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

护理论文

时间:2024-05-28 14:59:58 护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护理论文合集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护理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护理论文合集15篇

护理论文1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立意取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参加继续护理学教育的有代表性的临床护士。入选标准:临床工作的护士,工作年限5年~20年,年龄20岁~45岁,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样本量根据继续护理学教育的特点,研究资料丰富性确定[2],以接受采访者陈述的信息资料重复出现,资料整合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本次访谈共14人,以“N”代表访谈个案的序数,其中男2人,女12人;已婚9人,未婚5人;本科2人,大专5人,中专7人;年龄25.0岁±1.2岁;参加护理学继续教育龄7.0年±1.6年。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采用以真情实景和隐含在交谈信息中的涵义为基础,应用Bandurad社会认知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多次修订,并归纳设计了7个访谈提纲。主要有:①您主要参加哪种继续护理学教育?②您每年是否能完成继续护理学教育学分?③目前是否参加护理专业提高学历的学习?④参加过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是否帮助了你临床的护理工作?⑤参加完护理学继续教育之后有新的收获吗?⑥您参加继续护理学教育最大动力是什么?⑦您认为参加继续护理学教育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此提纲作为互相沟通的访谈主线,确保资料分析整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总结提炼出互为相关的因素。

  1.2.2资料收集方法

  访谈采用安静的会议室,采用半结构、开放式提问方式交谈,具体顺序和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时间控制在每人30min,用录音笔全程录音,确保资料的完整性。资料收集与分析同步进行,现场做好笔记,注意受访者的反应。

  1.2.3资料整理与分析

  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3],将录音资料转化为书面文字资料[4],将共性问题以研究者的语言、思路和洞见形成有内在关联性的主题。

  2结果

  2.1参加医院集体授课时间局限性

  现在临床护士完全遵照APN排班,医院集体授课时间均为中午、下午,白班护士只能选择性地替班听课学习,下夜班的护士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来医院听课,听课质量欠佳。N4:“下夜班交完班已经上午十一点了,听说中午有学习,只能在值班室先休息一会,中午听完课再回家(苦笑)。”N7:“我上白班的那天科室很忙,中午轮流吃饭后就继续上班了,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不过有一次科室没有手术,下午让同事顶了一小时班去学习了,下次我帮她顶班。”N12:“我在上医科大学的本科,每个周末上课,经常是下夜班去,根本什么都听不进去。”

  2.2护理学继续教育的内容不能有效应用于临床

  继续教育一般为幻灯形式授课,由于临床一线繁忙、工作量大,一些操作若是按照理论操作,工作根本无法完成。N2:“理论讲课中我们核对病人的姓名都可能花3min,而实际工作中使用PDA核对信息,3min都给3例病人打完针了,可能有点点夸张(笑)。”N8:“我们教科书上讲的铺床又要折角,又要一次性打开床单,而实际每天铺将近20张床,按照书本上的要求根本干不完活。”N10:“我们给血管情况很差的病人行留置针,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哪有血管就留哪,理论上要选粗、直、弹性好的血管。”N14:“在PPT讲课中讲解为病人膀胱冲洗,要自己利用注射器的帽自己用剪刀剪去一半制作一个无菌帽用于膀胱冲洗,这个过程需要8min左右,可是平均每天有15例病人需要膀胱冲洗,按照理论根本完成不了本班的护理工作。”

  2.3继续教育的形式单一、理论性太强且学分压力大

  继续护理学教育医院安排的讲课均有学分,听课后需要刷卡,选择函授的护士均为周末上课。N3:“我们下夜班很瞌睡,有时不在乎讲课的内容,只关心听课后的学分,一年学分不够是要罚钱的。”N5:“每次参加医院的学习讲课,都是老师在上面按照PPT照本宣科,听的无精打采,只盼着快快讲完。”N13:“医院每次听课,都只想着什么时间刷学分卡,如果今年学分够了,就不去参加学习了。”

  2.4科室、工作年限、初始学历等不同的护士其继续护理学教育需求不同

  三级甲等医院科室分的很细,护士定科后需要掌握专科护理知识,把本科的专业知识学精、学细即可。N1:“我在手术室上班,与临床相差很远,只掌握好自己的技术就行了。”N6:“我是中专毕业,我觉得平时的课程应该从基本讲起。”N9:“我都工作21年了,每次为了学分还要去听课,哎。”N11:“我毕业于本科,我认为既然是医院讲课,就应该讲一些前沿的、新的东西。”

  3讨论

  3.1注重护理学继续教育的实用性

  护士属于一个学历偏低的群体,因此护理学的继续教育非常重要,但是一线临床护士日常工作繁忙、工作量大,因此护理学继续教育应该考虑临床工作的实用性。例如:提出一些关于如何提高临床工作效率的方式、方法,实行责任护士包干,减少护士走路的时间,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提高临床护士工作质量;教会新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2明确护士需求,针对性地培训、讲课,从而提高继续护理学教育的质量

  由于护理学继续教育项目与临床护士需求不相适应,现实中的护理学继续教育并没有达到更新补充知识的作用,必须要明确在职护士缺少哪方面的理论、技术、知识,即护士的护理学继续教育需求,才能制定相应的护理学继续教育的'内容计划。例如:对工作年限不同的护士分别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沟通技巧、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中专毕业及大专、本科毕业的护士分别侧重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外科、内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应对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分别讲课学习。3.3增加学习的多样性,减少学分的压力在讲课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情景模拟、小品模仿、互动的形式,使培训多样化更能穿透医学知识的魅力;可以采用网上学习、答题的形式获取学分,减少一线临床学习的学分压力。

  4小结

  护理学继续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在临床中必须强化继续护理学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临床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继续护理学教育所遇到的难题:丰富理论授课内容,多样化讲课方式;提出关于如何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式、方法;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限护士分别侧重不同专业进行授课学习。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限制,使继续护理学教育实行起来艰难,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继续护理学教育实行方式方法。

护理论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66例ICU患者参与该次探究,就诊时间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组别是两组,研究组33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3、10例,患者年龄在17~88岁不等,中位年龄为(66.32±3.25)岁,患有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术后心肺复苏治疗、其他疾病的患者例数分别是9、8、6、4、2、4例;参照组中患者例数是33例,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2、11例,患者年龄在18~87岁不等,中位年龄为(65.01±4.05)岁,该组患者中主要包括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患者、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肺复苏术后并发症患者、其他疾病患者,分别是10、7、5、3、3、5例。该科室中共计40张床位以及80名护士,男女比例是10:70,最大年龄是38岁,最小年龄是21岁,中位年龄是(26.54±3.21)岁,学历是在读研究生、本科、大专的护士分别是1、20、12名。利用统计学分析办法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传统护理管理:进行床外分配时,告知每一名护士需要负责的工作是患者相邻床位的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在研究组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利用甲乙丙丁分级方式给予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分级,甲级:病危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床边专人护理;乙级:病重患者[1],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给予对症护理干预,1名护理人员最多可负责3~4例患者的护理工作;丙级:病情稳定患者,1名护理人员最多可负责5~6例患者的护理工作。②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实施各项风险评估并建立床头风险警示标识,分别以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文字给予跌倒标识、压疮标识、过敏标识、禁食禁饮标识以标注区分[2],详细告知患者标识重要性和必要性,各个标志需在风险解除或者患者出院后实施有效清除处理;对利用微量泵输入的药物使用情况设置标识,例如氯化钾以及镇静剂等,利用不同颜色标签给予不同药物加以区分并在注射器、导管末端等部位标好标记;设置耐药菌隔离标识的时机是在接到检验科多重耐药菌报告后,待患者阴转后或者出院后实施标识解除[3],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名护理人员不可同时护理感染患者和需进行保护隔离患者。③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分级情况实施全面有效评估并将护理人力分为:很忙、较忙、中,若同一名护理人员可对2例乙级患者实施护理可判定为很忙,若平均1名护理人员可对3例乙级患者加4例丙级患者实施护理则判定为较忙,若1名护理人员平均给予单纯给予4例乙级患者或者2.5例丙级患者护理,判定结果为中[4]。④对护理人力进行评估,给予各位护士患者床位合理分配时需要遵循轻重搭配原则,一般情况下,1名护理人员搭配3~4例患者,在其余岗位中,护理人员可以给予已经合理搭配的护理人员辅助。完成床位分配后,密切观察是否存在护理人员分配不均衡现象并给予及时纠正和调整[5]。

  1.3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时利用医院自拟的调查问卷并将统计结果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1.4统计方法对66例ICU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对比结果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更低,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②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明显更高,对比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据相关性文献报道,给予ICU患者护理分级管理的临床优势很多,不仅仅包括可以促使患者得到整体性护理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还包括可以促进护理排班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增强,给予患者标识管理,对显著增强ICU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病区管理质量均存在积极作用[6-7],可以促使护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并显著提升护理文书质量等,对显著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起到极大促进作用。护理分级可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准确且稳定的区分并可对ICU护理工作人员工作量进行有效均衡,需要注意的是,若ICU科患者出现特殊情况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方案的有效调整,例如转出患者、新收患者、患者病情恶化等,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方案有效调整对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资源有效使用率存在积极促进提高作用,可有效预防护理人力不足情况,可促使护理工作顺利完成并显著提升患者护理质量。该次探究中,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12.12%,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分别是(98.10±1.54)分、(94.24±2.57)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促使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评分较高,值得在临床上作为有效护理管理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熊小玲,黄苑玲,何绍敏,等.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4(4):59-61.

  [2]杨中气.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2):162-163.

  [3]周丹.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9):285.

  [4]江晓君,莫清清.护理标识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5):168.

  [5]刘爱婵.颜色标识化管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2):236-237.

  [6]邱孝兰.护理标识在ICU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19):4356-4358.

  [7]司琴.特殊标识在ICU血液传播疾病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6,23(11):24-25.

护理论文3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

  我院20xx年2月—20xx年2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急诊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5例。对照组中男性46例,女性29例;年龄21~67岁,平均(42.9±3.8)岁;交通事故59例,利器刺伤9例,高处坠落5例,砸伤2例;单脏器损伤47例,复合伤25例,挤压伤3例。干预组中男性44例,女性31例;年龄22~69例,平均(43.8±4.8)岁;交通事故56例,利器刺伤10例,高处坠落6例,砸伤3例;单脏器损伤45例,复合伤26例,挤压伤4例。所有患者的急救时间均在伤后1~5h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严重创伤急诊患者在入院前的护理方式以抢救为主,急诊护士根据ABBCS的方法开展具体实施,A(airway):起到是否有堵塞现象;B(breath):呼吸的频率和动度;B(bleeding):患者主要伤处;C(circulate):末梢循环、脉搏血压;S(sense):患者的意识处于何种状态[2]。在接受患者后,立即开展实施全面监护实时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严格保证呼吸道与经脉通道的顺畅。并开展输液处理,剂量1000~20xxmL,避免休克情况。密切监控患者病情变化,如发生病情加重情况立即上报并采取手术治疗方式。

  干预组护理方法:对干预组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全程干预措施,具体的操作遵循以下几点:①病人入院后跟随医生展开有效访视工作,全面的了解患者创伤、疼痛及空饱腹状况等,掌握患者基本情况作为开展的护理措施的基本依据,避免干预措施不良或并发症情况。②在观测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同时,开展适合的心理安抚工作,消除不良心理问题及焦虑情绪。依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术前准备,降低B超、X线、CT等相关检查的时间。③积极配合医生开展相关手术操作,术前迅速稳妥的准备手术需要的各种仪器与器械。④在手术接手后,检测患者血压、脉搏、意识等情况,对患者的病情做好记录并开展评估。向患者及家属教育宣导术后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并对患者实施心理调节干预,避免加重病情。

  1.评判标准

  ①抢救成功率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作为判断依据,经急救后无死亡且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病情对生命与活动无影响的患者均为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例数/总例数;②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看展满意度调查工作,对护理方式、时间、结果等情况均未表示不认同的视为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综述;③监测急救后的并发症情况,1位患者出现1种或1种以上的并发症作为1例并发症情况。以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情况作为评判标准,观察患者具体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后准确记录,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2.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2检验比较组间差别,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逐渐增多,环境与交通等情况也逐渐发生变化,致使严重创伤患者的数量出现了增加趋势。这些创伤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预见的,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并且严重创伤急诊病人的病情变化通常十分迅速,伤情一般比较严重和复杂,这就要求医疗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治疗和护理水平[4~5],护理过程中需要把握抢救时间、观察各项体征及预防并发症情况,依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保证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研究通过对75例患者在基础抢救护理的方法上增加全面整体的干预模式,患者成功抢救率89.33%,并发症发生率9.33%,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为86.67%,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救治效果。与仅接受基础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护理效果有一定优势,充分说明在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护理中需要增加具体有效的护理办法,投入更多的具体措施,能够有效增加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在陈桂莲[6]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研究中,在护理干预过程中通过强调抢救时间保证与护理手段加强,最终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说明在严重创伤的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护理中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自身能力,保证各环节的连续性,争取更多的急救时间,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程度。

护理论文4

  1、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xx年1月~20xx年6月收治的多发伤急救患者共48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14例,年龄5~72岁,平均年龄19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意外23例,高空坠落11例,重物倒塌压伤4例,锐器伤10例;受伤部位有颅脑6例,四肢骨盆19例,脊椎、胸腹及内脏23例。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达96%。

  2、急诊护理模式

  2.1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强化护士急救意识,协调各科室间工作

  医院设立急救中心,医护人员随时待命,保证急救;生命通道;畅通无阻,是抢救多发伤患者的前提条件。急诊护理模式优化了急救流程,保证患者安全、平稳的送达医院。其中护士必须加强急救意识,提高急救技能,增强救治配合效能,培养急救工作中的预见性。排班时注意将不同年龄、经验、专项特长等护士交错协作搭配,尽量将已有人员的急救能力达到最大化,完善护理人员急救系统,保证急诊工作中的突击战斗力,训练出反应迅速、有条不紊、技能过硬、观察敏锐、与其他科室医护人员配合默契的急诊护士队伍。

  2.2快速准确的评估患者伤情

  急诊护理模式使急救护理有效、有序,将急救程序一体化、规范化,最大可能保证伤情在最短时间内完整评估,以利于抢救伤者。多发伤患者伤情复杂,损伤机理不明,生命体征与症状之间相互作用错杂掩盖[2],护士人员需在患者入院时仔细询问患者或家属受伤原因,对患者受伤的过程,目前的全身情况有全面的了解,随后分别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记录及检测呼吸频率、脉率、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快速准确的评估患者的伤情。通过对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能预见性的估计伤情的动态变化。对于有出血征兆的`患者,需高度关注出血型休克。

  2.3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重多发伤患者常发生呼吸障碍,护理人员需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吸出呼吸道内积血和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通畅,若有舌后坠者,需将舌头夹出拉至一边,将头转向一侧或直接使用牙垫,以解除窒息,再放入口咽导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时充足补氧。急诊护理模式加强了护士技能知识,标准化急救措施,更加节省了抢救的黄金时间。

  2.4及时控制出血,改善患者休克症状

  多发伤患者多为开放性伤口,在多发伤第一或第二死亡高峰休克死亡的患者,多为血容量锐减,继而急性泵功能衰竭,出现神经—血管功能紊乱而导致的[3],故需在第一时间内关注患者出血情况,及时有效止血,改善患者休克症状成为早期急救护理的关键。抢在第一时机进行急救措施,控制病情,预见性的配合医嘱,准确有序的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静脉穿刺后,需留取血标本,交与其他科室进行血液检验,必要手术时便于配血。对于肢体大出血伤患,需用无菌棉垫给予加压包扎,必要时使用止血带止血及固定,定时注意轮流松带,使用时间需准确记录,交班时护理记录需严格交接,及时松带,以防肢体坏死。

  2.5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严重多发伤患者伤情复杂,损伤严重,需长期卧床,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4],护理人员需密切检测生命体征,迅速做出相应的处理,保持有条不紊冷静沉着,一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救治。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严谨的护理计划,保证各项治疗观察、基础护理能准确执行,并做好相应记录,是急诊护理模式的后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考验了护理人员熟悉的抢救技能,敏捷的应变能力,冷静强大的心理,是规范化,程序化急救模式的重要指标。

  2.6重视患者心理护理

  有研究表示[5],严重多发伤患者多为已婚者,以年龄21~50岁的青壮年居多,对于突发性的身体打击,极易使其表现出抑郁、愤怒、忧郁的心理,急诊护理模式很全面的考虑到这一点,要求护理人员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进行积极主动、亲切耐心的交流,运用娴熟的技术操作和严谨的急救态度,使患者及家属增强安全感,降低心理惶惑紧张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救治。

  3、结论

  急诊护理模式充分完善了急救护理制度,增强了护士急救意识,加强了急救应变能力,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针对多发伤患者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的实施抢救,是严重多发伤患者真正的绿色;生命通道;。

护理论文5

  1 临床病理分型

  1.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属病变早期。病变多只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阑尾外观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并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显微镜下各层均有水肿,以黏膜和黏膜下层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轻。

  1.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多由单纯性发展而来,阑尾肿胀增粗,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脓性渗出物,腔内亦有积脓。镜下各层有小脓肿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

  1.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是一种重型阑尾炎。其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阑尾腔内积脓,压力升高,阑尾穿孔。如未能被局限包裹,则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1.4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若进展较慢,可被大网膜、肠管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包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部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经及时治疗后炎症可消退,但多数可转为慢性,易复发。其他三种类型如未予及时手术切除,又未被包裹局限,炎症扩散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感染性休克等。

  2 临床表现

  2.1症状

  2.1.1腹痛 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周,数小时(5.8h)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70%一80%的病人腹痛有此特点。部分病人开始即在右下腹痛,若腹痛波及中下腹或全腹,是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的'表现。

  2.1.2胃肠道症状 发病早期可能有厌食,恶心、呕吐也可发生,但较轻。盆腔位阑尾炎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里急后重症状。弥漫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排气排便减少。

  2.1.3全身症状 一般低热,体温在38℃以下。如有阑尾穿孔、脓肿、腹膜炎、门静脉炎,体温可达40℃左右,并出现中毒症状,心率增快等。

  2.2体征

  2.2.1右下腹压痛 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可随阑尾位置改变而改变,但始终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病变早期腹痛尚未转移到右下腹时,右下腹便可出现固定压痛。压痛程度与病变程度相关。

  2.2.2腹膜刺激征 可触及反跳痛、腹肌紧张,且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这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出现的防御反应。提示出现化脓、坏疽或穿孔。

  2.2.3右下腹包块 右下腹扪及压痛性、边界不清而固定的包块,应考虑阑尾周围脓肿。

  2.2.4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其他体征 如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直肠指检等,均有助于诊断。

  3 诊断要点

  3.1典型的临床症状

  3.2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到(10~20)×109/L,可发生核左移。

  3.3影像学检查

  如B超、X射线等,一般不必要,当诊断不肯定时可选用。

  3.4鉴别诊断

  有许多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在确定阑尾炎诊断时,常需排除这些疾病,特别是诊断困难时。如消化性溃疡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异位妊娠破裂、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胆囊炎、局限性回肠炎等。

  4 处理原则

  4.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最好行阑尾切除术,也可在严密观察下行抗炎等保守治疗。

  4.2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急诊手术治疗。

  4.3阑尾周围脓肿,一般应先行抗生素、中药等非手术疗法,可使包块缩小、消失,待3个月后再行手术治疗,但也可直接行手术治疗,以引流为目的。

  4.4值得提出的是小儿急性阑尾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

  5 特殊护理诊断与护理计划

  术后潜在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粪瘘,与阑尾穿孔、切口污染、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5.1预期目标 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粪瘘发生。

  5.2护理措施

  5.2.1重视术前准备,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5.2.2术后早期活动,术后24 h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增进血液循环,利于腹腔渗出吸收,利于伤口愈合。

  5.2.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化脓性或坏疽穿孔阑尾炎,应联合应用抗生素。

  5.2.4做好腹腔引流管护理,保持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量、颜色及性质。

  5.2.5严密观察,及时发现伤口感染、腹腔脓肿和粪瘘并发症。

  (1)伤口感染 阑尾坏疽、穿孔或腹腔积脓者易发生,多因手术时污染伤口所致。病人术后3~5d体温逐渐升高,伤口红、肿、热、痛,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腹腔脓肿 阑尾坏疽、穿孔者,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可出现腹腔脓肿,多为盆腔脓肿。常发生在术后5~7d,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下降后又上升,腹痛及里急后重等。B超或直肠指检可明确诊断。除了采取半卧体位、坐浴等护理措施 外,应报告医师做进一步处理。

  (3)粪瘘 粪瘘少见。由阑尾残端处理不当或手术误伤肠管所致。感染较局限,低热、腹痛、切口不能愈合且有肠内容物从伤口排出,或形成腹腔脓肿。应及时更换伤口敷料,保护伤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如长期不愈,则需手术治疗。

护理论文6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高血糖为其主要标志;其基本病理生理为各种原因造成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可见烦渴、多尿、多饮、疲乏、消瘦等表现。其病程冗长,病变累及全身:脑、心血管、肾、神经、视网膜、皮肤及足,危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常易并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等,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糖尿病虽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生,但更多见于老年人,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糖尿病患者需长期用药控制血糖。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多在夜间发作,患者治疗不及时将引起多器官功能损伤,导致患者死亡,所以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积极预防低血糖发生,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一、在护理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改善机体代谢及微循环等状况

  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主,采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等治疗原则,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患者代谢状况。中药降血糖效果较西药弱,但作用缓和而持久,且由于许多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中药在改善症状和治疗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且无明显副作用。西医治疗糖尿病是用药物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及增加其生物活性,降低葡萄糖在肠内的吸收速度,增加体内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或直接注射外源性胰岛素等。降血糖作用快捷而效强,并可防治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但其有一定的副作用,且改善症状较中药稍差。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可取长补短,使患者血糖尽快下降,症状迅速改善,并抑制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方案。在临床上,对轻、中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尽可能用中药治疗(汤剂或丸、散剂),以发挥其长处。对病程较长、血糖较高的中、重型患者,则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西药控制血糖,辅以中药,既可减少口服降血糖西药或胰岛素的用量,又可改善机体代谢及微循环等状况,缓解症状,共同抑制或延缓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

  二、加强疾病知识教育,对患者进行中西医护理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糖尿病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常用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给予干预组患者中西医护理:疾病知识教育: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理解状况采取视频教育、综合授课、发放宣传手册、一对一教育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告知患者糖尿病发病机制、预防方法、治疗方法、并发症等,及时告知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影响因素、临床表现等,促进患者进行日常自我监控;加强对患者的日常指导,告知患者日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用药习惯等,告知患者日常进行血糖检测;指导患者在自觉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服用糖果等进行自救。饮食护理: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保证患者合理营养供给,在控制患者糖分摄取的同时,也要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等相关并发症,可适当食用低糖水果,以杂粮、蔬菜为主,平衡饮食,禁烟禁酒。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状况,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辅助患者正确看待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加强对患者的安慰鼓励,促进患者疏通心理郁结,积极配合治疗。

  三、糖尿病患者护理的要点

  糖尿病的护理很重要,患者如果想更好更快的治疗好自己的.病,平时的护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护理事项,首先要坚持测量血糖;定期测量血糖的数值对于医生了解患者身体内的血糖水平很重要,能起到直观的反应作用,这样医生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给您的身体设立一个合理的血糖指标。其次,每年都要做全身检查,比如体重腰围,眼睛,肾脏,这些位置的情况医生都可以分析出来你身体的状况。然后根据你的整体身体状况来给你制定一个只是适合于你一个人的治疗方案。再次,参加糖尿病介绍的一些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能告诉你是如何得这个病的而且也会帮你分析治疗这些病的办法,还会给你提供一些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也是这个道理,你了解了糖尿病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治疗。并且这些知识也可以教会你如何去防治糖尿病,你了解了糖尿病的源头就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

  总之,随着当前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受不良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环境等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糖尿病多因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障碍,引起机体出现的持续性高血糖症状。目前尚无糖尿病根治方法,患者需长期用药控制血糖,以减少持续高血糖对全身脏器的损伤。皮下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均是当前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但患者用药过量时,易导致低血糖出现,引起患者头晕、多梦、无力等,严重时易导致患者死亡。此次研究中给予干预组患者中西医护理,研究结果顯示,干预组患者低血糖症状及发病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在孟凡红的相关研究中,75例患者护理后低血糖症状发生率与护理前相比明显降低,说明采取中西医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低血糖发生。综上所述,中西医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低血糖知识知晓状况,促进患者日常自我监护,减少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预防中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孟凡红.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西医护理对低血糖预防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xx,17(4):167-167.

  [2]李丽亚,张忠雪,刘怀芹,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中西医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xx,10(27):531-532.

  [3]赵晓玲,刘莉,陈小燕,等.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的中西医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xx,32(27):139.

护理论文7

  1、制定符合实际的护理理念

  “让患者满意”是护理人员工作的宗旨和目标。首先要制定符合患者需要的护理制度,将此制度作为护理人员工作的指南,让护理人员将制度牢记于心中,时时刻刻为患者送上最温馨的关怀与照顾。

  2、管理人员的完善

  1、1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

  医院的基层工作人员是护士,她们和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她们不仅要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而且还要观察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为医生诊治疾病提供有效信息,所以护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素质以及职业道德。在工作上不论是多么的辛苦,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细心的照顾病人,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严格说来,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加强法律意识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依法施护。对于护士在上岗之前,加强岗前的培训,尤其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护生,必须要完成护理相关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的强化培训,例如:护士行为规范、各项护理核心制度、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通过测试之后才能到岗工作。

  1、2增强护士长的素质

  护士长是最基层的管理者。护士长不仅要负责病房相关的业务管理,而且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组织管理等。护士长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医院的文化建设以及患者对医院的信誉度。因此,这就要求护士长在工作方面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3、“以人为本”的措施

  3、1合理安排护士的上班时间

  要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首先我们要关心好、安排好护理人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比如:尽量保证护理人员的业余时间,让其有足够的时间去休息、调整、学习,才更能保证在岗工作的质量。尤其在排班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排班,若实在是遇上特殊情况,护士一定要提前向护士长如实报告,在不影响科室工作运转的情况下,护士长进行合理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护士在工作的时候提高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2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

  护士的工作就是观察患者病情的发展,并及时的向医生汇报。所以紧张的情绪是她们每天都必须面对的。为了缓解护士们的紧张神经,护士长是枢纽、是能量站。在工作中,护士长要经常与下属们进行谈心沟通,了解她们的工作进度,以及对工作或者是对管理制度的态度,在了解完之后,首先要肯定下属工作的认真度,其次要对下属们提出的不满进行思考、调整,若是一人不能决定的,及时向上级汇报并请求上级在短时间内做出回应。除了对护理人员工作上的照顾,还要关心她们的生活,鼓励她们倾诉自己心中的疑惑和压力,并尽全力去疏导她们的心智,及时的帮助她们缓解压力,为护士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3、3实施人性化的激励制度

  激励就是动力,激励就是信心。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会使护理人员主动的工作和进取。例如:在医院内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来鼓励其她的护理人员。

  4、小结

  总而言之,护理工作管理质量和效果,护士长在其中占有重要的成分。为护理人员营造良好、和谐、积极的工作环境,更能让她们对患者尽心尽力的关心与照顾。

护理论文8

  [1]李峰.韩杰临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护理研究20xx,24(lC):266-267

  [2]谭静.朱京慈.鲁芳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xx,(4):110-111.

  [3]袁长蓉.王志红.陈国良.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发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20(5):42-44

  [4]黄金月高级护理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

  [5]李霓,郑荣寿,张思维,等.20xx~2007 年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

  [6]张锐,孙美榕,张正,等.基因治疗与人类健康[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xx, 24(1):84-90.

护理论文9

  1、首先,我们应该对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数据来考虑论文的形式。初学者可以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

  2、我们应该对所掌握的材料做进一步的研究,并考虑多种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以达到突出的论据、可靠的论据、有力的论据和恰当的内容衔接。

  3、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细程度

  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细岗,前者是各部分的要点,以及不涉及材料的方式;对于初学者,提出各部分的要点,并反映在材料和细节安排以及关系各部分之间可以方便的时候写。

  4、常言说:“题好文一半”

  怎样才能把好选题这一关呢?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实践中会发现许多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研究,而是要进行选择,选题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好的选题要有新意。所谓有新意,就是要有自己的东西,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题目不宜过大、过泛。好的选题要有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小题目,大文章。围绕一个小的题目,做得深一些,新一些。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讲深、讲透。题目过大,势必使重点不突出,主题不明确,每一个问题都涉及到了,但每一个问题都没有真正得到圆满的解决。所选的课题应密切结合临床需要,能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选题上,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外,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护理教育、见闻考察、护理论著及综述等方面都可以进行研究;总结、体会式的论文显得创新不够。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的基础上拟定的,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

  5、资料搜集与处理

  资料有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文献资料)。直接资料是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所收集得来的信息和观点;间接资料是靠平时有意识的学习和积累所收集的情报信息。对第一手资料的应用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6、执笔写作

  尽量排除干扰,连续思维,集中精力,力求一气呵成。写作时文字表达要精练、确切,语法修辞要合乎规范,句子长短要适度。强调应用医学科技术语,用陈述句表达。文章篇幅较长,也要部分一气呵成,中间不要停顿,这样写作效果较好。

  7、修改

  反复阅读是为了纵览全局,发现问题,找出修改方向及内容,尤其应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论点、论据与结论的辨证统一。同时对诸如用词、语法、标点符号等写作技术问题也应给予注意,不妥之处加以改正。

  8、积极投稿

  开始写作,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怎样投稿,关于手稿更担心遭到拒绝,这种心理的调整,首先要敢于投稿,因为大部分将在该期刊的审稿人的收据,被拒绝的原因,可以帮助自己学习,其次,稿件应列相关杂志,发表的概率可以提高;其次,不要多投稿,应有投稿1至2月尚未收到审稿通知、电子邮件、电话或信件联系评论结果,一般3到6个月,然后修改成其他刊物上发表。

护理论文10

  1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8份,回收168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168例患者对内科护理工作满意137例(81.5%),不满意31例(18.5%)。对护理工作不满意患者的原因展开进一步分析,发现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缺少有效沟通技巧10例(犯.3%),护理技术不足5例(16.1%),服务态度不良5例(16.1%),偶有护理差错4例(1.29%),医疗费用高4例(12.9%)及患者与家属自身因素3例(9.7%)。

  2讨论

  2.1提升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在社区内科护理中,部分护理人员存在护理技能不足、服务态度不良等问题,有些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少应有的责任心;因此,应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予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护理人员基本的业务能力与理论知识加强培训,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重视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定时开展沟通技能培训,促使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应主动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剖析,做到换位思考,充分为患者考虑。

  2.2加强护患沟通

  现阶段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在治疗过程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常有强烈的求真欲望。因其缺少医疗护理相关知识,若治疗结果未达到患者的预期效果,患者及家属易怀疑护理人员或对其进行指责,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在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治疗目的、可取得的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使患者及其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公开收费标准本次调查显示,医疗费用问题是患者对社区内科护理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在其入院时首先说明大概费用,使患者及家属对收费标准有明确的概念,在患者住院期间及时为其提供详细的治疗费用明细表。新仪器、新药品与新技术的使用可发挥更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庭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易导致其心态失衡,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详细说明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若治疗中需要使用贵重药物,应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有疑问时给予明确、耐心的解释。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区内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护理理念,重视护理沟通工作,充分掌握沟通技巧,促使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护理质量显著提升,从而提高患者对社区内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护理论文11

  健康教育路径的特点是计划性、组织性以及目的性,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并以各种方式向患者阐述疾病知识,对患者的活动加以示范和指导。通过采用面对面的针对性服务,让患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疾病的护理知识,提升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以及住院适应能力,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的目的。

  一、资料与方法

  20xx年12月-20xx年11月收治食管癌患者66例,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试验组男23例,女10例,年龄41~74岁,平均(59.61±6.51)岁;对照组男25例,女8例,年龄42~75岁,平均(60.12±7.21)岁。66例患者中,高中以上学历16例,初中学历26例,小学学历20例,文盲4例。经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治疗方法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相同的整体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根据制定的计划进行健康教育。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表可分为4个阶段:

  ①入院的第1天、第2天和手术前1天,需要对医院的规章制度、医院和科室的环境、饮食、各项检查和用药的目的以及注意事项、术前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掌握;

  ②手术当天到手术后6d,对患者手术后的情况进行监测,给患者示范排痰及深呼吸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减少疼痛感以及术后的身体活动,在术后对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讲解,同时还要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

  ③手术后的第7~14天时,要对患者宣讲饮食的注意事项、休息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症状;

  ④患者出院后,要对饮食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还要对复查的时间和化疗的相关知识等进行耐心的指导。

  护理人员按照手术前中后和出院的时间,发放相应的问卷,并对路径的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要求患者达到目标。疗效判定标准[1]:

  ①根据患者掌握健康知识的情况,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共计12题,让患者阐述相关知识,按照患者对每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分为未掌握、部分掌握以及掌握,分值分别为1分、2分和3分,让患者在出院前完成测试,根据得分可分为差(<15分)、中(15~20分)、良(21~26分)以及优(27~36分)。

  ②按照手术日期,可分为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天数,判定住院天数。

  ③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根据患者出院前填写的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

  二、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数据对比: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护理后,对住院天数进行对比,试验组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将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后,将其所发生的并发症概率进行对比,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概率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护理后,将其满意度进行对比,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在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后,将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对比,试验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三、讨论

  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传统的健康教育具有随意性大和不规范的特点,进而降低了使用健康教育的成果,已经不再满足现代医学的发展需求[2]。临床护理路径是将患者住院时间作为主线,并对何时、何种情况的某种处置做了明确规定,让患者可以享受到有规范性、有计划性、有预见性以及有针对性的服务[3]。

  本研究将健康教育融入食管癌术整体护理中,通过设计食管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护理问卷表,并将其在33例食管癌患者中使用。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对比,试验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让护理工作变得更加有序、更加科学,从而保障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以及连续性,进而减少遗漏项。不仅能够让患者多方位地学习食管癌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还能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由于护理人员规范、系统以及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能够对患者康复行为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护理论文12

  【摘 要】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xx年1月-20xx年9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8例患者采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34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治疗结局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救治的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8小时内的死亡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结局,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改良急诊护理;临床结局

  脑梗死这一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脑梗死的发现治疗时间和疾病的预后效果有密切联系,因此缩短该类患者的等待时间,和预防手术并发症为提高治疗效果的重点[1]。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进行改良急诊护理,可缩短等待手术的治疗,了解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对患者疾病预后有较好效果,促进身体的早日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2]。本次研究中选取20xx年1月-20xx年9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流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1月-20xx年9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实验组患者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为:(64.28±4.62)岁,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为:(13.8±6.1)分。对照组患者34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为:(64.28±4.62)岁,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为:(13.2±6.2)分。两组患者没有身体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选择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医生接到电话后接患者进入急诊科,针对病情通知专科的医生,会延长患者治疗的等待时间。

  1.2.2实验组

  患者采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当接到患者电话后,针对患者描述的病情和症状,拍专科医生来接待患者,从而使等待时间大大缩短,具体措施如下:

  (1)收治怀疑为脑梗死的患者后,护理人员辅助急诊医生,评估患者的具体病情。

  (2)针对评估的具体情况,判断其是否需要荣划算,还要将溶栓的治疗禁忌给予排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的身体情况,要采取的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使其能够保持良好心态来接受治疗,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血常规的监测,并对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心电图给予测定,通过影像学的`检查对证实诊断结果。

  (3)当对患者检查完毕,迅速判断患者有无溶栓适应症,确定其可以采取溶栓治疗后,医生和护理人员要立即准备好冰帽、冰毯、氧气、心电监护仪溶栓等治疗所需要的器材和用品,配合医生在急诊实施溶栓治疗。

  (4)对医嘱要快速准确的执行,配合医生对溶栓治疗给予相关的操作和处理,在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前,还要对家属宣传教育相关的健康知识,以及良好的心理干预,使其了解患者的身体和病情,消除不良情绪,了解溶栓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配合医护操作,从而在治疗后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所帮助,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后告知患者禁止摄取肝脏、鸡蛋等胆固醇较高的食物,使其可以较好的缓解压力和紧张,出院时叮嘱其3个月来医院复查,坚持两年,然后6个月复查一次。

  1.3观察指标

  要对两组患者救治的等待时间进行记录,从怀疑为脑梗死一直到医生采取溶栓治疗,以及接诊48小时内的死亡率,并给予身体的随方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检验,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救治等待时间为:(42.5±11.6)分钟,接诊后48小时内有1例死亡,发生率为2.1%。对照组患者的救治等待时间为:(88.2±18.7)分钟,接诊后48小时内有5例死亡,发生率为14.7%。实验组患者救治的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8小时内的死亡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死疾病在出现后会有神经功能的缺损,出现运动感觉的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死亡,为此需要针对脑梗死患者以及时有效的质量,使病死率和致残率降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3]。而在很多医院都采取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等待救治的时间较长,有时甚至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效果。实验组在本次研究中采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大大缩短了患者治疗的等待时间,使专科医生较早的接待患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最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较高,责任心强,也大大提高了护理效果,和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矛盾。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组患者救治的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8小时内的死亡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结局,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彭为,张罡,周云霞,韩从华.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安徽医药,20xx,16(09):1790-1792.

  [2]陈苏.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xx,19(12):115-116.

  [3]汪红艳.观察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xx,10(08):152-153.

护理论文13

  当归挥发油在机体子宫平滑肌、平喘、中枢抑制、镇痛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并具有镇静、抗焦虑作用。当归主产甘肃、四川、云南、陕西、贵州、湖北等省,其中云南作为当归的重要产区向来以品质纯正、挥发油含量高,深受国内外欢迎,被称为“云归”,是极具云南特色的天然药物资源。云归以鹤庆县马场生产的当归品质为最优。

  1 材料与仪器

  云当归采自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马场,样品粉碎筛选,取过40目筛粉粒备用。

  美国Agilent Technologies公司HP5890气相色谱仪和HP6890GC/5973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前处理称取云当归药材粉粒100 g,加8倍水,采用电热套进行水蒸气蒸馏,提取8 h后得浅黄色油状液体,产率0.78%。

  2.2 GC-MS分析GC条件:HP-5MS石英毛细管柱(30 mm×0.25 mm×0.25 μm);柱温80~240 ℃,程序升温3 ℃/min;柱流量1.0 ml/min;进样口温度250 ℃;柱前压100 kPa;进样量0.05 μl;分流比10:1;载气为高纯氦气。MS条件: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传输线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30 ℃;四极杆温度150 ℃;质量范围35~450。检索谱库为Wiley7n.l,通过计算机检索,鉴定了其中的54个化合物,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3 结果

  云当归挥发油的总离子流色谱图见图1。共分离出62个峰,总离子流色谱图中的各峰经质谱扫描后得到相应的质谱图,经过计算机质谱数据系统检索,结合保留时间,鉴定了其中的54个化合物,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按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得到,所鉴定的化学成分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9.21%。云当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顺-罗勒烯(45.20%)、α-蒎烯(21.61%)、Z-双氢藁本内酯(14.10%)、6-丁基-1,4-环庚二烯(2.34%)、双环大香叶烯(2.06%)、E-双氢藁本内酯(1.36%)等,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26%。本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马场生产的云当归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手段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相对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云当归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为云当归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护理论文14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xx年2月至20xx年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68例患者采取分层管理的措施进行护理,其中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为20一”岁,平均年龄为(34,5士12.3)岁;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为22例,大专学历为23例,中专学历为23例。

  1.2分层管理方法

  (1)建立内科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制度。根据护理工作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业务水平以及工作经验等进行综合考量,对于护理进行分层管理。对不同的护士进行分类管理,即助理护士、业务护士、责任护士和主管护士的四级管理的工作制度。每项管理的制度均需责任到人,其中以主管护士为管理中心,并对各级的护士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护理的质量。

  (2)明确护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对所建立的四级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其工作责任:①助理护士,由临床的护士组成,其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并巨辅助业务护士进行相关的护理操作,需要熟练的掌握临床护理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②业务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其中主要是负责对整个内科病房的巡护,同时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业务不熟练的助理护士进行指导和管理,业务护士要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③责任护士,要求有大专及以上的学历,并有5年以上的护理工作经验,负责对内科病房的业务护士和助理护士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教育,同时要对业务护士和助理护士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评价,需时刻关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做总结;④主管护士是整个护理病房中的`核心管理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对基层护士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协助护士解决疑难的护理相关问题,还需要定期对基层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需要做好榜样。主管护士在进行日常的工作之外,还需要提高其科研的能力,并积极做好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工作。

  (3)建立绩效的薪金制度。对于所有的护士不按其工作年限和职称进行薪金分配,而是采取一种绩效工资加奖金的、具有激励措施的薪金管理制度。对于业务能力强和特殊岗位的护理人员采取绩效考核制度,并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

  (4)建立竞争上岗的管理制度。在建立的四级护士管理制度中,对主管护士和责任护士采取竞争上岗的制度,对于综合能力强的护士进行严格的考核,并实施淘汰制。同时,定期进行综合考评和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护士进行降级或留用,并继续进行考树习。

  1.3评定标准

  此次调查分为两个方面:①护理质量评分;②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均采取百分制,其中护理质量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以及护理记录。基础护理满分为70分,而病房管理和护理记录分别为15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主要分为入院时的接待、病房环境、护士的业务水平以及护士的服务态度,其中每项满分为25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取SPSS17.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的资料采取收士)s表示,采取l检验,而计数的资料采取无2检验,以P<0.伪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护理质量分析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对比发现,分层管理后的护理质量总分数明显高于分层管理前的护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一3.02,P<0.伪),。表!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对比分析佼士)s组别例数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记录总分数分层管理前6862.3士2.310.4士1.28.5士1.481.2士4.9分层管理后6866.6士2.412.4士1.812.2士1.691.2士5.8t值1.251.622.983.02P值0.0320.0290.0120.008

  2.2护理满意度分析

  采取分层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分数明显高于分层管理前的护理满意度总分数,两者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一3.69,P<0.05)。3讨论科学与合理地配备和管理护理人力资源,可对医院的护理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护理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其影响程度会更加深刻。如何将护理人员的配置更趋于合理化是当前护理管理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美国,护士被分为助理护士、职业护士和注册护士3类;而英国则分的更为细致,从A到H共分8个护士等级阵。经过对国外先进护士管理经验的借鉴,我院内科从20xx年开始,逐步开展了分层护理管理的实践,并根据实际情况,将护理人员分为了助理护士、业务护士、责任护士与主管护士4个等级,经过近3年的实践结果显示,实施的分层护理管理的办法具备以下优点。

  (1)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实施分层护理管理之后,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更趋于合理化,通过对护理人员“新老”、“强弱”的搭配,实现了护理技术力量的均衡分配,使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得到了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其技术水平比以往进步的更快。同时,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可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更有助于帮助新进人员解决某些技术方面的难题,从而在病患的抢救过程中可以更及时、更到位,护理质量显著得到提升。

  (2)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实施分层护理管理之后各级护理人员更能各司所长。护理组长能及时地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评估,并对医生的治疗给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发挥其重要的把关作用。同时,由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治疗全程的护理工作,并在护士长的督察检查下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更具效率,不仅充分发挥了基层护理人员的管理才能,护理工作更具有秩序,为护士长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工作的重点向业务管理与科研建设方面转移,使护理工作更具严谨性和指导性。

  (3)突出护理人员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管理思想更为开放,授权更加充分。基层护理人员得到上级给予的合理性授权后,其执行护理任务的过程会更具连贯性。护士长授权组长,组长对护士长负责,如此层层落实,各层的护理治疗组长可对每一位责任护士进行更多的临床技能和业务水平方面的指导,从而将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优势激发出来,护理管理工作更具系统性、更加深入。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后在护理部每月组织的护理治疗考评中,其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等各项质控指标明显提高,且病房护理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以及护理文件管理的评分均显著提高。

  (4)培养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分层护理管理的模式下,按原定计划成组之后的护理小组人员相对固定,有利于在组员间形成日常护理工作开展的默契程度,既有分工又充分协作可共同完成困难程度较大的护理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协作榆申。本研究发现,对于护理工作采取分层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更重要的是极大改善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其管理方法操作简单、科学性强,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护理论文15

  【摘要】目的 有效控制肿瘤疼痛,给予患者高质量的生存状态。方法 对肿瘤患者的疼痛状态进行评估,按照WHO推荐三阶梯药物 治疗方案,及时给患者提供给药和非药物的疼痛护理。结果 肿瘤患者的疼痛有所缓解。结论 护士准确的评估疼痛,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状态,也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肿瘤 疼痛 护理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可出现在整个病程的不同时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在确诊恶性肿瘤时约1/4的患者出现中重度疼痛;在接受抗癌治疗的患者中,1/3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患者中约有3/4的患者伴有疼痛[1]。疼痛不仅给癌症患者带来躯体的痛苦,也使患者在精神上产生巨大的压力,使患者情绪抑制,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2]。然而对疼痛的控制并不令人满意,在一般的医疗条件下,40%-50%的癌痛患者未能达到完全缓解[3]。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肿瘤科于20xx年至20xx年共收治68例肿瘤伴疼痛患者,现将护理经验 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xx年至20xx年,肿瘤科收治68例肿瘤伴疼痛患者,男42例,女24例,最小14岁,最大81岁,平均为48岁。我科针对肿瘤患者疼痛进行护理,帮助患者改善了心理状态,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从而调动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癌痛的控制,除了病因治疗外,大部分患者需要镇痛药物。护士不但要执行医嘱,还要在实践中根据患者对止痛计划的反应作出适当而准确的评价,及时向医生提出个体化的止痛建议。

  2 护理

  疼痛的评估是治疗护理最关键的一步。治疗开始前要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了解疼痛的原因、部位、程度及性质,否则给予足量的止痛剂也难以缓解疼痛,我科常用的分级方法有三种,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数字分级法、目测模拟法[4]。

  本组患者主要采用目测模拟法,对患者进行分级,并针对性加以疼痛护理。

  2.1 加强对护士的 教育

  肿瘤患者的疼痛的治疗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及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关心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护士所起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

  2.1.1 更新护理观念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疼痛是无益的,免于疼痛是患者的.权利,而且肿瘤控制是受患者、护士和药物综合影响。作为护士,要主动询问、密切观察疼痛,并积极评估护理,因为护士给予忍受疼痛患者的护理是必须职责之一,这是职业道理的一部分。

  2.1.2 树立止痛药物新观念 肿瘤疼痛患者都害怕用药成瘾,这已成为用药止痛的最大障碍。要克服这种障碍,护士要学会区分止痛药物的成瘾性、依赖性和耐药性。生理依赖性和耐药性不妨碍止痛药物的继续使用,也不会成瘾。精神依赖性是止痛药物成瘾,主要表现为肿瘤疼痛患者渴望用药和想尽办法获得药物。护士树立了止痛药物新观念,明确了成瘾对患者的机体无益,如果患者疼痛受控后就要停止使用止痛药物。

  2.1.3 提高护士评估疼痛的能力 如前所述,疼痛评估表法、数字分析法和Melzack拟定的口述评估法是国际常用的3钟评估疼痛的方法。有了先进的方法,护士还要采用客观的工具占有第一手材料,才能对肿瘤患者进行准确的疼痛评估,有的放矢为患者止痛。

  2.2 给药处理

  根据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中,强调遵循按阶梯、口服、按时用药、用药个体化及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

  2.3 非药物护理

  为减轻肿瘤患者的疼痛,充分发挥护士的作用,给予患者必要的非药物护理,从而调动患者的自信心。

  2.3.1 心理护理 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多数患者认为癌症导致疼痛在所难免,或担心止痛 治疗会掩盖症状,影响治疗,害怕成瘾,产生不良反应或产生耐受性等[5],所以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报告疼痛,必要的心理护理成为药物治疗疼痛的有力补充。

  2.3.2 营养护理 为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何疼痛耐受力,高营养护理是必要的。对能进食的患者想尽办法增加其食物的摄入量;不能进食者,可给予鼻饲,既要掌握好其鼻饲量,一定要做好口腔护理;对于肠胃功能丧失的患者,可采用加强静脉营养的方式进行营养护理。

  3 展望

  随着医学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的疼痛需要护士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药物到心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参 考 文 献

  [1]蔡伟萍,费叶莉.癌症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xx.5(6):11.

  [2]刑沫,郎晓涛,马双莲等.癌症患者疼痛状况与社会支持调查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xx.7(1):28-31.

  [3]许敏凤.上海市癌症止痛现状调查[J].中国肿瘤20xx.10(7):389-392.

  [4]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183-185.

  [5]赵存凤,李平.慢性疼痛管理中医护患相关障碍因素及其干预[J].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22.(10):38-39.

【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护理培训护理教育论文10-09

护理在骨科护理的应用论文10-09

护理礼仪论文11-15

有关护理的论文10-09

护理安全论文10-08

临床护理的论文05-15

护理专业论文05-18

护理论文05-20

论文护理模式转变对高职护理10-08

护理科研论文11-22