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一、实验室的建设现状需要
很多实验室,处于深化市场机制的过程中,还未采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作为实验室主管,无法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控合同状况、试验进度、人员管理等实验室信息;人员和任务分配过程较复杂;检验任务书、试验报告、原始记录等信息需要重复录入,而且查询、生成不方便;实验仪器设备的查询、维修、校准、各种标准文本的发放、查询等管理手续繁琐;从检验任务书的传递、检验,以及检验报告等都由人工处理;虽然各部门都配备了电脑,但是大多数部门的计算机都是独立使用,没有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这种不适应当前检验工作需要的现状,说明了引入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必要性。
二、实验室自身业务流程的规范
实验自身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实验室管理清晰的初始化资料,包括实验室人员角色配置和权限配置、实验室仪器设备台帐、检测能力范围、方法标准等保证实验室良好运行的基本资料。
三、实验室硬件的建设
为保证信息的畅通,必须配置服务器、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来组建性能优良、结构合理的网络系统。
重视制度建设 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学校的实验课越来越被重视。
做好初中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努力,也需要学校的积极配合。
1 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性的工作都需要制度保障,没有制度,管理的措施就无法落实。
实验室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和管理条例,根据不同实验室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行为规范。
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目标即无法实现。
实验室中会存放很多器械和药品,确保规范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点。
目前,各个学校的实验室基本都有一套管理制度,但由于其大都是“照抄照搬”,对本校实际考虑不够,因而影响了其可实施性,在应用于日常管理中遇到很多问题,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和设施的科学应用。
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一定要日常化,要把最平常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保证制度的实效性。
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可以参照其他学校,但也要充分考虑本校与其他学校资源配置、教学安排的不同情况,要高度重视日常工作的制度化、具体化。
在规章制度中着重研究《危化品管理条例》《危险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实验药品和器械的安全使用规范》,将其作为日常实验室管理的重点。
对一些危险性的药品管理工作一定要细致入微,同时将规范的操作写进制度,依靠制度来约束管理和使用人员的行为。
规范的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基础,也是实验课安全的保证。
2 养成实验操作规范的习惯
2.1 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重要性
教师在科学实验中应从细节上去规范实验操作,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对初中学生来说,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一定做到示范的规范性,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需要的实验器材、实验的操作步骤,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思考,以达到实验的目的。
教师要用熟练的实验技能技巧、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的实验态度去规范、教育学生。
学生在老师的演示实验中理解其意义,掌握实验的技能技巧,从而养成和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及严谨的科学学风。
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应严格要求自己,实验的基本操作和程序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实验,使每次实验都有所得;要做到爱护公物,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要求进行实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一次实验完成后,自己整理实验桌,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桌面整洁、卫生,水池里没有杂物和垃圾,危险物品按要求倾倒,让一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将实验过程同时转化为成长过程。
2.2 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考核
学生的实验习惯是实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的实验考核中,实验习惯占考核总成绩的30%,表明了实验习惯重要性。
以本校为例,为了实验安全和保证实验的成功,学校特别制定了“学生实验习惯管理制度”“学生实验习惯评分记录表”和“学生实验习惯记载”,合订成册,摆放在实验桌上。
学校对学生实验习惯的考核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验收、移交和检查。
1)验收。
验收的过程是在学生进实验室后,先检查桌面、地面的卫生状况和仪器是否有缺损,仪器的放置是否正确,如果存在问题,进行记录。
2)移交。
移交的过程是在实验结束后,再一次检查学生自己的实验各项操作是否规范,若不规范,立即改正,若仪器有破损,一定要记录在实验习惯记载中,并填写《实验器材缺损报告单》。
3)检查。
检查的过程是在移交结束后,对每一组学生的实验习惯进行评分,记录在《实验习惯评分记录表》中。
通过强化学生实验习惯管理,本校实验室的卫生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使得学生做实验的认真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验现象也更加明显。
如2009年和2012年的“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实验,两次实验对比可以发现,前一次的实验在实验桌上留下了紫黑色的高锰酸钾,而后一次的实验则没有在桌面留下一点高锰酸钾。
学生的实验习惯改善后,不仅使实验器材的破损率降到了最低,而且实验课得以有序进行,实验效果也明显提升。
3 强化内部管理,探寻有效方法
3.1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实验室管理是一个比较繁琐的工作,需要主要管理人员和实验课教师协同合作,同时各部分的工作要明确分工。
主要负责人可以经过协商把主要的管理工作列出来,然后根据个人的一些专长实施分工,要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
合理分工以后,还需要大家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形成合力,保证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2 合理利用学校其他资源
实施新课改后,对实验的要求更高,客观上实验室规模扩大,数量增加,实验课内容增加,对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就卫生而言,面对诸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很难自己完成清洁工作。
对此,应该更多地挖掘学校的资源,一方面请求学校分配清洁人员,负责外围的日常清洁工作,针对实验室内的,较为简单的清洁工作可以安排给各个班级完成,对于专业性强,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必须由管理人员完成。
实验室的一些基础设施可以交由后勤的专业技工协助维修等。
尽量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做好实验课准备和器械药品管理上。
3.3 加强实验课教师的技能培训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和学生对实验课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外,学生现在的课余生活也很丰富,接触到的知识也很广,许多学生很希望能在实验课上找到答案,这对实验课是新的挑战。
要求实验室管理在实验课服务方面需要持续提高水平,充分利用实验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不断探索对器械和药品更为科学合理及安全的管理方法,才能更好地做好实验室服务工作。
3.4 加强内部档案的管理
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档案管理,要做到规范、详细。
要把每个学年的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一些管理问题和创新点着重记录,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同时,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各项费用以及器械的更换等做好记录,方便学校对账目的管理。
4 结束语
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同时完善的制度需要严格地执行和实施。
从近些年的实验室事故来看,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的。
同时,实验室的管理必须针对自己学校的情况,将常规工作做到具体化,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提高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丁浩.科学探究:新综合学科实施的突破口[J].科学教育,2005(5).
[2]黄英奇.新课程理念下低成本实验的研讨[J].物理教学,2004(6).
【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相关文章:
建设情况的报告11-09
实验室自查情况报告06-20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05-05
个人履职情况及自身建设情况报告03-27
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02-06
违法建设情况报告范文09-13
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的思考03-31
建设新农村调研情况报告03-13
美好乡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