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育故事随笔

时间:2024-09-12 13:30:39 随笔 我要投稿

教育故事随笔15篇(实用)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故事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故事随笔15篇(实用)

教育故事随笔1

  近来,在与儿子的聊天中,得知他长大后想去北京发展。我知道这毕竟是他的理想,能不能实现,除了他自身的努力外,环境以及机遇也很重要,但首要的是要适时的多鼓励他,同时,也要及时指出他的不足。

  正好前几天儿子刚结束小考,虽然考得不错,但也暴露出他不细心的缺点。如果这些小毛病、小缺点不及时克服的话,养成了粗枝大叶,做事马虎的习惯,久之就会影响孩子成绩的进一步提高。而如果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难得有一个好的成绩,要想到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去发展,恐怕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于是,借着晚饭后与儿子一起散步的机会,我决定及时地“敲打”一下他。我给他讲的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二十多年前,班上有个姓尹的同学,成绩一直不错,在老师和家长们的心目中,他就是读北大清华的料,连他自己也一直这么认为。他有个习惯,喜欢把一些公式和概念抄成小纸条,随身放在口袋里,一有空闲,就拿出来温习。靠着这种吃苦的精神,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高考那天,他却感冒了,在考场上打了几个喷嚏后,他去掏口袋里的卫生纸,准备擦一下口鼻。结果卫生纸没掏出来,不知怎么把他前几天温习的小纸条给掏出来了,这一幕正好被走到身边的监考老师看见了。监考老师不由分说,当场以考场舞弊为由,宣布他成绩为零。正是由于他忽略了细节,没有养成好的做事习惯,才导致他功亏一篑,令人扼腕。

  故事讲完了,我问儿子:“尹同学因为做事不精细,结果不仅连北京没去成,那年高考也名落孙山,这个教训深不深刻?”儿子点了点头。我进一步启发道:“对比一下你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也跟尹同学一样,被你忽略了呢?”儿子想了想:“平常做作业时,不喜欢用草稿纸,而是直接写在作业本上,等到发觉题目做错了时,又去拿橡皮擦,经常弄得作业本白一块黑一块的。”我说:“再想想,平常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被你忽略的细小问题?”儿子于是又逐一对照自己生活上的陋习,给我一一作答。比如搞完了房间里的卫生,就以为万事大吉,抹布随手一扔就不管了……儿子如数家珍地指出了自己的.不足,末了,他高兴地告诉我说:“妈妈,我知道了,做事不细心、马虎的习惯,不好,我一定改,你就看我的行动吧。”

  想不到我的一番旁敲侧击,让儿子幡然醒悟,我也很高兴。此后,儿子果然没有食言。现在,他学习和生活上都很注重细节,最主要的是已充分认识到了好习惯能成就好未来的重要性。我想,这对于他将来的成长,一定会有所裨益。

  看来,教育好孩子不一定非要用什么高深的知识,能把简单的道理蕴藏在具体的事例中,加以浅白的分析,让他们自我发现、自我发省、自我提高,就能很好地达到教育和鼓励的作用。

教育故事随笔2

  曾有这样一句话“选择了军人就选择了牺牲,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基本道德,他要求教师能够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当中。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注重“严师出高徒”,注重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必须达到绝对的服从,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学生思想受到钳制,不能自主创新,只能完全的一味的接受,也不能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想法。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自己与学生的情感的构建,要与学生拉近距离,建立起一种情感的纽带!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曾有人说:“教育者所得到的机会是教育的机会,是甘当人梯,是奉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我曾亲身感受到“教育爱”的重要与伟大之处。

  刚接手高一(15)班的语文教学时,很久以前我就已经听说了许多关于这个班的很多学生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了在班中确实有着不同的问题,比如说学生的课堂秩序一直不太好,李凡在这个问题中占有着很重的比例。

  记得我在第一次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的热情是很高的.,学生的纪律虽然有些混乱,但是总体还是很好的,都能很好的听课,但是我发现李凡却没有认真的听课,侧着身坐着,一付吊儿郎当的样子,还不时的和同桌以及前后位的同学说笑着。看到这种情况,我对所有的学生说:“在课堂中我们应该怎样坐?”其他学生都很自觉的坐端正,唯独他似乎没有听到一样,依旧我行我素。其实在我听说的各种事情和学生中,他这个名字是在办公室出现次数最多的,因为所有的老师对他的印象都是一样的:爱说话,不听话,课堂秩序极差。面对这样的学生,在第一次课中我先进行了严厉的教育:“课堂中要求坐姿端正,这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你认为你很特殊吗?”听了这些话,他用了一种不理解的眼神看着我,但还是无动于衷。“如果你认为上课时要用这样的坐姿来听课的话,请你从下节课开始不要面对黑板,而面对班中所有的同学坐着。”我继续说着。看到我严肃的表情,他慢慢的做好,嘴里还不停的嘟囔着:“不就是上语文课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什么了不起,语文课也是课,但它是会给你带来快乐的,因为我要带给你们快乐,你们首先要尊重我不是吗?”听后他不再说话,安安静静的坐好并上完了这一节课,在课堂中我明显的感觉到,他有许多的不愿意和不满,当时我就决定不能在让他这样下去了。在以后日子中,我不时的听其他老师说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好,还是原来的一付模样,并且在课堂中还发出奇怪的声音,扰乱课堂的秩序。其实在课下我也进行了了解,学生没有坏孩子,李凡也不是例外,他的本性并不坏,只是自己的控制能力差一些,自己不容易管住自己,科任老师们也都说过不只是一次两次了,但大部分的老师是用批评的口气同他讲话,使他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导致现在这种情况的发生。为了更好的让他改正自己的问题,增强他自己的控制能力,我找到他进行了心理的谈话。

  那天也是刚刚上完课,李凡还是和原来一样,下课的时候我对他说:“李凡,到我办公室来一下。”等了一会,他慢吞吞的挪到了办公室里。还是那一副模样,站没有站样,坐没有坐样。“李凡,其实你是一个很好的孩子,怎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说话呢?这样不仅会影响你自己的学习,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这样怎行呢?”“我没有说话阿!”“老师这样说你没有别的意思,只想你越来越好,我们好好谈谈好吗?”“没有什么好谈的,我就是这样。”“人呢都会说话,不过这话要看你怎样去说,说的时间、语气对了就是好话,对任何人都是好的,反之则是废话,说不说都是没有用的,你想说怎样的话呢?”“当然是说应该说的。”“那就是了,你认为上课的时候那样说话是怎样的话?”李凡不说话。“上课时,老师是尊重你们的,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既然老师都尊重你,你是不是也应该同样尊重老师呢?也许有时候老师们的口气是重了,感觉有些伤害你,老师可以道歉,那你应该怎样去做才是尊重老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诚心的道歉吗?道歉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老师们想看到你课堂中的表现,能有着端正的坐姿,该说话时一定说,而不是说废话,知道吗?”李凡默默无语,神色虽如以前,但能感觉到他也在思考。“回去想想,老师是真的想和你做朋友,我是真心的想让你的潜能发挥出来,变成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每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我就找他,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提出建议帮助他改正,由于他的转变,班级的纪律好了许多,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彼此之间的“爱”。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必须有一颗爱心,只有热爱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才会从各方面了解清楚学生的情况,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接受教育。当然,通过交流也会促使教师更加努力的工作,并从中体会到一种特殊的“幸福”。

教育故事随笔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用心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呢?下面我就结合一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作为班主任应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电话访问)。

  对学生进行家访或电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一般开学初班主任就要开展这—项工作。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

  这学期开学初我对班内35个同学进行了家访或电访。在家访或电访过戏中,着重在学生面前树立家长的威信,力求在家长心目中产生“若没有家长的配合,对子女的教育将会更困难”的感受。从而让家长有一种被重视的心理反应,锻长自觉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同时,在家长面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在工作中,这35个同学若发生纪律问题,却能很好地取得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较明显。而没有进行过家访或电访的学生,若产生纪律问题,想取得家长的配合,却要另花一番功夫。

  当然,对学生进行家访亦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在这学期的家访中,其中有十多个家长在我一踏入其家门就问我“是否其子女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长期以来,班主任的家访工作有所失误——要不就是不进行家访,要不就是等学生犯错误时才匆匆忙忙向家长“汇报”。这样在家长心目中构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小孩犯了错误时才来家访。我认为,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就应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在家访时宜采取闲聊的方式进行,在日常交谈中取得应有的效果。不宜过于严肃,更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2、班主任宜个人进行家访,不宜多人群众家访。班主任在家访时,目的就为了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取得家长的支持,若班主任个人单独去进行家访的话更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若群众家访会给家长必须的心理压力,并且会给家长不良的感觉——这只但是是学校工作的一种形式。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透过班主任单独的家访,能够与家长建立私人感情,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3、家访时宜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在家访中班主任宜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

  二、认真筹备好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会的教育作用。

  一般来说,每学期将会召开一次家长会。好好利用家长会的时间,能够大面积地争取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家长会是一次集中学生家长到校进行的一次会议,利用得好,可使家长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校的各种教育意图和家长应配合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对学生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教育。当然,若组织不好,会带给让家长们群众发牢骚的机会。所以,在组织召开家长会时,班主任务必注意如下几点:

  1、作为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之前必须要准备好发言稿,最好将其当作一节“公开课”用心备课,严格确定主题资料。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选取了“家长应如何教育于女”的主题,同家长们共同探讨了有关教育子女的方法、经验,取得了十分大的效果

  2、班主任就应在家长会进行当中,控制好整个会议进程,不要让家长过多去发泄平时的不满,从而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不良的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控制议程中,多举些与主题有关的正面事例来引起家长的思考、讲座从而让家长达成务必想办法教育子女的共识。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我针对本班某些家长如何教育子女而取得较好效果的典型事例加以介绍,使家长们有圈套的收获。

  3、有必要的话,就应让学生与家长同时出席家长会。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务必透过家庭与学校相互协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当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式方法能够取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教育故事随笔4

  小云(化名)是我从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她总是土土的像是从山里来的,学习也不咋的,唯独她那牵强的笑应该是她唯一给人留的独特印象吧。我和其他同仁一样喜欢成绩好的、乖巧的学生,也一样公平对待着每一位学生。

  一次偶然机会,我提问起来小云(说实在的我是乱点名的.),教室一片哗然,她脸上没有半点表情,我厉声让大家安静下来期待她的答案,她站在那一动不动,站了好久,我只好让同学们一起说,我特意关注了下她的嘴唇,应该也是同样的答案,我让她坐下。

  临下课空余时间,我给大家讲了个我中学教书的一个故事(这故事就省了吧),同学们听了后隐隐懂了我的意思。课后我把小云叫在一边说:“刚才的问题你应该会吧,下次争取说出来!”我笑了下离开了。

  第二节课,我又提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给她,她看了看周围的同学,大家没有上节课那么哗然(当然还有叽叽咕咕的声音,我用眼神制止了一下),她吞吞吐吐地说着答案。“很棒!”我鼓着掌说,同学们也鼓起了掌来。我说道“小云今天表现很不错吧!我们是不是应该再给她鼓次掌。”

  在后面的课堂中,我不断的提问和鼓励,她和其他同学一样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尽管成绩并不是很优秀,但她让我明白,只有自己心中有个赞,你就能做好你本应该能做好的事情。

教育故事随笔5

  我班的孩子很愿意听故事,今天又要求我给他们讲故事,我突然想何不让他们自编自讲故事呢?于是,我让孩子们自编自讲故事。一位小朋友上来讲:“一天,有一只小猴,它跑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刚讲到这里,下面的小朋友就叫了起来:“不对不对,是小白兔去采蘑菇,小猴怎么去采蘑菇呢?”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把这位讲故事的小朋友搞的十分尴尬,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用求助的目光望着我。这时,我便用手势让幼儿安静下来,然后我说:“老师和你们一起想一想,为什么小猴就不能去采蘑菇,而只有小白兔才能去采蘑菇呢?”顿时,小朋友们又马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小猴不爱吃蘑菇,就不去采呀!”“小猴应该爬到果园里摘果子呀”听了他们的话,我没有否定他们的说法,而是要求小朋友们试着动一下脑筋,从另一角度去编这个故事。我提示:“现在小猴确实是去采蘑菇了,它会爬树,会摘果子但它也会采蘑菇,请你们一起来编这个故事,看谁编的好。”小朋友们听我这么一说,各个睁大眼睛,动起脑筋。

  过了五分钟,我请他们自由发言,有的说:“小猴经常吃果子,吃腻了,想换换口味,就去采蘑菇了”有的说:“小猴和小白兔是好朋友,它知道小白兔生病了,就帮它去采蘑菇。”还有的说:“小白兔过生日,小猴想采些蘑菇送给小白兔做生日礼物。”听了这些发言,我心底里感到高兴,他们的发言不但内容丰富,词语用的恰当,而且思想内容也很好。

  通过这次创编故事尝试,我认识到在幼儿教育中,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让老框子把孩子们的思维束缚住,我们应让幼儿在愉快的情景中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语言能得到最佳开发。

教育故事随笔6

  我的初始教学生涯中,遇到过许多的小故事,如下写一个比较有趣的案例:一位小朋友因为刚进幼儿园,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感到很新奇,而且各方面适应的也很好。就是在午睡方面,自己有个独特的偏好:喜欢盖自己家的小被子。她称“小盖盖”,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因为在家里,只要是睡觉,她总是要小盖盖盖着,她才睡得着。所以在幼儿园的午睡,她也要她的小盖盖才可以入睡,统发的幼儿园小被子让她无法入睡,这虽然不影响她入睡的习惯,但是会让她养成睡觉时太过依赖小盖盖,一直这样。对她来说,也不是个很好的习惯。

  解决策略:

  1、刚开始,我们试图用榜样学习法来改变这个习惯,说:你看,睡觉的时候,我们小朋友要用幼儿园发的小盖盖,真好看,而且香香的,你来摸摸看,盖一盖。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用它睡觉的,睡醒后都是乖宝宝,会得到表扬哦。(结果:刚开始会同意盖,可是她就是睡不着,没办法,只好用自己家的小盖盖了。一会儿就熟了)

  2、过段时间后,当她睡着的时候,我们用幼儿园的小盖盖将她自己的小盖盖替换掉,睡醒后她马上找自己的`小盖盖。虽然如此,但老师马上进行表扬,表示她很能干,用幼儿园的小盖盖也可以睡觉了。(结果:只有睡着后替换才可以成功,睡觉之前还是不行)

  3、再过段时间,老师每天坚持第二步骤,进行持续性的表扬。有一天,我见她睡觉前是两条小盖盖一起拿在手里的,马上说到:今天我们用幼儿园的小盖盖好吗?我们自己也可以睡着的。(结果:幼儿园的小盖盖盖了一半,自己家的小盖盖盖了全部,但是有进步哦)

  4、将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次在她睡熟的时候,试图把她自己的小盖盖拿掉,用幼儿园的小盖盖盖住全部,结果不小心她醒了,马上说到:今天小盖盖我们放在枕头边,你的小手拿着,但是我们用幼儿园的小盖盖盖着好吗?老师轻轻的拍一拍。(结果:出乎意料,她睡着了,虽然自己家的小盖盖在小手上,但是她是知道在用幼儿园的小盖盖盖着后,她也能睡着了,大大的进步,睡醒后特别表扬了。她很开心,那时还说:以后我也用这条小盖盖睡觉)

  5、希望继续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一定能够适应的,用幼儿园的小盖盖自己也能睡着。

教育故事随笔7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更要有爱的艺术。

  “教师节快乐”

  我毕业后很顺利的被分配到了一个小镇子的一所中学任教。说实话刚进入这个陌生的环境,我不是很喜欢这所偏僻的学校。但又不能违背家人的意愿,所以就“勉强”来到了这里。

  我任教的是七年级生物。当我第一次进入教室时,全班五十双眼睛齐盯着我,这让一向内向、羞涩的我有些不知所措。幸好此时有豆书记“引见”,他好像看出了我的不安。在我耳边悄悄说:“不要紧张,看着学生”。然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又让班干部作了自我介绍,这样我对这个班级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这段相互了解的时间过后,我紧张的心情似乎得到了平静。我开始环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我发现每一双眼睛里都流露着一丝兴奋与喜悦——他们似乎很欢迎我的到来。

  第二天,我怀着紧张而又企盼的心去上我的第一节课。还未进入教室我就听到了学生嘹亮的歌声——“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伴随着悠扬的歌声,我踏上了讲台。可是在我一声“请坐”之令发出后,同学们并未坐下,这让昨日的紧张心情又重新袭上心头。我努力从他们的脸上寻找答案。我看到:他们个个脸上似乎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此刻的我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了。这时我看见教室的后边有一个身影正缓缓向前移动。原来是班长,“他想干什么”,我心里嘀咕着。正在这时,我看见他把手里捧着的小礼盒举在了我的面前,我下意识的接过了礼盒。“老师,节日快乐!”这时,全班学生齐声喊道。此时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是教师节。顿时,我的眼眶里涌满了激动的泪花,这泪花中蕴含着太多太多。

  在我眼里的这群毛头小孩竟然如此懂事,我这才明白:他们年纪虽小,但他们的“礼”并不小。我被“小小”的他们那“大大的礼”感动了。

  我强制住内心的激动,上完了我的第一节课。回到办公室,我仔细低头看了看这个礼盒,淡蓝色的包装纸包裹着一个方形的盒子,上面系着一个红色的蝴蝶结。我小心翼翼的打开了这个“精致”的礼盒,想知道里面到底会是什么东西——原来是一只白色的小羊。我心想:淡蓝色——我最喜欢的颜色,羊是——我的属相,他们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我静下心来,在脑中努力搜索着答案。原来是昨天作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将这些信息无意之中透露给了他们。内心的激动再一次袭上心头:他们真有心啊!我说的每一个字,他们都在认真地听着。可以想象,他们在选这份礼物时是多么用心啊!

  我突然发现自己爱上了这群细心、可爱的学生,他们每一双眼睛背后都隐藏着一颗火热的爱心。

  爱的启迪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同时,我们还应不失时机的去激励、去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被赞赏、激励的条件下,其自身潜力的发挥是平时的2至3倍。“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让孩子从赏识、夸奖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挖掘自身的潜力做出更好的表现,争取更大地成功。赞赏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激励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的确,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美,是人生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上的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对学生的成功,应给予肯定、表扬、赞赏,并适当提出更高的需求。

  王晓峰是我班的.一名男生,可他总是板着一张蜡黄的脸,毫无生气。上课,总是趴在桌子上,好像若有所思;课间,静坐一隅;放学后,又独来独往。在与其它科目老师交流后,我得知他几乎每节课都是这样。但从他的眼神中,我分明窥探到了一丝希望。经多方了解我才得知,他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母离婚后,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工,他由后妈抚养,但后妈对他又不好,再加上他身体不好,这一切让他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以致于快乐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

  一天上课时,我发现他在看一本网络小说。经一番思考,我决定选择另一种方式去“揭穿”他。刚好有一道仿句练习题我便点名让他回答,我原本以为这道题对他是有些难度的,没想到他仰起头,眨了眨眼睛,嘴巴一张,答案便跟着出来了。回答很精彩。我被他的灵敏、聪慧惊呆了。顿时,全班想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我抓住时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下课后,我仍然对课堂上的一幕念念不忘。我想:他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语言组织的那么精彩,这说明他很聪明;他如此认真地读那么厚的小说,这表明他很喜欢阅读,只是缺少一个人去正确引导。想到这,我决定去充当这个引路人。

  于是,我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将他叫到我的办公室,告诉他:“我特别想看你的那本网络小说,你看我的这些书,我都已经看了好几遍了,我们能不能交换着看?”他拿起我早已放在桌子上的几本书,翻阅起来。“当然可以”,他突然说。“但是我的书不许在周内看,只能星期天在家里看,更重要的是不能影响学习。”“没问题!”他爽快的答应了。就这样,在这一借一还中,我发现他渐渐的变了,上课积极发言,与同学和睦相处,成绩也提高了,特别是作文水平尤为突出。

  我认为要做好教师这份工作,首先必须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学生,认为跟他们在一块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其次,从生活点滴中去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与呵护;再次,我们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具体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教育,并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

  让我们的爱充满教育心智,让教育之爱闪耀智慧的光芒!

教育故事随笔8

  昨天,即期中考试的前一天,下午,我上完第二节正课。做操开始了,看着满满一黑板讲解的知识,我想:下一节还得继续战斗呢!得让一个学生把黑板檫了。叫男生吧,不行,万一在这儿捣乱,反而得不偿失。于是,我;个子矮的也不行,黑板上面有够不着。于是我叫了一个个子高高的平时表现还算不错的`学生隋钰欣。

  可是,第三节课我走进教室,学生们大声嚷嚷着告诉我,老师,后面的黑板报给隋钰欣檫了,我一看,傻了,前后黑板上空空如也。我问她为什么把黑板报檫了?她说我以为你让我吧两块黑板全檫了。我说怎么可嫩能呢?我不是让你檫好后赶快下去做操吗?

  如果是要檫这么多的地方,我还回叫你下去做操吗?再说平时要出黑板报我总要叫上好几个檫,从来也没叫过一个人干呀?我大声责怪着,她解释说,好象以前考试前总要把黑板檫干净了,说着说着,伤心地哭起来了。是呀!这话说得也不错呀!

  这次黑板报出得特别好,前所未有,虽然我有无数的舍不得,但是我还是有那么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

教育故事随笔9

  我曾在<<青年教师导报>>上看过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其中一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从责骂到赏识,从赏识到成功。这充分说明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的我,就更需要借鉴这种理念,充分利用赏识这个有利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我们班有一个特别好动的小男孩他叫杨金军.在课堂上他的自律性很差,不仅自己没学什么东西还影响了别人,真让任课老师头痛。有一次我进教室上课,刚巧碰到英语老师也在,她有些生气地说:“杨金军,你真的是经不起表扬!”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多问就开始上课了。上课没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气愤地说:“难怪刚才英语老师也说你经不起表扬!”谁知,他却大声地说:“你又没有表扬我!”我一震,这一句突如其来的无忌童言让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课后,他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想起来,平时我总觉得他调皮,的确很少表扬他。从今天这件小事看来他还是挺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是啊,调皮的学生也是学生,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得到赏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他比其他小朋友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吧——因为调皮,平时挨的批评肯定不少。我以前忽视了这一点,于是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调整方式。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只要看到他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就马上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毕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坏习惯全部改掉是不现实的。所以遇到他上课又很不认真,小动作不断,对要掌握的知识模模糊糊的情况,我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这种学生是需要时间磨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我坚信,只要坚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哲人曾经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训斥只会压抑心灵,只有欣赏,激励才能开发人的潜能。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以及与家长,其他老师的配合,来慢慢地改造这个孩子,让他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会坚持。

教育故事随笔10

  “快来看呀!七年级(3)班的卫生又最差。”“不会吧!仅得了3分。”“99号,100号宿舍又被通报了”……围在宣传栏前的学生议论纷纷。这已经是我们班连续第三周排在最后了。听到这些我如坐针毡,气愤不已,正要训斥班长和卫生委员,不料想,他们却胆怯地说:“叶老师,我管不了他们,我不当了。”我一听,这可如何是好呢?小会、大会不知开了多少次,打扫不干净的组罚了又罚,班长和卫生委员也挨骂不少……

  这怎么办呢?上网查找没有现成的答案,问老班主任,他们说“不行就换吧!”可我又舍不得呀!这都是班委会民主选举出来的,他俩个人能力也很强,何况在这时怎能让他们知难而退呢?

  思来想去,这不就是由卫生差引起的吗?只要把卫生搞上去不就解决了吗?可怎样才能把卫生搞上去呢?该用的招都用上了,罚也罚过,骂也骂过,就差动手打了。看来我也该反思反思了,是不是罚打扫卫生,学生认为这就是惩罚,这就是脏活、累活,总是带着满腹怨气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今天打扫不好,明天照样打扫。怎样扭转这种局面呢?既能让学生们争着,抢着打扫卫生,又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乐趣,那该有多好呀!恰巧教师节快到了,班委会成员都在商量给老师送什么礼物好。这时,我眼前一亮,我就倡议“不花一分钱,给老师送一件礼物”,大家面面相觑。突然,班长说:“我们给老师送个笔筒,大家每人捡10张废纸,然后共同折一个笔筒。”教师节那天,一个漂亮的笔筒放在了老师的.办公桌上,受到各位老师的表扬。于是,我就趁热打铁,说:“我们成立一个‘快速反应部队’变废为宝,将教室、宿舍、环境区捡到的小纸片、塑料袋,做成礼物,看谁做的多做的好。”大家一听都争先恐后的要求参加。从此,教室、宿舍、环境区的小纸片、塑料袋都被“快速反应部队”早早的“消灭”掉了。卫生一天比一天好,大家的桌兜里也多起了各种各样的小礼物。遇到谁过生日,大家也不再为买礼物发愁,而是把自己做的礼物送给他。班集体变得更加团结了,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了。不久,班委会又提出了争当“环保小卫士”的口号。全面进军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校园的绿树、走道添光彩。由于大家在劳动的过程中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从此班长和卫生委员再也没有向我提出辞职的请求,而是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加上智慧,就能产生奇迹。伴着学生成长,我也在成长。

教育故事随笔11

  小朋友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常常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有时是同伴之间的冲突、有时是同伴之间的友好帮助……许多事情都可以作为教育的案例。如:今天起床后,小朋友们象往常一样,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起床,急着打理好一切,准备吃小点心。可是就在这时,晨涛的哭声把大家都吸引过去了,小朋友都看着他,于是我走过去,只听见晨涛哭着说:“老师,佳祺把我的鞋子踢到那边去了,”我正想转过头问佳祺时,只看见他还在笑呢,当时我很生气,想好好教训教训他,后来我一想决定针对这件事,在班级组织一次讨论会。

  于是等孩子们吃完小点心了,我就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很特别的故事,请小朋友想一想,故事里的小冬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于是,我将起床后踢鞋子事件编成了一个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说来也奇怪,故事里没有可爱的小动物,也没有动人的情节,可孩子们却听的非常安静。故事结束后,还没等我开口提问,有几个小朋友就站起来发言检讨。通过讨论,我相信他们已经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活动收到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同时庆幸的我也找到了一种让幼儿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

  我们和孩子们的生活中肯定有许多这样的小故事,我们老师何不把这些不经意间发生的事变成孩子们“自己的`故事”,孩子们可能对这些事完全不理睬。那我们老师就要把这些事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一听到,就会知道这些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而这些发生在他们自己身边的故事可能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让这些小故事成为帮助孩子们对照自己言行的“一面镜子”。经常让他们听一听,“照一照”,想一想,会使孩子拥有一个可爱的形象、一个更美好的心灵。

教育故事随笔12

  现在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不是经验和技巧,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欠缺和凝滞。

  由于教育对象的时代性、教育资源广泛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教师每天都需要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学习中工作,在学习中提升,以学习求发展,用学习让自己做一名有故事的老师,有故事的老师有爱、有志、有识、有趣、有恒!

  有爱。教师“爱”学生。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在教学实践中,要把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寓于对学生的关爱之中,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进步,这就需要老师用爱心去呵护,用爱心去启迪,用爱心去点亮每个学生的人生灯塔。老师还是能够做到以情感人,以行带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做学生思想工作过程中,真心的体贴、温馨的话语,耐心细致工作态度,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启迪着学生的心灵,净化着学生的灵魂,开启着学生理想的心扉,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最欢迎的是充满爱心、有人情的老师。爱,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老师应该以无私的爱心感化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用师爱的雨露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师爱伴随每个学生成长。所以老师教育的追求是“成人”而非“成事”、是“养成”而非“速成”、是“内化”而非“灌输”。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不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然而,教师的“职业倦怠”早已让很多老师成了“撞钟的和尚”,他们过一天算一天,教师的职业倦怠从何而来?梁启超先生在《教育家自家田地》里道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

  一点新学说都不讲求,拿着几年前商务印书馆编的教科书上堂背诵一遍完事;今日如此,明日也如此,今年如此,明年也如此,学生们听着个个打盹,先生如何能不倦?

  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梁启超同样给出了一个好方子:

  当先生的常常拿“和学生赛跑”的精神去做学问,教那一门功课,教一回自己务要得一回进步,天天有新教材,年年有新教法,怎么还会倦?你想学不厌吗?只要诲人不倦,自然会学不厌。把功课当做无可奈何的敷衍,学生听着有没有趣味有没有长进一概不管,那么当然可以不消自己更求什么学问。既已把诲人当作一件正经事,拿出良心去干,那么,古人说的:“教然后知困”,一定会发见出自己十几年前在师范学校里听的几本陈腐讲义不够用,非拼命求新学问,对付不来了,怎么还会厌?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法子:只要你日日学,自然不厌。只要你日日诲人,自然不倦。趣味这样东西,总是愈引愈深,最怕是尝不着甜头,尝着了一定不能自己。像我们不会打球的人,看见学生们大热天打得满身臭汗,真不知道他所为何来;只要你接连打了一个月,怕你不上瘾?所以真肯学的人自然不厌,真肯诲人的人自然不倦。这又可以把孔子的话颠倒过来说:总要“行之以忠”,当然会“居之无倦”了。

  所以,有志的老师虽嘴不敢豪言“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树立光辉典范”,但心中总觉要有“为中国教育留下一帧身影”的理想。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教师不仅要做一个阅读者,也要做一个行万里之人,不断学习,敢于跨界,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改变行为,知行合一。在教育的路上,爱心是合格教师的底线,智识是成为优秀教师的上限。

  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浅薄无知。”是的,如果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穷于应对。苏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我认为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努力完成由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化。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31年在清华的就职演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要通过学习使自己走向高贵,人生的主要使命就是使自我成长,成为与其潜能相等的人。学校教育所承担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终生的读书人,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发展。教师必须自己先读书,才能带领学生读书,将人类文明的薪火由书本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这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义务,更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幸福。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教师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上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教师应该无限地渴望读书,充满真情地教书,教师自己也必须成为一本书。为人师者,工资高低都要买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交情深浅都可以送书。

  有趣。一个教师可以不那么风趣幽默,但一定要是一个真正的陪伴者,在陪伴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生活之趣,感受成长之趣。

  作为教师,对一些本身就有趣的知识,我们不能把它教得无趣。眼光定律告诉我们:用严肃的眼光看有趣的事情,看着看着,有趣也变无趣了。事实上,年级越高,知识的趣味性似乎越低。教师如果原封不动地转手教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将是暗淡、乏味的;沉重又沉闷的学习气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一位教师说:“如果教室变成了快乐积极的场所,教师肯定做对了某些事情。”许多学生忘记了过去教师教的“正经”,却忘不了过去教师说的“不正经”,就是最好的证明。美国心理学大师赫伯·特鲁认为:“幽默是一种引导自己获得快乐的能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处世方式和人生智慧。”我想说,在教育中,幽默也是一种教学态度、教学方式和教学智慧。如果教师是一个有趣的人,那么他必将成为学生眼里最可爱的人。海特说:“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幽默有多种功用。最明显的功用就是它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积极注意。在教学中,幽默的真正目的要更为深入更有价值得多。它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有恒者事竟成,为师之道在于持之以恒,坚持阅读、坚持写作、坚持梦想,才能成就自己的精彩。

  有恒就是永葆激情,激情是成就事业的基石。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一大批永葆激情的教师。教师只有永葆激情,才能走进学生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激情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情怀,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境界。教师有无激情,关系着工作态度、关系到工作效率,关系着幸福指数。拥有激情,教师才会精神振奋,工作有力,激情四射,不计得失,对学生倾注心血和汗水,迸发教育智慧,激情是工作的灵魂。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做巫师。’善夫!”这句话告诉我们人贵有恒。有恒的教师是一个勤奋、谦虚、善学、善思的教师。教师的激情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学习与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做一名有恒的教师,应时常反思自己:自己的授课方式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教育学生的方法是否得当,自己还有哪些方面的教育构想,思考改进完善措施。教师要善于反思,反思每一次讲课、每一次感动、每一个遗憾、每一次困惑,反思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并把这些反思写下来。只有时时反思自己,思想在学习中不断丰富,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激情在反思中不断迸发,教学在改进中不断成熟。

教育故事随笔13

  孩子在相互交往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孩子之间的矛盾并不总是那么黑白分明。成人对待孩子矛盾的态度也应与法官有别。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把同伴矛盾更多当作成长契机,引导孩子在发生矛盾与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获得与别人交往的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很乐意和家长分享一下文文和奇奇的交往故事。

  互补结对

  矮矮的、胖嘟嘟的文文很腼腆,憨厚老实,平时不言不语,没什么好朋友,受了委屈最多哼唧两声,自我消化,是典型的乖宝宝。而奇奇瘦高个,活泼好动,眼睛总是咕噜咕噜转个不停,老想鬼点子欺负人,是同伴告状最多的对象。

  进入大班,老师要求孩子们自主选择座位,两个挨着坐的小伙伴结成一组。没想到,腼腆的从没什么朋友的文文和太活泼导致人人躲避的奇奇,竟然坐在了一起。两人用眼神无声地交流,俨然一副“哥俩好”的架势。当老师问:“文文,你真心愿意和奇奇坐在一起么?” “嗯!”文文使劲点点头,与奇奇相视一笑。一开始,老师有点不放心,交代奇奇:“与文文做好朋友,不可以欺负文文!”又转头对文文叮嘱:“奇奇爱动,他欺负了你,你一定要告诉老师!”老师很不放心地走了。

  分析:文文不善言语,不会主动与同伴交往,但内心还是渴望好朋友的。所以,奇奇的爱笑、古灵精怪恰恰吸引了文文,使他忽略了奇奇“爱欺负人”的缺点。而奇奇平时总是大呼小叫,朋友不断,想不到,大家被他欺负狠了,新学期都远远避开了他,这使他很失落。这两个孩子成为朋友最开始是基于“互补”心理吧。老师虽然有点不放心,但还是期待看到他俩的变化。

  第一次合作成功

  新学期要有新气象,老师要求各组协商表演一个节目。其他组都是两人商量来商量去,但文文和奇奇在一起,基本都是奇奇自说自话,文文只是睁着一双大眼睛,认真地听。奇奇说:“我们说儿歌吧。”文文点点头。奇奇说:“不行,你的声音不响亮,我们还是唱歌吧。”文文又点点头。奇奇说:“还是不行,唱歌大家都会想到,我们还是表演吧!”文文小声说:“听你的!”“表演什么呢?”奇奇又转起了眼珠子。

  最后,来了一出“猫捉老鼠”的戏码。胖嘟嘟的文文扮老鼠,可他慢悠悠地逃。瘦瘦的奇奇扮老猫,眼看快要追到老鼠,他赶紧压低声音提醒,却还是被大家都听见了:“快逃,快逃,我就要来了,文文,快点躲到桌子下面,快!”大家“哄”地一声全笑了起来。老师对他们翘起了大拇指,同伴们“啪啪啪”地鼓起了掌。

  分析: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文文以前回答个问题都结结巴巴,今天居然在奇奇的带动下,也活泼起来,敢在大家面前表演了,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肯定。而被大家排斥调皮的奇奇,其实有着好强的一面,当看到文文崇拜的眼神,发现自己做什么文文都像小尾巴一样跟着,听他的指挥,自信心空前高涨。今天的成功表演更是让他坚信自己对文文的“领导”很成功。

  不过,他俩的个性特点、能力发展水平毕竟还是有很大差异,注定交往也不会一帆风顺。

  交往进入冰河期

  周一常规检查时,奇奇忘了带手绢。等老师快要检查到他时,他乘大家不注意,急中生智抓起文文的手绢往自己面前一放。文文急得伸手去抢,奇奇拍开他的手,捂住面前的手绢。文文没办法,只能委屈地大叫起来:“老师,奇奇抢我手绢了!”

  “哦,为什么要抢呢?”老师笑眯眯地问。

  “我……我忘记带了!”奇奇的眼神躲闪着。

  “看着我。”老师的声音明明不高,听在奇奇耳里怎么像开着个大喇叭?

  “老师,老师,别……别再看我,我,我错了。”老师一直盯着奇奇看,看得奇奇低下了头。

  “手绢下次记得带,今天如果流汗了,到我办公桌上取纸巾吧。嗯,奇奇是个知错就改的诚实孩子呢!”听着听着,不知怎的,奇奇的眼泪下来了。

  老师走后,奇奇虽然被老师夸奖了“诚实”,可文文的叛变与不配合还是让他的心里有些不舒服,对文文爱理不理的,两人的交往陷入“冰河期”。

  分析:孩子的友谊是纯真的,也是脆弱的。他们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前一刻可以好得如同一人;后一刻只要发现对方做错了事儿,照样会跟老师告状;再下一刻,说不定两人又会忘了不愉快,好得似一人。所以,当家长遇到两个孩子闹别扭时,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完全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解决。

  好心办坏事

  事实也是如此。点心时间,文文主动帮奇奇拿了点心,奇奇心安理得地吃起来;游戏的时候,奇奇选择建构区,文文也跟去,陪着奇奇搭积木。一直在一旁观察的老师暗暗松了口气。

  可意外还是发生了。手工课上,老师教大家制作面具,希望好朋友可以相互帮忙。在用剪刀的环节,奇奇两三下就剪好了,而文文比划着想剪出洞洞,却犹豫着不知从哪儿下剪刀。奇奇急了,拿着自己的剪刀伸手抢文文手里的面具,想帮着剪。而文文拿着剪刀还在踌躇中,不肯放手。争抢中,奇奇剪到了文文的手,虽然是儿童用的小剪刀,文文的手还是破了皮,鲜红的血渐渐渗了出来。老师赶紧送文文去医院。奇奇也一下子蒙了,看得出他难过极了。其实,奇奇并不是有意伤害文文,通过老师的教育和亲身的体验,他已经懂得了交往的两个基本道理:一是与别人友好相处,绝不能伤害别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二是帮助别人最好的方法并不是代替别人做,而是教给别人做的方法。但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挽回自己的友谊。

  分析:奇奇是个急性子,文文是个慢性子。急性子与慢性子要处好,两人都必须往中间靠一靠,急性子要放下步子等一等慢性子,慢性子也要动作稍微快一点,别让对方等太久。成人调整起来相对容易,但孩子就不同。发生了这样的事儿,两人还能继续做好朋友吗?他们的家长还希望他们坐在一起,继续当好朋友吗?

  分开之后

  文文爸爸接到老师电话赶到幼儿园时很心疼,很想第二天把奇奇喊出来谈一谈。奇奇妈妈听说淘气儿子在幼儿园惹了祸,忙不迭带着奇奇和大包小包的礼品,当天晚上就上门道歉。正当大人们还在寒暄,不留神,两个孩子已经嘀嘀咕咕躲角落玩去了。文文爸爸愤怒的心情忽然有些平静。内向的文文最近活泼开朗多了,回家能高兴说起在园的趣事儿,奇奇的名字是出现最多的。

  老师生怕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把奇奇调到身边的`座位。奇奇知道自己做错了,一反常态地乖起来,只是上课也不举手,下课也不玩游戏,就一个人呆呆地坐着。文文也沉默了,又像原来那样只是远远看着小伙伴们嘻嘻哈哈地玩耍。

  又过了几天,奇奇和文文先开始用目光交流,接着奇奇忍不住一下课就跑到文文身边,不停地跟文文说话。文文还是睁大眼睛,崇拜地听着。终于有一天,奇奇和文文手拉手站在了老师的面前:“老师,我们还想做最佳组合,还想坐在一起!”“行,知道要注意什么吗?”奇奇抢着回答:“我知道,要保护文文,不能伤害文文,老师,我能,我能的!”奇奇说的时候,文文直点头。老师也点头答应了。

  分析:对孩子的教育要对症下药。如何让文文勇敢、活泼起来?如何让奇奇提高自制力,懂得爱护同伴?单纯的说教起不了作用。改变孩子的好办法之一就是为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伴儿”。什么样的伙伴适合当朋友?不一定要对方是神童,不一定要对方什么都依着自己,不一定要对方是个完美的好孩子。只要孩子自己觉得和他在一起能心情愉快,还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那么即使交了个调皮的小伙伴又何妨?

  家长遇到此类事件,最好的办法是站在对方家长的角度来考虑。文文爸爸能理解过错方的无心之失,看到心理健康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珍惜儿子好不容易获得的同伴情谊;奇奇妈妈能积极示范如何主动承担错误。他们都是明理的家长,都在教给孩子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再好的学校也代替不了家庭,再好的老师也取代不了父母。当孩子遇到人际矛盾时,最需要的是老师和家长的信赖与支持、鼓励与关注、提醒与暗示,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对待。

教育故事随笔14

  在图书区里,幼儿正在翻阅图书,一本本书掉到地上,他们却漠不关心。任它们一本本躺在地上,我捡起来拿在手中,问这几位“视而不捡”的幼儿:“你们为什么不把图书捡起来?”他们理直气壮的告诉我:“图书不是我扔的”“图书不是我弄下来的”。我联想到班里的一幕幕情景:玩具用完没人收拾,小椅子倒了没人扶……活动结束后,我都会提醒幼儿把图书、玩具没收拾的整理好,他们的'理由就是:这不是我看的书,这不是我玩的玩具。

  他们的一言一行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只知道别人来帮助自己,而极少去主动帮助别人,太自私、太没互助意识了。

  根据这一现象,我把一些乐于互助人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在讲述故事时,我发现那几位幼儿难为情地低下了头。是啊,通过故事的形式来教育孩子,不但没伤害孩子的自尊,而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此以后,我们班的幼儿在活动后几乎都能把图书、玩具等物品摆放整齐,再也没有掉在地上没人捡的图书了。

教育故事随笔15

  早晨,孩子们正在游戏,涵涵一“噔噔噔”地跑来,拉着老师的手说:“老师,你来哟!”说着便拉着老师来到小一班的窗户前。这时那里已聚集了很多男孩子,都在热烈地讨论这着“和平星”。涵涵一脸贴着窗户说:“老师,快看!和平星!”老师望里面看来看去,看不到什么。涵涵一就说:“你瞪大眼睛使劲看,就能看到和平星了!”说着,还示范给老师看:“和平星就在厕所那边!”其他的孩子也纷纷嚷嚷:“是的,老师,就在厕所门上!”老师怎么也看不到,借口有孩子太热:“哎呀!小朋友玩得太热了,先去看看他们,一会再来,好吗?”得到孩子的同意,

  老师赶紧“溜”掉了……

  在收拾玩具时,不经意发现了孩子所谓的.“和平星”。原来是眼睛对着窗户,由于光线的原因在眼睛上留下一个光斑,然后反射到玻璃上,再通过玻璃的反射,眼睛看到一个象瞳孔一样的金色的光圈,这就是孩子所谓的“和平星”。

  当老师告诉孩子老师也看到“和平星”时,孩子们是多么欢呼和雀跃。在集体游戏后,我们所有的孩子一起去找“和平星”,幼儿是多么的兴致盎然啊!

  世界在孩子的眼中是神奇的、未知的,充满了神秘。他们是在成人的呵护和引导下去发现和了解这个神秘的世界。

  幼儿时期正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好的时候,也是创造力和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做个有心人,教育没有固定场所,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的指导者,就能激起孩子好奇的火花,孩子就能随时随地的学习。帮助孩子寻找知识的钥匙,开启他们智慧的阀门,让他们在对万物的探索中,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中体验到求知后的乐趣。

【教育故事随笔】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故事05-16

教育故事随笔09-11

教育故事随笔(热)09-12

教育随笔故事15篇05-16

教育随笔故事(20篇)07-11

宋明的故事教育随笔10-04

教育故事随笔(经典15篇)09-12

教育随笔故事(合集15篇)05-16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800字10-07

教育故事随笔15篇(合集)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