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克氏针与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毕业论文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需要去完成的一项任务,这也是你能够拿到学位证书的重要一点。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自考医学专业论文范文一篇,欢迎阅读!
[摘要] 目的 比较克氏针与钢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进行观察,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照组43例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钉固定。 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3.7%,对照组优良率为72.1%,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对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3%(P<0.05)。 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疗效显著优于克氏针,值得应用。
[关键词] 克氏针;桡骨远端骨折;钢板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部位。由于桡骨远端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关节面破坏,保守的复位固定效果欠佳,常可导致骨折畸形愈合、活动受限、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的发生[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克氏针与钢板内固定等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2]。为比较克氏针与钢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对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克氏针和内固定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收集该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16~77岁,平均(57.7±1.2)岁;原因:摔伤23例,交通伤15例,坠落伤5例。分型:A3型11例,B3型6例,C1型9例,C2型5例,C3型12例。对照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18~78岁,平均55.9±1.4岁;原因:摔伤21例,交通伤13例,坠落伤9例。分型:A3型8例,B3型9例,C1型6例,C2型10例,C3型10例。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臂丛麻醉后,于桡掌侧切口切开皮肤、深筋膜,直达桡骨,将正中神经和桡侧腕屈肌、桡动脉推向桡侧,显露旋前方肌,于旋前方肌靠近桡侧处切断,显露桡骨远端。将骨折部位修整复位,恢复掌倾角和尺偏角,保持关节面平整,然后用钢板塑形固定。
1.2.2 对照组 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钉固定治疗。患者臂丛麻醉后,在C臂机X线透视下进行,先充分牵引,复位骨折部位。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移位倾向,于桡骨茎突近侧、桡骨背侧结节近侧、掌面桡动脉内或外侧作为进针点,打入2~3枚克氏针固定[3]。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消肿。用石膏托外固定,固定期间可指导患者行适当手指和腕关节活动。
1.4 观察项目
患者均随访3~12个月。观察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Dienst功能评估标准[4]。
1.5 统计方法
数据录入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二、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观察组优良率为83.7%,对照组优良率为72.1%,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发生伸肌腱刺激症状1例,发生率为2.3%,对照组发生浅表性针道感染5例,克氏针松动2例,发生率为1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5)。
三、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折畸形愈合的主要部位[5],可造成握力减低、僵硬和旋转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腕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准确复位固定,恢复骨折部位骨性结构正常关系,是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从桡掌部入路,避免了与神经、肌腱的直接接触,一方面减少了对神经和肌腱的刺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分析关节面的移位情况,平整关节面,矫正成角,恢复桡骨长度,然后用钢板加强固定骨折恢复部位,保护腕关节稳定[6]。但在术中应注意,减少碎骨块与软组织的剥离;钢板固定注意螺钉拧入的角度和深度,避免远端螺钉进入关节,影响肌腱滑动和腕关节活动。通过对该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83.7%,对照组优良率为72.1%,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韩书勇、陈飞报道相近[7-8]。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疗效显著优于克氏针,值得应用。
【克氏针与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相关文章:
踝关节骨折治疗临床医学论文10-08
中西医结合治疗痔裂瘘疗效观察10-26
玻璃离子和MTA治疗医源性髓室底穿孔疗效10-26
不同药物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观察10-26
自拟健脾活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10-06
针刺拔罐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分析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