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实施方案

时间:2024-01-04 08:45:15 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优选[4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施方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施方案优选[4篇]

实施方案 篇1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建设年限:

  承担单位:山西农机新技术服务中心项目实施方案 (热风炉)推广示范 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

  20xx年12月12日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增产关键设备 141017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增产关键设备(热风炉)推广示范》项目自立项以来,我中心认真组织了项目的实施,按计划要求履行项目义务,在20xx年5月完成项目各项建设,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指标均达到项目设计目标。

  1、项目简介

  日光温室的增温保温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设施农业重要的生产技术环节,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物质基础,是发展‘菜篮子’工程的重要保障。日光温室的生产与室内的温度有着重要的关系,当冬天室外气温达到一10℃以下,室内温度低于7℃时,生产茄果类和瓜类等温室蔬菜有较大困难。当前日光温室的增温保温技术,主要是燃煤、燃电、燃气锅炉、运行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制约了农民的使用积极性。我国建设的温室,北纬35°左右地区冬季加温耗能费约占总成本的30%—40%; 北纬40°左右地区约占总成本的40%—50% ; 北纬43°以上地区约占总成本的60%—70%。由此可见,现有的装备和技术成为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成本,为降低温室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温室运行中,必须引进与开发新型增温保温装备,促进农作物的丰产、丰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主要实施内容

  本项目是针对在我省设施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室内温度的高低成为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我国目前采用的煤锅炉热水、电和辐射加热方式中,普遍存在耗电量大、成本高等问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因素依然是制约温室增温设备推广的主要原因。由我中心自主研发的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以农村量大面广的秸秆为原料,采用自有的专利技术,在节省燃料的同时达到受热均匀,热能利用率高、

  无灰尘污染、绿色环保。其安装占地面积小,一次性投资小,风力足、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大大降低了大棚种植成本,满足了高效、优质、生态生产的要求。

  推广示范内容

  1、针对北方地区传统设施农业种植养殖冬季需利用化石燃料进行增温保温存在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推广示范我中心具有自主发明知识产权的日光温室增温增产关键设备,引领我省设施农业产业冬季高效低成本运行,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2、项目以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为推广示范核心区,太原市周边蔬菜种植区为项目辐射区、带动区,推动我市周边地区设施蔬菜种植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3、项目实施方式为通过设备补贴方式,激励农民安装示范,带动自身效益提高。

  3、项目实施进度与资金使用计划

  项目实施按进度计划和时间安排执行,项目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达到预期目标效果。具体内容包括:

  ① 20xx年3-5月完成项目推广试验设备材料的`购置。

  ② 20xx年5-7月完成首批6台增温设备的生产任务。

  ③20xx年7-9月在我省榆次、阳曲县选择三个示范、培训基地。在每个示范基地选择一个示范村,并选择示范户达成示范协议。

  ④20xx年9-11月为每个示范户安装一台热风炉,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并整理有关资料,准备验收相关材料。

  ⑤20xx年12-20xx年2月开展宣传培训;准备项目验收。

  省财政资助 8 万资金,用于补助购置设备:

  ①、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6台,设备购置及样机生产补助2.5万元。

  ② 、推广示范基地建设补助1.0万元。

  ③、样机的安装与调试费用2万元。

  ④、项目的推广与培训费用2万元。

  ⑤、准备验收资料0.5万元。

  4、项目实施后的运行情况

  项目实施后,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关键设备(热风炉)工艺的推广,即解决了我省冬季气温低造成的农作物生长缓慢、不挂果、和果实形状不佳的问题,又解决日光温室冬季增温费用高的问题,提高了日光蔬菜质量和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种植冬季大棚蔬菜的积极性。

  5、项目实施后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的试验示范项目,解决了我省日光温室的加温难、加温贵的难题,提高了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适应了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促进了我国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种植黄瓜为例每年每个温室增产20%计算,每个日光温室可增产1000-20xx公斤,为用户增加收入1-2万万元。

  (2)、生态效益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的试验示范创造了农村废弃秸秆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技术新平台,可使农民每亩秸秆增收60元,使我省的废弃秸秆得到了利用,增加了农业产出,实现了循环利用,杜绝了秸秆的随意焚烧,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社会效益: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操作简单,增温快、保温性能好,随用随开。可使广大农民从繁重的烧水取暖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生产,增加收入。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试验示范,必将激发农民建设日光温室的积极性,从而带动钢铁、建材、塑料建筑等行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建一座日光温室,可创造7个就业机会,如果我省每年建设5000座日光温室,则可为社会提供1.586万个就业岗位。这必将对实现我省的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农机新技术服务中心

  20xx年12月12日

实施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卫生部《关于20xx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文件精神以及省市卫生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拒绝烟草、从我做起、引领健康、人人有责”为主题,创建“无烟单位”。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在20xx年实现中心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目标。

  三、组织管理

  (一)成立控烟领导小组

  组 长:xx(主任)

  副组长:xx(副主任)

  xx(副主任)

  成 员:xx、xx、xx、xx、xx

  (二)成立控烟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项目办

  主任:xx

  成员:xx

  (三)成立科室控烟小组

  以科室、门诊为基本单位,成立以科室科长(所长)任组长,科室成员组成的科室控烟工作小组,并由科长(所长)任控烟监督员。

  (四)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各科室的控烟职责:

  控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是负责制定控烟工作活动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负责中心控烟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考核和评估工作;负责控烟活动管理、环境卫生和控烟健康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人员培训;负责控烟活动所需有关物资、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的配备和发放工作;负责中心有关控烟活动材料的'收集和保存工作。

  科室负责人职责负责本科室控烟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管理;负责组织落实控烟健康教育宣传、控烟咨询服务等工作。

实施方案 篇3

  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全面贯彻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高有效教学质量,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

  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统筹部署、全面推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组织建设:

  1、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组 长:屈罗维(校长)

  副组长:张 静(副校长)

  成 员:高向霞(教导主任)王军利(教导副主任)

  朱利云 贺振兵 白秀英 贺兴凯(教研组长)

  2、组员主要职责

  组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总体策划、全面组织、

  全权保障、全程管理;副组长具体负责校本研修的各类计划,制订相关制度,改进培训和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教导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其他成员在教导主任的统一组织下落实学期工作安排、总结等工作,做好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考勤、考核等工作;落实好教研、科研工作的相关工作。

  三、基本原则

  1.面向全员、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必须面向全体教师,调

  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全员参与。

  2.区域协作、资源共享。要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倡导“大

  校本”理念,加强校际合作,和兄弟学校构建研修联盟,创造性

  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研修质量和效果。

  3.以校为本、突出特色。以学校为单位,以校内研修为主

  渠道,优化本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必须立足本校实际,突出我校办学特色。要将校本研修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研修内容、研修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4.聚焦课堂、注重实效。课堂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校本研修要植根于课堂,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基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强化课堂质量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要将教研活动、学术研究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训,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研修目标

  1、通过校本研修,组织教师自主研讨,解决继续实施新课程、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2、通过校本研修,改变多年来已经形成的`教师被动教研的习惯,让教师由被动教研者变成研究的主体,由教书匠逐步成为研究型教师,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努力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

  3、通过校本研修,建立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研修制度,把我校建成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习型组织。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品味,树立学校新形象。

  五、研修内容

  1、加强教师学习培训,转变教师教研观念,提高教师教研水平。

  2、开展备课、上课、评课、课后交流反思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研究活动。

  3、积极承担县级以上课题研究,各教研组根据本组特点,确定小课题并进行研究。

  4、开发校本课程,研究出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5、“有效教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施与研究。

  六.工作措施

  1、加强教师学习和培训工作。学校将以集体学习为辅和自

  主学习为主相结合的办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请专家来校讲课,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为教师提供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机会,如骨干教师培训、课程通识培训、校本教研培训等;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和普通话、信息技术的培训;按照学校校本研修学习活动安排表,定期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如专题讲座、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等。

  2、认真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教师每周至少有一次高质量的反思。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

  的教学氛围,使研究活动和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扎扎实实抓好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成为切实有助于教师发展的平台。

  4、充分发挥教师间的互助作用。新一轮的课改强调了学科

  间的整合,教师间的合作、互助。我们将继续开展“骨干教师与新教师接对子活动”,由教学经验丰富、师德好的教师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跟踪指导;进行“年级研讨课”,即同年级组的教师集体备课、上课、研讨。

  5、积极主动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学校将经常请教育教学的专家到学校指导工作,对教师实行专业引领。通过专家的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针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组织大家进行学习、研讨,剖析问题的症结,指明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把学习、培训及实践研究整合为一体。

  6、有效地进行教研组活动。

  (1)教研组在每学期初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制定出本组的教研计划。(2)教学教研常规的落实,特别是年级组内集体备课的落实。每位教师都应进行教学反思或写教学述事,每学期至少交1—2篇优秀的论文或教学反思。(3)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1-2次研讨课,认真听取同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按照有效教学的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36节,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40节。要作好记录,并作适当评论。(4)开展好传帮带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教研组在开学初两周内应安排好新教师的指导老师,要求他们互相听课,互相观摩,开展教学咨询、教学指导活动。(5)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专题讲座或观摩教学、研讨课。(6)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参与教研,争取他们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7、 个人研修。要求教师个人制定出专业发展规划。至少每人每学期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参与一项研究。

  8、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小课题研究。要确定小课题负责人,写出完成计划。

  9、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结合我校和学生实际,继续研讨开发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七、培训形式:

  1.指导提高式:邀请校内外专家和领导举行专题讲座或报告,推动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安排计算机专职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等进行指导。

  2.集中研讨式。学校开展集中理论辅导,召开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进行学习和研究,各教研组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开展教研活动。

  3.自主研修法。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寻找相应的教育理论和相关知识武装自己,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

  4.校际交流法。开展校际间的教学、教研、资料、信息交流。

  以上是我校本学期校本研修实施意见,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强化培训特色,使我校校本研修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1、专家讲座;

  2、“学程导航”备课范式沙龙;

  3、教研组讨论交流;

  4、教学案例研讨;

  5、个人自主学习;

  6、系列评比活动;

  7、读书活动等。

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旗蒙古野果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高效特色产业为重点,努力推进果树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打造塞外风蒙古野果品牌,建设东北地区最大的蒙古野果生产基地。

  二、建设目标

  20xx年全旗新增经济林面积3万亩,其中新栽植123、k9、黄太平等果树2万亩;新栽两杏及改造面积1万亩,其中新栽植山杏0.2万亩,扁杏嫁接0.8万亩。

  三、产业布局

  新建果园应选在立地条件相对平坦、土壤条件较为肥沃,交通便利的区域,重点以国道111线、大阜线两侧的部分苏木镇为主,主要包括治安镇、东明镇、八仙筒镇、大镇、白音他拉苏木、黄花塔拉苏木、义隆永镇和明仁苏木。具体地块为沿公路两侧的低产林改造地块、小块农田、新开发的荒地等,建园标准不低于10亩,且有水浇条件。主栽果树品种为123(金红)系列、黄太平(沙果)系列及k9等果树。南部山区,包括青龙山镇、沙日浩来镇、新镇,主要以发展两杏为主。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旗政府成立果树产业领导小组,同时成立蒙古野果产业专向推进工作组,具体负责制定产业规划,落实地块、技术指导、种苗把关供应等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苏木镇要加强对果树生产的领导,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农户和地块,确保全旗果树产业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二)政策支持。为确保果树产业如期实现,在符合有关政策的前提下,优先安排生态建设、农业开发、农牧业产业化等项目,支持蒙古野果产业的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栽植果树的积极性。

  (三)加强宣传。充分发挥果树信息网的作用,准确及时掌握果树市场动态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在扩大蒙古野果知名度的同时,为果农提供相关信息。全面做好果树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产、加、销各环节利益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机制。

  (四)搞好培训。按照果树规范化栽植管理的要求,对栽植户从果苗的选取到地块的'选择,从栽植密度到栽植方法,从浇水到选、施各种肥料,从植株的修剪到病虫防治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和示范,确保果农熟练掌握果树栽培的实用技术。

  (五)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培育产品市场,壮大经纪人队伍,广泛地与外地经销商和果品经营市场搞好联系和对接,不断拓宽销售渠道,使更多的鲜果进入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积极打造和宣传“塞外风野果”的特色品牌,扩大知名度,使之成为塞外蒙古野果的驰名商标,不断拉动果树产业向前发展。

  (六)加强督查检查。重点对地块落实、造林整地、苗木调拨、栽植方法等进行重点督查检查,保证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实施方案07-30

实施方案12-31

实施方案12-31

实施方案12-31

实施方案12-31

实施方案12-31

(经典)实施方案10-20

(精选)实施方案11-04

实施方案(经典)11-06

实施方案[经典]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