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汉语言文学在诗词赏析中的韵味学论文
导语: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最早的诗歌创作表现手法就是赋、比、兴,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汉语言文学在诗词赏析中韵味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以下是小编整理浅析汉语言文学在诗词赏析中的韵味学论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古典诗歌是一门语言凝练、内涵深刻、韵味隽永的艺术。其中,富含韵味是我国古典诗歌作品一个十分重要的审美特征,同时也是我国诗学研究的重要范畴。本文拟从诗歌鉴赏与诗歌韵味的基本内涵及相互关系着手,同时结合具体经典诗歌作品的鉴赏分析,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如何在诗歌鉴赏中把握和品味作品独具特色的韵味。
关键词:诗歌;审美;诗学;韵味;鉴赏
1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古典诗歌以其深厚隽永的韵味、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格调有致的诗歌形式而闻名世界。我国传统的古典诗歌是一门语言凝练、内涵深刻、韵味隽永的艺术,而诗歌鉴赏则是诗歌的读者或研究者真正地了解和把握诗歌的语言、内涵、韵味的重要方式。自诗歌创作诞生之日起,就有了所谓的诗歌作品的鉴赏,诗歌鉴赏为读者进一步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与审美特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由此可见,分析和探讨如何在诗歌鉴赏中把握和品味作品的独特韵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具体的诗歌作品,进一步掌握恰当的诗歌鉴赏的方法,从而真正体味到诗歌艺术的美。
2 诗歌鉴赏与诗歌韵味
2.1 诗歌鉴赏与诗歌韵味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诗歌鉴赏指的是,诗歌的接受者或研究者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诗歌作品的语言、形象、意境、艺术手法以及思想观点等进行欣赏和剖析。而所谓的诗歌韵味则是指,诗歌作品里所蕴含的那种意境深邃、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韵味,传达的是诗歌作品独特的审美特征。在我国传统的诗歌艺术宝库里,无论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磅礴,还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婉伤感,抑或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放荡不羁,都蕴含了无穷无尽、悠远隽永的浓厚韵味。
2.2 诗歌鉴赏与诗歌韵味的相互关系
在诗歌艺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诗歌鉴赏和诗歌韵味两者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因为,理解和把握诗歌韵味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目的之一,而读者要想真正感悟诗歌的美,除了细细品读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我们通常所用到的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包括阅读文本、联想画面以及体会情感,等等。总而言之,在鉴赏诗歌中深刻品味诗歌的浓厚韵味,就要展开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真正沉浸在诗歌的意境当中,在鉴赏中领悟诗歌的意蕴,感受诗歌作品的独特韵味。
3 从具体作品的鉴赏看影响诗歌“韵味”的基本要素
3.1 诗歌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我们都知道,具体的诗歌作品往往都是某一诗人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和传达的是诗人思想情感。由此可见,丰富和真实的思想情感是诗歌作品的生命,同时也是诗歌作品韵味的源泉。由此可见,一部经典的富含韵味的诗歌作品往往蕴含着诗人本人的理想信念、人生经历以及真情实感。而这这一切共同构成了诗歌韵味的基本内涵。由此可见,诗歌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影响诗歌作品的韵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鉴赏诗歌作品,就要从体会诗人在作品中传达的思想情感入手,体会蕴藏于诗歌深处的独特韵味。例如,在杜甫《月夜》一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在这首诗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在想象中构思出妻儿想念自己的情景,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儿的思念之情,传达出了诗人思念故土、思念亲人的真情实感,让读者在品读过程中禁不住为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韵味而深深感染。
3.2 诗歌塑造的意象
一部独具韵味的诗歌作品往往离不开富含韵味的诗歌意象。诗歌意象指的是融合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相的心中之象。在一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意象有着烘托氛围、制造意境、寄托感情的重要作用。因此,诗歌韵味的产生离不开集客观场景和主观感情于一体的诗歌意象。诗歌韵味依赖于具体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感知的独特的“诗味”。例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这首诗里,诗人描绘夕阳西下、风光无限的美好画面。全诗紧紧围绕“夕阳”这一意象,描写了风光这般美好,无奈的是已经接近黄昏,表达了人生无奈的主旨。细细吟诵全诗,可以品读出诗歌所蕴含着淡淡的惆怅、哀婉的韵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3 诗歌创作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最早的诗歌创作表现手法就是赋、比、兴。一直以来,伴随着古典诗歌创作的不断发展成熟,诗歌的表现方法越来越多元化,象征、拟人、夸张、复沓等多种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创作的表现方式,同时这些表现手法使得诗歌作品所蕴含的韵味更加深刻、隽永、悠长,使读者从中真正体会到诗歌艺术的无穷魅力。例如,王维的《终南山》一诗:“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细读全诗不难发现,无处不表现出诗人王维高超的诗歌创作表现技巧。全诗构思精巧,表现景物细腻、直观,使得全诗产生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3.4 诗歌富含的音乐美
对于一部优秀的诗歌作品而言,节拍和韵律是创作作品韵味的主要手法。节奏的长短起伏以及节拍的强弱大小,就是所谓的诗歌作品的音乐美。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优秀的诗歌作品必定是情、景、音的完美结合体。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韵味,只有通过用心反复的吟唱才能体会得到。无论是上下句平仄的协调,还是抑扬顿挫的音调,抑或是偶句的押韵,都是节奏和韵律,都是是诗歌音乐美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节奏和韵律经过读者的反复感知就构成了诗歌的韵味。例如,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从节奏和韵律来分析这首诗歌可以发现,这是首富含着诗歌独特的音乐美的经典作品。从“楼、悠、洲、愁”这几字看出,这首诗押的是“ao”的韵。这一韵律让读者读起来真正感受到音韵舒缓、意境悠、。与此同时,在这首诗里,“黄鹤”一次先后出现了三次,如“昔人已乘黄鹤立,此地空徐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这一个双声问的重复出现,形成一种鲜明而强烈的节奏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登上黄鹤楼之后而产生的思古之幽情,使得全诗渗透出一种令人回味的独特韵味。
4结语
自古以来,中国古典诗歌以其深厚隽永的韵味、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格调有致的诗歌形式而闻名世界。伴随着诗歌的诞生而产生的诗歌鉴赏,为诗歌韵味的深刻领悟、诗歌思想内涵的深入挖掘、诗歌形式的变革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诗歌鉴赏中的“韵味”鉴赏,为广大读者进一步感悟诗歌的审美内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读者在接受和鉴赏古典诗歌的过程当中,必须首先领悟有关诗歌韵味的诗学理论,并进一步掌握决定诗歌韵味的几大要素,在此基础上把握鉴赏诗歌韵味的主要方法,这样才能正在体味诗歌的韵味,真正感知具体诗歌作品的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吴建民,古代诗歌“韵味”论[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4):18-19
[2]邬锡鑫,论韵味的内涵及其形成因素和文化价值[J],中州学刊,2006(01):255-255
[3]徐正兵,古典诗歌鉴赏的美学方法论刍议[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02):69-70
[4]朱子辉,文学本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试论诗歌鉴赏的三个视角[J],语文学习, 2011(04):17-17
【浅析汉语言文学在诗词赏析中的韵味学论文】相关文章: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03-22
汉语言文学论文05-24
汉语言文学论文04-01
汉语言文学论文(经典)06-14
浅析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论文03-23
谈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论文03-21
汉语言文学论文[精华]05-25
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04-01
[合集]汉语言文学论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