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爱的教育随笔

时间:2024-08-02 12:28:55 随笔 我要投稿

爱的教育随笔15篇(集合)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的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的教育随笔15篇(集合)

爱的教育随笔1

  一天早上来幼儿园,昊成用力搂着妈妈的脖子,哭着闹着就是不来幼儿园。我走过去把他抱过来,问他妈妈:孩子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他妈妈也是一脸困惑。没事啊,刚才还好好的。昊成趴在我肩上小声的抽泣着,我轻轻拍着她的背,他情绪稳定了许多,过了一会就不哭了。

  到了第二天,他还说依旧哭闹不跟其他老师。我跑过去抱着他来到滑梯旁。奇怪了,昊成跟我在一起怎么这么安静的玩耍呢?我思考着这个问题。昊成是我们班的最小的幼儿,刚来时由于走路不太稳,所以特别胆小,因此我给了他很多关注。这种关注变成了他对我的依赖,有我他就会很安全。为了让他自己更加独立,我减少了在他身边的.时间。昊成,幼儿园好吗?好。你喜欢老师吗?喜欢。那你能天天高高兴兴的来吗?他不说话了。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想。高兴的对他说:只要你高高兴兴的来到幼儿园,老师就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他使劲的点头。从那以后我们就履行这我们之间的承若。他现在已经变得很开朗了,是个男子汉了。

  爱,其实很简单,可真正做很很难。教师只要用心去爱每个孩子,善于捕捉孩子发出的每个信息,走近孩子们的心灵,送去孩子们的需要。适时恰当的卯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爱的教育随笔2

  我在带小班时会经常抚摸孩子的头、拥抱孩子,以此作为奖励孩子的方法,对他们的表现作出肯定的态度。但是中班以后就比较少了,大多对幼儿进行语言奖励。

  学期过半,班里有个孩子张伊依生病请了一个多星期假,返园时早上来园撒娇又哭又闹,面对这样的'场面,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有一天,张伊依又哭得很伤心,妈妈送她来园,她不肯进班级的门,嚷着叫着说要回家,我在哄她安慰她的同时,把她抱起来,对她说:“你看,老师抱着你,是不是也像妈妈一样?你不哭了,妈妈就早点接你回家的”。她抽泣着点点头,“对了,只有表现特别好的孩子老师才会抱她的,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老师的拥抱的”。想不到这么几句话对她的影响那么大。

  第二天,张伊依妈妈对我说:“伊依回家跟我们说,老师也像妈妈,我明天去幼儿园不哭了。”所以今天她高兴地来幼儿园了,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觉得很开心。

  由此可见,孩子都是很喜欢表扬的,我们老师应给孩子多些鼓励,那怕是一小小的拥抱,孩子也能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爱,都觉得很开心的。

爱的教育随笔3

  报考志愿时的阴差阳错,让我就读了学前教育专业,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小时候只是上过我们那称之为“哄孩子班”的所谓幼儿园,所以咋听学前教育竟不知是干什么的。也没曾想就是这次的意外邂逅,竟让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哄孩子”的工作。

  大学几年学习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学前教育基本方法,练习教学的基本技能:弹琴、唱歌、跳舞、绘画。毕业时可谓是自信满满,自认为自己学了这么多,就为了以后哄个小孩子,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可真当我满腔热情、自信满满的走进幼儿园时,却彻底傻了眼,看着满屋乱跑的孩子,听着孩子们闹哄哄的喊叫,顿时“蒙圈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先前的自信早就在一片混乱的场景中跑的无影无踪。第一周工作下来,只感觉浑身酸痛、嗓子冒烟、手忙脚乱!这时才发现原来“哄孩子”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要强的性格不允许自己手忙脚乱的状况延续,怎么办?静下来问自己:“你还想干这份工作吗?”“想干,并且必须要干好!”接下来就是放下自己大学生的架子,埋起自认为理论知识充足的优越感,跟在老教师的后面一点点的学。学着如何组织孩子入厕、如何组织孩子喝水、如何组织孩子户外活动、集体教学、区域活动,学着如何和家长沟通。今天跟老教师学一个小律动,准备集体教学活动时,先带孩子玩一玩,一下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明天从网上查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户外活动时带着孩子们玩一玩,孩子们变得又听话又可爱。

  慢慢的,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我,家长也对我越来越认可,当听到孩子们大声的告诉我:“朱老师我喜欢你!”时,心里的那股高兴劲就甭提了。有时外出学习不在学校,接到家长们询问的电话时,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幼儿老师说实话即使在现在大多数人眼里,也没真正把我们纳入教师这一职业,我们只是他们眼中“看孩子的孩子王”、“哄孩子的保姆”,但我们却不能因为他人对我们这一职业的不理解而轻易的否定自己。因为不为别的,就为对的起自己也得不断地往前冲。更别说还有这么多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天天于我们相伴,有时工作很累,家长不理解时,我也很苦恼,很烦真想一赌气甩手不干。但想想这么多孩子的宝贵童年都掌握在我的手上,我的不负责任耽误的是孩子们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光,和这些一比较,自己的那点劳累和委屈真的是不算什么。

  说了这么多,好像与如何做好老师不搭界,但我就是想说,想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最起码的一点,我们要热爱我们现在所从事的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要有足够的责任心,我们要对孩子负责没要对自己的职业负责。有了基本的上述两点,我们就具备了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根基。当然还要我们在专业上的不断学习和进步,这是我们成为好老师的助推器,有了这些我相信我自己会慢慢成长为一名孩子喜欢家长认可的好老师!

爱的教育随笔4

  过年回家休假的这段时间被邻居家的小侄女缠住了,时光如梭,几年前她还是个沉默的孩子,而如今竟也能和别人聊起知心话的美丽少女。

  小侄女是个品学兼优、尊敬长辈、长相姣好的孩子,所以在我们小区是口耳相传的好孩子,深受大人的喜欢。可是,即使这样一位惹人爱的孩子每天都缠着你,也会让人受不了。

  有一天我试探性地问起:“很少见你找朋友们玩,他们怎么也不来找你?平时你都一个人玩吗?”这个问题一问出口我就有点后悔了,小侄女眼神黯淡地低下头似乎很伤心,看她不准备回答我的问题,我赶忙换个有趣的话题。

  “小姑姑,你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吗?”被她这么一问我有点不知所措,别人家的孩子我怎么知道,哪家啊?似乎看出我的疑问,小侄女继续说道:“我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话音未落我的下巴就快掉地了,这是多少个意思,难道?

  “我就是大人们口中常夸奖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懂事听话、有礼貌、多才多艺……他们总是拿我和自己家的孩子做比较,‘你看谁谁家的小谁,人家考多少分,你才考多少分?’、‘你看那小谁,人家可从不成天出门乱跑,你就知道出去玩,玩也行啊,你到是拿出个好成绩啊!’、‘你那个同学真懂事,今天见了我还主动问好,哎呦,声音好听、说话有分寸,多有礼貌啊!你看你,见了个人就恨不得把头埋到地底下,连句像样的话都说不出来,一起玩的时候怎么不跟人家学学?’小姑姑,你这么优秀一定也经历过这些吧,并且和我是相同的处境,所以我爱找你玩,你别烦我呐!”

  不得不说,她这么一夸把我心里夸得美滋滋的,真是讨人爱的孩子。我也有过相似的经历,有时候在朋友家玩得好好的,朋友的家长一回来就问:“孩子,这次考试考多少分啊?”这样的话有一种神奇的降温效果,无论多么high的气氛,总能瞬间降到零点,让人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我和朋友对视,发现他根本不看我,气呼呼地,每次这样,我只能在尴尬的氛围中支支吾吾两句赶紧走人。无一例外,第二天见到朋友,感觉他不太愿意和我说话,为了继续我们的友谊,我必须努力表现才能转换这样不冷不热的境况。

  小侄女还小,不知道怎么应对这样情况,那天她撇着嘴说:“其实我的朋友很少,要不是他们找不到朋友玩是绝对不会找我的,但是即使这样他们来找我的时候我还是很激动,想把家里的好吃的都给他们,好玩的都拿出来玩,玩的时候我从不提学习,我已经做到这样了,可是还是没交到几个朋友。有次我问一个朋友为什么我在她的好友排名单上这么靠后,她说:‘你很好,所有的都好,好到爸爸妈妈都想找你做女儿了,所以我必须无条件讨厌你,我总感觉你在挑衅我,看到你我就想到爸妈失望的表情,反正很烦呢!’”说到这里,小侄女眼睛都红了,我安慰了半天才好。

  这样的情况应该不是只有小侄女会遇到,很多孩子都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因为自己的优秀反而被周围的小伙伴孤立,这绝对不是单纯的孩子故意做到的,很明显,家长之间的比较是问题的始作俑者。

  但是究竟怎么解决,我想也绝不是只需要孩子的努力就够的,家长们也必须努力改变这样的局面。多去夸奖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是好的,但是要讲究技巧,绝不能在夸奖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贬低了自己家的孩子。这样不仅让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受伤,也会让他们有种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的危机感,看似简单无心的比较却成功地破坏了朋友关系和亲子关系。

  所以,爸爸妈妈们爱孩子就多去鼓励孩子,多去夸奖孩子,不能只给孩子树立竞争意识,要给孩子培养自信心,这样孩子才会有去竞争的勇气和决心。下次不妨这样说:“那小谁学习真好,家长会上点名表扬了呢,真羡慕!孩子,你很聪明、悟性又高,要是再用点儿功,平时仔细点儿,下次家长会上被表扬的肯定就是妈妈了,妈妈这点小愿望不难实现吧?”面对妈妈这样恳切的眼神,单纯善良的孩子还会拒绝吗?

爱的教育随笔5

  爱孩子是每一个教师的天职,但有时孩子对教师的爱也会那样地纯洁,让人无限感动。

  20xx年12月份的一天我正在努力地移动活动室的玩具柜,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老师,当心别夹到手!”接下来的一分钟活动室里弥漫着孩子们稚嫩的关怀与问候声,我感动得无法言语。这是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可对于我来说,它是那么地悦耳,又是那么地令人鼓舞。因为我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的爱与关怀,它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心底的温暖,来自心底的感动,来自心底的振奋。我播撒给孩子们的爱终于也在自己身上得到了回报,从此,我总是带着爱与孩子们交流,也改变了以前自己的一些教育观点与教育方式。

  1、严格而不严厉

  大学里,对于爱孩子的理解仅限于“促进健康、传授知识”。常常大言不惭地重复那句“严师出高徒”,总以为对待孩子尤其是幼儿应该严厉些,总是觉得只有教师严厉孩子们才会听话,才能体现出教师的威严。可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发现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多么得幼稚,多么的可笑。确实,幼儿园的孩子无论是在哪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严格要求,以确保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老师的一定要严厉,严格与严厉绝不能划等号。

  有一位教育前辈这样分析严格与严厉,他说:“严格就是严而有格,这里的‘格’是指正确的合情合理的要求;严厉是指过分的苛刻的别人不能接受的规矩。”我觉得这样的解释挺合理的。作为一个教师应该爱自己的学生,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与学生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讨论交流,哪怕是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也要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谈,跟他们分析事情的利害轻重,让他们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正确,不过这原则性问题教师必须要学生阐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而且教师要学会宽容学生,因为成人都会犯错,何况是那些天真的孩子呢?对于孩子们屡教不改的错误也要尽可能的容忍,适当的时候可以尝试给予他们一种不愉快的刺激,但动机必须也必定是爱孩子,就像李镇西老师说的“爱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是啊,每一位优秀的教师对自己学生的要求必定是严格的,因为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一天天进步。

  然而每一位学生却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暂且不论这种思想的成熟度)而且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如果教师以统一的要求规范他们的话,那就是对他们要求太严厉。

  2、尊重而不放纵

  尊重就是让幼儿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强加于幼儿,而是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幼儿有自己的见解。

  对于幼儿而言,什么样的个性都有。有性格开朗的,有不爱讲话的,有做事细致的,有做事毛糙的等等,但无论什么个性的幼儿,都有他的内心发现。因此教师就应该要从心理上理解、了解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智力、气质及性格,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支持引导每个幼儿的发现。

  比如我班的乐乐小朋友,平时特别聪明,知识面也很广,语言表达相当完整并且连贯。私下里经常跟我讲故事,可当我推荐他参加讲故事比赛时,他却不肯。无论我怎样鼓励都无济于事,于是我尊重了他的选择。事后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参加比赛啊?”他非常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害羞地说:“那么多人看着我,都不好意思啦!”哦,我明白了,他是不好意思,于是我又问:“你觉得那些讲故事的小朋友的本领大吗?”他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我趁机又说“你的本领也很大的,你想让别人知道你的本领大吗?”他又重重地点了点头。“那怎么样才能让别人知道你本领大呢?”旁边的小朋友忍不住了,脱口而出:“参加比赛。”“乐乐,你说呢?”我故意问他。他用只有我才能听见的声音说:“参加讲故事比赛。”“对呀,其实,不光是参加讲故事比赛,其他比赛也要参加,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就都知道你本领大了,对吗?” 在后来的活动中我有意请他到集体面前表演,他刚开始还是会有点害羞,但几次之后他明显进步了,自信心显著增强,甚至会主动要求表演。

  我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放纵孩子的选择,而是及时地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鼓励孩子在集体面前大胆地尝试,大胆地表现,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自主而不自由

  “自主”也许是现在教育界最时髦的词语了,同样,幼儿园里也不例外。幼儿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因此,我们也要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

  就像以前每天午餐后到午睡前这段时间孩子们的生活比较单调,除了散步就是看电视,孩子们有些疲倦了。于是,我就同孩子们商量可以增添哪些活动,孩子们都兴奋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的说要折手工纸,有的说要看书,有的说要玩自己的玩具,还有的说要念古诗等等。由于孩子们提出的活动建议实在太多,不可能每一件都实施,因此,我们又采取了民主的投票表决制。最后终于决定从周一到周五分别安排“古诗、折纸、阅读、看电视和

  玩自带的玩具”五项活动。

  “爱孩子”这三个字所包涵的意义无疑是极其深刻的,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表达的方式也会千差万别,但最终当我们播撒的爱得到收获时,心情都是一样的,就好象自己辛苦种下一年的庄稼丰收了一样快乐!

爱的教育随笔6

  豆豆是个看起来更像男孩子的小女孩,她的个头和小小班孩子差不多,在小班众多孩子中并不怎么起眼。

  豆豆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钻桌子站椅子是常事,不睡午觉是她的又一大特点,不光自己不睡还影响周围的小朋友,这一直是一个叫我头疼的问题。有一次看午睡时,我发现她竟然光着小脚丫踩在床沿上走来走去,用小手逗逗这个,逗逗那个。我走过去,豆豆像弹簧一样弹到自己的床上,背过脸去,我还以为她知道错了,可仔细一看,她正躲在被子里偷着乐呢。现在想起来是挺可乐的,她的身手矫健的像练过功夫,可当时我很生气。“下床”我命令她,豆豆不情愿的下了床。我说:“你那样做多危险呀!要是摔下来怎么办?你抓人家痒会影响人家睡觉的。”豆豆不开口也不看我。“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改的,上床睡觉吧。”豆豆立即窜上床去。我去给其他孩子盖被子,无意间看见豆豆探着多半个身子从床缝间揪旁边小朋友的被子。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淘气的女孩子,我更生气了,“你不睡还不让别人睡,下来吧”。我冲到豆豆的床前,正好起床时间到了,豆豆顺势下床,去穿衣服。我找她继续谈话:“你中午是怎么睡觉的'?”豆豆斜着眼睛看我,缓慢的摇头。不,不是摇头,是在摆姿势,反正每次亮相都只是露着一只眼睛看着我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知道她又和我顶上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我想了想硬的不行还是换一种方式:“早上妈妈送你时说今天早接你,如果妈妈知道了你今天在幼儿园的表现会怎么样?”听了我的话,豆豆不再斜着眼,两只眼睛同时看着我。我继续说:“妈妈一定会很伤心,很生气。”听到这,豆豆的眼圈都红了,我窃喜,起码豆豆很在乎妈妈的感受。“如果豆豆明天能改好,好好睡觉不影响别人,今天的事我就先不告诉妈妈。”“行!”豆豆痛快的答应了。第二天,豆豆真的管住了自己,虽然没睡着,但也没影响别人,起床时我表扬她说:“今天我要告诉你妈妈你午睡时表现特别好,妈妈一定乐得嘴都合不上。”豆豆乐开了花,干起事来更带劲了。孩子就是孩子就喜欢听表扬,但是第三天,豆豆又开始捣乱了。我苦恼的是弄不明白为什么表扬会不起作用。

  在一次阅读学前教育刊物时我豁然明白一个道理:所有的行为,包括负向的行为,都是学来的。所以“不想要”的行为也可以“不学”,也就是说学习时将之修改一下,所有的方法都着眼于行为本身,而不是着眼于幼儿这个人。正向行为的增强可帮助老师着重幼儿的良好行为,而忽视他们的不良行为,一般人会把焦点着重在不良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是比较受人注目的。淘气的孩子常会以捣乱来引起大人的注意,明知可能会受罚,但还一意孤行。对不乖的行为,处罚虽可收一时之效,但却不能改变幼儿的行为,反而会使她变本加厉,会令她觉得“如果我这样做,大人就会注意到我。”我决定对豆豆换一种教育方法,先改变我自己的心态,先能自己有所改变,才能够期待豆豆能有所改变。

  第一个改变是:把我的注意力从豆豆不好的行为转向好的行为。

  每天把豆豆当日所作过的一些正向行为列出来,和其他幼儿一起讨论所列出的各项,每次豆豆有一桩事表现良好时,就以微笑、触摸、赞美来强化这个行为,对她捣乱的行为则故意不去理睬。当然如果她的行为可能危及他人或物品,不得不去阻止她时,就将可能受害的人或物移开,此时不正眼看她或和她说话。但等到她出现良好行为,就走向她并告诉我有多么高兴,这种反映马上表现出来,是为了让她知道我对她的好行为有反应,对她的坏行为则无。

  第二个改变是:给豆豆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她时时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我发现每次午睡时她都喜欢帮助别人整理衣服,于是我不再向他强调午睡时的要求,而是请她每天为小朋友检查衣服、鞋子,并摆放整齐,豆豆高兴极了,工作的特别认真,她的举动也赢得了小朋友的赞扬。因为豆豆多了一件工作,所以她会比小朋友们晚一点上床睡觉,每次她上床时都会蹑手蹑脚的生怕吵醒小朋友,好事做到底嘛。这样一来豆豆的午睡问题也解决了,她不再故意折腾,有时还能很快入睡呢。我只为豆豆提供了一个机会,就使她感到:我对自己感兴趣的是有能力做好,我可以为小朋友服务,老师和小朋友都很注意我、喜欢我。

爱的教育随笔7

  以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为契机,xx幼儿园幼儿园开展了以“给孩子适宜的爱”为主题的家长交流座谈会。6月23日丁丁一班的家长和欢欢三班的家长参加了座谈活动。

  活动一开始,丁丁一班的王老师开场向父母抛出了这样的问题:每位父母都爱孩子,但大家是否想过,孩子是怎么看待您付出的爱呢?家长表达爱的行为和方式符合孩子的需要吗?怎样爱孩子才能让他们理解和接纳?这些问题有的家长意识到了,思考过了,其实有更多的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没有去衡量自己的爱是否“适宜”的问题,所以很感谢幼儿园组织的这次交流活动,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大家把各自的经验晒一晒,沟通沟通,互相学习和借鉴,为进一步完善家园共育,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活动中,大家结合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有关“适宜、不适宜的爱”的生动事例,用一个生活小片段,一小段亲子对话等方式,进一步阐述适宜的教育,适宜的爱。给我感触很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普遍认识到不能溺爱孩子。主要表现在很多家长认识到过分的让孩子干净,孩子反而更容易生病;过分的提醒孩子喝水、上厕所等细节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多分的担心孩子的安全,让孩子变得陌生胆怯……其实这里面很多问题都是家长在幼儿园的群里生活里对孩子更全面的认识,过去没有入园之前,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爷爷奶奶看的多,入园之后在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很多家长都在慢慢反思自己的爱是不是太多了,是不是不适宜的。

  二是认识到自身的过分的期待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期待也是一种爱,一种心愿,但要是过度了也会事与愿违。有的家长提出孩子的学习、理解和表达总是慢节拍,与习惯了工作生活快节奏的家长往往不一致,这就要求家长们要有耐心,要做到更细心。不要动不动就要求孩子快一点,嫌孩子吃的慢、走得慢、学的慢,这样不但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会错过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很多机会。我们能陪伴孩子的.只有这短短的几年,我们要做的是用心的陪伴、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长。

  三是认识到我们给予的很多爱,孩子并不理解。很多家长反映自己不溺爱孩子,反而一味的拒绝和限制孩子,这种为孩子选择包办的过于严厉的爱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很多家长说起自己曾经拒绝自己孩子偶尔的小小要求,有个孩子甚至在妈妈的强压下向一个摔碎的碗道歉,回忆当时自己的坚决和孩子的无助潸然落泪,是呀,比起碗的价值,孩子的尊严和选择是不是更值得家长尊重。同时,也有家长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他表示有时候自己不违背原则的时候退一小步,问题会得到更圆满的解决,比如早上的起床问题,别一直催促孩子快起床,可以换成“你还可以再多睡一分钟”,这样大多数孩子到点能欣然接受要起床的实事。

  四是认识到我们的爱降低了孩子的受挫力。有的家长提到,看到报纸新闻上很多孩子因为小小的挫折就跳楼自杀或者喝农药的,这些小小的生命还没有明白生的精彩就被死神夺走了,太可惜了。现在老师、家长、学校也正在探索一些活动、利用一些机会提升孩子的受挫能力,前段时间丁丁一班的小报童活动就很成功,孩子在活动中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光体验了献爱心的快乐,还有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对世事包容的心态以及抗挫折的能力。

  令人欣慰的是,在面对孩子们要求:“妈妈,你能对我好一点吗?”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不是回答:“我已经对你很好了!”而是在反思出现这种不一致的原因,都能认识到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都在思考镜子里自己的问题,尽管有很多思考还在路上。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情绪、追求和尊严,家长只是把孩子带到了人间,我们要做的是保持“适宜”的距离,远远地看着他们的精彩和历练,静静陪伴孩子长大,相信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爱的教育随笔8

  课间活动时,我组织孩子们到操场上去做游戏。孩子们很高兴,有的在玩切西瓜,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还有的在做拍手游戏,场面非常热闹。正当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的时候,美美小朋友急匆匆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牛潇涵的鼻子出血了!”我跑过去,只见牛潇涵仰着头,鼻子里的血正在往下流。我边给他处理边对他说:“天气很干燥,以后要多喝点水。”牛潇涵咬了咬嘴唇,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其他的小朋友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样子很神秘,搞得我莫名其妙。

  这时,快嘴的齐齐小朋友终于忍不住说了:“老师,牛潇涵的鼻子不是天气干流血的,是被赵航用手打的……”话音未落,另一个小朋友忙制止说:“赵航是老师喜欢的孩子,你不应该说出来……”

  我明白了:小朋友们开始没敢告赵航的状,是因为他们知道老师“偏爱”他,告了状老师可能不相信、不高兴。

  是啊,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喜欢那些“表现好”的孩子,并无意中流露出来。时间久了,我们自己便习惯了。但是,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我仔细询问事情经过,原来,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牛潇涵当鸡妈妈护着小鸡,赵航当老鹰抓小鸡,捉小鸡的过程中赵航不小心用手碰到了牛潇涵的鼻子,引起了流血。弄清原因后,我让赵航向牛潇涵道了歉,并告诉他以后做游戏时要注意安全,即使是不小心碰到别人也要道歉并及时告诉老师。赵航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真诚地对牛潇涵道了歉。

  通过这件小事我认识到:对孩子的一视同仁应该是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随时体现的。对表现出色的孩子,老师更应把喜爱之情适当“收敛”,否则不但会使一些孩子产生骄傲心理,也会对其他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让我们从最细微处做起,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老师阳光般洒满每个角落的爱。

爱的教育随笔9

  《爱的教育》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年中所记的日记,以及每月一次老师所讲的关于意大利少年的故事。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爱是整篇小说的主题,就在最普通的故事里,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爱的教育》中的学生们有着让人学习的品德,这正是本书被极力传播颂扬的地方。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完全不同,但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祖国意大利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讲给那群少年听的小故事,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教育,同样让我们也被其中强烈的情感所震撼。

  文中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给我们带来了启示。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法更悲观,则会用自杀来表示他的抗议,这是多么可悲呀!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让我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吧!

爱的教育随笔10

  记得新课程培训时,专家们都说,教师做的越久,“教师本位”的心理就越严重。而克服它的最好方法就是“心理置换”,即教师尽可能地蹲下来,设身处地地以学生的眼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通过师生角色互换,“蹲下来”看学生,班主任和学生才能平等的交流,学生才会向你袒露一个真实的自我。在工作中,努力蹲下来,认真考虑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努力蹲下来,仔细把握学生行为的性质,分清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是故意的还是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现象”,努力蹲下来,更多地去倾听、去理解、去发现,不是用自己的,而是用学生的眼光与内心去发现,用平等的眼光去和学生交流。

  这就需要和学生坦诚相对,用“君子坦荡荡”的心境,和学生多一些亲密的接触。但这些亲密接触不是和他们一起打球跳绳、不是一起打扫卫生……真正的亲密接触是师生间的心灵交流,我利用每天作业的批语和作文的评语一次次潜移默化地引导鼓励他们,个别谈心帮助他们解开心结,激励他们能用乐观的心态面对遇到的暂时的挫折。有时候交流不需要说话,或许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拍肩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眉目传情,飞鸿传信何尝不会打动学生的.心呢!

  因此,我常常让自己的微笑时时绽放在唇边嘴角,把自己最真实最自然的情感流露在学生心间。我会毫不掩饰地为他们某件高兴事喜形于色,甚至仰天长笑;也会毫不客气地为某件事怒容满面、痛加呵斥;当然也为自己的某个错误在学生面前真诚的说声对不起……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在和同学乐此不疲的亲密接触中不知不觉拉近了距离,融洽了情感,和谐了氛围。

爱的教育随笔11

  “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但在它所爱的地方。”这是英国的一句谚语,看到这个,我想到的只有“爱”这个字,爱是什么?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小时候,大人们总是在我面前提起爱,我问他们:“爱是什么?”他们摸摸我的头说:“长大你就知道了。”现在我长大了,却还是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答案。

  爱是什么?在《再塑生命》中,海伦凯勒也曾这样问。她的老师告诉她,爱在心中。“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爱是时而无形时而有形的动心,它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爱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东西,没有它,我们便不想再生活下去。它给我们幸福,快乐,笑容,勇气,坚强这些美丽的东西。爱,是这个世界最美丽的东西,没有任何言辞能够描述它,没有任何语言能够翻译它,没有任何人能够解释它的含义,它就是我们的生命源泉。

  《爱的教育》让我深深感受到爱的存在,安利柯和他的小伙伴之间美丽的友谊,师生之爱,亲情之爱,祖国之爱,这些充满了人间温情的故事催人泪下,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有着一颗美丽的心灵,他们的正义之心鞭策着我的心灵,他们的善良触动我的心弦,他们的恒心和毅力促使我变得更坚定,他们的天真让我看到了世界的美丽。

  对世界而言,善良,正义,勇敢正是现在的人们所缺少的,也正是这个世界需要的。善良编织爱,正义升华爱,勇敢创造爱。只有爱才能使世界美丽,只有爱才能改变人性,只有爱才能维持生命。在洒满爱的世界,每个人都是幸福的.,而我们需要那样的世界,用我们的双手创造这样的世界,让贫苦的人们拥有幸福,让流浪的小孩拥有幸福,让孤单的老人拥有幸福,让世界不再有黑暗,不再有饥饿,不再有欺凌,不再有孤单,不再有压迫,只有爱。我们可以做到,让心回到最初,“人之初,性本善”回到最初的善良之际,并维持,那么世界便不再有邪恶。

  原点是最初的美好,善良能够创造爱。爱是最美丽的东西,我们需要它。我相信,善良无处不在,我相信,爱无处不在。爱是什么?我解答不出来,但我知道,就连时间也无法带走它,它是一个永远都在脉动的生命,它让我们感受美好,谁都离不开它。

  《爱的教育》,教育我们应持有善良之心,为他人,为自己创造爱。 《爱的教育》,让我体会了最美的事物——爱,带我畅游爱的世界。 《爱的教育》好像隐约在告诉我:爱在不远处,别停下前进的步伐。 爱在心中,用心体会,便能找到它。 我想说:“就让我们都回到最初吧,拿回属于自己的善良,创造更多爱,让爱布满世界。”

爱的教育随笔12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一次,下午放学,看到我班一位比较调皮的孩子的妈妈来了,正准备上前和她聊聊孩子最近在校的情况,孩子的妈妈一看见老师就立马迎了上来,问:“老师,这小子在校是不是又不听话了?”不难看出,有些家长(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学生家长)把和老师的沟通看成了告状。究其根源在于有些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总是以报“忧”不报“喜”的.行式出现。报“忧”不报“喜”的沟通方式,其中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利于发展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也不能使家长很理智的对待自己的孩子,要么痛打一顿,要么无可奈何。

  我班有个学生小亮,他课上不专心,课后作业不完成,不遵守纪律。教育过几次,效果不佳。告之家长,好景不长。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美术老师闲谈中,得知他的美术成绩较好,我抓住这个机会,当着他的面向他的父母报喜,并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做个懂事的孩子就更好了。这下可真奏效,他上课认真了,课间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在班级小故事上表扬了他。总之,该生一有进步,我就设法给他“报喜”,使他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他,希望他进步。这样他就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进步。几次成功沟通给我的启示是:沟通时“报喜”有时比“报忧”更管用。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爱的教育随笔13

  前段时间读到了戴洁老师的一篇文章《呼唤爱》,文章大体意思是父母、教师的关爱就像小树苗需要的阳光一样,是孩子心灵成长必需的养分。当必要的养分缺乏时,出于本能,孩子会开始呼唤、寻找。这期间,有些孩子会表现得很乖巧,期待得到你的关注以及肯定。但如果成人没有感受到这种爱的呼唤,孩子就会尝试其他方法,比如捣乱、不听话。此时如果成人只是一味地训斥、说教,孩子呼唤爱的声音得不到回应,那么孩子便会变本加厉地进行捣乱。如果成人能读懂孩子的心声,积极地给予爱的回应,孩子就会更加积极向上。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班的小睿,他是一个活泼好动、调皮的小男孩,经常惹老师生气。不是把自己弄得满身是水,就是在做游戏时欺负小朋友……现在想来那正是他呼唤爱的表现。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以后在小睿出现捣乱行为时,我不再训斥他,而是经常和他聊聊天、做做游戏,满足他的'内心需要。当小睿有进步时,我及时给予表扬,让他知道老师很喜欢他,每天都在关心他,渐渐地,小睿有了很大的变化。

  每个孩子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呼唤爱,这就需要我们用心感受并积极、回应,让孩子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爱的教育随笔14

  “老师,看,我把衣服塞进裤子了!”午睡一起床,欣欣就扑到我的跟前,让我检查她的衣服。呀!这个小不点儿,还真能干,衣服穿整齐了,裤子塞好了,鞋袢搭好了。我捏了一把她的鼻子,夸奖她说:“哟,欣欣的本领真大,真能干!”欣欣马上咧开了小嘴巴,咯咯咯地笑起来。瞧,思思来了,“思思,让我看看,呀!小肚子露在外面了。”思思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一边帮她穿衣服,一边叫她看我是怎么把衣服塞进裤子里的。跟我靠得这么近,平时不太爱跟老师亲近的思思也憋不住对我说:“老师,这件衣服是我妈妈买的,漂亮不漂亮?”看着她忽闪的的眼睛,我不禁摸了摸她的小脸蛋,微笑着说:“真漂亮,可是思思要赶快学会穿衣服,妈妈就会买更漂亮的衣服给你了。”思思使劲地点了点头。

  轮到元元了,这个开学天天哭闹着问我们要奶奶,时常让我们受些小惊吓的孩子,凑在我的耳畔,用他不太清楚的口齿轻轻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你。”我也凑在他的耳朵边说:“元元,我也喜欢你,”他高兴地蹦跳着走开了。

  给蔚蔚整理衣服时,我说:“蔚蔚,在幼儿园,你要多喝水,就不会经常感冒了,好吗?”蔚蔚伸出手使劲地比划着:“我每天喝三大杯水,好不好?”我高兴地点点头,蔚蔚满意地走了。

  这学期带小班,我渐渐地发现了一个和孩子沟通的极好时机,就是午睡起床整理衣服的'那一段时间,由于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弱,每天起床时,我们都要花一些时间帮他们整理衣物,慢慢地这段时间成了我和孩子相互沟通,说说悄悄话的时间。每个小朋友,无论他聪明、活泼或沉默、内向,我都会在整理衣服时和他说上一段悄悄话,有表扬、有鼓励、有希望……在帮孩子整理时,我和孩子们的眼睛对眼睛,心对心地交流,彼此间的距离更近了,孩子是天真可爱的,尤其是小班的孩子更渴望和老师亲近,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和关注,而这些悄悄话,正是我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也因为这些悄悄话,我得到了快乐和幸福。

爱的教育随笔15

  大班的幼儿,他们刚刚离开妈妈的环抱,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我们需要的就是那么一点点方法,一点点耐心,一点点改变,一点点爱心。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记得有一次因为一些琐事,不经意间我皱起了眉头。这时,金子翔走过来微笑着对我说:"老师,别着急,放轻松,世界更美好!"是啊!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每当走进幼儿园时,都应该要收拾起自己的坏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琐事都抛开。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于是,我做了深刻的反省,也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我想:教育孩子的工作,应该从关爱和呵护孩子的心灵做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因自己的喜怒哀乐影响孩子快乐的心情。给他一种平静安宁的心境和心灵归属感,让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真实平和的爱,让他们健康快乐的长大。

  一、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记得孩子们刚上大班,还没有自己的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张果跑来问我:"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王翌磊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踢足球啊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王冉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吧!"说完,不由分说的给了我一个足球,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和他们一起玩起了足球,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的心走的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的和朋友相处,在一次次感情的交流中,萌发他们爱的情感,认识朋友间的友爱。

  二、爱是一种行动体验。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撒种爱心,用爱的行动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当孩子拖着鼻涕走到我面前时,我会亲手用纸巾将他擦拭干净;当孩子离开父母哇哇大哭时,我会像妈妈一样抱起他,给他温暖给他安慰……我用我的行动表达着我的爱意,一个不经意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使孩子感到老师在意他、喜欢他、信任他、关心他。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我也不忘时时把爱融进学习里。我把烦琐的管变为对孩子的理解和信任。把过分的控制变为更多的交流和对话。把过于集中的教育教学全分散给孩子们,用他们的感官去感知这个世界的一切。记得,在一次"动物过冬"的活动中,孩子们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它们会冷吗?小动物吃什么呀?带着疑问我们分头去收集资料,丰富知识、去感知这个神秘的世界,也使孩子们多了一份对动物的爱。

【爱的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爱的教育随笔08-18

爱的教育随笔【精选】08-18

爱的教育随笔08-12

听课教育随笔:“爱”的教育10-07

教育随笔:爱感化05-16

教育随笔:特别爱05-15

教育随笔:特殊爱05-15

爱的教育读书随笔05-24

爱的教育随笔(必备)08-01

爱的教育随笔(推荐)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