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5-08 10:39:47 林强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教案(精选1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数学教案(精选16篇)

  初中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代数式概念的基础上,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代数式

  难点:弄清楚语句中各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庇么数式表示乙数:(投影)

  (1)乙数比x大5;(x+5)

  (2)乙数比x的2倍小3;(2x-3)

  (3)乙数比x的倒数小7;(-7)

  (4)乙数比x大16%((1+16%)x)

  (应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解答本题)

  2、痹诖数里,我们经常需要把用数字或字母叙述的一句话或一些计算关系式,列成代数式,正如上面的练习中的问题一样,这一点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在代数式里也常常需要把用文字叙述的一句话或计算关系式(即日常生活语言)列成代数式北窘诳挝颐蔷屠匆黄鹧习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例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

  (1)乙数比甲数大5;

  (2)乙数比甲数的2倍小3;

  (3)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7;

  (4)乙数比甲数大16%

  分析:要确定的乙数,既然要与甲数做比较,那么就只有明确甲数是什么之后,才能确定乙数,因此写代数式以前需要把甲数具体设出来,才能解决欲求的乙数

  解:设甲数为x,则乙数的代数式为

  (1)x+5

  (2)2x-3;

  (3)-7;

  (4)(1+16%)x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最后,教师需指出:第4小题的答案也可写成x+16%x

  例2用代数式表示:

  (1)甲乙两数和的2倍;

  (2)甲数的与乙数的的差;

  (3)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4)甲乙两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差的积;

  (5)乙甲两数之和与乙甲两数的差的积

  分析:本题应首先把甲乙两数具体设出来,然后依条件写出代数式

  解:设甲数为a,乙数为b,则

  (1)2(a+b);

  (2)a-b;

  (3)a2+b2;

  (4)(a+b)(a-b);

  (5)(a+b)(b-a)或(b+a)(b-a)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此时,教师指出:a与b的和,以及b与a的和都是指(a+b),这是因为加法有交换律钡玜与b的差指的是(a-b),而b与a的差指的是(b-a)绷秸呙飨圆煌,这就是说,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句子里应特别注意其运算顺序

  例3用代数式表示:

  (1)被3整除得n的数;

  (2)被5除商m余2的数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以下问题:

  (1)被3整除得2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3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n的数如何表示?

  (2)被5除商1余2的数是几?如何表示这个数?商2余2的数呢?商m余2的数呢?

  解:(1)3n;(2)5m+2

  (这个例子直接为以后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任意一个偶数或奇数做准备)

  例4设字母a表示一个数,用代数式表示:

  (1)这个数与5的和的3倍;

  (2)这个数与1的差的;

  (3)这个数的5倍与7的和的一半;

  (4)这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的和

  分析:启发学生,做分析练习比绲1小题可分解为“a与5的和”与“和的3倍”,先将“a与5的和”例成代数式“a+5”再将“和的3倍”列成代数式“3(a+5)”

  解:(1)3(a+5);(2)(a-1);(3)(5a+7);(4)a2+a

  (通过本例的讲解,应使学生逐步掌握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为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m,用代数式表示:

  (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座位的行数多6,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2)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每行座位数的,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如下问题:

  (1)教室里有6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2)教室里有m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3)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结果,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总座位数=每行的座位数×行数)

  解:(1)m(m+6)个;(2)(m)m个

  三、课堂练习

  1、鄙杓资为x,乙数为y,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的和;

  (2)甲数的与乙数的3倍的差;

  (3)甲乙两数之积与甲乙两数之和的差;

  (4)甲乙的差除以甲乙两数的积的商

  2、庇么数式表示:

  (1)比a与b的和小3的数;

  (2)比a与b的差的一半大1的'数;

  (3)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4)比a除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3、庇么数式表示:

  (1)与a-1的和是25的数;

  (2)与2b+1的积是9的数;

  (3)与2x2的差是x的数;

  (4)除以(y+3)的商是y的数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请学生回答:

  1、痹跹列代数式?

  2、绷写数式的关键是什么?

  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应按下述规律列代数式:

  (1)列代数式,要以不改变原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为准(代数式的形式不唯一);

  (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

  (3)把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币求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

  五、作业

  1、庇么数式表示:

  (1)体校里男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0%,女生人数是a,学生总数是多少?

  (2)体校里男生人数是x,女生人数是y,教练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是1∶10,教练人数是多?

  2、币阎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一边是a厘米,求:(1)这个长方形另一边的长;(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学法探究

  已知圆环内直径为acm,外直径为bcm,将100个这样的圆环一个接着一个环套环地连成一条锁链,那么这条锁链拉直后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先深入研究一下比较简单的情形,比如三个圆环接在一起的情形,看有没有规律

  当圆环为三个的时候,如图:

  此时链长为,这个结论可以继续推广到四个环、五个环、…直至100个环,答案不难得到:

  解:=99a+b(cm)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数学教案 2

  这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数学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正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就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解说。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是在学生已学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以及相似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反映的不是数值与数值的对应关系,而是角度与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关系、勾股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1、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探究活动经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2、学生已经掌握直角三角形中各边和各角的关系,能灵活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有较强的推理证明能力,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学生要得出锐角与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不同于以前学习的数值与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对学生而言建立这种对应关系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理解锐角正弦的意义,了解锐角与锐角正弦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进一步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2、会根据锐角正弦的意义解决直角三角形中已知边长求锐角正弦,以及已知正弦值和一边长求其它边长的问题;

  3、经历锐角正弦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4、经历由实际问题引发出对正弦函数讨论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

  1、重点:锐角正弦的定义及应用;

  2、难点:理解锐角正弦是锐角与边的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3、难点突破方法:由特殊角入手开展讨论,自然过度到一般角;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正弦的概念,并结合多个实例从不同角度深化理解。

  五、教法及学法

  本节课采用情境引导和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发新的认知冲突,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三)巩固训练,落实双基

  (四)强化提高,培养能力

  (五)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六)反馈练习,自主评价。

  下面就几个主要环节进行解说

  (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

  先让学生回顾直角三角形知识,再从铺设水管引入30°的直角三角形中的边与角的关联。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先让学生猜想,再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角度的锐角的对边和斜边的比和这个角的关系。

  得出结论:

  当∠A的度数一定时,∠A的对边和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这个比值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角度一定时,有唯一和它对应的比值。所以∠A的对边和斜边的比值是关于∠A度数的函数。

  再引出课题和正弦概念,给出正弦的含义和表示方法。认识几个特殊角的正弦值。

  (三)巩固训练

  讲解一道求正弦值的例题。

  (四)强化提高,培养能力

  出示三道提高题,第一道是关于直接利用正弦值求斜边的题,然后进行变式,第二题是关于不是直角三角形中求正弦的题,第三题是关于用不同的方法求一个锐角的正弦值。

  (五)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初中数学教案 3

  一、内容特点

  在知识与方法上类似于数系的第一次扩张。也是后继内容学习的基础。

  内容定位:了解无理数、实数概念,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会求平方根、立方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实数简单的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二、设计思路

  整体设计思路:

  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及其相关概念(包括实数运算),实数的应用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学习对象----实数概念及其运算;学习过程----通过拼图活动引进无理数,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说明如何表示无理数,进而建立实数概念;以类比,归纳探索的方式,寻求实数的运算法则;学习方式----操作、猜测、抽象、验证、类比、推理等。

  具体过程:

  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最后教科书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第一节:数怎么又不够用了: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第二、三节:平方根、立方根:如何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它的值到底是多少?并引入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和开方运算。

  第四节:公园有多宽: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于无理数我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它的近似值,为此这一节内容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五节:用计算器开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第六节:实数。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三、一些建议

  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关注学生对无理数和实数概念的意义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重视学生的分析、概括、交流等能力的考察。

  3.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4.淡化二次根式的概念。

  初中数学教案 4

  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小节的内容。这是一节“概念加例题型”课,此种课型中的学习内容一部分是概念,一部分是运用前面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在方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解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重要基础。这类课一般采用“导学导教,当堂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点一般不放在概念上,要特别留意学生运用概念解题或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时,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3)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

  3.情感、态度: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在移项法则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渗透化归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较弱的特点,本节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采取自学、讨论、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教学难点:

  移项法则的探究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引例: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趣味算题,多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达,请看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两个,老头和梨分别是( )

  A.3个老头,4个梨 B.4个老头,3个梨 C.5个老头,6个梨 D.7个老头,8个梨

  设计意图:大部分同学会用算术法(答案代入法)来解答的,而这类问题我们如何用方程来解答呢?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巧妙过渡,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移项法,明确移项法的依据,会解形如ax+b=cx+d类型 的一元一次方程。

  2.会建立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这两个目标的达成,也验证了本节课学生自学的效果,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导教导学

  1.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教材问题2到例3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问题2中这批书的总数有哪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移项?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解形如“ax+b=cx+d”类型的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自学例3后请归纳解这类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8分钟后,比谁能仿照问题2和例3的格式正确解答问题)

  2.学生自学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进行独立学习,教师巡视,对自学速度慢的、自学能力差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给以暗示和帮扶,有利于自学后的成果展示。

  3.交流展示(小组合作展示)

  (合作交流一)教材问题2中这批书的总数有哪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两种不同分法这批书的总数就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这批书共有(3 X+20)本或(4X-25)本。

  (2)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板书)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3x+20 = 4x-25(板书)

  【总结提升】解决“分配问题”应用题的列方程的基本要点:

  A.找出能贯穿应用题始终的一个不变的量.

  B.用两个不同的式子去表示这个量.

  C.由表示这个不变的量的两个式子相等列出方程.

  设计意图:因为在自学提纲的引领下,每个小组自主学习的效果不同,反馈的意见不同,所以在展示中首先要展示学生对课本例题的理解思路。采取主动自愿的方式,一个小组主讲,其它小组补充。

  (变式训练1)某学校组织学生共同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3棵;如果每人种6棵,则缺3棵树苗,求参与种树的人数

  (只设列即可)

  (变式训练2)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趣味算题,多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达,请看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两个,老头和梨各多少?

  设计意图:检查提问学生对“分配问题”应用题掌握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所列方程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学生会带着“如何解这类方程?”的好奇心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合作交流二)什么是移项?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解形如“ax+b=cx+d”类型的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自学例3后请归纳解这类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板书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设计(魏玉英)

  师:为什么等式(方程)可以这样变形?依据什么?

  (出示)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即: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师: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出示) 通过移项,使等号左边仅含未知数的项,等号右边仅含常数的项,使方程更接近x=a的形式.(与课题对照渗透转化思想)

  (基础训练)抢答:判断下列移项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修改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设计(魏玉英)

  设计理念:让各个小组凭着势力去抢答。这五个习题重点考察学生对移项的掌握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习题分层设计且成梯度分布。

  【归纳板书】 解“ax+b=cx+d”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 移项,(2) 合并同类项,(3) 系数化为1

  (综合训练) 解下列方程(任选两题)

  设计理念:第(2)、(3)两题未知数系数是相同类型的,所以让学生任选一题即可。通过综合训练能让学生更进一步巩固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去解方程了。

  (中考试练)若x=2是关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则m的值为

  设计理念:通过本题的训练让学生明确中考在本节的考点,同时激励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要抓住知识的核心和重点。

  (四)我总结、我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之间互相谈收获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相互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可以引导学生从本节课获得的知识、解题的思想方法、学习的技巧等方面交流意见。

  (五)当堂检测(50分)

  1.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由-2x=6, 得x=3

  B.由-3=x+2, 得x=-3-2

  C.由-7x+3=x-3, 得(-7+1)x=-3-3

  D.由5x=2x+3, 得x=-1

  2.一批游客乘汽车去观看“上海世博会”。如果每辆汽车乘48人,那么还多4人;如果每辆汽车乘50人,那么还有6个空位,求汽车和游客各有多少?(只设出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即可)

  3.(20分)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3m+8x=m+x的解,求m的值。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答题,教师巡回检查,对先答完的学生进行及时批改,并把得满分的学生作为小老师对后解答完的学生的检测进行评定,最后老师进行小结。

  (六)实践活动

  请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年龄编一 道“ax+b=cx+d”型的方程应用题,并解答。先在组内交流,选出组内最有创意的一个记在题卡上,自习在全班进行展示 。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课后完成,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初中数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性质,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让学生实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合理论证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探索并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拓展提高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测量不可达两点距离。

  探索活动:

  活动一:剪纸拼图。

  操作: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观察、猜想: 四边形BCFD是什么四边形。

  探索: 如何说明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二:探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应用

  练习及解决情境问题。

  例题教学

  操作——猜想——验证

  拓展:数学实验室

  小结: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教案 6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 能力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三、 教学过程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学生:……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2、 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①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②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③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④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2)学生归纳法则

  ①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 同号得

  (-)×(+)=( ) 异号得

  (+)×(-)=( ) 异号得

  (-)×(-)=( ) 同号得

  ②积的绝对值等于 。

  ③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3、 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1)教师按课本P75 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子中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 。

  (3)学生做练习,教师评析。

  (4)教师引导学生做例题,让学生说出每步法则,使之进一步熟悉法则,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初中数学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够识别二次函数的标准式和一般式。

  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包括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等。

  会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转化为标准式。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函数图象,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特征及其性质。

  难点: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转化为标准式,以及利用图象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回顾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区别。

  展示几个二次函数的图象,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描述其特点。

  2. 讲授新课

  讲解二次函数的概念,给出标准式和一般式的定义。

  推导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等性质,并给出相应的公式。

  讲解配方法,并演示如何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转化为标准式。

  3. 巩固练习

  给出几个二次函数的一般式,让学生尝试将其转化为标准式,并判断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

  展示一些与二次函数图象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并互相讨论。

  4. 课堂小结

  总结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特征及其性质。

  强调配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5.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

  鼓励学生尝试绘制一些二次函数的图象,观察其特点。

  四、板书设计

  二次函数

  1. 概念

  标准式:y = ax + bx + c (a ≠ 0)

  一般式:y = f(x)

  2. 图象特征

  开口方向:a > 0 向上,a < 0 向下

  对称轴:x = -b/2a

  顶点:(-b/2a, f(-b/2a))

  3. 配方法

  将一般式转化为标准式

  初中数学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五种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

  能够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图形分析,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美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并正确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展示几组全等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描述其特点。

  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并给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 讲授新课

  讲解全等三角形的五种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并给出相应的条件和结论。

  通过实例和图形分析,让学生理解每种判定方法的应用。

  3. 巩固练习

  给出几组三角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展示一些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并互相讨论。

  4. 课堂小结

  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强调理解判定条件的重要性,避免错误应用。

  5.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

  鼓励学生尝试绘制一些全等三角形的图形,观察其特点。

  四、板书设计

  全等三角形

  初中数学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

  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的求法。

  能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形成对二次函数性质的深刻理解。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二次函数性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难点:理解二次函数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的求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可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复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二次函数有哪些特征吗?

  2. 讲授新课

  讲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 = ax + bx + c (a ≠ 0)。

  讲解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当a > 0时,开口向上;当a < 0时,开口向下。

  讲解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x = -b/2a。

  讲解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b/2a, c b/4a)。

  举例并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图像特征。

  3. 巩固练习

  给出几个二次函数的一般式,让学生判断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引导学生用计算器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验证自己的判断。

  4. 拓展应用

  引入实际问题,如抛物线型桥梁的设计、炮弹的运动轨迹等,让学生利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

  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强调学习二次函数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6.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二次函数的性质

  一、一般形式:y = ax + bx + c (a ≠ 0)

  二、图像特征

  1. 开口方向:a > 0(向上);a < 0(向下)

  2. 对称轴:x = -b/2a

  3. 顶点坐标:(-b/2a, c b/4a)

  三、实际应用

  抛物线型桥梁设计

  炮弹运动轨迹

  初中数学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培养学生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其判定方法。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平行四边形模型(可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复习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吗?

  2. 讲授新课

  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两组对边平行、两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举例并展示平行四边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性质与判定方法。

  3. 巩固练习

  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4. 拓展应用

  引入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表示形式。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难点:系数化为1时,方程的变形处理。

  三、教学准备

  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练习题和作业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打折、行程问题等)引出方程的概念。

  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形式,如 `ax + b = 0`(a ≠ 0)。

  2. 讲授新课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解法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通过具体实例,演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

  强调在解方程时,要注意等式两边同时进行的操作。

  3.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方程进行解答,并展示解题过程。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点评和纠正。

  4. 课堂小结

  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强调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布置作业

  布置适量的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要求学生思考并解答一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五、板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

  基本形式:ax + b = 0 (a ≠ 0)

  解法步骤:

  1. 移项

  2. 合并同类项

  3. 系数化为1

  注意事项:等式两边同时进行操作

  初中数学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以及根据坐标描点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性质和应用。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点的坐标确定和描点方法。

  难点:点的坐标与图形位置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平面直角坐标系图。

  练习题和作业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电影院座位、地图定位等)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图,介绍横轴(x轴)和纵轴(y轴)以及原点。

  2. 讲授新课

  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确定方法,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的读取。

  演示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描点。

  引导学生观察点的坐标与图形位置的关系,并总结规律。

  3.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展示。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描点过程进行点评和纠正。

  4. 课堂小结

  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点的坐标确定和描点方法。

  强调点的坐标与图形位置关系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

  布置适量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要求学生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一些简单的图形,并标注各点的坐标。

  五、板书设计

  平面直角坐标系

  横轴(x轴) 纵轴(y轴) 原点

  点的坐标:横坐标,纵坐标

  描点方法:先确定横坐标,再确定纵坐标

  点的坐标与图形位置关系:通过观察点的坐标,判断其在图形中的位置

  初中数学教案 13

  教学目标:

  1. 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掌握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

  3. 能够应用线性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消元方法解线性方程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提出问题:有两个未知数,我们知道它们满足两个条件,如何求解这两个未知数?

  2. 引导学生回顾线性方程的概念,进而引出线性方程组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

  1. 线性方程组的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性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称为线性方程组。

  2. 线性方程组的表示方法:通常用大括号括起来,并用逗号隔开。

  3. 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

  加减消元法:通过对方程进行加减运算,消去一个未知数,转化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代入消元法:先解出一个未知数,代入另一个方程求解。

  三、例题讲解

  1. 选择简单的线性方程组,分别使用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求解。

  2.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消元方法。

  四、学生练习

  1. 提供几组线性方程组,让学生尝试使用消元法求解。

  2. 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消元法。

  五、课堂小结

  1. 总结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总结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强调选择合适的消元方法解线性方程组的重要性。

  六、布置作业

  1. 提供几组稍复杂的线性方程组,让学生回家后尝试求解。

  2. 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线性方程组进行建模和求解。

  初中数学教案 14

  教学目标:

  1. 理解勾股定理的概念和证明方法。

  2. 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能够解决简单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勾股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提出问题: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2. 引导学生回顾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引出勾股定理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

  1. 勾股定理的概念: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介绍多种证明方法,如赵爽弦图证明法、总统证法、欧几里得证法等。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如建筑、测量等。

  三、例题讲解

  1. 选择简单的直角三角形问题,演示如何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2. 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四、学生练习

  1. 提供几组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2. 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

  五、课堂小结

  1. 总结勾股定理的概念和证明方法。

  2. 总结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强调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1. 提供几组稍复杂的直角三角形问题,让学生回家后尝试求解。

  2. 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问题,用勾股定理进行建模和求解。

  初中数学教案 15

  教学目标:

  1.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

  3. 能够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在解方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方程的定义。

  2. 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展示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总结特征。

  二、新课讲解

  1.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一般形式。

  2. 详细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并结合例题进行演示。

  3. 强调解方程时的注意事项,如去分母、去括号等。

  三、学生练习

  1. 提供一些基础的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练习,如:2x + 3 = 7,5x - 2 = 13等。

  2. 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四、实际应用

  1. 引入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打折、速度时间距离等,让学生尝试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2. 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并求解。

  五、课堂小结

  1. 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 强调解方程时的注意事项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六、布置作业

  1. 布置一些基础的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布置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尝试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 16

  教学目标:

  1.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包括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

  3. 能够应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线判定方法中的.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直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2. 引入平行线的概念,展示几组平行线让学生观察并总结特征。

  二、新课讲解

  1. 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平行线间的角的关系等。

  2. 详细讲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包括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并结合例题进行演示。

  3. 强调判定平行线时需要注意的条件和角的关系。

  三、学生练习

  1. 提供一些基础的平行线判定练习题,让学生判断给定的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2. 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四、实际应用

  1. 引入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等,让学生尝试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来解决。

  2. 分析问题中的条件,判断是否存在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五、课堂小结

  1. 总结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强调平行线判定方法中的角的关系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六、布置作业

  1. 布置一些基础的平行线判定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布置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尝试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来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案10-07

初中数学教案10-07

初中数学教案优秀03-21

初中数学教案人教版03-20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12-29

初中数学教案评语09-02

【荐】初中数学教案01-13

初中数学教案14篇03-26

初中数学教案(15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