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医学论文

时间:2024-05-21 16:08:00 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医学论文经典(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学论文经典(15篇)

医学论文1

  摘要:目的:探讨PBL结合CBS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xx级两个班级共8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回顾性分析原则,依据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选择一个班级为研究组—40名学生,即:实施“PBL联合CBS”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剩余一个班级为对照组—42名学生,即:沿用原有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学期末通过自制的“教学情况调查量表”、以及“理论及实践考核”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

  结果:研究组对选用教材满意率95。00%,教学内容满意度97。50%,教学形式满意度97。5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考核后,研究组学生理论考核评价(41。8±7。5)分,实践能力考核评价(43。3±5。5)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教学中引入PBL结合CBS教学模式,可较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亦可教学相长,有益于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提升。

  关键词:免疫学;PBL模式;CBS模式;效果

  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免疫学课程的内涵发生了较大的发展,相应的教学理论、模式以及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更好的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1],是现今医学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教研室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教学相关文献,在免疫学的教学中引入“问题式教学与典型案例相结合(PBL联合CBS)”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培养医学人才,现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xx级两个班级共8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分组。根据研究的回顾性分析原则,依据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选择一个班级为研究组—40名学生,即:实施“PBL联合CBS”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剩余一个班级为对照组—42名学生,即:沿用原有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

  1.3教学模式。对照组教学模式:原有教学模式,即: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讲授,课后布置相关内容复习以及作业。研究组教学模式[2,3]:该教学模式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由授课教师针对近期即将讲授的免疫学中的知识点选择临床相关病例进行举例,所选病不仅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针对性,还用具有影像学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辅助资料,以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可使其根据已学知识对于未学知识进行推理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在即将进行授课之前1—2周告知学生查找相关知识点,多以病例与思考讨论的形式发给学生以便其进行明晰所要讲解的内容,由学生自由组建讨论组,通过课前查阅、课中讨论、课后回馈的形式对于知识点进行预习与复习,完成知识的`积累,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担任引导者身份,以病例引入知识点,并围绕病例提出问题引起思考与讨论,根据病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再分析,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进行各个小组依次发言的形式,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总结,形成较好的师生互动模式。

  1.4观察内容。评定教师授课情况:在学期末,通过自制“教学情况调查量表”由学生进行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的评定,内容涉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而计算满意率。评定学生学习情况:学期末,通过自制的“理论及实践考核”对学生进行考核,其中由免疫学教研室进行出卷及考核,总分100分,包括两项各50分。

  1.5统计学措施。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与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教学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对选用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形式上的评定满意率均升高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考核均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免疫学属于医学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不仅包括教授免疫学理论与技能,更涵盖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但由于该门学科内容较多,相对较为枯燥,以致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较大难题,近年来,针对医学生在免疫学教学课存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了一系列改革,将PBL联合CBS引入到免疫学教学改革之中[4],该教学模式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进行讲解病例,并尽量使其与免疫学中的知识点或者疑难点进行相契合,对此展开讨论[5],而在教学过程中由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给出范围,进行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治”等专题讲座,并引入到教学之中,使之在对于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完成思考与讨论,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演讲,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6],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免疫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邀请我市在免疫学、临床医学中建树颇多的教授与专家参加课堂教学,不仅可对于其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也可较大程度上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其学习兴趣,本研究中研究组的两个班级,在实施该教学模式过程中,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对选用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形式上的评定满意率均升高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免疫学教学中引入PBL联合CBS教学模式,可较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亦可教学相长,有益于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秦娜琳,罗军敏,汤贤英,等。医学高校教研室职位设置与职责刍议[J]。现代医药卫生,20xx,26(13),20xx

  [2]兰阳军,黄建军,郭光金,等。高等医学教育增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11):37—38

  [3]赖芳,韩云,张燕。在ICU临床教学中应用PBL+CBS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中医急症,20xx,22(5):764—765

  [4]林寒,徐茂锦,胡晓霞,等。探讨病例引导教学法在八年制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xx,32(24):38—39

  [5]覃明,罗军敏,姚新生,等。浅谈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作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xx,24(3):229—230

  [6]郭煜晖,舒劲松,张长城。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浅谈[J]。中国实用医药,20xx,10(1):257~258

医学论文2

  [1]高松柏.国际婴幼儿食品研究新动态[J].中国乳品工业,20xx(4):36-40.

  [2]赵学伟.食品挤压膨化机理研宄进展[J].粮食加工,20xx,35 (2) :59-65.

  [3]丁小林.大豆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功能特性[J].食品研宄与开发,20xx,25,(6):101.

  [4]韩立德,盖钧镒,张文明.大豆营养成分研究现状[J].种子,20xx(5): 58.

  [5]夏剑秋,张毅方.大豆中主要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功能作用[J].中国油脂,20xx,3(1):72.

  [6]姜中航,婴儿配方奶粉生产中部分应用大豆分离蛋白的研宂[J].大豆科技,20xx(2):41-43.

  [7]毛羽扬.食盐在烹饪调味中的作用[J].中国调味品,1999,5.

  [8]张瑞岩.豆基婴儿配方粉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xx.

  [9]张连慧.大豆分离蛋白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xx(5): 46.

  [10]陈莉.无糖速溶速凝豆奶粉的'研制[D].江南大学,20xx.

  [11]朱彦群,倪群.牛奶大豆双蛋白营养酸奶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xx,28(4) :110-111.

  [12]高蝉,高连胜.大豆分离蛋白在婴儿配方粉中的应用研宄[J].中国乳业.20xx(3)56-58.

  [13]汪之顼.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视觉发育和健康的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xx(3): 154-159.

  [14]李忠海,李安平.婴幼儿营养米粉配方的优化设计[J].中南林学院学报,20xx,21(1):54-57.

  [15]AnastaseH. Evaluation of rice flour modified by extrusion cooking [J]. Journal ofcereal Science, 20xx(43) :38-46.

  [16]MercedsB,ConsueloM,PerezO, etal. Varietal differences in properties of extrusioncooked rice flour[J]. Food Chemistry, 1986, 19(3): 173-187.

医学论文3

  1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

  目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大多仍然遵从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在进行实验教学和管理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是现有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先讲解实验步骤,学生再一步一步做,与其说做实验不如说体会实验过程,学生在其中很少能够得到思考,只是机械地完成课程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也不会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更不会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学以致用;二是课堂实验开展的仅仅只是一部分有代表性、易操作、经济、常用的简单实验,对于那些需要昂贵仪器、比较耗时的实验大多并不开展;三是实验课的资源(如实验动物、仪器设备等)紧张,经常多人共做一次实验,而开展的实验大都较为简单,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某些复杂实验因为资源紧张只做教学示教,没有锻炼机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及对实验的理解;四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高端精密仪器设备也逐步应用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当中,但是生均实验设备拥有量低,而且该类仪器由专人操作,采用示范教学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培养;五是部分基础医学实验标本和耗材难于购置(如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等课程需用的大量尸体,部分稀缺微生物寄生虫大体标本,蟾蜍、狗等特殊实验动物等),导致资源的极度紧张;六是某些实验存在危险性,如分子生物学实验和免疫学实验所必须使用的一些试剂有剧毒或神经毒性,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中必须用到许多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结核分歧杆菌等),一旦学生操作不慎或失误都会对学生的健康造成威胁。

  2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目标

  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针对本校的管理需求,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教育技术,整合国内外成熟的虚拟实验研究成果,与机能学实验、形态学实验、人体解剖学实验、断层解剖学实验、局部解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及病原生物学实验相结合,研究开发和部署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提供数字化网上实验教学环境,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应用。在现有的校园网和省级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的基础上,以各个学科的特点建设不同的虚拟仿真实验模块,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全天候开放的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搭建“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创建了“理论授课-虚拟实验-实验室教学”融合的医学基础类学科实验教学体系,为医学教育科研服务。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包含机能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形态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人体解剖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分子生物与免疫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4个虚拟模块。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虚实统一、网络学习与课堂模拟相结合,使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等多种技术融合于基础医学实验当中,为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学生实体操作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真正实现绿色、安全、经济的实验教学。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将为学校大大节约实验动物、实验用尸体标本、显微镜、切片购置和维护成本,解决珍稀标本如胚胎等和尸体标本的来源。同时使基础医学各学科实验教学内容优化重组,增加观念创新、实验技术创新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和动手的能力。

  3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1优化实验模式

  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设计中积极探索各种类型实验的优势互补,将动画模拟、虚拟仿真、录像和实体实验优化组合。对于生理、病理及机能学等实验可使模拟医学实验教学系统和原有的多道生理信号处理系统实验软件配合,使高仿模拟实验、实验指导实现随意切换。每一个教学实验包括实验指导、模拟实验、动手实验3大部分。可完成多达几十个实验项目,介绍生理科学实验的仪器常识、常用仪器设备,常用实验动物种类、品系、实验操作技术等知识,拥有多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操作视频。高仿实验有真实实验场景,实验仪器、装置、实验对象与真实实验现场情况一致,实验仪器界面和操作与真实的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相仿;实验步骤按实际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与实验对象的活动应用实景动画;实验数据进行生理指标的定量分析测量,并可导出。可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增强学生对机能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真实实验中的动手能力,能节约部分实验动物,并且能解决以往在实体实验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实验动物的浪费现象。针对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麻醉解剖学课程将虚拟解剖系统与传统的尸体解剖实验相结合,可开设几十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可查看彩色塑化切片图像,可根据教学需要锁定显示画面,3D解剖模型与2D切片截面图像完美结合,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感受,可完全满足临床医学、影像学、中医骨伤科学等特殊专业对解剖学课程的不同要求。使现代医学解剖教学摆脱了日常教学中对尸体解剖的完全依赖,满足教学需要,并可缓解教学尸体紧缺的难题。运用3D技术并有机合理地组合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把枯燥乏味的课堂知识形象、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摆脱以往的抽象枯燥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地掌握更多分子生物与免疫学实验的知识,能够在虚拟仿真的过程中掌握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克隆核酸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序DNA、RNA提取,逆转录cDNA,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等实验技术相关的实验项目,可减少分子生物和免疫学实验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对学生的伤害;减少分子生物与免疫学实验过程中对耗材、试剂、抗体等昂贵实验材料的需求以减少实验经费,使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掌握基本技术、操作步骤以及特殊仪器设备使用后能顺利完成实体实验,同时,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虚拟仿真实验也可作为对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科研基本功的培训。

  3.2流程化的实验管理

  注重操作细节,规范实验管理,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完成实验教学的全流程业务功能。通过实验课程管理、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教学安排、实验前预习、实验过程指导、实验结果批改、实验成绩分析等,实现对实验教学过程的全流程跟踪。各类教学资源建设也进行流程管理。基于网络的流程化管理有效促进各种类型实验的统一安排、优化组合,提高实验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规范,为开放共享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奠定良好基础。

  3.3智能化的教学服务

  为了减轻实验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课前预习阶段,采用智能组卷技术对学生进行应知应会测试。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虚拟仿真实验的网上实时智能指导,根据实验过程中的.问题,阶段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有效指导。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进行自动化的辅助批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时可以通过智能答疑系统答疑,学生可搜索常见问题,与教师实时互动或者向教师发送邮件。实验管理者和教师可以对实验过程的数据进行详实的统计与分析,通过大数据挖掘,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改进实验教学。

  3.4规范化的资源建设

  通过优化实验模式、流程化的实验管理,可整合不同学科实验室资源。虚拟仿真实验种类较多,技术较复杂,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基础医学不同学科间可达到资源共享。为了保障实验教学资源的长期积累和共享交流,实现规范化的资源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些规范和标准的实施,有利于在全校乃致其他院校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开发和浪费。总之,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将传统的实验模式融合虚拟仿真技术进行优化,顺应了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充分实现了“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模式,对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缓解了现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解决了因各种原因出现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的现状。

医学论文4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20xx年6月-20xx年5月近四年收治的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符合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条件:所有患者经B超、胃镜、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CT等检查,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依据20xx年修订的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表现临床症状为腹胀、腹痛、头晕、贫血,伴随大量呕血及黑便,且经胃镜查实。其中,男32例,女16例,患病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43岁。所有患者肝硬化诊断明确,肝炎后肝硬化29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原因不明2例。

  1.2检查方法

  在24-48小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检查,优先给予出血量大且伴随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输血、止血、补液及其他对症治疗,待病情平稳后进行胃镜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参照20xx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定标准。

  1.3出血原因

  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胃镜检查得出出血原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征象24例,占出血总数50%;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3例,占出血总数27%;消化性溃疡出血8例,占出血总数16.6%;急性胃黏膜病变2例,占出血总数4.1%;胃癌1例,占出血总数2%。

  1.4诊断指标

  有病毒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炎病史;有肝功能衰竭与门脉高压性胃病表现;有肝实质硬化结节感;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呕血与便血符合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标准。

  1.5治疗方法

  入院后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尿量、体温、呕血与黑便情况。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与血尿素氮。给予抑酸并辅以黏膜保护剂硫糖铝(3g/d),以及改善肝功能、预防肝昏迷及补充血容量。治疗过程中予以口服凝血酶500U3~4次/d,或予8%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50ml,交替使用2~3次/d。静脉滴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剂量0.4μg/min,止血后减为0.1μg/min,3次/d,维持2~3d后停药。维生素K1注射液3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1次/d,静脉滴注。

  2结果

  2.1疗效评定

  患者出血疗效评定为:24小时内出血停止,无活动性出血且呕血、黑便停止,伴大便转黄为显效;48-72小时内出血停止,无活动性出血且一周内大便转黄为有效;其余为无效。

  2.2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在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42例患者治疗后止血疗效显著,6例止血效果不显著,成功率87.5%;6例中,1例出血抢救无效死亡,5例续发感染。

  3讨论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仍占消化道出血20%左右。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由于胃镜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发现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病人出血并非都来源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如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和消化性溃疡等,其中门脉高压性胃病,尤其是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的`出血非常多见,成为第二位病因[2]。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目前多用内科治疗为主。在未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时,应采取常规止血、输血,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制酸剂;在病情稳定下及早进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以便针对治疗,减少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利于及早恢复。

医学论文5

  一、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骨折不愈合是骨科临床常见病症,其中以四肢长骨多发,例如胫骨,股骨,肱骨等,针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二次手术我院多才用植骨术配合lcp重新内固定。自体髂骨作为植骨材料具有较多的优点:如取材简单、组织相容性好、无移植排斥反应、骨诱导作用强等,这些优点使得髂骨成为一种最佳的植骨供材,这在临床上已形成共识。植骨是治疗骨折不愈合的重要方法,其机制是爬行替代所引起的支架作用与供给矿物质的作用,爬行替代顺利进行的条件要求准确的复位、充分的植骨和坚强的固定。为达到充分的植骨,及早促进骨折愈合,我们采用髓内外360°植骨的方法,外用钢丝环扎,配合lcp坚强内固定,术后3~12个月内进行随访,根据愈合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手术的临床疗效。选题目地在于探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改进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本课题以导师多年的临床资料为依据,通过对骨折不愈合手术治疗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结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随访调查及回顾性分析,根据骨科特殊生物力学特点和导师治疗骨折不愈合的多年临床体会,分析治疗效果,并对手术中的细节问题做初步探讨与论述。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对导师的临床实践的研究、总结,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二、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动态、水平

  治疗骨折不愈合,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植骨术加更改断端内固定。骨折不愈合应用自体骨移植治疗效果显著,已经形成共识。植骨是治疗骨不连的重要方法,植骨方式临床多采用髓内外联合植骨。沿肌间隙进入,骨膜下小心剥离显露骨折部位,取出内固定器械,清除骨断端间瘢痕,咬除硬化骨,打通髓腔,修整骨折端,手法复位,按照骨缺损情况取骨。髓内植骨以比髓腔稍粗的骨棒,贴紧髓腔骨质;髓外上盖植骨宜用螺丝钉固定植骨块;骨碎屑充分填充残余的空隙,这样才能确实达到植骨的目的和要求。自体皮—松质骨植骨的爬行替代缩短了骨折愈合过程,新鲜的自体骨具有生物活性,不存在免疫排异,无传染疾病的风险,同时存在骨传导和骨诱导能力。

  内固定物更换得坚持以下原则,原钢板内固定者,可更换成交锁髓内针或更长的钢板置于张力侧;原交锁髓内针内固定者,可选用更大号髓内针或钢板内固定;原先短钢板内固定者,可改成较长的钢板。所有病例均需植骨。更换内固定物后,,术后石膏外固定者,应及早进行肌肉收缩锻炼活动,骨痂生长良好后,去石膏开始关节屈伸功能锻炼。但是临床上医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可以根据骨痂生长情况酌情处理,出院时务必详细医嘱病人注意事项,配合医生,直到骨折完全愈合。lcp钢板内固定适用于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可用拉力螺钉固定碎骨块及移植骨块,并对断端行轴向加压锁定。手术关键是将骨折端的瘢痕结缔组织全部切除,骨端硬化骨全部咬除,露出正常骨质,钻通髓腔,植入的骨块必须牢固的嵌入缺损区,间隙用松质骨填满,。应积极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严格定期随访及指导。避免过早的不正确的负重。综上所述,对于骨折不愈合的治疗,自体骨移植疗效确切,安全稳妥,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值得提倡。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临床资料

  1、1病例来源

  本研究病例均采集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

  (二)采集时间

  20xx年5月~20xx年12月

  (三)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2]

  (1)病史:明确的外伤史,骨折后6个月没有愈合,并且没有进一步愈合倾向已有3个月。

  (2)症状:患者骨折端成角、旋转、侧移位、短缩畸形或者节段性骨缺损、持重疼痛或不能持重、局部在应力下疼痛等。

  (3)体征:局部窦道形成、流脓、假关节形成或伴有局部软组织瘢痕、缺损等

  (4)辅助检查:x线表现:骨端硬化,髓腔封闭;骨端萎缩疏松,中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或骨端硬化,相互成为杵臼假关节等这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就可以定为骨折不愈合。

  2、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本病诊断标准;

  (2)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超过半年以上,有假关节形成;

  (3)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多次复查x线拍片显示,骨折线

  清晰可见,未见内外骨痂或内外骨痂极少;

  (4)拍片显示骨折线增宽,骨折端骨面致密性硬化,骨髓腔封闭,骨质疏松,骨痂间无骨小梁形成,或伴有明显的骨缺损;

  (5)临床表现有骨的感染、缺损、畸形、肢体不等长、局部窦道形成、流脓等。

  3、排除病例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2)患者有严重的内科疾病,不能够耐受手术者

  (3)精神疾病患者

  (4)资料不全影响判断者

  2、疗效观察方法

  对骨不连愈合的评价应包括骨愈合和功能恢复双重评价:

  (1)骨愈合评价标准:本评价结果决定于四项指标:骨愈合、感染、畸形和肢体长度,其中骨愈合标准为x线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痴通过骨折线,拆除或试行松动外固定物后骨折无异常活动,下肢可无痛行走,上肢持物骨折处有稳定感。 评价标准:

  优:骨折愈合,无感染,断端畸形

  良:骨折愈合及其他三标准中两项。

  可:骨折愈合及其他三标准中一项。

  差:骨折未愈合或再骨折或虽愈合但不具备其他三标准中任何一个。

  (2)功能评价标准

  功能的评价分上肢与下肢的不同,上肢主要考虑其灵活性,而下肢主要功能为负重行走。

  将下肢评价指标定为以下五项:①明显跛行;②踝或膝任何一关节僵硬(完全伸膝或踝完全背伸时,活动范围较正常或对侧丧失15°以上):③软组织情况不良;④有限制活动或影响睡眠的疼痛存在:⑤丧失工作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

  优:存在工作能力且无其他四项指标。

  良:存在工作能力且具以上四指标中一至二项。

  可:存在工作能力并具以上指标中三至四项。

  差:丧失工作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不考虑是否具备其他指标。

  对上肢功能评价参照“steuart和hdlly对上肢功能评价标准”[3]

  观察指标为三项:疼痛、关节活动范围、日常活动能力。

  l:上肢功能评价标准

  分数痛疼任一关节活动受限日常活动

  优无

  良用力或疲劳后20~40°轻微受限

  差持续性>40°严重受限

  5、课题进度及安排:

  20xx—05——20xx—12收集病例及随访

  20xx—10——20xx—12资料汇总及数据分析

  20xx—01——20xx—03撰写论文、定稿

  四、本课题特色、预期取得的结果

  骨折不愈合应用自体骨移植治疗效果显著已经形成共识,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总结需要不断的进行,更要求开展回顾性工作及进行系统的整理。因此,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资料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通过搜集整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xx至20xx年期间的患者临床资料,对于自体骨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临床研究与总结。应用统计分析评分进行术前、术后及相关方面比较,对自体骨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获得客观、真实、准确的评价,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

  五、可行性分析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是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评定的重点学科、重点科室,在省内知名度较高,病人来源广泛。导师王明喜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治疗骨折不愈合做过大量研究、临床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题搜集整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近几年的临床资料,并在导师指导下对这些一手资料进行研究与总结。

  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由于并发症较多,治愈比较困难,手术后功能恢复过程漫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经验的总结是非常必需的,也是可行的。本课题主要研究山东省中医院近年应用钢丝环扎360°植骨配合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效果分析情况,因此在选题上可行性较强。课题的研究也得到了学校、附院等各部门、科室的大力支持。相信可以圆满地完成课题。

医学论文6

  医学科技论文,特别是高质量的原始论著及根据高质量原始论著产生的系统评价己不断地改进和规范着临床医疗实践活动。因此,医学文献的质量高低与我们的临床医疗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然而,如果统计学方法应用不当,不仅不能准确地反映科研结果,而且还可能带来错误的结沦[1]。Rosenfeld 等[2]比较了不同年代发表的文章,在20 世纪90年代以后有更多的文章使用了统计推断,而且比较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多因素分析等也更多的应用于临床研究中,但同时也存在使用统计方法欠妥或叙述不清的情况[3]。国内耳鼻咽喉科医学科技论文情况近似,熊国强[4]等分析了20xx 年到20xx 年“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在科研设计和统计分析方面的应用现状;胡良平等[5]抽查了“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 年到20xx 年发表的部分文献,发现统计学误用比较常见。因此本文将对医学科技论文常见统计学方法的正确应用进行讨论,希望加强作者的统计思维,进而提高期刊论文的统计质量及学术水平。

  1 统计学方法的内容

  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方法及检验水准是统计学方法必须描述的3 方面内容。SPSS (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 和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 是全世界学术界公认且最常用的两大统计软件包[6]。检验水准即A,表示组间实际无差别而统计结果判断为有差别,犯这类错误的概率[1]。实际工作中常取 A=0.05,表示本次研究计算所得P 值必须小于0.05,才能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而本刊对于检验水准的描述多简化为“P值< 0. 05 为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方法的准确描述是科技论文科学性的关键所在。统计学方法一般包括统计描述和组间差异性检验(即:假设检验) 两部分内容。现详细叙述如下:

  2 统计描述

  统计描述主要是根据资料类型及原始数据分布类型,选择正确的指标描述资料特征。资料类型分为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前者是指对每个观察对象测得的某个指标能够用具体数据表示,如:年龄、身高、每张切片的阳性细胞百分率等; 后者指对每个观察对象测得的某个指标不能用具体数值表示,仅反映观察对象的某一特征,如: 阳性、阴性,ABO 血型,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等。定量资料如果符合正态分布,统计描述指标可用均数及标准差,一般描述为“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统计描述指标选用中位数和级差(即: 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区分资料是正态或偏态分布,可以通过SPSS、SA S 统计软件程序判断,也可以通过目测数据是否有"极端值",即特别大或特别小的数据,进行判断[7]。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包括率、构成比及相对比。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某现象或事物发生的概率,如发病率、死亡率等;构成比指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个体数与该事物各部分个体数的`总和之比,表示各构成部分在全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不能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如性别构成、疾病构成、死亡构成等。二者的区别从以下公式则一目了然。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以构成比代替率很常见。例如,某文分析240 例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鼻窦炎41 例,称发病率17. 08% ,文中“发病率”实际为鼻窦炎患者在该科所有患者中的构成比。此外,还有将病死率误用为死亡率、患病率误用为发病率等,这些都需引起作者的注意。某种疾病发病率= 某段时间内发生该疾病的人数/某段时间内可能发生该种疾病的总人数某种疾病构成比= 某段时间内发生该疾病的人数/某段时间内发生各种疾病的总人数

  3 假设检验

  科技论文中最常用的是组间差异性检验。假设检验方法很多,不同的科研设计类型及资

  料类型适用的检验方法有所不同。定量资料与定性资料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介绍如下。

  3.1 定量资料

  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前者如t检验、方差分析,后者如秩和检验。选择的关键在于资料分布类型,如果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组间方差齐(即各组标准差彼此接近) 则选用参数法,不符合则选用非参数法[8]。但在许多医学论文中经常忽略这两个条件,不考虑资料的分布直接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由此得出的分析结果是不可信的,见例1。 例1 为研究TGF- β、CEA 肿瘤标志在喉癌患者手术前、后有无差异,分别检测了58 名患者前及术后TGF- β和CEA,经配对t 检验,TGF- β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肿瘤标记物术前术后的检测*

  组别 TGF- β(μg/l) CEA(μg/l)

  术前 19.0±26.3 34.0±79.0

  术后 4.8±7.5* 20.6±11.2

  与术前比较p 值﹤0.05

  表中两指标标准差均相差达2 倍以上,提示方差不齐,故不宜采用t 检验,而适合采用秩和检验。t 检验用于两组均数间的比较,包括两独立样本t 检验、配对t 检验和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 检验;方差分析用于两组或两组以上均数的比较。然而,在许多医学论文中,对于3 组或3 组以上均数的两两比较,常重复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作比较,如例2。这样会加大犯阳性错误的概率,即可能将无差别的两个总体均数判断为有差别。这点尤其需引起作者的注意,这也是医学科技论文中t 检验滥用的重要表现之一。此类资料正确的分析方法应是先进行方差分析,以确定这几组均数总体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如果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采用q 检验(任意组间两两比第一文库网较) 或Dunnett t 检验(每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以确定哪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例2 为了解不同分化程度的下咽癌患者VEGFR- 3 表达阳性脉管的数目VEGFR- 3 表达阳性脉管差异,分别检测16 例高分化患者,1

  5 例中分化者及13 例低分化者,作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下咽癌组织中VEGFR- 3 表达阳性脉管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组别 例数 VEGFR- 3 表达阳性脉管

  高分化组 16 14.29±6.50

  中分化组 15 15.65±5.84

  低分化组 13 16.16±4.75

  各组之间p 值﹥0.05

  3.2 定性资料

  定性资料整理与归纳后,主要分为3 种类型,即四格表资料(只有2 组,且结果变量为2 分类变量,总络子数为4 见表3)、行×列表资料(总格子数> 4,见表4) 和列联表资料(又称双向有序资料,见表5)。行×列表资料又包括单向有序资料(即等级资料,2 组或2 组以上,结果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见表6)。不同资料类型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所不同。 表3 四格表资料格式

  组别 阴性 阳性 合计

  实验组 10 29 39

  对照组 24 11 35

  合计 34 40 74

  表4 行×列表资料格式

  组别 阴性 阳性 合计

  实验1 组 10 29 39

  实验2 组 15 19 34

  对照组 24 11 35

  合计 49 59 108

  表5 列联表资料格式

  N 分期

  T 分期 N0 N1 N2 N3 合计

  T1 15 9 4 3 31

  T2 13 14 9 4 40

  T3 9 14 6 5 34

  T4 8 7 7 4 26

  合计 45 44 26 16 131

  表6 单向有序资料格式

  组别 无效 好转 显效 治愈 合计

  实验组 3 9 11 19 42

  对照组 9 5 7 9 30

  合计 12 14 18 28 72

  四格表资料χ2 检验医学论文中,四格表资料χ2 检验的应用很常见,但使用时应注意具体的应用条件。当总例数大于40,且每个格子的理论频数均不小于5 时,应用未校正的χ2检验;如果总例数大于40,有一个格子的理论频数小于5 但大于1,采用校正的χ2 检验; 如果总例数小于40,或有一个格子的理论频数小于1,则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实际应用中,许多作者不考虑应用的前题条件,均使用未校正的χ2 检验,从而导致结果不可靠。行×列表资料χ2 检验行×列表资料χ2 检验主要用于多个率或构成比的比较。但此时要求所有格子中理论频数均大于等于5或1≦T<5 的格子数不超过总格子数的1/5。如果大于1/5 或T<1时,则相邻格子应删除或合并后再计算。此时若需了解具体那些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需进行χ2 分割来确定。

  单向有序资料此类资料如果是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则应采用秩和检验。如果采用χ2 检验,仅表明各组的疗效构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因为此时只利用了每组构成比提供的信息,损失了有序指标提供的“等级”信息。这也是许多作者误用统计学方法的资料类型之一,需尤其注意。列联表资料χ2 检验此类资料特征为对同一组观察对象,分别观察其两种有序分类变量的表现,归纳成双向交叉排列的统计表,分析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相关联系的假设检验,采用行×列表χ2 检验。

  3.3 相关性分析

  如果需了解两变量有无相关性,或相关程度有多大,此时需作相关分析。相关分析应报告相关系数及对该相关系数所作的假设检验P 值。相关系数种类很多,选择时应根据指标类型来确定。如果是计量指标,则应选择Pearson 相关系数; 如果是等级指标,则应选择Spearman 相关系数。

  3.4 结论的表述

  首先要明确“P 值< 0.05”,习惯上称“显著”(significant) ,仅说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不能说明两组该指标相差很大,或在专业上有显著的(重要的)价值; 反之,P 值>0.05,习惯上称“不显著”(non significant) ,不应误解为相差不大,或一定相等,仅说明从统计角度考

  虑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为了不与一般意义上的“显著”、“不显著”相混淆,许多统计学家主张作结论时不用“是否显著”一词,而用“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根据统计结果得出专业结论不能太绝对化,因为统计结论均是概率性的,不是绝对的肯定或否定,本次研究统计结果是阴性,如果增加样本含量,组间差异可能就有统计学意义了。综上所述,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均有其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实际应用时,必须根据科研设计类型及变量类型选择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同时注意检查结果解释和专业结论是否同时满足专业和统计学要求。切忌将t 检验、χ2 检验视为分析资料的“万能工具”,盲目套用,导致文章的科学性降低。

医学论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哮喘患者,纳入标准:

  ①符合20xx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中哮喘的诊断标准;

  ②经相关检查确诊;③未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

  ④无精神病史。排除标准:

  ①肿瘤及其他心、肺等全身器质性疾病;

  ②合并过敏性鼻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其他疾病者;

  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本组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8~82岁,平均(45.5±15.3)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9.5±4.2)年。病情严重程度:中度64例,重度1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吸氧、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服用茶碱类药物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如下:

  ①入院当天:进行入院评估,介绍科室医护人员和规章制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教哮喘的发病、机制、诱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医学知识,适当进行用药指导。

  ②入院2d:根据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评价第1天的治疗效果,协助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并介绍其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等,进行饮食、吸氧、体位指导。

  ③入院3~4d:结合患者的性格、文化背景、职业等继续哮喘知识宣教(诱因、发作先兆、治疗、保健以及康复等),告知患者只有长期遵医嘱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干粉吸入剂和气雾剂的吸入方法,多采用现场演示方法。

  ④入院5~6d:继续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调整饮食结构,同时发放哮喘防治手册,介绍出院后自我监测病情的方法。

  1.3评价指标

  ①健康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病因及诱因、疾病的`预防知识、生活方式、疾病监测、自我护理知识、药物知识、预防复发七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0分,得分越高,掌握情况越好。

  ②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完全了解不遵医嘱的危害和药物作用原理,按照医嘱进行治疗;部分依从:对治疗重要性的认识不够,部分按照医嘱,完成部分治疗;不依从:不配合护理工作,仅偶尔或在病情加重时遵医嘱治疗。三种类型,其中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计入依从率。

  ③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软件,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t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英等发达国家,为一类特殊患者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手段为纵轴,具有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特点,能使诊疗和护理有序的进行,可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护理质量。本研究为提高哮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人员依据路径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护理的计划,整个护理过程能够使患者更清楚的指治疗方案和住院时间,不仅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使得患者也能主动地参与护理过程,学会了疾病预防、保健、自我护理知识,增强了患者的自护护理意识和能力,也能够使护患双方共同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治疗依从性较高,住院时间少。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增加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

医学论文8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医学生毕业后,以继续学习医学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其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居民对卫生服务的要求[1]。随着医院管理事业的发展,病案管理专业已经发展为医学边缘学科,它涉及的知识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卫生统计、医疗信息管理、计算机、法律法规、医疗保险及管理学等诸多专业。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病历书写规范(试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实施,对病案管理工作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病案管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将依赖于病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继续再教育是提高人员素质、业务能力、推动事业发展的一种渠道,如何能够行之有效地开展好病案管理继续教育工作,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1 病案管理继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1 病案管理人员状况 我国多数医疗机构从事病案管理工作的人员来源复杂,结构混乱。医院规模较大的病案室,医护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医院规模小的病案室,多数安排一些特殊照顾人员。统计资料表明,有病案管理专业学校的省、市级医院,病案室的病案管理专业人员约占到50%以上,护理人员占30%左右,其它人员占20%左右。无病案管理专业学校的省、市医院(占大多数),病案管理专业人员为零,病案室管理人员以体弱多病或年龄较大的护理人员为主,其它人员为辅,显然病案管理人员结构决定了对病案管理继续教育的需求,这种需求同样对病案管理继续教育的方向、内容、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2 病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 病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由人员来源所决定,来自医疗护理人员与其它特殊照顾的非专业人员,从未接受过病案管理的正规教育,但一直在从事本专业工作,且专业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言传身教和自学的方式。从潘淮宁等观点中可以看出病案管理人员素质确实需要提高。应当有针对性的对他们采取系统地病案管理继续教育培训,否则在工作中仍然无法从事国际疾病分类、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及病历质量监控工作,也难以胜任其他技术含量较高的病案信息提取、加工、汇总统计等管理工作。

  1。3 病案管理人员在医院的地位 病案管理是医院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它在医院中的地位很一般,病案管理专业在医院中受到关注的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学科。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及学习培训往往也不受重视。领导对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着参加继续教育人员的数量与质量。由于各级领导对病案管理专业情况了解甚少,容易产生误解,认为病案管理应该不会受学历和专业的限制,更不需要投人时间和经费接受什么继续教育学习。致使病案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

  1。4 病案管理教育的现状 国外病案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均有病案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且上岗之前,必须获得病案管理人员资格证。但我国病案管理教育却发展缓慢。自1985年北京崇文卫校设立第一个病案管理中专班,迄今为止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所大专院校设置了病案管理或卫生管理信息专业。由于缺乏专门的病案管理专业中、高等教育,导致我国病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病案管理事业的发展缓慢,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

  2 病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2。1 病案管理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计算机网络也进人到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传统的病案管理模式受到巨大的挑战。而我国的病案管理学科起步较晚。目前病案管理专业人员现状和知识结构都严重制约着病案学的发展。因此培养一批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病案管理人才科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仅是病案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推动病案管理学科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的需要。

  2。2 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需要 长期以来,病案管理人员在医院中一直受不到重视,地位低,待遇低,大大挫伤了这部分人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求知欲望极大降低,丧失了前进发展的动力。要想改变这个局面,除了需要医院领导改变观念,完善管理体制外,更重要的是病案管理人员要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来改变医院对病案管理人员的认识。另一方面,病案的应用范围和社会职能发生改变,病案不再是局限于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的医学档案文件,它更是指导医院经营管理,评价医院工作质量、效率,进行医疗卫生工作预测和决策的依据。病案的社会地位和价值的提高,必然要求病案管理人员加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来做好病案管理的工作。

  2。3 拓展医疗业务和科研的需要 当今社会,医学快速发展,新的疾病时刻发生,新的医疗技术不断应运而生,病案作为医疗信息的主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宝藏。这就要求病案管理人员用敏锐的职业眼光,能根据各临床专业医疗业务开展和科研的需要,。将大量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转化为可供检索、方便获取的有效的数据信息,及时传递给各位临床医生。而现有的绝大多数医院的病案管理人员都不具备此项能力。所以,只有通过加强在职的继续教育,使他们学会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掌握计算机数据库软件和SPsS等统计软件的应用,挖掘病案中丰富的资源,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4 继续教育是适应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人,病案除了为医院内部服务以外,也被社会其他领域广为利用。特别是20xx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的实施以来,病案的社会化服务日益增多。病案在商业保险、公安、司法、医疗纠纷、伤残鉴定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作人员也不再是简单的保管病案,病案管理将成为医院信息高速的“中枢”。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利用者的需求,病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信息检索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化服务。

  3 实施继续教育的设想与措施

  继续教育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教育形式,是一种实践性有目的的追加教育。我国现有的病案管理正规教育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医院建设对病案管理人才的需求,供求矛盾非常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继续教育。对不同层次的人员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3.1健全制度,完善教材 保证病案管理继续教育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应当由病案管理学术机构或病案管理教育委员会,配合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针对病案管理人员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的现状,和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制定一套合理的病案管理继续教育制度、考核制度、上岗制度,组织编写科学完善的病案管理继续教育教材,以及因人施教的教学计划,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配合颁发病案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是保证病案管理人员能够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要环节,从而促进病案管理继续教育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不断向前发展。

  3.2合理安排,形式多样 医院及科室领导首先要保证病案室的人员编制。应当严格按照病案管理人员与床位的比例规定,合理安排病案管理人员,才能根据人员知识结构、病案管理发展需要,有计划地合理安排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病案管理继续教育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如采取函授式的教育、委托式教育、举办长期、中期和短期培训班、脱产、半脱产或非脱产学习、外出学习、进修学习、参观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等。对于在职人员,自学是一种非常经济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在工作节奏加快的今天,很难在工作时间进行正规专业继续教育,应当要求和鼓励广大病案管理人员,充分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补充病案管理理论知识,增强病案管理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可以定期组织自学人员参加考试,考试通过人员颁发自学证书,或上岗证书、学分证书等,使病案管理继续教育形成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并得到进一步延伸和升华,同时病案管理人员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病案管理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借鉴。

  3.3扩大宣传和教育范围 扩大宣传和教育范围是促进病案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医务人员,尤其是领导者的传统观念中,病案管理是一项不需要有专业或者有学历的人员来从事的工作,在医院的工作中普遍不被重视,医院不肯投入,长此以往在病案管理人员中形成一种观念,努力不努力、学习不学习结果都一样,最终对病案管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转变这种观念,首先需要广大病案管理人员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病案管理质量,根据新时期病案管理发展重要性,不断扩大对病案管理专业性的宣传力度,普及病案管理专业的继续教育范围,包括对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统计人员、医保管理人员、医护人员、接诊、挂号、结算人员、社区服务人员等。通过接受病案管理专业的继续教育,更新传统观念,推动病案管理事业与医疗事业同步发展。

  3。4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使远程教育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由于他具有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师生分离,学习的场所和形式灵活多变,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等特点,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具有极其广阔的前景。它是一种最能节约时间,又切实可行的学习方式,可以真真实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3。5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可以通过自学考试、函授教育、成人夜大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形式参加。目前在学校教育休系中形成了高等专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等3个层次。可以推荐具有热爱病案管理事业、业务能力强的病案管理人员进人高校深造,为病案事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实践证明,通过参加非脱产为主的在职教育方式,边干边学,弥补了因知识不足而又无法继续深造的遗憾,在职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3。6岗位培训 主要是国家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班以及各省市病案管理学会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培训、专题研讨会等。诸如国际疾病分类技能培训班、疑难手术操作分类培训班、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班等,时间短,见效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3。4进修深造 可以借鉴临床医生、护士每年有计划的组织外出进修学习一样,病案室也可以选派综合素质优秀的病案管理人员到上一级或国家级医院的病案科学习深造,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理论方法,增强业务能力,为病案事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综上所述,病案管理在向专业化、标准化、技术化、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需要有不断加强和完善的病案管理继续教育作保证,培养出知识化、结构化的病案管理队伍,使病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状态,让病案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临床。

医学论文9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班的学生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xxxxx》,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刘老师。本论文是在刘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再次谨向刘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中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把论文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总述

  现状

  结论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xxx;xxxx;xxxx;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

  第二部分主要

  第三部分主要针对

  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的结语,是对整篇论文主要观点的概括。

医学论文10

  医学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论文报道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人类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第一大要素:思想性

  医学论文是专业性、探索性很强的文章,它的基本任务是探索未知,具体讲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即提出前人从未提出过的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然而,医学论文同样要体现党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科学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

  同时,在医学科学研究工作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要遵守国家法令,执行著作权法、保密和技术专利等有关规定。做到尊重科学,讲究道德,反对作假,反对剽窃。让医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讲,“文如其人”;所以,医务工作者有了好的思想才会有好的主题,有了好的主题才会有好的结论,最后才会有好的论文发表。

  第二大要素:创新性

  科学贵在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人类社会才会进步,医学科学也不例外。

  所谓“创”,是指医学论文所报道的主要科研成果是前人没有做过或没有发表的“发明”、“创造”,而不是重复别人的工作。

  所谓“新”,是指医学论文所提供的信息是鲜为人知的,非公知公用,非模仿抄袭的,即指医学的研究性课题,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边缘学科等三个领域。

  此外,即所谓推广性课题研究:在此类研究当中,如果是模仿和重复他人课题或研究,应仿中有“创”、推陈出“新”。作者应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见解,产生出一种新的理论或技术,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才会从新的角度反映出新的成就。如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的推广应用,以及老药新用,古方今用等项目,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边缘学科等三个领域的推广应用性课题。

  第三大要素:科学性

  衡量医学论文水平的首要条件是论文的科学性。在评价医学论文时,主要看科研设计是否严密合理,方法是否正确,资料是否完整可靠,依据是否准确并符合统计学要求,结果是否科学严谨,结论是否妥当并有充分依据等等。

  医学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包括“三严”和“五个体现”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撰写医学论文,必须贯彻“三严”精神。

  众所周知,按医学论文来源分类:

  (1)、分为原著(包括论著、著术及短篇报道)和编著(包括教科书、参考书、专著、文献、综述、讲座、专题笔谈、专题讨论等)两类;

  (2)、按论文写作目的分类为: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两类;

  (3)、按医学学科及课题性质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康复医学等四类;

  (4)、按论文的研究内容分:实验研究论文、调查研究论文、实验研究论文、资料分析论文、经验体会论文五类;

  (5)、按论文的论述体裁分为:论著、文献、综述、述评、讲座、技术与方法、个案报告和医学科普论文等。所以,作者必须根据自己研究工作和研究资料的内容,选择相应体裁的论文表达形式。

  1、坚持严肃的态度:有一种观点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医学工作者只有思想端正,对待科学严肃认真,不夸大其词,不掺杂水份,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2、坚持严谨的学风:如果没有严谨的学风,心浮气躁,沉入不到你所从事的研究当中去;或者被别的议论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实验过程,均难以得出正确的结果,更谈不上写出高水平的论文。

  3、坚持严密的方法:每一项实验或者临床观察,均应有严密的计划和步骤。在应用严密的操作和相关的程序当中,更不允许随意更改自己的科研设计和论证。

  所以,一篇好的医学论文诞生,既要有好的选题,好的设计,又要有具体的实施和认真的总结,作者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做到“严肃、严谨、严密”。有的人临时想写一篇论文,平时没有选题、没有设计、没有素材、更谈不上积累,怎么能临时写出论文呢?所以,医学论文来不得半点想当然、来不得半点虚假。

  第二方面:撰写医学论文必须具有“五个体现”

  1、体现真实性

  医学论文必须取材可靠,有原始资料和记录,实验结果务必忠于事实和主题,无夸大之处,更不能因实验数据与设计有出入而轻易改变程序和操作方法。当你做出的实验失败了,只要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你同样可以总结出有价值的论文,同样可以发表。你的论文告诉后来的研究者,在此课题研究的某一个方面上道路不通;它的意义也就是为后来的研究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时间。

  2、体现再现性

  医学论文报道临床或实验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其所采用的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以及得出的结果,都必须经得起他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相同条件下的重复,并能得出相同的结果。

  例如,我国有的医学论文虽然发表了,但别人重复不出你论文当中的结果,这样的医学论文没有任何价值。再如,我国医学工作者的医学论文寄到国外医学杂志发表时,其杂志社均有严格的审编过程,必要时有相应的机构再现你的论文结果,考察其可靠程度,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发表。

  3、体现准确性

  医学论文中,数据必须准确,必须反复探讨,特别是统计学处理。例如:有的.论文作者演算数据错误,编辑也未严格把关,不知不觉中统计学出了差错,文章虽然发表了;但最后在评职称中,错误被评审的专家核查出来了,当事人未能晋升上职称还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样的教训值得引起大家注意和重视。

  另外,论文中的引文,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文献资料,引用一定要准确,引文用词必须规范,术语必须准确;自己的论文推导出来的结论必须合乎逻辑,表达准确。因此,在你的论文完成之前,那怕是一个标点、一个字符、一个数据你都必须核对得准确无误。

  4、体现逻辑性

  我们写作医学论文,必须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不能概念不清,判断不当,更不能证据不足,论证不力,导致观点不明。

  目前,对医学论文的格式要求各家杂志社不尽相同;因此,作者在写作前,必须参阅你想投稿的医学期刊,每一种期刊都有它相应《投稿须知》或《稿约》。通常情况下,以中华系列杂志的《稿约》要求为标准,从文题、署名、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主题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多个方面把握全篇。

  5、体现公开性

  医学论文的作者要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切忌片面性和说过头话。对临床实验结果要如实所映,不能任意取舍,不摒弃偶然现象。

  例如:某人做一项临床研究,对200例病人进行药物疗效观察,结果只有50例有效,有效率为25%;而作者若舍弃100例无效病例,只报道100例,仍保留50例有效,会导致有效率为50%的错误结果。

  此外,我们引用他人科研成果或文献资料时,必须亲自查阅,注明出处,以示对作者的尊重和公正。

  常见医学论文写作技巧

  1、突出主题原则及修辞策略

  题名是论文最重要的、浓缩的信息点,是读者最先得到的直接信息,即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论点。因此,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反映论文主题。根据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中对文题的要求:简练和反映论文主题,英文标题应切题准确,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便于索引,利于论文广泛流通。

  好的标题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论文索引的利用价值。通常读者总是先浏览期刊的文章标题,在对其感兴趣后才会通读全文。因此,在标题英译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注意修辞策略:

  在信息传递上,要充分反映论文的创新内容,重要内容前置,突出中心;准确使用题名的必要结构要素来完整表达医学文献主题,在医学论文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是由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三要素组成的题名。在表达方式上,多用名词、名词词组、动名词来表达。文字安排应结构合理、选词准确、详略得当,重要的词放在文题的起始,如association,application,determination,effect,detection,establishment等词所引导的短语都是研究的中心内容。

  2、准确规范原则及修辞策略

  准确是修辞的基本原则,也是翻译必须遵循的原则。科技文体写作更应遵循这一原则,因为学术研究特别强调准确,不能模糊不清、模棱两可。措辞准确、表达客观、逻辑严密、行文简洁、词义明确、含义固定是科技文体所共有的文体特征[2]。医学英语除了具备以上特征外,它还有大量的专业词汇、术语以及特定的词汇结构体系、语法规则和语篇结构。因此,在医学论文题名写作时语言表达要合乎医学论文写作的规范标准。论文标题英译要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保持原文的风格。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格式要求规范。标题译文可采用首字母大写,其余的用小写(首字母缩略词全大写,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也可采用标题首字母大写,其余实词首字母大写,虚词小写(4个字母以上的介词或连词的首字母大写);排列时可根据具体学术期刊的规范分别采用居中排与左对齐的方式;书名应用斜体表示。

  其次,选词应强调专业化。与其它学科的英语术语相比,医学英语术语特征相对明显,专业化是医学英语的一大特色。因此,熟知医学英语术语,选择专业词汇,避免使用通俗语是医学工作者治学严谨的表现。例如,“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应译为“syndactylyoffingers”而不是“congenitalskinwebbedfingers”;“大黄”“丹参”分别为“Rhubarb”和“Salviamiltiorrhiza”,而不是“DaHunag”和“DanShen”。另一方面,科技英语用词强调词义单一、准确,忌用多义词。根据科技英语的这一修辞特点,在英译时应用词义明确单一的词来代替词义较多的词,如用totransmit,toconvert,toobtain,to,toconsume,toabsorb,application,sufficient,superior来替代常用的tosend,tochange,toget,toputin,touseup,totakein,use,enough,better。

  此外,用词要准确。注意不使用非标准化的缩略语,应使用公认的缩略词语、代号、符号、公式等。国际上《核心医学期刊文摘》中,对缩写词的使用非常谨慎,对非公认的缩略词语,第一次出现必须先写全名,缩写附后加括号。如丙型肝炎病人:hepatitisCvirus(HCV),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

  语言的习惯搭配也是医学论文英语标题写作特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英语中,有相当数量的动词、名词、形容词都有其固定的介词搭配,在使用此类词语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以避免错误。医学英语标题多采用逻辑动宾关系的名词性组合形式,常见的搭配如:patientswith,casesof,operationon,curefor,responseto,effecton,researchin/into/on,approachto,observation(s)of/on/in,treatmentof等等。下面的标题译文很好地说明了正确使用介词搭配能有助于准确明了地反映论文的主题。

  3、简明有效原则及修辞策略

  好的标题应是高度概括、言简意赅、便于检索。在完整、准确地概括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尽量少的文字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可夸大其词,以偏概全,也不可缩小研究范围,以偏代全。做到简明有效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在信息处理上,遵循科技写作中语言运用的最小信息差原则以谋求语言运用的最大信息量的输出和最佳交际效果,即“作者应该写的都能写出来,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意思都能读明白”。

  在选词用语上,文题力求语言精炼,中心词突出,一般在10个单词以内,通常不超过16个单词。标题起始处的冠词“A”“The”可以省略,但文题中间的“the”不能省。采用短语翻译题名,医学论文英语标题采取的主要短语结构有:名词+动词不定式;名词或名词短语+过去分词;现在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结构;名词或名词短语+介词短语;以动词形式开始的短语结构等。以短语形式来表达一个句子,结构言简意赅,内部组织严密,而且可以把更多的信息融于一体,使彼此的逻辑关系更明确,表达更细密,更有利于达到交际目的。

  由于医学英语要求客观和精确,一些旨在加强语言感染力和宣传效果的修辞格不常见。但是,医学英语强调注重有效的语法和词汇修辞,如英语讲求结构平行对称。论文标题中并列的内容,应注意到语法结构上的对称,即名词与名词并列,动名词与动名词并列,不要混杂使用。例如:TheRoleofArthroscopyinDiagnosingandtheTreatmentofJointDiseasesinChildren(关节镜在儿童关节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宜改为:TheRoleofArthroscopy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JointDiseasesinChildren。修改后两个动名词并列,既简化了文字,符合修辞原则,而且还更为醒目。平行结构的使用可以增强修辞效果,不仅使主题更加突出,而且还富有美感,引起读者兴趣。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1:“Clinical,physiological,andradiologicalstudyofanewpurpose-designedartificialbowelsphincter”

  例2:“Socioeconomicstatus,standardofliving,andneuroticdisorder”

  例1中3个形容词平行排列加强了语音的节奏感,也明确了与中心词的修饰关系,既美观又醒目;例2中的3个并列名词短语排列有序、结构工整、逻辑关系明确,读者能很快抓住论文的中心。

  4、得体原则及修辞策略

  一个修辞行为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它是否合乎语体的规范,是否符合言语交际环境的规定,是否符合社会交往的礼仪,是否符合文化的习俗,是否符合双方的审美倾向。[5]如用戏曲语体撰写科技论文是不得体的。科技论文的行文要符合科技文体的特点,保持文体的严肃性,是为得体。医学论文的英语题名写作与翻译要求标题与论文的内容协调一致,包括风格的一致,语言表达应符合英语习惯。因此,在医学论文标题英译时,要考虑其语法、修辞特点,尽可能体现出英语的固有风格,避免中式英语的弊病。下面介绍几种表达得体的主要修辞策略。

  英文标题的写作可以不拘一格,但应突出主题,服从英语的表达习惯,避免使用中国式的英语表达形式。比如,汉语医学论文标题中常常出现“初探”、“探讨”、“经验”、“体会”等词以示谦逊,而在国外的医学刊物中使用带有“浅谈”“初探”这类句式的题名会被认为所论述的内容没有多大参考价值,缺乏严肃性。这是因为欧美人认为科技论文应立足于事实材料,不必谦虚客套。

  汉语论文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一般用破折号,而英文的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通常用冒号表示。病例数在汉语中一般放在正标题中,在英语中大多放在副标题中,如:Posttransfusionhepatitis:Areportof60cases(输血后肝炎60例报告)。

  由于受汉语语法的限制和语言习惯的影响,在中文标题中常含有“……的研究”和“……的观察”等词语,题名英译时应省略“Regarding…”、“Observation(s)of…”、“Investigationof…”、“Studieson…”、“Research(es)on…”、“Somethoughtson…”、“Introductionto…”等冗余套语,使之更简洁且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名词化结构较多地使用抽象名词表达动作和状态,这也是英语表达和汉语表达上的主要差别之一。在汉语中用行为动词表达的意思在英语中多转换为名词。英汉语的用词顺序有很大的不同。在汉语中,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前,而在英语中,“中心词+后置定语”的结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葡萄糖在体外和体内对神经细胞瘤的疗效:EffectofGlucoseonNeuroblastomainVitroandinVivo;心脏病患者肌酐激酶同功酶的测定:DetectionofCreatineKinaseIsoenzymesInheartDisease;严重脑外伤患者大断面骨折接骨时间选择:TimingofOsteosynthesisofMajorFractureinPatientswithSevereBrainInjury。

  总之,标题在论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的标题应能准确地概括论文的内容,提纲挈领、点明主题、吸引读者、便于检索。要写好译好英文标题,作者不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还要掌握专业英语知识,熟悉医学英语文体的写作特点,熟记常用的句式结构及英语习惯表达方法,在正确理解论文主旨的基础上,力求重点突出,行文准确、规范、简洁、得体。

医学论文11

  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摘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为主要目标,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诊疗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文章分析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导师配备情况、临床技能培养、科研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教育等多方面,探讨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自20xx年,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但许多因素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例如培养模式单一,仍沿袭科学学位培养模式,考核指标不严格、忽视临床技能的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从学校到医院、科室均缺乏管理制度上的统一和连贯,不仅缺乏有条理的监控和测试机制,相关科室多缺少专业、规范的临床技能培养和教学培训计划等。我院自20xx年获准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办单位,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不断对培训计划及培养过程进行调整及改进,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1]。具体包括:设置科学合理课程体系,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体系、科室轮转培养和考核体系、综合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执业素质及未来临床工作适应力有积极作用。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的内容

  1.1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及其指导制度建设

  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是保证专业学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2]。大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师德水平、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指导水平。成立以导师为中心的指导小组,采取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科主任负责管理、导师负责指导、指导小组成员分工指导的集体培养制度,避免单一的导师负责制的弊端,使之利于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1.2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

  利用我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跨专业、学院选课,进行通识教育,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将来适合更加复杂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我院建立有组织完备、规范的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建立了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不断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大力改善研究生教学、科研条件,设立学术成果奖励基金、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基金,激励研究生作出创新性成果,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管理上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以人为本、高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管理体系[3,4]。如建立学院、培训医院教学培养过程中重要环节、节点相互通报制度;学生考核成绩向学院、培训医院同时报告制度;建立学院、培训医院教学质量互相监督制度。要求教育管理人员加强对专业学位的认识,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首先要保证培养出一名好医生,应该让学生做医生成长过程中所应该做的事情,主要就是规范的临床培训与实践(更规范严格的医学本科毕业后教育)[5]。通过不断努力与探索,力求为社会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临床技能、又具备独立的临床科研能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1.3建立并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及考核体系

  临床技能考核培训与考核采用学科点、医院和医学院三级培训与考核的方法。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的实施分三个阶段:①入院伊始以临床技能集中培训为主,由医院组织相关教研室专业教师,在医院技能培训中心,对所有进入临床阶段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轮转学科。②进入学科后对所轮转科室进行针对性技能训练,并通过手术直播、临床实践、出科考核及多站式临床技能考试等,强化临床技能。③毕业前进行全面临床技能考核。

  1.4多种形式进行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专业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为使学生学会用心理、伦理、社会、道德、法律等知识指导临床实践。医院始终坚持“学生为本,教书育人,造就英才”的教学理念,不仅培养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切实加强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人格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研究生入院即开始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通过医务管理专家及律师为研究生进行理论授课,并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自觉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规避相应的医疗风险。作为医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沟通能力十分重要。医院十分注重以上能力的培养,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参加各种高端学术论坛,使学生受到医学大家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及创新精神,学会自我学习和正确思维,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2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各环节质量检查督导与监管制度,加快构建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坚持过程管理,实施环节控制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力保证[6]。研究生培养过程监管,主要包括考试环节管理、课程环节管理、导师组管理、专业课及专业外语管理、临床轮转检查、临床能力考核管理、学位论文答辩管理等。特别强调的是,为保证轮转培养质量,应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导师和导师组的群体指导作用,要求临床科室选派临床业务熟练、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医师担当研究生的带教指导工作,并成立导师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轮转情况进行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各学科设专人对研究生具体管理,落实人员考勤管理制度并对整个临床训练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要在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的同时,强化学位论文选题和评审工作。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优、奖惩工作,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7]。

  3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

  20xx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全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8]。通过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3年的学习,能够取得四证,即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以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研究生培养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理论素质的重要环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如果二者能在临床工作中得到有机的结合,将会使二者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取得双赢的效果[9]。我院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9]。包括:设置科学合理课程体系;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体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室轮转培养和考核体系等。如果可以从临床技能培养层面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同一化管理,将理顺我院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次序。但是,一些导师由于对专业学位理解深度不一样,不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去转科实习,而是在实验室里完成自己的科研课题,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表实验室研究论文,致使学生毕业后达不到专业培养要求。基于此种情况,我院对全院带教老师进行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制度、培养模式、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可行性等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学习,使得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师在认识上达到了统一,为我院进一步实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起到推动作用[10]。培养期间,如果培养对象未能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未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则不能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通专科合格证书”,更不能获得“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总之,加强临床培养环节,重视临床能力的训练和实践,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仅要系统化、规范化,还应该有法可依、合情合理,逐步把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引导到以临床能力为主的培养轨道上,在培养机制上与住院医师培训相结合。实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一,以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医学人才,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把临床教学工作做好,不断地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研究,使培养出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加能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对社会有用的、高层次的医学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艳阳,赵栓枝,孟晶莹,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培训相结合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10):9-10.

  [2]何刚.重视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xx,(3):28-29.

  [3]林青,罗瑾.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难点与解决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xx,(2):238-240.

  [4]陈地龙,谢鹏,汪玲,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7):69-71.

  [5]柯杨.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再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7):17-30.

  [6]祖雅琼,陈洁莉,李丽剑,等.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天津市15所三级医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的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xx,(7):526-528.

  [7]黄春基,张椿,齐德广,等.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规范化培训并轨教学模式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xx,(4):673-674.

  [8]王虹,陈琪,朱滨海,等.构建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4):11-15.

  [9]陈旻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可行性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9):118-119.

  [10]王樵砚,邹彤,吴萍.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一”模式的现状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增刊):85-87.

医学论文12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xx年1到20xx年5月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见习的82名学生,其中男生32位,女生50位,学生年龄分布在20岁到24岁之间,平均年龄(22.24±1.3)岁,所有学生见习前平均成绩在60-100分之间,平均分(81.24±8.3)。将两组见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见习前成绩状况等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方法

  对照组41位实习生实施传统一般带教方法,实验组具体方法为由带教老师讲解关于神经内科的书本知识,并在课上传授临床经验以及临床示教操作为主。对照组41位实习生实施循证护理带教,实验组教学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1)成立循证指导小组,由经验丰富或者经过培训的护士长或者责任护师组成。首先,对41位实验组学生进行神内科常见疾病的课程指导教育,对神内科流行病理论知识指导,为学生耐心讲解常用的临床知识。让学生对神经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检查结果进行仔细分析,指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靠的解决方案。

  (2)指导学生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对循证医学资源数据库进行介绍、学习文献的评价方法以及指导学生分析循证医学的结论等。包括EBM研究效果如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正确与否,力求为EBM问题的提出提供科学依据,力求为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及时必要的改革。(3)针对患者情况结合临床知识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最终决策。并且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指导学生加强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对患者出现的情形进行全面分析,锻炼学生分析患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全面培养见习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产生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在检验水准α=0.05的情况下分析两种带教方式下两组学生的成绩,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带教方案差异显著。

  4.指标

  对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临床疾病诊断能力进行评定。理论成绩采用笔试方式,满分为100分,临床疾病诊断能力的评分由循证指导小组进行,满分为100分。

  二、结果

  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采用EBM带教的实验组41位见习生,理论知识平均成绩为(95.42±8.14),相比之下,采用传统带教的对照组仅为(84.78±10.47);临床疾病诊断考核中,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94.48±7.97),对照组仅为(78.45±11.54)。不难发现,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理论知识和临床疾病诊断考核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循证医学(EBM)伴随现代医学的发展而产生,并且伴随着医学理念的变化,循证医学必然会越来越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EBM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准确、慎重、明智的运用这些研究结果,并结合护理人员娴熟的医术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案。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出职业操守合格的医务人员,并且需要医务人员有娴熟精湛的.医术。

  由于带教老师的经验可能存在其片面性和不足之处,在指导过程中没有与实际病例相结合,见习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以采用辨证思维的循证医学临床方式,将证据和经验进行结合,转变传统带教方式中学生被动学习以及死记硬背的错误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病例有更加客观和情形的认识,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在神经内科中开展循证医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以及现代医学发展的必要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提高以及疾病分析解决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循证医学注重实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疾病中的各种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强化学生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调查比较分析得知,使用EBM带教的实验组,实验组的41位学生的理论成绩和临床疾病诊断平均分分别为(95.42±8.14)和(94.48±7.97);采用传统带教的对照组两组分数分别为(84.78.±10.47)和(78.45±11.54),EBM带教的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中对学生进行EBC带教应用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医学论文13

  三年寒暑,转瞬即逝,三年的研究生时光即将画上句号,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朱晓玲老师,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三年来她都一直默默地帮助我、鼓励我,帮我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渡过人生中的层层难关。点点滴滴我永远铭记于心,在此我向她表示最诚挚的祝福和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要感谢肾病实验室胡云琴老师、闵曼老师、汤绚丽老师对我肾脏病理知识的悉心教导,让我受益匪浅,也是她们陪伴我渡过人生中非常美好的时光;还要感谢实验室的王军老师,林宜老师,张迎华老师、张华琴老师对我学习和实验的种种帮助。

  另外还要感谢肾内科袁博寒老师、王宇晖老师、倪军老师、俞东容老师对我临床知识学习的指导与教诲。他们渊博的学识,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医疗事业的奉献精神时时刻刻影响着我、鼓励着我、鞭策着我,让我前进充满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年寒窗,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没有你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我今円的满载而归,在此我向你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医学论文14

  在这鸟语花香的季节,我散布在林荫小道上,中午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散射在小路上,我感谢树叶为我遮阴,让我感觉到舒适惬意。而树叶却对树根充满了感恩,虽然树叶不能给默默无闻的树根任何回报,但却也无声息的造福人类。树根要感谢的是谁呢?当然是大地母亲。

  在这里,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吴玮教授。吴老师对我论文的顺利完成帮助很大。从选题开始就给予精心的指导,为我开拓思路,指点迷津。

  虽然有时老师面对电脑眼花疲惫,但毫无怨言,让我十分感动。吴老师严谨治学、思想精深、和善可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还常常教导我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后做一名优秀的医学工作者。导师就像海上的夜明灯,为我的生活学习指明了方向。请允许我向我最敬爱的老师深深地鞠一躬!

  感谢才华横溢的吴玮教授,知识渊博的`边城教授,严谨求实的范天利副教授、侯青顺主任,经验丰富的孙晓慧、陈晓黎主治医师等在实习期间给予的帮助与关怀!我将铭记在心。

  感谢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基因耐药检测室的老师以及我可爱的学姐学妹在我的论文撰写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衷心感谢各位专家教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论文答辩并给予指正。

医学论文15

  本人在校期间认真完成了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涉猎了许多医学书刊及文献,熟练的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专业知识过硬,有旺盛的.求知欲,广泛爱好,时间观念强;严于自律,吃苦耐劳;团队亲和力强,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自我鉴定《医学论文自我鉴定》。

  具有两年实习经历的我积累了很多的临床经验,熟悉和掌握了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及治疗原则,能够正规全面系统的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完成医疗文件书写,了解常用药物的剂量及用法;多次参加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进行了专业的“三基”培训,实习期间可独立完成检验任务,能够与带教老师达成共识,得到了医院领导及老师的肯定。可熟练完成临床检验的基本操作等。所以我希望找一份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关的工作,如医学检验技术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医学论文】相关文章:

医学论文04-01

医学论文05-16

内科医学论文10-08

医学论文要求10-08

专升本医学论文10-08

医学论文修改04-01

关于医学论文04-01

本科医学论文精选04-01

本科医学论文04-01

医学论文例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