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育故事随笔

时间:2024-09-12 12:48:51 随笔 我要投稿

教育故事随笔15篇【优】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想要学习写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故事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故事随笔15篇【优】

教育故事随笔1

  早晨,当孩子迎着朝阳,蹦蹦跳跳,走进校园的时候,他(她)负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在孩子的背后,有无数双深情的眼睛在注视。教育,是负载希望、创造未来的事业。

  课上,当孩子用明亮的眼睛,专注地望着你的时候,那么纯真,那么圣洁,刹那间,心在这里相通,情在这里相融:一颗博爱的心和几十颗纯真圣洁的心。教育,是唤醒心灵的事业。

  因此,教育者需要一颗慈爱的心,一腔悲天悯人的情怀。

  ——淡定我们的心境,不为荣辱所困扰,让爱心从心灵深处涌起,关爱每一个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

  ——用一双温和的`眼睛,去寻找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再调皮的孩子,也能找到闪光的地方。

  ——夸赞每一个孩子,千万不要吝啬表扬的语言,想方设法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表扬孩子,激励孩子。拒绝虚假和敷衍,最有分量的表扬,是表扬背后的真情实意。

  ——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的心灵是最敏感的,哪怕一点点的冷落,他们都能够极其迅速地感受到。偏爱弱者,关照更需要关照的孩子。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每一个孩子,不让他们受委屈,不布置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要求,但绝不体罚。

  ——制怒,做一个不发火的老师。孩子正在成长之中,犯错误,有过失,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然过程。要用欣赏的态度,看待孩子的犯错。因为今天孩子犯错了,改正了,明天他就进步了。

  在新学年即将开始的时候,我写下这样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教育当以慈悲为怀。

教育故事随笔2

  加德是班上一个来自法国的女孩,开学初,因为她去法国过了两个月的暑假,所以她对中文有些生疏,那段时间因为语言关系,她更喜欢和外籍教师费丽交流。她们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于是,我把它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项 链

  加德带来了一串漂亮的项链,午睡时,兴奋的她一直在玩项链,我就把她的项链暂时取了下来,代为保管。起床后,加德马上就来向我要回了项链,并顺手戴在了脖子上。

  接着是洗手吃点心时间了,在走向盥洗室的路上加德遇到了费丽,她非常主动地告诉费丽:“看,这是我的项链。”“噢,漂亮的项链。不过,我没有项链,但是我有耳坠。”费丽一边说,一边摸摸自己的耳坠。加德看着费丽的耳坠,索性取下自己的项链,递给了费丽。费丽轻轻地接过,说:“是给我戴吗?”“嗯。”加德肯定地点点头,同时期待地看着费丽。“哦,圈太小了,戴不进去。不过,可以戴在我的辫子上。”费丽把项链戴到了发髻上。“这项链是可以变长的。”加德边说边比划着。费丽于是就尝试着把项链圈拉大,套入了脖子。加德仰着头,满意地笑了。接着,费丽取下项链,双手递还给加德:“你的项链真漂亮,谢谢你给我戴了。”加德把项链迅速地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满意地去洗手了。

  和我们不同的是,费丽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不一定非常强调和孩子的平视,但她一定是和孩子平等的.。她会和孩子互相展示自己的饰品,会尊敬地用双手奉还孩子的东西,并诚恳地表示感谢。这种细腻的情感互动是爱的传递,平等、愉快,在不经意的互动中融入彼此心间。

  包

  吃完点心的加德从橱里拿出了自己的包,急切地找到了费丽。费丽以有些惊讶的表情接过包,问:“这是你的包吗?”加德点点头。费丽夸赞包的漂亮,接着把包背在了肩上:“是这样背吗?”“不是。”显然,加德说不清楚到底该怎么背,可费丽领会了加德的意思,她马上斜挎包,继续征询加德的意见,加德使劲地点了点头。费丽问:“这个包是妈妈买的?”“嗯。”“在哪里买的?法国?”“不。”“中国?”“是。”“这个包真是蛮漂亮的。看这颜色。”加德顺着费丽的手势,观察着自己的包。“你的东西都放在包里了?”“放了些什么东西呢?”“现在马上要活动了。你的包应该放在哪里比较好呢?”加德在费丽温柔的眼神的关注下把包放回了橱里。

  喜欢秀自己喜欢的物品,是孩子的特点。一般而言,我们会对孩子的物品赞美一番,询问一下在哪里买的,就结束话题。但费丽就不一样,她与孩子的讨论是比较深入的,涉及产地、款式、颜色、盛放的物品等多方面,她还会就怎样背这个包比较美观与孩子比划一番,这是我们不曾做到的。而且,费丽嘱咐孩子把包放回去的环节也是那么自然、得体,充分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尊重。

  午 睡

  准备午睡了,孩子们都在安静地做着各自的准备工作。看着能干的加德很快地脱了鞋子、外套,我想今天她应该能安静地午睡了。于是,我去照顾别的孩子。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加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翻身下床,光着脚丫直冲厕所。我还以为她要上厕所,可瞬间她通过厕所转向了隔壁班的活动室。隔壁活动室的门关着,她透过窗户向里张望。我紧跟在后,一边一把抱起她,一边询问:“你在干什么呀?”加德挣扎着说:“我要找费丽。”“可是,她去吃饭了。”“我要看她。”“她去吃饭了,你还是先睡吧。”我让她先躺下,她显然不乐意。就在我照顾其他孩子时,她再次“出逃”。就在我顾此失彼的时候,费丽回来了,她听了我的简单叙述后,迅速来到加德身边,轻柔地说:“哦,宝贝,你在干吗呀?你没穿鞋和外套,会着凉的。”“可是我想你了。”“哦,谢谢你想我了。我来了,我也想你的。让我抱抱你吧,你冷了。”加德立刻张开手臂,纵身一跃,用她有力的双腿夹住了费丽的胯部。他们一起来到床前:“宝贝,躺下好吗?该休息了。”加德哧溜一下,滑到了床上,拉好被子。费丽俯下身子,轻柔地说:“谢谢你,加德。祝你做个好梦!”费丽又轻轻地帮加德掖了掖被角,加德轻轻地说了声“待会儿见,费丽”,就安静地午睡了。

  目睹了这一切,我不禁问费丽:“你对孩子躺下入睡的行为,为什么要说谢谢?”“因为她对我说,她想我了。因为她肯听我的话终于平静地躺下来了。”很简单的理由,却让我沉思良久,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时时都有,处处体现。

教育故事随笔3

  在以前的班级里我们能看到教室里最大的面积用来摆放桌椅,这样的好处是便于集体教学活动,便于老师的管理和集体的观察,但是随着阳光成长文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应该是更加自主、开放、灵活的,应该考虑到孩子间的合作和同伴间的学习,集体活动应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小组活动和区域活动,让孩子在自主操作中建立新的知识和经验。于是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什么样的班级能适合这样活的的开展呢?大家请看第二张图片,现在班级的环境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用桌椅和柜子把空旷的教室分割成很多的角落和区域,走进我们的教室就像是一个家,我们的家里会有餐厅、会客厅和不同功能的卧室,我们的班级有各个不同的区域,有美工区、图书区、益智区……,孩子们在每一个区域里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互不干扰。

  在班级格局的变化中,把孩子作为环境真正的主人,参与到班级的环境布置中,我们是大班,在与孩子共同的讨论中首先我就抛出了问题:“该怎么改变呢?”孩子们很聪明的,在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和实践中知道区域摆放时考虑到相互间的干扰,把相对安静的区域摆放在一起,如:美工区和益智区,图书区和建构区,走廊上摆放的是便于与同年级相互交流的'游戏,如:奶茶屋、健身吧、茶座等。对于这样的环境孩子是乐于接受的,而且他们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孩子的合作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班级公约建立的故事

  当孩子们同时进入一个区域时就出现了争执,人数无法控制,所以第一个解决的问题就是限制人数。我们就想到了用挂牌、插牌、套环等形式来规定区域人数,帮忙孩子建立了最基本的规则。当我们这样实施以后发现,孩子的争执减少了。人数控制只能解决区域不拥挤,孩子不争吵。但怎么让区域发挥它最大的价值。阳光班级应该是更开放的,为了让孩子愿意遵守规则呢?我们想到了运用班级公约的形式。

  班级公约顾名思义是班级成员共同制定的共同约定。班级成员包括了教师、家长与孩子。班级成员减少的是一些强制的规定。关注的是个体发展的需要。我们一般是通过谈话活动,让孩子自己提出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商讨的形式而制订。比如第一张照片就是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进行了记录汇总,接下来就是我们和孩子、家长和孩子在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我们再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孩子自觉的,乐于遵守的公约。

  孩子们对建立班级公约很感兴趣,他们很乐意共同管理我们的班级。他们除了在各个区域里共同讨论出了公约,也在晨间锻炼休息区、课件休息10分钟、午睡、照顾自然角花草等也指定了班级公约。

  还有些公约不仅仅是孩子与教师共同制定的,家长也参与进来运用调查表的方式,家长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了这张家长来接时的班级公约。这就是我们讲述的班级公约照片的故事。

  教师指导评价的故事

  孩子变能干了,老师的压力就更大了。我们需要的是阳光的教师,是具有钻研精神,探索的勇气的智慧型教师。我今天带来的照片主要是教师在区域游戏中对幼儿指导策略的转变。

  我设计的最初的记录表完全是由教师掌控、操作的。表中横向是游戏的名称,纵向是幼儿姓名。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给与好中可的评价。通过它的使用可以让教师对幼儿参与过哪些游戏一目了然。然而,孩子却没办法通过此表对自己的游戏进行调整、评价。记录表没能客观地记录下幼儿活动的具体情况,对教师正确评价幼儿游戏并未提供很好的评价依据。

  阳光的幼儿应该是充满自主探索的欲望,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然状态下成长的孩子。我想应该把主动权教给孩子。于是,对记录表做了调整。这次既有教师的记录也有孩子的记录。教师记录表对各种游戏的目标更具体明确。孩子的记录本可以帮助孩子进行回顾,清楚自己玩了哪些游戏,较好的控制去某一区域的次数,能更加明确任务,目的性、坚持性都变强了。完成情况这一栏更是把评价权交给了孩子,孩子通过涂星星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

  孩子和教师的记录表虽然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是在孩子游戏后进行记录评价的,或多或少添加了一些自己的主观臆想。为了更真实地、及时地反映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此再次对记录表进行调整,将师幼记录表一体化。

  我尝试设计了新的记录表。即可以看到孩子们玩了什么游戏,完成情况,同时可以方便教师及时的记录下观察的现象。

  阳光家长成长的故事

  这就是我们的网站的首页,通过网站向家长宣传阳光成长的教育理念,通过网站告诉家长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同时我们还会有家长学校、家长专题沙龙等多种形式,让他们知道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

  是的,我们许多的阳光月庆活动,这张照片就是阳光宝贝游戏节,我们每个班级都进行过,看家长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做发型,有的在扮演顾客,通过活动家长知道游戏才是孩子最主要的的活动,是最能激发孩子潜力的活动。这是我们的阳光宝贝体育节,我们通过宣传海报鼓励所有的家长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和孩子一同运动,游戏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互动;更让他们知道了阳光宝贝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健康。而且这个活动我们是在冬季举行的,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更加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品质。这是太阳花亲子阅读节,大家看这张照片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看书多么的专注呀!他们在阅读节上不光光是读了一本书,关键是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知道了孩子应该看什么书?该怎么去看书?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家长在亲子阅读中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它就是我们阳光成长课题组的一项成果:《阳光约定——入园手册》,这针对的是新生家长的。其实家长很想知道如何做孩子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也很想配合,但他们往往不知道怎么做。这本手册恰恰能够给予家长很好的指导。手册的一面是阳光宝宝的一天、阳光家庭齐准备等7个板块的内容,而最亮眼的是手册的背面。他所呈现的是孩子需要养成的一些好习惯,如: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我们通过儿歌、图片、文字等形式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这些方法是可操作的,也是可行的。但在操作过程中家长必须明确这是一个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操之过急。家长要尊重儿童学习的规律,要学会等待,要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这次跟上次比,进行纵向评价,避免横向评价。

  谈到有效的评价,就要说到我们的宝宝档案了。原先我们就是将孩子活动的照片和一些作品张贴在档案中,而现在我们在孩子的活动照片和作品旁增加了一些注释,注释里是些什么内容了,注释中反映的是孩子的学习过程,将原有的终极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我们也希望通过它传递给家长一种正确评价孩子的方法,让家长学会理解孩子的作品,理解孩子的学习。

教育故事随笔4

  因为喜欢数学,所以乐意学数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也愿意去克服;克服困难所得来的成功体验又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所以更喜欢学数学了!

  一个很简单的正循环摆在我们面前,学好数学,提高学生兴趣和自信是关键。怎样提高呢?我们来看看校信通数学名师们的经验吧!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的理由都是――不喜欢老师。校信通名师有很多吸引学生的妙招。

  1、展示潜力,让学生佩服。有位老师学识十分渊博,他不仅仅仅研究数学,还喜欢人文历史、新闻时事等,讲课的时候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学生们个个都很崇拜他。另一位名师则是计算潜力超级强,再难计算的数据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学生个性敬佩。校信通教研中心在做优秀大学生数学学习规律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学生喜欢某一个老师,理由很简单,可能只是因为老师随手就能够画出标准的圆和椭圆。

  2、展示人格魅力,让学生敬服。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很容易感染到学生,比如幽默、严谨。有位名师说自己储备了至少200―300条笑话,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简单快乐学习。也有很多学生喜欢老师的理由是:“她认真负责到家了,天天都有新花样,辩论会什么的,干啥啥行!”

  3、用心关爱学生。如果想让所有学生都喜欢您,那就平等对待他们吧!课堂上,如果有成绩不好的学生举手发言,明知他会回答地一塌糊涂,也要鼓励和支持他。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进步和学习的乐趣很重要。

  如果您想改变某个学生的话,那就去“偏爱”他吧!我们以前向学生了解过喜欢老师的原因,不少学生这样说:“我喜欢这位老师,是因为她待我像待自己的妹妹一样。”“有一次我数学考砸了,老师在我的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纸条,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感动极了!”

  与新潮事物、生活相结合

  此刻的学生大都对电脑感兴趣,如果从这一点入手引导学生学数学,是个很好的办法。举个例子:校信通里的一位名师喜欢用几何画板,几何画板能够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体会数学知识,学生在学几何画板的同时,学数学的用心性也调动起来了。

  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因为他们觉得数学没有用处,那么我们就要时刻向学生传递“数学有用”的信息,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的数学包括身边的事、新闻时事等,比如:让学生适度参与很多父母都热衷的股票问题;自己家里每月消费多少米,多少油,多少盐等,人均消费多少,房屋面积等等。

  让学生体验到思维的魅力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完美、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颤栗中如痴如醉的潜力。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体验思维的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校信通名师们个性善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

  他们的课堂别具一格。有时候一节课只讲一道题,带领学生一齐思考,一题多解,越思考越深,方法也越来越好,有时候是这天讲了一道题,明天还会再讲这道题,常讲常新。透过一道题,学生往往能够学到或自己发现一些方法和规律,甚至包括人生的哲理。

  跟学生一齐创造成就感

  兴趣与成就感往往有很大关系。每个学生都有想成为研究者、发现者的内在愿望,都有被认同和赏识的需要,都期望取得成就和进步。校信通里的名师们十分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上课的时候也会透过轮流提问等方式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传递老师的重视。

  名师推荐,能够鼓励学生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写自己的成功记录。错题本很重要,但只有错题本,学生就只能多关注自己的失败经验,用成功记录本记录自己做出某一道对自己来说比较难的题目的过程,记录下这天比较昨日的点滴进步,能够增强成就感,增加学习兴趣。

  帮忙学生迅速找到学习瓶颈

  学生学习存在“木桶原理”,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所有知识点都不会,而可能是被一两个知识点卡住了。校信通名师们个性擅于透过课堂、作业或试卷分析,帮忙学生发现长期困扰他们的学习症结,从而迅速提高其学习自信和学习成绩。

  期中考试后,学生吕梦把试卷拿给老师看,老师透过试卷分析和学生沟通,便可迅速帮忙吕梦分析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运算潜力和行程问题比较薄弱,喜欢用阅读的方式,读数学题目导致吕梦成绩一向上不去。老师推荐吕梦,多找一些运算题和行程问题做一下,同时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读题读三遍,学习成绩便可从70分,提高到90分。透过老师的试卷分析,吕梦忽然感觉到自己其实也能够学好数学!

  三种提问方法,引导孩子爱思考

  数学是很好的思维体操,它能够逐渐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灵活多变起来。在数学实验班中,老师们透过提问的方式来调动课堂,培养学生探索、发散以及迁移等思维方式。从课后的反馈上来看,效果十分好,学生普遍感觉上课的时候思路很开阔,课后有意犹未尽的感觉。那么老师采用了哪些提问方法呢?

  1、迁移性提问,带给思维活动的导向。

  不少数学知识在资料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这种状况,校信通名师在提问旧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设置提问,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

  例如:已知一个角为300的直角三角形边长为1,求其他两边长度,假设这个边长是2呢?由于是新的问题情景,学生没有很快口算出来。于是老师把问题变成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比较好算的角为450的直角三角形,透过计算边长的变化,老师让学生总结三边变化的规律,验证300角的直角三角形,再扩展到所有的直角三角形。

  2、系统性提问,帮忙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比如复习“平行四边形”时,老师会让学生连带着一齐思考:当具备什么条件时,平行四边形是菱形、长方形或正方形。这样能够引导孩子把知识串联起来。

  为避免孩子们只是说出他记忆中的答案,老师会再进一步追问,你能够证明吗?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我每走一步都需要严密的思考和充分的证据”,而不是“我记得就应是这样”。

  3、此外,老师还会透过探索性提问,让孩子思考一个问题是否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故事随笔5

  记得刚接班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腼腆、老实、不合群的小男孩。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孙佳铭”,个头儿不高,特别不爱说话,简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可谁知,一个学期以后问题竟出在了他的身上。

  那是一节体育课上,由于天气不好改在室内上。当时班里气氛很活跃,体育老师便要求大家坐好。等大家都坐好之后,老师意外地发现孙佳铭居然端端正正地坐在了桌子上。老师和同学们向他投去了疑惑的目光,而他呢,却若无其事地对老师说:“您只让我们坐好,又没说坐哪儿……”。老师一怒之下把我找来。事情来得如此突然,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最后,经过一次长谈,他才同意向老师道歉。但这件事似乎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种种行为均使我感到头疼与费解。

  新的学期来到了,孙佳铭的种种“恶行”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暴露了出来。上课玩铅笔,下课追跑打闹,作业不完成,字写得龙飞凤舞……

  太不可思议了,如此老实的他怎么就这么叛逆,这么不听话。短短的一个学期里,他变得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我们常说的“蔫儿淘”。我为他着急,替他惋惜,要知道他完全可以在班里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这种断言并不是凭空猜出来的,而是我的眼睛告诉我的。

  我知道要想改变现状,首先要去留心观察,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把观察到的汇集在一起进行分析,找到促使他犯错误的原因。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发现这个孩子有几个特点是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1.他的知识面较广,懂得比其他同学多。2.逻辑思维能力强,做数学题从来不费劲,善于做思考题。3.好胜心强,自私好动,不服管,说话能力不强,不太喜欢参与集体活动。结合以上几点我认为这个孩子聪明,有个性,心里有主意。要想改变他,从何下手呢?我觉得他的学习基础好,思维敏捷,学二年级的这些知识对于他来说是件容易的事,一张数学卷子别的同学还没做完,他却把卷子一扣玩儿上了,我想借此教训他一下,不想人家得了一百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知识太简单,他上课当然不听讲,多余的能量没处发挥,自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对,就从这儿入手,给他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的能量充分爆发出来。

  机会终于来了,那是一节自习课,他又早早把作业写完了回头和一位女同学说话,从表情上看他们说得很开心。于是,我把孙佳铭叫了过来。我心平气和地问他:“和同学说什么呢?”他回答:“我在给孟佳玉出题。”我又问:“出什么题呢?”他说:“脑筋急转弯”。我借此问下去:“你很喜欢给别人出题吗?”他微微点点头,好像随时准备挨一顿批评。我笑了笑说:“那好吧,我就交给你一个任务,每天中午用10分钟,给全班同学出题,答对的同学有奖励,奖励办法和题目你来定,怎么样?”只见他立刻眉飞色舞了起来,这也是我头一次见他这么开心的笑。

  此后的日子里,他按时为大家出题,一天一道不带重样儿的。同学们也很高兴。直到有一天,学生们反映孙佳铭的位子里有很多撕成大方块的纸,而且都是从没用过的本上撕下来的。我把他叫过来问清了此事,原来他想做一些奖票,发给答题答对的同学,因为没有纸不得已撕了本。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因,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并教会他做奖票的方法还帮他做了几张,上面盖上了有“奖”字的印章。看着自己的想法终于得以实现,他高兴极了。这不,临放假时他还说暑假要多买点书,下学期找更多的题出给大家呢。

  我的故事讲完了,我不敢说这个孩子从此会一鸣惊人,但是今天我所做的一切,至少说是给了他一个可以驰骋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他与同学交流,他为集体贡献力量,他在班里的形象有所改进……天下没有不成钢的铁,只要我们会欣赏孩子,会挖掘孩子的潜能,那么我们的教育才会起到作用,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教育的魅力。

教育故事随笔6

  新学期开始啦,我接手了小(2)班。接触下来,发现班内有个性的孩子比较多,一不留神,就会有状况出现。

  一天,午睡起来,孩子们陆续走出午睡室,先走出去的小朋友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有的拿着图书宝宝在看,有的坐在椅子上说笑着,有的拿着杯子喝水,只听到“哇”的一声,菡菡小朋友哭了起来。我忙跑出去,原来地板上有水,她不小心摔了一跤。旁边的文文看到此景后立刻拿着杯子就往里走。我问:“地上的水哪来的?”“是文文倒出来的。”孩子们说。我问文文:“为什么把水倒在地板上?”他头一扬说:“我放了很多的水,喝不完了,所以倒在地板上了。”原来是这样,文文到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文文是个顽皮好动的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平时管不住自己还喜欢管别人,且自封为班长。虽然我经常对孩子说喝水时不要装得过多,喝多少就装多少,不要浪费水。但文文显然并没有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针对这一事件,我开展了一次集体谈话,让孩子们特别是文文明白,把水倒在地板上不仅浪费了水宝宝,还弄脏了地板,容易伤害到其他小朋友,应该做个节约用水的好宝宝。谈话结束后,我故意悄悄对文文说:“你不是很想当班长吗?那就更应该做个好榜样,不乱倒水,不玩水,你能做到吗?”他听后不住地点头。

  在经过这件事情以后,就再没发现文文把水倒在地上了。有一次我听到洗手间传来小朋友嬉闹的声音,刚想走过去,便听到文文在说:“你们不能玩水。”进去一看,是大东和雨欣两人在玩水,把地上弄得湿淋淋,衣服也被弄湿了。我把他们三个小朋友请到教室里,先是表扬了文文的做法,然后让小朋友们一起说说大东和雨欣这样做对不对?其实孩子们还小,又都喜欢玩水,于是就借着上厕所时玩水。我们做为老师应该要反复提醒孩子,并引导他们正确洗手,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以上两个情况的发生和转变可以看出文文的规则意识在不断地增强,并已初步形成了节水、不玩水的概念,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相信以后经过我们老师的引导及孩子们的不断学习,他们会做得更好,变得更棒!

教育故事随笔7

  又到一年春游季,春游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公布春游消息时,我对大家说:“下周我们要去春游了,等会我们一起想想怎样做个出行计划,看看要带些什么东西。”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顺手发给幼儿一张纸:“你们能不能用我们上次说过的气泡图(思维导图)把春游的计划画出来呢?”孩子们都说能。因为之前有相关的经验,孩子们自然就信心十足。

  不一会儿,孩子们就用气泡图的方式画好了春游计划图,大家坐下来一起分享,除了想到带吃的,还想到了带地毯、垃圾袋、小毛巾等。 就在这个时候乐乐说:“老师,我想带着我的小熊去春游,她是我最爱的玩具,就连睡觉也陪着我的!可以吗?”“当然可以呀!”我的认同让孩子们更加开心了。“我要带妈妈给我买的小汽车去春游。”“我想带爸爸给我买的书去!”“我要带变形金刚!”“我要带写生的本子。”……

  孩子们兴奋不已。我笑着点头:“你们的春游计划做得很细致,不过你们已经是大班孩子了,能不能给书包里的东西分分类,那样整理起来更方便。”乐乐自言自语道:“对呀,那要怎么分呢?”静静说:“我知道,就是吃的跟吃的放在一起,用的跟用的放在一起。”孩子们都点头表示认同。接着,他们重新修改了原来的计划图。且且说:“我的书包里有吃的、玩的和用的,吃的东西有苹果、面包和饮料;玩的东西是一辆小汽车;用的东西有帽子、雨伞、水杯、塑料袋和地毯。”其他孩子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春游计划”。

  过了一会儿,楠楠问道:“老师,春游时我们要去参观消防大队是吗?”“是的。要不要想一想问消防员叔叔一些什么问题?”“要的。那我要再去做一个‘提问’计划!”“好呀,我们一起来做吧!”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不一会儿我就看到了他们的.大作。 春游那天早上,一一妈妈来园时说:“昨天一一进步可大了,书包里的东西都是她自己整理的,她按照自己画的计划图一件一件地准备,很有序,每准备好一件物品就在图上相应的物品处打个勾。我问她是怎么想到画这张图的,她说是老师教的。”

  春游的主要内容是去参观消防特警大队,孩子们因为对活动的流程安排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无论是参观消防设备,还是观看消防员叔叔表演都非常有序。特别是在向消防员叔叔提问环节,因为事先做了计划,孩子们表现得特别有礼貌、有秩序,提问也非常清晰有效。

  春游回来之后,我们还引导孩子做了回顾,不少孩子用流程图画下了整个活动的过程,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回家后他们把整个过程完完整整地讲给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都很惊讶孩子们竟然能讲得那么细致生动。我想这是因为孩子们事先做了计划,理清了思路,抓住了关键。

教育故事随笔8

  近来,在与儿子的聊天中,得知他长大后想去北京发展。我知道这毕竟是他的理想,能不能实现,除了他自身的努力外,环境以及机遇也很重要,但首要的是要适时的多鼓励他,同时,也要及时指出他的不足。

  正好前几天儿子刚结束小考,虽然考得不错,但也暴露出他不细心的缺点。如果这些小毛病、小缺点不及时克服的话,养成了粗枝大叶,做事马虎的习惯,久之就会影响孩子成绩的进一步提高。而如果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难得有一个好的成绩,要想到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去发展,恐怕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于是,借着晚饭后与儿子一起散步的机会,我决定及时地“敲打”一下他。我给他讲的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二十多年前,班上有个姓尹的同学,成绩一直不错,在老师和家长们的心目中,他就是读北大清华的料,连他自己也一直这么认为。他有个习惯,喜欢把一些公式和概念抄成小纸条,随身放在口袋里,一有空闲,就拿出来温习。靠着这种吃苦的精神,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高考那天,他却感冒了,在考场上打了几个喷嚏后,他去掏口袋里的卫生纸,准备擦一下口鼻。结果卫生纸没掏出来,不知怎么把他前几天温习的小纸条给掏出来了,这一幕正好被走到身边的监考老师看见了。监考老师不由分说,当场以考场舞弊为由,宣布他成绩为零。正是由于他忽略了细节,没有养成好的做事习惯,才导致他功亏一篑,令人扼腕。

  故事讲完了,我问儿子:“尹同学因为做事不精细,结果不仅连北京没去成,那年高考也名落孙山,这个教训深不深刻?”儿子点了点头。我进一步启发道:“对比一下你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也跟尹同学一样,被你忽略了呢?”儿子想了想:“平常做作业时,不喜欢用草稿纸,而是直接写在作业本上,等到发觉题目做错了时,又去拿橡皮擦,经常弄得作业本白一块黑一块的。”我说:“再想想,平常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被你忽略的细小问题?”儿子于是又逐一对照自己生活上的陋习,给我一一作答。比如搞完了房间里的卫生,就以为万事大吉,抹布随手一扔就不管了……儿子如数家珍地指出了自己的不足,末了,他高兴地告诉我说:“妈妈,我知道了,做事不细心、马虎的`习惯,不好,我一定改,你就看我的行动吧。”

  想不到我的一番旁敲侧击,让儿子幡然醒悟,我也很高兴。此后,儿子果然没有食言。现在,他学习和生活上都很注重细节,最主要的是已充分认识到了好习惯能成就好未来的重要性。我想,这对于他将来的成长,一定会有所裨益。

  看来,教育好孩子不一定非要用什么高深的知识,能把简单的道理蕴藏在具体的事例中,加以浅白的分析,让他们自我发现、自我发省、自我提高,就能很好地达到教育和鼓励的作用。

教育故事随笔9

  成语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古人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所以我们从小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习惯,要想让他们积累一定的书面语言,就要从读成语故事开始,继而讲成语故事,表演成语故事,形成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这样可以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祖国这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分类上看,成语分类的方法多样,有按字数来分的,有四言的,有三言的,有七言的,有八言的.;有按内容来分的,有历史故事类成语,有寓言类成语,有神话故事类的成语等。为了让幼儿对成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园多措并举,多人参与,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与成语有关的活动。

  今年六月在大班毕业典礼上举行成语情景剧的表演,毕业班每班报送一个成语节目。由园里根据内容进行初期筛选,最后定下几个很有创意的情景剧。其中《滥竽充数》古装情景剧最受学生欢迎,规模较大,有20名小朋友参演。从台词的编写、道具的准备到演员的化妆、舞台布置等方面来看,无不浸润着老师及园领导辛勤的汗水。正式演出之前,进行了多次的排练,所有的孩子都乐此不疲。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孩子们一学就会,但是要孩子们穿古代大人的服装,表演大人的神态,揣摩大人的心理,说成人的对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小朋友陆游担任齐湣王,他十分入戏,活脱脱一个大王的形象,他喜欢别人逐个给他表演,不像他的父亲齐宣王,讲究排场。一个个表演,搞得南郭先生露出了马脚,演不下去了,收拾包袱急匆匆离去,惹得小观众们哈哈大笑。家长们也用手机拍下了这精彩的瞬间。南郭先生由班上头脑最灵活的张悦同学担任,他那装腔作势吹竽的样子引来全场阵阵掌声。还有一些小朋友充当着吹竽队的成员,个个都要学这种乐器,许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乐器,其难度是不小的,但是孩子不怕困难,竟然吹得像模像样。张悦小朋友对南郭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拿捏得非常准确,表演入木三分,将这种投机行为展现得淋漓尽致。台下的小观众、大观众掌声不断,表演结束,我随机采访了一位叫张雨涵的小女孩,问她看懂了没有。她竟然能绘声绘色地复述整个故事的经过,细节也说得非常到位。她说,这个故事以前听妈妈给她讲过,通过这次演出,她有了更形象的认识。明白了一个人要有真才实学,不可骗人的道理。

  不光是她,还有许多小朋友都不喜欢南郭先生,因为他不爱学习,没有本事。我们通过这样的情景剧展示了成语的无穷魅力,为课题研究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此之外,最近我们又举行了“成语寓言绘本制作比赛”活动,全员参与,孩子与家长、教师与孩子,多方合作,全面互动。比赛分为几个组,分为“亲子组”“师生组”“师师组”。我和马老师老师一组,作为老师组,我们俩也出色地完成了比赛的作品——《曹冲称象》,主要采用剪贴的方法,将相关图片贴到空白的绘本上,然后在每一幅图片下配上生动的描述性语言,这些对话、介绍等要符合少儿的兴趣特点及知识能力要求,要简单易懂。马老师的美术功底非常扎实,她能画,能剪,能拼,富有创意,所选之画个个都是精品。我则给绘本配上生动的语言。《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内容并不复杂,但是称象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有点难懂,但是如果通过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小朋友们是很容易接受的,非常直观。各位家长、各位孩子都喜欢看这样的“自制的成语绘本读物”,评价很高。

  除此以外,亲子组的作品也非常出色,通过家长与孩子的团结合作,不仅提高了孩子们动手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对古代文化的认知水平,激发了幼儿对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热爱之情。

  我作为园课题组成员之一之一,积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上来。在日常的工作中,还注意加强成语教学与学习,多思考,多实践,要让每个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寓教于乐。

  我与成语的故事正在发生,如今成语故事已经进入每一个幼儿的心灵深处,陶冶着每一个孩子的情操,他们正在茁壮成长。

教育故事随笔10

  跟踪中班的绘画活动“小白兔”,有一个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画得很认真,连自己的小手上也画上了线条。再看画面,线条很是丰富,最中央的线条部分尤其突出,像马路又或是像楼梯,可没有主人公一兔子。在他抬头张望的时候,我问:“小兔子在哪里呢?”他看了看画面,然后说了一句:“在这里呢!”便在画纸右边上下两个连接的圆的小圆上面添画了两个耳朵,在下面的大圆上添画上腿,一只小兔子便立刻在纷杂的线条中活灵活现地显现了。

  他很是自豪地拿起他的杰作给我看。我猜想,这只小兔子是要过马路,还是要爬楼呢? “你的小兔子是要去干嘛呢?”“老师,我的小兔子要去摘苹果呢!”他的回答着实让我惊讶,我疑惑地问:“中间的是什么?苹果在哪里呢?”“这是梯子,好踩着摘苹果的。”他边说边在画面的左边又添画上了几个绿色的带着长把的圆苹果。无树怎么长果呀?我启发引导着说:“苹果长在什么地方呀?为什么这么矮呀?”(心中想引导他画上苹果树。)他不紧不慢地指着画面说:“我不想让苹果长在树上,那就太高了,小兔子踩着梯子去摘会摔倒的。”好像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他在画面的左边画了一道绿色的竖线,又画上一道绿色横线与梯子连起来,然后喜滋滋地看着自己的画作,看来是大功告成了。“这两道线是什么呢?”我好奇地问。他很是认真地边指线边解释道:“这(竖线)是树,这(横线)是绑梯子的绳子,梯子绑在树上就不会乱跑了,小兔子就不会摔下来了。”我朝着他竖起大拇指赞赏道:“你真有爱心,想得很周到,苹果长得又矮,梯子又牢固,这样小兔子摘苹果真的会很安全了。”

  脑子里突然出现一个想法:在画面的外面,是不是还会有他没有说出的故事呢?我试探地问道:“你踩梯子摘过苹果?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他的眼睛瞪得圆圆地直点头,说道:“对呀,我在奶奶家摘苹果的时候,苹果太高了,我踩的梯子没有绑,把我摔了下来,可疼了。”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这就是他的生活经验再现,大梯子、绑梯子的线、没有长在树上的苹果——那些与生活经验相关的部分被他突出夸大,这些稚嫩的线条、形象在他的讲述的过程中“活”了起来,这才是“孩子自己的`声音”啊。生活就是教育的现场,这次被摔的生活经验已经深刻地烙印在了孩子的心里,并被他迁移绘到了自己的画作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从看不懂到读懂孩子的绘画故事,这一过程让我深深反思,也颇有感触:孩子的每一幅作品都会有一个充满灵性的故事。作为教师,在绘画活动中,我们不能只在乎孩子绘画技能的习得,不能以成人的审美自觉高明地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诱导、猜测、评价,而应按照《指南》精神,用充满童真的心去静静欣赏孩子们绘出的线条、色彩,耐心倾听孩子对自己作品的畅想与解读,从而适时引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绘出自己的生活体验、绘出自己的情感、绘出自己的灵性。

教育故事随笔11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转眼间已经工作20个春秋了。回首这些年的教育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育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从事班主任工作一直是我的一大乐趣,我爱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快乐成长,我喜欢学生由衷的叫“老师好”的感觉。

  初中时代是青春期的主要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育最为显著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大多多思多梦,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在学习中有着充沛的精力但又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富有探索和冒险精神但又分不清是非界限……他们没有过去传统的约束,怀着满腔的热忱去实现自己的梦和理想。可以说初中生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中最敏感、最活跃的“分子”,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 发展 ,社会阅历的扩展、思维方式的变化,感受社会在升学就业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尊心、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使他们的情绪变得很不稳定。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起着重要作用,我也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20xx年5月,我的又一届学生正在进行中考前的紧张复习。就在这复习最关键的时刻,一天晚自习我去班级巡视,发现少了几位同学,就询问情况。班干部告诉我没进教室的是几位女生,正在田径场抱在一起哭呢。我一阵紧张,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经过调查原来是因为考前压力太大,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考前焦虑症状。有些人可能认为这几个女生太娇气,这有什么可哭的?一顿骂就了事了。但我认为:这快要中考的关键时刻,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定得认真分析原因,科学处置,万一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她们的一生。我深感问题棘手和责任重大,凭借平时积累的心理辅导知识,一直和她们聊到十点多,开始她们可能认为告诉我也没什么用,不怎么愿意和我交流,后来听我渐渐说出了一些她们的症状和感受,开始对我产生了信任,才愿意向我倾诉,她们的情绪才慢慢平静下来。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我不断的查阅相关资料,通过陪她们听音乐、玩游戏、讲故事等多种手段缓解她们的焦虑症状;另外,我了解到这几位同学中有两位是父母离异的,一位同学是复读的,这三名同学症状最重,在我单独做工作取得初步成功后,又联系上她们的家长,取得了家长的支持,终于她们克服了焦虑情绪,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当看到她们灿烂的笑脸时,我的心情也格外好。最终在中考中,这几位同学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部被省重点中学录取。经历过这件事情后,我更加觉得作为教师肩头责任重大,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为此,一方面我们对学生的观察要仔细,另一方面,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学习,因为我们懂得越多,教育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是发生在我教育教学上的一些真实的事件,在教学活动中它非常普遍。但它就这样存进了我的记忆库,每一个时刻,每一处细节,都觉得有保存的价值。我在教育中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人才,我感到特别的欣慰。

教育故事随笔12

  数学作为开发人脑资源,培养创造力的主力学科,对课堂氛围,学生集中精力,进入主角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数学课的导入能以最少的话语,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进入数学王国,并且能承上启下,温故知新,激起学习欲望,又能联系以前知识,为进入学习高潮作准备。

  一、用悬念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教者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建立“愤”、“绯”情境,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到达最佳的状态。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之后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之后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决定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决定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之后,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二、巧用迁移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巧用旧知导入新课,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谗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能够,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样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那里利用学生们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借用教具导入

  儿童的`世界是独特的。教学伊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潜力和应用数学潜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出示红领巾、五角星、学校的多边形花池等实物图,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角。在教学“比的好处”时,老师出示一面国旗,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今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这是一面国旗,它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然后再引出比的好处。那里,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师生共同营造出无比自豪的“愉悦”氛围,同时,美丽的国旗也使学生受了艺术美的熏陶。

  当然,新课的导人方式还有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教育故事随笔13

  小云(化名)是我从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她总是土土的像是从山里来的,学习也不咋的,唯独她那牵强的笑应该是她唯一给人留的独特印象吧。我和其他同仁一样喜欢成绩好的、乖巧的学生,也一样公平对待着每一位学生。

  一次偶然机会,我提问起来小云(说实在的我是乱点名的),教室一片哗然,她脸上没有半点表情,我厉声让大家安静下来期待她的答案,她站在那一动不动,站了好久,我只好让同学们一起说,我特意关注了下她的嘴唇,应该也是同样的答案,我让她坐下。

  临下课空余时间,我给大家讲了个我中学教书的一个故事(这故事就省了吧),同学们听了后隐隐懂了我的.意思。课后我把小云叫在一边说:“刚才的问题你应该会吧,下次争取说出来!”我笑了下离开了。

  第二节课,我又提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给她,她看了看周围的同学,大家没有上节课那么哗然(当然还有叽叽咕咕的声音,我用眼神制止了一下),她吞吞吐吐地说着答案。“很棒!”我鼓着掌说,同学们也鼓起了掌来。我说道“小云今天表现很不错吧!我们是不是应该再给她鼓次掌。”

  在后面的课堂中,我不断的提问和鼓励,她和其他同学一样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尽管成绩并不是很优秀,但她让我明白,只有自己心中有个赞,你就能做好你本应该能做好的事情。

教育故事随笔14

  童童是我们班的调皮大王。他比较懒散,而且自制力很差,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听讲。而且经常会惹事,今天推这个,明天碰那个,总是会惹出一些麻烦。常常精心准备的一个活动不是被这个小朋友的告状声破坏掉,就是被那个小朋友的哭声搞得无法进行。于是,受批评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但是他总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

  童童比较喜欢看小舞台的故事表演,这个时候他往往会看的非常认真。有一次,小舞台的负责人悦悦在和我讨论今天的故事安排,童童跑过来也竖起耳朵听。悦悦叫他回去坐好,他反过来拉悦悦的头发。悦悦生气的说:“今天不要你来看表演了!”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场“特殊”的故事表演。那就是,我把强强的表现记录下来,编成小故事,让小朋友们表演,再由“观众”评出对错。

  记得那次看完表演,童童羞红了脸。虽然大家都没有说他的名字,但是童童明显认识到故事里的自己正是自己平时的'表现。后来我也和童童谈心了,童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渐渐的变了,他上课能认真听讲了,而且有时候还会帮老师来提醒其他小朋友,老师和小朋友越来越喜欢他了。

  其实,孩子的调皮也是另一种美,相信孩子,我们应该用爱的目光和行动去帮助他、改变他,相信他们会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参天大树。

教育故事随笔15

  妈妈,快来给我报名呀!我要讲《小女巫》的故事!”

  “爸爸,我要讲《超音速喷嚏》!”……这是发生在离园活动时的一幕,孩子们纷纷拉着家长的手来到了我班门口的主题版面前。门口一下子人头攒动,显得活跃了起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孩子们的提示下,家长们纷纷朝版面望去,只见几个色彩鲜艳的大字赫然映入眼帘:“中三班小青蛙故事赛开始报名啦!”而孩子们所说的《小女巫》、《超音速喷嚏》等十来个故事也榜上有名,连同故事内容一起分别张贴于旁。家长们一眼就看出了老师的用意:每个孩子机会均等,人人都有自主选择参加比赛的机会。

  “好啊!那你可得好好讲,争取得到第一名。”有的家长笑着嘱咐孩子,并果断地在孩子的名字旁写上参赛故事的编号。

  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表示怀疑:“你行吗?”但终究拗不过孩子的请求:“好吧,试试看吧!”

  也有的家长把孩子悄悄拉到一旁,蹲下身子轻轻地鼓励孩子:“我们也去试一试好吗?”

  家长们心态不一,但从报名情况来看,他们都很愿意让孩子有这样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班中有超过的幼儿都报了名。

  孩子的发展是活动的最终目标。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展现自己、锻炼自己,我们又出新招:邀请家长来园做评委,给每个小故事员打分。对于孩子来说,要独立面对这么多家长,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挑战。此外,这次家长来园参与活动也是一次锻炼孩子的好机会,于是我们问孩子:“我们是幼儿园的小主人,爸爸妈妈是客人,客人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孩子的讨论和我们的提议下,小主持、小接待、小记者、小摄影师就应运而生了。

  第一个小接待员的声音是怯怯的、小小的:“阿姨好,欢迎您参加中三班小青蛙故事比赛,我带您到多功能厅去好吗?”渐渐地,在家长老师鼓励的目光和由衷的赞扬声中,孩子们由拘谨变得放松了。

  随着节目小主持的“中三班小青蛙故事比赛现在开始。”“Now,let ’s begin.”故事赛正式开始。

  “大家好,我是中三班的怡怡,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女巫》。……”首先上台的是怡怡,她是一个天真可爱、活泼大方的小女孩儿,平时喜爱表演,动作优美,乐意与人交往,但语言表达得不是很清楚完整,为了参加这次比赛,她可是认真地练了又练,终于,她生动流利地讲完了整个故事。

  “我是20号选手文文。”呀!文文上台了,她可是我班的小画家,她的作品常常把我们带入美妙的童话小世界,但平时的她却怯于用语言表达,这不,讲着讲着,文文的声音越来越细,越来越轻……突然,她“咚咚咚”地跑下了台,一个人躲进了教室,再也不肯出来。这下,可急坏了老师和家长。这时,文文妈妈赶紧跟了过去,蹲下身,耐心的`询问、鼓励。终于,文文又鼓起了勇气,回到台上,继续把没讲完的故事讲完……

  台下的家长们面对孩子的种种表现,眼中始终充满着欣赏和鼓励,每个孩子讲完故事,迎接他的都是热烈的掌声。

  我们的小摄影师呢?“咔嚓嚓”,手持照相机穿梭于赛场之中,还真有摄影家的风范呢!

  比赛结束后,孩子们又胸挂记者证,仰着头,向家长采访:“爸爸妈妈,你们觉得我们表演得怎么样?请你们给我们提提建议好吗?”?;

  孩子们用“图夹文”这一独特的方式记录下家长的回答,那模样真让爸爸妈妈们感到自豪。

  有比赛就有结果,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发奖时刻终于来到了。几十双闪闪发亮的小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们,多功能厅里一下子鸦雀无声。我们宣布:获得大大方方奖的小朋友是——玮玮、蕾蕾、慧慧、滔滔、安安……“耶!”获奖的孩子一下子跳了起来,活动室里立时成了欢腾的海洋。

  “猜猜我们的文文得到的是什么奖?”孩子们没想到文文也能得奖,开始猜测起来,当我们宣布:“文文,得到的是——坚持不懈奖”时,文文露出了腼腆的微笑。

  接着,我们又宣布了“最佳主持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接待奖”,我们给每个孩子都颁发了奖状,因为我们觉得每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的成功。

  奖状是一种肯定,奖状是一种鼓励、奖状更是一种鞭策。我们相信,孩子在接过奖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更重要的东西:文明礼貌、自信大方、坚持不懈。而它们不正是人生中不可获缺的财富和品质吗?

【教育故事随笔】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故事05-16

教育故事随笔09-11

教育故事随笔(热)09-12

教育随笔故事15篇05-16

教育随笔故事(20篇)07-11

宋明的故事教育随笔10-04

教育故事随笔(经典15篇)09-12

教育随笔故事(合集15篇)05-16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800字10-07

教育故事随笔15篇(合集)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