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1】
摘 要:实施人文教育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将语言教学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
关键词:大学英语;人文素养;人文教育
随着我国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也就是通过培养人的品德情操、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来展现自我。
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内涵,更加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高校培养的英语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
一、加强人文素养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2004)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交际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
从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同时也反映了人文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英语这门语言能将人文教育和语言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帮助大学生提升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将丰富他们的人文内涵和道德修养。
多年来,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教师为中心,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和名次,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为提高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通过率,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没有开设英美文化类课,平时教学只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致使很多大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匮乏,口语交际和跨文化交际水平低下。
所以,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英语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
面对目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作出改变,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努力把英语学习变成一种提升内涵和陶冶情操的活动方式。
在教学理念上,教学大纲的制定应更具有前瞻性,将先进的教学理论运用到英语学习中,有利于人文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在教学内容上,英语教师要注重实用性,探索提高大学生学习人文知识兴趣的各种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结合相关的文化和历史知识来组织教学,吸收西方的文化精髓,同时注重大学生的母语文化教育,提高其人文修养。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逐年增多,社会需要更多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的迫切要求。
二、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盛行的一种语言,英语同样有着辉煌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人文内涵。
在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变后,英语见证了西方国家历史的兴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要想把英语这门语言学好,就必须熟练掌握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了解中西两种文化的异同。
在学习西方历史和文化知识的同时,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同样不可忽视。
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有充分的认识,才能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而对文化的多元性有深刻的认识。
英语是一门语言文化课程,本身有着鲜明的人文特色,体现了西方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内容涵盖了哲学、宗教、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方面。
大学英语课本选用的文章题材广泛,语言生动,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理念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这些文章都是西方文化的优秀代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英语的真实场景,更有助于大学生学习西方的文化习俗和人文知识。
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展现的文化形式也不一样,比如在学习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结合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人文主义理念的理解。
在学习了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大学生也学习了西方历史和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充分证明了语言和文化的统一性,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人文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开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既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其英语文化素质修养。
因此,教师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语言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发挥英语课堂人文教育优势,采用交际法授课
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实现需要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完成,交际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
交际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交际法,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且增强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人文素质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交际法教学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开展各种语言交际活动,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模拟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提升学生的英语应变能力。
例如,一位外国游客在商场购物时与服务员发生了争吵,双方各不相让。
在这个场景下,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化解矛盾的方法。
汇总学生的想法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评选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然后把学生进行分组,选择不同的方案来化解场景中的矛盾。
最后,教师作出评判并对他们的表演进行点评。
在学生参与交际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向学生讲解语言知识和技巧。
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人文点,设计一些有趣和热点话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观察社会和人生,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二)加强英美文化作品的学习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积累,也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的体现。
加强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对学生发散思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教师在解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复述小说、背诵名篇、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观看电影的精彩片段,然后分角色扮演小说中的四位主要人物。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有整体的把握,尤其是主人公奥利弗的成长历程有清楚的认识。
随后教师让学生深入挖掘小说的主题,提炼出小说的思想内涵,初步形成关于作品的一些观点和想法。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生可以清楚认识狄更斯创作的理念,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
此外,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各类文学讲座和文化论坛,让学生重读经典文学作品,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三)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言行和魅力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在知识层面、品格层面和能力层面上具备较高的水平,才能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实施人文教育。
首先,英语教师必须对西方的历史和文化非常熟悉,将语言教学与人文有机结合,把人文精神融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报纸、期刊和网络等途径搜集信息,将西方历史和文化知识融合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其次,英语教师自身要具备崇高的师德修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再次,英语教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用行动来影响学生。
教师应把教书育人当成一生的职业,不断充实自我,用自己的热情去激励学生。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对学生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文化修养和渊博的文化知识必将会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学习上,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在生活上,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
同时,大学英语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把人文教育贯穿到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教育带来的乐趣。
在大力提倡人文教育的教育氛围下,这种语言与文化、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是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陈利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7).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李毅,韩凤.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7,(6).
[5]刘明琼.语言教学文化与人文精神[J].西安外国语学报,2003,(9).
[6]莫颖.大学英语文化学习策略论[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4).
[7]杨青.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3).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高校英语教学【2】
摘 要: 全球化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带来挑战,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在高校教育理念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阵地。
因此,研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提出高校可以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挖掘教材的人文内容、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素质教育建设等途径,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 大学生个人素养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进步和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人文素质教育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近年来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应该具有相应的人文素质,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向上的人格,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等。
然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却不容乐观。
在各种文化和思想观念相互撞击,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人文素养的缺失在高校校园中普遍存在。
一些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经历过中学的文理分科之后,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就被束缚在划分更细致的专业学习中。
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忙于外语等级考试、考研、各种技能大赛而很少顾及人文知识学习。
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过于强调专业化,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即使有些学校开设了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课程,限于师资力量和学生自身意识等因素,听课的人数也较少,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在高校教育理念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教师和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
当前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能体现人文性的方面很少。
英语课大多是以老师讲解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为主,其次就是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课后布置大量的练习题巩固这些语言知识与技能。
语言是一个载体,承载着知识、文化和文明。
许国璋先生说:“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学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要教怎样做人,是英语教育: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研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一、调整培养目标,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整个英语教学中
英语课程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过程,又是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发展思维能力和个性的过程。
基于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外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各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情况,培养关心和宽容异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发展国际交流合作中的良好生存能力、协作能力,缓解和消除不同文化背景可能带来的矛盾或冲突等能力,使学生在了解国际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接纳、关心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立足英语教材,发掘潜在人文教育资源
要想在英语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把语言教学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就必须利用现有的教材,依托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互动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兴趣和知识水平,向学生推介相关的政治、经济、民俗风情等文化背景知识,或让学生网上查找格言警句、文学作品、社会热点问题等,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文化背景,并进行摘录、整理。
课前的充分准备促成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此时课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互动。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调整教材,使语言学习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语言习得的同时了解文化内涵。
同时进行外延性拓展,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国外文学读物,让他们通过大量阅读增强对中外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对学生的语感能力等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思考、品味,提高认知水平,促使学生将语言及人文等方面知识内化为个人素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的英语文化氛围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活动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开展融思想性、学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各类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英语活动课程;举办大学生英语文化节,英语文化讲座,文艺演出,征文、英语演讲等竞赛。
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在活动中扩大英语知识面,锻炼演讲与口才,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各类英语文化活动,能进一步思考、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和自我,培养公共关系活动的能力。
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人文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既要在英语技能方面有扎实的功底,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较强的教学驾驭能力。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教师要自觉充实人文知识,注重消化吸收和陶冶情操,不断提高人文修养,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付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对学生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从而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实质上是造就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人文修养背景,树立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一种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心智,塑造人格,确立人生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找到适合个性的、正确的生活方式。
在英语教学中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教育工作者要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培养出人格健全、语言技能及其他各种能力均衡发展的通识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许艳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07-210.
[3]刘明琼.语言教学、文化与人文精神[J].西安外国语学报,2003,(3).
[4]陆涓.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之渗透与融合[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03-107.
[5]刘磊,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电力教育,2009(6).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相关文章: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10-01
人文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10-05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模板10-01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10-05
高中英语教学应当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10-08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范文10-01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10-01
职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思路10-01
人文素质在英语教学的培养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