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现实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还存在很多问题: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难怪乎语文教学一直被一些专家指责为“少、费、差、慢”。
2、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老师做得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3、课堂内外阅读脱节。课堂教学课外阅读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但目前的现状是我们普遍
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内涵不够清晰,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目标不明,阅读内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儿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
(二)研究意义
1、依托教材的单元主题,将大量的主题性阅读资料整合起来放在了课内完成,改变了大量阅读只能在课外进行的传统格局。
2、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改变了语文教学“课文平行、主题并列、知识无序”的格局,出现了以单元为板块,“单篇精读,定期拓展”的递进式语文教学局面。
3、将教材配套的相关阅读资料与课文有机整合,合理、有效地开发和运用了课程资源。能经济、有效地提高儿童阅读量,综合提高儿童的语文能力。
4、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研究目标
1、构建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课堂,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为孩子提供足够的阅读资源、足够的阅读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兴趣,端正其阅读态度,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3。在完成教育实验的同时,借助实验打造“书香校园”,形成以“阅读”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群文阅读的选文组织策略研究;
2、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导入策略研究。
3、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自主阅读策略研究;
4、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5、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集体建构策略研究;
6、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力的策略研究。
四、课题研究对象
本课题重点研究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对象为一至六年级全部学生,重点在三至六年级中进行,由于我们把它定位于一种全校性的教育改革计划的实施,所以我们并没有设立实验班、对照班进行比较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比较当前一些群文阅读基本课型,建构适合各类“群文阅读”课型的教学策略。
2.问卷法。通过自编问卷等测量工具,对学校的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等进行调查,了解当前我校阅读教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学生阅读力水平。
3.访谈。对参研班级进行实地听课、考察,通过与教师、家长的访谈及对学生阅读学习的访问,分析并提炼影响学生阅读力的因素。
4.实验法。结合中高段学生语文学科教育实际状况尤其是阅读教学实际,在学校语文课堂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验,考察对学生阅读力的影响。
5.经验总结。参研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整理、搜集优质的课例,注重经验的总结,将一些有价值的课堂实录、活动设计、教学案例等备案,开展横向、纵向的交流,也为后期集结成文集准备素材。
6.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法渗透在参研教师研究过程当中,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引导并组织参研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开展协作式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
六、研究步骤:
本项研究初定时间为三年(20xx年4月—20xx年4月),将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研究工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04—20xx.04)
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教师。
2、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资料,认真研读。
3、进行实验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完成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
4、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提炼升华,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课题申报(20xx年4月)
(1)课题申报:组建研究队伍、课题申报、课题论证、研究规划、组织落实与前期研究;
(2)课题开题: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分析,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比较当前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经验,寻求启发。
第三阶段:模式建构(20xx年5月—20xx年12月)
建设“群文阅读”理论架构,并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建构“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型模式。实验并总结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各种实用策略。
第四阶段:实践验证(20xx年1月—20xx年3月)
在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考察“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对培养小学生阅读力的效果。
第五阶段:总结反思,结题。(20xx年4月)。
进行全面的调查测试和统计分析,收集和整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完成结题报告,邀请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课题鉴定,并推广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过程中的各类分析资料、教学设计、优秀论文、案例等。
2、总结报告。
八、参研课题人员的组成及分工
课题组成员有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校长、主任,也有思维活跃,敢想敢干的青年骨干教师。主研人员主要以语文教学能力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具体研究成员及分工如下:
课题组负责人:曾尔顺
课题组组长:曾尔顺,本校校长,负责课题研究全面工作,提供课题研究资金保障。
课题组副组长:
岳雪梅,副校长,负责课题研究管理、协调、指导工作;方晓,副校长,负责课题研究纪律管理及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联系。岳碧华,教导主任,负责课题研究的申报、撰写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结题报告、并组织和实施课题研究。
主研教师:
岳雪梅,副校长负责群文阅读集体建构策略研究罗川,安监室主任。负责群文阅读合作学习策略研究。习娟,教研组长。负责群文阅读的导入策略研究及撰写调研分析,协助资料的整理。
余霞,教师。负责群文阅读选文组织策略研究及高段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示范。
李青云,教师。负责群文阅读自主阅读策略研究及低段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示范。
孙长艳,教师。负责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力的策略研究及中段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示范。
九、课题进行的保障措施、奖励激励机制
1、组织保障: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参与研究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为实验者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
2、时间保障:建立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做到每项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实验教师全部是一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
十、经费投入
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学校决定在年度预算中投入适当经费,经费投入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5000元,第二阶段5000,第三阶段8000。其他经费来源
学校自筹经费及申请上级部门资助主要参考文献
1、《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卞国湘,亲近母语研究院,总课题组。
2、《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策略》——四川省德阳市教科所,冯学敏。
4、《群文阅读的价值、课型及策略》——摘自《中国论文网》。 5。《群文阅读,基于语文课程改革的本土创生》——刘晓军
【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群文阅读心得体会03-28
群文阅读学习心得体会04-05
中、小学群文阅读学习心得体会10-28
群文阅读学习心得体会通用04-04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培训心得12-19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案11-23
阅读研究报告10-30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精选12篇)07-04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