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毕业论文

高中化学论文

时间:2024-06-20 17:42:35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荐)高中化学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化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荐)高中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论文1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验在化学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教师对实验也相应地重视起来。但仍然存在实验教学低效或无效的行为,针对这种行为,笔者对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分析,并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化学实验 有效性

  新课程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课本中有大量的实验,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过:“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的法庭”。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这关系到实验的真正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对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体验等方面进行教育的良好机会。然而,在实验的教学中,目前存在的一些与新课程不协调的低效或无效的行为,导致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下降。基于此,笔者对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分析,并在新课程教学中也对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一、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部分教师对照考纲的必做实验,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从目的、原理、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等在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背实验。意识滞后是根本原因,有些教师认为中学阶段,不是搞科学研究,学生做不做实验妨碍不了多大事情,只要不影响考试成绩就行,他们对学生实验不予重视,带有应付心理。

  2、部分教师做实验时按课本照方抓药,缺少趣味性。

  3、部分教师对某些实验采取回避的方式。是由于有些实验对试剂浓度、用量、滴加顺序、温度等要求严格,不易成功,或是由于反应物有毒或实验过程产生较多的有害、有毒物质。

  4、实验成功率不高,就拿进课堂里去做。由于教师没有预先多做几次,以取得成功经验,就匆忙拿进课堂去演示,在学生面前出现失败的尴尬局面,只好东拼西凑地找些原因解释。

  5、实验与生活脱节,缺乏学习的价值体验。

  6、完全用计算机演示代替化学实验,一张接一张的投影片和动画播放,进行“电灌”,化学实验中的多种新鲜感觉只剩下视觉和听觉,实验的真实性大大打了折扣,学生对实验本身的体验几乎相当苍白。

  7、在分组实验教学时,只管让学生信马由缰地实验,而没有指导、交流、反馈和总结,绝大多数教师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了学生的过程学习却忽视了方法的指导,这就使实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自觉执行新课程实验的意识。

  首先,加强对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了解新课程对实验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对实验教学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实验技术水平。在实验教学中,对于新课程中规定要开设的实验应该进行合理地划分:明确哪些实验利用现成器材是可以开设的;哪些需要适当的改进等,并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实验器材获得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和有效地进行。

  (二)做好典型实验的分析,让学生触类旁通。

  根据新课程标准,化学就实验内容来说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有关制取实验、性质实验、生活实验、阐明概念定律实验、定量计算实验等。而每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都有规律可循,因而应做好典型实验,实验后注意实验的归纳反思,使实验目的更清晰,效果更优化,再由典型实验引导、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将知识技能内化。如在学习实验室里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和加热制取氯气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实验,归纳总结出下述操作内容: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加热方法、气体的收集和放置等。对这些操作的知识,理论根据尤为强调。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等。在学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时进一步巩固气体制取实验的有关设计思路、操作等。

  (三)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培养动手及参与探究的意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化学实验中的主角,他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而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其中课堂上让学生大胆的动手做演示实验是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前提是课前在老师指导下反复练习,确保实验成功。由于学生参与课堂演示实验,课堂气氛变得宽松、活跃,学生观察实验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也关心着同伴实验成功与否,哪些学生能荣幸上台演示?教师可根据实验类型与难度挑选学生,既可以作为对学习上有明显进步学生的奖励;也可以作为成绩欠佳而动手能力较强学生的鼓励;更可以推选优秀学生作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此方法的优点是比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利于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尤其是后进生,当他们被鼓舞、被信任、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时,他们才有更大的积极性,才有可能学得更好。事实上多数的教师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来做,如:盐溶液的酸碱性、金属与酸或碱的反应、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等。

  (四)合理改进和设计实验,激活学生的`思维。

  由于种种原因,教材中的部分实验效果不尽人意,如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反应过程中有害、有毒气体泄漏等。为此,我以这一点作为突破口,对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设计。

  1、实验的简单化。

  教材中的有些实验,操作复杂,实验不宜成功,只要稍作分析,略加改进,就能达到化繁为简且实验现象明显的效果。如关于氨气易溶于水的 “喷泉”实验,若按教材中的实验要求,先用氢氧化钙与铵盐反应制取氨气,用干燥的烧瓶收集,再按教材中“喷泉”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特点是:一是反应速率较慢,二是操作较麻烦,所以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我分析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又重新研究了该实验的要求,所用药品的性质,提出了简捷有效的改进方法:即先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3毫升浓氨水,然后摇晃烧瓶并加热烧瓶收集氨气,立即演示“喷泉”实验,实验效果比按教材中提出的实验方法好得多。

  2、实验的趣味化。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课本上的一些演示实验往往现象不明显或缺少趣味性,若稍动一下脑筋,就可以搞出与书上的实验相近,但又不同于它的非常有趣的一种新式实验结果,学生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形象生动的演示结果,会产生强烈的认识冲动,并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这时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学习的积极性都会有明显地提高,就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再经过教师的讲解和自身的积极思考,能很快掌握有关的知识内容。如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在小U型管里放入2小块石灰石,滴加2毫升稀盐酸,立即有气体生成,用燃着的木条靠近U型管—管口,木条熄灭,在U型管另一管口(管口预先塞一团玻璃棉,上面撒上半药匙过氧化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反应后产物,木条便复燃起来。改进后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实验趣味性浓,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再如,浓硫酸与蔗糖反应,可通过“引蛇出洞”的趣味性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实验操作改进如下:将蔗糖放入大试管中,向其中注入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再用少量水调成糊状,玻璃棒搅拌并往外牵引。其结果是:注入浓硫酸后,蔗糖变黑,再用少量水,体积膨胀,像一条“黑蛇”一样被玻璃棒引出来,同时放出大量热,产生有酸味、刺激味的气体。当学生观察到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时,产生了强烈的探求欲望。

  3、实验的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实验思想,已深入人心。我们在研究实验时,注重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不单为学校节约了开支,而且由于取材为学生所熟悉,使他们感到化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体会到学习的真正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具体做法:

  ①引导学生做日常生活中的小实验,如“衣服污迹处理”、“棉线和毛线的鉴别”等。

  ②组织学生收集或制备一些常用化学试剂,如从废干电池中收集锌、铜、石墨、二氧化锰等,从旧电瓶中回收稀硫酸等。

  ③启发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废旧制品(如眼药水瓶、注射器、纯净水塑料瓶等)制作化学实验代用品,并用自制的代用品做化学实验。例如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生的NO会立即与氧气反应生成NO2,不易观察现象,且产生有毒气体。我鼓励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他们通过联系有关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并讨论其优缺点,最后将书中的实验改为注射器实验:事先将螺旋好的细铜丝放入注射器中,吸取稀硝酸,让反应在注射器中进行,产生的气体可以将注射器的活塞顶起,由于注射器内无空气,可以观察到无色的气体,抽动活塞,让空气进入,明显的观察到气体的颜色变化,此时迅速将气体注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改进后的实验,不仅实验现象明显且极大的减少了有毒气体的排放。

  4、实验的微型化和绿色化。

  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已成为众多化学教师的共识,但由于学生实验准备工作量大,药品耗用多,实验开支大,且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有害有毒的物质,因此开展微型实验(其特点是:仪器小、耗药少、携带方便、操作容易、安全性高)就显得很有必要,不但给实验准备工作减少了麻烦,节约了实验经费,而且还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微型实验仪器可以是实验室里的常规仪器,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或废弃品,如:

  ①培养皿,可进行气体性质实验和溶液之间互相反应的实验。

  ②表面皿,可作为具有颜色变化或沉淀生成实验的反应容器。

  ③注射器,具有密封性好、透明、标有刻度等特点,可准确地计量体积、可进行简易密封实验等。

  ④点滴板,在多种离子性质的实验中,除了少数需要加热的反应和观察产生气体的实验以外,都可在点滴板中进行。

  ⑤透明药粒包装片,药粒用完后,扯掉密封箔,就相当于简易透明的点滴板。例如在氯水的性质实验时,可采取每桌发一个点滴板、几只塑料滴管和少数几瓶相应溶液的方法就能进行实验。再如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有毒的气体,针对此实验我设计问题:如何使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且环境污染又少?通过讨论,最后得出:用具支试管代替试管,塞上橡皮塞,用螺旋好的细铜丝代替铜片,并穿过橡皮塞,用橡皮管将具支试管与球形干燥管(靠近具支试管一端塞上蘸过品红溶液的棉花,另一端塞上蘸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连接起来。改进后的实验既可通过抽拉细铜丝的方法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又可通过观察品红溶液的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气体生成,还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硫的吸收减少环境污染。同样,浓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也可选用此装置进行。

  由此可见,实验的改进,能使学生体会到如何利用化学基本原理来重新设计、改造、组合多种仪器装置,以满足不同规格的实验操作要求。这种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对活跃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将起积极的作用。

  (五)开展边教学边实验,激发学习热情。

  将部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为边教学边实验,使学生能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实验的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验形式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获取新知识,与教师先讲完理论之后,过几天再做学生实验相比,由于这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首次”观察可能的现象,他们有较强新鲜感受和兴奋点,探索问题的欲望十分强烈,效果更加明显。适合在课堂上开展边教学边实验的基本条件是:

  (1)有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操作的小型、便携、易掌握、能快捷装配的实验仪器。

  (2)取药品方便,实验安全,试剂用量少,产生的废液少,几乎没有毒气污染。如氢氧化铝的两性、盐溶液的酸碱性等实验都可开展边教学边实验。

  (六)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 提高实验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借助多媒体,将一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或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实验,进行模拟,既能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很好地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具有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快为慢、化慢为快、看不见变为看得见、抽象变为具体等优点,从而使学生很快地理解知识。如电解的原理是通过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情况来解释宏观发生的现象,内容比较抽象,我采用了先进的教学媒体计算机,用计算机模拟了一个电解池的装置,在电解池内的氯化铜溶液中绘出几个带有颜色的圆球,蓝色的代表铜离子、绿色的代表氯离子(当然氯离子是没有颜色的),然后让这些圆球动起来,先是离子的无规则运动,继而是通电后的阴阳离子向两极的定向运动,紧接着是离子到达电极上的放电过程,氯离子失出电子变为氯原子结合成氯分子,电极上产生了气泡,铜离子得到电子变为铜原子,屏幕上析出铜的电极颜色逐渐变为红色且逐渐加深,当氯离子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移向另一个电极时,微机发出“嘟嘟”的响声,十分形象、生动,学生看了个个兴趣十足。另外对于一些危险的、有毒的、复杂的、多次重复的等实验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也是可行的,甚至是必须的。

  (七)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促进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发展。

  组织兴趣活动小组成员,进行如下工作:

  ①参与学生实验的准备工作,如配置药品溶液、仪器准备等。

  ②让他们预先试做实验,分析实验,这样在学生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指导其他同学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③让他们开出学生实验课中实验结果不够理想的不成功实验的补做实验,对这些实验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改进实验的方法。

  ④让他们自行设计实验研究、自制教具、小发明、小制作等。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发展。

高中化学论文2

  「摘要」

  “玩中学”历来是基础教育提倡的一种形式,游戏化学习就是其中研究较多的课题之一。怎样进行游戏化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一些游戏手段:比如利用多媒体演示游戏、将通俗媒体(武侠小说、影视等)作为游戏的情境素材、将曲艺形式搬上化学课堂等。

  「关键词」化学教学 游戏化学习 玩中学

  “玩中学”历来是基础教育提倡的一种形式,《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阐明:新课程应该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可是迫于考试压力,一些中学一线教师急于赶进度、搞测验,连化学实验也少有演示,几乎完全掩盖了化学学习中有趣的亮点。现实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听课口味变得“刁钻”,他们渴望的是课堂形式的互动新颖、课堂气氛的轻松活泼,渴望的是老师教学手段趣味化、教学内容生活化。不少教育工作者为了让广大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做出了一定努力,游戏化学习就是其中研究较多的课题之一。

  1.什么是游戏化学习?

  游戏化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而在大部分师生心目中,“游戏”的含义还局限在电脑游戏等数码娱乐工具方面,认为游戏与学习背道而驰,沉迷游戏更是家长眼中大忌。但是我们从《高级汉语大词典》中罗列的多种“游戏”含义中总结出游戏的三大特征:

  游戏具有学习的特征——学习、投入、反复体会。

  游戏具有社会的特征——结交。

  游戏具有娱乐的特征——游乐、玩耍、欣赏、角力。

  柳栋先生根据这三大特征澄清了“游戏就是电玩”的误解,认为学习游戏化就是一类试图将学习者的发展回归到人发展的自然形态的一种呼唤和努力的倾向,这类呼唤和努力倾向,要求我们根据学习者发展的根本规律来设计我们的教学活动、教学策略、学习工具,而不是简单地用游戏替代一切课堂教学形式。游戏化学习的研究开始主要集中于幼儿教育和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游戏性学习,儿童可以采用“玩中学”,那么年纪稍微大点的中学生为什么就一定要学的那么辛苦呢?值得教育工作者思索!席勒说:“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我们教育需要这样的游戏!

  当前,国内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理论并没有形成体系,网上几个著名的游戏化学习论坛所关注的话题主要是信息技术作用在游戏化学习中的体现,特别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手段进行模拟实验的探究学习活动、教学游戏课件的开发利用等。笔者曾经撰文《国外趣味化学网站荟萃》,整理了八个趣味盎然的化学英文网站推荐给读者,如今该文在因特网上广泛流传,有的教师借鉴网站内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化学游戏活动,寓教于乐,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2.中学化学课堂中的游戏化学习

  苏联教育家说过:“游戏对孩子来说就是学习,而学习对孩子来说就是劳动”,我们忍心让孩子终日劳动吗?所以游戏一定是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下面是笔者在化学教学中的若干游戏化学习实例。

  2.1 化学游戏在课堂中的开展

  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化学游戏,既可以作为检测知识的手段,也可以作为技能培养方式,可以让广大学生在游戏玩乐中轻轻松松得到提高。根据运用的手段不同可以分为趣味实验游戏、多媒体演示游戏、合作型动手游戏、头脑风暴游戏等等。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的科学,来自实验现象观察、实验结果探究的吸引力自然不必多说。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们所使用的游戏手段:

  第一种是多媒体演示游戏,比如在“垃圾”的选修课教学中,我们采用网上下载的Flash动画“垃圾分类游戏”,检测学生是否能根据所学知识分辨主画面罗列出的各种垃圾属于哪种类别。垃圾包括一次性饭盒(可降解)、塑料袋、电池、纸文件夹、剩饭菜、报纸、废旧文具、炭粉墨盒、果皮、金属易拉罐和用过的茶叶袋,垃圾箱种类包括“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学生可以拖动鼠标拉着某种垃圾放入相对应的垃圾箱。如果你做错了,那么垃圾箱就会做出提示,直到你完成所有正确的操作。

  “环境保护”涉及知识面广,我们沿用电视游戏节目中的一种流行形式——极限联想。比如针对“大气污染”设置了二十个联想题,每题分别给出四个提示语和联想结果的字数,让学生分组竞赛,让他们能根据这些提示积极展开联想,看看谁能先提出正确答案。这种竞争性的游戏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游戏热情,让他们开动脑筋挖掘已有知识加以应用。

  我们还采用游戏卡片的形式开展教学,比如《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记录有不同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卡片,让学生重温门捷列夫的发现历程,探究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还可以利用这些卡片元素相互之间的化学反应创设游戏牌的规则,让学生好好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玩一玩”!

  2.2 通俗媒体作为游戏化情境素材的开发

  情境创设在教学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更加易于将知识活学活用,获得切身感受。这里提到的通俗媒体指的是小说、电影、电视等,它们也可以作为化学教学情境的'重要素材。它们相对于学习而言都是属于休闲消遣的形式,广义言之称为“游戏”也未尝不可,在激烈竞争的学习生活期间,它们在教师和家长眼中的地位恐怕只比电玩游戏略好,但是普及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是学生乐衷的对象,我们如果从中提炼出与教学联系的内容加以利用,学生接受起来更能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武侠小说是不少教师所不屑的通俗文学形式,但金庸小说以其博大精深独树一帜,在国人中尤其是学生中间广泛流传。金庸小说文理包容,数理化知识亦有所体现,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笔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关注起其中化学知识,并在化学教学中灵活运用。武侠小说中要涉及兵刃——必然可以联系上金属的性质和冶炼。我为了提醒大家金属虽然坚硬但是有其延展性,就提到了《书剑恩仇录》中这么一段:镖头韩文冲的铁琵琶被红花会的高手先捏成铁板,然后卷成铁筒,再捏成铁棍,虽然描写夸张,但是足以说明金属的延展性。

  再如脍炙人口的《倚天屠龙记》其实就是围绕一刀一剑——特殊的合金展开的故事。我向学生展示这么一段打斗描写:“谢逊屠龙刀一转,两朵金花都粘在刀上。原来金花以纯钢打造,外镀黄金,铸造屠龙刀的玄铁却具极强的磁性,遇铁即吸。”学生们马上捕捉到这段描写中的关键化学信息——玄铁的磁性,我继续提供“屠龙刀”的颜色——黑沉沉,学生不禁想:会不会是磁铁矿四氧化三铁啊?该书中还涉及金属冶炼、加工等知识,比如我给学生安排了这么一个问题:连倚天剑和屠龙刀都无法折损的圣火令上的花纹文字是究竟如何刻上去的?有的学生通过查阅原书,了解到圣火令是用白金玄铁混合金刚砂(SiC)等物铸就,“在圣火令上遍涂白蜡,在蜡上雕以花纹文字,然后注以烈性酸液,以数月功夫,慢慢腐蚀。待到刮去白蜡,花纹文字便刻成了”。这种方法还可以和化学教材中玻璃刻字方法加以对比。

  化学知识在影视作品之中的体现也可以随手拈来,转为己用。我在讲磷及其化合物时播放了《笑傲江湖》电视剧选段:令狐冲依靠死人骨头中形成的鬼火在黑暗中击败强敌——从而联系磷化氢的自燃;讲硫和氧气反应时播放了视频——武侠电影中常见的暗器蛇焰箭;讲氮气的性质时带大家回顾了《满汉全席》中用液氮注射进熊掌制作佳肴的片断并请大家分析原理。

  以上的想法做法并不是匪夷所思,其实当前也已经有教育工作者这么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作为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视广告词,也是通俗媒体形式之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被用作解释炭的稳定性,“小护士”的SPF值也在生活化学课上广泛介绍。所以,游戏化学习也应该具有生活化的本质,成为STS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

高中化学论文3

  摘要

  化学实验是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化学情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方式。因此,想要更加高效地开展化学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则需要把核心素养渗透到化学实验课中,力求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开启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新篇章。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

  实验课是高中化学的重中之重,可利用其操作性强与探究性强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实验课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精准性还要注重趣味性与逻辑性,以及化学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实现核心素养所提出的教学要求,进行有效教学。

  一、把握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

  化学的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五大核心素养层层递进,每一点都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应在把握、领会的基础上将其充分体现到实际教学中。例如,在学习碳元素的单质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几种不同的东西,如金刚石、石墨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在形态,仅从外在形态来看这些东西并没什么联系,但是它们却含有相同的元素——碳元素,然后,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从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金刚石、石墨的原子排列,找出它们晶体结构的不同并预测它们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相互转化及其化学性质。

  学生应当学会提出具有探索价值的化学问题,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完成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总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为学生渗透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树立崇尚真理的理想追求,掌握认识化学与社会、人类、自然息息相关联系的思维方法。

  二、挖掘教学资源培养问题导向的研究意识。

  教材是经过多方教育工作者精心编写的一手教学材料,也是最佳教学资源。然而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很多学生早已习惯照搬课本内容,缺乏独立思考和动手探索的能力,不愿去花时间思考实验中的现象和反应原理,只是单纯地为了实验而实验。一些教师习惯了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动态实验过程,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用眼睛和笔记学习实验过程,而不是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即使知道反应原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毕竟多媒体展示的实验过程是理想的按照顺序发生的,学生缺少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操作能力是非常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特别对于化学这种探究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

  探究式教学模式需要从课本内容出发,对于课本中出现的活动探究部分,提倡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例如,在导入原电池新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他们知道铁比铜要活泼,将铁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稀硫酸溶液中,铁片表面会冒出气泡,铜片表面无现象,但是当用一根导线连接铁片与铜片时,会发现铜片表面冒出大量气泡,而铁片表面几乎没有气泡。这时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就自然过渡到了原电池的学习,然后小组合作完成系列探究实验,就可顺利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习。通过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亲自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对于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才能更加有效地掌握。

  三、指导学生改进复杂和有“危害”的实验。

  教材中的实验有一些是带有复杂性与危险性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外,更要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和学生一起仔细研读课本实验内容以及相关材料,在环保简约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改进,如实验设备与试剂的调整、试剂用量的改变、针对实验中突发事件采取的应急措施以及为提高有效性的操作。

  在学生亲身参与过程中,一些基础知识会在探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掉,实践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例如,在进行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实验中,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二氧化氮的生成,可以将试管换成注射器。这样可在注射器中观察到一系列反应现象,首先有无色气体生成,然后抽拉活塞,当氧气吸入到针管中,可以观察到气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说明有二氧化氮生成,最后可以借助注射器将二氧化氮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四、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实验教学的拓展。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为教育界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与巨大的便捷,从整体来看可以说是瑕不掩瑜,怎样使用这把“双刃剑”发挥出它的最佳效能取决于使用者。如今信息技术正如火如荼地发展而且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教育领域中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应用核心,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所在。高中化学教学在如此背景下更要与时俱进,结合化学本身的特点辅以信息技术,从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理解知识、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标也明确要求学生应当熟练掌握实验的操作流程,能够根据要求设计、评价改进实验方案;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绘制实验仪器图等。

  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化学实验的学习尤为重要,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限制,如有些学校无法提供完备的实验器材,教师缺乏操作经验,有些时候学生不能亲自操作。这时候便需要信息技术的配合,教师备课的时候可以在网上搜索到相关的实验视频图片、Flash动画等将它们运用到课件中,在课上展示给学生观看,边播放边讲解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细节,从而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有的时候不仅仅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更是实验本身复杂难操作或者是危险性高的原因,一些实验不宜由学生亲自操作。例如,在进行铝热反应时,实验过程中引燃镁条时会有大量火花四溅,铝热反应产生的高温会融化生成的铁,变成炙热的铁水,稍不注意会对实验者造成伤害。即使由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操作,但由于操作时受地点限制,不能保证全班每个学生都能仔细观察到实验现象和一些细节。这时候便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找到相关的视频边播放边讲解,给学生标注出重难点,然后再由教师操作一遍流程,这样可以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在观看视频时,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通过感受声音以及图像,能够更加直观地领会所学知识,全面调动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教学活动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中生来说正是其身心发展特殊的阶段,因此更需要用核心素养来指导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亚武,高新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xx,4,(08):200-2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3]吴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建构视角[J].化学教学,20xx,(2):3-7.

高中化学论文4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对教学改革的力度也在增加,对学生的培养由原来的重视成绩向重视能力转换。高中化学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带动学生的学习。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探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构建知识体系;探讨

  教育改革不断地推进,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怎样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关键。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侧重点在知识的记忆和背诵,没有注意知识的衔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最终影响到所学知识在学习中的应用。这样的情况下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将知识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加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利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知识体系定义

  知识体系就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将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连接,汇集成网络,从而便于记忆和运用。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往往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杂乱无章的,学生要想较为熟练的运用知识就需要将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问题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将较为繁重的高中课业化繁为简,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构建知识的重要意义

  1.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需要。学生在进行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点较为零碎,在高中学习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如何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对知识构架进行整体的掌握,是教学中的重要问题。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度会大幅的提高,使得学生在理解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不断加强。只有知识体系的建立才能提高运用能力,如果知识的掌握较为松散就会造成知识的掌握出现断层,在考试中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从而导致考试成绩的不理想。

  2.应对高考的改革的`需要。现如今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高考题目的设置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推理题目和逻辑思维题目不断增加。这些改变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同时也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出了要求。这些高考试题设置的变化,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应试,在考试的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学生形成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对知识进行综合的掌握,就能够另辟蹊径,寻找出更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来讲,现阶段国家大型考试中,解题的思路不止一种,如何利用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就成为了学生竞争的关键,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应对实验课程的需要。实验是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考试的必备内容。化学实验中一些问题的设置,更加要求对知识点进行衔接,不仅要对化学试验中的各项注意事项进行掌握,同时还要对试验中的各项要素进行掌握,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实验题目的正确性。试验中的知识点较为零碎,难以记忆,建立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可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也可以做到对知识了然于心,考试时应对自如、有的放矢。同时,化学试验中不仅仅包括化学知识的设置,对物理知识和其他知识也同样涉及,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加要求学生掌握整体的知识结构,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汇贯通。

  三、构建知识体系的建议

  1.教学从整体入手。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的过程中,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从全局入手进行教学安排,先将全局的知识体系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对高中化学的构成有一个整体的布局,包括化学中常用的基本元素、基本理论和基本的知识点、化学实验以及化学推理计算等五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框架知识介绍完成后,在体统的对细小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使得学生对高中的化学体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重视知识细节的相互联系。在进行整体知识框架建立的过程中,对知识框架中的细节也要进行关注。因为框架的构成主要是大概的知识点,但是细节方面还有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充实知识框架。对细节的补充,要采用一定的方法,顺应知识框架体系的构成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在框架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这样才能与知识的整体布局相适应,扩充学生的整体知识体系构成。3.将整体和细节进行整合。在通过对知识框架的构建和知识细节的补充进行合理规划以后,要将其进行融汇贯通。将理论知识、化学元素和化学计算进行点、线、面的整体联系,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最大限度的理解应用。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及时的查缺补漏,然后进行重点的学习辅导。这样的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抽出时间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总之,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化学教学的方式正在逐步调整,对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作用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知识体系的建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将高中化学中较为松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的创新,在满足日常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重视起来,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玉松.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探讨[J].大观周刊,20xx.

  [2]刘永健.浅谈高中化学引导自学策略[J].教苑荟萃,20xx(5).

高中化学论文5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教育进入新阶段,新的课程改革也让教学方法产生了巨大变化。以往的教学中更多关注教师教授内容的多少,但现在更主要是关注学生学习了多少内容,通过此转变就能看到教学活动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获取。且教学中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让沉默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并调动学生积极性,继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巧妙的预设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能带动学生的各项能力发展。

  一、高中化学中情境教学创设的意义

  1.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新课程理念中更多强调“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进程中尊重学生的情感,重视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活动,为学生架起探究的桥梁,使学生能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知识消耗过程中逐步转变自己的认知结构,以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2.创设情境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契合在一起

  新课程教学中化学教学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活动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的教学学科,学习过程中不能独立的学习单一门类,应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因而在教学时要将书本上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内容知识从“死”知识转为“活”知识,让学生能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鲜活的情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具有真实感悟,从观察过渡到思考,进而获得良好的知识技能。

  二、化学问题情境设立的有效方法

  1.借助生活经历创设情境问题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借助于生活实际设立情境问题,目的是让具象的生活实际与抽象的化学知识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例如,课堂上教师可经常给学生讲解实际生活中的常见事件,并结合生活的实际经验,让学生探究生活中比较有趣的规律,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化的密切联系,也能感受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除了能通过化学知识点解答试卷,也能在生活化中应用知识点。比如,教师可以就氧气这一内容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如果在炒菜过程中铁锅着火,需要如何安全的处理。教师可以通过所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些提示,在火焰异常强烈的情况下,如果氧气含量越高火焰的态势会越大,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在短时间内阻隔氧气的继续输入。通过此提问,学生的思维能力被调动起来,其实听说着火,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马上用水灭火,如果阻断空气这种说法学生听说过,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较少,故而通过提问学生可以从其他角度考虑问题,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

  2.结合小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在学习中,若没有积极的学习情绪,相信会失去学习的趣味性,也将失去发现问题与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这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因而教学活动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的学习态势,进而增强学科活跃程度。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应多收集与化学相关的小故事或者有趣的小趣闻,激发学生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酸碱盐等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传授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道士专门捕捉不祥之物,在每次捉到不详之物以后就能让其在白纸上面现形,并在白纸上面用桃木剑斩杀,看见白纸上面有一道血迹。但在一次捉妖中被人识破。教师可让学生探究这名道士是如何被发现的,并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趋势下会不断的思考原因,最终学生的思维层次也能逐步上升,获取进步。

  3.由学生知识储备中的“错误”引发思考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受到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定勢影响,想当然的分析新知识和新问题,但这种惯性思维容易引发错误的思考结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设计依靠学生现有知识很难完成的问题,让学生出现错误,其实学生出现错误不可怕,学生如果能在平时的练习或者回答中能将问题暴漏出来,教师就能根据问题做针对性讲解,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思维,教师让学生通过验证发现错误,最终产生疑问。

  例如,根据金属的活动顺序可以知道,钠一直都在排列在铜的后面,所以要求教师将钠与铜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来,学生普遍认为钠能将铜置换出来。但实验却证明,钠与铜溶液反应不能生成红色的铜,但要生成蓝色的沉淀物,并要排放出大量的气体。这种出乎学生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回答背道而驰,让学生大感意外,学生此刻会产生迫切寻找答案的心态,这一阶段导入钠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快速进入状态也能对知识点有深刻印象。

  三、问题情境创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情境问题创设时,要将教师的自主感悟与体验结合在一起,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拔高,但不要高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造成问题过难,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的情境教学感悟中要通过感悟与体验,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强调动手、动口和动脑的三者协调,学生能在活动中发挥出自主性,就能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满足,也能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思想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关于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目前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探究,更需培养学生知识学习技巧,让学生能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发现类似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扮演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角色,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并从实际出发,设立问题情境。教师若能长期坚持此方法,学生就能更为透彻的理解知识,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感悟,这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让教师更好的剖析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论文6

  摘要:当代我国各方面发展十分迅速,为了当代学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要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提高。高中化学是在学习化学的历程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同时也是从高中到大学化学思维进步和改变的转折点,高中生化学的学习水平,直接影响到以后课程中学习化学的状态。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本文就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应用探析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主题式;高中化学;课堂应用

  近几年,科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很多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化学的贡献,古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见化学在学习中的重要程度。随着网络和媒体对于高考状元等的报道,很多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加重视。当代,为了让学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高中化学的教学仍然存在应试教育、单一化教学、题海战术等一系列不好的现象。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多教育方面专家提出利用主题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化学方面的教学。本文就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应用探析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1当代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

  1.1课堂教学目的过于功利化:在当代教学环境中,虽然素质教育很重要,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家长和老师只在乎学生的期末期中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以及课堂质量的提高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其认为成绩才是硬道理,能考上好的大学才是对学生有用的教育。这就导致老师只顾着学生的成绩,一直采用单一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重视。很多教师只是看重课堂上大量的知识传输,而不是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下布置大量的作业,对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采用题海战术,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形成。为了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就要对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对主题式教学模式不予重视:很多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的过程中对化学主题式教学不加重视,很多教师只是上课的时候按时间上课,在课堂上讲解一些课本上的学应用题解题策略,很少应用主题式情景进行教学,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化学应用相关题目的时候缺乏兴趣,对该部分内容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摆正心态,不要对化学主题式情景教学不加重视,现在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实力,学会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对其以后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用很大的作用。主题式教学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在日程生活中解决问题,面对困难时的思维运算能力,进而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具体应用方式

  2.1采用主题式互动教学的教学方式: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自己在三寸讲台上讲个没完,还要顾及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在讲课的间隙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利用主题式教学将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融为一体,更多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看法。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式游戏情景的教学模式,然后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融合到游戏中去,利用游戏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使课本上枯燥的化学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既学到相应的化学知识,又能够对化学解题方法产生新的想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进行相应的提高。例如:在高中的课堂上,教给学生酸碱验证实验时,鼓励高中生参与其中,积极表达自我观点,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让高中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策略做出相应的表达,每个人对这个检验方式,以及检验物质的认识想法都是不同,在交流的过程中每种想法进行碰撞和重组,进而帮助学生产生新的更加有效的对于酸碱识别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高效的解题方法,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疑问和与其他同学不同的观点,进而对高中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行有效引导,培养其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2开展一些化学知识相关的活动:课下或者周末不要让学生一直呆在家里面,他们在家无非就是玩电脑,打游戏。课余时间老师联系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社团,举办关于化学知识相关的课外活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外活动对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一些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把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练习和回顾,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高中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化学学习能力。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关于化学知识的活动,比如说有关化学结构的撕名牌游戏。规则是在两个人身上,分别贴上这个有机物的化学式,另一个人身上贴结构式,其中一个人率先把另一个撕掉则获得胜利。这种游戏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学过的东西进行回顾和复习,加深这部分知识的印象,进而提升化学成绩。

  3总结

  高中化学课堂应以发展其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应建造活跃的课堂,利用主题式的教学,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方式和技巧,培养其主动学习化学的好习惯。以学生为主体利用主题式教学,端正教师的教学方法,鼓励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利用游戏等多媒体设施为学生的学习课堂增加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新时代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赖丽萍,吴伟丽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期刊论文]-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6(4)

  [2]朱文燕浅谈初中化学的主题式探究复习[期刊论文]-新课程下旬2015(4)

  [3]由佳.YOUJia主题式情境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化学教育2009(5)

高中化学论文7

  1.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提倡的新教学方式

  1.1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新课程改革将传统中学化学学习中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彻底摒弃,而是将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自我发展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通过基础实验验证课堂假说及猜想。就化学实验而言,课程改革首先需要教师优化所要演示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观察能力,边演示的同时为学生讲解实验,达到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主要目的。尽可能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基本目标。

  1.2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方式问题解决教学方式是新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着重培养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自己动手分析进而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在特定的情境下,学生自己发现情景问题、提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的整个过程。情景教学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为了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或者辅助手段,它要求学生在情境中结合生活实际,拓宽视野,进而开阔思路,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有关化学的基本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是以化学基本实验为主、其他多种教学活动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目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是能够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重要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改革对高中化学的影响———教学方式的转变

  课程改革以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科学研究素养为主要导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价值观等为出发点,通过课程改革,教师能够实施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体验生活,以便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同时,教学方式的转变必须有利于学生体验整个科学探究过程,以便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性发展。教师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吸收各种有借鉴意义教学方式的成功经验,综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新方法。只有做到这些,转变后的新教学方式才会有利于学生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才能为他们认识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培养发展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的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做好充分准备。

  3结语

  综上,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化学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思路,让学生自主动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基础素质,倡导自由、平等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切实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与促进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发展做好准备。

高中化学论文8

  一、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化学学习的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是教育的前提,它能够衡量一段时间内教育成果的好坏。这就需要教师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不可盲目浮夸也不能马虎制定,只有指定符合学生阶段内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同时,学校不能只满足于传统的学习目标,不能只注重成绩的培养,更多地应该关注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学校、教师应该抛弃成绩至上的思想,不要认为只有考得好才是学得好的唯一凭证。学校应该在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实际的学习计划。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相同的,自然学习的结果也就不相同了,只有深刻了解了这一点,教师才会切合实际的对于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学生才能脚踏实地的来学习化学,化学学习的质量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比如说,教师不能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是化学天才,每一个人都是居里夫人。所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想切实的提高学习的质量,就应该重视这一点。

  二、不断的改进化学教学的模式

  我国现阶段的化学教学模式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最主要最流行的仍然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它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教师往往认为自己讲就好了,学生一定能听懂,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其实可以换一种模式来教学,那就是学生教师转换身份来进行教育。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往往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就不同了。只有通过教师学生转换身份的教学模式,教师学生才能换位思考,才能取得化学学习的共鸣,才能相互理解。比如说,在化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邀请部分学生来进行授课,让他们自己决定讲课的内容,可以是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是各种化学反应,什么都可以,只要学生愿意讲。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才能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这对于教师接下来实行的学习方法、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教师也可以创立其他的教学模式,只要是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都可以进行大胆的尝试。

  三、采取多种多样的化学教育方法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化学教学的方法还是很多的,比如说学习比较法、自学法等等。学校应该打破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在化学的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以此来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比如说,我们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强化学生们掌握的基础化学知识,教师可以布置醋中加入碱会产生什么反应的题目,让学生们回家自己动手;还可以进行分组学习的方法,将学生们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合作进行化学实验,得出的结果由小组代表进行发布。通过这些方法,不仅仅可以巩固学生们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增加他们动手的能力,只有动手了知识才会记得更牢。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化学课程实验较多的特点,多举办一些化学实验性的比赛,增加学生们的见识,提高学生们学习化学的乐趣。实行多种方法综合的化学教学,对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化学学习的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创造良好的化学学习的氛围

  化学学习的质量与学习的氛围是有直接的关系的。创造良好的.化学学习的氛围,是提高化学学习质量根本的措施。只有创立了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学生们才能处于学习的环境之中,才能更加集中注意力。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环境的培养,比如说,在讲解部分金属的性质的时候,提前做好准备,将部分过氧化钠的固体放入脱脂棉中,然后课堂上就犹如变魔术一般将脱脂棉放入器皿里,然后进行吹气,奇迹般的脱脂棉竟然会燃烧起来。学生看到这一情况,自然会惊讶好奇,这种方法能够使得课堂的气氛迅速的活跃起来。教师还可以利用很多的化学反应进行这种实验,这样可以迅速有效地创造化学学习的环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学校还可以创办专门的化学学习小组、化学社等等。全方面的为学生学习化学建立良好的条件。

  五、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化学的作用了,随之化学教学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关注了。如何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还需要教师与学者们共同的研究与努力。总的来说,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任重而道远。只有想办法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使得化学教育深入人心。

高中化学论文9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今高考也特别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考查,高考试题中大量的信息题,其考查目的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自学能力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只能在自学的活动中培养。在中学的学习活动中,预习、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做作业、自测等都可以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

  一、“阅读”是自学能力的基础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抓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方面。阅读能力是自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是获取自学能力的钥匙和基础,也是学生今后深造、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彻底改变学生不读书和不会读书的状况。

  第一阶段,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步骤,在学生进行预习和阶段复习时,以精选课文为范例带学生一起阅读。从心理学说,模仿是一种自学效果,更是一种学习手段,它的.基本特点是对行动的有效刺激,可以引起同别人相似的同样反映。因此,笔者让学生模仿教师在读书时大量地提出问题的方式,边读书边思考,提出一些相关的知识及知识点间的联系;模仿教师的联想和知识的大量提取,检查所输入的知识信息提取的准确程度;模仿教师的读书与常见的习题的联系。这一阶段的训练大约需时一至两周。

  第二阶段,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适应自学的方式,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对后续章节则由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拟定启发学生的自学提纲、小结检查提纲让学生自学。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维特点,把书面引导(阅读提纲)、口头提示和实验启发这三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提出疑问和见解,引导学生议论和总结,甚至进行实验验证。然后按小结检查提纲提问,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小结巩固学习收获。这一阶段大约需时两个月左右。

  第三阶段,在学生初步养成自学习惯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要求学生写出章节或单元总结,归纳各部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不再提供启发自学提纲,只是指出应注意之点,鼓励学生边自学边概括,做笔记,全面因材施教,帮助差生转化到一般水平或先进水平,注意一般学生的提高,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潜力。这一阶段大约需时半年至一年。

  第四阶段,要求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教学中,教师应坚持贯彻下列七条原则:(1)寓心理学原则于教学之中;(2)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3)强化动机;(4)班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因材施教)相结合;(5)启、读、练、知相结合;(6)自检和他检相结合;(7)尽量采用变式复习,以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二、“信息处理”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习信息并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在评讲习题时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做每一道题都要认真地想一想:这道题涉及了哪些知识点、概念、原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这道题考查的意图是什么?除了这种解法以外,还有没有别的解法?这些解法中哪一种最简捷、最恰当?如果时间允许,每做一道作业题,都要坚持一题多解和一题多想,多动脑筋,把题目钻研得深些。这样从表面上看题目做得少了、做得慢了,但实际上却是做得多了、做得快了,自学能力也提高了。

  在高考试卷中,考查自学能力的主要承担者是信息迁移式题型,以“汲取—组织—分析—运用”为运行机制。高考试题要求学生具备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的信息的能力,将试题所给出的信息与课内学习中所获的知识相结合来回答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信息的能力。这类题一般在题干中给出解题所需的新知识、新情境、新方法等新信息,它要求学生在考场上独立完成现场自学,接受新信息,将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加工、联想、类比等处理,并与原有化学知识衔接,进而迁移、创造、解决新问题。这类题目陌生度高,有利于公平竞争,能抑制“题海战术”,能较高层次地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新信息的破译关键在于:信息变化点的寻找。信息迁移题的破译则在于:新信息的辨认与使用,加之牢固的基础知识。在认真剖析新信息、找出变化点、明了新信息贡献基础上,即可以把一个个未知的很高深的知识化为一种模仿。经过训练提高了对新信息的辨认能力,便可预知未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学生学会自测,深化自学过程

  自学,不是自己阅读的书越多自学能力越强,自学的效果如何要通过自测来体现。自测能给学生带来自知,自知又能够给学生带来自励,有自励作为动力,自学能力就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深化。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其自学,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自学的习惯、自学的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自学能力是作用于学生终生的发展性能力,是学生继续学习和深造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实践,去努力,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学生终生受益。

高中化学论文10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进而分析了高中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融入的意义所在,最后根据绿色化学的特点以及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提出了高中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融入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化学理念;理论教学;融入途径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绿色化学理念也逐渐渗入到高中教学之中,并且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重视,加之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未来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融入必然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文章围绕高中化学教育中的“绿色化学理念”为中心,分意义、价值以及途径三部分展开了细致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高中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融入方面的理论参考,以下是具体内容。

  1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

  绿色化学理念其强调的是以无害为基础的一种化学理念,其是通过先进的化学手段和技术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或者消除化学之中有害于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产物、原料、催化剂、副产品以及溶剂等物品的使用和产生。在绿色化学理念中的核心点为提倡不使用有害、有毒的物质,同时更不能生产出有害、有毒的物质。是一种从源头上实现化学污染物质控制和防范的措施,也可以说其是一个更深次的化学理念,同时在绿色化学理念之中也存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

  2高中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融入的意义所在

  高中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其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学习思想,在传统的化学污染处理中,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一直长期存在,然而这种落后的思想导致了诸多环境问题的诞生,而绿色化学理念其强调的是以客观为基础,可持续的唯物主义观,属于一种辩证的化学学习思想;其次为有助于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学,在绿色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会对化学在应用中造成的污染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进而让学生认知到化学在使用中侵蚀的生命,也就实现了生命教学的目的;再者为有利于学生养成一个正确的发展观,在绿色化学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其强调的是在化学学习中不造成污染,在社会应用中,也不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故此绿色化学理念的融入,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个正确的发展观念;再者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思维,绿色化学理念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此以绿色化学理念以背景的教材,便也渗透了创新的成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充分应用,有助于学生养成化学上的创新思维;最后绿色化学理念也符合现阶段的时代要求,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时代的主旋律,这和绿色化学理念也有着一定的重合之处,因此在高中化学理念下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是符合时代要求的[2]。

  3高中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融入的途径

  3.1强化师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在高中化学中绿色理念的融入,首先需要在思想层面上,教师和学生都建立起绿色化学的理念,进而透过理念落实到切实的教学之中。对于教师而言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化学教学首先需要注重教材基础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在教材中医学垃圾、温室效益、食品污染等和生活有联系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将绿色化学的理念植入学生的脑海中[3]。

  3.2注重绿化化学教材的编制和使用

  就教育局层次而言,需要在高中化学教学的编制上,增加更多绿色化学内容,就教师层次而言,需要在化学教材的使用中,注意深度的挖掘教材中绿色化学的内容,进而通过这些绿色化学的内容,向学生传授绿色化学的理念。例如在有机化合物塑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废弃塑料回收为切入点,进行绿色化学的教学,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切实可行的回收途径和措施;再例如在化学反应能量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燃烧率为切入口展开绿色化学的教学,让学生进行高能燃料以及再生电池方面的探讨,认知到绿色化学理念在实际化学应用中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维。

  3.3绿色化学融入理论教学之中

  在化学教学中需要将绿色化学理念都植入其中。例如在氯气用途一课时的讲解中,可以加入二双氧水相关知识的讲解,虽然氯气的漂白效果更好,但是其污染更大,而双氧水的污染更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该方面进行细致的延伸讲解,让学生认知到在工业中不同物质的使用其污染程度的`不同,进而培养学生的绿色理念[4]。

  3.4在化学实验中融入绿色化学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不可避免,大量存在的。在化学实验中其通常会使用很多化学试剂和生产出一些化学产物,这些使用物以及生产物其都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同时在使用量上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部分,绿色化学理念的融入,其效果是最为明显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为设计迷你化学实验,即在化学实验原料上实现节省,同时也减少化学物质的产生;其二为严格的对化学实验操作进行规范,通过规范实验操作来减少实验事故,进而避免不必要的实验浪费和人身伤害;其三为尽可能在化学实验中使用无毒无害的化学药剂,例如白磷燃烧实验就可以使用硅化镁进行代替;其四为对于化学实验中的三害必须给以特别的无害化处理;最后为对高危的化学实验,可以给以计算机演示代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理念其强调的是以无害为基础的化学理念,其是通过先进的化学手段和技术来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或者消除化学之中有害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产物、原料、催化剂、副产品以及溶剂等物品的使用和生产。其在高中化学教育之中有效的融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学习思想、有助于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一个正确的发展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思维、符合现阶段的教学时代要求等优点。根据绿色化学的特点以及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强化师生的绿色化学意识、注重绿化化学教材的编制和使用、将绿色化学融入理论教学之中、在化学实验中融入绿色化学是切实有效的高中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融入的途径,值得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思慧,王明召.制备丙二醇的绿色方法——甘油催化氢解[J].化学教育,20xx,35(16):6-9.

  [2]曾春燕.“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才智,20xx,24(29):63-63.

  [3]吕芹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研究[J].高考,20xx,44(7):70-70.

  [4]夏仁献.完善绿色化学教学模式,创设高中化学教学浓厚氛围[J].新课程导学,20xx,32(2):2.

高中化学论文11

  一、高中化学情景教学的策略

  1,借由实验创建情景

  我们都知道,高中化学是比较抽象的,实验是化学的前提,很多的化学内容都是借由实验的方式获得真知的,因此,借由实验去创建教学情景,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比如教师在讲到硫与含硫化合物的转变的时候,能够先给大家展示一些由硫磺构成的东西,首先咨询学生这些是什么,知道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之后,让他们对于这种物质的颜色与外表进行细心的记录,或是采用实验的方式让大家研究这到底是什么化学物质。如此一来,学生们对于这种物质就会印象十分深刻,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索真知的能力,这样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十分不错的。教师借由科学实验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认真去研究这个实验,自然而然就能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关注化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高中化学的情景教学一定要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才可以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用在现实的情况中。比如,用什么东西能够很好地除去水中的污垢,答案当然是醋,那么这其中包含着什么化学原理,借由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化学知识。教师通过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来创建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之中就能轻松掌握化学知识,把握好化学内容和实际之中的练习,吸引学生对于高中化学内容的好奇之心,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增强高中化学的`教学主动性。

  3.借由旧知识创建情景

  高中化学的教育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连接,教师要依据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去安排好新的化学知识的教学,因此创建教学情景也要根据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力。比如在盐类水解的实践中,教师能够依据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让学生猜想某些盐类水解之后的酸碱性质,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把握情况,接着使用ph试纸去做酸碱性测试的实验,在这个时候学生们就会看到某些盐水解之后是呈现酸性的性质,某些则是呈现中性的性质,不免就会猜想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化学老师再根据学生们提出问题进行耐心的分析。

  二、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是非常正确的,因此教师们要学会使用合理、适当的情境教学手段,让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一些,吸引同学们的好奇之心,让学生认真学习并且理解高中化学的内容,实现情景教学的教学目标,增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动性。

高中化学论文12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观念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变得更加明确,就是为了我国未来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充分发散思维,积极思考,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可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很有必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情景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对于如何针对性运用问题情境创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引言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学习课程,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近年来因为高考的影响,其在新课程标准推进的过程中也在逐步的进行完善,高中化学的教学理念开始注重对于学生科学探究、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符合现代教学需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引领者”的角色,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实现新课程教学的目标。

  一、理解问题情境创设概念

  问题是一切探究的起源,也是引发思维的主要动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学内容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发好奇心。另一面,在这种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可以带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使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人发展。在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主要参与者,学生无需多言,需要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作为教师,则起着引领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首先,其需要在教学开展之前要做好备课工作,其中包括对于问题情境设置理念的充分理解、问题情境设置是否贴近学生基本情况、学生是否能够对于问题情境充分理解并足够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仔细思考。因此需要教师自身充分理解“问题情境创设”几个字概念,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带领学生在课堂中深入学习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在理解教学理念的前提下为开展教学并深入做好准备工作。

  二、问题情境创设结合生活实践

  高中化学原理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某个方面来讲,化学知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有些发明创造也是基于化学原理。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活的因素很有必要,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运用生活原理去分析高中化学知识,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自然固氮”原理时,可以提前引用“雷雨发庄稼”的农谚来设置相关问题情境,先结合自然现象给学生讲述这句农谚的寓意,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熟悉、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课堂想象思维,然后引导学生并提出问题:“为什么雷雨天气导致庄稼茂盛生长,其中蕴含哪些化学原理?”,并给予学生一定自主讨论时间。之后,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运用化学原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通过教师这种引导,让学生发散思维,更加理解教学内容,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三、运用小故事调动学生兴趣

  由于高中学习中学生对于学习成绩很看重,很容易产生焦虑感,需要努力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教师在课堂中贯穿小故事在讲课过程中,课堂效果最佳。所以,需要教师多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查询小故事,并在授课时通过播放相关影片、或者讲授相关小故事来调动学生,通过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高中化学产生浓厚兴趣,提升其学习主动性。例如:在教学中讲述“原电池”这个知识点时,可以提前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作为引导,“在伦敦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曾掉了两颗牙齿,为了显示她的富有,格林太太特意装上一颗金牙,一颗银牙。不料,自此之后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后来一位化学家开出一张处方,为他解决了痛苦”。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张处方,请问有同学知道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处方吗?通过小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抓住学生好奇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思维开发能力。

  四、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巧设问题情境

  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系统、科学配置到各学段、各学科之中”是形势所趋、历史必然。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巧设问题情境不但引导学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哲学原理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高中化学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这一课时,引用我国东汉时期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对石油的.记载、战国时期《山海经》对于煤的记载及西汉杨雄《蜀都赋》中天然气的记载进行生动陈述或进行相关影片播放,并将化学课中的知识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让传统文化贯穿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石油、天然气的研究,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及民族自豪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充分调动学生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五、结语

  从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来讲,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实施问题情境创设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邓嘉利.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J].考试与评价,20xx(4).

  [2]覃洪琼.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J].中外交流,20xx(28).

高中化学论文13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缺乏学习激情

  学生是所有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同样的,化学作为一门基本科学在高中课程,其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而展开的。与其它基础科学一样,化学教学更加强调探究性学习,但是高中生不仅要面对各门学科的沉重的负担,而且还要面对高考的压力,使得他们更加紧张,而缺乏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我国学生普遍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加之对学习紧张,学生对化学学习没有内在的动力,导致化学的学习效率低下。

  (二)教学资料与教材要求不一致

  对于新课程标准,很多化学教辅资料中的习题,经常出现表述与问题等方面与教材的内容要求不一致或甚至产生严重偏差的情况。而且,很多教师所用的教辅资料编写草率,质量不过关。有的教辅资料内容与标注不一致,有的是以旧教材为基础而进行的重组,因此辅助教材中的习题的难度通常非常高,学生解决起来感到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到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高中化学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

  实际上,高中学生已经具备自我学习高中化学教材中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概念的能力。学生可以在自我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同学的互动交流对相关知识点更有效地掌握,而且也可以提升学习乐趣。对于稍显困难的知识点的教学,就需要教师让学生生成问题与兴趣,再加以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自学或交流中完成。对于非常深入而专业的知识点,学生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基础时,一般无法通过自学或与同学交流完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要这时候针对所遇问题加以详细的讲解与分析。在教学模式上的改进,是为了将传统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的方式逐渐转变为主动吸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的'给激发出来,提升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与合作,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二)结合实际生活教学

  化学现象以及化学知识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灵活地将生活中相关实例引入课程及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体现出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与实用价值。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问题设计时,教师可以针对具体问题,结合高中生的阶段的特点与生活经验,设计出创新而符合他们认识规律的问题。有机地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结合,表现出教材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处于青少年阶段的高中生对自然现象与生活中未知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望,生活与教材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如:“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古代人们在房屋修建时,常会将木头柱子的一端烧成黑色埋入泥土中,请问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将木头烧黑后有什么作用呢?他们运用了什么原理呢?这一现象表明碳元素有什么样的化学特性呢?如此,通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并投入于积极地探求学习。

  (三)重视实践教学

  新课改对学生教学中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体验到实践教学的乐趣,并从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实践教学要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会观察、实验、调查等;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化学知识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而来的。例如,当在“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认识,收集对自己身边或新闻中的火灾事件作为案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所搜集的案例加以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找出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总结出相应的经验,并就此提出自己就预防火灾事故的各项方案与措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面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带来的各种困境与问题,我们先将存在的问题分析清楚后再提出具体解决措施。高中教学改革在不断地进行着,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通过各种可行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提前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寻求最好的应对措施。总而言之,要将化学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论文14

  摘 要:新课程理念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中教师普遍具有高超的教学水平,先进的教学理念,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目标。中学化学属于理科,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实施科学设计和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广大化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生学习知识的種类很多,分类不同,学生们面临着学习和竞争的巨大压力,而学习是需要学生全身心认真对待的事情,不容一丝松懈,在如此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极为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新课程的概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主观意识,要求教师发挥辅助作用。中学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所学知识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直观地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以下内容具体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理念的介绍

  新课程理念是近年来为了适应日新月异变化的世界,以及为应对对新一代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挑战所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的概念是通过新课程的概念来改善教师效率的方法,以及更好地把握教师的45分钟的方法。有效教学是一种技术手段,它要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前准备、课程实施、课后复习中都有一套相应的策略。同时有效教学也是一种观念,它要求老师有卓越的思考和反思能力,要求教师不断思考如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二、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树立服务意识

  和谐的课堂环境对于学生获取知识很重要,教师和学生要树立平等意识,老师关心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只有课堂环境融洽,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才能事半功倍。在传统的教授概念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支配地位,教师将讲明学生在上课中所该持有的知识,同时侧重点分明,学生只需要跟着老师的脚步学习就会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处于服务地位,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很多教师由于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一下转变地位,因此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同时,学生将从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简单立场推到自己探索学习知识的阶段,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例如高中化学教材中有一个知识点是钠与水的特殊反应现象,教师可以课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将学生进行分组,自己动手完成这个实验,亲自感受、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只作为辅导,这种学生协作一起动手,教师耐心辅导的和谐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更牢靠,更好地融入课堂。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特别强烈。学习过程本身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学习知识和思维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与发展。良好和适当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知识更扎实。化学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知识,使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成为可能。例如在学习酸和碱的区分和鉴别方法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生活中大家认为属于酸性的东西有什么,属于碱性的东西又有什么,判定它们属于碱性和酸性的依据是什么,那洗发水和牙膏属于酸性还是碱性呢?由于洗发水和牙膏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用品,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

  (三)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渗透创新意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应以创新为基础,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创新是研究、引导、发现、归纳有机统一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和组合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教育提供的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传授创新方法。在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要达到上述要求,教师自身就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即教师的学习知识问题必须是反复思考和创新思维相结合的模式。教师要尽最大能力的将教学过程设计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这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或参考材料获得知识,并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教师在讲解碳的多样性的有关知识时,可以向学生提问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析问题,最终各小组互相交流意见,教师进行总结,最终解决问题。除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外,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也有大量的实验知识,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提供多的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遇到环境条件不允许的实验或者安全性较差的课题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比起传统的板书讲解更生动。

  (四)构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给小组发放学案,上面包含有关知识的问题和重点知识,然后学生以小组进行探究,最后小组之间互相分享探究成果,这种学习模式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合作能力。合作是现代人与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合作各抒己见,感受不同的化学创意和化学方法,培养与人们的合作意识,得到自我反映和矫正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化学教学,20xx(Z2):33-36.

  [2]郝云霞.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10):265.

  [3]谢国俊.浅析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xx(21):162-163.

高中化学论文15

  摘要:化学教学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应用能力。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以便于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将探究性学习有效的应用于教学中,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潜能。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化学教学;应用;对策

  探究性学习其实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是探究问题和验证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就高中化学教学现在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应用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要想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转化成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要让学生的知识与化学教学产生强烈的冲突。因此,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给学生传授出合适有效的探究方法,同时教师设计出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应该具有探究性和挑战性等特点,切莫因问题过难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教学人教版《原电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如:铜片为什么会产生气泡?或者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然后再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实验,让学生用实验结果来判断假设的`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再让学生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有效的启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更可以使化学结论更具稳定性、概括性以及系统性。

  二、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有探究性的课题

  由于化学课程具有探究性、理论性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部分的教学的内容设计成具有探究性的课题,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地发展知识,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譬如:在教学二氧化硫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如何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问题,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讨论出实验方案、所需化学药品、化学仪器、然后教师就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整合,最后,教师跟学生一起讨论,确定最终实验方案,并让学生就实验方案进行演示与模仿。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更可以使得教学课堂气氛更加融洽,促进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三、引导激发学生充分想象提出假设

  探究性学习离不开假设,让学生发挥出想象对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象,待学生提出假设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要求学生通过多个渠道去获取知识,以此来判断假设结果是否正确。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譬如:在教学《化学速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出这样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如: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条件,除了有温度和催化剂,还应该有什么因素?并且在实验教学中采用提问的方法如:一般来说要将两种块状或者是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碾碎,摇匀后再发生了反应,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把固体试剂溶于水配成溶液再进行实验?等问题。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就问题提出假设,大胆质疑,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最后,再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去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四、合理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由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中可以揭示出很多神奇的化学反应,以便于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化学实验,让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但是现阶段的化学教材教学实验太过于枯燥且死板,并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的实验,尤其是跟学生的生活经历严重脱轨,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不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所以,为了有效的开展探究性活动,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小实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知识源于生活,也可以为开展探究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譬如:可以利用常见的淀粉用来制作吸水材料并完成模拟的保水实验。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学生设计出生活小实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探究性学习有效的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的应用探究性学习,以便于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田秀青.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xx.

  [2]李理.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类型及教学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3]赵红.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xx.

【高中化学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论文06-13

高中化学论文11-21

高中化学的论文03-25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1-03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0-09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精选10-07

高中化学实验论文05-18

高中化学论文15篇11-22

高中化学实验论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