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1
教学目标:
1、聆听《G大调弦乐小夜曲》,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运用演唱、律动、打节奏等形式主动体验音乐。
2、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引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愿意主动的去了解和聆听。
3、简单了解小夜曲、奏鸣曲式、弦乐四重奏等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
主动的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愿意主动亲近、聆听、感受古典音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聆听乐曲片段
了解“音乐神童”的莫扎特。
二、感受欣赏
(1787)
(一)完整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
问: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
(二)逐段聆听:
1、播放呈示部第一句旋律:
(1)带领学生哼唱第一句,进一步感受旋律的'特点。
(2)男女生分角色演唱(问答式)
2、播放第二句旋律:
与第一乐句对比音乐有什么变化?
随音乐哼唱,再次感受旋律。
3、尝试合唱两个主部主题
男声:主部主题一,用“BONG”演唱(声音要集中、饱满,表现出音乐的雄壮、有力。)
女生:主部主题二,用“LA”演唱(柔美、抒情,可以用手势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4、播放第三句旋律:
用形象的舞蹈动作辅助感受音乐的美:
前半句:男士绅士高贵的摘帽邀请。后半句:女生拎裙子优雅含蓄的接受。
5、播放第四句旋律:
随着音乐在颤音处轻拍桌面,打节奏。
(三)聆听展开部:
找出简短的展开部是从我们刚才已经熟悉的两条旋律发展而来的
(四)聆听再现部
在每个主题出现时,举手示意。
(五)奏鸣曲式结构
(六)了解小夜曲
(七)完整欣赏(视频)
三、小结
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莫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2
一、教学内容:
歌曲《夜曲》 听赏《二泉映月》 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
二、教学目标 :
1、 聆听《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并能从音乐旋律的特点探索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2、 能够用忧伤、压抑、思念的情绪演唱〈夜曲〉。
3、 了解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
三、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歌曲教学理解旋律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
用连贯统一并带忧伤的情绪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听赏导入
《二泉映月》
1、 听乐曲,并有同学朗诵描写乐曲意境的短篇。
2、 导入〈夜曲〉
从朗诵中得到对理解乐曲的启发
理解旋律的发展方向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歌曲教学
《夜曲》
1、 教师弹奏歌曲,让学生说音乐的情绪。
2、 出示歌词,集体朗读歌词
3、 集体哼唱旋律,注意歌曲旋律的发展方向
4、 给歌曲分句
5、 歌曲练唱,解决轻声和声音连贯的.问题
1、 从歌词和旋律的发展两个方面理解音乐的情绪
2、 分析乐句,懂得外国歌曲在译配成中文歌词时要注意中文的语言习惯
乐曲欣赏
《G大调弦乐小夜曲》
1、 听全曲,说说音乐的情绪
2、 学习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
(1) 唱主部主题,说不同的音乐性格
(2) 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的不同性格
主题a,用拍腿和击掌做对答式的声势
主题b,用手势划线条表现柔和的旋律
(3) 合唱两个主部主题
(4) 副部主题做律动
3 、简介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复听音乐
1. 进一步理解音乐的旋律和表现音乐情绪的关系
2 .熟悉音乐的各部分旋律,以便于了解音乐各部分的构成
3 .在欣赏的过程中结合律动可以集中聆听音乐的注意力以及对音乐的感性理解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3
教学目标:
1、从“海顿的故事”和“音乐家小档案”入手,能简要地说出奥地利音乐家海顿的生平及主要作品;在欣赏其作品《第九十四交响曲》和《第四十五交响曲》的片断时,能初步感受到交响乐的表现力。
2、结合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的听赏,能初步了解弦乐四重奏这一重要的室内乐体裁,体验亲切、纯净、充满生机的海顿音乐,并能在听赏参与活动中,记住其美妙的主题旋律。
3、在听赏海顿的两首著名交响乐的片断时,能了解力度这一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能记住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并在表现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能听辨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小夜曲》,让同学感受音乐。
师:很高兴今天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来走进音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视频它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所给我们的感受是怎样的?
师:这首优美的乐曲是一位名叫海顿的作曲家写的,老师今天就请大家一起进入海顿的音乐世界。
二、听了著名的奥地利音乐家海顿的两个有趣的故事,还欣赏了两段有意思的乐段。
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海顿这个音乐家,请同学们分组整理一下你们组搜集的海顿的资料,等下请同学说一说海顿的故事。
1、请小组交流课外资料。
2、请同学们上来说一说海顿的故事,老师总结。
师总结:海顿是一位伟大的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有“交响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美称。
三、欣赏《小夜曲》。
师:刚才我们说了海顿不仅是“交响乐之父”,而且还是“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对音乐的第一个贡献就是创造了弦乐四重奏的体裁形式,而且在他的一生中,写了大量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首著名的《小夜曲》。请你们听完后猜一猜,这里面有哪些乐器在演奏?
1、全班同学聆听《小夜曲》。
2、猜猜有哪些乐器参与了演奏?
3、师介绍弦乐四重奏与小夜曲。
弦乐四重奏:是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这四种西洋乐器一起合奏的一种演奏形式。
小夜曲:小夜曲来源与游吟诗人夜晚唱的一种爱情歌曲,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由少数管弦乐器演奏的管弦乐套曲。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优美的旋律吧,请你说一说对这首乐曲的感觉。
4、再次聆听乐曲,请同学们交流对音乐的感觉。
师:是不是带了一种夜晚的宁静与轻柔在里面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5、用“lu”模唱主旋律。
6、跟乐曲一起轻声哼唱,感受音乐的旋律。然后试一试用竖笛轻轻吹奏音乐主题。
四、总结。
师:海顿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的成就与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希望你们也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长大后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能获得积极、愉悦的体验。
2、在听、唱、演等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并能记忆《小夜曲》的主题旋律。
3、能听歌曲《小夜曲》画旋律线。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能听辨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问候歌》。
二、师讲故事,激趣导入《小夜曲》。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啊!弯弯的月亮已经挂在漆黑的夜空当中,星星眨着小眼睛,美丽的小天鹅在湖边梳妆打扮,小草和小花在微风中起舞。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美丽的夜晚。
(播放主题音乐a,师表演。)
师:你们觉得这段音乐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生:安静、优美。
师:说得非常好,下面请你们竖起小耳朵,听听在这段旋律里,有什么乐器参与了演奏?(播放主题音乐a。)
生:小提琴!
三、讲解“弦乐四重奏”。
1、看弦乐四重奏视频。
师:很好,听到有小提琴的音色,除了小提琴,还有没有别的乐器啊?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
(欣赏弦乐四重奏视频,主题旋律a。)
师:你们来看这里面有哪些乐器参与了演奏?
生: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2、讲解“弦乐四重奏”。
师:细心的同学有没有观察到,小提琴有几把?很好,是有两把,那这种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这四种弦乐器一起合奏的一种演奏形式叫做弦乐四重奏。师:老师想请同学来说说他们演奏时的位置是怎样的?
生:扇形的,位置依次是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四、了解《小夜曲》的演奏形式。
师:在这首乐曲里,除了听到(哼唱一小句)由第一小提琴演奏的主旋律以外,还有没有听到别的声音?
生:“蹦蹦蹦蹦”的声音。
师:太棒了,你们听辨音色的能力越来越强了,这就是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用拨弦的方法来伴奏的声音。
引导学生聆听主题旋律以外的声音,培养专注聆听的好习惯。
五、用LU模唱主题旋律。
1、师:多优美的旋律啊!想不想跟老师学唱一下这段主题旋律啊?请你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在心里默唱,用手指着旋律谱。
2、师:请你们用LU来模唱这段优美的旋律,老师要看看哪个同学的腰杆坐得最直的。师弹一句,生唱一句。
3、师:让我们完整地来一遍吧。手指不能偷懒哦,要边唱画着旋律线,注意声音要更轻柔些。
学生用LU模唱主题旋律,更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为后面总体表现,做好铺垫。
六、分段听旋律,并做律动,再总体表现。
师:一个个小天鹅表演得真出色!我最喜欢这个小天鹅了,跳得特别地投入!刚才小天鹅们在湖面上热身了一下,见到了很多很久没见的老朋友,热情地来个大大的拥抱!当你们听到音乐时而出现一个大距离的跳跃的时候,就是音乐一下子高了,请举起你的手,老师看看哪个同学的反应最灵敏!(播放主题旋律b。)
生:当听到大跳时,举手。
师: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对音高的辨别能力特别强,有着小小音乐家的潜质,继续加油哦!主题音乐里出现了3次大跳,那小天鹅跟它的好朋友也拥抱了3次!
师:我们的乐曲出现了大跳之后,情绪更加活泼了,因为小天鹅见到老朋友了,邀请他尽情地舞蹈着。现在用你们的手来代替小天鹅的脚,你们的腿就是那宁静的湖面,在上面尽情地舞蹈!
师:小天鹅们跳得累了,都停下来跟着老朋友在说说悄悄话,流畅的歌唱性旋律响起来了。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把这三个情景的动作,连起来跳一跳。(播放主题旋律b音乐,跟师做动作。)
师:真是好样的,你们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现在请小天鹅们把你们站在湖面上的精彩表演再表现一次吧,就是从之前的动作开始。(播放A段音乐,小天鹅在湖面上舞蹈。)
师:真了不起,老师为我们班有这么棒的`小天鹅而感到骄傲!在月光的照耀下,岸上的景色更美,小天鹅们踏上了岸边,走到花草丛里,在小花小草的包围中,继续舞蹈起来!我们刚才的音乐再重复一遍,小天鹅就从湖面到岸上跳着一样的舞蹈。(播放全曲,完整表演。)
七、讲解“小夜曲”。
师:在200多年前,奥地利人们也喜欢在夜晚来演唱歌曲或演奏器乐曲,这类的音乐称为“小夜曲”。刚才我们学习的这首就是著名的奥地利音乐家海顿创作的《小夜曲》。
八、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弦乐四重奏《小夜曲》。你们可以在晚上,伴着这美丽的月光,轻轻地哼唱这些美妙的旋律,再次感受月夜的美丽!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5
教材分析
《夜曲》是俄罗斯民歌,采用二段体创作,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些。此曲作为学生了解异域风情、其它民族文化有很好的奠基作用,是继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之后的又一首优美的异域歌曲。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感受《夜曲》旋律的优美;能有感情地演唱此歌曲;能根据旋律及歌词把握《夜曲》的主题;继续复习巩固“鱼咬尾”这一音乐创作技巧;让学生能够借此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培养学生对世界民族精髓的热爱。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学生的创编活动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对简谱的掌握不够好,音准难以把握;
2、学生对俄罗斯等外国民族文化的了解欠缺,还未曾有过热爱异域文化的心理;
3、学生对本歌曲主题的理解与把握是一个难点,平时学生只注重演唱能力的练习,不注重对歌曲情感和主题的挖掘。
教学目标
1、能力与评价: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鱼咬尾”这一音乐创作技巧;能有感情地演唱此歌曲;能根据旋律及歌词把握《夜曲》的主题,并尝试将音乐与美术结合体会音乐意境的方法;鼓励学生自创音乐器材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借此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世界民族精髓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夜曲》;能进一步熟悉“鱼咬尾”这知识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夜曲》主题的把握;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绎《夜曲》;混合拍子的运用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共同做游戏——词语接龙、节奏接龙、旋律接龙。(目的是完成课后第一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导入新课——《夜曲》中也有这样的‘接龙’即鱼咬尾,请同学听老师将旋律演奏两遍并指出来。
二、新授:
(一)老师换用不同的乐器——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口琴等演奏旋律,前两遍请学生自学——随琴轻声哼唱旋律,可用鼻音或“啦”音模唱;后两遍可以轻声填词,教师及时纠正音准及音高;
(二)学生分组讨论:
1、歌曲《夜曲》的上下两行旋律有何关系?
2、如何指挥4/4、5/4拍子?试着指挥《夜曲》;
3、结合课本插图,想想《夜曲》的.歌词所蕴含的情绪是怎样的?
4、《夜曲》体现了什么样的主题?同桌互相说一说。
5、歌曲《夜曲》的旋律线是怎样的,请用手画出来。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交流
三、课堂巩固:
在老师的伴奏下,朗诵记忆歌词,体会翻译之词的韵律美,要渗透自己的情感。
分自然组竞唱《夜曲》,比一比哪组更优秀。(通过声音响亮与否、有无正确的表达情感、歌词是否记忆准确等来评价)
抽学生登台有感情地唱《夜曲》。教师及时评价。
四、课外延展:
听一听《如歌的行板》,比较其与 《夜曲》的不同。(或者说说《夜曲》与《如歌的行板》的关系。——前者是源泉,是母本,后者是改进,是创造。由此得出:优秀的作品来源于民间,优秀的作品都根植于“人民大众”这块土壤。所以我们要多多汲取民间艺术的精华。而此曲是邻邦俄罗斯的民歌,故也要多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艺术精华。
五、尝试体验:
1、教师口琴演奏《夜曲》;
2、教师用口哨吹出《夜曲》并让学生模仿;
3、 再次播放《如歌的行板》片段,学生试着用一幅画来展现《夜曲》内容,体会其意境。
六、课堂总结。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俄罗斯民歌《夜曲》,同学们都能有感情地演唱它。而且知道民间大众的艺术是创作的第一源泉。也明白了世界民族文化都有其精髓值得我们去发掘吸收。
七、下课。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欣赏教学,产生主动了解和享受古典音乐的愿望。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小夜曲的概念以及曲作者,知道乐曲的结构特点,能够用模唱、律动等形式体验音乐,以及使学生熟悉作品的主题,了解音乐要素对作品的音乐情绪和内容所起的作用。
3、欣赏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G大调弦乐小夜曲》曲式结构的辨别,让学生正确认识每个主题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段。
教学难点:
熟悉《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四个音乐主题和它们的情绪对比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欣赏两段音乐作品:《不想长大》、《第四十交响曲》(出示作品视频),这两部作品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交流后回答)
师小结:《不想长大》的部分旋律源自于《第四十交响曲》音乐主题。学生:复听《第四十交响曲》用“嗒”等参与作品主题。
师: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是他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整部作品热情洋溢、充满感情化乐念。由交响乐队演奏,实质是交响乐队的“奏响曲”。比奏鸣曲更富于表现力,更加富有恢宏的气势。
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部莫扎特的奏鸣曲式的作品《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出示课件)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自幼从父学习音乐,四岁学习钢琴,五岁开始作曲,六岁就参加演出,故有“音乐神童”之称。可惜仅活到36岁就离开人世,但在他短短的一生却创作了各种体裁的千余部作品。《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莫扎特同类体裁中最后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原为五乐章,因丢失第二乐章仅存四个乐章,由于这部作品手法简练,作曲技巧精湛而娴熟,胜过此前创作同类作品,所以流传最广也最受欢迎.
三、聆听感受音乐
1、播放《G大调弦乐小夜曲》四个主题(播放视频)说一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复习弦乐器的组成、出示相应图片音色)进而学习“室内乐”:室内演奏的小型重奏曲,如:二重奏、三重奏等。弦乐四重奏有第一、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四重奏区别于协奏曲。)
2、复听主部主题一交流段落情绪(师板书:主题一)指导模唱主题:男beng唱主题一。学生回答段落情绪。
师小结:(出示屏幕)主题开头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这部分旋律采用问答式手法,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给人“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接下来的这段旋律又是怎么样的印象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主题二。
3、聆听主题二交流情绪(板书:主题二)女唱la模唱主题二。(交流情绪)师小结:随后的这段柔婉轻盈的旋律,留给人们一种庄重典舞蹈印象,接着把人们引向“热烈、欢快”景象之中。
(这两个主题构成整部作品的主部主题)板书:主部主题
4、师:主题三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播放音乐)板书:主题三男女生一起用“咚”模唱主题三。(交流感受)师小结:这段主旋律精巧、活泼富于青春气息。
5、最后一个主题四我们都很期待,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方式更好的记住这个主题。(板书:主题四)播放音乐在65处拍手。(交流感受)师小结:这段旋律轻盈、俏丽、欢快、活泼给人以十分开朗的感觉。
主题三和主题四构成的这部作品的副部主题(板书:副部主题)那么这个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呈示部(板书)
6、师:乐曲的展开部很精练,(板书:展开部)只有20小节,采用了呈示部的哪两个主题作为素材?(播放展开部音乐)希望同学们认真听同时小声模唱,告诉老师答案。师小结:其一开头部分,采用了主部主题主题一的旋律为素材,并将其引申,尽管非常短小,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二是采用了主题四的旋律为素材,并将这段旋律在不同调性上加以发展变化。
7、乐曲的再现部也是整部作品的尾声,既然是再现部那究竟再现的是哪些主题呢?接下来需要同学们认真听来寻找答案喽?(学生回答)
师小结:再现部基本上保持了呈示部的原貌。只是在调性上发生一变化。最后整个乐章在绚丽、灿烂的色彩中结束。
师归纳板书:出示奏鸣曲式(具有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结构形式)
8、下面让我们来完整地享受一下这部作品的魅力吧!播放完整视频音乐。(学生闭目聆听,同时在心里记住每个主题出现的时刻)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并唱会了它的几个主题,这四个主题是这一乐章主要的音乐材料,整个乐章围绕这些主题发展变化,结合成一个完美精巧的音乐整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还了解了作曲家莫扎特以及相关的知识,室内乐、奏鸣曲式等。希望同学们能够对古典音乐的感兴趣,从而能更进一步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风格特点。
熟悉《G 大调弦乐小夜曲》的旋律,能辨别出乐曲的不同乐章及各乐章的主要音乐情绪。
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欣赏术语,如轻快、活泼、优雅等,并用这些术语描述音乐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
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提高对音乐要素(节奏、旋律、和声等)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习惯。
让学生在欣赏优美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所传达的积极、欢快的情感,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完整欣赏《G 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其不同乐章的音乐风格和情绪变化。
帮助学生了解莫扎特在古典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他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准确辨别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并理解各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方面的作用。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运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营造出独特的音乐氛围。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聆听法、讨论法、演示法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G 大调弦乐小夜曲》的音频、视频资料。
有关莫扎特生平及音乐作品的图片、文字资料。
乐器实物或乐器图片(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弦乐器),用于展示乐器音色特点。
五、教学过程
导入(5 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夜晚的美丽风景图片,如星空下的城堡、月光下的花园等,营造出一种浪漫、优雅的氛围。
提问学生:“当你们看到这些美丽的夜景时,会联想到什么样的音乐呢?”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然后引出本节课要欣赏的《G 大调弦乐小夜曲》,介绍小夜曲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通常是在夜晚于户外演奏,旋律优美、轻松,多为表达爱情或社交场合的娱乐音乐。
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8 分钟)
利用图片和文字资料,详细介绍莫扎特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出生地、成长经历、音乐创作生涯以及在古典音乐史上的卓越贡献。强调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音乐风格具有旋律优美、清新自然、结构严谨等特点。
介绍《G 大调弦乐小夜曲》的创作背景,如该作品可能是莫扎特为宫廷社交活动或私人聚会而创作的,是其众多优秀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乐器音色感知(10 分钟)
展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弦乐器的实物或图片,简单介绍每种乐器的构造、演奏方式及音色特点。
分别播放每种乐器单独演奏的简短音频片段,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差异,如小提琴音色明亮、清脆,中提琴音色柔和、醇厚,大提琴音色深沉、浑厚,低音提琴音色低沉、稳重等。
乐曲欣赏(20 分钟)
完整播放《G 大调弦乐小夜曲》的第一乐章音频,让学生安静聆听,同时引导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整体情绪(如轻快、活泼)、节奏特点(如明快的节奏)以及旋律走向(如起伏的旋律)。
听完第一乐章后,组织学生进行简单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第一乐章的感受,如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音乐让自己联想到了什么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进一步分析第一乐章的音乐要素及音乐形象。
按照同样的方式,依次播放并欣赏第二、三、四乐章,引导学生感受各乐章之间的音乐风格变化,如第二乐章可能相对舒缓、优雅,第三乐章又变得活泼、欢快,第四乐章则更加热烈、宏大等。
音乐分析与讨论(12 分钟)
在学生对整首乐曲有了较为全面的欣赏体验后,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节奏、旋律、和声等)的角度对《G 大调弦乐小夜曲》进行分析。例如,提问学生:“乐曲中哪些地方的节奏变化让你印象深刻?旋律是如何通过高低起伏来表达情感的?” 等。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欣赏感受和对音乐要素的理解,探讨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以及莫扎特是如何通过音乐来营造出不同的音乐氛围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分析和讨论结果进行梳理和完善,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课堂总结与拓展(5 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风格特点,《G 大调弦乐小夜曲》的音乐风格、各乐章的主要音乐情绪以及通过欣赏这首乐曲所学到的音乐欣赏知识和技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乐章,用自己的语言详细描述该乐章的音乐感受,并尝试用简单的线条或图形来描绘音乐的旋律走向。下节课将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莫扎特的《G 大调弦乐小夜曲》有了初步的欣赏体验,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也有所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如聆听、分析、讨论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乐器音色的辨别还不够准确,在音乐分析环节中,有些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加强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训练,提供更多的音乐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G 大调弦乐小夜曲》的创作背景、作者莫扎特的生平及主要音乐成就。
使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分析等活动,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能准确辨别乐曲的四个乐章及其不同的音乐风格。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欣赏《G 大调弦乐小夜曲》,理解各乐章的音乐结构、风格特点及情感表达。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如通过听辨乐器音色、分析音乐要素来理解音乐作品。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深入剖析作品,理解音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音乐形象、营造音乐氛围。
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发挥想象,将音乐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或情境,体会音乐所传达的深层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聆听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评价法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乐曲音频、视频资料,展示相关图片、文字介绍等。
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模型(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弦乐器模型),以便在课堂上展示乐器的外形和结构特点。
设计制作一些音乐欣赏卡片,上面标注有音乐要素(节奏、旋律、和声等)的相关问题及提示,用于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自主思考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
导入(3 分钟)
播放一段轻松、优美的古典音乐片段(非《G 大调弦乐小夜曲》),如巴赫的《小步舞曲》,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古典音乐的优雅氛围。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你们知道这是哪种音乐体裁吗?”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并简单介绍古典音乐的一些常见体裁,如交响曲、协奏曲、小夜曲等,从而引出本节课要重点欣赏的《G 大调弦乐小夜曲》。
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7 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莫扎特的照片、生平事迹介绍等资料,详细讲述莫扎特的成长经历、音乐创作生涯以及他在古典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强调莫扎特是一位音乐神童,自幼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介绍《G 大调弦乐小夜曲》的创作背景,提及该作品是莫扎特为宫廷或贵族的社交活动而创作的,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旋律优美、格调高雅,是其弦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乐器认知与音色体验(10 分钟)
拿出准备好的乐器模型,向学生展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弦乐器的外形和结构特点,简单介绍每种乐器的演奏方式。
播放每种乐器单独演奏的音频片段,让学生边听边观察乐器模型,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如小提琴的明亮清脆、中提琴的柔和醇厚、大提琴的深沉浑厚、低音提琴的低沉稳重等。同时,让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所听到的音色感受,如 “欢快”“温暖”“深沉” 等。
乐曲初次聆听(10 分钟)
播放《G 大调弦乐小夜曲》的完整音频,让学生安静地聆听,要求学生在聆听过程中,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音乐的整体氛围、情绪变化以及所传达的情感。
聆听结束后,让学生睁开眼睛,不做任何分析,先请几位学生简单说一说自己在聆听过程中的直观感受,如 “感觉很欢快”“好像在参加一个盛大的舞会” 等,了解学生对乐曲的初步印象。
乐章分析与小组合作(20 分钟)
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对应乐曲的四个乐章。
给每个小组发放音乐欣赏卡片,上面标注有针对该乐章的音乐要素分析问题,如 “本乐章的节奏特点是什么?旋律是如何起伏的?” 等。
各小组根据卡片上的'问题,结合再次聆听相应乐章的音频,进行小组内的分析、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深入理解乐章内容。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汇报本小组对该乐章的分析结果,包括音乐风格、情感表达、音乐要素运用等方面。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对各小组的分析结果进行梳理和完善,加深学生对各乐章的理解。
综合欣赏与想象拓展(10 分钟)
再次完整播放《G 大调弦乐小夜曲》的音频,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结合之前对各乐章的分析理解,发挥想象,将音乐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或情境,如把第一乐章想象成一群年轻人在花园里欢快地跳舞,第二乐章想象成在月光下漫步的情侣等。
聆听结束后,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所想象的情境,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空间,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的理解。
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5 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风格特点,《G 大调弦乐小夜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各乐章的音乐风格及情感表达,以及通过欣赏这首乐曲所学到的音乐欣赏方法和技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乐章,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所想象的情境表现出来,并配上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描述音乐与所画情境的关系。下节课将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如讲授、聆听、实践、小组合作等,学生们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对《G 大调弦乐小夜曲》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体验,音乐审美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分析乐章时,对音乐要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将音乐感受转化为具体形象或情境时,想象力还不够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加强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训练,提供更多的音乐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组织更多的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相关文章: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11-21
人音版教案01-11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大海啊,故乡》教案02-13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优秀02-06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一课春天来了》教案及教学反思10-19
人音版教材使用心得02-17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幸福的歌》教案及教学反思08-13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放牛山歌》教案及教学反思05-29
冀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设计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