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探究

时间:2023-04-01 09:33:4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探究

  众所周知,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的追求。下面小编整理了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探究,希望对你们有用!

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探究

  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探究

  第一篇:小学数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高效课堂

  摘要:信息技术兴起以后,逐渐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更是应用比较广泛。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高效课堂,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优质资源,高效课堂

  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帮助作用在于:其能够以视频、音频或者图像等方式,直观地将以往教师使用语言所难以描述和讲解的数学知识,更为形象、生动地传递给学生。

  为此,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知识的立体呈现;依托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走出思维迷雾,使其逻辑能力得到锻炼;依托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动画,突破数学的抽象性困境。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知识的立体呈现

  通过在数学课堂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则将使以往难以向学生描述清楚的相关数学知识点,以更为直观地形式传递给学生。

  同时,信息技术手段亦是实现“数形结合”教学思想的最佳方式,即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

  如笔者在为学生讲授“平移与旋转”这部分知识点过程之中,将这堂课的教学地点选择在了多媒体教室,正式上课开始后,笔者先在屏幕上展示出一些取材于生活的平移与旋转的相关图片,

  并要求学生认真对屏幕上所展示出的这些图片加以观察,并回答这些屏幕上出现的图片的平移与旋转怎样实现,其后,笔者在学生思考作答之后,要求学生利用座位前的计算机,对这些图案平移与旋转后的样子进行绘制。

  如果让学生在方格纸上设计,有些图形做起来不容易,而且会影响图案的美观。

  但是若把它放到计算机上进行设计,就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图形出发,将图形进行若干次的对称、平移和旋转,得到一系列新的图形,形成一个图案。

  在全部学生利用计算机对图片平移与旋转后的样子进行绘制之后,笔者通过教师端中控台,将学生座位前的计算机屏幕统一切换到教师桌面,将学生们的作品展示出来,

  让学生在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后,发现自己尚且存在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同时亦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实现了很好的锻炼。

  二、依托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走出思维迷雾,使其逻辑能力得到锻炼

  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其习惯于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实现对事物的理解,与之相反的是,数学知识的学习通常要求学习者秉承抽象思维,因此这种知识学习的要求与小学生的思维状况对比来看,恰恰是彼此背离的。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那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动态的过程静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化难为易,锻炼学生逻辑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引入以及教学应用,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帮助其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契机,能够扩大了学生认知的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

  通过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本质,减少学生观察的困难,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如学生在刚刚接触几何知识相关空间概念时,往往会感到不易理解,尤其对于点、线、面、体之间的生成过程存在一定的理解、认知障碍,

  在信息技术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之后,教师能够依托相应的图片制作软件将点、线、面、体的生成过程制作成动态的GIF图片,从而让学生通过动态图片的演示,领会这一几何知识点。

  再如,最常见的相遇问题,学生理解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两辆汽车的运动过程,原本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经过信息技术的展示,使学生更为清晰,较为轻松地领会了这一知识。

  三、依托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动画,突破数学的抽象性困境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性、具体性的,而数学则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很多时候小学生对于数学的一些知识点会存在着巨大的理解上的困难。

  在讲解一些物体运动规律的相关知识时,数学教师常常受困于仅仅依靠语言,无法将相关知识精准地呈现给学生,最终的结果便是教师竭尽全力、学生学习得似是而非。

  多媒体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点。

  因为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其集声像图文为一体,能够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23-8,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小棒,两捆和三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

  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画面:画面上出现两捆零三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三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十五根小棒。

  小学生可以自行操作小熊去进行加减,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进而促使其去主动进行知识探索,完成教学任务。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

  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并非仅有以上几种方法,更多的还需要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和挖掘。

  从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来看,其能够有效弥补先前教师单一讲授或借助教具所无法达成有效知识传递的不足。

  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并且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恰当的应用,使小学数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达到高效。

  参考文献:

  [1]李海龙.如何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39-40.

  [2]张喜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方式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51-52.

  [3]王正义.基于智趣数学的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81-82.

  [4]陈玉红.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30-31.

  [5]倪焕敏.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J].职教通讯,2014(32):108-109.

  [6]王便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6):23-24.

  第二篇:浅析先学后教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摘要: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先学后教”教学理念着手,就新形势下为什么推崇“先学后教”小学数学课堂模式,“先学后教”的具体实施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先学后教”

  一、为什么“先学后教”

  小学生学习数学应该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不应该是单纯生硬的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的过程。

  我国传统小学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即在课堂上主要由老师讲授,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也无法质疑课本上的内容,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是生硬的。

  “先学后教”小学数学课堂模式是相对于我国传统小学教学模式提出的课堂改革与课堂创新。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完全转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以学生的自主能动为主体,老师的引导为辅助,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将课堂节奏变得紧凑,突出了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及时发现疑难问题,而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更加明确的教学工作,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这就是我们推崇“先学后教”的主要理由。

  二、“先教后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首先,要重视学生裸读能力的培养。

  裸读是指学生的自学没有任何导学提纲,而是自主走进教材,教师只给自学步骤:按照教材提示,在书中完成例题写出与教材不同解法回答书中问题尝试完成相应试一试;回顾自学收获,初拟出学习目标;写出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

  为了避免传统教学由于目标不清所带来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课前先让学生提出自学中自定的学习目标,课上再比对教师所定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寻找出差异,加深记忆,以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学习环节中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使学习活动自始至终处于期望的有目的的控制之中。

  有些老师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中,课前发给学生一张“导学卡”(或导学案,内容是课堂上教师将要提出的问题和练习题,类似于一份简单的教学预案),要求学生“课前先学”,课上再根据“导学卡”的顺序进行教学。

  这种做法,使学生“先学”的目标更加明确,有其一定的优点,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

  对于高段的小学生,笔者更主张“裸学”,这样可使学生把握重点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得到更深层次的锻炼。

  “先学”完成之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并没有结束,“先学”为老师接下来的教学作了良好铺垫,即“先学”是学习的基础,“后教”则是教学重点。

  学生自学过程可以缩短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使老师能够更好地展开接下来的教学内容。

  在进行“后教”时,教师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基于学生对小学数学自学之后,老师尽可能不要按部就班地对书本内容进行教学,以免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而应从学生自学掌握程度来设计教学题和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现在国外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Handson”活动。

  其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鉴于学生已经有“先学”为基础,老师事先准备好几何图形及所需材料,就可以让学生在“Handson”活动中解决自学过程中的问题。

  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其次,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自学掌握能力的一个检验过程。

  因此,老师应该从学生对小学数学进行自学的效果出发展开课程重点、难点的讲解说明,经过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从而继续更进一步地进行数学学习。

  再次,在学生初步掌握小学数学知识之后,老师应该合理指导学生进入更深一步的课堂学习,这也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力求达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初步掌握基础,然后通过老师指导进行问题的透彻研究和掌握。

  最后,“先学后教”不只自学、教学两部分,还需要在适当时候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相应的课堂辅导。

  针对“先学后教”课堂教学中的欠缺和不足进行后期调整,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题的演练,并带领学生一起对课堂精华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经过多样的教学模式实践,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先学后教”无疑是实现这些教学终极目标最好的模式,学在教之前,教在学之后,以学定教。

  学生在自主中学,在探究中学,在合作中学,在交流中学,在展示中学。

  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要忽视其弊端,并针对弊端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做到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真正提高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春风.新形势下“先学后教”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研究.新课程学习,2013,(08).

  [2]张江梅.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模式实施之要素.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03).

  [3]李连民.对于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热的冷思考.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1).

  第三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创新形势下的课程标准已经逐渐落实,相比于以往的教育机制,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能力,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活动,进而全面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准确定位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开展更加高效的课堂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因此数学基础教育质量极其重要。

  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有效提高,还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加强学生对于理性思维的拓展和延伸,同时还能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起来。

  1重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学生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在6周岁左右,该年龄阶段的孩子对故事的兴趣比公式的兴趣大的多,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课程开始之前让学生先了解该节课程涉及到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不要认为数学是很难理解的课程,让学生在更加放松的心态中去完成教学任务。

  传统教育中,数学教师都会给学生大量的题目来巩固知识点和公式,部分学生在还没有完全理解课堂内容时就开始做题,答案准确率肯定很难得到保障。

  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先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再开始做习题。

  同时,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提问和解疑的时间,教师在和学生的问答互动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度和敏感度。

  2积极开展数学情境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的开展必须要有严谨的逻辑性作为支持,如果教师只用数字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无实物情境下的运算知识,很难让学生理解这个运算在生活中的价值,而且单纯的思维计算会对小学生产生很大的困扰,小学生更倾向于涉及到生活经验的数学情境模式。

  教师在开展运算知识点授课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水果来创建情境教学的条件,将水果的价格和数量制定好,让学生随意取用一部分水果来计算这些水果的总价格。

  学生在计算水果价格的时候会减轻对数学的抵触,把思维的重点放在水果的种类和形状上,教师可以在学生分组计算的同时查看学生对于价格结果的讨论情况,

  发现公式以及口诀上的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牢记乘法和加法的运算规律,减轻公式记忆法的枯燥和乏味,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质很强的学科,解题过程中需要对课题内容及运算方式进行思考,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中掌握,教师应提前告诉学生即将学习的单元和知识点,让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更有信心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陪同家长购物时关注买卖运算的方式,然后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理解和发现的问题进行阐述,教师可以在与家长互动之后将学生反馈的问题一一解答,

  并就超市买卖中遇到的问题和课本上的知识点有效结合,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会加深对运算公式的印象,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率,让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更加高效。

  4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数学并非一种固定思维的学科,很多数和图形的运算都不止一种解题方式,虽然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但是其过程有着很灵活的多变性,因此,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来解决问题。

  教师在发现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同时,应该首先询问学生的解题思路,而不是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否则很容易打消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尽量使用解题方式不唯一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在之后的课堂小组讨论中也能更加用心,有助于活跃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做到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学生对于科目的兴趣和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优秀。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数学概念、课堂情境、课前预习以及思维扩展带来的高效影响,为学生探索欲和求知欲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小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三•三”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1):21~23.

  [2]潘海燕.探究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72.

  [3]王粉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6.

【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探究】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的论文10-09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论文10-09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10-01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思路论文10-09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论文10-09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论文10-01

新课改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论文10-10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10-12

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