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戏曲常识普及

时间:2024-06-08 01:49:52 夏杰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戏曲常识大全普及

  戏曲常识大全普及就在下面,为大家整理的是戏曲角色: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

  每个行当又有若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

  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生:男性 小生 老生 武生

  旦:女性 花旦 刀马旦 老旦 青衣

  净:花脸

  末:年纪较大男性

  丑:丑角 文丑 武丑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

  其特征是“千人一面”,意思是说所有“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大体一样,无论多少人物,从面部化妆看都是一张脸;“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也是无论多少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

  “生”、“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

  脸谱化妆,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

  “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一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

  因此,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净”,俗称花脸。

  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

  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

  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二花脸)、武净(俗称武二花)。

  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二花脸。

  丑的俗称是小花脸或三花脸。

  正净(大花脸),以唱工为主。

  京剧中又称铜锤花脸或黑头花脸,扮演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气度恢宏取胜是其造型上的特点。

  副净(也可通称二花脸),又可分架子花脸和二花脸。

  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重身段动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鲁智深、张飞、李逵等。

  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剧中抹白脸的曹操等一类,。

  在其它剧种里大多不称架子花脸,有的剧种叫草鞋花脸,如川剧、湘剧等。

  二花脸也是架子花脸的一种,戏比较少,表演上有时近似丑,如《法门寺》中的刘彪等。

  武净(武二花),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朴摔打两类。

  重把子工架一类扮演的人物如《金沙滩》的杨七郎、《四平山》的李元霸等。

  重跌朴摔打一类,又叫摔打花脸。

  如《挑滑车》中牛皋为架子花脸,金兀术为武花脸,金兀术的部将黑风利为摔打花脸。

  “丑”(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

  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

  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剧种中不太一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剧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

  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要更为复杂。

  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

  在北杂剧中,末称“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与宋元杂剧所称的“生”同,而与“末”的涵义不同。

  宋元南戏所称之“末”实即“副末”,除担任报台,介绍剧情梗概和剧目主题的开场外,还在戏中扮演社会地位低下的次要脚色。

  昆剧“末”行是继宋元南戏脚色制度发展而来,按照南昆的路子,包括老生、副末、老外三个家门,约在清代中叶初步定型。

  旦行

  旦行,京剧的主要行当之一,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

  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又有比较详细的分工,有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正旦:又叫“青衣”。

  是以唱为主的,多是扮演雍容华贵、身份显赫的妇女。

  如《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等。

  花旦:是以做为主的,多是扮演青春活泼或行为放荡的妇女。

  如《坐楼杀惜》中的阎惜娇,《西厢记》中的红娘,《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等。

  武旦:是以武打为主的,多是扮演穿箭衣的女英雄。

  多穿紧身衣服,表演上重翻打。

  如《武松打店》中的孙二娘,《白蛇传》中的青蛇等。

  武旦:是以武打为主的,多是扮演穿箭衣的女英雄。

  多穿紧身衣服,表演上重翻打。

  如《武松打店》中的孙二娘,《白蛇传》中的青蛇等。

  刀马旦:表现那些女将或女元帅,一般要扎大靠,表演上重靠把工架,如《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等。

  老旦:所扮演的角色有贫寒的老妇,也有富贵的国太,还有武打的女老英雄。

  老旦是用大嗓唱曲的,要求演员有“ 音”和“衰音”,把二音结合起来,才能表现老年妇女,也区别于年青妇女尖而细的嗓音。

  如《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吊金龟》中的康氏等。

  彩旦:俗称丑婆子,唱念都用本嗓,实际是用丑角来应工的。

  简单说彩旦是重说白的,而且基本上都说京白,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的角色。

  这类角色并不全是坏人,有的是用来讽刺愚蠢和自作聪明的人,比如《凤还巢》里的大姐程雪雁,《西施》里的东施等。

  还有一些是表示性格爽朗、粗犷、豪放的妇女,例如《串龙珠》里的花婆,《四进士》里的万氏,《铁弓缘》里陈秀英的母亲等等,还有的是塑造了风趣、诙谐的艺术形象,例如《拾玉镯》的刘媒婆等。

  戏曲的介绍及起源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脚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找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1、起源于巫觋

  代表人物是清末民初的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云:“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

  巫指古代女巫,觋指男巫。巫、觋均是以歌舞娱神的职业,常扮演鬼神,后渐变为优,即演员。“巫以乐神,优以乐人”,后代的戏剧就是由巫、觋发展起来的。有人称之为宗教祭祀说,这种说法出现很早,认同者也比较多,这种说法侧重于戏曲中的表演因素。

  2、起源于歌舞说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开篇云:“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

  作者认为,人们在战事、狩猎等实践活动之后,为了宣泄感情,常常再现事件的过程,表演歌舞。其中有些片断具有叙事性质,可视为后代戏剧的前驱,而歌舞也是后代戏剧表演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观点侧重于戏曲中的歌舞因素。

  3、起源于优孟说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认为“优孟衣冠”故事“开滑稽剧发达之端绪”。

  优,指优伶,古代从事表演的艺人;孟,是艺人的名字。据传春秋时楚国的国相孙叔敖死后,其子穷困不堪,求助于优孟。优孟心生一计,便穿上昔日孙叔敖的服装,模仿他的神态去见楚王,楚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活,想任用为相。优孟因势讽谏,请楚王推封其子,是为“优孟衣冠”故事。

  这个故事见于《史记滑稽列传》当中,优孟惟妙惟肖的扮演叔孙敖,我们可以看作是人物形象的模拟,其间有对话、有动作,确实与戏曲演出相似。这种说法侧重于戏曲中的情节因素,但不是按照规定的情节来表演故事的。

  4、起源于百戏

  中国著名的戏剧史专家周贻白力主此说。其《中国戏剧的形成和发展》对这一观点作了详细阐述。周贻白的戏剧起源于百戏说出现较晚,但由于着眼于综合性,所以很多人附和这一说,影响较大。

  古代的“百戏”,是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秦汉时已出现,又称“角抵戏”。角抵,就是两人摔跤或拳斗。

  广义的角抵戏,不只是指摔跤,而是指各项技艺会集一起,彼此竞赛,互争优胜。从故事表演来说,对后来戏剧有深刻影响的是那些“敷衍故事”的狭义的角抵戏。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上记载:“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

  从这些记载看,《东海黄公》表演的是秦代末年的一段故事,内容是黄公企图伏虎不成,人们以此为题材形成了角抵戏。这个节目已有简单的故事,有人物扮相和白虎的假形,还有简单的道具和独白似的符咒,不只是单纯竞技的表演,而且还从民间传入宫廷,在宫廷演出。

  《东海黄公》是记载中最早有故事表演的角抵戏。后来三国有《辽东妖妇》,南北朝有《代面》、《踏摇娘》等,都是这一传统的演变和发展。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指出,中国戏剧最早溯源于巫觋,战国时和俳优合流,到汉的角抵,又增加了故事情节,至南北朝时,出现《代面》、《踏摇娘》,才合歌舞以演一事,随成为后世戏曲之起源。

  5、起源于傀儡戏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专家孙楷第《傀儡戏考源》主此说。这种说法同意者比较少,影响不大。

  6、源于印度梵剧

  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首倡此说。这种说法认同者很少,影响也比较小。

  7、起源于讲唱文学

  戏曲艺术是由多门类艺术综合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文学。小说、讲唱文学及戏剧都有叙事成分,其区别在于,小说、讲唱文学用第三人称叙事,而戏剧则以第一人称代言。在实际演出中,艺人常常由第三人称叙事转变为第一人称代言,于是,讲唱文学就演变成戏剧。

  学术界有一种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歌舞是远祖,多渠道、多元化是中国戏曲形成的特点。

【戏曲常识普及】相关文章:

戏曲常识介绍10-26

戏曲音乐常识概述10-26

乙肝疫苗常识普及10-05

戏曲黄梅戏基本常识12-01

戏曲知识之侗戏常识介绍10-20

有关戏曲的作文03-16

戏曲的营销管理10-07

关于戏曲的作文04-12

我与戏曲作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