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时间:2023-04-01 09:12:53 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更是必不可少的,当前网络环境已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全是消极的,但是目前,怎样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点部分。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第一篇:积极心理学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积极心理学于20世纪末兴起后,以其更多关注正常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一股新的思潮。

  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更多地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精髓,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积极的环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大学生。

  关键词:积极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积极心理学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就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美国心理学教授、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赛里格曼于1998年在题为《构建人类的优点:被心理学遗忘的使命》一文中指出,心理学应该具有的三项使命:第一,研究消极心理,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患;第二,致力于使人类生活得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第三,鉴别和培养有天赋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心理学的这三项使命都得到了平衡的发展。

  心理学家既关注消极心理也关注积极心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争的恐慌、社会的动荡、经济的衰败,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社会环境给心理学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抚慰这些受伤的心灵!

  2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大学生应该是社会中最具有生机的群体。

  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充满瞬息万变的信息和多种多样的刺激。

  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伴随着焦躁、不安和没有意义。

  传统心理学更多的关注出现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在建立心理档案时被发现存在一些人格的缺陷,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从学生处到班主任、辅导员都会给予这些学生特殊的关照。

  如果学生愿意,会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为这些学生做专业的指导,及时帮助他们排解焦虑。

  其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要为学校的所有学生服务的。

  出现问题的学生仅仅是学校的少部分群体,还有大多数的普通学生需要心理学的专业指导。

  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况达不到某种症状的标准,但是生活得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也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也有些学生每天生活得很积极很充实。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所有的这些学生,使学生快乐地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增加他们的包容心,维持他们的智慧感,获得健康的成长和更完美的人格。

  3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思考

  3.1具有积极心理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反映了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转变。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辅导员都应该树立积极心理的理念。

  教育的目的是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乐观希望和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心灵。

  每一个人的全面人格都包含着积极的内容和消极的内容。

  当面对一个学生或是一群学生时,如果教师看到的总是学生的消极一面,就会起到“贴标签”的效果,学生的眼里也只有自己的消极人格,并且逐渐认同,这显然不是教育的目的。

  教师要转变理念,能够以发现和发展的眼光看到学生积极的一面。

  通过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来看待问题,处理事情。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2积极心理测量技术

  传统心理学所使用的测评学生心理品质的量表多是SCL-90等建立在消极心理学的理念下的量表,用以发现个体的病态心理特征,解决出现的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果使用这类量表,首先表明使用者是用消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其次,这类量表的使用结果总是会发现学生具有的某种心理问题,因为量表的选择不当,掩盖了学生人格中的积极一面。

  而积极心理学更关注的是个体身上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

  如果针对的是主动来做心理治疗的学生,在测量工具方面两者应该结合起来,以期全面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

  如果针对普通的大学生,应采用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问卷,以发现和培养个体所具有的积极品质。

  3.3实施积极心理干预

  心理咨询是学校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

  心理咨询教师要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平等地看待每一位来访者。

  相信每个大学生身上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

  和来访者建立积极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并挖掘大学生本身的积极品质,使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康复的能力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建立自信,完善自己的人格特征。

  3.4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听众更多、受益更广泛成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开设以幸福、智慧、创造性、宽容、感恩、自尊、幽默等为主题的积极心理学课程。

  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学生建构积极健康理念。

  通过课堂开展的个体探索,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

  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体验不仅可以激发潜力,还可以成为继续成长的动力。

  学生只有更好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才能不断地获得自信,建立越来越完美的人格,这才应该是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金珍,王文忠等.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6-112.

  第二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更是必不可少的,当前网络环境已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全是消极的,但是目前,怎样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点部分。

  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途径

  相比专业课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其心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整,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当前网络环境的特点,找出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1.1失落心理

  虽然大学生基本上都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但是高中期间,即使学生考得再不好,也不会有“挂科”的概念出现。

  而进入大学后,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都是通过突击复习以顺利通过考试,所以经常有学生会出现挂科的现象,导致学生出现失落心理。

  当学生出现这种心理的时候,他们就可能会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安慰。

  1.2好奇心理

  虽然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判断力,但是由于他们涉世未深,对很多事物依旧充满着好奇心,所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网络是科技的产物,每天有着无数信息的更新,对大学生来说,网络是有趣的,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知道他们想知道的事情,看他们想看的视频,玩他们想玩的游戏。

  但是,网络世界里也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大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是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的。

  [1]

  1.3从众心理

  在大学校园中,特立独行的人可能会被人视为异类,而且一直以来,人们的从众心理就比较严重,对于大学生来说亦是如此。

  很多时候,你可能不喜欢做某件事情,但是周围的同学、朋友都在做的话,那么渐渐的,你也就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始一起做这件事,这种现象也是受从众心理支配的。

  网络信息更新非常快,很多学生觉得网络语言有趣,所以在生活中也会经常使用这类语言,如果在平时的交流中,某个学生表现出听不懂的样子,那么这位同学可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为了不脱离群体,同学之间会相互模仿。

  1.4自卑心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经济发展却是不平衡的,每年依旧有很多大学生贷款上学,或者有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这类学生本身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很容易表现出自卑心理。

  但是,在网络环境下,他们可以不考虑自己的身份背景,内心可以得到解脱。

  2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正面影响

  在大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并不能解决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在网络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心理需求,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在不被对方得知身份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求助。

  这种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在课堂上,由于害羞或者其它因素的影响,学生很少会将自己的心理问题直接说出来,但是在网络上,不管何时何地,学生都可以进行匿名提问,及时疏通自己的心理问题。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网络资源丰富,除了教材上的知识外,还有大量的课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2.2负面影响

  网络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发展至今,网络也逐渐将自身的缺陷暴露出来了。

  [2]网络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当前网络管理方面的不完善,还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容易误导学生,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加重。

  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要求教师可以熟练运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然而很多教师的网络技术水平过低,不会使用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这也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3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3.1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多媒体教学是网络发展的产物,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将课本上比较枯燥的心理理论知识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是不同的,在心理健康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选取一些有影响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得到启发,进而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大学心理健康教学质量的提升。

  3.2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网络环境下,人们可以实现远程交流,电脑的用途也不再只是储存信息,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给心理健康教育者带来了诸多便利。

  在心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正确地在网络上寻求帮助,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4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4.1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对大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没有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就需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要明确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网络的利弊,适当利用网络环境提升心理健康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要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自身所学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结合网络的帮助,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

  但是,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同时也不能摒弃传统教学方式,要找到传统教学的优点,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方式,还是更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所以,教师要将网络环境与传统心理教育融合起来,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3]

  4.2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每个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其心理特点都是不同的。

  在这个阶段,学校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心理调查。

  要准备高质量的心理问卷,通过问卷准确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完成问卷调查之后,要让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然后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另外,档案中要详细记录学生的基础信息,包括家庭成员以及家族病史,确认家人是否有精神病史等情况,根据以上信息最终确认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记录到心理档案中,作为以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基础依据。

  此外,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状况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这种变化,并且将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记录到其个人档案中,根据学生心理上的总体变化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4.3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

  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4]进入大学后,班长都会建立QQ群或者是微信群,以便进行相关信息的传递,教师可以在这些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还可以采用在线视频的方式进行授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及时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心理自我调节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另外,一般高校都有设置校级、院级心理健康等机构,这些机构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或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等活动,都可以采用网络教育的方式完成。

  4.4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

  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网络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可以熟练掌握相关网络技术。

  而且当前,学生的网络技术普遍比一些非相关教师的技术要强,所以为了让教师可以更好地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要对教师进行强化培训。

  高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师进行相关技术的学习,让其可以在某些网络平台上熟练操作,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4.5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心理健康

  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学,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有充足的课外时间,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外界信息与课外知识。

  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培养心理健康,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都是被动地通过教师讲解而得知的,而如今教师要教会学生主动探索,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升其自制力,尽量杜绝大学生网络犯罪、网恋和网络暴力等现象的出现,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去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并且实现自我心理调节。

  5结语

  综上所述,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可以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明确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利弊,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需求,找出有效的教学途径,就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另外,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娅萍.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2]冯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

  [3]何华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的构建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4]黄锡榜.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论文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论文模板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论文范文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析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述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6-2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总结03-3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例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