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妇科腹诊

时间:2022-10-05 23:58:45 中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妇科腹诊

  中医妇科腹诊【1】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妇科腹部诊断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多年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传统中医腹诊方法,当代中医的新发展、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以其促进中医妇科临床诊断的发展。

  结论:作为中医的重要部分,中医妇科腹诊是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源于《内经》、《难经》、并在随后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所发展,逐渐形成,腹诊的内容丰富,辩证思想贯穿其中,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使得中医妇科腹诊成为中医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分支,在结合当代的腹部探查方法,使得诊断技巧更佳丰富,大大降低了误诊率,促进了治愈率的提高。

  【关键词】中医妇科病 腹诊 四诊

  中医诊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的一个分支,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器械辅助检测使得内诊广泛应用,传统的腹诊在临床上越来越少,本文就临床腹诊经验,文献、历史资料、展开讨论,浅谈腹诊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

  1 腹诊在中医妇科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腹诊主要作为一种临床手段,用于中医临床上的辨证,最早出现在《内经》、《伤寒论》等古老的医学专著之中,《内经》中关于腹诊的记载是后来腹诊发展的起源,《伤寒论》则是将腹诊与辨证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并将其运用在对治病机理的分析,临床辨证,预后判断中,形成了初步较完整的腹诊理论体系,对腹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医妇科腹诊作为中医腹诊中的重要部分。

  但在近年看来,已经被传统的内诊取代,滞后了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医妇科腹诊已经逐渐走向狭窄,偏离了传统中医的发展方向,并且不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现代中医腹诊包括较为广泛,不应当只局限在腹腔,还包括了胸腔的望闻问切。

  若腹诊只单单指腹部的诊断,或只是内诊中某一项检查,那是对腹诊的狭隘理解。

  现代腹诊主要包括胸腹以及五脏六腑的城廓,因此中医腹诊是包括了胸腹部内所有脏器的,即使只是从临床上对腹诊进行狭隘的理解,即指的是胸腹部的切诊,这一块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

  五脏六腑当中就有三脏五腑是位于腹部内的,十二经脉当中,只有足太阳膀胱经脉不是循行于腹部当中,而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均是在腹部内,因此,若出现妇科疾病的症状、体征,就会表现在腹部内,中医腹诊是中医四诊在胸腹部诊断中的具体应用,因此,中医妇科腹诊在内科诊断中具有广阔的视野,能从全局出发,提高了确诊的概率。

  2 中医妇科腹诊的具体应用

  腹部在医学上,泛指胃脘下至耻骨毛际的部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对腹诊中的腹部进行了如下定义:腹部是指包括胸区、心区、左胁部、右胁部、左胁下、右胁下、脐部、小腹、左小腹、右少腹、心下十一个区域。

  其中在中医妇科腹诊中主要检测的区域是上腹、脐腹、少腹、小腹等区域,应广泛的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1 腹诊的概念:腹部诊断即腹诊,腹诊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一种主要是指对胸腹部的按诊、触诊,应属于中医四诊中的切诊范畴,即被临床上普遍理解的腹诊,清代医学家俞根初这样描述:“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而另一种腹诊则是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在胸腹部诊断中的综合运用,即广义的腹诊,这一观点主要在日本汉方界多见,不仅仅是对胸腹部的触诊,还注意观察胸腹部的整体形态变化,塌陷或膨隆,腹白线的异常等,也受到我国很多学者的支持,包括王邦言等人在内。

  2.2 腹诊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腹诊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胸腹诊、虚里诊、脐诊及腹部穴位诊断四个方面,胸腹部的诊断则是指对胸腹外在形态、颜色、温度、紧张度、胀气度、疼痛、痞硬、急结等症象诊察,属于腹诊的一部分;而虚里诊则是指,对非实物虚里的位置、脉搏、音量、色泽、等多角度的诊断,属于腹诊中的核心内容。

  脐诊则是对脐形态、周围气血运行的状态的诊断;通过腹部周围穴位的诊断而判断内部脏器的病理变化。

  具体的将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2.2.1 望诊:望诊主要是通过对腹部形状、色泽、润枯等外在的变化来判断内部器官的形态和状态,即望诊主要是医生运用视觉对胸腹部的形态、色泽、心尖搏动、腹形、脐部改变及腹部动悸等情况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了解人体胸腹体表的正常和异常状态及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一般来说,腹部色泽暗淡、腹部形态塌陷、多可以归属于虚证;反之若腹部的颜色光亮,腹形饱满圆润,那多可归为实症;具体在临床上的应用如下,若患者腹部皮肤松弛、干枯色黄、疑为气血亏虚或胎儿不正常,也可能胎死腹中;又若当患者妊娠时,腹部过大,可能为羊水过多。

  2.2.2 闻诊:闻诊指的是,医生运用听觉去了解胸腹部的情况,主要可以依据听诊来诊查腹部的声响去了解内在病变的方法,必要时也可借助听诊器辅助诊断。

  诊察内容:包括脏腑自然发出的声音和叩诊或按压胸腹时所出现的音响,(如患者形体素肥,今见消瘦,肠鸣漉漉,多为痰饮作祟;腹中鸣响,嗳气时作,多为肝郁气逆;食后腹胀,摇腹声作,多属中气下陷,常伴阴吹正喧,前者如呼吸咳喘、呕吐呃逆、嗳气、太息等),按压音则主要依据不同部位扣压后所反映出来的鼓音、实音、浊音具体情况,来判断内在脏腑组织的胀气、肿块、水饮、瘀血等不同病变情况;此外,腹部听诊还可以检测胎儿在体内的发育的状况等。

  2.2.3 问诊:问诊是指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家属,以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过程进行初步了解、判断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相关的情况,是辅助诊察疾病的方法之一

  2.2.4 切诊:所谓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去按压、切压患者腹部的多个部位,通过反馈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腹证的一种诊断方法,切诊在腹诊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是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腹证奇览》一书中将按压法分为覆手按压法、三指探按法,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妇科腹诊中主要的诊断手段,主要通过医生用自己的手掌、手指去切触腹壁、以探查内部腹壁的坚硬、温寒、以及其他积压疼痛情况来确诊。

  传统上讲,若腹中按压出积块,需要细心诊察肿块小大、形状、硬度、活动度及喜按拒按等情况以辨识其良恶性质。

  参考文献

  [1] 王邦言.中医腹诊浅议[J].陕西中医,2004,25(4):336-337.�

  [2] 孙忠年,陈选平.中医腹诊学[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1:1-276.�

  [3] 稻叶克,和久田寅.腹证奇览[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中医腹诊溯源【2】

  【摘要】腹诊是中医四诊特色的诊法之一,在《内经》中即有腹诊相关的描述。

  随后《难经》在五脏病证的判断以及五积的诊断方面均运用腹诊的方法。

  《伤寒杂病论》充分展示了腹诊的精髓,多处运用腹诊进行外感和内伤杂病的辨证。

  宋元后因各种原因导致腹诊衰退,脉诊兴起,形成后世重脉诊轻腹诊的局面。

  【关键词】腹诊;历史沿革

  腹诊是―种具有特色的诊断方法,它属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切诊的范畴。

  目前临床的腹诊的应用不够广泛,这与其理论探索性研究较少有关。

  现对腹诊的起源和发展进行初步探索,希冀对腹诊的研究有所裨益。

  1首见于《内经》

  中医关于腹诊的最早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

  《灵枢・水胀篇》曰“水与肤胀、鼓胀……何以别之?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从本段文字可知古代医家通过腹部的征象可以鉴别水肿、腹胀与鼓胀。

  《灵枢・水胀篇》曰“肠蕈何如?……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说明运用腹诊可以诊断腹部的肿物特点。

  《素问・举痛论》运用腹诊方法分析了腹部疼痛的不同性质和部位。

  如“……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病,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背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呼矣。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

  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2继承于《难经》

  《难经・第十六难》曰:“肝脉……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心脉……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脾脉……其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肺脉……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肾脉……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

  通过按压脐周判断五脏的病证,将脏腑、经脉与腹诊密切结合,对辨证有重要意义。

  《难经》还明确指出实质脏器(五脏)和空腔器官(六腑)病变的各自特点和内脏增生肿大的诊察方法等。

  如“第五十五难”:“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

  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

  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

  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

  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

  又如“第五十六难”:“……然: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

  久不愈,令人发咳逆, �疟,连岁不已。

  ……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腹大如盘。

  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腹大如杯。

  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

  久不己,令人喘逆,骨痿少气。……”

  3发扬于《伤寒杂病论》

  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公元219年)(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在理法方药诸方面都有了全面进步,同时,在腹诊方法上区有了很大的进展。

  该书辨证的论述了腹部不同部位及表里(肌表和内脏)的腹诊方法,并和临床证候及其它诊断方法(如脉诊等)相结合进行客观地综合分析做为辨证的根据。

  通过腹诊确定腹部疾患的病因、病机、病理、病位,作为论治的实践认识的基础,因而,有证(即指腹证),有方,而使临床选方用药的准确性大为提高。

  亦即是说《伤寒论》和《金匮要赂》使腹证与处方论治结合得更加密切,成为中医“辨证”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论及的腹诊内容很多,据统计约有141条,凡重要腹证均有论述。

  如胸满,胸中窒,胸胁苦满,胁下偏痛发热,心动悸,心下悸,心下痞,心下痞硬,心下痞坚,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腹满,腹中寒,腹中痛,腹胀如水状,少腹满,少腹肿痞,少腹满如敦状,脐下悸,少腹里急,少腹拘急,腹皮急等等。

  对上述之胸腹证候《伤寒论》或《金匮要略》均有一条或数条的记述。

  例如:

  “胸胁苦满”一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腹中寒,上冲”一条:“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由于篇幅有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关于腹诊的条文仅举以上两条。

  4衰退于宋元

  自汉代以后的历代医著中,对腹诊内容虽亦都有所论述,或见专篇,但未见有腹诊的专著。

  特别是宋、元以后,由于封建习俗的影响,医者不便检察患者的腹部,患者也不愿脱衣露体,深恐有伤大雅。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切诊则侧重于向脉学方面发展,故脉学名目繁多。

  对于腹诊也就很少应用了。

  久而久之,腹诊在中国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继承,相反地,渐渐被医者弃而不用了。

  综上所述,中医诊断应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在切诊之中就包括脉诊与腹诊。

  在我国中医界由于多年形成重视脉诊,忽视腹诊的思想占主导,使得中医腹诊方法虽发源较早,但传承不利,以至于不能在临床广泛应用。

  通过中医四诊辨体质【3】

  摘要:辨体,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通过辨析个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特点,结合体质的分类依据,以辨别体质类型,根据体质的类型可以进一步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养生、预防和治疗的手段方法。

  而如何通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辨别体质类型状态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望、闻、问、切四诊中与辨别体质相关的要素进行分析,说明如何通过四诊辨别体质。

  关键词:辨体;四诊;体质类型

  中医诊法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医疗实践的重要环节。

  其特征是以望、闻、问、切等宏观诊察为核心,结合现代科学手段的微观诊疗为补充,全面搜集病情资料,为进一步辨证诊病提供依据。

  在中医诊断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辨证,往往同时要对患者的体质进行一些判别,这样将会更加有助于遣方用药,如张仲景对咽、淋、疮、血、汗等诸家提出不宜采用汗法就是充分考虑到体质的缘故,所以在四诊时,通过搜集到的资料来判断体质类型,也是中医临床需要掌握的一种方法。

  1、通过望诊辨别体质

  望诊包括望神、色、形体、姿态、局部望诊和舌诊,要在望诊中搜集判定体质的资料,首先要清楚体质在望诊中能够表现出来的内容。

  王氏嘲认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也就是说,四诊中所收集到的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内容有助于判断一个人长期的体质类型,其中望诊中通过望形体往往可以初步判定一个人属于什么体质,大量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朱秉臣等在分析了包括肥胖、瘦削、匀称、壮实、虚弱五种体型在内的1075例老年人体型与体质关系时发现:体型与体质类型具有内在的关系,尤以老年人表现突出。

  如壮实及匀称体型在同一年龄组中较其他体型的老年人健康,正常体质较多,而且异常体质兼挟证较少,表明形体壮实者阴阳少偏胜偏衰,内脏坚实、气血旺盛、形充而皮肤拘急,脉有力而肌肉发达,寿命较长,虽病亦是预后良好。

  相反,若形体衰弱者,内脏亦脆弱,气血不足,体弱多病,脉弱小,肌肉萎缩,颧骨萎小,寿命较短,发病则预后较差,这种情况尤多见于虚弱体型、肥胖体型及瘦削体型;另外,何裕民等在调查了1257例体型与体质的关系时亦发现,不同体型人群的体质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匀称型中正常体质者所占的比例最高,达38.7%,肥胖型中属正常质的也较瘦削型为多;阳虚型体质以肥胖型比例最高,占22.5%,而阴虚型体质则以瘦削型比例最高,占36.1%;阴阳两虚也以瘦削型比例最大,阴虚质和阴阳两虚质在肥胖型与匀称型之间无明显差异;痰湿体质以肥胖型最多,达14.7%,而在瘦削型与匀称型之间无明显差异;瘀滞质在多体型之间亦无明显差异。

  从兼挟类型来看,挟痰湿者以肥胖体型最多,占35.9%,兼挟瘀滞者以瘦削体型最多,占15.7%,二者均明显高于其它体型,从以上可以看出,如能在望诊过程中运用好对体质的观察,初步辨别患者平素体质类型,对预测证的类型及转归和治疗将大有裨益。

  在局部望诊时,头面部的望诊也可用于判断体质类型,因为人的五官及相貌作为相伴人的一生的特征来说,其形成与体质的状态密切相关,运用中医体质学的观点进行分析,人的体型相貌的生成,是由父母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先天和后天的影响导致了一个人的体质形成并使其表现于外,成为临床判定体质的依据。

  日本医生Ⅲ依据脸形、瞳孔间距、面色等将相貌分为以下五种:结核型(脸细长,下巴瘦而窄,两瞳孔间隔近,易患肺结核);肾脏型(脸窄而长,瞳孔间距宽,易患肾炎);溃疡型(介于上两型之间,瞳孔间距不宽不窄,眼窝下陷明显,易患溃疡病);恶性贫血型(脸大而宽,下部更宽,下巴尖,瞳孔间隔异常宽,人中较短,多数面色不好);胆囊型(脸窄而圆,下巴稍圆,瞳孔间隔窄,易患胆结石与肾脏系统疾病)。

  对于神、色、舌部的望诊,由于在疾病的状态下,受当时情况的影响较为明显,往往是以体质为背景通过当时的证候显现出来,单独诊察很难辨别体质类型,需要与体型等相结合进行分析。

  2、通过闻诊辨别体质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听声音包括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10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有助于辨别体质的主要有语言和太息两个方面。

  语言更多的情况下是一个人心理的反映,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性格和一定的心理状态,往往不是一时的疾病所能改变的,在临床上也常可以看到同一病症之人,其语言表达所反映的心理状态多不相同,这就是因为体质状态的不同影响了生理功能进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所以通过语言表达常可以用于体质判定的证据,如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的人常常少气懒言,而湿热体质、正常体质的人话语就比前两种体质的人多,表达能力也稍强。

  同样,太息在气郁体质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因此临证时通过对语言表达和太息等的分析,有助于体质的归类。

  3、通过问诊辨别体质

  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问一般情况、问起病、问现病史、问家族史及生活史,问一般情况时,年龄和性别常常作为辨别体质类型的要素,因为老年人与儿童常易出现气虚体质,问起病过程中病情的演变,对于分析证是如何在体质的背景下发生、发展非常重要,例如气郁体质的人,感受邪气,常会使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横逆而出现易怒,头目胀痛,胸闷肝失疏泄等症状,而痰湿体质的人,性格多较开朗,遇到事情常哈哈一笑而过,与气郁体质者感受同种邪气时常常因为易与体内痰湿之邪相合,而表现出与其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通过对这些情况的询问,能够抓住影响疾病发展的体质背景,治疗起来就更有把握。

  问诊中对既往病史、家族史和生活史的询问主要是从先后天两方面看体质的形成及可能受到的影响,王琦教授认为,先天禀赋不仅决定着个体体质的形成,而且还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患倾向。

  其中,询问家族史就可以把握个体易患某种病的倾向,如父母皆是过敏体质,子代为过敏体质的几率为70%,单独父亲为过敏体质,子代为过敏体质的几率为50%,单独母亲为过敏体质,子代为过敏体质的几率为30%。

  通过对既往史和生活史的询问,可以了解后天因素对体质改变的影响,如久居某地之人,常会因为当地特定的地域风俗饮食习惯等形成某种特殊的体质,《素问・异法方宜论》即有这样的认识“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说明了体质类型的总体分布与生活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关联,对于饮食方面,《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说明了饮食偏嗜对体质形成的影响。

  对于劳逸起居,职业特点等同样会影响体质,如经常熬夜的人就容易导致阴虚体质的形成,所以对这几方面的询问对把握体质类型状况亦有帮助。

  4、通过切诊辨别体质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就脉诊来说,虽然在疾病状态下很难说脉象是因为平素体质造成还是当时之“证”造成,但综合望闻问诊,亦可通过脉象看体质。

  正如《景岳全书》曰:“持脉之道,须明常变,凡众人之脉,有素大素小,素阴素阳者,此其赋自先天,各成一局也。”清・周学海《脉义简摩》日:“人之禀赋各不相同,而脉应之,如血气胜,则脉盛;血气衰,则脉衰。血气热则脉数;血气寒则脉迟;血气微则脉微,血气平则脉和。长人脉长,短人脉短……肥人脉沉,瘦人脉浮。”

  所以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脉象,在对一个人的体质有了初步的映象后,对其应该出现的正常脉象就应当心中有数,如一个体型肥胖的人,望诊其面色白而光亮,问诊知其平日嗜食肥甘厚味,口中发黏腻,肢体沉重不爽,其舌苔厚腻,此时可初步判断为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人,大多出现濡脉或滑脉,此时诊察时就要考虑体质对证形成的影响,要透过这些脉象分析其病机,此时的辨治,才能更加准确。

  从构成体质的要素――心理状态来讲,它与脉象也有联系,清・周学海《脉义简摩》“浮沉有得之禀赋者,趾高气扬脉多浮,镇静沉潜脉多沉”,“性急人脉急,性缓人脉缓”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通过脉象把握心理状态,进而推测体质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以上通过四诊中的一些内容,说明了如何搜集资料去判定一个人的体质类型,同辨证的道理一样,通过四诊辨体质也需要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才可能准确地判断出体质状态,对体质状态有了一个准确的认识,不仅对于病机的本质有更准确的了解,而且对于其病症的转归,也可以有一个大致的预测,同时在治疗用药时,充分考虑其体质类型的特点,将更有助于治疗。

【中医妇科腹诊】相关文章:

中医舌诊与妇科病的关系10-07

腹诊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应用论文10-08

中医妇科临床止血方法10-05

中医妇科临床的问题与对策10-07

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论文10-09

中医妇科病的诊治特点10-05

中医调理妇科月经失调效果10-05

中医妇科学教学改革10-05

中医补法在妇科中的应用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