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论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
中医学的核心价值取向【1】
【关键词】 和;中医学;核心价值;取向
中医学在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和价值追求,无不彰显出中华文化特有的智慧和哲学精髓。
其中对“和”的价值追求和取向,就是突出反映。
关于这一点,在古代中医学代表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详尽阐述。
其中《素问・逆调论》有关“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论述,就从一个层面反映了这一思想,道出了中医学“和”的核心价值取向。
1 “和”的语言学词义及中医学内涵
“和”在语言学的词义颇为丰富,其中《说文》认为“和,相应也”,意为相适应,相顺应;《广雅》认为“和,谐也”,即融洽意。
《老子》认为“和,音声相和”,指声音相应和谐;引申为和睦,如《荀子・王制》“百姓和”。
可以看出,“和”的原始本义主要是相顺应,融洽,和谐,和睦;指事物各个方面谐调共处、融汇一体。
这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是传统文化中崇尚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等认识的特征性思想。
2 对“胃不和则卧不安”含义的另类解读
《素问・逆调论》“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从中我们知道,胃气以下行为和,若胃气不和,逆行时就会出现“息有音”、“不得卧”等病症。
再观“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提出,只是“卧不安”诸多证型中的一类,《内经》点出此语可以理解是给我们一个启示,治疗“卧不安”不能仅仅考虑心、肝、肾等常见脏器,而应全面考虑各脏腑间的关系。
因为人体脏腑是一个有机整体,虽然功能上各有所司,实则互相联系影响,各脏腑间的协调才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治疗疾病关键在于找出人体“失和”原因,恢复脏腑之间“和”的状态。
原文至少蕴含了以下意思:一是引起卧不安的原因很多,胃不和也会出现;同时运用省略文笔,暗蕴其他脏腑不和也可出现此类病症之意。
试想,若“胆不和”、“肠不和”等时能得安卧吗?二是提醒人们,治病必求其本,不能惯性思维。
尽管“息有声”、“不得卧”病不外肺、肾二脏,但引起的原因各有不同,当因“胃不和”而引发时,则应调理胃气,使胃气循常道而行;因其他不和而引发时则当另论。
只有这样才能使五脏六腑各安其位而和谐安宁。
3 “和”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取向
“和”的特殊含义与我们民族的信守和理念相一致,被中医学引入后,渗透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
成为中医学的立学之本和核心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中医学是关于人体健康的医学,无论是养生预防,还是人的生理病理,乃至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都始终为了人体健康来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都始终围绕着中医的健康标准“和”来进行医疗实践的。
脏腑协调、形神顺应是人体健康的保证:人体只有保持脏腑组织之间的协调和顺统一,才能使人体机能活动正常;只有形体与神的顺应协调,才能使人体的精神活动正常。
这是人体健康的二个基本要素。
关系失和是疾病产生的根源:人不能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逆时而动;或脏腑协调失序,就会引起机体疾病的发生。
即所谓“违其气则病”。
失和是疾病产生的根源。
治病求本,以和为度:疾病治疗必究引发之根源,也就是引起人体失和的原因,以及病变的机理,以重新恢复人体“和”的健康状态为目的。
作为中医的价值取向,对“和”的追求是从人的整体来把握的,运用摄生、中药、针灸等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去除“失和”原因,调治“失和”病机,使机体重新复“和”而治愈疾病。
“和”的价值取向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巩固和丰富:自《黄帝内经》初步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之始,就牢固确立了“和”的核心价值,这既有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更主要是“和”的涵义和人类对生命健康追求的目标完全一致。
自此以降,在其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根据各自的实践和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和”的核心价值理论,进一步确立了其目标取向。
在论病时首重阴阳失和, 也常用“不和”来描述人体失去平衡协调时的情况,如“表解里未和”、“胃气不和”等。
纵观仲景全书,对和法的推崇和对人体“和”的状态的追求在他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随处可见。
孙思邈是一个注重“治未病”养生保健的医家。
认为人体若要健康,就必须确保阴阳的平和;而阴阳的平和,取决于脏腑间的协调。
金元四大家以寒凉、攻下、补土、养阴著称医林。
无论是刘完素“火热论”,治疗主张“亢则害,承乃制”;还是张子和“攻邪论”, 提出驱邪以恢复人体协调状态;抑或是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无不是在对《内经》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各有侧重地提出崭新的理论,究其根本,无不体现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和”的推崇和追求。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到:“天地阴阳之道,本贵和平,则气令调而万物生”。
现代岳美中在治疗脾胃病时,法崇东垣而不拘泥,认为东垣重升脾略降胃,重内伤阳气,偏于补阳,略于补脾胃之阴血;所以在治疗中更注重平衡阴阳,调理脾胃和因势利导,更注重治疗中的“和”。
凡此等等,无不反映出中医学对和的推崇和追求。
4 结语
综上所论,我们可以说,整个中医学就是一部围绕人体“和”与否的医学。
从如何养生维和,机体脏腑谐调;到功能失调,失和致病;从如何分析疾病性状,寻觅失和根源;到制定理、法、方、药纠偏复和;无不反映出中医学“和”的思想以及对“和”的取向。
也就是说,“和”是遍布中医学理论、实践所有层面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正因为此而成为中医学的核心价值取向。
现今,在我们积极寻求中医发展方向和路径之际,重新审视中医学,进一步明确其核心价值“和”,确立其取向地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临床医疗实践和研究,也必将为深化中医学研究提供新的视野,为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2】
【摘要】 中医立足于中医学自身的思维规律,探讨了中医学未来的发展与思路,指出中医学发展必须在保持传统思维特色的基础上,改革现有中医思维方式,建立现代中医思维方式。
【关键词】 中医医学 思维 发展
1现在中医思维
现在中医与西医所走的道路是一样的,都在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
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
1.1中医教育根据目前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设想如下。
第一点,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课程。
遵从中医学理论体系,改变现有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
中医学体系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
第二点,调整中西医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比重。
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中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为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翻跟头可能更加深入化。
第三点,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
积极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中医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 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
第四点,加强中医经典著作学习。
第五点,提高学生中医临床实践技能。
1.2科研方面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
无论是中医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现代医学思维方式,主要从微观角度寻找中医理论的客观依据,验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
最终导致中医研究西医化,研究成果西医化,不能真正应用于中医临床.其次,应着重采用具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研究,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
中医实践思维应贯穿于中医科学研究的始终。
中医学自古就重视人体实验, 临床医学是中医学的核心, 理论升华来源于临床, 新药开发来源于临床, 所以人体实验应当是未来中医研究的重要手段。
再次,从哲学方法角度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其影响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整体观为其主线。
它不同于西方医学,不具备西方还原论的基础,因此不适合用还原法对其进行研究,只能考虑运用中医自身的方法来研究,这就离不开对中医方法论的研究。
现代的人们大多致力于中医生命现象的研究,如组织、结构、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物质结构,却忽略了中医思想方法的研究。
2革新中医思维
2.1建立现代中医系统一思维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甚至有人提出现代的医学模式应当是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
医学的性质已不再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科学。
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医学思维方式。
中医学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趋势,如何使中医学既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又不背离中医学自身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发扬自身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勇于创新,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2.2发展系统分析方法把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统一起来,全面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
现代系统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实现了这种发展。
中医学由于其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应建立中医系统分析方法。
所谓系统分析,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按照系统观点,立足于整体,在不分解整体的前提下,对系统的环境、结构、功能及其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全面揭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找到有效地调节整体和整体内各部分的机制和规律。
它的特点是:不分解系统整体,保持系统整体的完整性;对系统整体及其各部分的属性、功能、特征、关系等进行分析,认清细节;获得的是透视式的全面认识,整体是完整的,细节是清楚的。
3实践中发展中医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来看,其理论的每一次发展与飞跃,都是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动力而引发的。
历代医著都是医理和临床紧密结合的产物,中医学的理论大家也必然是临床大师。
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学科也没有截然的学科界限,它们之间的联系很难割裂开来,中医理论源于临床,临床实践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
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
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中医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中医学作为一门经验医学,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与疾病抗争的经验总结,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这一传统医学,就是要遵循中医实践思维的特点。
实践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设定的教学环节。
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因此,研究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除了课堂上学好理论课之外,还应走进中医临床,及早接触中医的诊疗过程。
总结:实践不但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体现于该理论的各个知识层面,而且是中医理论的必然要发展的。
正因为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必然性,在此基础之上。
学习、研究中医理论,必须以实践作为切入点,将其中所论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否则非但不能深刻地理解中医相关理论,也能将中医理论的研究落到实处,这样的研究最终会将中医学事业发展壮大。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相关文章: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论文10-09
歌唱思维方式03-05
运用哲学思维方式10-01
颠覆思维方式的故事09-30
中医学的动态思维论文10-08
顿悟思维方式与科研创新10-05
中医学中的类比思维论文10-08
浅谈传统中医学的思维论文10-09
关于传统中医学思维的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