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

内科护理论文

时间:2024-06-29 15:13:08 护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内科护理论文15篇(集合)

  现如今,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科护理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内科护理论文15篇(集合)

内科护理论文1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例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0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住院诊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和神经内科病房红灯呼叫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红灯呼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减少红灯呼叫率,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护理质量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xx年1月~20xx年6月200例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0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住院诊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56.4±7.4)岁,对照组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龄(56.9±6.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住院诊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熟练掌握每个患者的特点,为每个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法。

  (2)心理护理,由于神经内科患者病情相对较重,并且恢复的比较慢,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的心理反应,这些负性情绪必然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效果,护理人员要多多关心患者,指导家属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配合治疗及康复的信心,使患者能够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

  (3)提供更加便民的措施,增加房间内的设施建设,为了保护患者隐私,尽量将相同性别的患者安排在一个房间内,病床之间安装窗帘,此外注意在走廊墙上悬挂宣传栏,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

  1.3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和神经内科病房红灯呼叫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100例,对护理服务态度满意的80例(80.0%),一般的19例(19.0%),不满意的1例(1.0%),对照组患者100例,对护理服务态度满意的`54例(54.0%),一般的38例(38.0%),不满意的8例(8.0%),观察组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红灯呼叫率比较

  患者住院期间,观察组100例患者亮红灯人次共38次(38.0%),对照组100例患者亮红灯人次共87次(87.0%),观察组红灯呼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关于优质护理服务对住院病房红灯呼叫率影响的研究报道所见甚少[3-5],本研究总结神经内科疾病护理经验,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精髓制订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弥补了护理工作中的缺陷,改进了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6-7],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红灯呼叫率低于对照组,与其它研究结果一致[8-9]。

  参考文献

  [1]廖庆萍,江智霞,赵远莲,等.APN层级排班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xx,27(13):1173-1174.

  [2]吴晓琴,宋锦平,郭晶.四川省各级医院护理管理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面临困难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xx,27(18):1696-1698.

  [3]颜桂兰,李国祥,苟欣,等.优质护理在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xx,27(3):281-282.

  [4]刘亚辉,王广义,张威,等.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xx,27(9):916-917.

  [5]邱丽红.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xx,26(7):590-592.

  [6]韦惠云.应用临床路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xx,10(12):929-930.

  [7]王锐.神经外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xx,7(9):150-151.

  [8]胡碧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病房降低红灯率的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xx,27(9):787-788.

  [9]成坚.基于系统化整体护理方法的护理差错控制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xx,7(12):108-110.

内科护理论文2

  由于患者、护士及其护理技术的原因,可导致意外跌伤、坠床、压疮、舌咬伤、医院感染、误吸、静脉炎等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在护理实践中,要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科室管理,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切实规范护理记录,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注重重症患者病情观察,适当进行预见性护理,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督促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治疗护理活动,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神经内科尤其是老年住院患者可存在身体虚弱、肌肉功能衰退、运动障碍和较低的机体反应能力,存在心理和意识障碍问题[1—2]。如果不加强护理管理,会出现相关安全隐患而导致意外发生,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并根据护理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个性化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身心健康。

  1 常见安全隐患的种类及其发生原因

  意外跌伤、坠床、压疮、舌咬伤、医院感染、误吸、静脉炎等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1 意外跌伤

  神经内科以中老年患者居多,行动相对迟缓,视觉和听觉能力和平衡性较差,易摔倒、晕厥。如果地面湿化、不平稳以及坐凳倾斜等可能摔伤患者。

  1。2 坠床

  神经内科患者往往存在躁动和不安的情绪,如护士经验不足或忽视预防性护理活动的开展,未设置护栏,未采取约束措施,患者可能会从床上坠落或跌落而发生意外。

  1。3 压疮

  神经内科患者长期被限制无法活动,易发生压疮。如环境潮湿,会提高压疮的发生机会或加重病情。

  1。4 舌咬伤

  护士如果巡视不到位,患者抽搐时未采取口腔保护措施,会导致舌咬伤。

  1。5 医院感染

  脑血管疾病相对较重,侵入性的诊治较多,护理复杂,院内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护士未严格遵守和落实护理操作规程、各种消毒措施和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可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2 安全隐患的患方和护理因素

  2。1 患方因素

  ①患者合并症较多,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等合并症;②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视力和(或)听力减退,行动不便,反应迟钝,瘫痪患者活动更差,生活不能自理;③疗区以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为主,多伴语言和吞咽功能障碍,易发生误吸风险;④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末梢循环欠佳,难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时易造成液体渗出、静脉炎甚或皮肤坏死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⑤由于家属没有很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活动,可能引发护理隐患;家属对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不一定理解,就可能引发护理安全隐患;⑥患者约束力差。插管患者往往具有较差的耐受性,较易出现负性情绪,加之并存不当的护理操作、未妥善固定等护理因素,可能导致自我拔管或自行脱管的发生,出现护患纠纷。

  2。2 护士因素

  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护士工作量大,且护士需要完成大量护理记录工作,可能贻误病情观察环节;②经验不足的科室内年轻护士有时不能做到密切观察并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未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专业性较强,如护士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不熟练,年轻护士对危重患者观察不到位,急救技术掌握得不熟练,可出现安全隐患;④由于护理工作量较大,护士数量不足,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部分带教老师让学生独立完成发药、注射等护理操作,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⑤医护记录尤其在描写意识状态时记录不一致;书写不及时,记录完整性较差;不连贯的记录,未标明重点问题,均可引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⑥不重视保护患者隐私部位和隐私医疗和非医疗信息,没有充分认识和评估产生护理纠纷或导致安全隐患的行为和相关问题或现象。

  2。3 护理技术因素

  2。3。1 管道护理因素 ①气管插管护理不到位。护士未妥善固定未向患者交待清楚,未针对患者实际开展心理护理活动,未及时处理因痰液黏稠或痰液较多而堵塞气管插管,可导致拔管或脱管的发生;②因工作不到位,未做好胃管、导尿管、引流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等管路的护理,患者可能拔管、自行脱管或堵塞管路的发生,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

  2。3。2 护理制度 未建立、完善和严格执行护理管理制度,未严格贯彻执行护理操作规程,难以落实护理职责等,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2。3。3 抢救药品和设备不到位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病情可能瞬息万变,应抓紧时间在规定时限内全力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但如果抢救设备和药品未妥善准备好,抢救设施未达到最佳使用状态,护士操作不熟练,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会对抢救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2。3。4 医患沟通 神经内科疾病病情千变万化。这需要护士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交流,避免护患纠纷或人际矛盾的发生。有的神经内科患者语言表达能力丧失殆尽,其特殊性无形之中增加了沟通难度。如果家属没有很好地认识和理解患者的病情,对医院的相关制度持排斥态度,一旦病情恶化患者或家属可出现拒绝、愤怒或抑郁等强烈的心理反应,有可能迁怒于护士。

  3 护理管理措施

  3。1 强化安全意识

  提升护士的临床护理水平,定期举行护理培训,考核护士的护理操作,注意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提高临床输液技术能力,掌握不同疾病的输液浓度和速度,熟悉和掌握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护士的护理服务思想,评价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感受评价指标,了解患者的需求,重点保护行动障碍患者,防止其出现独立行走引起的跌摔伤;合理划分和强化护士的护理职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给需要的患者以保护牙套,设置防护栏来保护长期卧床的患者,为患者翻身、按摩等避免压疮发生的措施。临床护理过程中,态度一定要诚恳和蔼,不要引起患者的不悦,能够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和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充分考虑患者的安全问题[3],通过护理程序发现护理问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

  3。2 加强科室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位是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根本。①落实规章制度,逐一落实到位;②制定并演练应急预案,提高护士的急救技术水平;③强化双向和相互交流,总结经验和教训;④主动沟通患者家属,消除家属顾虑。要完善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和安全隐患防范工作。要完善科室护理操作规程,采取责任制度,完善流程,护士要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流程;要科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保证每个班护士技术力量均衡,护士上岗不得疲劳过度,避免和减少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不仅要考核基础护理技能,也要考核专科设备操作和仪器使用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医疗意外发生。科室要成立质控小组,每月一次的护士例会上总结,找出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并及时做出整改措施。带教老师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学生进行各项操作时必须有带教老师在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3。3 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

  提高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的关键在于学习前瞻性护理知识和技能。这要求医院要重视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常抓不懈,形成常规化、制度化,保证其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并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①完善入院风险评估表,全面评估患者的疾病程度、意识、肢体活动等,对高危人群使用警示标识,对燥动患者根据情况使用约束带,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发生意外应采取的措施,对重危患者及活动障碍者要求家属24 h看护;②为避免跌倒摔倒、等意外的发生,离床活动的活动障碍患者应在家属或医务人员陪同或扶持下进行功能锻炼;③要应用压疮发生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评价新入院和危重患者,及早发现高危压疮人群,并协助患者采取多翻身等护理措施防止压疮发生。④提高护士的护理技术水平:要做到基础护理、专科技能及其前沿知识培训两不误,提高护士的.理论和专业水平;⑤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前,要认真观察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和穿刺针,以高超的技术保证一次穿刺成功;⑥加强监护与管理。神经内科常见病症为脑部疾病,为便于观察和抢救有时需要安排在监护室。为避免出现急危重症发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并保证其中抢救物品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杜绝各类差错事故;⑦行动不便的神经内科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所以入院时护士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要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摔伤坠床可能,根据评估结果注意增加巡视病房次数、增加防护栏等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避免发生意外[4];⑧心理护理指导。神经内科疾病多数不易治愈,疾病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维持良好心态,保持心理健康是稳定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病情的基础。因此护士应实施责任制护理,确实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患者诉说,针对患者心态采取不同的措施缓解心理冲突,建立良好的行为生活模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切实规范护理记录

  护士必须应用专业术语和具有逻辑性的语言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措施、疾病转归和预后等护理记录,必须认识到护理记录在护理纠纷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应通过督促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3。5 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①加强易导致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的处理和原发病的治疗;②要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情况下进行必要的侵袭性诊疗,应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诊疗;③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室内清洁并维持良好的微小气候,指导卧床患者掌握有效咳嗽排痰的基本技能;④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超剂量使用,已有感染性疾病应在病原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基础上合理用药,避免交叉感染;⑤密切观察高龄和住院时间长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并及早发现医院感染;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重视医院感染,通过健康教育避免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6 注重重症患者病情观察,适当进行预见性护理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具有特殊性,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注重与患者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活动与思维动态,避免在心理状态不佳的情况下,患者做出逃离医院、自杀或伤害他人毁坏物品等过激的行为。护士应多观察患者非正常病情,及时向医生和患者家属反映,尤其是在交接班过程中要交代应注意的患者,适当进行预见性措施,有效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3。7 不断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

  护士护理能力直接影响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与程度,这不仅要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养,更要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相对于专业的护理方法,患者更需要的是护士的真情投入,对患者服务的奉献精神和责任使命感,这是有效防止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重要因素。不排除有患者在发生意外状况时,护士态度冷漠,消极怠工影响治疗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可见,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与专业护理技能的培养同样重要。

  3。8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督促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治疗护理活动

  科室要定期不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症状,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鼓励患者多参加康复治疗活动,坚强锻炼身体,按时服药。教会患者发现病症发作的先兆,及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预防病症突发。科室也要与患者家属多进行沟通,督促患者家属多来医院看望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更好地进行康复治疗。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有益于患者增强自信心,减少精神病症的发病几率,可以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内科护理论文3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显着上升,对临床护理和治疗的需求过度到多样化。临床以往的护理模式主要是_围绕医嘱以及工作任务展开,将患者的治疗分化,失去连续性,不利于护患之间的交流,患者本身所需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且被动的工作导致护士工作积极性降低。临床护理与治疗密切相关,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可有效保证后期治疗效果、医疗安全以及质量。目前,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实施,大量研究对其在临床各科室的应用价值进行报道,但极少研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系统评价。为此本文以消化内科S6例患者为对象,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对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系统评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xx年1月?20xx年1月消化内科收人治疗的6S例消化内科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划分为干预组(优质护理,33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3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18?65岁,平均(32_8±5.7)岁;人院时间在3d?31d,平均(13.5士7.3)山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3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肝硬化6例、消化性溃疡19例。干预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18?65岁,平均(31.7土4.6)岁;人院时间在3d?28d,平均(12.7_±6.2)d;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2例、上消化道出血6例、肝硬化4例、消化性溃疡21例,两组患者在上述资料上P>0.05,无显着性差异,高度可比。

  1.2护理方式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①常规例行心理护理;②常规病房巡视,观察病情变化;③检测疾病相关指标,如心电图,胸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

  1.2.2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将患者的一切资料均用一个信封装好,信封上面打印关于患者病症的相关优质护理服务内容。①心理护理:为患者创建安静、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交谈时注意语言的轻细。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多进行关心和鼓励,做好心理干预,让患者信任和理解护理人员,增加患者熟悉度,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认真详细讲解,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患者对治疗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细致人微;稳定患者的情绪,让其保持开朗的心情,有利于病情的恢复。②饮食护理: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根据患者病情完成流质?半流质?普通食物的过渡。帮助患者养成在均衡营养的基础上,主要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的习惯;避免食用对消化系统有刺激作用的.食物,如:生冷、难消化、辛辣等会加重患者消化系统负担及病情的食物。同时指导患者注意钾、钙、蛋白质的补充。③健康教育:详细、耐心地告知患者疾病的形成、发生、转归及相关注意事项,让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了解相关症状及并发症。同时必须让患者知道治疗和护理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在治疗及出院后都能保持良好的依从性,按医嘱服用、存辱药物。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将临床疗效分为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分别为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同时观察并统计两组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两组研究所得数据由专业记录员交叉记录,同一样本,进行三次重复性检测(无离群检验),数据录人EXCELC10版本)进行校正分析,导出数据采用spssl3.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检验分析时计量录人方式为"x±s",以t进行检验;计数录人方式为频数,以X2进行检验;检验标准为统计学具有显着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分析干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30例,对护理满意33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24例,对护理满意27例,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消化内科是临床三级学科,主要研究消化系统器官(食管、肝、大小肠、胆、胰腺等)相关疾病,复杂繁多的疾病类型涉及到广泛的医学知识,从而的对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掌握要求更高。特别是在近几年,患者对治疗要求的不断增加,对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态度的需求不断上升,若护士未能采用专业、熟练的护理基础知识及技术完成工作,极易导致失误的发生,最终引发纠纷。

  优质护理即是围绕患者展开,以满足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为原则展开临床工作,其在消化内科的护理应用中具有显着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保证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可辅助缩短治疗时间,间接降低住院花费,节约医疗资源。主要是因为优质护理的实施针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后让其参与临床工作。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干预,可逐个击破缓解不良情绪;加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病情充分了解,有利于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稳定患者心绪;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对患者饮食进行干预,根据病情采用质和量的饮食干预,对患者进食的食物严格限定,制定符合疾病特点的饮食,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对护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w。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的应用中具有较髙的临床价值,可进行推广应用。

内科护理论文4

  摘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20xx年6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1%,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并发症;满意度

  0引言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且该病并发症多、容易复发,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难题。为了解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本院对其进行了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患者的年龄在39-78岁,平均年龄为(59.8±2.5)岁。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

  (1)心理护理:患者受疾病影响,很容易出现焦虑、紧张和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疑虑,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护理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患者。通过给患者讲解治愈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环境护理: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舒适,保证病房环境尽量满足患者需求,根据患者保护隐私的要求,在不同床位拉上窗帘,给予患者必要的监护,尽量减少各种设备的使用。

  (3)病情监测: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采用耐心和蔼的方式与患者沟通交流,解答患者的疑惑,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防止出现意外事故和并发症。患者长期卧床很容易出现便秘等肠道疾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4)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叮嘱患者每天清晨空腹饮用300-500毫升的温水,以促进肠道蠕动。指导患者科学饮食,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粗杂粮,如海带,尽量避免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鱼类和豆制品,减少脂肪摄入量。

  (5)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应定期组织患者参加心血管疾病健康讲座,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指导患者适当服用有助于胃肠动力的药物,促进胃肠道蠕动。给予患者适当按摩,减轻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的腰背疼痛情况。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次,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用百分(%)代表计数资料,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1例,没有患者出现褥疮,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3例,褥疮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满意22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患者满意和基本满意分别为16例和11例,不满意7例,总的护理满意度为79.41%,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血管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如果护理不当,也有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的质量非常重要。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需求出发,通过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指导和病情监测等尽量满足患者需求的护理方式。黄文娟等研究学者通过给予35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4.3%,且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7%,证实了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本研究中,通过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达到了94.12%,而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仅为而79.41%,且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且优质护理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和认可,有助于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另外,研究组只有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94%;而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发生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说明优质护理更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与上述研究结论相符,具有可行性。总而言之,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可在临床加强应用。

内科护理论文5

  多数患者在入院后受到疾病与心理的双重刺激,因此很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等精神方面问题,因此医学界提出了优质护理的概念。优质护理的目的为减少患者入院后的不安和焦虑情绪,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本次研究拟选取近3 年我科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近3 年我院内科病房的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0 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接受优质护理和普通护理。研究组男22 例,女28 例,平均年龄( 42. 7 ± 8. 9) 岁,对照组男23 例,女27 例,平均年龄( 43. 9 ± 9. 5) 岁。两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①护士迎接新患者,安排床位,引导患者至床单元,进行入院介绍。②与患者沟通,测量生命体征等。③对患者进行用药知识及有关疾病知识宣教。④遵医嘱安排各项常规检查,指导患者留取各项检验标本。

  1. 2. 2 研究组:①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的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消除其焦虑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了解,与患者打成一片,会使患者逐渐放松。③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积极补充营养、能量及钙质,制定住院期间饮食计划。④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时要保持良好的`态度,⑤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四肢和肌肉的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压疮等并发症。

  1. 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 参考文献,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病房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医院满意度”,满分为100 分。1.

  4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18. 0 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 x ± s) 描述,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 检验。当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3 小结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调查问卷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即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3. 1 优质护理的优点:

  优质护理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因为患者入院后可导致患者产生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影响疾病的康复,而优质护理从环境、心理护理出发,从心理层面对患者疏导,让患者对护理人员有信任感。②优质护理是建立在基础护理之上,更注重患者满意度,真正以“以患者为中心”,有助于患者放松心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满足,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使得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保持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与安宁感。还有研究认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能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强化服务意识,使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增强。

  3. 2 优质护理不足之处:

  实行优质护理中,关键是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认识,目前各大医院普遍存在护理工作量大,排班制度不合理,因此影响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而研究指出简化护理文书、通过医院领导的重视,可以让护士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与患者的沟通上,为患者的康复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有积极作用。

内科护理论文6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有5个特点:(1)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指导教师一体化;(2)教材一体化,即理论教材与实践课教材一体化;(3)教室和实验室一体化,即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室、实习车间、实训基地一体化;(4)学习主客体一体化,即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师由“主讲型”向“指导型”转变,“教学做”一体化;(5)教学手段一体化,即由“讲授、板书”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学”转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教学做合一”源自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他将“教学做”视为一体,认为“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这一理论对现代职业教育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德国采用“FH”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加拿大实施CBE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英国推行NVQ(职业资格证书)训练模式理论—实践教学。从国内外一些实际经验来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内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调整教学大纲和学时。课前教师集体备课,准备教学资料和实验用品,如模拟病房等。以“心衰病人的'护理”为例,将学时从2学时调整到6学时,分3次课完成教学。教师根据病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然后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完成项目任务,最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学实施步骤:教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视频观看与临床病例讨论相结合,评估病人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教师示范相关技能操作,将简易标准化病人与角色扮演法、演示法结合,学生操作,教师点评,教师再示范,学生再操作,教师再点评。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也可以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将内科护理技术分为若干个模块,包括呼吸内科护理技能、心血管内科护理技能、消化内科护理技能等。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为例,实施步骤如下:选择典型病例,分解工作任务,解决工作任务,学生总结理论知识,上课前抽2名学生测试,教师总结。

  4讨论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在相关职业教育目标指导下实施,教学方式不强求统一,因为每个院校都有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当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尚未摆脱传统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2)“双师型”教师偏少,理论课教师偏多,不少教师只会“教”不会“做”,实验指导教师严重不足;

  (3)教学软件资源不适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4)缺乏与专业技能课程相配套的教学设备和实训条件。

  改进对策:

  (1)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2)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3)建立先进的评价机制;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传统教学模式是先进行理论学习再实践,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只能凭想象去理解、记忆,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操作时无从下手。而“教学做一体化”可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工作为主要内容,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目标更加明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其次,要根据教学大纲挑选出适合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章节,重新调整课时,加大实践课比例;再次,教师开课前要精心准备和设计;最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模式,如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应用,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增强师生互动。只有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项目任务的完成相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训练学生操作技能的教学目的,实现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受到学生一致好评。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把所学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到实践中,并且有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既有深厚的理论教学功底,又会动手操作。因此,是否拥有复合型人才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

内科护理论文7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xx年3月至20xx年5月本院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1例,其中男33例,女28例,年龄35~74岁,平均(52.4±5.3)岁;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丘脑出血29例、基底节出血16例、脑室出血9例、皮质下出血5例、小脑出血2例;入院时昏迷31例、昏睡20例、清醒10例;其中5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余11例无肢体障碍;根据脑出血情况分级(1~5级),本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均为1~3级患者,GCS8~15分。

  1.2保守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根据个体情况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止血治疗,酌情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进行脱水治疗、间断静注呋塞米以减轻水肿,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时停用。

  1.3内科护理

  1.3.1基础护理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适当的温度(22℃~24℃)、湿度(55%左右)、光度有利于休息。保持绝对卧床休息2~4周,避免搬动,将病床床头抬高15~30°有利于静脉回流,安置保护性床栏以防坠床。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局部长期受压,积极预防压疮,发病后24h~48h内变换体位时尽量避免头部摆动。做好口腔护理,昏迷患者禁止漱口,给予昏迷患者口腔护理3次/d,擦洗时棉球不宜过湿。酌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协助患者排痰以防肺部感染。

  1.3.2输液护理

  入院后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急性期主要治疗药物多为静脉滴注给药,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可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适当控制输液速度有利于缓解脑水肿反应。一般应选择上肢静脉,不应在瘫痪肢体行静脉穿刺及输液,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补液,保持管道通畅。

  1.3.3心理护理

  大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加上对疾病缺乏足够认识,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和急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合适的心理护理,用亲切的态度耐心为患者解答疑虑,告知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鼓励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配合度。

  1.3.4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及脉搏等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使用甘露醇若出现出入量不平衡、尿量少于25ml/h时应通报医师进行处理。出现呕吐、头痛、意识障碍加重、躁动不安者,提示有可能再出血。

  1.3.5康复护理

  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对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定期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可采取针灸、按摩等方式,帮助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使机体恢复。

  二、结果

  61例患者均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及护理,护理后经CT检查示出血灶密度完全吸收消失,其中33例转变为正常等密度,20例转变为低密度软化灶,8例并发出血后梗死。血肿全部吸收后出院,出院时完全康复40例、偏瘫症状或后遗症20例、死亡1例。

  三、讨论

  脑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患之一。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诱因复杂且多,主要诱因有脑外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动静脉瘘、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先天性高血压等。对于出血量少的患者,采用内科保守疗法较手术治疗更为经济、安全、有效,使用脱水剂、镇静剂、脑细胞营养剂等,可保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效果较为满意。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工作是繁重而细致的`,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高血压性脑出血由于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容易出现脑疝、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临床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责任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巧,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护理经验,给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系统化、全面、精心的内科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内科护理论文8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与探讨

  1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缺陷环节

  1.1人院评估难以收齐所有资料

  由于神经内科患者病种的特殊性,患者病情一般较重,病情变化较快,患者往往在精神、感觉、意识、智力和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故在对患者进行人院评估时,易出现漏项。

  l.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难有起色

  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往往在精神、感觉、意识、智力和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甚至有的患者还合并有肝、’肾、心脏等方面的疾病,患者恢复较慢,对这些患者进行健康时,难以和患者形成有效沟通,使得健康教育的效果难以显现。

  l.3对患者用药具有一定的难度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存在颅内压较高的表现,需要对患者应用脱水剂。目前,临床上常用125n止或250n止的20%甘露醇药物为患者降压,其用药方式为静脉快速滴注,每天需要滴注2至6次。若为患者反复穿刺,易发生穿刺失败,若为患者使用留置针,患者易发生静脉炎,故给患者用药具有一定的难度。

  l.4护理人员之间的综合素质差异较大

  最近几年来,我国对医院人事制度进行了相关的改革,目前,各级医院中的护理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聘用人员,且是家庭中独生子女,她们从小就深受父母的溺爱,无法适应护理工作,对护理工作不敬业,对工作待遇不满意,这些都是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l.5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风险和法律意识

  长期以来,很多护士仅仅“在医言医”,忽视了对法律问题的重视。另外,医院的护理人员普遍比较年轻,她们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对预防职业风险和医疗纠纷的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对医疗差错事故的预见。

  l.6护理人员缺乏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护理工作中的需要运用新技术的地方将越来越多,并且所含技术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无疑会加大护理人员的压力,增加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另外,一些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对一些仪器的操作不够娴熟,容易出现错误或失误,从而对护理安全产生影响。

  2管理对策

  2.1做好有沟通障碍和意识障碍患者的人院评估工作

  对于在沟通和精神意识等方面存在障碍的患者,应使用特制的护理评估表,对患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方面进行评估,如对可能发生跌倒、坠床、走失、烫伤以及压疮等进行记录,对患者既往过敏史和疾病史进行调查,然后嘱患者及其家属多加注意,并让他们在评估表上签字。

  2.2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往往在智力、感觉、触觉、精神等方面存在障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据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患病时,其所在的家庭、社会成员给予患者的社会支持,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应向患者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注重以人为本,避免教育的'单一性,加强对患者进行示范性教育、计划性教育和以点带面的教育,让患者能够通过图片、碟片、折页、教育手册等获得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以使患者能够从多个方面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促进患者及其家属获得行为方式的改变。

  2.3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为了有效地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律行为。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教育,组织护理人员对既往纠纷案例进行讨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专题教育,从而使护理人员懂法、守法,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工作中防患于未然。

  2.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

  为了弥补一些护理人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欠缺和操作技能的不娴熟,可以通过每周组织一个疾病护理专题,使护理人员掌握一些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护理中可能存在缺陷,在每个月末应对本月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从而真正地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2.5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使患者能够理解并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①督促护理人员贯彻和落实护患沟通制度,使护理人员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有效地提高护士的沟通技能和技巧。②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告知义务。向患者及其家属应履行的告知内容主要有:在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走失、烫伤、跌倒、坠床、压疮、自杀、伤害他人等;为患者用药的特殊性,如有的药物需要较快的滴速,易使患者产生静脉炎或血管硬化等;患者在运动、语言、智力、精神意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障碍等。③由于医院内有新聘年轻护士或有实习学生,他们工作经验不足,易出现差错。作为主管护士,应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牢记自己的用药、护理内容和治疗方案,从而协助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防止出现差错。

  2.6加强护士长的细节管理

  护士长既是其所在病区的指挥者,也是护理工作的实施者,护士长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熟悉本病区患者的特点,明确护理职责,对每位患者的各阶段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做到心知肚明,任何细节都不放过。在对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检查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因素,要立即采取措施,将隐患消除,尽最大可能地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纠纷。

  2.7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演练专科重点疾病应急预案

  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坚决予以落实,要求每一名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专科重点疾病的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防止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自患者人院起,护理人员就要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防止患者或其家属因考虑不周而出现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每位患者的健康状况的监控,及时、准确、动态地将患者的状况记录下来,如发现患者有自杀或自残倾向时,应将其状况记录在病区一览表上,交接班时重点交代下班护理人员。病区除了设立专业护理小组外,还应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以对病区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2名做好“两超、三防、四抓”工作,要严格执行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做好“两超、三防、四抓”工作,两超即对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超前监督和超前教育,三防即对易出现的差错进行预想、预防和预查,四抓即抓易发生差错的环节、部门、时间和人。一旦发生护理差错,要及时将差错上报,并采取相应的补救办法。

  3小结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首要要求,每个护理人员都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护理安全管理的模式并非只有上述方法,希望广大同行朋友能够为了患者的安全,为了护理事业往前继续发展,愿继续对护理安全方法和模式进行摸索和探讨,以减少护理工作中的纠纷,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内科护理论文9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 对健康的重视度也在逐渐的增强 , 而心血管疾病作为内科常见性疾病 , 发病率呈显着上升的趋势 , 并且该疾病还具有发病快、病情复杂的特点 ,假如在临床救治过程中护理不到位或者不及时 , 就会成为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 进而对患者的救治产生严重的影响 , 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因此 , 加强临床不安全因素的相关探讨 , 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以 86 例 20xx 年 1 月 1 日 ~20xx 年 1 月 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 , 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其中男 40 例 , 女 46 例 , 年龄40~75 岁 , 平均年龄 (52.2±2.8) 岁 , 患者所患疾病种类具体为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伴冠心病、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

  1. 2方法 对以上 86 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了解并总结患者护理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将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向 86 例患者发放 , 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人际交流、工作责任心和护理的专业水平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 ; 而对心血管内科的 20 名护理工作者也同样发放调查问卷 , 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因素、书写规范、管理制度缺陷、临床用药不合理及业务水平等方面。

  2结果

  据调查分析结果显示 , 回收的 86 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不安全因素调查问卷中 , 患者指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为医疗服务水平存在不足 (15 例 )、环境因素 (20 例 )、医患沟通障碍 (27 例 )、护理工作者责任心不强 (11 例 )、护理专业水平不足 (7 例 )、其他 (6 例 ); 而 20 名护理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 ,不安全因素主要为患者因素 (10 名 )、文书不规范 (4 名 )、用药不合理 (5 名 )、管理制度缺陷 (4 名 )、护理专业能力不足 (5名 )、其他 (3 名 )。

  3讨论

  3. 1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3. 1. 1环境因素 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 , 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为硬件设施、配备及物品放置等 , 假如地面过滑或者是病床未安装护栏 , 就会导致患者受伤。

  3. 1. 2护理专业知识不足 基于该科室的患者病情具有不稳定性 , 因此 , 对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有较高要求 ,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 护理工作者在该方面严重不足 ,并且预见性和主动性较差 , 进而在安全、服务和法制意识上严重匮乏 , 在护理质量上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3. 1. 3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匮乏 通常情况下 , 该科室的患者以中老年人群居多 , 在理解和认知能力上严重不足 ,再加上护理人员耐心匮乏 , 进而极易引发医患纠纷。

  3. 1. 4文书不规范 文书书写规范的重要性是广大护理工作者明确的 , 但是由于法律意识匮乏 , 且将救治患者作为了工作重点 , 使得在进行记录的时候常出现字迹潦草、漏记、记录不全的现象 , 进而导致误诊[2]。

  3. 1. 5医院管理因素 医院护理管理机制的匮乏是导致护理工作者职业道德薄弱、工作流程不合理、护理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 , 再加上患者日益增多 , 而护理人员数量却有限进而使得护理质量大打折扣。

  3. 1. 6操作和用药因素 基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用的药物种类和数量较多 , 假如使用不当 , 就会导致错误的发生 ,还有就是在用药的过程中不注意核对就会导致用药剂量不合理。

  3. 2安全防范对策

  3. 2. 1加强医院环境建设 保证病房的干净卫生和整洁 ,并且微波炉和电视等设备安装于病房 , 带给患者家的温暖 ,构建和谐的住院环境。

  3. 2. 2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进行定期的评估、考核 , 对专业知识水平不足的护理工作者进行培训 , 同时指派优秀的护理人员带领 , 保证操作技术的娴熟和专业知识的扎实 , 同时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 将医患纠纷发生几率大大降低。

  3. 2. 3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然而在应用的时候也要讲究技巧性和艺术性 , 保证态度的诚恳、语言的文明、仪态的大方 , 同时将爱心、细心和耐心灌注 , 杜绝敷衍了事、语调生硬 , 以此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患者晨晚间护理的时间充分的利用 , 主动热情的向患者询问饮食和睡眠等情况 , 将更多地人文关怀给予患者 , 促进患者信任和理解程度的提升 , 及时听取患者的建议和意见 , 并对问题耐心解答 , 对患者给予充分的尊重 ,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3. 2. 4加强护理文书记录和管理 在医疗文件中 , 护理记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 因此 , 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 并慎重对待护理记录 , 保证书写的规范性 , 杜绝字迹潦草和涂改 , 同时规范性描述药物和疾病的名称 , 将潜在的安全隐患封堵 , 也对护理工作者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 还要及时详细的记录危重患者的病情发展 , 防止医护记录矛盾的产生[3]。

  3. 2. 5强化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 , 促进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 同时与心血管内科护理特点相结合进行相关制度的制定 , 如交班巡查制度、责任制度、文书书写规范制度、工作流程等 , 并将相关的制度贯彻落实 , 使所有护理工作者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岗位等 ,将自身或者帮助同事把护理工作做好 , 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

  3. 2. 6规范操作和用药 在相关制度建立的前提下 , 将各级护理工作者的职能充分的调动 , 保障临床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水平。同时将“三查八对一注意”贯彻落实 , 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科学、合理和有效 , 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 将护患纠纷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 ,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 , 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了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环境因素这几个方面 , 因此在后期的临床护理中 , 要想确保护理安全 , 就必须加强医院环境建设、重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加强护理文书记录和管理、强化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操作和用药 , 以此来保证护理质量的提升。

  参 考 文 献

  [1] 申时艳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学术版 ), 20xx(4):100-102.

  [2] 陈丽清, 林群带.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中国药物经济学 , 20xx(5):145-146.

  [3] 张新玲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 内蒙古中医药 , 20xx(29):172.

内科护理论文10

  第一篇: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病区其护理人员30名,其中:护士25名,4名护师及护士长1名,年龄分布范围为20~45岁,平均年龄(28。3±1。5)岁。学历分布状况:中专6名,大专19名,本科5名。将我院内科在20xx年1月~20xx年12月之间实施人性化管理内科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就其相关病例与20xx年1至20xx年12月未进行人性化管理50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建立人性化服务观念

  实施人性护理根本就在于建立整体护理理念,将患者作为核心来开展更优质服务,体现人性化服务精神。在确立整体优质护理服务同时,对我院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对其树立及强调个性化服务观念,以此提高我院护理人员职业觉悟及责任精神,且这些要在护理工作当中加以运用。

  1。2。2管理人性化护理环境

  内科包含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泌尿内科,且患者具有一定集中性,对护理环境安全性增强,有利于护理人员维护其自身身心健康。增加我院护理环境舒适程度,不但可缓解护理人员压力还可降低发生负面情绪几率。加强对护士关爱力度,开展相关培训,对于不合理规章制度予以改进。大力配置先进设备及仪器,合理分配护理人员等,确保将护士各项精神负担及消极情绪降至最低,为我院实行人性化管理创造主观条件。

  1。2。3针对患者实行情感管理

  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情感关注,对其病情,要积极询问,加强访视和关心,同患者及家人保持良好沟通,及时掌握各项治疗有意义信息,要尽量解决患者出现困难,帮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消除患者顾虑,保持乐观情绪,以提升治疗的依从性。通常情况之下,可以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类沟通技巧,对其进行鼓励和安慰,使之倍感亲切,从而达到主动配合各项治疗。

  1。2。4设立一定激励机制

  激励是对我院护理人员其内在动力的一种激发和维护,对优秀护理员工除口头及书面表扬外,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向良性方向发展。

  二、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是80%,患者有79%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是98%,护理满意度是96%,两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即(P<0。05)。(本文来自于《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四、讨论

  在当前医院构成体系中,内科是主要部门之一,其护理服务质量高低、好坏对患者康复及医院权益有着密切关系。实行人性化管理,从人性化理念树立、奖励机制、对患者给予情感关怀等众多层面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各方压力,确保患者感觉舒适。在此次研究当中,观察组其患者的满意度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要高出对照组。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为各医院护理工作实现良性发展创造条件。通常而言,人性化护理服务这类工作模式,它不仅是可以保护患者生命安全、维护患者隐私、捍卫患者人格尊严,而且是一种与广大患者要求相一致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可以使护理做到个性化、系统性且行之有效。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从业人员本身具备良好素质与心态,以便制造中一种人性化护理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决心,为临床治疗提供配合,最终实现康复。人性化护理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使患者接受治疗过程当中,心理上也得到相应满足,且感觉舒适。值得指出的是,人性化护理它是一种注重对患者身心照顾、精神上实现人文关怀一种特殊护理,它遵循是以人为本的精神,这是一种先进护理理念,完美地诠释新世纪护理内涵,这也是现代护理行业基本要求。这种人性化服务不但可以使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感受到家庭式温暖和人文关怀,而且对患者健康也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篇: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研究调查对象为20xx年10月至20xx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内科病人4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200名,患者年龄为15至74岁。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冠心病患者80例,高血压患者80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他疾病患者80例。

  1.2人性化服务实施方法

  1.2.1规范护理人员行为:①护理人员形象:要求内科护理人员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对护理工作热情主动,护理动作轻柔,给患者及其家属留下良好印象。②心理素质:护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要保持热情的态度,用关切的言语和真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和家属,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认可。③业务素质:各内科科室要定期组织该科护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使护理人员熟悉常见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提高护士对多发病和常见病的护理知识和健康指导知识,不断提高内科护士的业务素质。

  1.2.2注重情感护理:①密切注意病人情况:护理人员在患者候诊期间,要随时注意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要心中有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必要时可以进行提前就诊。护理时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诊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病人克服解决,从而使患者能够轻松的接受医院的治疗。②做好导向工作:对于初诊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导向工作,及时对患者提供指导和咨询,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就诊,使其快速适应医院环境。③健康教育:由于医院病人较多,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疾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常见疾病的防治宣讲教育。

  1.3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就诊环境、护士行为举止、护士仪容仪表、护士服务态度、健康宣讲5项内容,评价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以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100%。

  二、结果

  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以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实施人性服务后,患者对医院就诊环境、护士行为举止、护士仪容仪表、护士服务态度、健康宣讲的满意度均在93.00%以上,与实施人性化之前对比,患者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

  三、讨论

  人性化服务是一种新的护理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人性化护理这一新颖的护理理念极大的推动了内科护理工作的进步,将护理工作中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有效的提高了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人性化服务主要包括爱心、责任性、护理流程和护理技巧等方面内容,其终极目的是改善内科病人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最佳的环境中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人性服务后,患者对医院就诊环境、护士行为举止、护士仪容仪表、护士服务态度、健康宣讲的满意度均在93.00%以上,说明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内科护理中切实有效的实施人性化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提高护士的道德修养,为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提供道德保障

  在护理工作中,许多工作并没有量和质的显示,不是有形可见的,主要是靠护士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来完成的。护士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来源于其自身的道德修养,崇高的道德修养是实施人性化服务的道德基础。注意培养护士的慎独意识,能够有效避免护士主观原因导致的事故和差错。慎独对于护士这个职业十分重要。提高护士的慎独意识,能够有效促进人性化服务的实施。

  3.2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为人性服务的实施提供知识保障

  由于护士护理观念和知识水平等原因,一部分护士常常偏重与知识各项护理和治疗,不能正确履行护士的多元化角色,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缺陷。因此,各内科科室要制定相应措施,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护理人才。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明确奖惩措施和护理质量目标,充分调动护士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学习和护理的质量。

  3.3培养护士的团队精神,为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内科护理工作通常是昼夜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常常会有各种突发事件出现和各种不确定因素,患者的需求和情况也不相同,需要内科护士及时作出相应应对。这些工作依靠部分护士的努力远远不能完成,因此护士必须相互支撑,以团队的方式完成整个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护理人员的个人发展,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护理工作。

  3.4完善护理工作各项操作规程,为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提供程序保障

  在进行内科护理时,严格按照护理操作的标准流程进行,从而降低护理人员工作的出错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按照标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使患者和家属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充分了解自身疾病情况,缓解病人住院期间的紧张情绪,从而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在内科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各型操作规程,能够有效和谐护患关系,为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提供有效的程序保障。

内科护理论文11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xx年2月至20xx年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68例患者采取分层管理的措施进行护理,其中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为20一”岁,平均年龄为(34,5士12.3)岁;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为22例,大专学历为23例,中专学历为23例。

  1.2分层管理方法

  (1)建立内科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制度。根据护理工作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业务水平以及工作经验等进行综合考量,对于护理进行分层管理。对不同的护士进行分类管理,即助理护士、业务护士、责任护士和主管护士的四级管理的工作制度。每项管理的制度均需责任到人,其中以主管护士为管理中心,并对各级的护士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护理的质量。

  (2)明确护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对所建立的四级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其工作责任:①助理护士,由临床的护士组成,其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并巨辅助业务护士进行相关的护理操作,需要熟练的掌握临床护理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②业务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其中主要是负责对整个内科病房的巡护,同时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业务不熟练的`助理护士进行指导和管理,业务护士要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③责任护士,要求有大专及以上的学历,并有5年以上的护理工作经验,负责对内科病房的业务护士和助理护士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教育,同时要对业务护士和助理护士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评价,需时刻关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做总结;④主管护士是整个护理病房中的核心管理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对基层护士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协助护士解决疑难的护理相关问题,还需要定期对基层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需要做好榜样。主管护士在进行日常的工作之外,还需要提高其科研的能力,并积极做好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工作。

  (3)建立绩效的薪金制度。对于所有的护士不按其工作年限和职称进行薪金分配,而是采取一种绩效工资加奖金的、具有激励措施的薪金管理制度。对于业务能力强和特殊岗位的护理人员采取绩效考核制度,并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

  (4)建立竞争上岗的管理制度。在建立的四级护士管理制度中,对主管护士和责任护士采取竞争上岗的制度,对于综合能力强的护士进行严格的考核,并实施淘汰制。同时,定期进行综合考评和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护士进行降级或留用,并继续进行考树习。

  1.3评定标准

  此次调查分为两个方面:①护理质量评分;②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均采取百分制,其中护理质量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以及护理记录。基础护理满分为70分,而病房管理和护理记录分别为15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主要分为入院时的接待、病房环境、护士的业务水平以及护士的服务态度,其中每项满分为25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取SPSS17.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的资料采取收士)s表示,采取l检验,而计数的资料采取无2检验,以P<0.伪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护理质量分析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对比发现,分层管理后的护理质量总分数明显高于分层管理前的护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一3.02,P<0.伪),。表!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对比分析佼士)s组别例数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记录总分数分层管理前6862.3士2.310.4士1.28.5士1.481.2士4.9分层管理后6866.6士2.412.4士1.812.2士1.691.2士5.8t值1.251.622.983.02P值0.0320.0290.0120.008

  2.2护理满意度分析

  采取分层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分数明显高于分层管理前的护理满意度总分数,两者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一3.69,P<0.05)。3讨论科学与合理地配备和管理护理人力资源,可对医院的护理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护理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其影响程度会更加深刻。如何将护理人员的配置更趋于合理化是当前护理管理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美国,护士被分为助理护士、职业护士和注册护士3类;而英国则分的更为细致,从A到H共分8个护士等级阵。经过对国外先进护士管理经验的借鉴,我院内科从20xx年开始,逐步开展了分层护理管理的实践,并根据实际情况,将护理人员分为了助理护士、业务护士、责任护士与主管护士4个等级,经过近3年的实践结果显示,实施的分层护理管理的办法具备以下优点。

  (1)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实施分层护理管理之后,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更趋于合理化,通过对护理人员“新老”、“强弱”的搭配,实现了护理技术力量的均衡分配,使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得到了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其技术水平比以往进步的更快。同时,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可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更有助于帮助新进人员解决某些技术方面的难题,从而在病患的抢救过程中可以更及时、更到位,护理质量显著得到提升。

  (2)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实施分层护理管理之后各级护理人员更能各司所长。护理组长能及时地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评估,并对医生的治疗给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发挥其重要的把关作用。同时,由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治疗全程的护理工作,并在护士长的督察检查下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更具效率,不仅充分发挥了基层护理人员的管理才能,护理工作更具有秩序,为护士长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工作的重点向业务管理与科研建设方面转移,使护理工作更具严谨性和指导性。

  (3)突出护理人员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管理思想更为开放,授权更加充分。基层护理人员得到上级给予的合理性授权后,其执行护理任务的过程会更具连贯性。护士长授权组长,组长对护士长负责,如此层层落实,各层的护理治疗组长可对每一位责任护士进行更多的临床技能和业务水平方面的指导,从而将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优势激发出来,护理管理工作更具系统性、更加深入。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后在护理部每月组织的护理治疗考评中,其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等各项质控指标明显提高,且病房护理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以及护理文件管理的评分均显著提高。

  (4)培养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分层护理管理的模式下,按原定计划成组之后的护理小组人员相对固定,有利于在组员间形成日常护理工作开展的默契程度,既有分工又充分协作可共同完成困难程度较大的护理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协作榆申。本研究发现,对于护理工作采取分层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更重要的是极大改善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其管理方法操作简单、科学性强,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内科护理论文12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4日~2012年4月7日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32~74岁,平均(51.2±5.3)岁;急性胃黏膜损害20例,胃癌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10例,消化性溃疡48例。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存在呕血、休克、体温增高、黑便、血象增高等多种表现。

  1.2护理方法

  1.2.1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等;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予以多功能心电监测,仔细观察呕血、便血先兆,准确记录呕吐物及大便的性状、量和颜色,及早发现再次出血。对患者尿液变化、大便色泽及呕吐物详细登记,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患者头部稍微向一侧偏斜,减少或者避免出现窒息。若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则予吸氧或者吸痰处理,注意防寒保暖,时刻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则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使患者头部稍微放低而适当抬高脚部,使患者大脑能够得到正常的血液供应,防止呕血过程中吸入气管内,导致吸入性肺炎的产生,严重时可产生窒息现象。大部分患者出血结束后体温升高,在数天后下降,对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清楚,告知患者无需应用抗感染药物,减轻患者的紧张及焦虑情绪。抽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定血型及配血;开通2~3条静脉输液通道,用8~9号头皮针头给予留置针穿刺置管输液。注意保暖,慎用热水袋等温度过高取暖物品,谨防烫伤。

  1.2.2急救护理

  若患者收缩压仅12kPa左右,血红蛋白约为90g/L,则必须及时输全血,使血压能够恢复正常状态;若患者处于无尿或者少尿状态,则应

  及时给呋塞米20~40mg静脉滴注,或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若为大出血,必须及时选用云南白药或者凝血酶等止血药注入患者胃内,还可选用去甲肾上腺素及冰盐水注入患者胃内,以达止血作用[2]。

  1.2.3呕血护理

  指导患者将头部往一侧偏斜,尽可能减少剧烈咳嗽,引导患者轻咯血痰,定时漱口。若患者意识模糊,则应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和湿润。减少探访,避免情绪激动,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睡眠;若呕血得不到控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1.2.4药物护理

  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6-氨基已酸、善得定、垂体后叶素、止血芳酸等。药物护理中必须遵循药物的相关性质,准确把握各种药物的适用条件,尽可能减少药物副作用。如垂体后叶素可使血压升高,因此不宜用于高血压患者及孕产妇。按医嘱及时补充液体及输血,保证有效循环,为进一步治疗创造良好条件。补液量和速度根据失血量而定,应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而引起并发症,如肺水肿。年老体弱及出血量多者较常见,应引起足够重视。注意观察输液肢体,以防输液管脱出。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肢温变化,为临床医生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生理指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2.5饮食护理

  向患者详细介绍有利于疾病的食物种类。若患者处于急性大出血期,则应叮嘱患者禁食1d以上,止血后方可经口进食,可先选择较温凉的流质,之后再依据实际情况转为软食或者半流质。引导患者多餐少食,不进食或者少进食粗纤维食品,忌食凉拌菜及辛辣食品,引导患者戒烟、戒酒,少饮浓茶或者咖啡等一些刺激性饮料,防止患者胃窦部出现扩张现象。进食过程中,应做到细嚼慢咽,尽可能减少食管损伤,避免再次出现出血症状。

  1.2.6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部分患者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在出现便血或者呕血症状后,会出现焦虑及恐惧的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知识有个大概的理解,同时应有针对性地鼓励与安慰患者,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的重要性,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消化道出血(尤其大出血)患者在病情发作时,看到自己大量呕血、便血,常表现出恐惧和紧张,甚至对治疗丧失信心。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清除一切血迹,以免刺激患者,及时观察其病情变化,尽量关心、安慰患者,及时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出血是暂时的',经过治疗是可以纠正的,使其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二、结果

  80例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内科护理后,显效51例,有效23例,无效6例,其中1例患者由于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1.25%,总有效率为92.50%,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三、讨论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科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患者入院后通过护理人员结合各种情况对症护理,能为临床救治提供科学依据,可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是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便血与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而这两个症状往往给患者带来焦虑及恐惧心理,因此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引导患者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此外,还应注意患者的急救护理、呕血护理、药物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总之,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内科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内科护理论文13

  目前,肺炎属于呼吸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病率,从肺炎致病机制上来看,主要是因外邪侵袭入肺造成的肺失宣肃以及肺气不宣。为有效改善肺炎患者的预后情况,不仅要对肺炎患者进行及时治疗,还应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对呼吸内科肺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明显。为了探讨呼吸内科肺炎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本文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肺炎患者80例作为对象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肺炎患者80例,观察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42.1±1.2岁;对照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42.5±1.4)岁;两组的基本资料没有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经常通风、保持室内整洁以及病情观察护理等,而观察组进行中医护理,措施如下。

  1.2.1对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中医上认为生理变化以及病理变化与患者精神活动存在密切关系,若长期精神刺激,将会引起人体气机逆乱以及阴阳失调。因此,患者应有效调整情志,以此增强正气,从而起到抵抗邪气的作用。此外,大部分肺炎患者由于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经常会出现恐慌情绪、烦躁情绪以及情绪低落等情况,进而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与身体的康复。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要重视中医情志护理,多关心与尊重患者,加强交流沟通,对患者实施心理安慰与心理疏导,消除紧张心理,增强其依从性。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属详细讲解肺炎治疗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等,使其对自己的病情更加了解,增强疾病治疗的.信心与勇气。

  1.2.2对患者实施中医呼吸道护理:中医上肺主气,开窍于鼻,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应用鱼腥草药物吸入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针对轻咳患者,护理人员需轻拍侧背部,促排痰,避免窒息。对于无力咳嗽患者,需采用吸痰法把痰液吸出,以免邪气转移至心脏。

  1.2.3对患者实施中医出院指导护理:首先要对患者进行中医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之前需要指导其合理膳食,并多食用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最大限度减轻其消化道负担。对于生冷食物、坚硬食物、肥腻食物与辛辣刺激性食物要禁止食用。其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中医生活指导,告知患者生活需规律,尽量避免体力劳动,加强锻炼;当患者口唇出现干裂的时候可以选择石蜡油实施润滑,针对疱疹患者可以利用浓度为百分之二的龙胆紫药物进行涂抹。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引起外邪入肺,最终加重患者病情。再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必要的运动指导,患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病情变化情况与身体情况,科学选择运动项目,把握好形神俱养以及动静结合的原则。将情志以及运动相结合,具体的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以及打太极拳等。当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需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满意指90分以上、基本满意指80~90分以及不满意指8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中,满意27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82.5%,而观察组中满意34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1例,其满意度97.5%,观察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现阶段,肺炎是临床上相对常见的疾病,肺属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器官,且上通鼻窍以及外合皮毛,非常容易受外邪的侵袭,具有"娇脏"之称。一旦发病,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要重视肺炎的治疗,为改善预后,还需对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在中医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以借助对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中医呼吸道护理干预以及中医出院指导护理等,有效改善患者情志,保持呼吸顺畅,提升满意度。

  本研究中,两组满意度有明显差异沪<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对肺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

内科护理论文14

  〔关键词〕内科;护理沟通;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医院就医是民众检查疾病,康复病情的集中场所。内部护理满意度关系着民众的就医质量与医院的信誉形象。然而,当前护理沟通不善现象屡见不鲜。只有究其原因并予以合理解决,才能更好的维护病患的合法利益。

  1、内科护理沟通中的问题

  1.1护理差错事件

  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不负责任,或者是因粗心大意而造成一系列的差错问题,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给患者的精神以及身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因此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内科患者的疾病诊断尤其重要,一旦发生差错事件,将影响到患者的后续康复工作。

  1.2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的发生是指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而导致患者出现身体损伤的事件,比如过敏休克事件。另外患者在临床中的意外跌伤事件,或者不小心的烫伤也属于意外事件。

  1.3护理纠纷

  主要是指在内科临床治疗中,护理人员与患者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的争执纠纷。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与病患之间可能会出现各种矛盾,而导致系列纠纷。比如在护理期间,有的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不负责,或者是在内科护理操作中,发生了严重的操作失误事件,这些都会引起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争执纠纷。

  1.4护理环境护理环境是影响病患及时回复健康的重要因素。病患以及家属不遵循医院规则、地理环境位置、以及医院的管理体系的不健全,致使内部护理环境不尽完善。这也是引起护理投诉的一个因素。

  2、基于内科护理沟通事件的解决措施

  2.1识别与判断护理问题

  一旦发生关于护理问题的投诉事件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的识别与判断投诉事件。找出投诉人员与被投诉人员以及问题的根本所在,了解事实真相。在此过程中,切忌将投诉事件置之不理。这样不仅会加剧医患双方之间的纠纷矛盾,同时,也有损于医院的信誉形象。

  2.2及时排除护理风险

  在护理投诉事件中,很大原因在于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失误事件。在此情况下,在了解投诉事件后,要及时地排除护理风险。

  2.2.1使用药物、医学操作稳定病情在医学护理中,各种意外式风险问题可能随时发生。因此,医护人员在发现患者的病症风险时,首先应该使用药物或是各种医学操作稳定患者的病症,减少因意外风险而造成的各种不良后果。比如,在内科护理中,尤其是女性患者,在就医中对自己的病症有时难以直接与护理人员沟通,造成护理不便。针对这些情况,医护人员应该尽心护理,努力达成病患的要求,使其焦虑感在心理程度上减弱。

  2.2.2对患者情绪的护理医护人员要不定期地专门地分析患者的目前的病情状况。并根据住院患者的现行情况,分人员进行专职的护理工作。对于住院患者来说,情绪本身就不够稳定,再加上病情的影响,势必会在治疗期间发生较大的波动。因此,保持情绪的稳定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住院患者的情绪波动,会严重降低睡眠质量。医护人员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要多注重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变化,不断改变相应的护理措施,或者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助治疗,这些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在饮食上,应该配备以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主。并且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整洁,去除不良污染源。

  2.3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与交流

  在护理问题发生后,容易产生家属的投诉事件。其中主要源自于对病患的'担忧程度。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关于对病患护理的一些需求。在护理管理中的操作中,医护人员要向家属传递关于患者的药物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运动护理的知识。以使家属减轻对患者病情的忧患意识,促进恢复。疾病的康复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谨慎的过程,需要医患双方长期的、具体的、共同的努力。所以,也应该向患者及其家属方提供相关疾病方面的书籍,或是一些教育处方,以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对病情有所了解,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我帮助。

  2.4检验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调查

  护理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患者服务,更好地促进患者疾病的迅速恢复。因此,在护理工作结束后,护士长要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验收。诸如对患者的情绪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护理等多方面因素的考察,并进行相应的评分制度。同时,在患者出院之后,也要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病友交流会、专题讲座、赠送有关材料等方式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以便使其更好地改善服务工作。对患者后续的跟踪指导,病情检查,评估与管理,使患者在出院后仍能继续不断接受健康教育,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生命质量。

  3、小结

  由于内科患者的情况比较特殊,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出现一些致命性的问题。而医护人员的自身专业水平又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所以,我国各大医院都应该提高护理管理意识,加强对内科患者的护理管理,从小事做起,从细处着手,以维护患者的利益为宗旨,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治疗与护理,保障患者的身体康复与健康。

  参考文献

  1、内科老年住院病人体位性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沈月秀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04-3043

  2、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黄丽红;何细飞;护理学杂志20xx-11-0543

内科护理论文15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xx年3月至20xx年11月收治的134例内科患者, 随机分成常规组 (n=67) 和观察组 (n=67)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 差异显著 (P<0.05) ;和干预前比较, 观察组和常规组生存质量评分均上升, 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常规组更大, 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内科患者; 生存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医学技术也在与时俱进不断突破, 人们对护理也有新的认知, 有更高要求, 常规护理已经不能达到患者要求的护理标准, 由此提出人性化护理, 这种护理模式以人为本, 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护理措施, 提高护理质量, 加速患者恢复[1-2]。本研究通过对67例内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 取得理想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xx年3月至20xx年11月收治的134例内科患者, 随机分成常规组 (n=67) 和观察组 (n=67) 。常规组男37例, 女30例;年龄40~76岁, 平均年龄 (61.2±7.5) 岁;其中糖尿病21例、高血压15例、冠心病9例、其他22例。治疗组男35例, 女32例;年龄41~78岁, 平均年龄 (62.7±7.3) 岁;其中糖尿病18例、高血压13例、冠心病11例、其他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 (1) 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中心, 真心实意的为患者服务, 做到积极、耐心。尊重患者, 关心患者, 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 制定人性化护理计划, 为患者提供高效、全面护理服务。 (2) 营造舒适治疗环境, 随时保持病房安静、干净、整洁、通风, 及调整病房适宜温度, 在实施涉及患者隐私的操作时,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热情接待每一位新入院的'患者, 介绍病区环境, 消除患者的紧张和陌生感。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前都应做好解释工作并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3)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消除医患之间的陌生和距离感, 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与需求并解决, 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 (4) 开展疾病知识教育, 使患者更全面的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 关注他们态度的变化, 予家属心理疏导, 缓解长期陪同的厌倦心理。 (5) 制定饮食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 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餐, 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营养餐以新鲜蔬菜为主, 忌食油腻、辛辣、生冷等食物。 (6) 根据患者自身恢复情况, 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 每日进行康复训练及适量运动, 保障身体功能正常工作。 (7) 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 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生存治疗, 降低患者复发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根据我院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及生存质量调查表, 由患者进行评分, 总分0~100分, 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生存质量采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满意度采用百分率表示, 采用χ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近年来, 我国内科疾病发病人数不断增加, 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发现, 在内科疾病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 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

  近年来优质护理干预被逐渐应用于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 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提高患者依从性受到广大患者及临床医师的青睐[4]。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 表明人性化护理明显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存质量。分析原因:人性化护理是由常规护理发展衍生出来的全新护理理念, 这种护理模式本着“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完全适应当下医学模式, 同时为患者提供最优质、全面的服务, 促进患者恢复身体健康。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及实施患者隐私操作时候, 保证患者个人隐私, 积极向患者介绍病区, 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情绪和陌生感。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 了解患者需求并给予解决, 消除医患之间的距离感, 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 为治疗做好基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控性, 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使患者保持优良的心理状态, 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 并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5]。综上所述,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可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庆英.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中实施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xx, 33 (3) :667-669.

  [2]张爱英.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xx, 36 (17) :92-93.

  [3]孙均芳.人性化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及其效果[J].河北医药, 20xx, 35 (13) :20xx-2071.

  [4]李帆, 王娜妮.在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意义及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xx, 35 (2) :235-236.

  [5]唐红梅, 刘瑞玲, 孙志霞, 等.人性化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及其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xx, 32 (7) :1433-1434.

【内科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内科护理论文03-22

内科护理论文06-23

内科护理学论文06-16

肿瘤内科护理论文10-09

心内科护理论文06-07

关于社区内科护理的论文10-10

人性化护理在内科护理的应用论文10-09

神经内科护理对策及防范论文10-09

内科护理课程改革优秀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