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学英语教学与医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与医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1】
[摘 要] 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是推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准确把握语言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去,作者从理念、模式、教材、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现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字] 综合素质 人文素养 英语教育 实现途径
人文素质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人合理处理其与自然、社会、他人关系,以及人自身富有的高尚的思想意识、理想情操、心理性格、价值观念和文化修养,它既是道德理想与知识智慧的统一,也是理智和情感的统一,更是理念和行为的统一。
人文素质虽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如果不注意吸取新的人文知识强化自我修养,就可能退化,甚至变质。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种教育。
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通过人文的濡染与涵化,不仅使人获得人文知识,而且使人认识人的本质,逐步培养和完善正确的价值体系,塑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医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世纪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拥有现代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适应经济社会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
杨叔子先生曾经指出:“没有科技,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就不打自垮。”只有首先并主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将人文素质的内涵凝结为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对理科生加强文史哲艺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文科生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和科学素养。
医科学校过分强调专业特殊性,过多强化医学英语的市场性,更长时间安排学生在校接受专业知识学习和在医疗单位见习实习,严重弱化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特点,淡化了对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
虽然筑牢专业基础是医学生日后执业必备的,但是,过硬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只能解决医疗“是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一位仅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人,……,却无法保证他的每一项成功都能对社会真正有益;而一位同时拥有精神和人文自觉意识的人,所作出的一切才是对社会和人类发展具有真正的贡献。”[2]也只有解决了医疗“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才能在维护人生命和健康的神圣职业中,始终把握和坚持正确的理念,始终富有责任心、同情心和使命感,实现医技、医德和医风的完美统一。
当前,少数医疗部门和个人医德医风滑坡,医疗事故频发,医患矛盾突出,这就更需从头抓起,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育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在联系
语言表面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总和,却承载着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风俗和思想,总是和一定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文学、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
因此,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学习,大学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教育部教育司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包括“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3]这本身就要求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融入到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人文知识、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深刻领悟和内化人文精神,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增强医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和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
当前,为“考级”而教,将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割裂开来的情况依然存在,“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自下而上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运用不好语言”[4]。
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与宽容性,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英语教学责无旁贷的使命(郑越,2006)。
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就是要求教学中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将传授知识、人文与个性化的创造统一起来,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主体精神的个体,激发师生双方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掘潜力。
医科院校英语教学,应改变其仅仅作为职业技能式的教育模式,逐步从纯工具型向突出人文型的教育价值观转变,在英语教学的目的、内容和过程上都突出人文素质的培养。
2.创设英语情景教学,培育人文知识底蕴
英语是一门人文学科,《大学英语》选材均是情文并茂的经文范作,它流露或再现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和痕迹,反映了人类对真善美的渴求,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5]这些作品呈现在教学情境中,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化作用。
因此,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要深挖人文主题,设计情景模式,以学生感兴趣的人文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语言综合技能训练,将所要传授的知识,尤其是所要培养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等化整为零,潜移默化地融合、渗透于主体课程学习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内容,更深刻地明白生活的意义,提高自身人文修养。
实行情景教学,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查询、观摩、跟踪思考直至升华,通过动态设计情景点,持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
3.加强精品教材建设,融合人文道德精神
现在高校基础英语课本编写理念先进,选材科学,实用性强,人文知识涵盖面广,无论从道德、道义还是法律、尊严,都给学生以实例思考和分析借鉴。
但编写特征突出、先进实用的专业教材和精品教材,还是医科院校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
当今,医疗科研、生产、销售、服务诸环节使用英语的机会日益增多,如英文版医学科研资料、国际通用医学技术标准、有关计算机操作指令、提示信息、软件使用说明、互联网调用命令等等,这些尚未涉及的内容都可编入教材,纳入教学范畴,构建以培养医学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英语课程。
在教材选取方面,首先应注意语言的交际功能。
教材应考虑专业特色,突出岗位特点,在教材设计上,可大量增加与医药、医疗有关的产品简介、服务说明、操作提示、维修指南等素材,并辅以相应的课堂活动安排。
其次专业英语教材在选材及体例上,应有利于在课堂上开展交互活动,避免内容上与基础英语的重复。
第三,教材必须新颖,思想性强,贴近生活,体现极强的人文性,为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实现自我夯实基础。
4.丰富教学形式,提高人文知识渗透力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坚持能动创新,合理发掘人文因素。
授课前,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充分挖掘人文点,以点带面,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拓宽学生道德信念培养渠道。
首先要求学生多浏览那些对英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典著作、报刊读物等,了解文化信息,准确把握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神韵。
其次要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再次要广泛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插入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介绍,从不同角度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
最后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开辟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竞赛、辩论、模拟对话等,让学生在语言阵地里发挥、锻炼、汲取,还可以在医学生实习期间组织他们到涉外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交易会等进行实践锻炼,增强人文素质。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突出的重点,社会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大学英语教学教授英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还应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操守、人生观和世界观,真正培养出既懂专业、能熟练运用外语、知识面广,又具有人文知识底蕴、富有创造性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现代人才,这正是我们的目标和责任。
参考文献:
[1]袁贵仁.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J].中国教育学刊,2110(5):12.
[2]唐冬梅.大学英语教学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8(11):7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杜瑞清.文化自学开拓创新[A].张后尘.外语名家论要[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1.
[5]周光明,高旭阳.从情感维度看大学英语的优化处理策略[J].外语界,2001(2):56.
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2】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兼顾语言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素质培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当今社会发展和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对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英语教学的人文性,使大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本身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升华境界,成为具有健全、和谐人格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新课题。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的内涵遵循其字面表述意义,“人文”应为“人文科学”如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质”则是“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组合,一般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合。
所谓“人文素质”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其核心概念就是“学会做人”。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教育部在全国52所高校开展的试点工作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007年,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同样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一门语言,也是一种人文学科,英语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文特性,体现出了英美国家的人文精神。
然而,我国高教领域受应试教育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学科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过分注重实用性,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分割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使科学、教育、文化受到了整体性损害。
而受结构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一直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知识为重点,导致了重知识,轻人文的“文化失语症”和“语言工具”现象。
应试教育的弊端,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缺陷和教育对人文素质的忽视所形成的惯性,使今天的人文素质教育面临重重困难。
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只顾眼前的现象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普遍存在,有些学生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观念薄弱,使他们很难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常常无法超越实用主义的价值尺度而陷入功利取向的误区。
当今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获得认识自我、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和正确处理人类自身关系的能力成为当今高校教育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大学英语人文教育对培养新型大学生人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因实用主义、消费主义等各类现象波及校园,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取向,尽管社会呼唤素质教育,但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造成大学教育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人文基础和文化视野,个性发展不足,缺乏创造性。
人文素质培养的最大意义就在于通过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加强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健全的人格的塑造,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石。
2.大学英语人文教育对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
新世纪的发展需要素质全面的人才,因此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必然对传统的英语教学产生极大影响和冲击。
教师在传递人文素质和教授语言的同时,结合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外语教学成为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传统,借鉴、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精华的途径,同时对学生进行本民族文化的教育,使之相互促进,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全球视野。
3.大学英语人文教育有利于推动大学课程改革。
当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已经面临着“人文素质”培养带来的系列挑战。
从知识的选择、呈现方式、教学操作方式到师生关系、教学理念,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深层次研究如何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完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与方法,能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方法指导。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塑造教师自身人格魅力。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是社会知识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不仅肩负着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任,更是人文精神的引导者和示范者。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
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外语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水平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品格层面等等。
首先,外语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知识,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教材,寓人文精神于外语教学之中。
其次,外语教师自身也应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师德修养,有较强的审美和艺术感受能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再次,外语教师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重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
2.充分利用大学英语教材,挖掘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目前高等教育中的英语课本大多编写理念先进,取材科学,广泛涉及了英美国家人文知识领域,大体涵盖了有关西方国家或民族的历史、经济、宗教、习俗等,从道义、法律、人性各个方面给予学生分析借鉴,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的人文思想进行总结、分析、分类,并联系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将西方文化的传播,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巧妙地融合到英语教学中。
同时在向学生传授西方文化时,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主题下的中国文化,比较中西方文化的蕴含,增强全球视野和爱国情操。
3.丰富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创建良好人文校园文化。
除了发挥英语课堂教学的人文教育优势以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创建良好的人文校园文化,也是加强大学生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的课程,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大学英语教学应冲破应试教育和教材内容的束缚,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将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
例如学校可以运用校园广播节目、校园网站等方式,建立起知识、人文相结合的立体校园文化体系,使学生在和谐、有序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中得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
在当今信息多元,竞争加剧的时代,优秀的国际化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非凡的智力和高超的能力,还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而这种意志和人格离不开人文科学的熏陶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
因此切实推进英语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齐头并进,发挥英语课堂人文教育优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把中西文化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育贯穿到各层次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使用英语表达文化的水平与基础英语水平的提高呈同步增长之势,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全球视野,是我们广大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者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3】
摘 要:本文从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对学生人文素质进行培养的必要性出发,对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目标实现的具体教学途径,以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完善,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学
当前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所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性境界、理想人格以及社会价值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大学英语教学既能够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能够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在大学英语中对学生人文素质进行培养的必要性
1.教学大纲的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尤其是英语听说的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在工作、学习和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综合文化素质得到加强,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以及交流的需要。
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也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2.课程的性质
英语是一门语言,因此其人文特性较为鲜明,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有着特殊的教育作用。
能够对学生进行功利目的之外的教育,对学生思维、人格以及文化审美情趣等方面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既应该对语言本身进行学习,也应该实现相关文化的学习,在学习中涉及到了英语国家的制度、历史、文学、艺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学习,能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培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
3.教师的定位
教师既应该向学生进行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并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也应该做好学生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
使学生具有高尚丰富的精神境界,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以及对自身不断进行完善的道德素质。
二、大学英语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目标
1.英语运用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对英语相关文化进行学习的过程。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环节,能够反映文化中的所有内容。
因此加强对英语相关文化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得到加深,保证学生在语言使用中的得体,尽量减少由于缺乏文化知识而导致的用语失误,使学生能够使用英语对自身的想法进行明确的表达,从而更加通畅地进行英语交流。
2.学生道德和审美观念的培养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融入道德和审美方面的教育,能够使学生的人格和情操得到陶冶。
大学生正处于一生的黄金时期,有着强烈的追求美的愿望。
因此通过审美方面的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审美的意识得到有效的增强,培养学生高尚建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其生活中的审美品位,既有助于大学生自身道德审美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社会整体风气的改变。
3.理想人格的塑造
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数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以独生子女居多,其依赖性的心理较强,且较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较为浓厚。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来对学生进行文化方面的培养和熏陶,使学生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之下得到良好的塑造。
三、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本策略
1.教学理念的更新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外语教学中,虽然也对其教育和个人修养方面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然而最为重视的依然是英语的工具性作用,长期以来评价英语教学成果的标准都是能不能使用英语。
这导致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情感和学习的动力严重缺乏,对英语的文化内涵认识的缺失更加严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大多数以机械化的练习以及将英语作为工具来进行掌握为主,对其人文教育的价值有着一定的忽视。
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树立人文教学的观念,尽可能地摒弃英语考证、过级的功利性,在对基本英语知识进行教授之外,还应该将人文素质的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对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进行认真的分析,尊重学生自我的发展,保证学生能够理解语言的价值,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的,在英语教学中完成由工具型教学向人文性教学的转变。
2.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
教师作为课程的教学实施者,其素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的成效起决定性的作用。
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在语言以及文化方面的教育。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决定了英语教学中必然有着鲜明的人文特点,这又决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
在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中,首先教师应该树立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思想,使学生能够通过教育学会做人,其次应该强化自身在教学中进行人文主义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又应该向学生传授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教学需要的词汇、语音、语法等知识之外,还应该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并有着丰富的英语和汉语双方面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够发挥高校教师的作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3.教材的深入发掘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充分的使用和挖掘,使学生能够对其蕴藏的文化内涵进行领悟,在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自然地接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
教师应该对教材的人文内容进行分析、分类和总结,确定其中的人文教育的发掘点,有的放矢地选择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的态度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教师、学生、教材的有机融合,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渠道得到拓展,这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能够起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的作用。
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加深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心理健康、道德情操高尚的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挥大学英语教学平台的作用,转变教学理念,深入挖掘教材,能够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1)
[2] 王惠瑜.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5)
[3] 罗海燕.高职英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职教通讯. 2011(02)
[4] 刘莉,张淑玲,高磊.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J]. 西北医学教育. 2010(02)
[5] 何凤梅,张莉.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大学英语教学与医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关文章:
当代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10-05
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10-08
人文素质在英语教学的培养10-05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10-05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10-05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10-05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10-08
多元化艺术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10-03
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