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医学“治未病”观
护理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方法【1】
[摘要] 作为未来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医学基础》这门课时,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
在被西方医学重重包围的医学教育环境中开展中医学基础的教学,决不能照搬西医的教学方法,而应当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循循善诱,从现象到本质,从实践到理论,帮助学生学到中医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 护理;中医;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开设《中医学基础》的目标是让业已形成现代医学观念的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熟悉不同医学体系对生命的认知差异,进而拓宽学生的临床视野,优化思维方式,丰富诊疗手段。
然而,对于中医知识的困惑和无所适从,使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如何让背景知识极度匮乏的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学有所得,进而能学以致用,是富有挑战性的一个问题。
将学生的专业特点、情趣爱好、思维方式与中医学的学科特点有机结合,能够提高这门课的授课效率。
1 引经据典,教学生熟悉中医文化
中医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承载这门自然学科的精髓。
对传统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这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的门槛。
加之以往主修的现代医学注重实证,想要完全理解人文因素浓厚的祖国传统医学实非易事。
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生命科学,中医学只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壤之中,才会根深叶茂,本固枝荣[1]。
有鉴于此,指导学生熟悉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贯穿《中医学基础》教学的一条重要线索。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刻意将中医学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在讲授医史的时候,介绍历朝历代的名医,并特别指出其中一些大医多有弃文从医的经历或是德艺双馨,他们在文学和医学两个领域都能独领风骚。
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记载了数十种药物的形态、性味、功用以及栽种方法;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唐人孙思邈年少得志,官居显位,后中隐于市,潜心医药,留下传世之著《千金方》;南宋爱国主义大诗人陆游,早年立志光复中土,仕途失意后,转而研修岐黄之术,著书立说阐发中医理论,并身携药袋深入病家为人治病。
再如,学生们对“阴阳八卦”和“相生相克”等表述有浓厚的兴趣。
笔者就在介绍相关章节的时候穿针引线、深入浅出,将文化与现象联系起来。
同学们知道抽签的时候抽到下下签不好,但不清楚什么才算是下下签。
笔者就借用八卦之中“否卦”的卦象抛砖引玉,结合阴阳学说之阴阳互根互用理论对其阐释。
笔者还时常引用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诗词或文学典故片段,让大家在“玩文弄字”的同时,体味诗词文化中所体现的朴素的医学思想。
比如,在解释“春之主气是风”的时候,以“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印证春天是一个多风的季节;在说明“思伤脾”的时候,引用“为伊消得人憔悴”证明过度的思虑对脾胃功能带来的影响。
用范进中举的故事来说明“喜伤心、喜则气缓”,用林黛玉的结局来说明“悲伤肺,悲则气消”。
在讲授过程中,笔者努力引导学生暂时摈弃习得的西医思维方式。
通过讲授鲜活、有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在同学们头脑中建构中医的思想理论。
2 触类旁通,教学生认识中医现象
“天人合一”道出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体系基础上的传统医学具有的特点。
高深的理论,需要从业者具备不俗的悟性。
自古以来,医家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时候都非常重视启迪学生的智慧。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潜能的挖掘。
中医研究的对象都是生活在自然界的人,研究的范围包括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病因病机和防治原则。
既然中医研究的是活体的人,那么就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艰涩难懂的中医理论。
对于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体验,学生往往心存疑虑,他们迫切希望从中医的角度得到合理解释。
利用这一契机,可以在讲授过程中巧妙对比和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深入分析生活经验中透射出的中医学原理,引导学生进行推论、发散,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结论。
比如,在介绍六淫致病具有外感性的特点时,学生熟悉病邪从口鼻侵入的起病途径,对于病邪易从皮毛侵入不得其解。
这时,可以提示大家回忆自己的感冒经历,想想是不是晚上不盖被子也会感冒,进而找出发病的原因,从而解除学生们的疑惑。
再如,火邪致病具有“其性炎上”的特点。
联系平素耳闻目睹的“上火”现象,指出自然界中的火都是向上的,没有谁看到火是向下的,这也就有了“上火”之说。
平时我们感受到的口舌生疮、心烦失眠,牙龈肿痛、口臭、吃得多且饿得快,目赤口苦、头痛眩晕等现象,实际分别是心火上炎、胃火上亢、肝火上炎带来的后果。
又如,在介绍湿邪具有“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的致病特点时,询问“为什么饭前大量饮水会影响食欲和适量”;在阐述“气随津脱”的理论时,提出“为什么中暑的患者在大量出汗后会精神疲惫、四肢倦怠、少气懒言”。
通过生活体会和生命现象的结合,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中医现象无处不在,亲身体会到中医学的返璞归真。
3 学以致用,教学生用中医理论指导护理工作
中医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指导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传统医学[2]。
与西医理论来源于各种实验不同,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中医理论多来源于临床实践。
前贤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就充分体现出临床实践在中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3]。
中医是“非常私人化的经验医学”。
在具备基础的中医理论后,这种个体化的医疗模式可以合理地运用到常规护理的各个环节。
例如,在对患者进行日常起居护理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的病证特点来安置床位、调试病室光线和温度。
具体地说,寒证、阳虚证患者多畏寒怕风,宜安置在向阳温暖的病室内,使患者感到舒适;湿盛患者,房间湿度宜低;燥证患者,湿度可略高些;热证、阳亢的患者,病室光线宜暗;痉证、癫狂证者,应用黑窗帘遮挡。
此外,要嘱咐患者随四时寒热温凉的气候变化而增减衣被。
春时不可遇天气转暖而顿减衣被,夏天不要当风乘凉,秋天不宜大汗淋漓,冬天最好减少室外活动,避免风寒。
这些蕴含中医理论的起居护理,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如,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中医学的“七情”理论。
俗话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常人的情感尚易波动,何况身处窘境的患者。
对初入院或病情反复的患者,可运用“情志相胜法”等传统心理干预方式,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具体地说,医护人员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患者的病痛。
除自己的语言、态度外,还应重视病室环境和患者周围的人和事,全面进行照顾。
护理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护理。
通过开导法的运用,可解除患者不良的情绪,从而使患者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条达,气血调和,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早愈。
再如,中医强调“三分药,七分养”、“食补胜于药补”,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时候,运用中医学的食疗理论,能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具体地说,根据中医学的“五味”理论,实热证的患者,宜食用苦味的药物;慢性虚损性疾病的患者,宜食用甘味的药物;多汗、二便失禁的患者宜食用酸味的药物。
另外,在食疗或药疗时,中医还强调“忌口”。
例如,黄疸患者忌食油腻;温病高热患者忌食辛辣荤腥;脾虚泄泻患者,忌食生冷瓜果;产后、经期忌食寒凉食品。
服用中药一般忌嗜茶,服参类补品,忌食萝卜,服蜂蜜忌葱,食天门冬忌鲤鱼,鳝鱼忌犬肉等。
中医学的价值和生命力源于其本身内在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于那种深层次的、对人与生命和自然的尊重[4]。
结合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必定能使他们能够在临床工作中创立一个与医师、患者良好沟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贾秀敏.高等中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5):416-418.
[2]李柏.浅谈《中医基础理论》课的兴趣教学[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6):643-644.
[3]沈玉洁.我国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4):89-91.
[4]李越华.中医学危机下的思考与中医教育变革思路[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2):33-35.
中医学“治未病”观【2】
【摘要】 中医学蕴藏着丰富而系统的治“未病”理论及智慧,不仅具有现代医学的内涵,更极具其特色。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先进观念,如何充分利用好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观念,对其更进一步整合研究和推广运用,是摆在中医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如果运用推广好此理论,将为促进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中医学;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句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再由《难经》里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脾气,无令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未病是指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多层涵义。
关于“未病”其内涵及外延十分丰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下面就分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以及调节健康状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未病先防
1.1 健脾 治未病首先是未病先防,其具体措施是健脾。
脾主四肢,统五脏,即脾胃为后天之本,又为诸病之源,也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均信赖脾胃,脾健则四脏皆健,脾衰则四脏亦衰。
也就是说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涉及四脏有病,亦必须养脾,故脾气充,四脏均旺盛,脾气绝,四脏必病,凡治四脏之疾者,必养脾胃。
总结脾与四脏其关系,突出了治脾胃的主要意义,换言之,脾是健康之本。
1.2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化化之源。
脾性至阴,五行属土,系水谷之海,化生气血,而人的生活动力以脾胃化生的气血为物质基础。
脾运化水谷,胃纳之水谷,吸收精微上输于肺而化为营卫之气,《素问・痹论》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腑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而宗气的生成亦离不开脾胃,《灵枢・邪客》云:“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损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脾胃资生之气,而血液由营气和津液合和而成,由脾上输于心肺灌注脉中,化赤而充养,而营气和津液均源于水谷精微,故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正如五介宾所说:“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生于脾。”
2 既病防变
2.1 脾弱则易发病 有终必有始,有始必有终。
空间中寓时间,时间中亦寓有空间,时间与空间是辩证统一的。
与时空相比中医学更重视时间,亦即动态性,过程性,此乃“上守神”之意。
时间是通过气化来实现的,气化的形式,即升降出入表现为空间概念。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亚疾病能否发生转归,正气的强弱是关键,决定正气不足产生疾病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也源于脾之生化的水谷精微,亦即李东垣所论的胃气元气。
胃气和元气的盛衰,又与脾之功能强弱有内在联系,脾旺则正气充盛,脾弱则正气不足,因此,“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从空间上看,亚疾病具体发生于哪个脏腑,也与脏腑本身的正气强弱有关。
脾胃为后天之本,充养全身,脏腑局部正气亏,亦与脾藏有着密切的联系,疾病发生以后,从时间上讲,其发展变化也是以正气强弱为依据的,正气强,则亚疾病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正气弱,则为功能性的疾病向着器质性疾病方向发展。
因此,脾的功能失常是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源和始终。
2.2 阴阳平衡自和 阴阳平衡自和是治未病中的一个法宝,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动力和趋势。
对于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功能。
阴阳自和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著作中,最早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在中医学著作中最早见于东汉张机《伤寒杂病论》。
“阴阳自和”的思想由来已久,这种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用以类比人体内的阴阳双方认为人体阴阳之气的运行也致协调有序,方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 “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
3.1 “治未病”即是调节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非健康非疾病的状态,是由健康自疾病转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期,在这期间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出现精神活动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个状态不能及时纠正,则容易引起各类疾病。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状态属于“未病”范畴。
中医治未病方式各种各样,常用针灸、穴位敷贴、食疗、保健,选择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因人而易,因疾而易,选择应用。
3.2 调理情志即维持心理健康 中医学在问诊中,医生通过患者自诉,再与医生交谈,对患者提出问题的解答,对患者交待医嘱时要患者对饮食、起居、环境,保持适应为变。
为患者解决疾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中医学主张对患者“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先必治神”的重要性。
医心为先,治神为本。
此外,中医学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五志”,常用来指导调节情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根据《黄帝内经》“悲胜怒,喜胜悲,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思”创造性地运用以情胜情的心理制约和调理方法。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学“治未病”的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健康观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说现代医学健康是从生理、心理、社会3个层面上构成的学术观点。
与中医学关于人体生命运用规则和“治未病”的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以及调节亚健康十分相似。
这就是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健康理念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医学的“治未病”的理论还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所以“治未病”、调情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牢固构成了中医学独特而优越的理论体系。
如何充分运用好中医学这富贵的特色资源,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医工作者的使命,更对其进一步全方位研究推广将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中医学“治未病”观】相关文章:
中医学“治未病”观论文10-09
治未病工作计划07-11
“治未病”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论文10-09
浅述《伤寒论》中的治未病思想10-08
中医学辨证论治论文10-08
治颈椎病最好的方法10-05
探究杂病从脾论治10-01
中医学治疗糖尿病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