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育随笔:改变

时间:2023-05-15 19:42:56 随笔 我要投稿

教育随笔:改变

  在学习和工作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改变,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随笔:改变

教育随笔:改变1

  先改变自己的做法,

  才能改变别人的看法

  ——写给孩子

  孩子,你昨晚的一句话,——“我再写作业,也改变不了她对我的看法。”让我好久没入睡。

  昨天晚自习,我到你们班找你老师有点儿事,你老师看到我,第一件事就是拿起你的练习册和《新方案》,对我说:“看看,这是你孩子做的,怎么都不写呀,同桌都说没法改了……”后边的话我也没记清,只感觉脸上一阵燥热,我无话可说,老师也是恨铁不成钢啊!刚好你就在我们旁边,我喊你过去,你答应以后按时完成,我期待着你的表现。

  晚自习放学回到家,我又问起你这事儿,“你是不会写呀?”你摇头,“是没空写呀?”你又摇头。“那你为啥不写啊?”我着急。

  “我再写,也改变不了她对我的看法。”你蹦出了这样一句话。我心里一惊:因为别人的眼光,你就这样破罐子破摔下去啊。

  “谁对你的什么看法?”我接着问。

  “我同桌,她总是觉得我是坏学生的样儿。”你不满地说。

  “你觉得你坏吗?”

  “不坏。”你很倔强地说。

  “我也认为你不坏。可你怎么给同桌一个坏感觉呢?”我盯着孩子问,“是不是你平时的表现让她把你跟坏学生联系在了一起?”

  你低下了头,我也在想:的确,你管不住自己,作业不按时写,课堂上做小动作,老师派她就是来监督你呀。

  停了一会儿,我又说:“你看你现在不写作业,那就是同学们心中的坏学生,如果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甚至大学毕业后,提到你,可能她还是那个印象。如果你从现在开始努力完成作业,做好该做的.事,也许今天她不承认,明天她不承认,后天她不承认,但总有一天她会改变对你的看法的:哦,原来他如此的优秀,当初我是错看他了。”你好像在认真地听我说,可能你的心里有点震动吧,你也答应了以后要慢慢改变自己,努力学习 ,认真完成作业。

  孩子,其实我还想对你说:别人的看法那是别人的事,关键是你要做好你自己。你改变不了别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当你表现不好时,别人对你不满那是当然的事,你想让别人认可你、敬佩你,那你就必须有让别人认可、敬佩的地方,要知道每个人都是向善、向阳、向好、向优的,妈妈相信你会获得大家的认可的。不过,这个认可可不是你一时的心血来潮,而需要你养成习惯的坚持!相信你也会坚持做下去,等到本学期结束时,让她对你有一个全新的评价!

  孩子,改变,从现在做起吧,不要苛求别人,只管做好自己。相信妈妈一直在你身后支持着你,不管你的进步大小,不管你是否优秀,妈妈永远无条件地爱你、关注你!

教育随笔:改变2

  今年我教小班,对于刚参教的我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我的班里,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小女孩。在亲子园活动期间,她几乎是与她的奶奶长在一起的,无论是做游戏还是喝水如厕,都是奶奶在帮她。我走过去和她交谈,她也不做任何回答,想和我说话就笑一下,不想和我说话就哭。于是,我问她奶奶以前见了陌生人也这样?奶奶回答说,不啊,在家挺好,从没有这样过啊,有什么事情都是我和她妈妈帮她,她自己没动过手。当时,我就意识到,在这个孩子的潜意识里,我小,就应该有人帮我,所以任何事都不用我动手。在之后的几天里,我都鼓励她让她自己做一些事情,如喝水,如厕,搭积木,可结果就是她坐在那一动不动,不作任何反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开学,开学后,除她之外的所有幼儿都已经很熟练的做任何事,不再需要老师的帮助,而她,还是一动不动,你不帮我做,我就哭。

  一天,我走过去对她说:“亚杰,你上学了,你是个大孩子了,你的妈妈要给你生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了,到时候你妈妈既要照顾你,又要照顾小弟弟小妹妹,会很累的,你爱你你妈妈吗,心疼你妈妈吗?”“爱,很爱。”她回答的速度让我吃惊,接着,我又说:“为了不让你的妈妈太累,从现在开始,你学着照顾自己,好吗?”她点点头。于是,我鼓励她自己喝水,吃饭,拿小勺,如厕,睡觉。在短短的几天里,她学会了所有的`事。她高兴地和我说“老师,我能照顾自己了,我不用妈妈照顾了,妈妈可以轻松了”,她眉飞色舞的说着。看到她的改变,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其实,每个孩子都一样,都是从“0”开始,孩子以后的表现和适应力,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关。家长要学会对孩子放心,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能一味的包办代替,在这种情况下生长的孩子只是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住风雨的历练。

教育随笔:改变3

  小轩是我们小班的一名幼儿,早晨来园时总是躲在奶奶的身后,一双大眼睛怯怯地看着我们。我热情地迎上去:“宝宝来啦!让老师看看。”这时她的奶奶开始说话了:“叫老师,这孩子,就是胆小,怕开口……”“谁说我们宝宝胆小呀,我们宝宝还敢一个人去上厕所呢!谁说我们宝宝怕开口,我们宝宝还会说儿歌呢!只是现在不想说,是吧?”我一边说一边把她送到小椅子上。

  小轩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既要干农活又要带她。只要她吃饱穿暖就算做得很好了,哪还顾及她的心理,絮絮叨叨的老是当着孩子的面说些消极的话。日子一长,一个胆小的孩子就这样被奶奶的消极暗示“成功造就”了。

  对于这种现象我可不能坐视不管,我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其实小轩是挺聪明的,不论是动手还是动口,学得都很快,从她的图画可以看出她的想象力很丰富。只是由于她生活的环境给了她过多消极的暗示,让她自己觉得不行。在教育活动中,我就用激励性语言暗示坚定了她尝试成功的信心。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使用激励性语言暗示,多一句表扬,多一句赞美,会使幼儿更加自信,会给教育活动带来明显的效果。

  我还找机会跟她奶奶沟通,我把小轩平时在课上完成的《我的数学》作业,“小巧手”活动上的图画、手工整理好了,请她奶奶过来看。奶奶又惊又喜。“是她做的吗?”我给她的回答是肯定的.。看到她高兴的样子我话题一转:今天请你过来主要是想请您配合我们的工作,就是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多说一些肯定、鼓励、表扬的话,改掉以前的消极心理暗示,要用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充满自信,幸福、快乐地成长。小轩的奶奶直点头,并说:“老师,我以后多多表扬她,给她戴高帽子。”

  小轩的笑容渐渐多了,声音也渐渐响了,晨间活动时再也不呆呆地站在那里了。在家庭学校的共同配合下,我们的留守儿童不仅身体棒棒的,心里也是一片阳光。

教育随笔:改变4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会时刻的反思:我会问我自己今天教会了孩子们什么本领,还存在哪些不足,明天还需要做哪些准备,让孩子们能够学得开心,玩的自在。

  “如何让孩子接受你,喜欢你”,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努力研究的课题。虽然没什么可自豪的成果,但是我觉得对自己日后的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这个班是我从小班一直带过来的,所以我们之间相互了解。当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我做过多的解释,孩子们都可以领会我的意图。我觉得这样的相处真的很不容易,我们之间的默契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培养起来的。

  回想刚入园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了稚嫩、好奇,还有几分担心。现在再看看他们,脸上总是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那个时候,老师如果想做什么事情孩子们都不会主动配合,现在呢,你一个眼神就有好多热心的孩子过来帮忙。这不正是让我们欣慰的地方吗?

  孩子们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孩子们对我们老师的信任和依赖也越来越强。甚至有家长抱怨:“我家的'孩子啊,现在只听老师的话。”其实,孩子能够听老师的话,老师自然感觉欣慰,但是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默契。我们老师用心来关爱孩子的成长,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宝贝来关心爱护。孩子们用他们潜移默化的变化来告知我们他们对我们的信任与依赖,是给我们最好的奖励!

  孩子们,你们继续努力,老师好好为你们保驾护航,你们一定会健康、快乐成长,幸福的长大!

教育随笔:改变5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是非常重要的。

  记得新学期刚开始,心想会是怎样一群怎样可爱的孩子呢?我满心欢喜的迎接这群可爱的孩子,可是经过几天的接触,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出乎我的意料,我发现这群孩子带给我的感觉是特别能闹,声音特别大,你的声音大孩子比你的声音还大,觉得每天特别累,嗓子每天都是沙哑的,渐渐地我在想这是为什么,孩子不喜欢我吗?是不是我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我也与其他老师沟通过这个问题,后来,我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因为自己本身说话声音大?所以影响着孩子声音比你还大?心想是不是换一种方式与孩子相处,有一个博大的爱心,宽容之心,让孩子把你当成一个"好朋友"而不是一个老师,会变得更加轻松。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调整好心态决定换一种教育方式与孩子相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试着小声说话,不再大声呵斥孩子,就算他们在大声的闹,我也只是摸摸他们的头,走过去微笑着,轻声的告诉他,孩子请安静!多多表扬孩子,对于表现好的孩子多多给予肯定,正如周老师说的好:“阳光评价,灿烂了孩子的心情,也灿烂了孩子的`行为;灿烂了他的现在,也灿烂了他的未来!”也就是学会赏识孩子,有一渐渐地我觉得孩子也学的会小声说话,有一次一个孩子跑过来在我的耳边轻说"老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觉得您特别像一个大姐姐",不生气的样子真好。后来,我觉得孩子们也改变了许多,不再大声说话,学会了两个人小声得交谈,当你说"小脚并并拢",孩子们会回应你"身体坐坐正",并保持安静,静静地听你说。一张张可爱的面孔,炯炯有神的小眼睛盯着你,可爱极了。

  遇到问题,先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老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想要改变孩子,首先改变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你会有意想不到得收获!

教育随笔:改变6

  早操过后,我带着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滑梯,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像小鸟一样飞了出去,看到孩子们愉悦的神情,我的心里也非常欢畅,为了照顾到每个孩子,我不时的走过来看看这个小朋友,走过去瞧瞧那个小朋友,看到他们一个个灿烂的笑容,放心的认为他们现在玩得都非常开心,非常快乐!

  这时,乐乐小朋友朝我走过来,“老师……”,“嗯,什么事,宝贝”我高兴的问,他支支吾吾的回答:“老师,没有人和我交朋友,”我感到很奇怪,“刚刚看到你玩的挺高兴的呀!为什么会没有朋友?”因为,乐乐平时是一个聪明、活泼又调皮的男孩,所以这样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真让人诧异,但看到他此时认真而沮丧的神情,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我突然意识到,孩子长大了,不再像小班、托班的时候盲目而无目的玩了,这时他可能需要更深沉、更固定的朋友交往了,但孩子也许还不知道怎样表达或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所以,需要老师的帮助。

  于是,我摸了一下他的头关切的问:“你想和谁玩?”“尘尘,”乐乐说出了他的名字,我把尘尘叫过来,可尘尘却不情愿从滑梯上下来,终于尘尘被叫过来了,他说出了不愿意和小乐乐玩的原因:他调皮,爱打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只愿意和自己玩,而不愿意和他的两位好朋友玩,哦,原来是这样……

  课上,我特意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名字就叫《小牛为什么没有朋友玩?》,大概意思就是:小牛脾气倔,小山羊脾气好,小牛喜欢和小山羊玩,而小山羊呢还喜欢和小公鸡和小兔子玩。一天,小牛来找小山羊玩,发现小鸡和小兔已经先来找小羊玩了,小羊让小牛和它们一起玩,小牛不愿意,也不让小羊和他们玩,小羊也不愿意,就这样,小牛只好一个人回家了,它感到很孤单……

  我让小朋友们讨论并回答:小牛为什么没有朋友玩?你要是小羊你会和谁玩?孩子们都听的非常认真,一个个瞪着小眼睛,有的孩子回答小羊会和小牛玩,但多数孩子还是说小羊会和小鸡和小兔玩,“为什么呢?”我问小朋友,大家都说,“因为小公鸡和小兔子先来找小山羊玩的,”我非常高兴!接着,我把今天,发现的这件事情给小朋友们讲了,让孩子们一起动脑筋帮助乐乐想办法!最后,我还把乐乐叫上来问他知道怎么做了吗?乐乐高兴的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了,我要和尘尘、洪焜、泽绪几个小朋友一起玩,我们一起做朋友!”孩子们都高兴的`为乐乐鼓起了掌!

  课上,我还和孩子们一起总结出了会结交朋友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她们大多开朗活泼、不计较小事,宽容友好、喜欢分享;而不会结交朋友的孩子大多是因为:小事太多,爱告状,或性格太内向不爱说话,以及太自私或说脏话的原因而没有朋友的。

  课下,我们还和家长们进行了交流,希望父母在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交往习惯,不要太溺爱和娇惯孩子。

  通过老师和家长们的不断努力,以及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肯定和帮助,现在班上的孩子基本上都会交朋友了。乐乐会把喜欢的贴画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了;睿睿不再总是对着玩具狗狗自言自语了;而思羽也不再总是缠着老师会和小朋友们一块玩了!看到孩子们的进步,一个个默契的玩在一起了,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教育随笔:改变7

  今天活动课,听见赵凤佳说:“朱泽武又含手指了。”真拿他没办法。虽然在班里比较调皮,可是很团结,大家也都非常喜欢他,但是他有一个含手指的坏习惯很让人头疼。在家朱泽武的爸爸想尽了各种办法都不管用,还是照含不误。含手指的习惯再不改掉,这样对他以后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一定要帮朱泽武改掉这个坏习惯。用什么方法才能使朱泽武不含手指呢?真巧,看到小班有一节《认识小手》活动,我给每个孩子的手指上画上五官,并起上名字,让他们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能咬或者含他们,这样手指娃娃会不舒服的。接着,我又启发孩子们说出手指娃娃有哪些本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出很多答案,当然朱泽武也很积极回答。借此机会我接着问:“手指娃娃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那么它的身上脏吗?现在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就知道了。”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指甲里藏了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细菌,我告诉大家这些细菌如果吃到嘴里,就会生病。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给手指娃娃洗澡,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从此以后,我细心的观察着朱泽武的一些变化,并及时的鼓励他,一周下来,朱泽武含手指的习惯慢慢改掉了。

教育随笔:改变8

  小罗是我们学校毕业的一名学生,平时话不多,性格内向,在他八年级开学后不久的一天中午,班主任气呼呼把他扭送到我办公室,进门就说:“这个学生我管不了了,上个学期我们班男生寝室一直有丢钱的现象,同学们都怀疑是他,但没有证据,就不了了之了,这才刚开学,又出现了丢钱情况,我调查了,丢钱那天只有他回过寝室,还死不承认,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这种品德败坏的学生我是不要了!”小罗在旁边低着头,两眼挂着泪水,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我说:“小王老师,你先消消气,也许情况不像你想的那么严重,你先回办公室,我跟他谈谈。”办公室只留下了我和小罗。

  我上下打量小罗,身上穿的衣服比其他同学要破旧很多,脚上的运动鞋鞋带还断了半截,通过衣着我大概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我试着去跟他交流:“小罗,中午吃饭了没有?”,“吃过了”,“吃的什么饭?”,“在学校泡的方便面”,“你中午不回家吃饭吗?”,“家里没人做饭。”,“你的父母呢?”,“去外地打工了,一个月才回家一次。”,“那你平时跟谁生活呢?”,“自己。”,“你平时吃饭的饭钱爸妈给你吗?”,“一个月100块钱。”听到这完全理解了他,一个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每天看着别的同学吃这样那样的零食,他怎么会经受这样的诱惑呢?100块钱很快花完了,但还有那么长时间怎么生活?只有想办法偷同学的钱。于是,我拿出100块钱说:“你如果没钱吃饭了,老师先借给你,等你什么时候有钱了再还,没有的话就算了,行吗?”,小罗一下子大哭起来,哭着说:“老师,我不该拿同学的钱,我以后再也不会了,你不要告诉我爸,他会打死我的!”,我语重心长的.说:“别哭了,老师知道你不是品质败坏的学生,这件事只是一时糊涂,我也相信你不会再这样做了。”,“我再也不会这样做了!”沉默了一会儿,我给他讲这件事的危害,讲讲人生观,价值观,讲讲人穷志不短的故事。最后我再次强调,这件事情老师不会告诉任何人,让他放下包袱,努力学习,至于拿学生的钱,我先替他还给人家。看着他带着感激离开了办公室,我也如释重负。

  之后,我也跟小罗班主任进行了交谈,告诉了他我的处理结果,小王班主任也很接受,并表示,当时自己太生气,没有好好思考,这有可能对学生造成终身的心理伤害。

  在后来的家长会上,我跟小罗爸妈谈起了这件事情,也帮忙分析了这件事情的原因,告诉他们,不要打骂孩子,也不要总拿工作忙为借口,对孩子不管不问,要多关心照顾他,主动和他谈心,要加强亲自关系。家长也表示了感谢,小罗从此之后性格也变的开朗的许多,进步越来越大,不但成绩优秀,而且平时也乐于帮助人。在中招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省示范性高中。

  作为老师,也许你的一次宽容,就改变了学生的一生。

教育随笔:改变9

  新学期刚刚开始,我们班新来了五个小朋友。有三周岁半的,又不满四周岁的,其中赵宇浩小朋友是年龄最小的一个,每次到幼儿园都是泪眼汪汪的来,来到后就跟在我的身后像个小跟屁虫,不管我做什么只要不出教室他就像影子一样,每当我拿着桶或别的东西准备往外走时,他便哇哇大哭,弄得别的孩子也跟着哭,没办法(有些事情不能不去做)只能领着他。就这样一个星期过去了,第二个星期刚开始还是这样。记得在周二的下午,我趁他不注意偷偷藏了起来,躲在休息室的门后面偷偷从玻璃上观察他:刚开始他还在看别的`孩子玩玩具,一会功夫他就开始在教室里找寻我,趁他还没哭,我赶紧出来走到他面前竖起大拇指微笑着对他说:“浩浩真棒,这次老师做事情你没跟着,跟其他哥哥姐姐一样了,你也是大孩子了对吧?”他勉强点了点头。我趁机拿了一张小贴画贴在他的额头上,并对其他孩子说:“小朋友们,今天下午赵宇浩表现真棒没有跟在老师的后面,我们鼓励鼓励他吧!”瞬间孩子的掌声和呐喊声响成一片,从那以后赵宇浩也像其他孩子一样坐到座位上了,我的身后再也没有跟屁虫了。

  试想:刚满三周岁的孩子初次离开父母、爷爷奶奶肚子来到陌生的环境,没有了家人的陪伴就没有了安全感。这也许是他们人生中迈出的第一步。孩子们既然已经迈出来了就要勇敢的走下去。加油!

教育随笔:改变10

  虽然说,小孩子天生就爱调皮,但有些时候,孩子的调皮真的让人难以忍受。不管在学习时,活动时,游戏时,还是午睡时,邱子昂都是那样的活跃、调皮、捣蛋,甚至讨厌……我只能用这样的词来形容他。

  学习活动时,他总爱无故的大声喧哗、插嘴、下位置,当他安静时总能发现他坐在地上趴在小椅子上。游戏时一点规则意识也没有,每次玩都很疯,要不就是呆呆的'傻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午睡时总喜欢念叨几句,手脚还晃来晃去怎么说都没有用。

  有时候真拿他没办法,我几乎都有放弃他的想法,但后来想想不可以,他现在才小班,才刚刚起步就放弃他,对他以后的影响会很大,所以我试着慢慢接受他,并试着关心他。我想让他感受老师是爱他的,他不可以做一些让老师讨厌的事情。

  我改变了以前用强硬的口气和他说话的态度,试着轻声细语的跟他聊天,真的很有效果,他会告诉我妈妈上班,衣服是妈妈买的,奶奶在批发市场烧饭等一些家里的事。让我感到很欣慰的是在做数学操作题时他会说:“老师,这个怎么做呀?”我稍微指导一下,他就能全做出来,可想这个孩子是聪明的,也许他以前调皮、捣蛋只是为了引起老师、同伴的注意。

  作为老师,我们不可以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应该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相信你会看到孩子最天真、善良。可爱的一面。

教育随笔:改变11

  在我们平时的认知中,教育孩子意味着接受教育的主体是孩子。孩子有问题需要被修正,孩子犯错误需要被惩罚,孩子的坏习惯需要被禁止。很多家长在来访时,会不断地倾诉自己的“遭遇”,孩子如何不听话、叛逆、气人,仿佛他们是亲子冲突中的“受害者”。然而,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与他人,如:与配偶、同事、老板的关系中,我们常常需要调整自己来保持健康和谐的关系、避免冲突,通过改变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和看法从而接受他人。同样,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也需要调整自己、改变自己来加强亲子关系、避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你能很好地接受自己吗?

  父母需要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对自己的接受程度如何?

  研究显示,在人们对他人的接受程度与对自己的接受程度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接受自己本身的人更有可能容易接受其他人。而连自己都无法忍受的人通常会难以容忍其他人。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能”,那么你需要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找出一些方法来接纳自己。现在有的父母属于“间接自我接受者”,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他的孩子表现出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一旦孩子背离了他们的意愿,他们就有可能无法接受他们。这些父母“需要”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需要孩子以特定的行为方式使他们成为其他人眼中的“好家长”。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父母是在利用他们的孩子为他们带来自我价值感。

  他们是谁的孩子?

  很多父母试图把孩子塑造成某种预先设定的模式时为自己寻找理由,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父母说:“我们难道不为我们的孩子着想吗?我们难道没有权利影响自己的孩子吗?”感到孩子归属于自己,并因此感到自己有权利用特定的'形式塑造孩子的父母更容易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可接受,尤其是当孩子的行为背离了父母预先的设定时。很多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延伸”,这常常导致父母非常努力的对孩子施加影响,使其成为父母所定义的好孩子,或者实现父母未完成的梦想。但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应允许对方与自己“分离”,这种分离的态度越强烈,这个人就不需要改变另一个人,不会无法容忍他的独特性,也不会无法接受他行为的特殊性。

  纪伯伦的一首诗,很好的阐述了这一观点: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孩子。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努力仿效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

  父母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延伸,而是独立、独特的个体。

  你真的喜欢孩子,还是只喜欢某种类型的孩子?

  有一些父母嘴上说喜欢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的言行却反映出他们只喜欢某种类型的孩子。喜欢音乐的父母会对一个没有音乐细胞的孩子感到失望;注重学习成绩的父母会对一个学业平平的孩子表现出不满。如果父母能认识到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有着无穷尽的差异,未来的生活也是各不相同的,他们就不会对孩子那么多的行为感到不可接受。我常常告诉家长们:“不要希望你的孩子成为某种特定的人,只要希望他有所成长就行了。”

  改变自己的态度、思维和看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但你若想成为一个好的父母,就必须认真思考以上三个问题,并把你的反思、感悟运用到你和你孩子的关系中去。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是需要花费一番努力的,不过试想一下,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何况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教育随笔:改变12

  有人说:爱是理性的太阳,温暖着人群,照耀着世界;爱是桥梁,能沟通孩子的心灵、打开孩子的心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深知对待孩子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做到这一切。

  当我刚进入这个工作岗位时,对“爱”的概念比较肤浅,对讨人喜欢的孩子,给予的关爱多些,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更多的是皱眉与无奈。我知道要平等饿对待每一个孩子,可是爱的天平常常会不自觉地偏向另一边。当我工作的时间越久,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也越多。对爱的真正感悟是我自己有了宝宝以后,我发现我的感情,对所有孩子的感受及爱有了微妙的变化。聪巧的孩子不乏少数,她们依旧是老师们的最爱,可对那些另人头疼的孩子,我却有了新的发现与感悟。这些相对发展落后,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当你不再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时,我发现他们其实是可爱的、优秀的,一点都不差。

  我记得我们班的郝宇小朋友,从小班开始就是老师头疼的对象: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差,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小朋友举手报告老师:郝宇打我,郝宇弄我的东西,郝宇讲话等等。不仅小朋友不喜欢他,连一些家长也会在老师面前抱怨不该让这样的孩子坐在他们家宝贝周围。从小班到大班,对他没有赞美的话语,更多的是抱怨。他真的是那么令人头疼,难以改变吗?放在以前,“有色”眼镜让我难以改变对他的看法,他就是一个“坏”孩子。当我试着了解他,深入观察他时,我发现他有我们以前忽视的`“闪光点”,也让我感受到平等的爱会改变一个孩子。

  上课时,只要是郝宇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他非常认真,而且接受能力一点不比聪明的孩子差。当他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他就会不自觉地离位,叫喊,以引起老师地注意。而这时的老师只会指责他:坐好,别讲话,而忽略他。我在想如果我不忽略他,请他回答问题,让他表现自己,表扬而不是批评他,是不是会有新的郝宇呈现在我们面前呢?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都会特别注意郝宇的一举一动。如果他举手了,我一定会请他回答问题,他的回答也有出人意料的惊喜;如果课堂上他不能控制自己,我就会到他身边用手摸一下他的小脑袋,他就立即能安静下来......我给他的表扬远远多于批评,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足,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好。虽然郝宇在学习方面有了进步,但他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要改变不是一时能做到的,但我相信只要有老师的关爱,他会越来越懂事。

  爱孩子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应做到这点。师爱是孩子树立良好品德的奠基石。班里的琪琪是一个特殊的小女孩,平时不大爱说话,做事速度慢,尤其是睡午觉起床时她总是最后一个出来,衣服也不大会穿,屎尿拉在身上也不出声。有一次午睡起床,小朋友都出来了,有一个小朋友一边用手捂着鼻子,一边跑来对我说:老师老师,琪琪又把大便拉身上了,你快去看看,臭死了!马上好多小朋友都悄悄地挤在卧室门口偷看:臭死了,臭死了。我立刻进入卧室,琪琪愁眉苦脸的坐在床上,抬头偷偷的看了我一眼嘴巴动了动,又低下了头。我知道此刻琪琪的心里满是恐惧与自卑,也许她在等着老师的责骂呢!我看看她,此刻外衣都没穿,就这么呆呆的坐在被窝里,现在可是冬天呢。我轻轻地问她:大便拉在身上了吗?琪琪紧抿这嘴巴点点头,先把衣服穿起来,别冻着。我先帮琪琪把外套穿好,门外还站着几个看热闹的小朋友,我过去把他们请到教室并关好卧室的门。我知道像琪琪那样的孩子是有自尊心和羞耻心的,小伙伴们对她的取笑会让她非常自卑。我走到琪琪身边,拉开被子一看,全拉在裤子上了,而且是稀的,怪不得会拉在身上,原来是肚子不舒服了。我问琪琪:你有什么不舒服吗?肚子呢?琪琪原以为我会责骂她呢,听我这么一说,眼泪流下来了,我一边安慰她没事,帮她脱掉裤子,简单擦洗干净,让她重新坐在被窝里,一边打电话联系她的妈妈。原来琪琪昨晚就有些拉肚子,怪不得今天会拉在身上了。处理好这些后我回到教室和小朋友们来了一次关于“帮助”“关爱”的谈话。谈话中小朋友们各抒己见,令我欣慰的是小朋友们都知道如果同伴遇到困难后我们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不能嘲笑别人。经过这件事后,琪琪好像对我不再那么疏远了,小朋友们也乐意和琪琪一起游戏。我想是我的行动改变了琪琪,打开了她的心扉。后来在班上有的小朋友不舒服或是呕吐了,有几个懂事的小朋友还能马上拿来纸巾抹布等来帮助他。就是老师的那种行为,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用自己的爱,自己的行动感悟他们。

  爱孩子是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地美德,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也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里需求,所以我们应该毫不吝惜地把爱播撒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关怀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改变13

  最近,我发现孩子们比较能说谎,犯了错硬是不承认,或者是赖到别人身上。有一次,张文锋告状说:“老师,杨靖雯给我撕了本子,”杨靖雯却说:“他先用彩笔画到我书上。”我问他们到底是谁先做的,他们俩都说对方先做的,谁也不承认。还有很多次,俩个小朋友打了架,谁也不承认先动的手。对孩子的这种现象,我很纳闷,无论我怎么问怎么说,除非有其他小朋友证明,否则,他们谁也不会承认的。我决定认真调查一下,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这样做。

  于是,我多方面了解与观察,才发现造成孩子们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由于这种天性,促使他们会做出一些不遵守纪律的事情,比如,没事的'时候,就去招惹小朋友,又害怕老师批评,认为只要我不承认,老师就拿我没办法。了解了这些,我不禁想起我平时教育方法有多么简单,以前,俩个小朋友打架,只是对那个先找事的孩子批评一顿,而不是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真正认识到错误。再后来,有的孩子怕老师批评,就不承认了,那么这时俩个就一起批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老师的处理方法不对。看来,要想改变幼儿的这种现象,首先要改变我处理问题的方法。

  找到了原因,后来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耐心的听每个孩子的辩解,根据他们的讲述做出正确的判断后,给他们讲道理。对那个始终不承认错误的幼儿个别教育,引导他让他明白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勇敢地承认错误,要做个诚实的孩子,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就说谎,帮助他了解这种做法的危险,让他从心里明白自己真的做错了,这样以后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并且教育他们从小就养成对自己做的事要负责的好习惯。

  再就是利用游戏和故事,让他们明白同伴之间要团结协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随着我处理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方法的改变,幼儿说谎的现象少了,打架找事的现象也少了,所以,我相信孩子都是一样的,只要老师的教育方法对了,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教育随笔:改变14

  区域活动是孩子演绎生活的大舞台,孩子们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感兴趣的事情,都在表演区展现出来,今天表演区的孩子们在玩“扮新娘游戏”,吴海平小朋友扮起了“新娘’,孩子们在她的头上戴上了红花,盖上了红头巾,旁边的孩子又是分糖,又是唱歌、跳舞的,玩的不亦乐乎。

  忽然,我的衣角被拉了一下,我低头一看是朱梦雨小朋友。梦雨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不爱说话,但今天的她显得十分的害羞,我赶紧低头问她出了什么事。她羞羞涩涩的闷了半天,才说出了一句:“老师我也想扮新娘!”

  我把昕蕾带到了表演区那里,孩子们不愿意和她玩, 我试图说服孩子们,只见其中一个小朋友说:“我们不和梦雨玩,他很脏!”我恍然大悟,看了看正在扮新娘的海平。确实,海平很干净,从入园起,海平的衣服总是干净的,我还曾佩服过海平的父母呢 。看到脸红的梦雨眼里挂满了泪珠,我赶紧蹲下去说:“梦雨乖,不要哭,梦雨想当新娘的话一定要做一个讲卫生的新娘,不然把旁边的人熏跑了,不看新娘了怎么办?”“嘻嘻”梦雨不好意思的笑了,旁边的孩子也笑了,随后,梦雨抬起布满泪痕的小脸说:“老师,我以后一定会讲卫生的!”从梦雨的眼里,我看到了坚定。果真,梦雨变了,变干净了,脸上依旧挂着笑,改变的是旁边的小朋友多了,他的笑声更频繁了。

  又一次的区角活动,我急忙的寻找着梦雨的身影,怕她再是一个人,可是当我往表演区望去时,看到的新娘竟然是梦雨。我很高兴!

  有时身边的一件小事,便是改变一生的开始!

  魅力“金牌”

  今天的体育活动,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我带幼儿模仿奥运会上的运动项目,对模仿比较好的幼儿,进行了模拟颁奖活动。义淳小朋友模仿的是游泳项目,虽然模仿得很好但动作不够协调,我把“金牌”挂在了动作比较协调的薄姝宇脖子上,没想到义淳回到座位上哭了起来。义淳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平时做事都比较认真有条理,这次因动作不够协调没有得到“金牌”而哭了起来。我赶紧走过去对她说:“不要哭,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这次没有拿到“金牌”我们以后多练习等下一次比赛,你肯定拿到‘金牌’”。听了我的话,义淳停止了哭泣。过了几天,义淳的妈妈见了我说:“孩子这几天,天天在家里练习游泳姿势,还缠着他爸爸带他到游泳池里去游泳,我们没办法只好每天晚上趴在床上纠正她的动作,义淳现在到了入迷的阶段。”听了义淳妈妈的话,我的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没想到“一块金牌”会给孩子这么大的影响,为了圆义淳的“金牌”梦,我班又开展了一次模拟运动会,这次义淳表现特棒,不但动作好,而且还把动作教给同伴,小朋友们为她喝彩,我也把“金牌”挂在了她的脖子上。

  孩子的兴趣都是靠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才能提高,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只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表现,从中可以找到孩子的兴趣,只要正确的去引导和培养,也许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成就和快乐。

  “铅笔头”的启示

  一天,我在打扫活动室时,捡到了一支铅笔头,下午幼儿到园后,我拿起铅笔头问:“是谁的铅笔”,孩子们都不承认是自己的,吴绪锴说:“那么小的铅笔头谁稀罕,老师你快扔了吧!”孩子们也跟着嚷了起来:“扔了吧我们不要了,我们还有许多铅笔”,听了孩子们的话,我的心头忽然一震,孩子们在当今社会生活条件好了,一支铅笔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经没有“勤俭节约”这一概念的形成,只有“炫耀”和浪M。仅对这一情况,我给孩子们讲了雷锋叔叔的《一只袜子》的故事,还给孩子们讲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开展了“勤俭光荣,浪费可耻”的活动专栏,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对乱扔铅笔,乱撕本子现象有了很大改变,回家还监督家长,家长们见了我高兴的说:“杨老师你们开展勤俭节约教育,我们也受了益,孩子回家从不乱要东西,过去不穿旧衣服现在也不嫌弃了,有时还监督我们家长。”

  “铅笔头”事件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但要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孩子做人,这不正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吗?

  铅笔头“虽然小”,但却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这有何乐而不为呢?小小的铅笔头,蕴藏着大大的道理,同样,在我们生活中不也是吗?――小小的事,大大的道理。

  按卫生起点,改变幼儿卫生习惯

  幼儿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也存在着差异,有的幼儿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他的衣着、用具等都非常干净、摆放也整齐,就是做事也透着干净利落个人卫生就不用说了。但有的幼儿就不一样了,他们的个人卫生就有些差了。如我班的胡清泉小朋友,他的个人卫生非常差,还有一个爱吃手的坏习惯,每天早上到幼儿园,脸上从来没洗过,,为了解决胡清泉的个人卫生问题,我对胡清泉进行了家访,原来胡清泉的父母做门窗,没空照顾孩子,胡清泉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的爷爷、奶奶只顾忙农活,就放手让胡清泉自己玩,对胡清泉的个人卫生从来也没要求过,所以使胡清泉养成了个人卫生比较差的坏习惯,了解了这一情况,在活动中我注意观察胡清泉的.动作,原来他边玩边用手揉鼻子、揉眼睛,手上的脏东西变不知不觉的就摸到了脸上。开始我慢慢要求他,要求别的幼儿做到的,只要胡清泉有一点进步,我都要表扬他,慢慢的胡清泉的卫生习惯有了很大改变,虽然与别的小朋友比还有些差距,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会逐步的赶上来的。

  幼儿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特别是卫生方面,因为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使他们在卫生习惯方面也有很大不一样,对待他们的卫生要求标准,教师要个别对待,要找出差距的原因后,慢慢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如果对卫生较差的幼儿,卫生要求标准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他们因赶不上而放弃,不但没有培养和纠正幼儿的良好习惯,而且还让幼儿形成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让幼儿学会做值日

  有一天早上,我正在拖地吴清涛很早就来到了幼儿园,我放下拖把去灌开水,吴清涛说:“老师我来帮你打扫卫生吧,天天你自己打扫卫生很累”,我说:“你能干吗?”他说:“我已经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我能干”。说完就拖着拖把画起圈来,不一会孩子们也陆陆续续来到幼儿园,看到吴清涛帮我打扫卫生,他们也主动拿起笤帚、抹布,在他们的帮助下不一会就把卫生整理好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已很强,只要老师放手让他们去干,他们会做的很好。从此以后,我为幼儿安排了值日生,把幼儿能够做的事情交给幼儿去做,并给予好、较好、一般等评定,对于打扫的比较好的幼儿给予小星星奖励,这样一下子提高了幼儿的动手积极性,大大减轻了我的负担。现在我班的小朋友,每天早上都主动打扫卫生,而且做得非常好。

  做个“懒”老师,让幼儿动起来,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让幼儿学会了关心、帮助他人,并养成了 讲究卫生、保持环境清洁的好习惯。

教育随笔:改变15

  我是“四环游戏小组”的志愿者,经常会去那里带孩子们活动,与他们一起游戏。游戏小组里有个爱发脾气的小男孩,叫小可。每当老师没有选他当小组长或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时,他就会眉头紧锁,拳头攥得紧紧的,然后生气地往外跑。如果他与哪个小朋友有点小摩擦,他就会大发脾气,还会拔出拳头给对方一拳。因此孩子们常常形容小可的脾气像空气一样大,大家都不愿意与他交往。我也很为小可的坏脾气而头疼,每次他发脾气的时候都会冷处理,让他自己平静下来,但我发现结果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大家对他越不理不睬,他的脾气就越来越大。

  一天早晨,我正在益智区和孩子们下五子棋,就听见美工区传来孩子们的声音:“老师,小可又发脾气了!”我赶忙过去,发现小可紧攥着拳头打了旁边的小程两下。我立刻制止了小可,把他拉到一边,想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是小可一句话不说,只是气呼呼地站在那里,满脸的气愤和委屈。这次我决定改变以前的做法,先安抚一下小可的情绪。于是我轻抚他的后背,让他靠在我的`胸前,轻声地问他:“为什么要打别的小朋友?”他委屈地说:“小程不给我用剪刀。”我说:“向别人借东西,应该有礼貌。”然后我向小程递了个眼色,接着说,“如果你现在有礼貌地向小程借剪刀,我想他一定会借给你的。”

  在我的鼓励下,小可小声地对小程说:“你能让我用一下剪刀吗?”小程点点头,把剪刀递给了小可。

  我趁机说:“小可你看,你礼貌地对别人说话,别人就会对你很友好。发脾气是不管用的,打人更是不对。你要先向小程道歉。你打了他,他还愿意把剪刀借给你。你应该谢谢他。”

  小可借到剪刀后,心情愉悦多了,他对小程说:“对不起。谢谢你!”

  其他孩子听到小可的话都忍不住笑了。我趁热打铁:“小朋友们,你们谁想跟小可做朋友呢?”姗姗和轩轩都表示愿意跟小可做朋友。小程也说:“只要你不发脾气,我就会和你做朋友!”

  我建议每个人做一件美工作品送给他好朋友。于是,大家动起了手,小程折了纸飞机,轩轩画了一幅画,姗姗折了一条乌篷船,小可也剪贴了一只小蝴蝶。小可收到小伙伴的礼物,高兴极了!听说后来孩子们经常会互送作品,姗姗还和妈妈一起用纸杯制作了美丽的菊花,上面画着笑脸,还写了“祝小可快乐”的字样。听小可妈妈说,小可把同伴送的礼物当宝贝,碰都不让别人碰。

  现在的小可再也不像从前那么爱发脾气了,游戏小组的小朋友都已经成为了他的好朋友。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小伙伴之间的浓浓情谊是儿童快乐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孩子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多为孩子创造机会,营造氛围,鼓励孩子和伙伴交往,帮助他们建立亲密、融洽的同伴关系。

【教育随笔:改变】相关文章:

改变自己快乐孩子教育随笔10-17

改变的随笔09-05

改变孩子惰性家长随笔04-29

教育随笔08-04

教育的随笔09-27

如何改变孩子惰性家长随笔11-08

人们为什么害怕改变散文随笔04-06

生物教育随笔03-16

新教育随笔03-30

关于教育随笔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