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
篇一: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学逐渐成为主体教育研究在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几年中,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小学数学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同时课堂教学中也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此,我校推出了小学数学“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用以规范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从一年来的实施情况看,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不强,重教法轻学法等问题。为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创建主体参与型课堂,真正树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意识,结合“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的推广使用,我们提出本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主体参与”有如下两个含义:
(1)“主体参与”是指学生以认识的主体和思维过程的主体来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三个方面。
(2)“主体参与”并不排斥教师的作用,教师依然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的一切,它包容了教学的所有方面,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式,积极而又创造性地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策略。
三、研究的目标
1.构建“以学生主体参与为前提,以问题解决为线索,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一批科研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所有知识都是被建构的,包括认知结构”,“数学应被儿童再发现或再建构”,“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建立学生的数学意义,促进他们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学生已经具备的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是在每个学生业已存在的不同数学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主动地进行建构的过程,其中教师应该是数学建构活动的深谋远虑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价者。
2.发现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的积极倡导者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体主动地通过认知,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他强调教师应当制订和设计各种方
法,创设有利于学生自行发现、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索取”过程。
3.数学的自身特点
数学高度抽象的形式化的特点更需要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
性,更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用弗赖登塔尔的话来说,就是“让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第一原则”。“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去”发现”。全方位建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学习主体,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4.现代学生观
现代学生观包含四层含义: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②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③学生是一个独特的、有完整个性和独立人格的人;④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其它三个方面能否能得到教师的尊重是基础,否则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为空谈。现代学生观强调要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研究的内容
1.构建“以学生主体参与为前提,以问题解决为线索,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2.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和实施策略。
六、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生是认识的主体。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创设带有启发性、探
索性、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大胆猜想,凝练观点。面向全体,给各层次的学生都提供表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和获取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真正实现“机会均等”。
2.探究性原则
数学既是系统的演绎科学,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因此,探究性既体
现在逻辑思维方面,又体现在数学实验方面。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就要提供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空间和时间,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等探索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3.主动性原则
创设恰当的情境和平等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主动参与,
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展自己的创造力。
4.应用性原则
数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数学学习与
现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七、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小学各年级的课堂教学。
研究方法:以实验研究法为主,以调查法、分析法、总结法为辅。
八、研究的步骤
本研究周期为两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1)学习有关主体参与研究的理论,明确研究的意义;
(2)撰写研究方案;
(3)成立课题组,明确研究分工;
2.研究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各实验校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和学段研究计划;
(2)围绕研究目标和基本模式,分学段开展研究,逐步构建和修订各课型模式;
(3)做好研究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3.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9月)。
篇二:第四届小学数学节活动方案
“第四届”数学节活动方案
桑园镇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为营造校园数学学习氛围,弘扬数学文化,激发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方面创新能力。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的舞台,在校园里形成浓郁的数学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魅力,发现数学的无尽乐趣与无穷奥妙,进而产生一个良性循环,服务与提高自己数学的学习。
二、活动主题:
数学+探究=智慧+快乐
三、活动口号:亲近数学 挑战数学
四、活动内容:
1、数学日记
2、数学手抄报
3、口算及速算
4、数独
5、24点游戏
6、数学智能
7、五子棋。
五、参加人员:
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及学生、各完小数学教师及学生
六、领导小组:
组 长: 梁志法
副组长: 朱贵东 梁永强 陈为文
成 员: 朱贵伟 杜恩硕 倪晓燕 解学奎 胡善竹 解世章 陈兆祥 高兴华 房东祥 王荣正
七、活动时间:
1、预赛:(10.8——10.25)
2、决赛:(10.28——11.7)
八、活动方式
各小学自行组织预赛,选出一定数量的参加决赛的选手到中心小学进行决赛。
九、活动过程
10.28下午两点:
口算、速算比赛活动方案,(组织主持者:杜恩硕 管西秀)
一、活动目的:
1、加强学生对计算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培养正确的计算能力。
2、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口算(速算),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参赛对象:全镇三至六年级学生(每班选出1名)
三、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四、活动过程
1、比赛方式
A、口算
①、口算题80道,时间为5分钟。
②、同等时间内做对的题多为胜,同等成绩的选手则根据书写工整程度决定。
B、速算
每班选出的1名学生,在10分钟内做对的题多为胜,同等成绩的选手则根据书写工整程度决定。
五、评比和奖励办法
1、最终评定成绩为口算与速算成绩相加。
2、各年级按照成绩的.高低,奖励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名。
数独活动方案:(组织主持:徐纪雷,张同飞)
一、目的:
1、认识数独,掌握数独的游戏规则和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分析、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 参赛年级:中高年级
三、参赛办法:
第一阶段:初赛。
各学校自行组织初赛,组队。每年级每班选出正式参赛队员1人。参加现场年级决赛。
第二阶段:现场决赛:
个人竞赛:时间:15分;形式:单独笔答;计分方式:每填对一个数计1分,上不封顶。
班级合作竞赛:时间:5分;形式:班级合作笔答;计分方式:每填对一个数计1分,上不封顶。 比赛设置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若干名(以个人成绩为依据)。班级优胜奖1名。最佳合作奖1名(以班级合作成绩为依据)。
初赛:各完小
决赛;多媒体教室
10.29下午两点
数学24点计算比赛活动方案(组织主持者:王启菊 张俊霞)
一、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二、活动内容:三至六年级24点计算竞赛。
三、活动具体措施:
1、以各完小各年级为单位,各年级开展数学活动竞赛,每班选出1名。
2、由评委评出出各年级获奖名单,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若干名
五子棋比赛(裁判:解学奎、陈修好、陈志荣、葛平山)
一、活动地点:中心小学
二、 参赛年级:三至六年级
三、参赛办法:
第一阶段:初赛。
各学校自行组织初赛,组队。每年级每班选出正式参赛队员1人。参加现场年级决赛。
第二阶段:现场决赛:
同年级两两相对,三局两胜,比赛采用淘汰制
最后决出年级冠军,亚军,优胜奖若干。
10.30
数学日记比赛
一、活动地点:各完小
二、 参赛年级:三至六年级
三、参赛办法:
1、各学校自行组织初赛,各完小每年级选出两篇优秀作品上交中心小学教导处。
2、教导处组织评审组,评出优秀作品出版。
数学手抄报比赛
一、活动地点:各完小
二、 参赛年级:一至六年级
三、参赛办法:
1、各学校自行组织初赛,各完小每年级选出两篇优秀作品上交中心小学教导处。
2、教导处组织评审组,评出优秀作品出版。
10.31下午两点
数学智能比赛,地点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
数学智能实施方案(组织主持者:葛立荣 丁晓)
活动目的:为了改观学生学数学难,做数学难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落实我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通过活动, 引导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视以及鼓励更多的同学去关注数学课外知识,扩展数学视野,激发研究兴趣,培养研究学习的习惯。
一、参赛对象 :全镇一至六年级每班两名学生。
二、比赛形式:采用闭卷形式抽测,
三、评奖方法:
以年级组为单位,设团体与个人两类奖项
1 、团体奖项:以班级学生成绩为依据,取团体优胜一名;
2 、个人奖项:年级组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八、注意事项:
1.活动中各教师要积极动员所有学生参与,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志愿者进行精心管理和指导,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充分尊重理解学生。
2.在活动中要做好文字,图片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组织好学生活动,记录好学生活动成绩。
3、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具有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主持能力的学生,并在以后积极进行指导,对于数学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年级要给予进一步了解与关注。
4、活动期间,请充分做好预案,关注活动安全,高效愉快的完成本次活动。
篇三:小学数学学科课程实施方案
杉树乡中心小学数学学科(二年级上册)
课程实施方案
任课教师:
一、数学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二、数学学科发展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w W w .x K b1 .c o M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第一网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1、使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
篇四: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第12周 地点:学校 参加对象:全体数学教师 主持人:教研组长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2、促进教师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大程度地推进学生的发展。
二、活动组织形式
针对我校教学教研组的情况,有很多优秀数学骨干教学的带动,通过观摩课,开展“以课改理念看课堂”为主题的评课活,从优、缺点两方面评价课堂教学及时给执数教师指出不足,真正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教研组长教研组成员认真学习《数学课程》;
2、根据教研活动主题,主讲教师要确定研究课的内容,说课时间,上课时间和听课的时间;
3、上课教师做好充分准备,以吸引学生和听课教师;
4、教研组成员,先通过听上课教师说教材,说教学活
动课程,大家根据讲课教师内容的呈现,从各自的认识和数学经验出发,给他提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让他及时的调整数学活动方案,准备教学资料及教学用具。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活动时间:11月14日:15:15—15:55
地点:四(1)班
活动步骤与具体地注:
1、教研组长向组员明确本次教研活动任务;
2、由执教者说课;
3、观摩研讨课:四(1)班:《运算定律》。
各个教师分工做好观摩记录:
(1)李汶娟:记录数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及时性。
(2)张文武:记录教师课堂提问的`次数和人数;
(3)李艳: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和人数;
(4)秦敏:记录学生的各种反映,各种表现的学生;
(5)熊艳:讲课教对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与采取措施的处理办法。
4、教师评课并进行摘录:
组织教研组成员对照《教学课程标准》开展“以课改理念看课堂”为主题的评课活动对本堂课进行记录、分析、评
议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阶段:
根据陈凤老师提供的研究课例,全校教师就如何把“农村小学教学课堂有效教策略的研究”展开专题性大讨论,使老师们在交流沟通中互补经验,共享资源,在互相学习,相互交流中发现不足,带动教研活动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我们相信,只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我校本教研活动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果。
篇五:镇雄县盐源中心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
镇雄县盐源中心小学数学学科课程
实 施 方 案
2013年12月20日
1
目录
1、 小学数学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2、 小学数学学科发展目标
3、 单元(模块)教学目标(应知应会) (1)一年级数学学科(上册)单元教学目标 (2)二年级数学学科(上册)单元教学目标 (3)三年级数学学科(上册)单元教学目标 (4)四年级数学学科(上册)单元教学目标 (5)五年级数学学科(上册)单元教学目标 (6)六年级数学学科(上册)单元教学目标 4、 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 5、 教材优化(学生作业系统设计) (1)一年级数学学科(上册)教材优化 (2)二年级数学学科(上册)教材优化 (3)三年级数学学科(上册)教材优化 (4)四年级数学学科(上册)教材优化 (5)五年级数学学科(上册)教材优化 (6)六年级数学学科(上册)教材优化 6、 备课、作业布置与批阅、课外辅导基本规范与要求
7、 学生评价标准 8、 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2
曹阜三 3—5页 曹阜三 6—08页
曹阜三 9—10页 胡 娜 11—12页 刘应波 13—15页 李 敏 16—17页 陈绍金 18—19页 成凤英 22—21页 曹阜三 22—22页
曹阜三 23—53页 胡 娜 54—83页 刘应波 84—114页 李 敏 115—180页 陈绍金 181—207页成凤英 208—241页
曹阜三 242—245页曹阜三 246—250页曹阜三 251—252页
一、小学数学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3
从参加镇雄县2012—2013学年抽测学科教学质量量化情况看我校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都比本校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差。部分班级在全镇排名中间,只有少数在前面。
3、课堂教学
我校无固定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仍占据整个课堂教学,随意课堂居多,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依旧存在,即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练)的少。低效、随意、满堂灌的课堂随处可见,将每一位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实难得到体现,教师依旧是整个课堂的霸主,教师引导的作用难以发挥,忽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培养,以及缺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4、生源
有一至六年级12个教学班721人,各年级均设两个教学班,最大班级学生有81人,最小班级学生48人,由于全乡没实现集中办学,不同年级中途都有学生从乡下各校相继进入或转出,每学年各年级学生的认知差异较大,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受义务教育政策的影响,不管学生成绩如何都不允许留级,有的学生考10多分的也得升级,大部分学生的学科知识欠帐太多,逐渐形成部分学生厌学的现象,加之家长受打工潮的影响外出的居多,学生留守在家也多,学生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纯粹太少,故对正常实施教学增加了难度。
5、教学设施设备
我校现有可用电子白板4个班级,无活动室,教师没有自制教具和学具的习惯,连教室都没有多余的,硬件设施缺乏,仅有的'教学设施设备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
(三)目标意识和规范
我校学科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强且课堂教学行为不规范,教师解读课标、理解教材、阅读教师用书、分析学情的工作做得很不到位。由于课堂教学目标不明晰和具体,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教学中,一般都存在以下现象: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对教材的整合不到位、重难点不突出,以教为中心、忽略学生的学,分层教学体现不明显、学生个性很难得到张扬。
(四)管理机制
学校虽建立了《盐源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盐源镇中心小学教研制度》、《盐源镇中心小学听评课制度》、《盐源镇中心小学备课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规定,但无更加具体性、系统性、完善性的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方案,对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评比、奖励都还不全面,特别是对学科教学课堂教学的进一步规范措施不力,教研活动制度不够合理。
(五)作业系统
对学生的作业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优化设计,仅依靠教材和一本教辅资料里的作业布置给学生完成,没认真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达标作业(课堂作业)和巩固提高作业,就连纠错本、当堂训练本、课后作业本都没让学生明确使用,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反馈都无将具体措施和办法写入教案中,
(六)师生评价
评价方法单一。教师对学生评价主要以期末统一抽测为主,单元抽测为辅,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无标准,师生评价相当片面而不够深入,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只存在简单形式上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生生互评,仅有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后的简单评价,没有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标准和形式。
【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慧雅文化小学数学课程基地的创建论文10-08
数学课程教学随笔11-2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04-27
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08-18
现代数学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渗透论文10-09
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发展论文10-08
小学安全实施方案03-27
小学足球实施方案04-02
小学减负实施方案10-26
小学教研实施方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