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毕业论文

先秦儒家的商业经济思考

时间:2022-10-07 17:21:04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先秦儒家的商业经济思考

  先秦儒家的商业经济思考

  摘要:先秦儒家一贯重视商品流通,充分肯定了商业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作用,主张实行惠商政策,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商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并注重对商业的宏观调控和规范。

  研究先秦儒家的商业经济思想,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儒家传统商业观的认识,为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借鉴。

  关键词:先秦儒家商业经济思想惠商调控

  重农抑商是中国传统的一个经济思想,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其实,后世儒家学派的轻商思想和先秦儒家的商业经济思想并不相同,从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等身上根本看不出那种倾向。

  然而至今仍有许多人认为轻商思想源于先秦儒家,这是完全错误的。

  研究先秦儒家的商业经济思想,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儒家传统商业观的认识。

  充分肯定商业活动

  孔子在他的言论中从未反对过人们从事商业活动,也并不反对正常的商品流通,而是在许多场合都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的得意门生子贡(端木赐)是魏国的一个大商人,通过经商获取了巨额的财富和显赫的声势。

  对于子贡的经商活动,孔子说:"回也其庶乎,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注1)。

  孔子将子贡和其最得意的门生颜回相提并论,对于这位高足在商场上的"屡中"表现出了嘉许的态度。

  可见,孔子并不反对商业经营活动,也没有把"君子"或士人正常的经商看作"不义"之举。

  孟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说明了商品交换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他指出:"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当社会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达到一定阶段时,个人就不能仅靠自己的劳动来生产本人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如果否定商品交换,相互依赖的各种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都会陷入困境,使社会退回到穴居野处、田荒室露的原始时代去。

  荀子提出了士农工商分工分职的理论,认为社会成员分为"农士工商"四类人,"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器械"(注2),是"与万世同久"而具有重大意义的根本法则。

  荀子十分强调商业的流通功能,认为"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注3)。

  正是依靠商业活动所具有的这种流通货物的特有功能,各行各业的人们才获得别人所生产而又为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不斫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注4)。

  非但如此,商人在各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流通,还能够使各地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品,做到"四海之内若一家。

  故近者不隐其能,远者不疾其劳。

  虽幽闲隐僻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注5)。

  大力主张惠商政策

  其一,减免商业税收。

  自春秋时期起,各国国君纷纷加重对关市之税的征收,"逼介之关,暴征其私"(注6)。

  孔子坚决反对征收关市之税,要求"关讥市廛皆不收赋"(注7)。

  臧文仲曾设立关卡,对过往商人征收关税,孔子给予了强烈的谴责,认为这是不仁的举动,"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下展禽,置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注8)。

  孟子一贯坚决反对征收关税和市税,明确地指出:"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

  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

  "(注9)针对当时统治者设立关卡征收关税的行为,他激愤地指责说:"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注10)荀子更是强烈地反对"苛关市之征以难其事"(注11),即用苛重的市税和关税阻碍商品流通的作法,而极力主张"平关市之征"(注12),"关市几而不征"(注13)要求减轻甚至免除关市税收,以便利于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促进商业的发展。

  其二,开放山林泽梁。

  孔子反对贵族领主对自然资源的经营垄断,提出要开禁利民,"入山泽以其时而无征"(注14),"废山泽之禁",(注15)取消统治者对山泽的垄断和税收,向商人开放,允许他们插手经营。

  孟子强烈呼吁实行"泽梁无禁"(注16)的开放性政策,许可商人经营取利。

  荀子大肆宣扬取消国家对私人开采经营山泽自然资源的税收,"山林泽梁以时禁而无税"(注17),认为这是"王者之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他们要求开放山泽之利,是其主张给予商人以经营自由思想的充分体现。

  其三,提供旅居和经营方便。

  商人从事商品经营必然要求有一定的商舍以贮备、陈列商品,外出经商则要有旅店食宿。

  孟子认为,如果商人将货物暂时储藏在市场的专门仓库中,那么就不应当向他们征税,"市,廛而不征"。

  为了给商人提供更好的旅居条件,荀子要求"平室肆"(注18),整修存放货物的仓库,沿途建造供商人在外出经商旅途中进行食宿的旅馆,以便利商人进行商品贸易活动。

  其四,合理评定价格。

  孟子认为,商品的合理价格应当是基于商品内在的"情"而形成的,他严厉地驳斥了当时农家许行学派等量商品等价交换,依照商品数量强行划一市场价格的主张,指出:"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或相倍蓰,或相千万。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巨屡小屡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注19)商品价格的不合理会使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助长人们弄虚作假的的不良社会风气,破坏正常的商品流通。

  荀子主张"质律禁止而不偏"(注20),即按照交易券书所依据的市场条例来评定市场物价,且要公正合理,不能有所偏颇。

  其五,保护商人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商人进行商品买卖活动,虽然能够赚取丰厚的利润,但其中必然充满许多难以预测的风险,尤其是行商往往长途贸易,沿途遭受盗匪抢劫使人财两空的事件更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有鉴于此,荀子要求统治者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谨慎提防和严厉打击在各地出没的盗贼,"谨盗贼",从而使"宾旅安"(注21),为商人贸易往来提供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政治环境。

  注重宏观调控和规范

  其一,强调正当经营,反对商业欺诈。

  孔子极力反对商人进行欺诈经营,他主张"器不雕伪"(注22)。

  为了禁绝商业欺诈,孔子提出要"审法度"(注23),建立、健全有关市场管理和商业经营活动的法律条文,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商业经营活动。

  他曾一度费了很大一番心思来整顿商业,取缔"不义"的商业经营,使鲁国的市肆大为改观,"仲尼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鲁之粥牛者不豫价(狂抬物价)"(注24),商人的欺诈行为得以制止,市场上的货物都能"布正以待之也"(注25)。

  孟子主张"关市讥而不征",这里的"讥",就是稽查商贾有无违法犯禁的行为。

  他尤其反对商业经营中的投机垄断行为,指出:"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有司者治之耳。

  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

  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

  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注26)对于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以垄断的不正当手段来"罔市利"的投机商人,孟子指责他们为"贱丈夫",主张采取征收商税等办法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加以取缔禁止。

  其二,严厉禁止商人经营违例商品。

  孔子要求商业经营活动必须合乎统治阶级的利益,有助于巩固其统治。

  在当时"礼崩乐坏"的情况下,普通百姓中较富裕的人就可以从市场上买到过去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东西。

  对于这种造成僭越、混淆等级的商品交换,孔子显然是不赞成的。

  因此,对于西周时规定的不准入市的商品,如礼器、兵器、贵族服饰等,他又重申前令,视为禁律,绝对不允许一般商人经营这些违例商品,"禁者十有四焉。……凡执此禁以齐众者,不赦过也"(注27)。

  荀子十分注意规范交易物品的质量和种类。

  尤其是,荀子看到奢侈品的经营买卖活动占去了大量劳动力,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所以,他将这种奢侈品的经营买卖活动称之为"末",强烈要求加以禁止。

  荀子认为,这样就可以使使人们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增加社会财富,"知务本禁末之为多财也"(注28)。

  其三,主张国家调控物价,实行等价交换。

  孔子要求革除商业经营活动中的弊端,严禁商人擅自抬高价格。

  为了禁绝当时鲁国商人哄抬物价的现象,孔子制定了严密的市场公平交易的法律条文,并都曾被付诸实施,整治三个月后成绩斐然,使商品交易能够按照比较公正合理的价格进行,"鬻六畜者饰之(矫饰外表)以豫价……三月,则鬻马牛者不豫价,卖羔羊者不加饰"(注29),从而端正了商业经营作风,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荀子提出"质律禁止而不偏",他主张国家对物价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调节,使物价水平做到公正合理。

  其四,合理调整农商比例,缩减从商人数。

  由于经营商业远比农业获利快,赢利高,这就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流向商业。

  为了使农商比例关系适应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对商业的发展规模加以限制,尽量缩减从商人数就成为必然。

  荀子在肯定商业作用的同时,提出"工商众则国贫"(注30),主张"省工贾,众农夫"(注31),》即减少工商业者的人数,增加农业劳动者的人数。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省工贾"的主张,并不是企图压制商业使其不能发展,而只是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商业的过度发展,以免影响农业发展,反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比较深刻的。

  注释:

  (1)《论语・先进》;(18)《孟子・滕文公上》;(2)《荀子・荣辱》;(19)《荀子・王霸》;(3)(4)(5)(12)(16)(17)(20)《荀子・王制》(6)《左传・昭供公二十年》;(7)《孔子家语・王言解》;(8)《左传・宣供三年》;

  (9)《孟子・公孙丑上》;(10)《孟子・尽心下》;(11)(30),《荀子・富国》;(15)《孟子・梁惠王下》;(22)《论语・尧曰》;(21)(28)《孔子家语・相鲁》;(23)《荀子・儒效篇》(24)《新序・杂事一》;(25)《孟子・公孙丑下》;(26)《孔子家语・刑政》

  (27)(29)《荀子・君道》(44)《荀子・正名》

【先秦儒家的商业经济思考】相关文章:

简论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研究10-26

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人性预设10-26

安徽出土的先秦乐器10-05

先秦文学名句10-05

商业经济学术论文的概念10-12

儒家经典语录(精选220句)05-24

浅析儒家“慎独”思想的伦理意蕴10-26

儒家思想的语录29条01-21

浅析儒家“慎独”思想的伦理意蕴心10-26

儒家文化对创造力的影响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