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时间:2022-10-07 13:12:31 MBA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摘 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硕士生扩招以及经济发展等原因,我国经管类研究生尤其是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日益增多。

  我国在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依然存在一些欠缺。

  因此,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梳理当前我国高校关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育质量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

  引言

  在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育目标是培育拥有坚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拥有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严谨的科研作风,具备数据处理技术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可以进行工商管理专业学术和应用研究的高层次人才。

  自1998年工商管理学科被公布为我国学科专业以来,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快速发展。

  在经济发展和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数量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工商管理的硕士招生点。

  据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站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81所高校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招生点。

  自开设工商管理硕士点以来,这些学校每年向社会输出大量的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生,很好地满足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情况下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

  一、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自我国招收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以来,许多高校都对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在这一部分,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南信大)为例,简述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和实践的总体情况。

  (一)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专业知识,忽略方法论的培养

  在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国内大部分高校较为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对研究方法论的重视程度不够。

  针对全国各地区65所高校关于研究方法论开设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仅有17所高校开设了研究方法论的相关课程,占总数的24.6%;同时,在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学校中,研究方法论多数是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

  这体现出很多高校对研究方法论存在忽视的情况。

  结合对各高校课程安排的总体调查,我们发现,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英语以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而专业课多数是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交叉重复的现象严重,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前沿性的要求。

  专业选修课中跨学科课程开设的也相对较少,仅仅是本学科内各研究方向课程之间的交叉学习和了解,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横向拓展思维的培养,同样不利于研究方法论的培养。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课程设置为例:

  由表1我们看到,南信大的公共基础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为管理学前沿、中级计量学等工商管理专业必学的理论基础知识,选修课也大多是工商管理专业各研究方向所需的方法和理论;同时,和大多数高校一样,南信大并未开设研究方法论的相关课程。

  由此可见,南信大的课程设置同样是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忽略了研究方法论的培养。

  (二)重理论,轻实践

  众所周知,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未来要面对的是很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因此,实践环节应当是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培养项目。

  我国各高校也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做出了相应的规定,甚至设置了一定的学分。

  由表2我们看到,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对实践环节给出了学分制的要求,即使设置了学分,实践环节的学分也仅在0.5―3分之间,占总学分比重很小。

  由此可见,在对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社会实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以南信大为例,规定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位课学分不少于20学分,但是对于社会实践却没有设置学分,也没有对社会实践做出相应的规定。

  说明南信大同样重理论,轻实践。

  这样的课程设置无疑会阻碍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对学生论文发表的要求和标准制定过高

  关于学术交流和发表论文方面,包括南信大在内的各高校也都有各自的规定。

  由表3我们看到,对学术活动和论文发表做出明确规定的高校,在各个地区的比重都超过60%,这些高校中有一部分高校对参加学术交流的次数都做出明确的规定。

  在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很多高校也做出明确的规定,大部分是要求在学校规定的期刊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做出硬性要求有助于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是学校过分强调学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层次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研究的自主性、自愿性,从而使学生为了论文发表而发表论文。

  从表4我们看到,南信大对于学生的论文发表和学术交流均做出硬性规定,要求在校期间,研究生必须在核心以上期刊至少发表1篇论文,参加6次以上并举行一次公开性的学术报告才能达到毕业的要求。

  在这样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下,研究生确实都很努力,但论文写作和研究工作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期刊也有审稿周期,这样的强制要求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研究生追求短平快、热点、发表快,真正沉下心去做科研的很少,并且很多压力都转移到了导师身上。

  二、政策建议

  结合上文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条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育质量的政策建议:首先,应加强对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法论的培养,启发学生多观察社会现象,并从现象中提炼科学问题。

  在确定论文题目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努力培养独立的研究人员而非研究助手。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多增加一些论文写作、计量软件应用的课程,让学生在掌握理论方法之后还能有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系统地指导学生如何做研究。

  再次,制定恰当的论文发表标准和要求,既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和约束学生,又不至于让学生疲于奔命,追求短平快。

  参考文献:

  [1] 欧绍华,徐亚纯.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10):46-49.

  [2] 兰玉杰,张斌.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53-56.

  [3] 王亚青.当前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活动现状调查[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137.

  [4] 来茂德,沈满洪,陈凯旋.培养机制改革: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1-5.

  [5] 董克用.关于经济学、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10-12.

  [6] 王鲁捷.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目标与方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2):33-35.

  [7] 禹智潭,黄炳根.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4):157-159.

  [8] 高新柱.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调查与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3):92-95.

  [9] 樊金萍,龚束芳.我国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研究,2011,13(11):152-155.

  [10] 薛文飞,刘国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12):87-91.

  [11] 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3.

  [12] 王丽.工商管理学科学硕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山西省高校为例[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相关文章: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10-08

探讨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10-08

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论文10-10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劣探究论文10-08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论文10-08

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探讨论文10-08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论文10-08

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探究及实践能论文10-08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论文10-08

人才培养对工商管理的应用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