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部队院校大专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问题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自我校建校以来各专业学员的共同基础课,在学校教学层次改为大专以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课时量都做了较大的修改,可见其作为文化基础课的重要性。基础,是与专业相对来讲的,从课程组织上,基础先于专业课,是构建专业体系的核心,从个人知识体系来说,也是先基础,后专业,基础是这个体系当中的根基。在现代社会发展与边防部队形势任务来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覆盖面广,应用性强,说明这一课程不仅基础,而且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很大的决定作用。这样看来,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应当成为教员不断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教学是教员组织下的师生的双向活动,教员和学员双方只有目标一致,全力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目前课堂进行的一般情况来看,教与学是一致的、和谐的,但从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尤其到期末测试、毕业实习的时候,就可以从学员们的测试和实习情况分析到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学员看似听得认真,但知识点却没在脑子里留多少,只听,没有思考,没有总结与沉淀;二是教员指到哪儿打哪,学习过程等待教员一揽子包到底;三是作业讲评后,错了就错了,与己无关,没有改错纠错习惯。这样,在实际上是产生了教与学的分离。
与中学教育相比,大专教育内容多,学制短;与大学教育相比,大专教育又是偏向于实践技能,基础知识少,实训内容多。而部队指挥学校学员与我们这两个教学层次的学生相比,也有很显著的特点,学习基础不够扎实,文化基础层次参差不齐,同时社会经验丰富,已经树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年轻军人的好胜心和荣誉感,对将来的第一任职充满希望,又缺少切实的学习目标与动力。这就要求部队院校的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特点,结合部队大专院校学员的特点,不断探索与完善,引导学员完成学业,有所成就。
1 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
教员明确并牢牢把握教学目标是每一所学校按纲施教的必然要求,教学目标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化,也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学校教学目标和学历层次调整后,新的教学大纲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说明,“通过教学……,掌握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学员的第一任职和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可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两部分,一是基础理论,二是操作技能,最终的目标是操作和应用。目前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通信技术已在边防部队的办公、执勤、训练和日常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这一方面来讲,教学目标是必须贯穿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而其中的重点就是如何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从而避免学员第一任职各项工作无法上手的情况。失去重心、偏离教学目标,都必将导致学员学无所长,甚至是人才培养的失败。
2 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指挥学校学员入学前文化基础层次多,差距大,现有社会环境下,计算机的掌握和使用情况也因人而异,有的学员在入学前计算机操作已经非常熟练,但基础理论不扎实,有的学员由于入学前的环境所至,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较多的学员是仅仅限于中学期间学校所学的一些简单知识,而操作技能相当薄弱。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必须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课程循序渐进地分为了几个章节,进行完前面基础知识的讲解,后面的软件操作因着学员对前面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动手能力的不同,在教学层次的难度上就要有所区别。例如讲到EXCEL2003时,对大多数学员要掌握大纲要求的表格制作与编辑和图表生成就可以了,学有余力的学员往深了讲,可以讲到表格数据库和函数应用,从而使每个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经过几届学员的教学实践,这样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得每一名学员都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又各有所长,相对于入学前是一个质的飞跃。
3 注重实例与情景教学,培养学员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知识“倒”在学员的脑子里,教学目标的实现体现为知识内化为学员的能力,学员脱离教师,脱离教学环境,达到人才质的一个飞跃。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培养学员学习的自主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情景教学与实例相结合是培养学员学习自主性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新的教学大纲中,网络应用这一章,讲解完基本理论之后,首先提出目前部队网络建设现状这样一个实例,从实例当中一一验证网络概念和基础理论。从部队现有网络划分层次讲网络系统的分类与覆盖范围,从各层的功能讲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应用,从网络中视频会议系统和执勤现场监控讲网络信号传输,将章节内容一一印证到部队的四级网络当中。因为学员全都来自于部队一线,对部队执勤、执法中网络应用的情况并不陌生,但不明原理,对这样的实例教学既有兴趣,又对所学内容有的放矢,对教学内容有了很好的理解和强化,避免了学员走上任职岗位后面对多个应用系统出现的茫然而上不了手的情况。在课堂实践上,学员反映出极大的兴趣与主动性,也提出了许多不同地区单位的网络应用实例,如个别支队将自己的办公应用系统与地方公安网相连,形成不同类型网络的互联,可以就这样的实例给学员扩充网络互联的相关知识,达到了课堂内容充实而丰富的效果。
其次,在章节最后作为总结,提出讨论题目:在现有学校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办公文档共享和传输。这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但却涵盖了网络应用基础整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而作为实践操作题目,有多种解决方案。先在课堂上进行了题目分析,提供学校现有的网络建设构架,学员们课堂反应十分踊跃,有的提出用 “网上邻居”,有的提出用FTP服务器,还有的提出用电子信箱、网络硬盘……虽然因为理解能力和理论基础差异,提出的方案有的成熟,有的在实际当中无法实现, 重要的是学员们确实动了脑子,想了问题,迈出了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的第一步。
4 建立科学开放的考测机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考评时一直存在一个问题,作为操作实践课实机操作课时量应占总课时量的60%以上,但在期末测评时多数题目是“纸上谈兵”,往往实机操作的测评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与此同时,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对干警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提上了一个新高度, 2009年,上级部队要求干警70%要求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的测试,以适应新的办公通用平台的投入使用,在部队干警中掀起了学用计算机的高潮。以此为契机,我们尝试着让刚刚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二年级学员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在考试前有目的地做了辅导。目标一明确,在学员当中反响很大,学员普遍积极性较高,从个人发展方面认为能拿到一个社会公认的资格证是一件好事,而教员同时感到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有重点,讲解有尺度。考试结果真实反映了学员的学习实绩,45%的学员取得了等级证书,而其它的学员也有了很大的触动,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可以说是达到了实机操作的测评效果,而作为一门课程,也达到了总结、评测与促进的作用。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大胆建立开放的考评体系,与社会实践接轨,也是体现了大专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一个特点。把学员真正放出去,用社会公认的考试体系和评测尺度来检验学习成果,类似于部队的实战演练,以练去考,以考促学。作为尝试,计算机应用课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做为考测的主要指标进行下去,并不断探索新的更能促练促学的考测机制。
开放、讨论的目的是培养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推动他们去思考、去动手,这个过程教员的工作量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更细了,要用心去构建合适的情景,找到合适的实例,此过程需要教员更多的探索与研究,希望能与同行共勉。
【部队院校大专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讨论文10-08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论文10-09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分组教学的应用论文10-10
计算机应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研究论文10-12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教学特点论文10-09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10-12
计算机应用的节能环保问题论文10-09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应用探讨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