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悲观执著超脱周国平散文

时间:2022-10-26 15:58:50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悲观执著超脱周国平散文

  周国平散文大家阅读过吗?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悲观执著超脱》以及其他两篇周国平的散文,欢迎阅读!

悲观执著超脱周国平散文

  悲观执著超脱【1】

  一

  人的一生,思绪万千。

  然而,真正让人想一辈子,有时想得惊心动魄,有时不去想仍然牵肠挂肚,这样的问题并不多。

  透底地说,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个人面前,令人困惑得足以想一辈子也未必想清楚。

  回想起来,许多年里纠缠着也连缀着我的思绪的动机始终未变,它催促我阅读和思考,激励我奋斗和追求,又规劝我及时撤退,甘于淡泊。

  倘要用文字表达这个时隐时显的动机,便是一个极简单的命题:只有一个人生。

  如果人能永远活着或者活无数次,人生问题的景观就会彻底改变,甚至根本不会有人生问题存在了。

  人生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前提是生命的一次性和短暂性。

  不过,从只有一个人生这个前提,不同的人,不,同一个人可以引出不同的结论。

  也许,困惑正在于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似乎都有道理。

  也许,智慧也正在于使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达成辩证的和解。

  二

  无论是谁,当他初次意识到只有一个人生这个令人伤心的事实时,必定会产生一种幻灭感。

  生命的诱惑刚刚在地平线上出现,却一眼看到了它的尽头。

  一个人生太少了!心中涌动着如许欲望和梦幻,一个人生怎么够用?为什么历史上有好多帝国和王朝,宇宙间有无数星辰,而我却只有一个人生?在帝国兴衰、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在星辰的运转中,我的这个小小人生岂非等于零?它确实等于零,一旦结束,便不留一丝影踪,与从未存在过有何区别?

  捷克作家昆德拉笔下的一个主人公常常重复一句德国谚语,大意是:"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

  "这句谚语非常简练地把只有一个人生与人生虚无画了等号。

  近读金圣叹批《西厢记》,这位独特的评论家极其生动地描述了人生短暂使他感到的无可奈何的绝望。

  他在序言中写道:自古迄今,"几万万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掣,无不尽去,而至于今年今月而暂有我。

  此暂有之我,又未尝不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疾去也。

  "我也曾想有作为,但这所作所为同样会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尽去,于是我不想有作为了,只想消遣,批《西厢记》即是一消遣法。

  可是,"我诚无所欲为,则又何不疾作水逝、云卷、风驰、电掣,顷刻尽去?"想到这里,连消遣的心思也没了,真是万般无奈。

  古往今来,诗哲们关于人生虚无的喟叹不绝于耳,无须在此多举。

  悲观主义的集大成当然要数佛教,归结为一个"空"字。

  佛教的三项基本原则(三法印)无非是要我们由人生的短促("诸行无常"),看破人生的空幻("诸法无我"),从而自觉地放弃人生("涅寂静")。

  三

  人要悲观实在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也并不容易,只要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便足可证明。

  但凡不是悲观到马上自杀,求生的本能自会找出种种理由来和悲观抗衡。

  事实上,从只有一个人生的前提,既可推论出人生了无价值,也可推论出人生弥足珍贵。

  物以稀为贵,我们在世上最觉稀少、最嫌不够的东西便是这迟早要结束的生命。

  这惟一的一个人生是我们的全部所有,失去它我们便失去了一切,我们岂能不爱它,不执著于它呢?

  诚然,和历史、宇宙相比,一个人的生命似乎等于零。

  但是,雪莱说得好:"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何足挂齿!同人生相比,日月星辰的运转与归宿又算得了什么!"面对无边无际的人生之爱,那把人生对照得极其渺小的无限时空,反倒退避三舍,不足为虑了。

  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疆界,最要紧的是负起自己的责任,管好这个疆界,而不是越过它无谓地悲叹天地之悠悠。

  古往今来,尽管人生虚无的悲论如缕不绝,可是劝人执著人生爱惜光阴的教诲更是谆谆在耳。

  两相比较,执著当然比悲观明智得多。

  悲观主义是一条绝路,冥思苦想人生的虚无,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绝不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反而窒息了生命的乐趣。

  不如把这个虚无放到括号里,集中精力做好人生的正面文章。

  既然只有一个人生,世人心目中值得向往的东西,无论成功还是幸福,今生得不到,就永无得到的希望了,何不以紧迫的心情和执著的努力,把这一切追求到手再说?

  四

  可是,一味执著也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

  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著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

  所谓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倒未必专指那种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

  弗罗姆在《占有或存在》一书中具体入微地剖析了占有的人生态度,它体现在学习、阅读、交谈、回忆、信仰、爱情等一切日常生活经验中。

  据我的理解,凡是过于看重人生的成败、荣辱、福祸、得失,视成功和幸福为人生第一要义和至高目标者,即可归入此列。

  因为这样做实质上就是把人生看成了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

  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

  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

  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心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之上的豁达胸怀。

  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

  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和我们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个距离,反而和我们的真实人生贴得更紧了,这真实人生就是-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

  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著人生,但同时也要像蒙田说的那样,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

  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

  这样一种执著有悲观垫底,就不会走向贪婪。

  有悲观垫底的执著,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五

  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

  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

  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

  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

  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

  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这成功。

  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超脱是悲观和执著两者激烈冲突的结果,又是两者的和解。

  前面提到金圣叹因批"西厢"而引发了一段人生悲叹,但他没有止于此,否则我们今天就不会读到他批的"西厢"了。

  他太爱"西厢",非批不可,欲罢不能。

  所以,他接着笔锋一转,写道:既然天地只是偶然生我,那么,"未生已前非我也。

  既去已后又非我也。

  然则今虽犹尚暂在,实非我也。

  "于是,"以非我者之日月,误而任我之唐突可也;以非我者之才情,误而供我之挥霍可也。

  "总之,我可以让那个非我者去批"西厢"而供我作消遣了。

  他的这个思路,巧妙地显示了悲观和执著在超脱中达成的和解。

  我心中有悲观,也有执著。

  我愈执著,就愈悲观,愈悲观,就愈无法执著,陷入了二律背反。

  我干脆把自己分裂为二,看透那个执著的我是非我,任他去执著。

  执著没有悲观牵肘,便可放手执著。

  悲观扬弃执著,也就成了超脱。

  不仅把财产、权力、名声之类看作身外之物,而且把这个终有-死的"我"也看作身外之物,如此才有真正的超脱。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

  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

  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

  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

  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

  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走着这螺旋形的路。

  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

  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的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我不相信世上有一劳永逸彻悟人生的"无上觉者",如果有,他也业已涅成佛,不再属于这个活人的世界了。

  人生贵在行胸臆【2】

  一

  读袁中郎全集,感到清风徐徐扑面,精神阵阵爽快。

  明末的这位大才子一度做吴县县令,上任伊始,致书朋友们道:"吴中得若令也,五湖有长,洞庭有君,酒有主人,茶有知己,生公说法石有长老。

  "开卷读到这等潇洒不俗之言,

  我再舍不得放下了,相信这个人必定还会说出许多妙语。

  我的期望没有落空。

  请看这一段:"天下有大败兴事三,而破国亡家不与焉。

  山水朋友不相凑,一败兴也。

  朋友忙,相聚不久,二败兴也。

  游非及时,或花落山枯,三败兴也。

  "

  真是非常的飘逸。

  中郎一生最爱山水,最爱朋友,难怪他写得最好的是游记和书信,

  不过,倘若你以为他只是个耽玩的倜傥书生,未免小看了他。

  《明史》记载,他在吴县任上"听断敏决,公庭鲜事",遂整日"与士大夫谈说诗文,以风雅自命"。

  可见极其能干,游刃有余。

  但他是真个风雅,天性耐不得官场俗务,终于辞职。

  后来几度起官,也都以谢病归告终。

  在明末文坛上,中郎和他的两位兄弟是开一代新风的人物。

  他们的风格,用他评其弟小修诗的话说,便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其实,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

  他要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生活,活出自己的本色来。

  他的潇洒绝非表面风流,而是他的内在性灵的自然流露。

  性者个性,灵者灵气,他实在是个极有个性极有灵气的人。

  二

  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有过一个依照真性情生活的时代,那便是童年。

  孩子是天真烂漫,不肯拘束自己的。

  他活着整个儿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利害和规矩暂时还都不在他眼里。

  随着年龄增长,染世渐深,俗虑和束缚愈来愈多,原本纯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了俗物。

  那么,能否逃脱这个命运呢?很难,因为人的天性是脆弱的,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

  随着童年的消逝,倘若没有一种成年人的智慧及时来补救,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失掉童心。

  所谓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正说明智慧是童心的守护神。

  凡童心不灭的人,必定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

  所谓彻悟,就是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

  名利场上那班人不但没有想明白,只怕连想也不肯想。

  袁中郎责问得好:"天下皆知生死,然未有一人信生之必死者……趋名骛利,唯曰不足,头白面焦,如虑铜铁之不坚,信有死者,当如是耶?"名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官做大了还想更大,钱赚多了还想更多。

  "未得则前涂为究竟,涂之前又有涂焉,可终究钦?已得则即景为寄寓,寓之中无非寓焉,故终身驰逐而已矣。

  "在这终身的驰逐中,不再有工夫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接着连属于自己的真兴趣也没有了,那颗以享受生命为最大快乐的童心就这样丢失得无影无踪了。

  事情是明摆着的:一个人如果真正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他就不会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头来一场空的虚名浮利了。

  他会觉得,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这些事情上,牺牲了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实在是很愚蠢的。

  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们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

  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

  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

  用中郎的话说,这叫做:"退得一步,即为稳实,多少受用。

  "

  当然,一个人彻悟了生死的道理,也可能会走向消极悲观。

  不过,如果他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这一前途即可避免。

  他反而会获得一种认识:生命的密度要比生命的长度更值得追求。

  从终极的眼光看,寿命是无稽的,无论长寿短寿,死后都归于虚无。

  不止如此,即使用活着时的眼光作比较,寿命也无甚意义。

  中郎说:"试令一老人与少年并立,问彼少年,尔所少之寿何在,觅之不得。

  问彼老人,尔所多之寿何在,觅之亦不得。

  少者本无,多者亦归于无,其无正等。

  "无论活多活少,谁都活在此刻,此刻之前的时间已经永远消逝,没有人能把它们抓在手中。

  所以,与其贪图活得长久,不如争取活得痛快。

  中郎引惠开的话说:"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天。

  "就是这个意思。

  三

  我们或许可以把袁中郎称作享乐主义者,不过他所提倡的乐,乃是合乎生命之自然的乐趣,体现生命之质量和浓度的快乐。

  在他看来,为了这样的享乐,付出什么代价也是值得的,甚至这代价也成了一种快乐。

  有两段话,极能显出他的个性的光彩。

  在一处他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尤其是得之自然的趣。

  他举出童子的无往而非趣,山林之人的自在度日,愚不肖的率心而行,作为这种趣的例子。

  然后写道:"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

  "凭真性情生活是趣,因此遭到全世界的反对又是趣,从这趣中更见出了怎样真的性情!

  另一处谈到人生真乐有五,原文太精彩,不忍割爱,照抄如下:

  "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一快活也。

  堂前列鼎,堂后度曲,宾客满席,男女交舄,烛气熏天,珠翠委地,皓魄入帐,花影流衣,二快活也。

  箧中藏万卷书,书皆珍异。

  宅畔置一馆,馆中约真正同心友十余人,人中立一识见极高,如司马迁、罗贯中、关汉卿者为主,分曹部署,各成一书,远文唐宋酸儒之陋,近完一代未竟之篇,三快活也。

  千金买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数人,游闲数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将至,四快活也。

  然人生受用至此,不及十年,家资田产荡尽矣。

  然后一身狼狈,朝不谋夕,托钵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盘,往来乡亲,恬不知耻,五快活也。

  "

  前四种快活,气象已属不凡,谁知他笔锋一转,说享尽人生快乐以后,一败涂地,沦为乞丐,又是一种快活!中郎文中多这类飞来之笔,出其不意,又顺理成章。

  世人常把善终视作幸福的标志,其实经不起推敲。

  若从人生终结看,善不善终都是死,都无幸福可言。

  若从人生过程看,一个人只要痛快淋漓地生活过,不管善不善终,都称得上幸福了。

  对于一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人来说,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穷尽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其中也包括困境和逆境。

  极而言之,乐极生悲不足悲,最可悲的是从来不曾乐过,一辈子稳稳当当,也平平淡淡,那才是白活了一场。

  中郎自己是个充满生命热情的人,他做什么事都兴致勃勃,好像不要命似的。

  爱山水,便说落雁峰"可值百死"。

  爱朋友,便叹"以友为性命"。

  他知道"世上希有事,未有不以死得者",值得要死要活一番。

  读书读到会心处,便"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真是忘乎所以。

  他爱女人,坦陈有"青娥之癖"。

  他甚至发起懒来也上瘾,名之"懒癖"。

  关于癖,他说过一句极中肯的话:"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

  若真有所癖,将沉湎酣溺,性命死生以之,何暇及钱奴宦贾之事。

  "有癖之人,哪怕有的是怪癖恶癖,终归还保留着一种自己的真兴趣真热情,比起那班名利俗物来更是一个活人。

  当然,所谓癖是真正着迷,全心全意,死活不顾。

  譬如巴尔扎克小说里的于洛男爵,爱女色爱到财产名誉地位性命都可以不要,到头来穷困潦倒,却依然心满意足,这才配称好色,那些只揩油不肯作半点牺牲的偷香窃玉之辈是不够格的。

  四

  一面彻悟人生的实质,一面满怀生命的热情,两者的结合形成了袁中郎的人生观。

  他自己把这种人生观与儒家的谐世、道家的玩世、佛家的出世并列为四,称作适世。

  若加比较,儒家是完全入世,佛家是完全出世,中郎的适世似与道家的玩世相接近,都在入世出世之间。

  区别在于,玩世是入世者的出世法,怀着生命的忧患意识逍遥世外,适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怀着大化的超脱心境享受人生。

  用中郎自己的话说,他是想学"凡间仙,世中佛,无律度的孔子"。

  明末知识分子学佛参禅成风,中郎是不以为然的。

  他"自知魔重","出则为湖魔,入则为诗魔,遇佳友则为谈魔",舍不得人生如许乐趣,绝不肯出世。

  况且人只要生命犹存,真正出世是不可能的。

  佛祖和达摩舍太子出家,中郎认为是没有参透生死之理的表现。

  他批评道:"当时便在家何妨,何必掉头不顾,为此偏枯不可训之事?似亦不圆之甚矣。

  "人活世上,如空中鸟迹,去留两可,无须拘泥区区行藏的所在。

  若说出家是为了离生死,你总还带着这个血肉之躯,仍是跳不出生死之网。

  若说已经看破生死,那就不必出家,在网中即可作自由跳跃。

  死是每种人生哲学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

  中郎认为,儒道释三家,至少就其门徒的行为看,对死都不甚了悟。

  儒生"以立言为不死,是故著书垂训",道士"以留形为不死,是故锻金炼气",释子"以寂灭为不死,是故耽心禅观",他们都企求某种方式的不死。

  而事实上,"茫茫众生,谁不有死,堕地之时,死案已立。

  "不死是不可能的。

  那么,依中郎之见,如何才算了悟生死呢?说来也简单,就是要正视生之必死的事实,放下不死的幻想。

  他比较赞赏孔子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个人只要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好好地活过一场,也就死而无憾了。

  既然死是必然的,何时死,缘何死,便完全不必在意。

  他曾患呕血之病,担心必死,便给自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人在家里藏一笔钱,怕贼偷走,整日提心吊胆,频频查看。

  有一天携带着远行,回来发现,钱已不知丢失在途中何处了。

  自己总担心死于呕血,而其实迟早要生个什么病死去,岂不和此人一样可笑?这么一想,就宽心了。

  总之,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又抱着宿命的态度坦然地死,这大约便是中郎的生死观。

  未免太简单了一些!然而,还能怎么样呢?我自己不是一直试图对死进行深入思考,而结论也仅是除了平静接受,别无更好的法子?许多文人,对于人生问题作过无穷的探讨,研究过各种复杂的理论,在兜了偌大圈子以后,往往回到一些十分平易质朴的道理上。

  对于这些道理,许多文化不高的村民野夫早已了然于胸。

  不过,倘真能这样,也许就对了。

  罗近溪说:"圣人者,常人而肯安心者也。

  "中郎赞"此语抉圣学之髓",实不为过誉。

  我们都是有生有死的常人,倘若我们肯安心做这样的常人,顺乎天性之自然,坦然于生死,我们也就算得上是圣人了。

  只怕这个境界并不容易达到呢。

  父亲的死【3】

  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

  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

  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

  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

  我的这个感觉,是在父亲死后忽然产生的。

  我说忽然,因为父亲活着时,我丝毫没有意识到父亲的存在对于我有什么重要。

  从少年时代起,我和父亲的关系就有点疏远。

  那时候家里子女多,负担重,父亲心情不好,常发脾气。

  每逢这种情形,我就当他面抄起一本书,头不回地跨出家门,久久躲在外面看书,表示对他的抗议。

  后来我到北京上学,第一封家信洋洋洒洒数千言,对父亲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全面批判。

  听说父亲看了后,只是笑一笑,对弟妹们说:"你们的哥哥是个理论家。

  年纪渐大,子女们也都成了人,父亲的脾气是愈来愈温和了。

  然而,每次去上海,我总是忙于会朋友,很少在家。

  就是在家,和父亲好像也没有话可说,仍然有一种疏远感。

  有一年他来北京,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他突然提议和我一起去游香山。

  我有点惶恐,怕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言,彼此尴尬,就特意把一个小侄子也带了去。

  我实在是个不孝之子,最近十余年里,只给家里写过一封信。

  那是在妻子怀孕以后,我知道父母一直盼我有个孩子,便把这件事当作好消息报告了他们。

  我在信中说,我和妻子都希望生个女儿。

  父亲立刻给我回了信,说无论生男生女,他都喜欢。

  他的信确实洋溢着欢喜之情,我心里明白,他也是在为好不容易收到我的信而高兴。

  谁能想到,仅仅几天之后,就接到了父亲的死讯。

  父亲死得很突然。

  他身体一向很好,谁都断言他能长寿。

  那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提着菜篮子,到菜场取奶和买菜。

  接着,步行去单位处理一件公务。

  然后,因为半夜里曾感到胸闷难受,就让大弟陪他到医院看病。

  一检查,广泛性心肌梗塞,立即抢救,同时下了病危通知。

  中午,他对守在病床旁的大弟说,不要大惊小怪,没事的。

  他真的不相信他会死。

  可是,一小时后,他就停止了呼吸。

  父亲终于没能看到我的孩子出生。

  如我所希望的,我得到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谁又能想到,我的女儿患有绝症,活到一岁半也死了。

  每想到我那封报喜的信和父亲喜悦的回应,我总感到对不起他。

  好在父亲永远不会知道这幕悲剧了,这于他又未尝不是件幸事。

  但我自己做了一回父亲,体会了做父亲的心情,才内疚地意识到父亲其实一直有和我亲近一些的愿望,却被我那么矜持地回避了。

  短短两年里,我被厄运纠缠着,接连失去了父亲和女儿。

  父亲活着时,尽管我也时常沉思死亡问题,但总好像和死还隔着一道屏障。

  父母健在的人,至少在心理上会有一种离死尚远的感觉。

  后来我自己做了父亲,却未能为女儿做好这样一道屏障。

  父亲的死使我觉得我住的屋子塌了一半,女儿的死又使我觉得我自己成了一间徒有四壁的空屋子。

  我一向声称一个人无须历尽苦难就可以体悟人生的悲凉,现在我知道,苦难者的体悟毕竟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分量的。

【悲观执著超脱周国平散文】相关文章:

周国平散文精选10-05

周国平散文精选阅读10-05

周国平哲理散文精选10-05

周国平散文精选赏析10-26

周国平写青春的散文10-26

周国平经典散文集10-05

周国平散文精选摘抄赏析11-16

周国平散文中的孤独体悟10-06

超脱欲望达到圆满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