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
第一篇: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针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价值取向等进行了调查。
采用SPSS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了分析,发现网络的快速发展、社会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冲击以及大学生自身拥有的个性化、表现欲望强的特点等是大学生价值观受影响的原因。
为此国家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监督政策,加强网络环境监督,净化网红生存环境;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大学生审美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减少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网红现象;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应对措施
一、引言
网络红人现象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具有各种成名必备资源而单纯依靠网络出名,并受到网名关注从而走红的人。
部分网络红人因哗众取宠或意外事件而走红,这种信息在互联网环境下被逐渐放大,这恰好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看客的心理相契合,受到网民的追捧从而成为网红。
而大学生由于抵抗诱惑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价值观易受到网红现象的影响。
二、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情况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网红现象的影响进行研究,调查目的在于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讨论“网红现象”对其价值观树立起到的影响。
其中66%的被调查者为女性,34%的被调查者为男性,年级分布上,大三学生填写比例较高为45.37%,其他年级较为均衡。
1.对网红的了解程度。
当问到“是否了解网红时”,66.29%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网红的了解程度一般,15.73%的人比较了解网红,非常了解网红的人所占比例仅为3.37%,比较不了解网红的占到14.61%。
这表明,大学生们对网红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在认识度中“papi酱”位居榜首约占60.53%,因举报吸毒人员被新闻报道为大家所熟知的“朝阳区群众”认识度达到40.79%,但大部分大学生对于三观不正、为了“红”而无底线的网红评价较低,但由于这类网红仍然活跃在各大直播软件和社交平台,
大学生作为社交平台的活跃者,由于接触频率较多,所受影响较大,根据格伯纳的“培养理论”,长期对这一不良现象的接触,比如不良网红所呈现的“炫富”,会导致诱发效果,致使大学生价值观逐渐产生偏差,产生消极影响。
2.了解网红的渠道。
78.65%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微博平台了解网红,其中有20%的大学生经常关注网红,有61%的大学生表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偶尔关注网红;29.21%的被调查者是通过与朋友聊天等渠道了解网红,总体来看通过微博贴吧等社交软件才是了解网红最普遍的渠道,这可能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3.对网红态度调查。
从调查结果来看,仅有2.7%的被调查者对网红现象是欣赏赞同的,20.8%的人是持理解包容态度的,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开放,部分人也可以接受网红这种现象和职业,但仍有18.9%的人对网红现象存在反感和厌恶,认为他们某些炒作和低俗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影响,影响社会风气。
4.对网红现象一夜成名的看法。
从职业选择的角度来讲,网络红人选择网红这个职业作为其本身谋生的手段肯定是存在原因的,一方面有30.4%的人认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和内心诉求,他们通过直播、视频、图片等方式宣传自己,希望得到人们的关注;另一方面23.7%的人认为网红也可以是一种工作,
他们通过推广广告等变现,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不应该受到歧视和指责;但仍有39.2%的大学生认为一夜成名的现象是投机取巧,摒弃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机会和运气赌明天,这样的价值观是对大学生的一种冲击也是造成社会浮躁、个人急功近利的原因。
三、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分析
1.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1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信息更新速度、传播方式在提高,覆盖面积在扩大,各种社交软件都在推送网红信息,这就使大学生能够很快地获取和接收信息,使其成为最积极的使用者和最热心的参与者。
2.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
2015年是网红兴起的一年,伴随着出现网红文化,文化的多元性固然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理解社会的能力,拓宽大学生价值观的思维方式,但是另一方面网红文化的劣势也逐渐显现出来,某些直播平台低俗的传播内容模糊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这就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在新的思想环境下了解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从而有针对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3.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95后的大学生由于生活条件较好,早早地接触网络,他们对于事物的判断不再局限于跟随主流意识形态,他们拥有个性,强调在实践中展示自我,往往导致唯我独尊,拒绝听取别人的劝告,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一切。
2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处理事情受到情感和情绪的影响,这就使他们的价值观在天平的中间摇摆不定,价值评价比较包容,而网络提供了与之价值观相似的内容时,两者极易产生共鸣,从而导致网红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4.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向健康方向发展。
并不是所有的网红都以推广广告、卖虚假产品、传播低俗文化来博取眼球,像“最美妈妈吴菊萍”,用双手接住从十楼坠落的孩子;像“最美教师张丽莉”,生死攸关用自己的双腿换回学生的生命;还有新晋网红“洪荒少女傅园慧”,那种拼搏奋斗、超越自我正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
她们的走红不是靠炒作营销出来的,她们用自己的行动带给这个社会真善美,让我们相信社会存在这样的美好。
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所以我们需要思想不庸俗的网红,能够指引大学生的价值观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2)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
我们一直在努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作为新时代的95后大学生,网络文化的高科技特点促使我们对新的科技和知识产生新认识,认识到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
网红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和文化现象,比如微软的比尔盖茨,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等对大学生来说,都足以成为心目中的榜样,激励着大学生不断通过知识学习和创造,来实现自身的理想。
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的世界,没有思想的禁锢,这种交互性的思维方式可以激发大学生探索求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5.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1)冲击大学生价值观标准。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标准还未成熟,反观当下的网络红人,有一部分没有原则和底线的网红,他们的宣传包装手段已经威胁到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标准,不管是以炫富、锥子脸出名的“刘梓晨”,
还是智商无人能及的凤姐,不难发现他们都会用浮夸的言语、另类的画风等方式来博取关注,让大学生认为可以放弃现在努力奋斗所得,用哗众取宠的手段就可以成为网红,轻松获利,导致勤俭节约的美德被抛弃、艰苦奋斗的精神被嘲讽,在本就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忽视了个人奋斗。
更有中间推手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视规则,不择手段地让自己包装的对象走红,大学生如果身处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接受庸俗的文化“熏陶”,势必会使其价值观受到冲击。
(2)粗俗大学生审美观标准。
“审丑”心理可以说是网络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大量的网红都以“雷”的形象受到热捧,其中不乏男扮女装的“伪娘”。
但调查显示大学生当前的审美观存在非主流的趋势,审美能力更是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如何评价自己的审美能力,回答“很强”的大学生只有8.1%,“较差”的有31.3%,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审美能力是“一般”。
不知如何欣赏山水画、书法、名著等高雅文化,所以导致大学生愿意沉迷网络,将一些恶俗、媚俗的东西当作美的事物去追求,由开始的无所谓到习以为常,对高雅的文化难以认同,审美标准也粗俗化。
(3)挑战大学生道德观标准。
网红因其广泛的关注度和强大的粉丝效应,他们的一言一行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3而某些网红道德素质过低,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
比如汶川地震中弃学生于不顾,慌张自逃的教师“范跑跑”,他传递出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负面的道德价值观念对大学生道德标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大学生的道德观主要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功利化的特点,在崇尚多元价值观的同时追求个性突出,并习惯用大人功利的价值观来理解生活,讲究“礼尚往来”,处事过于幼稚,缺少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4)误导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标准。
网红一夜成名的现象,违背了通过个人努力和艰苦奋斗获得成功的自然规律,颠覆了大学生所具有的职业观标准。
部分的网红选择夸大自己的背景,吹嘘自己的经济实力,更有甚者拼干爹,以满足当前浮躁、功利的社会心态,并试图利用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和广泛性来迅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营造其“成功”的假象,还有部分网红利用粉丝的信任骗取钱财,满足个人通过正常途径不能达到的私欲。
对于急于证明自己却又缺乏实践经验、想成功却又不想艰苦奋斗的大学生来说,这个时候他们更容易相信一夜成名的神话,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认为靠机会和运气获得成功的概率更大,不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四、“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消极影响的应对措施
1.加强网络环境监督,净化网红生存环境。
利用科技加强网络环境的监控和监督,对于某些网民发出的不文明网络语言和行为自动举报并给予警告,针对一些传播、观看不良信息者予以警告,屡教不改者可进行处罚,加强社交网络后台管理,增设可自动识别不良信息、自我屏蔽的管理程序,确保网络环境的文明。
对于网络媒体的监管,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的道德要求,加强网络媒体内部的管理,增强媒体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修养,作为媒体人要秉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和原则,所发信息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真正担负起引导舆论、传播信息、拓宽眼界的责任。
4对于已经成名的网红更要严格加强管理,远离过度娱乐化、媚俗化的网络环境,树立起榜样作用,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大学生踏入社会素质教育的第一站,高校应该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生营造有利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舆论环境。
建设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入调查研究,从大学生感兴趣的“网络红人”现象入手,充分了解大学生“追星”期间的思想变化的特点,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的魅力来吸引大学生。
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意识,自觉抵制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并及时了解网络文化,结合网络亚文化的特点,将枯燥的思想教育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话语。
鼓励大学生为此进行讨论,多开展正确树立价值观的主体教育活动,比如制作视频幻灯片、组织学生有剧本排练短剧等等,在这之前要做好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的准备,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正确的价值观。
3.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大学生审美价值观教育。
审美价值观作为大学生价值观的一部分,受到其他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作用于其他价值观。
而大学生群体由于经验不足,阅历不深,在网络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了美丑不分、是非不明的情况。
5对于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应该树立符合我们时代的审美标准和需求,端正自己的态度,培养自己高雅的情操,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让大学生主动学习正面人物的先进事迹,并对负面人物的事迹进行理性分析,不以追逐低级趣味的“网络红人”事迹为兴趣,从而陶冶他们的美德情操,树立正确审美价值观。
(2)加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
“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人才,方能受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激励与约束。
学校学生会应当组织对网络红人现象的辩论赛,让大学生明辨是非,正确认识网红现象带给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加强道德榜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做好人好事的同学予以表扬,了解他们的道德价值观,才能真正摸透他们思想变化的特点。
勤于调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利于对大学生的道德观教育。
(3)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毅力,相信依靠自己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可以获得成功。
同时也要培养自己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理性的就业观,高学历并不代表优秀也不代表一定可以成才,追逐成功却忘了出发的目标,为了某些目的去追寻不符合自身层次的事物,得不偿失。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高学历不是一切的终点,脚踏实地,踏实学习,才有可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政府积极利用宏观调控手段调节由市场经济造成的过大的收入差距,推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形成,为社会营造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氛围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
五、结语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的。
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部分精神空虚,网红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
因此大学生都应该正确看待网络红人,不要盲目崇拜,正确分别美丑、明辨是非。
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要学部分“网络红人”任凭“推手”炒作,要理智地面对名与利、钱与权,坚守自我,不被外界虚无的事物诱惑,做最真实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刘莹.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D].重庆市:重庆工商大学.2012
[2]敖鹏.网红为什么这样红?--基于网红现象的解读和思考[J].当代传播.2016
[3]田佩静.评析“95后”大学生“网络红人”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2016
[4]孙博逊.“网红”的发展脉络及其对青少年的榜样效应[J].中国青年研究.2016
[5]李慧敏.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现状及反思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都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015年11月,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部分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形成核心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作为多年来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心理教师,如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环境,如何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融入学校的转型发展显得尤为紧迫。
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目前,各个高校都在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内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在其他学年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教学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学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师资力量薄弱,有很大一部分学校仅仅是在一年级开设公共必修课,做不到贯穿一到八学期的完整课程体系。
目前,教师在授课时会采用案例分析法、专题研讨法、心理测验法等丰富课堂的教学方法,但仍然是以讲授法为主,但是学生期待的是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不喜欢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学生还停留在被动的接受者状态,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一般来说,由于课时所限,授课教师往往重视的是人际关系、情绪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这三部分内容,而对于性心理健康、人格心理、恋爱心理涉及较少,而且学生在生活、学习、情感上遇到的问题也不是教师用理论知识泛泛而谈就能解决的。
学生往往喜欢形象直观的方式,希望参与到教师的课堂讲解中,希望亲身体验教师所讲的理论内容,对于游戏活动法、角色扮演法、观看多媒体音像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更乐于接受,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更需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法,在教学方法上具备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能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教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时较少、学分不高,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但缺乏足够的重视,即使有的学校开设心理方面的选修课程,但名额所限不能满足学生更多的学习需求,
加之这种公共必修课往往采用大班型教学,不能针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虽然大部分高校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
但是实际上课程在设置安排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也很难实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多是心理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心理调适的方法等理论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根据课本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认为是照本宣科。
事实上,这门课程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必须立足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在具体操作中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吻合度不高。
现在的心理健康课程在课程结束后往往通过写一篇论文或是通过卷面考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来确定学生的成绩,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不是简单的一篇论文或是一张卷面考试就能够衡量的。
尽管卷面考试和提交论文对于教师评判学生来讲比较容易量化和区分,但是这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和表现。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反思
学校方面应真正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不仅仅是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
学校应该增加课时数量、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专业教师培训,让承担课程的教师有机会接受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课堂上更好地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心理课的任课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外,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教师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认真备课、用心上课,力求激发并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化的教学平台,
与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给予学生适宜的积极关注,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这些需要通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来提升。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需要学校领导、教师还有学生的共同努力,从而提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浩.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儿点思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3).
[2]杨贵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模板10-01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10-01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10-01
学前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10-09
现代文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10-06
学前双语教育探究论文09-22
小学教育管理探究论文10-10
探究孩子的学前教育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