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教案1
教学内容:平均数第49页~50页例1以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
1、平时你们都喜欢玩什么游戏啊?(请2、3人说)
2、师:昨天啊,四年级的小朋友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1、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比赛规则。(请一个学生读)
2、师:这场激烈的比赛结束了,你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请2、3人说)
生:男生赢还是女生赢?
3、师:看来我们都比较关注到底是男生赢还是女生赢,那就让我们首先看看男生的比赛情况吧!(出示男生成绩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你看到了哪些信息?(请2、3人说)
你发现的真准,你一眼就看出来了,你观察地真仔细,真棒。
4、看完了男生套圈的成绩,想不想看看女生的成绩。(出示女生成绩统计图)。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也请你说说看到了哪些信息?(请2、3人说)
5、师:看了这些信息,你能不能说说到底是男生赢了还是女生赢?(请2、3人说)
6、师:同学们说的都可真好,各有各的道理,老师都不知道听谁的了,你还有更好的办法介绍给老师吗?
7、生1:看他们一个人套中了几个圈,(答案接近了,但是我们这是男生和女生进行的比赛,所以我们可以分别求出......谁能说的更清楚一些)生2:求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圈。师:这是一个好方法。那你会求吗?拿出课堂本请你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圈。做好的同学抱臂坐正。
8、好,下面我们请同学先来汇报你是怎么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的。
学生说,老师板书。那我们一起来看,他第一步求的是什么?(4个男生总的套圈数)他第二步表示什么意思?(把总数平均分成了4份,再求平均数)那谁来说说女生第一步求的是什么,那第二步呢?
9、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你们,为什么第一个除以4,第二个要除以5呢?(男生是4个同学,用四个同学的总数平均分成4份,所以要除以4.女生是5个同学,用5个同学的总数平均分成5份,所以要除以5)你解释的可真清楚,真好。
10、那现在你能来说一说平均数是怎么一步一步求出来的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多请几位同学)(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适当指着两个算式,提示)
11、那你能不能总结一下平均数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公式表示出来。平均数=
(请学生说,板书:平均数=总数÷个数)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个别学生说。
12、刚才我们通过这个(平均数=总数÷个数)公式求出了平均数,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求平均数。(先请学生说,学生说不出,那老师来介绍移多补少的方法)
13、老师这里有一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多的是谁,他套中了几个(请1人说)最少的是谁,他套中了几个(请1人说)。我们把张明的2个分一个给李小刚,再分一个给陈小杰,你们发现了什么?(4人同样多了)那4个人都是多少个?(请1人说)。那平均数是几呢?把多的分一些给少的,最终使得它们一样多,在数学上把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14、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把男生移多补少的过程再说一遍?(请2人说)
15、看黑板,我们刚才用了这2种方法求出了男,女生套中的平均数,那现在你知道谁赢了吗?(生:男生赢了)为什么男生赢了?那为什么平均数大的就赢呢?
16、师:男生的`平均数比女生大说明男生的整体水平比女生高。所有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数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出示课件(整体水平)
17、现在回头我们再来看男生的成绩,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7个圈,是不是就是说每个男生套中的圈数都比7多,为什么?(如果都比7多的话,那平均数还会不会是7?比7大)是不是就是说每个男生套中的圈数都比7少,为什么?(如果都比7少的话,那平均数还会不会是7?比7小)那当平均数是7的时候,说明有的数(比7大),有的数(比7小),那这题中平均数比谁小,比谁大?(平均数7比6大,比9小)。换句话说,平均数在什么和什么之间。(多请几个学生说)(出示课件: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同桌互相说,再请2、3人说。
18、我们再来看女生的成绩,你觉得女生套圈的平均数在谁和谁之间(10和4)(请2个学生)为什么?
19、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知识来解决谁赢这个问题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看来平均数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用处还是很大的。
三、练习巩固
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用处非常大,那我们下面就用平均数的知识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一起来看。做练习时,小朋友可要开动小脑筋哦!
1、数学书第94页第1题。
小丽的书桌上有3个笔筒,学生读题,该怎样移动呢?你来说说看。看看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刚才我们通过移动和计算的方法都解决了这个问题,你比较一下,对于这题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2、小丽还有3条漂亮的丝带
(1)老师想知道这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你会求吗。
(2)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这题你为什么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比较麻烦)看来啊,我们在计算平均数时,要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一眼看出来的比较简单的题目我们就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看不出来的复杂的题目我们就用计算的方法。
3、为了使同学们对平均数的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片。(出示火箭队几个队员的合影)画面中的人,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生:姚明!
师:没错,这是姚明所在的火箭队。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个数据,火箭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02厘米。
请同学们下面的话是否正确
(1)火箭队所有队员的身高都是202厘米。
(2)火箭队队员的身高有可能比202厘米高,也可能比202厘米矮。请学生说说理由。
(3)老师选取了2个队员的身高,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跟我们刚才说的那样(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另一名178厘米)虽然平均身高是202厘米,但是并不表示每个人都是202厘米,有的比202厘米(高)有的比202厘米(矮)这都是有可能的。
4、师: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当然,如果不了解平均数,闹起笑话来,那也很麻烦。这不,前两天,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份资料。
(师出示30年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68岁,学生读。 《20xx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
师: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生: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原来长了。
师:是呀,平均寿命变长了,当然值得高兴喽。可是,一位70岁的老爷爷看了这份资料后,不但不高兴,反而还有点难过。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老爷爷今年已经70岁了)
生:我想,老爷爷可能以为平均寿命是71岁,而自己已经70岁了,看来只能再活1年了。
师:老爷爷之所以这么想,你们觉得他懂不懂平均数。生:不懂!
师:你们懂不懂?(生:懂)既然这样,那好,假如我就是那位70岁的老爷爷,你们打算怎么劝劝我?
生:老爷爷,别难过。平均寿命71岁,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只能活到71岁。
生:老爷爷,我觉得平均寿命71岁反映的只是中国男性寿命的一般水平,这些人中,一定会有人超过平均寿命的。弄不好,你还会长命百岁呢!师:谢谢你的祝福!不过,光这么说,好像还不足以让我彻底放心。有没有谁家的爷爷已经超过71岁的?如果有,那我可就更放心了。生:我爷爷已经78岁了。生:我爷爷已经85岁了。师:真有超过71岁的呀!猜猜看,这一回老爷爷还会再难过吗?生:不会了。
师:探讨完男性的平均寿命,想不想了解女性的平均寿命?(师呈现相关资料: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4岁)
师:发现了什么?生: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
师:既然这样,那么,如果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是不是意味着,老奶奶的寿命一定会比老爷爷长?生:不一定!说说理由。
生:虽然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但并不是说每个女性的寿命都会比男性长。万一这老爷爷特别长寿,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比老奶奶活得更长些。
5、下面还有一题,开动你的小脑筋好好想一想。学生读题。(1)平均每个盒子里放了6个球,1号放了4个,2号放了7个,3号放了几个?
(2)平均每个盒子里放了6个球,这三个盒子可以分别放几个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教案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9~51页例3、"练一练"和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数刻画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感受平均数的含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不同方法,初步学会利用图形直观或具体数据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使学生经历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平分、估算等寻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等活动,体会平均数是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反应;了解平均数在统计活动中的价值和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积累熟悉活动的基本经验。
3、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能对别人的想法提出质疑或建议,初步培养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品质;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
难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游戏引入(课前)
移动小棒,使每行同样多,移动后,每行分别有几个。
一、瞧,这是什么?
最近啊,我们四年级正在举行踢毽子比赛。瞧,芳芳踢了三次,平均每次踢了4个。
你是怎么理解平均每次踢了4个呢?
(差不多每次4个)(可能每一次都踢4个)那就是可能第一次芳芳踢了4个,第二次芳芳也踢了4个,第三次芳芳还是踢了4个。那这有芳芳就平均每次踢了4个。
一定每次都是4个吗?还有其他可能的情况吗?小组可以讨论下,然后像老师这样,把你每次想的踢的个数在纸上涂一涂。(选两个学生作业纸)
3、4、5 这是平均每次踢4个吗?你是怎么想的?(生介绍)有什么办法能够在图上看出来吗?(看的方法,把多的给少的)(移多补少)
3、3、6 生上台汇报 他学会了刚刚那个叫移多补少的办法。有没有人说我不是移的,也可以得到平均每次踢4个?(板书:3+3+6=12(个) 12÷3=4(个))这里12求的'是什么?其实啊,这就是我们二年级学的平均每次的踢几个等于总共的踢几个除以踢了几次
二、情境引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四年级同学比赛,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我想知道男生堆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队套的准一些,怎么办呢?
(1)找出男女队中套得最多的,套中个数多的那队套得准一些;
(2)先分别算出男女队套中的总个数,总个数多的那个组套得准一些;
(3)先分别算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平均每人套中个数多的那个组套得准一些。
集体讨论,组织交流,明确:比较每个组的最好成绩,只能反映小组里某个人的套圈成绩,不能反映整个小组套圈成绩的总体水平;由于男、女人数不等,比较套中的总个数也不能反应小组套圈成绩总体水平;比较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比较合理。
3、揭示课题
我们常用平均数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像看哪个组套得准一些,可以比较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也就是男女套中个数的平均数。
三、自主探索
1、求男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生独立思考,汇报交流。
(1)移的方法
(2)算的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
追问:这里的7表示什么意思?是表示每个男生都套中了7个吗?
指出:7是6、9、7、6这4个数的平均数。
2、求女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
(1)先估一估,平均数可能是几?
揭示:平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2)算一算,算出平均数。
这里的6求的是什么?
为什么没有人套中6个,却可以用6表示平均数呢?
3、小结:你现在知道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吗?
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平均数有什么特点?
四、生活中的平均数。
五、巩固练习
1、彩带
2、有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你猜一猜,这个三个数可能是几?
六、小结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xxxx”微信公众号
【四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教案】相关文章:
苏教版数学《平均数》教案(精选11篇)08-22
《求平均数》教案03-06
数学上册教案02-07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2-17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0-28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4-0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18
《平均数》教案(通用26篇)05-20
五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