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毕业论文

对于城市带经济化网络研讨经济论文

时间:2022-10-12 19:22:05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于城市带经济化网络研讨经济论文

  引言

对于城市带经济化网络研讨经济论文

  JeanGottmann首先提到城市连绵带,国内一般都将其译作城市群,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密切交互联系并连成一体的城市共同组成的巨大的都市空间形态,其核心内涵是城市化、都市化和区域内部的一体化[1],而随着城市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紧密,城市群逐渐会发展成一个区域联合体。区域经济对城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区域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使区域中心城市实力增强、城市数量增多以及城市体系逐渐完善[2]。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基本上反映了整个区域的主要经济联系,因此通过研究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够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间经济联系更为活跃,相关的空间经济联系与地域组织优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3],之后赖利(W.Reily)的“零售引力定律”、康弗斯(P.D.Converse)的“断裂点模型”、齐普夫(G.K.Zips)的“引力模型”等为定量分析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提供了基础。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包括对经济联系方法的研究[4-5]、对城市与区域经济联系以及空间相互作用与整合的研究[6-7]和对城市空间结构[8-11]的研究等方面。但是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长三江、珠三角、京津冀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群,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群的研究较少。本文运用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皖江城市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经济联系网络,提出其空间经济联系的优化方向,以期为各城市的定位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依据,也为同类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提供参考。1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分析方法。它采用图论工具、代数模型技术描述关系模式,并探究这些关系模式对结构中的成员或整体的影响,适用于研究群体的互动关系与群体结构。社会网络分析的核心在于从“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其中社会结构既可以是行为结构、政治结构,也可以是社会结构、经济结构[12]。

  故早期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情报学等领域,探索人际关系网络、学术研究领域内的合作、引文引用以及知识共享等[13-15]。近些年,部分学者尝试将该方法应用到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等领域中,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1)密度,指的是网络中各个成员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其高低代表群体成员平均互动程度的多寡,从中可以看出成员的互动管道和程度,是网络分析中测定的重点指标,其公式为式中:D为网络密度,k为节点(企业)数量。D值越大,节点之间的联系就越多。当D=1,说明网络节点之间都有联系;当D=0时,则节点之间都没有联系。(2)中心性分析中心性分为点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三种形式。点度中心性是测量网络中单个节点结构位置的指标,如果一个点与其他许多点直接相连,则该点就具有较高的点度中心度,其公式为强度。接近中心度则是以距离为概念来计算一个节点的中心程度,与别人越近者则中心性越高,反之则越低,但是接近中心度要求网络必须是完全相连图形,才能计算,故较少采用。中间中心度测量一个人作为媒介者的能力,也就是占据在其他两人快捷方式上重要位置的人,其公式为是行动者i到达行动者k的捷径数。(3)凝聚子群“凝聚子群是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节点子集合,即在此集合中的节点之间具有相对较强的、直接的、紧密的、经常的或者积极的关系”[17]。凝聚子群密度主要用来衡量一个大的网络中小团体现象是否十分严重,可以从关系的互惠性、子群成员之间的接近性或可达性、子群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频次、子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度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度量。(4)核心-边缘结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根据网络中节点之间联系紧密程度,将网络中的节点分为两个区域,即核心和边缘区域,处于核心区域的节点在网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2.1研究区域概况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皖江城市带),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形成“一轴双核两翼”的发展空间格局。作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先试区”,皖江城市带必将依托自身优势和政策扶持,成为承接我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皖江城市带是中西部地区面向长三角经济合作的桥头堡、出海大通道的咽喉和门户,是沟通中国中西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廊道,区域水上运输便利,铁路、公路交通网密集。紧邻长三角经济圈外围,能够接受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辐射,实现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互补,是我国东中西部发展的杠杆和桥梁。

  2.2数据来源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皖江城市带内的9个中心地级市,不包括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根据国务院的批复,2011年8月22日地级巢湖市撤销,为便于统计分析,仍沿用原地级巢湖市数据。原始数据采用安徽省统计局编制的《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力求反映最新的皖江城市带城市群经济联系状况。

  3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

  借助描述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18],计算出皖江城市带各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值(表2)。根据表2中皖江城市带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值,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绘制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图(图1),同时进行密度、中心度和中心势、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3.1网络密度分析密度值大表明城市间经济联系渠道和合作越多,能够从其他城市获得联系的途径越多。通过计算,发现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密度为0.9306,网络中存在的关系数目为67,这表明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密度很高,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紧密,处于一种较强经济联结状态。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增强了皖江城市带区域经济实力,促使城市功能定位得到优化,有助于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3.2网络中心度和中心势分析

  3.2.1点度中心度由点出度分析可知:合肥的点出度最大,反映了合肥处于皖江城市带中的核心地位,对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功能远大于皖江城市带内的其他城市;点出度次于合肥的依次是巢湖、安庆、芜湖。这四个城市的点出度之和占皖江城市带城市点出度总量的65.1%,表明这四个城市对其他城市的空间经济辐射功能较大,对其他城市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但滁州、马鞍山、宣城、池州、铜陵点出度较小,可能是滁州和马鞍山这两个城市靠近南京,近年来较好地融入了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而宣城、池州、铜陵可能是受空间距离以及自身实力的影响,受到中心城市经济辐射作用相对较弱,发展速度和程度相对其他地区明显要慢。由点入度分析可知:合肥、安庆、芜湖、巢湖点入度值都较高,这些城市属于经济发展较快速城市,它们与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积极地建立联系,对外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合肥、芜湖的点入度明显高于点出度,说明合肥、芜湖对周边城市的接纳作用大于自身对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影响,不断的整合利用外部资源,与其他城市积极建立并加强经济联系。

  3.2.2接近中心度合肥、芜湖、安庆、宣城、巢湖的点出度和点入度分别排在前五位,皖江城市带点出度和点入度都比较大,其差别不大,说明这些城市与其他城市的通达性良好,经济联系也最为紧密。其他城市的点出度和点入度较小,说明这些城市与其他城市的通达性一般,经济联系也较为一般。

  3.2.3中间中心度由中间中心度可知,合肥、芜湖、安庆、巢湖、宣城的中间中心度最高,均为1.548,表明五者在皖江城市带中处于核心圈层,空间经济联系较强;马鞍山、铜陵的中间中心度分别为0.893、0.298;池州、滁州均为0,说明这些城市处于皖江城市带的边缘位置,空间经济联系较弱。

  3.2.4中心势整个网络的标准化点入度中心势和点出度中心势分值越接近1,网络集中趋势越明显。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用点度中心度来衡量的点入度和点出度中心势分别是32.039%和8.336%,网络的点出度中心势相对较大,说明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网络关系中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性,也就是较少城市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而相当多的其他城市处于边缘地位。以接近中心度衡量的点入度和点出度中心势分别是13.69%和14.29%,也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整个网络的标准化点入度中心势比较发现,皖江城市带中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存在不对称和不均衡现象。以中间中心度衡量的中心势结果是0.63%,说明网络的中心度较低,表明处于中间位置控制资源的城市数量较少,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较低,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对外影响。综上可知,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及中心势分析与经济联系网络中心性的测度结果相互吻合,都表明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存在不均衡性,网络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

  3.2.5中心度统计指标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经济往来的网络内部不均衡性在表4的统计指标中得以体现。在该网络中,点度中心度的点出度和点入度的平均值为155;接近中心度点出度和点入度的平均值分别为94.074、94.321,这4个中心度指标的平均值说明皖江城市带9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往来的整体性较强,内部凝聚力较强。另外,点度中心度的点出度和点入度平均值均为155,但它们的方差却分别为5275.778和29388.89;点度中心度的点出度最小值为63,最大值却达到为270;点度中心度的点入度最小值为24,最大值却达到597。而且中间中心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差距很大。中间中心度的统计数值也反映了各个城市间的不均衡,存在分层现象。这些都说明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的分布不均衡,有相当多的经济来往是通过一部分核心城市开展的,这种倾向导致形成网络的核心区域。

  3.3凝聚子群皖江城市带中的凝聚子群是研究哪些城市间存在相对较强的、直接的、紧密的、经常的经济联系。本文采用Ucinet软件中的CONCOR进行聚类分析。如果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内的子群较多,不利于整个网络成员之间的直接广泛交往,即子群内部之间交流比较密切,而与外部子群之间的交流较少,这样的网络结构不利于整体网络的发展。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中存在4个子群:第1子群成员为合肥;第2子群成员有池州、铜陵;第3子群成员有宣城、马鞍山;第4子群成员有芜湖、安庆、滁州、巢湖。子群间的密度系数如表5所示。表5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子群间密度系数整体来看,对凝聚子群内部及相互间的密度比较发现凝聚子群间的密度系数较高,说明皖江城市带内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较强。第1子群对第3、第4子群城市经济联系的密度系数分别8.5、61.75,说明合肥对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紧密,第1子群对第2子群城市经济联系的密度系数为3,表明合肥对池州、铜陵的经济联系较为一般;第2子群对第1、第4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大,而对第3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小,表明池州、铜陵对合肥、芜湖、安庆、滁州、巢湖的经济联系较为紧密,而对宣城、马鞍山的经济联系较为一般;第3子群对第1、第4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大,而对第2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小,表明宣城、马鞍山对合肥、芜湖、安庆、滁州、巢湖的经济联系较为紧密,而对池州、铜陵的经济联系较为一般;第4子群对第1、第3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大,最为显着的是对第1子群的影响达到130.5,而对第2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小,表明芜湖、安庆、滁州、巢湖对合肥、宣城、马鞍山的经济联系较为紧密,而对池州、铜陵的经济联系较为一般。第1子群合肥作为皖江城市带区域的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的经济影响较大,作为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核心,其极化效应还小于扩散效应,吸引着其他城市的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合肥集聚。第2子群、第3子群内部的城市经济联系较弱,对第1、第2子群的经济影响也非常小,说明这些城市在皖江城市带中处于一种弱边缘地位,主要接受其他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第4个子群的密度系数最大,达到10.917,第4子群对第1、第3子群城市经济联系较大,表明这个子群城市内部之间来往密切,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远高于皖江城市带其他子群的经济联系,在经济联系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其他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辐射能力。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每个凝聚子群的中心城市要积极带动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克服行政的不对称性障碍,打破各自为政、市场分割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局面,加速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加强区域间的经济交往与合作,有效促进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

  3.4核心—边缘结构核心—边缘模型分析的目的是研究网络中哪些节点处于核心地位,哪些节点处于边缘地位。通过对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发现,皖江城市带核心区为合肥、芜湖、安庆,其他城市属于边缘区,这与中心性分析的结果正好相吻合。从网络联结密度来看,核心区成员的联结密度达24.167,而边缘区成员的联结密度仅为1.333,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联结密度为3.333。说明核心区成员之间的经济联系最为紧密,边缘区城市内部的经济联系较少,核心区与边缘区相互之间的紧密程度一般,表明皖江城市带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中存在明显的分层状况。4结论与探讨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对皖江城市带经济一体化进行分析,总体看来,目前皖江城市带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程度较高,向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皖江城市带经济关系网络整体密度为0.9306,处于很高水平;就点度中心度来说,合肥的点出度和点入度最大;由接近中心度可知,合肥、芜湖、安庆与其他城市的通达性良好,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由中间中心度可知,皖江城市带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关系中存在着不均衡,合肥、芜湖、安庆的核心地位较高;从凝聚子群分析来看,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网络中存在4个子群,其中芜湖、安庆、滁州、巢湖与合肥的经济来往较大,其余子群城市都与合肥的联系较为密切,而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网络中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层;从核心-边缘模型角度,合肥、芜湖、安庆为核心区,其他城市为边缘区。为了更好提升皖江城市带的区域空间经济联系,促进一体化进程,提出以下对策:

  (1)内部与外部联系优化在皖江城市带内部空间经济联系方向优化的基础上,结合经济联系网络变化趋势,强化与外部相关城市的经济联系,使之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进行内部优化,培育空间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城市合肥、芜湖和安庆,发挥其强劲的辐射作用,增强与城市带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化合—巢—芜—宣轴线、马—芜—铜—池—安轴线、安—合—滁轴线;对外部城市进行拓展,加强南京、杭州、武汉、南昌等外部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

  (2)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解决“行政区经济”现象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存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的矛盾和冲突,因行政区划分割而形成的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形成了一种刚性约束,产生“行政区经济”现象。解决“行政区经济”问题的根本对策就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适应性转变,加强区域内各地政府层面的合作。需要建立区域政策协调框架及机制,增强区域政策的协调能力,政府加强区域公共政策的协调,共建协调立法机制,并使协调机制制度化、常规化,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区域政府合作必须要有跨行政区的制度性的组织协调机构,构建区域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跨区域性的交通运输、通讯信息、江河整治、能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跨区域建设综合公共设施网络,促进城市群内外生产要素流动,带动地区分工与合作,引导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3)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实现产业合理承接要对皖江城市带城市的发展和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各市依据自身状况主动设计、构建自身的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各层级城市加强沟通、积极配合,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积极培育整个区域的优势产业,区域内应积极主动地分工,减少、避免产业的同质和同构。要凭借“错位战略”的创造性发展思路,根据各自现有经济状况、自然禀赋及产业发展的不同层次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重点和方向也应有所差别。各城市应从地区经济成长与产业水平类型、地区产业优势入手,合理进行产业规划,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形成各具特色、错位竞争的主导产业分工格局。各市应通过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协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分工合理、有序竞争、互利共赢的城市体系,安庆市重点承接发展化工产业、轻纺、汽车零部件及船用设备加工;铜陵市、池州市承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非金属材料、机械、化工、旅游等产业;马芜巢重点承接发展汽车、钢铁、化工、建材、文化创意等产业;合肥重点承接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电、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滁州重点承接发展机械、家电、非金属材料、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宣城重点承接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农产品加工、旅游产业。

  (4)增强核心城市的经济扩散和集聚功能,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化培育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重要节点。在空间经济联系中,加快区域城市功能定位,尽快建成合肥、芜湖、安庆交通枢纽、商贸中心、商品中转和流通基地,实现建成皖江城市带面向长三角大通道枢纽城市和综合性核心城市的目标;将合肥、芜湖、安庆作为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的一级经济联系核心,依托交通干线,进一步强化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形成合肥城市圈。合肥城市圈为各地区的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的集聚地,而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推动整个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可以形成合肥-芜湖汽车产业与家电产业集群、安庆石油化工产业集群、马鞍山钢铁产业集群、池州新材料产业集群、铜陵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群、宣城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各地区产业部门应融入区域经济产业集群链条中,成为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根据各地区的产业比较优势状况,实施与地区产业政策相协调的承接产业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对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等企业采取税收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明确界定并细化入园标准,建立项目准入制度。做好自主创新,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快淘[:请记住我站域名/]汰落后产能,形成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提高产业的规模化程度。

  (5)加快跨区域大型企业集团的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就是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大企业跨地区的资本运作及其市场交易的内部化,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整合、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的目的。因此,要加大对重点行业以及规模效应较明显、同构化程度较高行业中企业间的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的支持力度,组建一批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例如,在钢铁行业中,以马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为主,与合肥、芜湖、宣城等钢铁企业组建区域性钢铁企业集团;汽车行业,以江淮、奇瑞等汽车及重要零部件企业为基础,组建区域性汽车企业集团,增强汽车系列产品和重要零部件的生产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市场来推动现代医药、新型元器件等高新技术企业兼并活动,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安徽海螺水泥公司先后通过控股和参股的方式,在芜湖、马鞍山、巢湖、安庆、宣城、池州、滁州等地设立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与互动。政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区域性要素市场的建立,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由企业作为主体来运作

【对于城市带经济化网络研讨经济论文】相关文章:

对于生活随笔11-19

质量成本管理经济论文10-12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论文11-16

IRCA对于课程与考试的规范10-26

对于小学生评语05-30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经济论文10-13

对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研究经济论文10-12

阅读对于小学生的好处10-26

对金融投资学教学创新研究经济论文10-13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探讨经济论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