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的实施方案3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施方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施方案 篇1
为加快我镇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提高教育实施水平,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和青岛市教育局关于新一轮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就我镇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课程管理规范化,师生素质优良化”的要求和“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完善创新政策与保障机制,突出“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全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我镇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步伐。
二、工作目标
20xx年,塔丘小学、高戈庄小学、尚河头小学建成标准化学校;20xx年,大水泊小学、东杜家小学建成标准化学校;20xx年,仲戈庄小学建成标准化学校;20xx年,撤并大丘小学和兰家疃小学。
三、实施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推进、分层达标的原则。将标准化学校建设同学校布局调整、危房改造、薄弱学校改造、规范化学校创建相结合。在硬件建设方面,根据青岛市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标准,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分年度推进,有重点、分批次加大投入,保证标准化学校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各学校依据全镇总体规划,统筹规划,重点投入,确保完成各年度目标任务。已达标的学校要树立适度超前发展的'观念,注重内涵发展,培育办学特色,积极争创各级规范化学校,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
2、硬件和软件建设并重的原则。按照“经济、实用、效益”的要求,切实将标准化学校建设作为更新干部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的过程,并与规范化学校和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紧密结合,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提高管理效能。在学校内部配备上要坚持实事求是,服从教育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配而不用现象。硬件建设暂不到位的学校,要以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为抓手,注重抓好软件建设,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科学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杜绝弄虚作假、东挪西借现象。
四、保障措施
1、成立张戈庄镇小学标准化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由张戈庄小学程木林校长为组长,各学区校长为成员。要求各学区学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组织责任,端正观念,认清任务,积极主动完成任务。
2、完善政策激励和保障机制。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经费支持和社会捐,加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对各年度建设标准化的学校优先进行准备,并给予适当补助,但要求对学校实施办学条件改善和改造所需资金,不得负债过大,必须在一到二年能够偿还的情况下建设改造。根据年度建设目标,对创建学校进行重点投入。各创建学校要搞好增收节支,在不产生新的过大债务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学校经费,集中搞好内部设施建设。同时,各学校要积极争取镇财政和社会力量支持,加强学校软件设施及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对于验收合格的学校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二是强化目标责任制,将创建标准化学校纳入对各学校的年度教育考核中去,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把握标准,上下结合,形成合力,确保顺利完成各年度目标。
3、坚持标准化学校建设与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根据《标准》要求,结合本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生源预测情况,按照“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交通、安全等因素的前提下,逐步撤并规模较小的村级薄弱小学。各学校要向社会和家长大力宣传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政府行为到位、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全民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4、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规范学校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学校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特色,拓宽校园文化领域,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体系,使校园文化朝着现代化、规范化、个性化、人文化、艺术化、教育化的方向发展。各学校要严格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基本规范》,重视学校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健全管理制度,不断强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5、加强督查指导和动态管理。驻地小学对本年度创建标准化学校的单位,定期进行专项督查,在办学方向、资金使用,规划落实,课程实施、办学行为等方面进行督查和指导,查找问题,限期整改,定期复查。对各项工作进展不利的学校给予“黄牌警告”,对本年度没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学校校长写出书面汇报镇标准化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实施方案 篇2
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力量。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是我校打造“自能教育”品牌,创建特色学校的必然要求。
一、目标任务
建设目标:以“让每一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学生社团”为目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级各类社团活动,力争20xx年,达到每150人拥有1个社团组织。
主要任务:整合教育资源,发展学生社团,创造良好条件,开展多彩活动;制定相关制度,建设管理并重,丰富校园生活,提升综合素质。
二、领导小组
管理体系:(初三级部、指导老师) 如皋市实验初中学生社团联合会
学校中心社团初一年级
三、拟建社团
1.分为年级部社团和学校中心社团两大块,可以涵盖文化类、科技类、实践类、公益类、体育类、艺术类、技能类、娱乐类等多个领域,争取尽量多的学生能够加入社团组织,参与社团活动。各年级部、各教研组、备课组应发动、指导学生组建体现本年级、本学科特色和优势的社团,培养广泛的学习爱好者,抢抓优势社员。
①公益类社团:如青年志愿团(在建)、普法宣传社团、环保宣传社团等(政治组)
②体育类社团:如足球社团、篮球社团、乒乓球社团、羽毛球社团、跳绳社团、呼啦圈社团、轮滑社团、拳操社团等(体育组)
③科技类社团:如科技创新社、神奇数学社、生物探秘社、网页制作社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微机组)
④艺术类社团:如国画社、动漫社、书法社、摄影协会、舞蹈队、合唱团、民乐队(在建)等(美术、音乐组)
⑤文化类社团:诗社、文学社(已建)、演讲社、英语秀等(语文、英语组、图书馆) ⑥实践类:广播台(已建)、江海小记者团、如皋地理研究会、如皋历史研究会等(语文、地理、历史组)
⑦心理健康扶助:心情驿站等(心理咨询室)
2. 指导老师
①每一社团至少应有一名指导老师,由学校聘任具有一定专长及热情的教职员工担任,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的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②指导老师负责指导社团活动,包括社团组织计划、招收社员、执行及评估工作;
③指导老师应于每次社团活动到场指导,负责做好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学生的考勤工作,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因特殊情况无法参加活动的社团成员需提前向指导老师递交由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
④指导老师应指导社团干部拟订社团活动进度表,指导社团活动、评估社员表现及给出成绩; ⑤鼓励学生社团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教师、企业家等担任社团的名誉职务,但聘请校外人员的必须事先征得学校同意。
⑥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过程中,应分阶段上交相关材料(活动计划、活动记载本、图片视频资料、学生作品、过程性资料、学生取得的成绩等),学校将根据实际活动情况,定期评出优秀指导教师。
四、具体安排
1.摸底与培训:11月份下旬
① 联合教导处、政教处、各级部、各教研组商讨拟成立的学生社团,论证其可行性,初步确定活动时间、地点、指导老师。
②初聘社团指导老师并集中培训。
③根据拟成立的`社团组织,由各指导老师、班主任推荐若干名有一定专业和组织能力的学生为社团骨干。
④指导老师对社团骨干进行社团建设、活动开展等培训。
2.启动的前期工作:11月下旬-12月初
①起草社团章程;
②制定社团工作计划;
③制定社团招新方案。
3.全面启动 :12月上旬
①进行全校范围内的社团宣传;
②有选择地招收一定数量的社团成员;
③召开社团成立大会,向指导老师颁发聘书;通过组织机构名单、章程;宣布本期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
④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社团工作。
4.监督评价:全程
①制定社团管理办法(附1),严格督查各社团工作;
②检查社团每一次活动情况,指导其正确发展;
③对社团工作进行考核,并对工作出色的社团和社团成员在期末予以表彰奖励。根据社团活动表现,评出优、良、合格、不合格社团。评选依据为活动出勤率、活动计划方案、活动成果,对于表现特别突出,为学校争得荣誉的社团评为优秀,给予适当奖励。不合格社团予以撤消。
五、活动管理
1.活动时间:各社团统一活动时间为下午第八节课,也可利用其他课余时间,但须指导老师同意,若利用假日则须先向政教处提出申请;各社团活动不得耽误正课,不得利用上课时间,学校另有安排的除外。
2.活动场地使用
①由教导处统一规划各班教室及公共活动场所,如场地已被其他部门借用,应由外借单位提前两天通知教研室;
②场地使用后,必须负责清扫,将物品恢复原状并关紧门窗及关熄电灯、断开电源。
3.活动设备:
①社团活动所需个人设备自行准备;
②公共物品由各社团自行筹措、购买使用(部分可向总务处借用);
③向学校借用物品,须经相关处室同意,如有损坏,照原价赔偿。
4.活动管理:
①核准成立的社团,应按照社团性质开展有意义的活动;
②举办各项活动未经同意不得邀请校外人士参加,如须邀请校外人士参加或聘用校外教练时,应经学校同意;
③社团各种公告、海报、文件、刊物等,事先经指导老师初阅,再呈教导处批准团委备案后公布,不得直接对外公布或行文;
④各社团活动以校内活动为原则,若欲到校外活动需经教导处、政教处、团委核准并有指导老师带队。
实施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评估,将有效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面改进和提高,强化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树立以教学质量理念为先导的全面质量观和多元质量观,把握教学质量管理的新内涵,明确其主要内容即教学工作的各要素管理、各环节管理和现代教学技术管理,做到既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要切合实际,科学规范。通过评估与督查,有利于全面深入的.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竞争机制,促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与学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不断促进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提升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
二、评估内容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中影响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核心的有关要素和环节,共设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科研工作、特色特长教育、保障体系、考测与成绩管理”六个一级指标和十九个二级指标,并把二级指标分解为四十七个三级指标进行评估。三级指标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相关要求,力求使评价做到全面、准确、完整、公正和合理,并便于操作和比较。
三、评估方法
1、采用加权评分办法,以三区文教体局、全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为评估对象,三个学段都有相应的评估内容和分值,满分为1000分。
2、采用直接评估和抽查评估两种方式。对区教育行政部门及业务部门、市直属学校采取直接评估的方式,由市教体局全面评估;对区属学校采取抽查评估的方式,抽签定校,其学校所得的分值算作各区的分值。评估结果分类按照位次管理的办法在全市予以通报。
3、评估内容的有关信息主要通过听汇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查阅档案资料(特别是原始资料)、听课、验证、统计等方法采集。凡涉及指令性任务和师生竞赛获奖情况、考测成绩等以市教体局或相关科室(馆、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为准。对某些工作的具体要求,亦以市教体局或相关科室(馆、中心)的要求为准,计算方法以市教体局确定的计算方法计算。
4、评估时间:从20xx年起每年11-12月份进行评估。
5、各区文教体局可以按此方案对所属学校进行评估。
四、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细则(附后)
五、组织领导
成立“乌海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市教体局局领导与相关科室人员。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实施方案【经典】09-20
[经典]实施方案10-12
(经典)实施方案11-23
实施方案[经典]11-05
【经典】实施方案11-11
(精选)实施方案11-04
(经典)实施方案10-20
[精选]实施方案10-21
实施方案(经典)11-06
实施方案(经典)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