唱法的精髓和彰显民族唱法的优势;基于民族性需求下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欣赏来看,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现:情动于中,“以情带声”、以字行腔,“以声传情”、声情并举,意蕴深厚。
此外,研究中国声乐艺术的美学体现,对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的声乐艺术发展也应有所借鉴,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注释:
譹訛王亚辉.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芒种,2013(1):199-200.
②杨海源.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美学中的特征[J].北方音乐,2014(12):141-141.
③潘丽.试论当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多元化[J].民族音乐,2013(3):8-9.
④史洁.王志信改编的新民歌之声乐艺术美学探究[D].兰州大学,2014:15-38.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探究】相关文章: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探究09-30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探究论文10-01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探究的论文10-01
有关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探究09-30
民族声乐的探究论文10-01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艺术表现探究论文03-26
民族声乐艺术论文09-30
有关民族声乐艺术的论文10-01
我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回归及多元化传播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