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中小学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论文

时间:2022-10-08 14:20:14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小学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论文

  为适应广东省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髙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广东积极推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通过“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链的纵向衔接;通过普教——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实现职业教育的横向贯通。目前,广东已建成全国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职教大省,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达285万,占全国数量的十分之一。然而,从广东乃至全国的经验来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起点都是立足于中职教育,往上贯通。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普遍未将职业素养、技能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使得中职学生在接收职业技能教育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和底蕴,部分学生甚至还未做好接受职业教育的准备。关于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界已有相当程度的思考,但缺乏必要的办学实践。因此引导中小学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其义非凡,十分必要且非常迫切。

中小学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论文

  一、引导中小学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休系构建的必要性

  无论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需求还是外部社会基础来看,将中小学基础教育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具备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性。

  (一)有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质上看,是技能技术人才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不仅涉及到初、中、高三类技术技能人才的开发,更是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过程。一个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包括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还应该有作为一个教育类型,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由此可见,中小学教育是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推进职业预备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衔接贯通”是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组成部分。

  这就需要将中小学教育纳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基本劳动技能教育,从而完善初等职业教育,形成一套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积极引导中小学参与职业教育,是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二)有利于打通多层次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个性特长和职业倾向是在普通中小学教育阶段开始萌发和发展的。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了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生活有了初步憧憬。在教学内容上,按照中小学生年龄特点,适度增加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能够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指导和帮助他们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按照国际经验来看,在中小学开着职业素养课程,能够帮助他们更早的接纳职业教育,为将来毕业分流到职业教育体系接受教育做好铺垫。此外,职业素养教育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在中小学开设这类课程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学生个人和社会的普遍需要

  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公民的基本素质教育,它要使未来的公民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也应当包括职业教育。对国家而言,无论哪一级教育,学生毕业后都会面临职业问题。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一部分学生中小学毕业后,也会面临就业问题。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大多从事的是最基层、“零技能”、工作环境恶劣的工种,以慢慢积累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从而增加自身未来在劳动力市场的议价能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在中小学期间,若开设一些基础性的劳动技能课程,有利于这一些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从社会来看,职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无论普教序列的学生在哪一级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凭借中小学期间掌握的初级技能,都能在社会上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有利于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二、国外中小学开展职业教育的状况

  20世纪以来,在国际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中小学职业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如:德国:从四年制的小学开始进行相关学科、职业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职业,至少要掌握一种职业技能,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线路从基础教育开始,延伸到终身教育。待他们小学毕业后,将被分流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尽管这些学校的教学侧重点不尽相同,未来的升学渠道也不一样,但他们之间可以相互转轨。在毕业前,都能够接受良好的职前技能培训,并获得相应的技能岗位证书,进入劳动力市场。

  而北美地区,以美国为例,其《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规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从六岁开始。从小学阶段教育开始,有针对性的开设职业素养、生活技能、劳动技能课程。同样,加拿大也规定中小学的职业技术课程实行一贯制,从小学到中学,由1年级到12年级。学生中学毕业时至少要掌握两门技术,否则不予毕业。课程设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职业指导,二是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这些基础课程的实施,能够让这些学生即使中学毕业,也能顺利地进入工作岗位,又为他们未来进入高一级学校接受教育提供了储备,有效降低了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有利于缓解教育体系的升学压力,经济压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也能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性的选择未来的职业。

  日本为把职业指导引入中小学校教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准备和试验。1927年11月,文部省正式发出了“关于尊重学生个性及进行职业指导”的训令,从而把职业指导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正式地引入了学校。

  三、广东省中小学实施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中小学职业教育启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著名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在《小学职业陶冶》中提出:“人欲受职业训练,必先受职业陶冶……,职业陶冶则非仅职业学校所有事,而一般小学校所有事也。”他倡导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陶冶和职业指导,使儿童不知不觉中,养成为己治生、为群服务之兴趣与习惯。

  20世纪80年代后,再次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广东也在引导中小学开展职业教育方面进行了很多试点,如从化县的“燎原计划”,但与国外比较,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1.定位有偏差

  职业教育定位还局限在培养中小学生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且往往被片面地固定在诸如动手实验、小制作等一些在已有模式上的缺少创意的重复性活动,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职业技能教育课程。而职业素养方面,更是被泛化,缺乏有针对性的职场礼仪、工匠精神等文化价值影响。

  2.普职被分离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实施的是普教与职教体系的完全分离,普教从事升学教育,职业教育从事就业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另一方面,普教体系内部的教学内容分离。在普通教育课程中鲜见职业课程的影子,从而造成我国多数中学生职业素养匮乏,不知自己到底喜欢学什么、适合学什么、将来能干什么。相反,职业教育中融入了通识教育、人文艺术教育,对他们未来的职业素养进行熏陶。

  3.教师缺意识

  中小学教师在大学接受的师范教育和职前、职中培训,普遍职场经历单一,担任教师之前没有从事其他工作的经验,缺乏对劳动力市场的认识和不同岗位、工种的了解,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培训。这就使得绝大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意识,更谈不上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

  4.环境较封闭

  为方便管理,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是相对封闭的环境,校内生态环境与社会相对脱节,虽然阻挡了一部分社会不良习气对学校的侵染,但也同样阻挡了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途径。而且由于学校、学生都面临升学压力,在潜移默化中加大了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难度,职业教育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学生少有亲身体验。

  5.评价不科学

  我国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评价还沿用以往应试阶段的结果考核,通过考试代替“过程诊断”,这样导致了教学往往偏重结果,而非过程。相反,职业素养是一个难以量化的教学元素,需要通过教师、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行为、价值取向进行熏陶,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和对社会的认知上。但目前来说,普通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只起应景作用。

  四、引导中小学实施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考

  1.构建中小学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体系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必须要构建国家层面政策导向(宏观)、各级教育部门规定指导(中观)、学校层面策略落实(微观)、社会各界尤其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监测评价政策体系。首先,国家宏观方面,要尽快出台有利于中小学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将职业素养、劳动技能和职业资格认证纳入到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其次,从中观层面来看,各级教学管理部门也要指导本地区学校按照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产业结构类型、历史文化特点开设一些职业教育课程。第三,微观层面,各个学校要根据师资结构特点和学生来源,开设一些职业教育课程,扩大学生视野,甚至聘请社会人士参与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此外,可邀请行业企业代表参与到中小学职业教育课程的评价,让学生能更加直观的接收来自企业的直观感受,增强教学效果。

  2.分段定位,循序渐进开展职业教育的启蒙、引导、探索

  根据中学和小学的性质、特点,在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上进行分段定位,小学阶段确定为“职业启蒙”、初中为“职业引导”、高中为“职业探索”(大学以后可以视为“职业体验”或“职业实践”阶段)。依据不同阶段再制定不同的职业教育目标。小学“职业启蒙”阶段以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为核心;初中“职业引导”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品质;高中课程目标应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素质、创业素养和职业生涯与人生规划能力。

  3.课程开发合理利用政府与社会资源

  职业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学校、课堂,更要关注社会发展和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地市可以统筹开发,如深圳市就由政府采购中心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面向社会采购《深圳市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读本》研发项目。

  4.普职紧密互动,加速引导职业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实施开展

  针对职普分离的教育现状,推进实施职普融通教育模式。普教中小学校与职业学校紧密互动,在课程开发方面寻求合作,为职业素养教育在普教系统开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中小学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及系统的实施论文10-1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论文10-10

现代职业教育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意义论文10-13

析情感教育中小学语文的实施策略论文10-09

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01-31

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活动论文范文10-12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通用10篇)09-22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11-15

论现代艺术的形态论文10-10

CG与现代艺术的结合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