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实施方案

时间:2024-03-08 08:37:08 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大全[9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施方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施方案大全[9篇]

实施方案 篇1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的精神和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提高全省城乡中小学校体育质量,全面提高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特制定《辽宁省中小学体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体育质量提升工程》)。

  一、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体育质量提升工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因此,启动并实施《体育质量提升工程》,开足体育课时,上好体育课,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

  (二)实施《体育质量提升工程》,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小学体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提供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提升中小学体育质量,是促进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实施《体育质量提升工程》,是提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增强学生体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渠道。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基本的运动技能,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目标

  通过《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推进我省广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力争到20xx年: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体育骨干教师团队,打造200个优秀体育教研组和120名体育教学名师;在省、市教研中心评选的体育优秀课或市级体育精品课基础上,评选表彰200节省级体育精品课、构建示范性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库,搭建有利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平台;广泛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和大课间活动,使85%以上的中小学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评选400所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先进学校;创建30个辽宁省中小学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示范县区,推动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区域性的普及与提高;大力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辽宁省城乡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实施项目

  1.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项目

  (1)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为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健全体育教师培训、考核制度,促进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发展;通过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建设一支具有高尚师德,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师队伍。每年对100名体育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一次省级培训,培养省级体育学科带头人,并通过逐级考核推荐每年评选出30名优秀体育教学名师,充分展示他们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利用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意识,带动我省体育教师的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全面提高。

  (2)组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城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均衡发展。解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难点问题,在促进城乡体育教师互动交流中,实现体育教学均衡化发展。每年组织一次省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深入基层学校,尤其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上一周体育课,同时对当地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解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水平薄弱问题。

  (3)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形势,定期举办体育教学现场观摩会、研讨交流会、外出考察学习,开拓体育教师与教研视野,将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经验与我省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质量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

  2.体育精品课建设项目

  (1)加强三级课程管理,学校要按照省教研中心下发的《辽宁省中小学校体育学科教学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的要求,引导广大体育教师认真落实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法,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密度,打造有效课堂,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开发课程资源,不断挖掘具有特色与实效的校本课程,聚集优秀的运动项目,使之成为学校课程中的教材,并发挥教师教育潜能,拓展教学水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省、市教研部门评选体育教学优秀课的基础上,开展体育教学精品课建设。从20xx年开始,省教育厅每年有计划地设计评选50节省级体育教学精品课,并将其录制光盘或存入辽宁省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库,或通过远程教育网为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引领和借鉴。

  3.体育教学科研促进项目

  (1)组建辽宁省中小学体育学科专家指导团队,发挥辽宁省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为体育教学改革出谋划策;广泛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验研究,定期举办科学研究方法培训和科研报告会;设立区域性的学校体育科研专题,争取国家重点学校体育科研项目。

  (2)逐步完善各级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加强教师个体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全面提高本校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发挥学校体育教研组的功能,使其在加强教学研究,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中发挥积极作用,使教师群体成为研究型的`团队。在各市、县(区)评选优秀体育教研组的基础上,从20xx年开始,省教育厅每年建设50个省级优秀体育教研组。

  (3)设立体育学科专项科研资助资金,对获得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的团队和个人提供资助和奖励。

  4.学生课外文体活动推进项目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和《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面推广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精神,在广泛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的基础上,经过各市、县(区)的逐级评比推荐,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省教育厅每年评估表彰100所省级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先进学校。

  5.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示范县(区)创建项目

  为大面积推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推动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区域性的普及与提高,辽宁省教育厅将于20xx年制定下发评估考核标准,从20xx年起到20xx年,通过辽宁省体育艺术专项督导,每年评选表彰10个省级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示范县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都要建立中小学《体育质量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监管,指导日常学校体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质量提升工程》落到实处。

  2.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加大学校体育专项督导检查和指导工作力度;坚持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业绩考核基本指标。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落实好大课间及冬季长跑等常态工作,抓好各类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生活;逐步完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方案和普通高中体育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办法,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完善体育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将课堂教学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效测试相结合,定期公布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并将体育成绩、体质状况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毕业或升学的参考依据之一。

  (三)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各地要建立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保障《质量提升工程》顺利开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人事和体育部门的支持,结合双高普九的实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不断加大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投入,配齐体育器材设备,确保体育教学、科研、培训、交流等各项经费的落实,满足教学和活动需要。同时,加强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环境。

实施方案 篇2

  一、活动主题

  新学期 新起点 新期盼

  二、活动时间

  XX年9月3日下午第二节课

  三、活动范围

  1、一到六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

  2、校领导、中层、课任教师按要求分配到各班级中参与活动。

  四、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新的学期应该有新的目标、新的发展,要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懂得付出才有收获。

  2、让师生共同融入到此次班会活动中,迎接新的学年、新的学期,共同憧憬未来并确定新的学年、新的学期的发展目标,把握新的学年、新的`学期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3、让学生认识到新的学年、新学期意味着求知生涯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要为自己的求知生涯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好规划;让学生把教师、家长的期望转变为成长过程中的动力,并付诸行动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及教师和家长的期望。

  4、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责任与意义,教育学生学会用感恩的心去体验成长中的快乐,学会在成长中创造自己的快乐,并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珍惜;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爱心,学会关心父母、尊敬家人,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的情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五、活动要求

  1、9月3日下午各班级统一布置教室,标题要求醒目美观。

  2、各班主任围绕本次班会的主题,选取能让学生学会规划人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亲情、友情,懂得成长的责任和意义等方面的内容作为班会内容素材。

  3、各班主任在活动前要结合本班级的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精心设计,组织训练好学生,注意形式生动活泼,使活动过程成为师生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切实开好此次班会。

  4、各班级要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到班会活动中来,密切家校关系,增强教育合力。

  5、活动设计要求:

  (1)主题突出,能紧紧围绕主题选取素材。

  (2)活动内容切合班级的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3)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4)教师、家长参与程度高。

  六、活动评比

  1、组成校长、副校长、年级主任评比领导小组,其他校领导、中层和课任教师担任评委。

  2、评选活动设计实施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实施方案 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豫发〔20xx〕5号),进一步做好贫困县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xx年底前,对53个贫困县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建档立卡,实现精准识别,其中兰考、滑县尽快完成建档立卡。20xx年底前,实现贫困县贫困家庭中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劳动力至少有一人转移就业。20xx年底前,对有培训意愿且符合受训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每人至少开展一次职业技能培训。20xx年底前,全省430万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力基本实现转移就业,通过稳定就业实现家庭脱贫。

  二、就业途径

  (一)劳务协作对外输出一批。各级各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健全劳务协作机制,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劳务合作关系,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向省内外用工企业输出,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转移就业。

  (二)产业发展就地就近吸纳一批。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园区,发展壮大企业,扩大就业容纳能力,做好各类园区企业用工信息采集和发布工作,通过采取送岗位到贫困家庭的办法,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三)鼓励居家灵活就业一批。鼓励服装加工、手工编织、旅游产品等行业企业到乡村采取分散加工、家庭作坊、“企业+农户”等形式,给家庭提供原材料和设备,负责回收销售产品,使贫困家庭劳动力特别是不能外出务工的,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四)扶持自主创业带动一批。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和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开展免费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和创业担保贷款,带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

  (五)中介组织介绍就业一批。发挥市场职业中介机构、农村劳务经纪人和劳务信息员的作用,为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职业介绍服务,帮助实现转移就业。

  (六)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对符合岗位要求、外出就业困难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安置就业。

  三、政策措施

  (一)培训扶贫,提高就业能力

  1.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实行免费培训。贫困县要以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统领,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的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农业部门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贫开发部门实施的“雨露计划”等,统筹纳入当地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规划,整合各类培训项目。统一下达培训计划和任务,统一定点机构,统一考核评价标准,严格督促检查。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意愿和市场需求,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类分层次组织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申报和建设向贫困县倾斜,拿出项目资金40%用于支持贫困县,重点抓好贫困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品牌基地和省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建设。

  2.鼓励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认真落实我省《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对全省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学生免除学费,为全日制在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每生每年20xx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

  3.提高培训补贴标准。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培训机构集中培训(包括实习)的,每人每天给予30元的生活费补贴;市外省内参加培训的,每人给予300元一次性交通、住宿费补贴,减轻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的负担,调动其参加培训积极性。生活费和交通、住宿费由户籍所在地财政承担,培训补贴由培训机构所在地按规定落实。企业新招聘贫困家庭劳动力并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自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开展岗前培训的,按照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80%对企业给予补贴。按照培训类别和层次,制定差异化的补贴标准,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的,适当提高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实行免费培训。

  4.提高培训的精准度。贯彻落实《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划(20172020年)》,做好贫困县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对各类就业群体进行多层次、多类别培训。各市(县)要依托基层扶贫开发公共就业服务等平台,深入贫困家庭开展培训需求调查,侧重培训周期短、易学易会、脱贫增收见效快的“短平快”职业技能。要利用农闲时间,积极开展“订单式”、“田间课堂”、“授课入户”等实用技术培训,使务农和技能培训“两不误”。鼓励优质培训机构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地域分布,就近就地开展培训。鼓励开展劳务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培训,使其带领更多贫困家庭劳动力脱贫致富。改进技能培训绩效考核办法,突出培训合格率的考核,严格兑现奖罚。

  (二)就业扶贫,拓宽转移渠道

  5.加大贫困家庭劳动力劳务输出。指导贫困县建立劳务协作机制,促进劳务输出规范化、常态化发展。积极推进省际劳务协作,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劳务合作关系,继续挖掘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务输出潜力。培育境外劳务中介机构,鼓励其在贫困县招工。支持贫困县建立驻外劳务机构,对开展劳务输出的按规定给予求职就业补贴。

  6.强化能人带动就业。鼓励在外创业人员、工程承包人员、外出就业人员搜集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带动家乡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按规定给予求职就业补贴。

  7.鼓励从事居家灵活就业。紧密结合地域经济特色,围绕规模种养殖、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手工编织、旅游产品等,采取“公司+农户”形式带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居家灵活就业并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8.适度开发公益性岗位。全省53个贫困县、6492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开发一个公益性岗位专职负责转移就业服务。开发城乡交通协管、保洁、保安、保绿等岗位,安排符合岗位需要、外出就业困难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每年用于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不少于3万个。公益性岗位设置由各市(县)统筹规划,公益性岗位使用单位支付给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劳动报酬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可由就业专项资金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对用人单位为贫困家庭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的办法落实。

  9.加强贫困县就业供需信息对接工作。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契机,为贫困家庭劳动力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岗位信息收集整理,通过村组宣传栏、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形式将岗位信息送到贫困家庭劳动力手中,帮助符合岗位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与企业取得联系,促进其实现就业。对各类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劳务信息员成功介绍贫困家庭劳动力与当地企业或其他实体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协议)并实现就业6个月以上的,按规定给予求职就业补贴。

  (三)助企扶贫,增强吸纳能力

  10.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企业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其为贫困家庭劳动力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乡镇、村集体闲置土地、房屋创办厂房式“扶贫车间”,或设置分散加工的居家式“扶贫车间”,为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企业采取分散加工、带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居家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引导性、技能性、职业素养等职业培训补贴。

  11.支持做大做强劳务品牌。结合贫困县劳务输出传统优势,做大做强“新县涉外”、“鲁山绢花”、“西华的哥”等一批在全国有规模和影响力的劳务品牌企业,将其劳务品牌培训基地建设纳入全面技能振兴工程项目规划,提升品牌实力,扩大品牌效应,提高转移就业的质量和水平。

  12.落实社保优惠政策。加大贫困县援企稳岗工作力度,帮助企业积极筹措资金,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援企稳岗补贴,对部分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降低费率,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

  (四)创业扶贫,助推自主创业

  13.鼓励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重点扶持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对参加创业培训的扶贫对象,培训合格并取得证书的,每人最高补贴1500元;为创业培训合格的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免费服务。对自主创业、取得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贫困家庭劳动力,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奖励。省每年从贫困县推荐的创业项目中评选一批省级优秀项目,每个项目给予2万元至15万元的资助。

  14.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场地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配套等突出问题,有条件的贫困县可依托现有场地或各类园区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区,帮助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开展创业型乡镇、村创建活动,鼓励相关企业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创建就业实体。对乡镇、村创办的实体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达到30%以上,发生的物管、卫生、房租、水电等费用,3年内给予不超过当月实际费用50%的补贴,年补贴最高限额10000元。在每年组织开展的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和新型孵化平台评比认定中,拿出部分名额,用于扶持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区,达到市级标准的,由所在省辖市给予一次性奖补,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的,省财政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加强对国家确定的宜阳、光山、兰考等贫困县返乡农民工创业试点县(市)的指导,同时将卢氏县、滑县等贫困县纳入省级试点,积累创业经验,扩大试点范围。

  15.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和到贫困县创办企业的,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可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规定安排贷款贴息所需资金。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可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对因不可抗拒原因造成贷款损失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核销。对信誉好、创业能力强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可以取消反担保。创业担保基金不足的贫困县,每年可按需借用失业保险基金补充创业贷款担保基金。

  16.改进金融服务。加快建立农村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住房财产权、宅基地等不动产的抵押担保机制,开展林地承包(租赁)经营权及林木、畜禽、水产品等活体资产作为有效担保物试点。金融部门要探索建立贫困县农民工诚信台账和信息库,对经营正常、信誉较好的可直接给予信用贷款。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地要建立由人社、财政、扶贫、教育、民政、农业、残联等部门参加的转移就业脱贫攻坚联系机制,统筹协调研究转移就业扶贫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整合有关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转移就业脱贫各项工作开展。

  (二)建立脱贫台账。依托扶贫部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信息数据库,建立精准识别转移就业台账。县、乡两级要建立一对一的转移就业帮扶机制,落实帮扶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开展精准扶贫,为实施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提供准确依据。

  (三)提升公共服务。加快贫困县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在争取国家项目的基础上,省财政按15%给予所需配套资金的补助。20xx年底前,尚未建立标准化基层平台的26个贫困县,全部建立县级4000平方米、乡级300平方米的标准化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面试洽谈、政策咨询、信息登记、社保办理等全方位服务。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逐步建立了解就业意愿提供岗位信息安排技能培训实现上岗就业办理社会保障跟踪维护权益等一条龙、全过程的就业援助服务。

  (四)落实工作责任。各地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健全目标责任制,切实将转移就业脱贫工作纳入政绩考核内容,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政策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资金使用与投入、群众满意度等指标,提高权重,并层层分解,督促落实,及时推进和掌握工作进展情况。

  (五)注重政策宣传。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及其他各类宣传平台多角度、多方位宣传政策、解读政策,宣传转移就业脱贫的典型事迹,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参加培训,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

  河南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

  产业扶持脱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策。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豫发〔20xx〕5号)精神,充分发挥产业扶持脱贫的“造血”功能和基础性作用,加快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脱贫对象和目标

  (一)脱贫对象。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

  (二)脱贫目标。产业扶持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xx年,通过产业发展带动200万贫困人口脱贫。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顺应消费需求趋势和产业发展规律,尊重贫困群众意愿,注重先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脱贫产业和项目,避免盲目建设和无效投资。

  (二)坚持以资源为基础。积极发展地域特色突出的脱贫产业。

  (三)坚持以科技为依托。强化贫困地区科技和人才服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扶持脱贫的技术支撑。

  (四)坚持以规模经营为引领。结合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改革,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三、重点脱贫产业

  贫困地区要依托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和各类专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高成长性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一批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的主要支撑。在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同时,各地要结合实际,围绕增强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能力,积极发展投资少、风险小、带动大、发展快的8个脱贫产业。

  (一)特色农产品产业。在贫困地区着力发展地域优势突出的特色种植业,支持建设一批生态好、效益高、质量优、品牌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扩大苹果、核桃、油茶、板栗、猕猴桃等特色林果产品和山茱萸、丹参等中药材生产规模,做大香菇、平菇等大众消费型食用菌和杏鲍菇等高档珍稀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桂花、月季、兰花等特色花卉和苗木产业,大力发展优质茶产业,积极发展花生、芝麻、双低油菜、油牡丹等特色油料作物产业。

  (二)畜牧养殖产业。优化贫困地区畜禽养殖结构和生产布局,扩大豫西、豫南浅山丘陵贫困地区的生猪养殖规模,建设豫西、豫西南贫困地区肉牛养殖基地、沿黄和豫西南贫困地区奶业基地、豫东肉禽和豫南水禽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槐山羊、伏牛白山羊、大别山黑山羊等地方特色肉羊养殖,推动沿黄、沿淮和豫西南贫困地区水产基地建设。

  (三)优质粮食产业。加强贫困地区高标准粮田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地力提升工程,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扩大强、弱筋优质专用小麦比重和青贮玉米、鲜食玉米比重。加强生物育种、绿色栽培和农机装备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推行种养循环、农牧一体发展模式。推广优质粮食订单生产,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构建产业优势突出的.优质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四)设施农业。积极扩大名特优新蔬菜生产规模,运输便利的贫困地区重点发展速生绿叶菜类和精细菜类蔬菜生产,运输不便的贫困地区重点发展耐贮运的茄果类蔬菜生产;加快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支持贫困地区实施产地预冷工程,大力开发速冻蔬菜、鲜切蔬菜、脱水蔬菜、蔬菜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

  (五)乡村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等,建设伏牛山旅游通道,完善桐柏-大别山、豫东平原贫困县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贫困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支持贫困村就地就近销售土特产品,鼓励星级宾馆、大型连锁超市在贫困村建立农副产品直供基地。扶持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培育乡村旅游模范村(户)、金牌农家乐,引入社会资本开发休闲农庄、特色民宿、山地运动等项目。推进栾川、嵩县、新县等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伏牛山生态旅游、大别山红绿结合精品景区和线路。

  (六)特色加工产业。发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果蔬加工、油脂加工、肉类加工、速冻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积极承接针织服装、运动服装、休闲服装、童装、制鞋等服装服饰产业,引进培育包装印刷、玩具、手工艺品等特色轻工产业,扩大贫困地区就业承载能力。支持食品和医药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建设原料生产基地,与贫困户形成种养加一体化发展模式。鼓励服装服饰和特色轻工企业通过订单生产、原料加工等方式,将部分加工环节转移至贫困户生产。

  (七)电商流通产业。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建设县服务中心、乡服务站、村服务点三级电子商务及配送综合服务网络,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农资代售、快递代理等服务,对贫困户、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开办网店给予补助和小额贷款扶持,免费对村服务点和农村网站经营户进行专业培训。引导贫困县建设集农资及农产品价格、供需等信息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互联网+特色产品”品牌企业,扩大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网上销售。

  (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贫困地区推行种养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深入拓展农业的生态美化、旅游休闲、文化传承、健康养老、科普教育等功能,积极发展光伏农业、立体农业、庭院农业、信息化农业、智能化农业、创意农业、工厂化农业等新型业态,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形成产业链条较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贫困农村发展新格局。

  四、产业扶持脱贫模式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与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确定具体产业扶持脱贫模式。

  (一)直接帮扶模式。对有劳动力、有能力、有土地,但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对象发展脱贫产业的,给予一定额度资金帮扶。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可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规定安排贷款贴息所需资金。

  (二)托管帮扶模式。对无劳动能力或劳动力不足、无法转移就业的贫困户,可采取经营性托管、承包式托管、租赁式托管等方式,将土地等生产要素托管给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实行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项目收益按比例分成。各县采取财政贴息和保险补贴等方式,对承接托管的经营主体给予支持。

  (三)合作帮扶模式。支持贫困村组建专业合作社,可将贫困户享受的到户增收补贴、小额贷款等资金进社入股分红。对专业合作社实施的产业扶持脱贫项目,项目扶贫资金的50%作为贫困户货币出资,50%由专业合作社社员集体持有,所形成收益的50%分配给贫困户,50%归专业合作社社员集体所有。对社员达到50户以上(贫困户社员比例不低于20%)、运转良好的合作社,县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四)社会帮扶模式。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院所、学校等社会力量,与贫困村合作发展产业,采取“单位+农户”、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订购农产品、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对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吸纳贫困人口达到一定比例、符合信贷条件的社会力量给予信贷支持,省财政按有关规定给予贴息补助。将对贫困户的“5万元以内、3年以下、基准利率、免抵押、免担保”小额信贷政策,用于贫困户参与或对贫困户脱贫带动作用突出的经营主体。

  (五)股份帮扶模式。鼓励探索将脱贫对象的土地、林地和水面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或将参与股份合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项目补助资金入股,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统一管理和生产经营,结成联股、联利的共同体,实现股份到户、利益到户。各县对吸纳贫困户入股的企业,通过购买收益保证保险等方式,保障贫困户现金股份按照不低于银行基准利率的标准享受保底分红。

  (六)资产收益模式。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林权确权颁证,支持贫困户通过租赁、委托经营等形式获取资产性收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除重点用于贫困户产业发展外,其他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财政资金或形成的资产应作为村集体收益,专帐管理,主要用于补贴贫困户收益,形成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渠道。对贫困户改造房屋用于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的、用宅基地与资方合作建房的,各县根据当地实际和财力,统筹相关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七)代种代养帮扶模式。对采用借母还犊、寄养付酬、反租倒包等模式带动贫困户的企业和专业大户,在品种引进和改良、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等方面给予项目支持。各县利用现有政策,统筹相关资金对贫困户圈舍建设给予补助,补贴标准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确定。

  五、产业扶持脱贫平台

  (一)融资平台。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从省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重点扶持脱贫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供“助农贷”、“助保贷”等信贷新产品,以及“风险补偿基金+经营主体+银行”、“担保基金+脱贫互助社+银行”、“产业脱贫担保贷款”等融资业务。拓展农业产业保险险种,扩大扶贫产业保险覆盖范围,降低产业扶持脱贫项目风险,优先保障贫困户参加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险种。对现有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进行评估,对管理规范、运转良好的,通过脱贫资金补助、社会帮扶等方式进行支持。

  (二)服务平台。支持贫困县组建脱贫技术服务团,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名技术人员、一名驻村干部、一个帮扶单位提供技术支撑、指导产业发展等,定期为每个贫困村开展技术培训,每个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技术培训。推行“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链条式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定期组织科技人员对贫困村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

  (三)营销平台。支持商业服务网点、农资交易配送网点、农畜产品交易网点建设,大力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支持贫困地区与大型超市和城市社区合作,拓展生鲜农产品、特色产品“农超对接”、“基地+社区直供”等多种形式,实现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与城镇消费群体对接。在鲜活农产品产量较大的地区建设一批生鲜冷链物流设施,力争每个县建成一个兼具城乡配送功能和区域集配功能的物流中心。

  (四)项目平台。指导贫困县编制产业扶持脱贫规划,建立产业扶持脱贫项目库,按年度动态调整,滚动实施。根据贫困原因和产业需求,逐户确定贫困户产业扶持脱贫项目,建立产业精准脱贫工作台账,落实帮扶责任人、扶持资金、扶持项目和工作进度。对列入省级以上产业脱贫示范项目的,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六、组织保障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省产业扶持脱贫工作。省有关部门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分工,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加强配合,联动推进。有关省辖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重点做好上下衔接、协调推动、督促检查等工作。有关县是产业扶持脱贫的责任主体,要成立专门机构,按年度制定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实施方案 篇4

  为欢庆20xx年元旦,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师生同乐共享高雅校园生活,创建文明和谐校园。经学校研究决定,在20xx年元旦前夕,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一台以“文明诚信、感恩快乐”为主题的班级元旦联欢会,现对联欢会策划与筹备作如下安排。

  一、活动主题:文明诚信、感恩快乐、祝福20xx

  二、活动时间:20xx年12月31日下午1:30——2:45

  三、活动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组织实施

  四、组织实施

  12月26日 活动宣传

  12月27日-12月31日 各班节目筹备、彩排

  12月31日 班级联欢

  五、注意事项

  1.坚持文明、节约的原则,让健康、积极的内容成为联欢会的主旋律。 使学生感受新年的快乐气氛,放飞心情,展望美好的未来。并教育学生懂得给亲人带去温馨的祝福,给朋友送去诚挚的寄语,给老师奉上发自内心的问候。

  2.布置教室,可以吊彩带或其他的小饰物营造一种热烈欢快的气氛,注意节约和爱护公物。欢迎有条件的'家长抽出时间帮孩子布置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教室,并参与班级联欢。

  3.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节目的机会,提倡班级之间交流优秀节目。

  4.级部主任将级部教师安排到班级,教师准备节目与学生一起联欢。

  5.杜绝一切威胁师生安全的节目和活动。注意用电安全,没有老师在场,不得乱接电器。联欢会期间,不得在楼道、教室内追逐打闹,不准在室内做有危险的游戏,以免受伤;不准在校园内燃放烟花鞭炮;不准在教室内使用明火;教育学生购买食品注意食品卫生。

  6.下午2:45前必须结束,打扫好教室和卫生区卫生,关好门窗,关好电源,政教处检查计入班级积分。

  7.20xx年元月4日上午,将各班的活动方案(主持词、串台词、节目单等)、活动照片上交政教处,量化计入班级积分。

实施方案 篇5

  为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xx年工作会、年中务虚会精神,提高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完成公司全年的各项经营任务;按公司要求在下半年的两个季度中,通过开展挖潜增效、扭亏治亏工作,增收节支,力争实现年初云南公司下达的'利润目标特制定此方案:

  1、要扎实抓好设备检修技改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夯实生产基础。深入开展"增收节支,增产节约"活动。

  2、提高设备保养质量,对设备进行精心维护、精心作业,实现“设备零缺陷管理”,努力杜绝因设备缺陷原因造成的电量损失。

  3、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杜绝安全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

  4、对厂用电率进行总结分析,继续深挖节能潜力;要根据设备特点,摸索尝试节能手段,降低厂用电用电率。

  5、积极主动与调度协调沟通,采用灵活、机动的协调方法,提高的值班人员与地调人员的工作协调能力;

  6、认真分析水情、水库水位关系、上游电站与往常耗水量及时间差关系,确保电站最佳经济运行。

  7、周密制定工作计划,保障工作计划实施率。通过充分的准备、认真提前演练,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因操作时间引起的电量损失。

实施方案 篇6

  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

  1、主体的多元性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人员:学校管理者、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学生自身、同学。

  2、评价主体互动性

  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描述性、激励性评价,学校不以评比为目的,而以研究或促进为目的的评价等等。

  3、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学习成绩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身体、心理素质、学习潜能、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4、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渐感悟自身的发展,增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愿望。

  二、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

  1、是学生选择的人数,

  2、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3、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4、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5、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1、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

  2、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

  3、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

  4、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金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实施方案 篇7

  为贯彻落实《贵州省煤炭工业安全管理局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煤安管[20xx]63号)及《贵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贵阳市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承市安监字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入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企业负责和政府监管两个主题责任,突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重点,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管力度,着力解决影响煤矿安全的突出问题,标本兼治,有效遏制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逐步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杜绝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突出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煤矿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防控负全面责任;技术负责人对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技术责任;各分管副职按照分工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分管责任;业务部门、生产区队(班组)及从业人员,按照具体分工和岗位职责,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相应责任。

  (二)严格落实隐患排查“五落实”制度。对排查出的所有隐患必须按照隐患排查“五落实”制度,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预案到位,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做到“无盲区、无盲点、无空挡、无缝隙”,扎实有效地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全面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突出以下内容:

  1、“一通三防”管理情况。通风系统是否合理,通风设施是否完善、可靠;矿井总风量和各作业点实际风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是否有无风、微风作业等问题;矿井是否装备安全监控系统情况;是否按规定进行瓦斯等级鉴定情况;井下作业地点瓦斯传感器安装位置、数量和标校是否符合规定;按照有关规定配备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及其持证上岗情况,是否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采区是否实现分区通风;是否按照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是否存在不合理串联通风;掘进工作面是否按照规定实现“三专两闭锁”;矿井是否建立综合防尘系统且运行正常。

  2、顶板管理情况。老采空区大面积空顶是否进行完全密闭,密闭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采煤工作面是否严格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有无空顶作业;采煤工作面遇顶底板松软、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是否制定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是否及时放顶,悬顶距离不得超过规定;是否按有关要求加快淘汰木支护和金属摩擦支柱步伐。

  3、防止“三超”情况。是否按核定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严防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采掘接替关系、采掘工作面布置是否符合规定;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的作业人员是否超过规定的人数。

  4、机电管理情况。是否真正实现了“双回路”供电;下井设备是否取得MA认证情况;井下机电设备是否保证完好、杜绝电气设备失爆情况;是否更换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及材料,特别是高压开关、非阻燃皮带和非阻燃电缆情况;立井、斜井提升运输设备保护装置和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5、水害防治情况。是否落实《防治水规定》;是否建立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矿井老空(窑)积水防治措施;防排水设备和设施的完好情况;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工作的安排落实情况。

  6、自然灾害防治情况。废弃井口是否填堵封实;矿井周围存在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以及洪灾导致溃坝、溃堤、淤积危险河道等自然灾害威胁,是否落实防范治理措施;落实暴风、暴雨、雷电、暴雪、冰冻、地震等可能造成煤矿停电、停风、淹井事故的防范措施。

  7、应急救援措施落实情况。应急救援机构、队伍是否健全;是否按规定配置应急救援物资、设备;是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规定组织演练;井下带班领导和调度值班人员是否熟悉应急救援措施;井下作业人员是否熟悉避灾路线。

  8、制度落实情况。是否健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领导下井带班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瓦斯抽采利用等经济政策;是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井下作业人员是否经培训合格上岗,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全部佩戴有效自救器;是否严格执行入井人员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是否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如期上报了隐患排查和各类统计分析报表。

  四、工作进度

  我县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方案制定(9月1日?月10日):各煤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实施方案,结合企业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与9月9日前报龙洞沟煤局。

  (二)自查自纠、全面治理(9月10日?10月月底):各煤矿按照有关要求,深刻吸取本企业和其他同类企业以往发生的事故教训,结合具体方案,认真开展自查,全面治理事故隐患,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和预案“五落实”,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治理完成后进行安全评估。

  (三)督导检查、深化治理(9月10日?0月底):在隐患排查治理期间,各煤矿企业对本矿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纠情况进行现场检查,认真总结隐患排查、治理、评价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做好迎接市督导组检查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成立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龙洞沟煤矿矿长杨子兴担任,副组长由龙洞沟煤总工程师刘福林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煤矿。煤矿企业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定期召开隐患排查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强化全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识,增强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企业形成人人查隐患、治隐患、防隐患的浓厚氛围。按照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落实,对存在的事故隐患必须查清楚、整到位。同时要注意协调解决隐患排查治理中的有关问题,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做好相关情况的汇总和信息反馈工作。

  (二)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煤矿要把消除隐患、防范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从规章制度、现场管理和安全设施三个方面,全面排查各种隐患,在治理上狠下功夫,对所有排查出的隐患都要做到整改措施、责任、期限、资金和预案“五落实”,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要跟踪督办,逐项整改,逐项销号。并及时“回头看”、再检查,切实做到排查认真,整治坚决,成果巩固,防止排查走形式,治理走过场的现象发生,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收到实效。

  (三)互通信息,加大宣传。在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期间,各煤矿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登记表要由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及时上报龙洞沟煤局。同时大力宣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发动广大从业人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尊重他们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广大职工能够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种事故隐患,积极主动地参加隐患治理。

  (四)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各煤矿要以本次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为契机,推动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工作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既要切实消除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又要落实治本之策,加强制度建设。要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建立完善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防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建立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分级管理、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两项制度,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有效规范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五)积极创新,总结推广。煤矿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本企业的隐患排查方法和隐患排查重点,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发展。

实施方案 篇8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师师德行为,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教师廉洁从教行为,维护人民教师良好形象,根据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下发的《20xx年有偿补课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部署》通知的工作精神,我校在全校开展有偿补课专项整治行动,为推动整治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治理目标

  通过集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杜绝我校出现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规范我校办学行为和教学秩序,塑造良好师德师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治理要求

  (一)严禁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二)严禁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

  (三)严禁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

  (四)严禁在职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

  (五)严禁在职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六)严禁在职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三、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为保证专项治理和自查自纠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以陈银萍校长为组长、刘文婷主任和韩山刚老师为副组长及各学科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别深入到各级部进行专项治理和检查。

  组 长:陈银萍

  副组长:刘文婷、韩山刚

  组员:赵静静、田晓光、贾鋆桔、马文静、李怡菲

  四、制定处罚办法

  对于违反6个严禁的,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除追究学校领导责任外,对于违反规定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罚:

  (一)当年不得评优评先,当年年度考核一律评定为“不合格”;

  (二)取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星”等称号以及相应的待遇;新教师取消转正资格。

  (三)取消当年参加职称评定资格;

  (四)对于明知故犯、屡教不改、顶风违纪、社会影响较大的,定位师德考核不合格,申请调离教学岗位;

  (五)参与有偿补课的.聘任教师解除聘任合同;

  (六)对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教师要依法赔偿受害学生的经济损失。对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移交上级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五、与家长联动治理、建立监督举报制度

  (一)设立举报电话:0531-68117610,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自觉接受社会、家长、学生的监督。

  (二)与家长联动治理。通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汇报我校整治有偿补课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同时,希望家长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支持,并且做到坚决不让孩子参加教师的有偿补课;如果发现我校有教师从事有偿补课,及时打学校举报电话反映问题。并且向全体家长承诺: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由学校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举报的情况进行督查,一经查实,坚决处理。

  六、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2月1日-20xx年2月2日),工作任务为:

  1.召开管理人员专题会议

  2.组织教师学习通知要求

  在工作群内共享市中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教师认真学习通知要求,吃透文件精神,提高认识。

  3.在工作群内开展“树教师新形象,坚持抵制有偿家补课”大讨论活动。

  通过大讨论活动,引导全校教师反思自己的行为,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增强依法从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的自觉性,不为利所惑,自觉远离有偿家教,维护教师形象,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自查自纠阶段(2月3日-3月1日),学校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主要工作:

  1.采取个人自查、内部互查等形式,认真查找在职教师从事或参与各种形式的有偿补课行为,准确掌握本校有无参与或从事有偿补课的在职教师,如实填写有偿补课情况登记表;

  2.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如实报告参加有偿补课学生的人数、地点、收费、原因、任课教师名单、组织人员;

  3.将自查自纠阶段的情况报教育局督导室。

  (三)整改落实阶段(3月1日-3月3日)

  学校本着“从严治教、从严治校”的原则,对照查找出来的问题,逐人逐项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对举报的教师调查属实的,立即整改;不属实的,做好解释,制定预防措施。集中整改期间,学校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做到有访必查,有查必果,认真整改。对有禁不止、继续参与有偿家教的,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学校继续坚持每学年同全体在职教师签订拒绝有偿家教责任书的做法,落实目标责任。本次专项整治活动后,学校建立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教育制度,做到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多措并举,从源头上建立健全制止教师有偿家教的工作制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施方案 篇9

  一、 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指示精神,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二、活动主题

  参与阳光长跑 提升身体素质

  三、参加对象

  xx区中小学学生

  四、活动时间

  每年冬、春季

  五、活动内容

  1、学校每年的11月份,要根据各自具体情况举行长跑活动启动仪式。

  2、每天长跑距离基数为:小学生1500米,初中生2000米,高中生2500米。

  六、中长跑形式

  1、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长跑活动。

  2、每天上午30-35分钟大课间。

  3、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按年级划分场地进行长跑活动。场地不够的学校可分批跑,每生每周不少于两次。

  4、周末和假期,建议学生动员家长一起参与,并将参与落实情况由家长签字报送学校汇总。

  七、长跑活动相关要求

  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学校要成立长跑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各学校每年11月上旬将本学校长跑活动方案,盖单位公章报教育局普教科,电子稿发至邮箱:。

  2、各学校要把长跑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学校是开展长跑活动的主体,要做好活动的`具体安排,要推荐优秀运动员参与长跑活动的起跑仪式,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校长是长跑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长跑活动,要做好学校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的督促和检查。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每天组织学生进行跑步活动,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作用,组织、指导并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长跑活动。各学校要设计学生长跑活动记录表,记录学生的长跑情况。

  3、各学校要建立活动激励机制。对活动开展好的班级、学生和教师予以表彰,积极推动本校长跑活动的开展。区教育局将对各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在长跑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

  4、各学校要积极营造氛围,加强长跑活动的宣传。各校要认真组织好冬季长跑活动起跑仪式,积极做好宣传、报导工作,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促进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冬季长跑活动。

  5、各学校要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在组织学生长跑活动中,要注意学生安全,不要在有机动车行驶的公路上组织学生长跑,避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各班学生在长跑前应整队,并做好准备活动,然后按顺序开始跑步。在集体跑步过程中,严禁班级之间进行超越。班级之间应间隔有一定的距离,严禁出现说话、打闹,推、挤、撞等现象发生。在跑步过程中每个学生应听从教师或体育委员的口令指挥,要求队伍整齐。班主任要做好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调查,对因身体原因而不能参加长跑的学生班主任应安排该学生做其他适宜的活动。班级要评选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同学为阳光体育长跑优秀个人,并予以适当奖励,并将情况记入其成长记录。

  6、各学校要做好长跑活动的保障工作。做好时间保障,学校要保证每天上午课间操30-35分钟,下午安排课外活动至少保障有跑步的班级。做好人员保障,活动现场必须保证学校领导、班主任参与;安排课外活动班级人员全部参加。做好场地保障,学校要根据本单位操场和空地,合理安排跑步班级位置和范围、跑动路线等。做好跑步效果保障,除保证每天的

  活动数量外,要切实注意跑步强度、质量和效果,以中等以上强度为宜。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实施方案(精选)09-15

实施方案【精选】09-11

(精选)实施方案09-15

【精选】实施方案08-27

实施方案07-30

实施方案[精选]08-12

实施方案【经典】09-20

[经典]实施方案10-12

(经典)实施方案10-20

[精选]实施方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