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毕业论文

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MBA教育改革和创新论文

时间:2022-10-09 01:15:45 MBA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MBA教育改革和创新论文

  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MBA教育改革和创新论文是小编为研究生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MBA教育改革和创新论文

  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MBA教育改革和创新论文【1】

  摘要:如何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基于区域经济特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将是今后MBA教育的研究重点。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MBA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对MBA教育产生的影响,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MBA教育改革和创新举措。

  关键字:MBA教育;区域经济;改革和创新

  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即工商管理硕士,以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为目标。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MBA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考查人才的第一标准[1]。

  MBA教育应该传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

  现阶段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学生培养方案雷同、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制约着MBA教育的进一步发展,MBA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热点,基于区域经济特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将是今后MBA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研究重点。

  一、MBA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MBA教育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和了解,MBA教育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但是MBA教育管理体制还留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还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1.MBA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标,而作为“专业学位”的MBA教育则以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

  但是,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方案、教学方式、学习内容等方面都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标,且这种教育思想仍然影响着MBA教育,使得部分培养院校在培养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使MBA教育成为另一个“管理学”研究生教育。

  2.MBA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目前,国内MBA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与普通管理类硕士生的课程差别不大,整个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部分,加上最后的毕业论文,不同院校课程设置的差异主要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与选择方面[1]。

  多数课程重在管理知识传授与理论讲解,对管理应用能力的指导较为欠缺,且课程内容单一,没有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学员的专业特长、行业分布的特点进行细分。

  3.MBA教学形式与专业教材单一。

  MBA现行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MBA学员学习积极性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水平。

  由于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管理实践中的一些“典型”现象分析不够深入,学员的创新热情得不到激发。

  专业教材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质量。

  现阶段很多MBA院校使用的教材往往与“学术型”研究生使用教材相同,缺乏实战的案例研究和开放式的思维引导,这就使得授课形式很难有较大的突破。

  4.MBA专任师资缺乏。

  MBA并不缺乏具有高职称、高学术能力的教师,但缺乏的是具有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并能够适应MBA教学方式的教师。

  现阶段担任高校MBA教学的教师往往都具有高级职称,在学校甚至研究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由于其缺乏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学术理论往往无法联系实际并解决具体问题,且大多不是MBA专任教师,教学方式无法适应MBA互动式的案例教学,过多的科研和教学压力也很难使他们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案例研究。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MBA教育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与MBA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高素质、复合型的MBA人才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对MBA教育产生了新的需求和影响。

  1.MBA培养的多元化。

  MBA教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也必须体现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征[2]。

  在市场竞争激烈、区域经济发展日趋完善的大环境下,MBA教育未来的发展必须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结合学校自身的所处区域、专业特长、学科背景等开展特色化教育,注重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使MBA教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MBA案例的本土化。

  案例教学是MBA教学中最大的特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采用沿袭已久的经典案例,不能反映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的真实情况。

  未来的案例教育的发展将会紧密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充分选取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及发展阶段的企业,采用能够真实反映国内企业成败特色,特别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我国经济的现实状况,更好地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MBA师资的专业化。

  MBA教育水平的提升归根结底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2]。

  随着MBA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MBA教育的要求也不断增长,现阶段的教师队伍将不能适应MBA教育的发展和需求。

  未来的发展亟需一大批具有较强的专业学术能力,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特别是了解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特点企业发展的特点,能适应MBA的案例式教学,与学员实现良好的互动,并致力于教学研究的专任教师。

  4.MBA教学的多样化。

  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教育,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使其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

  以综合的案例分析取代传统的毕业设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MBA项目的产业化。

  MBA项目不仅仅是一项研究生教育,更是一个社会服务和资源互助的平台,凭借着MBA强大的师资队伍,广阔的校友资源,大量的案例资料和数据,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管理咨询、营销策划、资源整合等全方位的服务。

  未来MBA项目将向着产业化发展,集教育、研究、服务于一体,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三、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MBA教育改革和创新举措

  MBA教育已经进去市场竞争,实现中国MBA教育价值的回归必定是大势所趋[3],因此必须基于区域经济特色进行MBA教育改革和创新举措。

  1.把握市场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创新培养模式。

  MBA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因此必须结合区域经济特色,考虑哪里应用、如何应用,根据需求进行改革。

  如北京、上海等处于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跨国企业、大型企业众多,MBA教育必须注重国际化,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活跃,MBA教育必须了解和掌握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规律,注重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养,特别是自主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西部内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MBA教育要和当地企业类型、文化发展相适应。

  总之,MBA人才培养要适应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

  2.完善课程设置,依托高校办学优势形成特色。

  MBA院校在课程设置中除必要的主干课程之外,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增设大量的选修课程,结合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上市、财务、合同与知识产权等问题开设专题课程,进行系统的讲解与研究,开办高层次的讲座论坛,以满足不同层次MBA学员的需求。

  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可以依托其强大的教学科研能力,为学员提供更多更广的课程,并积极开展国际化教学与联合人才培养;地方院校及财经类、理工类院校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高校办学特色,为金融、电力、旅游等行业与领域的企业进行系统性的人才培养。

  3.丰富教学形式,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增长。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引入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也不仅仅停留在PPT、视频等基本形式,要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丰富教学内容。

  如证券投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要充分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实现课堂中教与学的良好互动。

  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引入案例研讨、企业挂职、校际间交流学习、头脑风暴等教学形式,丰富考试模式,改革毕业论文等形式实现教学的多样化,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积累大量的本土化案例资源。

  4.加强教师培训,打造属于MBA教学和研究的专任师资。

  提高MBA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增加教师的培训。

  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管理和研究,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更要促使教师去企业担任实际管理职务。

  要选派本校教师到进行研修学习,邀请外校教师进行授课,建立全国范围内优质MBA师资的人才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同时,各高校在人事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建立和完善MBA教师的考核管理制度,对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MBA专任教师在政策、待遇方面有所倾斜,逐步组建MBA的专任教师队伍。

  5.整合办学资源,促进MBA项目的产业化发展。

  引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对MBA项目进行企业化管理。

  紧密依托MBA项目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和高校资源,集教育、研究、服务于一体,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MBA教育培养大量企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依托MBA教师的专业和学术能力,帮助政府进行咨询决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教师和学员在咨询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本土化案例,进而促进MBA教学和研究的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中,中国将形成一大批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经济形态,如何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将是摆在我们MBA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机遇和挑战。

  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的MBA教育才刚刚起步,今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它不仅需要培养经济发展的创新者,其自身也必须成为经济发展的创新者。

  参考文献:

  [1]俞明南,刘俊美,董大海.MBA课程体系调整与管理思维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32-36.

  [2]岳庆峰,郑永彪.对中国MBA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探索,2007,(1).86-87.

  [3]仝允桓.认清发展趋势,加快MBA教育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4-26.

  建构主义理论在MBA教学中的应用【2】

  【摘要】本文在分析MBA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对MBA信息系统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目的在于寻求适合MBA教学的有效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此研究是建构主义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一次探究。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MBA教学方法

  1 MBA教育及教学特点

  1.1 MBA教育特点

  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在我国已有十年的历史,属于“专业学位”教育,强调独特而有效的学习环境,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重视实践、知识的拓展[1]。

  学员来至于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经过MBA的学习成为具有组织和指挥生产过程的能力,有战略眼光和敏锐观察能力,有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能联系群众和组织指挥生产的应变、判断和决策能力的管理人才,使学员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1.2 MBA教学特点

  在MBA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不同的工作经验,学员职务一般处在单位的管理层或决策层。

  MBA教学中,学员把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带到课堂上,在老师与学生们的互动学习过程中寻求答案,是实践经验在理论知识体系支持下再一次发展。

  MBA学生绝大部分具有理工科专业知识的基础,工作中对专业知识有较好的运用,在注重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重视交叉性学科的学习。

  信息系统管理的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2],课程内容是管理学、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系统工程等知识的结合。

  学习中要求学员有一定的管理学、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学习信息系统管理的基础。

  2 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

  2.1 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

  建构主义理论在国内外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不是盲目崇拜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3]。

  学生应积极主动的把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供学生、教师一起学习。

  对于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积极想办法,多思考,对一个问题要有多个答案,在多个答案中寻求最优解。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让学生自主建构自身知识,教师只是通过教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建构的辅助、指导作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积极配合,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的新的理解。

  2.2 教与学的方法

  传统教学中“三中心”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现代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转播大量信息、图文并茂、学生教师互动、激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信息系统管理教学将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信息系统,由学生亲自做成课件,作为课堂上老师与同学共同学习的资料,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并学到了教材以外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习的能力。

  实现了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MBA学生学习主要目的之一是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因而,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学习目标相符合,我们可以从学习者那里获得问题,并用这些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推动力。

  可以说,MBA学生在学习过程,对于自己知识的建构,具有其优越性,每一名学生不仅是学习者,也是经验的携带者,这些经验在学习过程相互交流,使原由的经验得到了改造和重组,真正实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建构。

  3 利用实例进行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生一起进行学习。

  这种方式学习,一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例中,二是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相关性及有意义性。

  信息系统管理课程,是MBA的核心课。

  其特点在于它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与时具进性和挑战性。

  通过此门类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要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各阶段的内容,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及输出等信息化管理。

  通过信息系统管理课程的学习,掌握本单位信息系统管理情况,以学员本单位的信息系统作为分析的对象,解决信息系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中对于信息系统概念的形成,要求学生以不同的角度,联系工作的实际内容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后再定论。

  案例采取真实性任务设计方式,收集学生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实例进行讨论学习,着重分析实例间的差异性等特点,同时注意对同一个内容要在不同的情景下多次进行,学生在实例中找到对自己相关的问题。

  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对问题有主人翁感,解决问题就会有成就感。

  因此,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

  实例进行学习中,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式、辅助性的学习。

  多采用组织学生分组研究形式,最后提炼出解决问题所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的方法,达到对知识真正意义上的内化。

  内化的知识与学生自己已有的经验相结合,产生新的知识,使学生完成高级学习任务。

  4 结束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信息系统管理课程的教学采取了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一次应用。

  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教师与学生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意义上建构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 华梅芳.我国 M B A 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3]金青山.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特征[J].教育管理,2007.

【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MBA教育改革和创新论文】相关文章: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视角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论文10-08

基于职业胜任力的MBA教学培养模式分析论文10-09

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研究10-26

毕业展演对设计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考论文10-09

教育改革论文10-01

mba论文提纲10-08

mba论文指导10-01

mba论文英语10-01

mba论文致谢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