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毕业论文

恩格斯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及影响

时间:2022-10-07 06:45:53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恩格斯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及影响

  恩格斯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及影响

  摘 要:在《费尔巴哈论》这篇著作中,黑格尔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辩证法部分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使唯物辩证的发展观内容得到不断完善。

  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努力就是运用这个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的方法,去研究考察事物。

  当前中国哲学需要现代化,就离不开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指导,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也应该贯穿于中国哲学现代化进程当中。

  关键词:恩格斯;黑格尔;唯物辩证法发展观;中国哲学现代化

  黑格尔是19世纪初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在恩格斯看来,黑格尔试图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去指导贯穿他所研究的诸多领域发展的线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黑格尔的一个著名哲学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恩格斯对这一著名哲学命题的分析,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一些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和借鉴了黑格尔哲学中合理的部分即黑格尔的“合理内核”部分,并且发展了黑格尔哲学,形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分析黑格尔著名的哲学命题

  恩格斯从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出发,分析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那时普鲁士王国和资产阶级自由派认为“现实的”就是“现实存在着”,因此“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即“存在即合理”。

  这个观点显然不符合黑格尔的本意,同时也不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状况,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在黑格尔这里,这个命题的成立需要具备一个条件,就是“现实”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

  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这个著名命题的合理性也会存在质疑。

  因此,“现实性”并不是事物恒久的属性,也不是任何时代和环境所具有的属性。

  现实性是一个不停变革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现实的东西会丧失其必然性,会被新的现实的东西所替代。

  由此某一事物存在的“现实性”是由于其“必然性”决定的,“必然性”是“现实性”的基础。

  由于普鲁士王国和资产积极自由派反对资产积极革命派的主张,极力为现存的社会制度辩护,他们的主张带有一种封建的和妥协的性质,是一种落后的和保守的思想。

  由于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并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事物的“必然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丧失其合理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的必然性”的产生。

  由此这一命题就转化成为自己的反面:这些现实在历史的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非理性,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的,一开始就包含了不合理的;所有在人们的印象里是理性的,无论多么冲突,他们都注定要成为现实。

  因此,黑格尔的思维方法这一哲学命题就变为另一个非常具有革命性质的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现存事物自身只是整个世界发展的一部分,现存的事物相对于旧的事物来说是理性的和积极的,但是现存的事物相对于未来的事物来说又是非理性的和消极的。

  黑格尔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有他本身保守的一面,其保守性体现在黑格尔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对于欧洲大陆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德国的经济社会条件相比英法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比较低,不允许和英法两国一样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只能寄希望于专制的普鲁士政府,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道路,体现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但是,黑格尔哲学也同样具有革命性的一面。

  黑格尔认为哲学所认识的真理应该是不断辩证发展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

  主张对现存的事物学会运用理性的思维进行分析,黑格尔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相对于封建主义来说是进步的和革命的。

  黑格尔时期资产阶级的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关系。

  相对于封建社会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来说,资产阶级所建立的社会是一种新的更高级别的社会,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

  二、分析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思想

  根据黑格尔的这一著名的哲学命题,恩格斯从唯物主义出发,概括地论述了唯物辩证发展观的一些基本思想。

  第一,一切事物都是不断以波浪式的趋势变化发展。

  人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不可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社会历史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人们的实践活动也没有最终的状态,社会历史也不断发展。

  每个阶段都是暂时的,但又都是必然的,都有产生它的时代,顺应它存在的条件和存在的理由。

  但是它内部又会产生出新的更高一级的社会关系,当新的社会关系产生后,它又丧失了存在的理由和存在的必然性,成为必须要灭亡的阶段,会被更高的阶段取代,同样更高的阶段也会灭亡。

  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无限性过程中,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即它的革命性质。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基于黑格尔的“合理内核”提出来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

  第二,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

  恩格斯说:“它(主观辩证法)本身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这就把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也就是黑格尔颠倒着的辩证法顺过来了。

  主观辩证法是人的意识的一种反映,客观辩证法是物质的一种反映。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辩证关系,即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

  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后者依赖前者,前者决定后者。

  主观辩证法并不是“纯主观”的,主观辩证法里面有“客观性”的存在。

  第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是本质的、必然的。

  恩格斯说:“这种看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但它的革命性是绝对的。”所谓的“保守性”是指认可运动过程中的相对静止。

  “革命性是绝对的”,是指事物不断运动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相对静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体。

  三、大力建设中国哲学现代化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始终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是世界多元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华文明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纵然时光流逝,中华文明“现实”的合理性一直存在着,中华文明也产生出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中华文明的“现实”合理性,体现在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明汲取世界文明的精华,剔除世界文明的糟粕,不断学习世界文化,才形成中国特有的文化。

  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哲学所经历的古代中国哲学和近代中国哲学都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起根本性的作用,犹如一棵参天大树的根部。

  近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中起促进作用,犹如长成参天大树所必需的营养。

  两者同时具备,中国哲学现代化这颗“参天大树”才能茁壮生长。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进入现代社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互联网水平的提高,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全球化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不加充分准备就会丧失发展的机会。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慢了也是一种倒退,发展停滞更是一种倒退。

  在当今发展动力空前高涨的年代,中西方交流的领域越来越广泛,除了经济上的交流,文化上的交流也更加频繁。

  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交流更加具体,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融更加深入。

  一时间,西方思潮犹如大海般蜂拥而至,如若不加甄别全盘接受,无疑会对中国文化产生致命打击。

  西方思潮对于中国到底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西方思潮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是否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当中,这些问题是当代中国亟须回答的问题。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毋庸置疑,产生此类差异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中西方的基本国情、经济基础不同,因此西方文化照搬到中国是行不通的,是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的。

  我们不能觉得西方的哲学文化全部都适用于中国,中国人注重中庸,西方人彰显个性。

  两种表达方式各有特色,我们应尊重中西方哲学文化的差异性,更需要用辩证的发展观眼光来对待中西方哲学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这样才能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

  由此看出,建设中国哲学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需要借助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方法来建设。

  我们要立足本国实际,不断发展中国特色哲学文化,全力建设中国哲学现代化道路。

  但是,西方的哲学文化我们也不能,也不应该全盘否定,对我们哲学现代化发展有用的文化我们要及时吸收;坚决抵制起负面作用的文化。

  此外,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西方的一些哲学文化在此时对中国哲学现代化产生巨大影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彼时其“现实性”会逐渐消失,其必然性也会逐渐减弱直至灭亡;西方的另一些哲学文化或许在此时没能对中国哲学现代化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彼时其“现实性”会逐渐得到加强,其终究会对中国哲学现代化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若哲学上层建筑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基础,不仅不会促进社会发展,甚至有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这就如同脚与鞋的关系,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同样脚舒不舒服只有穿了鞋后才知道。

  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鞋子”,同样我们也要知道我们的脚是应该穿多大尺码的“鞋子”。

  “鞋子”大了我们穿起来肯定会使我们社会出现许多问题,鞋子小了我们社会同样也会产生更多矛盾。

  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路。

  我们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世界的局势,只有这样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建设才会顺利前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文通.重新解读《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6(6):5-33

  [4]张一兵.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的初始地平[J].南京大学学报,1995(1):7-19

【恩格斯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及影响】相关文章:

以黑格尔的哲学比喻浅谈哲学的自我理解10-06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浅析论文10-08

浅析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论文10-0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解读论文10-08

一种非黑格尔式的哲学史观10-26

浅谈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三重解构论文10-08

关于哲学的学习方法12-25

高考生活与哲学复习方法10-26

西方法律思想史与西方法哲学的关系论文10-08

关于恩格斯的名言语录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