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方法

时间:2024-07-04 12:34:39 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方法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方法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论文,欢迎阅读。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方法

  摘要:药事管理与法规涉及多门学科的内容,知识点多,政策性强,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缺乏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在教学实施中通过改善教学策略,灵活、恰当地运用学案导学、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等多种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教学策略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及行为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现代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科学与药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药事管理法规是国家关于药事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的总称,是全国药品研制、生产、流通、进出口、使用单位和监督、检验管理部门都必须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的行为规范,也是各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实施药品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1]。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我校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它是药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交错繁杂,内容多是法律法规性用语,用词严谨抽象,政策性强。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由于书本理论知识多是管理要求和法律条款,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认为和未来工作关系不大。

  因此,教学效果不佳。实际上,制定药事管理法规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保证人民安全、有效用药,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将药事管理法规讲解得清楚明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理由的能力,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重点。

  根据药事管理法规课程的特点,以及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学情,笔者总结了药事管理法规教学策略改革方面的一些经验。

  更新教学内容,补充学案导学

  药事管理与法规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本课程让学生具备医药专业人才所需要的药事管理法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根据药事法规从事药品的生产、经营、医院药事管理等工作,从而保证公众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由于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医药知识的普及,现代药事管理的内容不断更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也随之不断修订完善[2]。药事管理法规的教材更新速度往往赶不上这个速度,这时如果还使用陈旧的教材会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脱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即时调整教材,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教师可以将教材的修订内容、法律法规条文的更新部分、课堂讨论案例等制成学案导学,并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来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推动学生在课堂授课时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一方面教师要提前做好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在平时不断积累各种影音、图文形式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前根据学案预习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案例中涉及的理由,为上课做好准备。通过学案导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案的讨论。

  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建立教学案例库

  建立内容丰富的教学案例库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首先,教师平时要注意选择、收集案例,及时补充优化案例库,案例的来源可以是专业期刊、权威网站和新闻报道等。其次,一个良好的案例要能够结合授课内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用鲜活生动的案例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案例时要注意选择典型案例[3]。经典案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比如在讲授药品管理法时结合“齐二药亮菌甲素事件”、“安徽华源欣弗事件”,可帮助学生更好的判断假药、劣药的定义。第三,设立案例时还应注重案例的时效性。

  一个事件刚发生时往往能引起所有人的兴趣,全国人民都在议论的事件更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武之地的。比如去年央视曝光了不法厂家采用工业皮革废料生产的明胶来制造药用胶囊,“有毒胶囊事件”一经曝光立即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和热议,在授课时结合这一案例讲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学生兴趣浓厚。一个良好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清楚明了地说明理论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总之,合适的案例可以提升学生对与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关注,实现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既可以把案例作为一节课的开始引入正题,也可以将案例贯穿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还可以在授课结束时用案例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总结。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深思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分析案例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并提出理由,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讨论[3]。设置理由时常采用半开放式理由来制约理由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讨论范围。比如,针对“双黄连注射液事件”教师可从案发理由、事故调查、结果处罚、社会讨论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剖析,让学生认识到药品质量监管体系的重要性。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调整、制约,防止出现冷场或者偏离主题的情况,引导学生进入预设讨论轨道。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感觉到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实实在在的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深思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4]。

  3.教师归纳总结

  在案例分析的最后环节需要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观点。学生在讨论时容易思维发散、看理由不够全面,所以需要教师分析总结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既要总结概括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又要总结案例讨论的全过程,指出学生分析理由的不足,阐述自己对这些理由的看法。通过教师对案例全过程的梳理,学生对比自己的思路从中取得经验,提高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采用分组讨论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对课堂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被动,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学生分组讨论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5]。比如,在讲授特殊管理的药品这章内容时,可将学生分好组,每组做一类药物,提前布置好学案中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制作PPT,然后在课上向全班同学讲解,回答其他同学的疑问,最后由教师对该组完成的情况点评,并补充讲解这部分知识点。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又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理由的能力,调动了学生解决理由的积极性,最终提高了教学质量。

  渗透职业道德素养教育

  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药品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我校在对药学专业的高职学生进行教育时始终贯穿德育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坚持培养学生的药品生产、经营、管理安全意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塑造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责任[6]。

  比如,在对药品行业严重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例剖析中,可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知法、懂法、严于律己。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推动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提高,为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价形式多样化

  药事管理法规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书本内容主要是一些政策法规,不可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所以在考核时一方面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分析解决理由的能力。比如将学生平时案例分析的回答情况、课堂小组讨论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敢于开口,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以培养。另外,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可将几个案例作为案例分析试卷,让学生根据书本知识开卷完成,减轻了学生对繁琐枯燥法律法规的畏难心理,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全面、综合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在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药学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方法】相关文章: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06-25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全文)05-31

最新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全文09-01

药事管理工作会议总结12-13

关于药事管理学的心得体会05-29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论文05-08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论文03-22

建筑院校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论文03-21

管理学教学方法论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